2025-04-24 | 华鑫证券 | 张伟保,高铭谦 | 增持 | 维持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第二曲线MPP项目短期拖累业绩,未来可期 | 查看详情 |
岳阳兴长(000819)
事件
岳阳兴长发布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8.23亿元,同比增长24.62%;实现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下滑37.55%。其中2024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4亿元,同比增长10.89%,环比下滑12.04%,实现归母净利润负0.09亿元,同比下滑134%,环比下滑148.12%。
投资要点
MPP进度不及预期拖累业绩,第二成长曲线本色不变
公司惠州立拓30万吨高端聚烯烃(MPP)项目年内进入试生产阶段,但系统调试等工作繁复导致进度低于预期,目前产能利用率为18.78%,2024年全年产量约5.63万吨,销量约5.35万吨,实现营收3.56亿元,未能在年内达成预期收益。公司同期为惠州立拓批量化生产备货大量原材料,导致公司存货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29%,大量原材料购入后未能及时加工为高端聚烯烃产品并转化为利润,导致惠州立拓2024年净利润为-0.36亿元,拖累公司归母净利润。目前原材料供应装置检修中,预计惠州立拓项目将在5月中旬恢复生产,并在年内逐步提升产量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满产后高端聚烯烃项目将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带来新的营收和利润增量,打开公司成长新空间。
新材料业务放量增长,成品油产能资质落地
2024年,公司化工新材料表现尤为亮眼,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93亿元,同比增长501.14%。新材料业务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湖南立恒南、北煅烧炉的全面投产,推动煅烧石油焦产品实现规模化销售。报告期内,公司已成功进入5家负极材料煅烧石油焦头部企业供应链,产销率达100%,为后续业务稳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成品油业务营收稳步提升,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14.60%。公司成功获批50万吨/年成品油生产资质,标志着该业务正式进入规模化扩张阶段,未来产能释放有望进一步增厚业绩。
期间费用率大幅改善,新项目投产使现金流承压
期间费用方面,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0.31/-0.83/-0.05/+0.11pct,其中,财务费用减少主因是本期货币资金余额利息收入和外币汇兑收益增加所致,研发费用增加源于公司加大研发力度,保持对研发中心和创新基地研发投入。现金流方面,2024年公司经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34亿元,同比减少79.33%。主要源于本期公司整体净利润同比减少,新项目投产导致原料及产品库存增加,且经营性应付同比大幅减少等多种因素叠加所致。
盈利预测
公司高端聚烯烃项目具有广阔进口替代空间,预计产品放量后将为公司带来显著业绩增长。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1.81、2.1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1.9、30.0、25.1倍,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风险;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新产品开发风险;安全及环保风险;政策变动风险等。 |
2024-09-22 | 华鑫证券 | 张伟保 | 增持 | 首次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2024H1营收高增,新产品产业化落地可期 | 查看详情 |
岳阳兴长(000819)
事件
岳阳兴长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92亿元,同比增长34.25%;实现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增长3.26%。其中,2024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61.31%、环比增长27.5%,实现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下滑9.84%、环比增长45.6%。
投资要点
新产品并表叠加异辛烷涨价带动公司营收高增
2024上半年,公司表内新增子公司所属特种聚丙烯和煅后焦营业收入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因。其中煅后焦产品是生产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的主要原料,上半年受益于储能电池市场火热,负极材料需求高速扩张,进而带动公司煅后焦营收增长。截至8月,我国负极材料表观消费量达到86万吨,超越去年全年数据,同比大幅增长94%。公司另一产品异辛烷则受征收消费税影响,均价较上年同期提升13%,达到8625元/吨。公司目前拥有20万吨异辛烷产能,是两湖地区最大的调油组分生产商,在本轮涨价潮中公司产品营收显著增长。
茂金属聚丙烯产业化落地,目前处于产能爬坡期
茂金属聚丙烯(mPP)是一种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合成的聚丙烯材料,与普通聚丙烯相比,mPP具有更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更小的微晶、更佳的冲击强度和韧性等性能,并且能够与多种树脂相容。茂金属聚丙烯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几家国际头部化工企业。公司是国内唯一掌握茂金属成套技术的企业。背靠自主研发的茂金属催化剂制备工艺,年内公司惠州立拓30万吨/年聚烯烃新材料项目已成功投产,目前处于产能爬坡期。预计未来茂金属聚丙烯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微孔发泡材料、薄膜材料等领域。
MOFs进入中试阶段,多应用场景打开成长空间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由无机金属中心与桥连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连接。MOFs兼有无机材料的刚性和有机材料的柔性特征,具备结构可调、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结构呈周期性变化等优点,是理想的气体分离和储存材料。目前公司已经建成MOFs材料中试生产线,并已产出中试产品。未来公司MOFs产品可作为化学吸附位用于公司VOCs治理催化剂、吸附剂。此外MOFs的可调控性、多孔结构以及表面功能性也为锂离子的传导提供了良好通道,是绝佳的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使用MOFs作为电解质不仅能加快离子传输速度,从而实现更快的电池充电,还能抑制锂枝晶,从而有效提升动力电池安全性。随着我国新能源车用电池需求增长,公司MOFs技术和产品有望加速产业化落地。
盈利预测
公司是两湖地区产量第一的调油组分生产商,独家掌握茂金属成套技术,同时积极推进MOFs产业化进程,有望打开成长空间。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1.44、1.74亿元,EPS分别为0.33、0.39、0.4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6.7、39.0、32.3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公司项目进度低于预期。 |
2022-10-27 | 中邮证券 | 钟浩 | 买入 | 维持 | Q3业绩符合预期,高端聚烯烃项目一期明年投产 | 查看详情 |
岳阳兴长(000819)
事件描述
岳阳兴长公布2022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64亿元,同比+84.14%;归母净利润5,023.98万元,同比+63.41%。
事件点评
Q3业绩同、环比小幅增长,新项目未来将贡献新增长点。2022年Q3公司实现营收8.03亿元,同比+31.85%,环比+3.30%。实现归母净利润1,986.14万元,同比+6.01%,环比+6.89%。Q3毛利率3.02%,环比-0.41pct,Q3净利率2.47%,环比-0.08pct。公司三季度业绩同比、环比有所增长,进入2022年下半年,能化板块产品价格随原油价格回落进入下行区间;新材料板块中聚烯烃行业成本小幅下降,酚类产品景气度维持。目前公司间对甲酚项目已于9月份完成建设中交,并已开启了为期一年的试生产,惠州一期30万吨/年mPP以及石油焦深加工项目均将于2023年陆续投产,新项目陆续投产将成为公司未来的主要增长点。
大股东参与定增认购彰显信心,聚烯烃项目推动跨越式发展。2022年10月,公司拟定增募集资金不超10亿元投向“惠州立拓30万吨/年聚烯烃新材料项目”及“岳阳兴长研发中心项目”,控股股东中石化资产公司拟认购比例不低于22.91%,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目前公司已经在特种聚丙烯催化剂、聚合工艺开发及聚烯烃加工改性等技术领域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惠州立拓项目一期预计于2023年3月完成中交。公司以布局高端聚烯烃项目为契机,实现产品结构优化,迎来公司的二次腾飞。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营业收入为30.64亿元、45.09亿元、59.7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70亿元、2.07亿元、3.47亿元,按最新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95倍、32倍、1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公司项目进度低于预期。 |
2022-09-18 | 中邮证券 | 钟浩 | 买入 | 首次 | 业绩符合预期,高端聚烯烃项目明年投产 | 查看详情 |
岳阳兴长(000819)
事件描述
岳阳兴长公布2022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1亿元,同比+131.35%;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152.97%。
事件点评
Q2业绩符合预期。公司Q2营收7.78亿元,同比+109.70%,环比-0.74%,Q2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比+4.84%,环比+57.51%。Q2毛利率8.82%,环比+2.98pct,Q2净利率2.99%,环比+1.14pct。2022年上半年公司主体装置开工率同比上升,主要产品产销量同比增加。受国际油价影响,上半年整体毛利受损,但Q2原材料价格环比有所下跌,Q2盈利能力相较于Q1有所提升。
高端聚烯烃项目全流程国产化领先,预计明年投产助力公司腾飞。mPP国内尚未有规模化产线投产,明年公司高端聚烯烃一期30万吨产能投产后,将成为国内首家全流程国产化(包括茂金属催化剂)的规模化产线,目前国内需求量10万吨但未来增长空间巨大。公司mPP产业化的成功经验有望复制至POE产品,下游POE胶膜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将带来POE粒子需求的大幅增长,而由于国内尚未产业化且国外扩产速度较慢,未来POE将呈现供需紧张的格局,公司目前正在积极推进POE全流程国产化中试线的建设,未来有望卡位市场成为高端聚烯烃领域的国内龙头企业之一。
布局间甲酚与石油焦深加工项目,持续做深做强现有产业链。公司控股子公司新岭化工将横向拓展技术壁垒更高的间对甲酚产品,建设6,700吨/年间对混酚、5,100吨/年间甲酚、3,300吨/年2,6二叔丁基对甲酚、400吨/年溶剂油项目,预计该项目于2022年Q4投产,将成为公司2023年业绩增量的贡献点之一。同时,公司依托长岭炼化原料资源,与上海伴驰、上海伴佑共同投资设立湖南立恒,总规划40万吨煅后焦项目,目前正处于能评手续报批阶段,低硫焦原料来源已成为下游负极行业的扩产瓶颈,预计明年中投产将夯实公司油头加工类业务的基础。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30.64亿元、45.09亿元、59.7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71亿元、2.07亿元、3.47亿元,按最新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94倍、32倍、19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公司项目进度低于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