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53.99亿 | 总市值:65.03亿 | ||
流通股本:12.27亿 | 总股本:14.78亿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4-09-04 | 财信证券 | 杨鑫 | 买入 | 维持 | 汽车元器件业务高增,预镀镍订单有望落地 | 查看详情 |
东方电热(30021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20.59亿元,同比增长0.63%;实现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10.6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12.83%。 二季度业绩环比增长较快: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83亿元,同比增长3.88%,环比增长35.13%;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1.68%,环比增长48.0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2.83%,环比增长49.35%。利润率方面,公司二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2.15%和10.70%,总体较为平稳。 新能源装备订单集中交付,收入平稳:上半年公司多晶硅还原炉和冷氢化用电加热器上年末结余的在手订单交付相对集中,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务营业收入保持平稳。上半年公司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7,151.95万元,同比下降1.72%,基本平稳;实现营业利润17,960.28万元,同比增长5.23%。此外,熔盐储能市场已经开始放量,公司开发的熔盐储能技术成为行业标杆,6kv熔盐储能电加热器得到客户高度认可。 新能源汽车元器件业务持续增长:受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增长及公司定点的新能源车企订单逐步放量,相关产品大规模量产等因素影响,公司新能源汽车电加热器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913.21万元,同比增长61.80%。此外,公司新定点工作也在积极推进,已与多家车企达成共识,预计新能源汽车元器件业务将为公司贡献新的业务增长极。 年底前有望取得大圆柱电池预镀镍量产订单:锂电池预镀镍是公司的重点业务,目前已取得消费类电池量产订单,公司计划今年年底前全力推进21700系列及4680系列动力类锂电池预镀镍合金材料的客户验证,争取年底前取得量产订单。此外,公司也会适时启动产能提升计划。我们看好公司在预镀镍领域的发展,公司有望在预镀镍国产替代过程中受益。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39、4.57、4.77亿元,对应当前PE为12.39、11.90、11.41倍,考虑到公司预镀镍验证进展在国内领先,有望受益于大圆柱电池的放量,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订单释放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技术路线发生重大变化。 | ||||||
2024-08-28 | 国金证券 | 陈传红 | 增持 | 维持 | 汽车PTC高增,关注预镀镍订单落地 | 查看详情 |
东方电热(300217) 8月27日,公司公布1H24业绩。24H1公司收入20.6亿元,同比+1%,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11%;其中单Q2公司收入11.8亿元,同比+4%,环比+35%,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2%,环比+48%。 经营分析 1、分业务:汽车PTC快速增长。24H1公司的工业装备/家用PTC/光通信/汽车PTC/电池钢壳材料收入分别为9.7/6.3/2.2/1.9/0.3亿元,同比-2%/+0%/-21%/+62%/+74%;毛利率分别为29.9%/18.6%/8.3%/19.7%/-1.3%,同比+4pct/+1pct/-3pct/-4pct/-7pct。 2、整体盈利:Q2利润率略增。24H1公司毛利率22.8%,同比+1.6pct,四费率9.05%,同比平稳,资产+信用减值同比+0.25亿元,其他收益同比+0.17亿元,归母净利率10.3%,同比+0.9pct;单Q2,公司毛利率22.1%,同比-0.6pct,环比-1.5pct,四费率7.9%,环比-1.9pct,资产+信用减值环比+0.09亿元,其他收益环比+0.07亿元,归母净利率10.7%,环比+0.9pct。 3、汽车PTC产销两旺,预镀镍持续推进验证。1)光伏装备:H1多晶硅还原炉和冷氢化用电加热器上年末结余的在手订单交付相对集中,熔盐储能市场已经开始放量;2)汽车PTC:定点项目放量带动营收放量,产销两旺;3)家用PTC:整体业务稳定;4)预镀镍:24H1消费领域市场恢复,4680系列动力锂电池客户验证持续推进;5)光通信市场需求下降,竞争激烈,公司光通信产品产销均有所下降。 4、后续展望:公司在国产预镀镍中进展领先,特斯拉、LG、松下等海外电池厂46电池进度整体提速,其中特斯拉明确今年降本目标,计划在年底前量产装车完全采用干法电极的4680电池,我们预计公司H2有望落地海外客户订单,逐步放量;电加热器H2有望持续放量;工业装备我们预计H2有所承压。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为预镀镍钢国产替代先行企业,消费类已有稳定出货,H2动力类订单有望落地,汽车PTC持续放量,建议关注。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4.3、4.4、4.8亿元,对应PE12、12、11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及预期,光伏扩产不及预期,预镀镍材料需求不及预期。 | ||||||
2024-04-23 | 国金证券 | 陈传红 | 增持 | 调低 | PTC产品结构优化,静待预镀镍放量 | 查看详情 |
东方电热(300217) 4月22日,公司发布23年报。23年公司收入41.1亿元,同比+7.5%,归母净利润6.4亿元,同比+113%,扣非归母净利4.0亿元,同比+47%。单Q4公司收入8.7亿元,同比-24.6%,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10.6%。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8元(含税)。业绩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 车用PTC、新能源装备业务收入高增。分产品,公司23年家用PTC/车用PTC/新能源装备/光通信材料/锂电池钢壳业务收入分别12.67/2.97/19.63/5.0/0.44亿元,同比-3.0%/+22.6%/+34.6%/-30.8%/-22.6%。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及公司定点项目释放带动车用PTC收入高增,新能源装备业务23年仍处于交付高峰期,预镀镍业务受制于滞后的客户进度收入下滑。 产品结构改善带来PTC盈利提升,新能源装备盈利保持强劲。1)毛利率: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23.6%,同比+3.4pct,其中家用PTC、车用PTC、新能源装备、光通信材料毛利率分别为19.4%、24.2%、29.8%、9.6%,同比+2.4/+2.3/+3.9/-1.5pct,家用铲片式PTC及车用水冷PTC比例提升带来盈利优化;2)费率:23年公司期间费率9.8%,同比+0.1pct;3)非经常性损益:公司确认子公司珠海东方厂房拆迁处置收益约为2.25亿元,非经大幅增长。 PTC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锂电池钢壳静待放量。1)PTC:家用PTC市场稳定,铲片式比例预计持续提升,带来盈利优化,汽车PTC新定点持续放量,客户结构优化&水冷比例提升有望带动业务高增;2)新能源装备:23年公司新接订单约17亿元,支撑24年收入,但伴随下游光伏扩产趋缓,预计未来有所承压;3)锂电池钢壳:23年亏损同比扩大,目前公司产品已通过科达利、亿纬锂能、无锡金杨等客户的材料性能验证,已为海四达、海金杜门等客户批量供货,预计24年逐步放量,盈利逐步改善。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为预镀镍钢国产替代先行者,预镀镍业务有望迎爆发式增长,电加热器相关业务不断横向拓展稳中有升。24-26年,我们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4.3/4.5/5.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9/0.31/0.34元,对应PE分别为16/16/14X,调整评级至“增持”。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光伏硅料扩产不及预期、下游大圆柱电池量产不及预期、预镀镍钢材料客户验证不及预期。 | ||||||
2023-10-27 | 财信证券 | 周策,杨鑫 | 买入 | 维持 | 盈利能力稳中有升,预镀镍有望开始放量 | 查看详情 |
东方电热(300217) 投资要点: 事件:10月24日,公司公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2.37亿元,同比增长21.37%;实现归母净利5.85亿元,同比增长147.69%;实现扣非净利3.09亿元,同比增长42.49%。 公司盈利能力稳中有升: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11.92亿元,同比增长27.23%,环比增长4.62%;实现归母净利3.93亿元,同比增长337.69%,环比增长214.42%;实现扣非净利1.27亿元,同比增长53.62%,环比增长6.72%。公司三季度实现销售毛利率22.54%,同比提升1.01pcts,环比降低0.24pcts。三季度公司扣非后净利润率为10.65%,同比提升1.79pcts,环比提升0.20pcts。 电加热器产能扩张稳步进行:公司年产350万套新能源汽车PTC电加热器项目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年产75万套水暖电加热器生产线和年产100万套风暖电加热器生产线均实现量产,二期工程预计明年6月底前建成;年产6,000万支铲片式PTC电加热器项目主要设备已签订采购合同,预计10月底开始施工。 2万吨预镀镍项目进展顺利:公司年产2万吨预镀镍项目进展顺利,其中的预镀镍工序已于2023年2月热联动试车一次性成功,产品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目前处于试生产状态及零星工程改造;连续退火线于9月和10月完成两次试车,整体工序运行情况良好,产品质量达到预期要求,新下线的产品已经给相关的客户送样做进一步验证。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6.89/5.19/5.71亿元,对应PE为11.82/15.68/14.26倍,公司未来预镀镍、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业务增速较快,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装备需求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及预期;主要客户依赖风险;大圆柱电池需求不及预期;预镀镍国产导入不及预期。 | ||||||
2023-10-26 | 中泰证券 | 邓欣 | 买入 | 维持 | 非经增厚利润,期待新业务放量 | 查看详情 |
东方电热(300217) 投资要点 公司公告2023年三季报: 23Q3: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亿、3.9亿、1.3亿,YOY+27%、+338%、+54; 23Q1-3: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3亿、5.8亿、3.1亿,YOY+21%、+148%、+42%。 收入 分产品看: 1、预计公司新能源装备业务是公司收入增长的核心驱动,23M1-9公司多晶硅领域新增订单12.8亿,非多晶硅领域新增3.5亿,其中非多晶硅领域新接订单增量显著;2、预计新能源车PTC业务增速环比H1有所提升,公司H1因产品结构原因导致均价有所下行,预计随结构改善及新定点项目放量,H2增速将有较大改善; 3、预计家电PTC业务Q3收入有所提速,主要系收入确认节奏所致,全年来看预计收入稳中有增; 4、光通信业务预计仍有一定压力。 5、预镀镍业务中,“年产2万吨预镀镍锂电池钢基带”项目进展顺利,其中预镀镍工艺已于2月试车成功,连续退火工艺经9、10月两次试车已达到预期要求,24年放量可期。 利润 毛利率:23Q3毛利率22.5%,YOY+1pct,主要系高毛利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务收入占比提升所致。 费用率:23Q3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下行0.7ptc。 净利率:公司当期收到政府土地收储补偿款3.3亿,扣除相关费用后对当年净利润影响约2.6亿。 投资建议: 考虑非经常性因素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我们上调公司23年盈利预测的同时维持24、25年盈利预测,预计23-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5、5.9亿(原为4.2、5、5.9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业务开发不及预期、原材料成再次大幅上升、客户集中风险 | ||||||
2023-10-25 | 信达证券 | 罗岸阳,尹圣迪 | 买入 | 维持 | Q3盈利能力改善,新能源装备持续接单 | 查看详情 |
东方电热(300217) 事件: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2亿元,同比+27.23%,实现归母净利润3.93亿元,同比+337.6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53.62%。 新增产能逐步放量,新能源装备持续接单。Q3公司营收增速环比Q2(+15.62%)进一步加快,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1)公司新能源汽车新增75万套水暖电加热器和100万套风暖电加热器产能均已实现量产,为公司电加热器主业增加了增量;2)新能源装备订单持续交付,且仍在持续接单中,公司前三季度新接订单16.3亿,其中多晶硅/非多晶硅领域分别为12.84/3.46亿元。除此以外,公司全资子公司东方瑞吉,年产50台高温高效电加热装备项目基本已建设完成,公司预计四季度进入试生产,新能源汽车PTC扩产项目二期已开始建设,公司预计明年6月前建成,我们认为随着更多产能的落地,公司收入或将有更加多元化的增长支撑。 Q3盈利能力同比改善。Q3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22.54%,同比+1.00pct。从费用率来看,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56pct、-0.51pct、+0.33pct、+0.25pct。撇除收储业务对利润的影响,Q3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率为10.65%,同比+1.83pct。 预镀镍业务稳步推进。10月23日,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全资子公司购买项目储备用地的议案》,公司预计购买土地总价约为4000万元,用于后续预镀镍钢带材料扩产项目。公司的2万吨预镀镍锂电池钢基带项目连续退火线在10月进行了第二次试车,新下线的产品已经给相关客户送样进行进一步验证。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61/53.82/64.89亿元,分别同比+27.3%/+10.7%/+20.6%;归母净利润6.66/4.97/5.80亿元,同比+120.8%/-25.5%/+16.8%,对应PE为12.22/16.39/14.0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泰兴基地未能按期落地、预镀镍产品应用推广不及预期、铲片式PTC电加热器导入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PTC电加热器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政策变化影响行业增速、光伏产业政策变化、5G通信光纤光缆集中采购价格持续下跌等。 | ||||||
2023-10-25 | 国金证券 | 陈传红 | 买入 | 维持 | 业绩略超预期,静待预镀镍放量 | 查看详情 |
东方电热(300217) 业绩简评 10月24日,公司发布23年三季报。23年1-3Q公司营收32.37亿元,YoY+58.25%,归母净利润5.85亿元,YoY+148%,扣非归母净利润3.09亿元,YoY+42.5%,毛利率21.7%,同比+0.9pct;3Q23公司营收11.92亿元,YoY+27%,QoQ+5%,归母净利润3.93亿元,YoY+338%,QoQ+214%,扣非归母净利润1.27亿元,YoY+54%,QoQ+6%。业绩略超预期,靠近预告上限。 经营分析 1、珠海东方土地收储影响净利润约2.6亿元,推升Q3归母净利润。珠海东方累计收到土地收储补偿费及奖励金额合计3.3亿元,扣除费用后对23年净利润影响金额预计约为2.58亿元,显著推升公司3Q23归母净利润。 2、预镀镍连退线试车顺利,开启新一轮送样,放量预计在明年。公司连续退火线9月中旬第一次试车,主要工艺参数及重点质量指标均基本达到预期目标,相关工艺、设备经整改完善后于10月中旬进行了第二次试车,产品质量达到预期要求,新下线的产品已经给相关的客户送样做进一步验证。我们预计产品率先用于消费电池,而动力领域放量时点取决于下游大圆柱电池的量产节奏,预计今年底到明年陆续会有企业进入大圆柱动力电池量产(国内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海外特斯拉(二代产品)、LG新能源、三星SDI、松下等),将带动公司订单需求。 3、产品&客户结构因素压制上半年电车PTC产品单价,后续有望改善。1H23公司产品中风暖产品占据主导,且受制于客户因素单价相对较低,预计随着公司对新定点客户车型的批量供应,风暖/水暖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均有望改善,公司电车PTC产品单价有望上行。其他业务方面,1-3Q23,公司新能源装备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新接订单16.3亿元,其中多晶硅领域新接订单12.84亿元,非多晶硅领域新接订单3.46亿元;家用电器元器件业务及光通信业务预计整体稳定,收入有所下降。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为预镀镍钢国产替代先行者,预镀镍业务有望迎爆发式增长,电加热器相关业务不断横向拓展稳中有升。23-25年,我们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6.6/5.3/6.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4/0.36/0.46元,对应PE分别为12/15/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光伏硅料扩产不及预期、下游大圆柱电池量产不及预期、预镀镍钢材料客户验证不及预期。 | ||||||
2023-10-18 | 财信证券 | 周策,杨鑫 | 买入 | 首次 | 国产预镀镍先行者,受益大圆柱电池放量 | 查看详情 |
东方电热(300217) 投资要点: 国内民用电加热龙头,积极布局新能源业务:公司以电加热技术为核心,广泛拓展电加热技术及热管理系统的应用领域,目前已形成家用电器(元器件)、新能源(装备制造、汽车元器件及锂电池材料)和光通信(材料)三大主要业务板块并行,以新能源行业为重点发展方向的业务格局。 预镀镍国产替代先行者:公司是国内极少数拥有完整工艺流程、并采用先进的预镀镍技术自主生产制造预镀镍电池钢壳材料的企业,公司的预镀镍产品性能与海外龙头厂商基本在同一水平,但其定价便宜2000-3000元/吨。随着公司送样产品验证完成和产能释放,有望成为预镀镍电池钢壳材料国产替代的先行者。 家用电器元器件细分龙头:公司以民用电加热元器件生产起家,目前公司是国内空调辅助电加热器系统及元器件的龙头制造企业。公司产品市占率稳居行业前列,已与格力、美的、海尔、奥克斯、约克等家电龙头企业签订年度供货框架协议,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 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产能规模国内前三:产品得到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终端客户包括比亚迪、江淮汽车、宇通客车、长城汽车、东风汽车等在内的行业龙头企业。公司积极扩产以满足市场需求,预计2025年公司年产能将达到400万套。2022年以来公司定点的新能源车企订单正在逐步增加,今年新定点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与多家车企已达成共识,预计未来两年该项业务能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6.89/5.19/5.71亿元,对应PE为12.25/16.25/14.78倍。公司未来预镀镍、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业务增速较快,给予公司2023年23倍PE(剔除土地收储带来的利润2.58亿元),目标价6.6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装备需求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及预期;主要客户依赖风险;大圆柱电池需求不及预期;预镀镍国产导入不及预期。 | ||||||
2023-09-27 | 信达证券 | 罗岸阳,尹圣迪 | 买入 | 维持 | 收储增厚公司利润,新能源业务稳健增长 | 查看详情 |
东方电热(300217) 事件:公司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1~9月份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3~5.9亿元,同比增长124.43%~149.84%,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5~3.15亿元,同比+17.73%~45.43%。Q3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55~3.8亿元,同比+295.76%~323.63%,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91~1.16亿元,同比+10.13%~40.38%。 子公司收储增厚公司利润。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珠海东方收到珠海海洋开发试验区财政国库支付中心支付的第四笔收储补偿款6631.6万元,已累计收到全部3.3亿补偿款。该款项为非经常性损益,公司预计对23年净利润影响约为2.58亿元。 新能源业务稳定贡献增量,新能源车PTC待放量。公司新能源装备业务持续签单,7月公司全资子公司镇江东方与东方瑞吉与西宁红石签署《供货合同》,提供加热器及还原炉设备,合同总价2.58亿元,预付款到账5.5月开始交货,我们预计该项目将对应增加公司24年收入。新能源车PTC业务板块,公司去年定点的客户正逐步加大交付力度,随着产能逐步落地,明年有望进入大批量供货阶段。新定点的车型以带控制系统的水暖加热器为主,单价较高,我们预计公司新能源车业务环比有望进一步改善。 预镀镍验证稳步推进。今年公司围绕大圆柱电池、小圆柱动力电池、消费电池等不同应用领域进行针对性客户推广,目前国内大部分目标客户已经完成第一阶段、甚至第二阶段验证。我们认为随着后续连续退火线的投入生产和客户验证的完成,公司预镀镍业务对公司业绩的贡献有望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61/53.82/64.89亿元,分别同比+27.3%/+10.7%/+20.6%;归母净利润6.46/4.88/5.76亿元,同比+114.1%/-24.4%/+18.0%,对应PE为12.76/16.87/14.3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泰兴基地未能按期落地、预镀镍产品应用推广不及预期、铲片式PTC电加热器导入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PTC电加热器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政策变化影响行业增速、光伏产业政策变化、5G通信光纤光缆集中采购价格持续下跌等。 | ||||||
2023-09-01 | 西南证券 | 韩晨 | 买入 | 维持 | 业绩稳步增长,预镀镍需求即将放量 | 查看详情 |
东方电热(300217)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0.5亿元,同比上升18.19%;实现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上升31.3%;扣非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上升35.6%。2023Q2公司实现营收11.4亿元,同比上升15.6%;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上升40.8%。符合预期。 新能源装备业务交付高峰期,业绩稳步增长。上半年,工业装备制造板块营收9.9亿元,同比增加105%,主要因为公司多晶硅生产用核心设备多晶硅还原炉和关键设备冷氢化用电加热器的放量。多晶硅领域在手订单进入交货高峰期,经营业绩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公司新签订单约12亿元,其中多晶硅领域订单10.03亿元,非多晶硅领域订单1.8亿元。此外熔盐储能、高炉炼钢加热器等新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渐入佳境。我们预计,下半年板块增速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贡献较大部分利润。 新能源车PTC保持高增长,传统业务板块微降。上半年,公司新能源车PTC实现营收1.2亿元,同比增加35.8%,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公司募投项目已经顺利投产,并且新增理想、蔚来、上汽智已、长城、通用五菱等客户定点,我们预计下半年将继续保持高增长。公司家电加热器实现营收6.3亿元,同比小幅下滑11%,光通信材料实现营收2.8亿元,同比下降30.5%。我们预计公司传统业务23年将保持稳定。 预镀镍钢基带业务静待下游需求启动。公司第二条预镀镍生产线顺利投产,后续连续退火线也在近期完成建设。公司目前已经获得金杨、东山精密等大客户长协,客户的验证都在顺利推进,还将有其他客户陆续开展合作,但由于4680系列动力锂电池市场应用进度低于预期,同时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恢复缓慢,公司营业收入6480万元,增速低于预期。我们认为,经济复苏,下游需求即将启动,公司预镀镍业务未来前景可观。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下游4680电池有望快速放量,公司充分受益。目前国内外知名电池厂商稳步推进4680大圆柱电池布局,公司预镀镍业务将随4680电池放量充分获利。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5/6.25/7.8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下滑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技术未达预期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