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2 | 民生证券 | 方竞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年报点评:算力放量+FPC修复,全年实现扭亏 | 查看详情 |
弘信电子(300657)
事件:3月31日,弘信电子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58.75亿元,同比增长68.92%;实现归母净利润0.57亿元,23年归母净利润为-4.36亿元,全年实现扭亏为盈。
算力业务放量,全年实现扭亏。受益算力业务放量,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58.75亿元,yoy+68.92%,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0.57亿元,23年归母净利润为-4.36亿元,近四年来首次实现全年扭亏;实现销售毛利率10.04%,yoy+7.74pts。单四季度看,公司实现营收14.26亿元,yoy+39.53%,qoq+1.06%;实现归母净利润212万元,同比扭亏,qoq-61.87%;实现销售毛利率9.15%,yoy+8.77pts,qoq-0.59pts。高毛利的算力业务放量显著提高公司盈利能力,随着国内算力需求的旺盛发展,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高。
印制电路板主业复苏,AI终端未来可期。2024年公司印制电路板业务实现营收30.97亿元,yoy+6.95%(2023年印制电路板业务视为柔性电路板及刚挠结合板业务之和),实现毛利率2.75%,yoy+1.69pts。公司调整产品战略,FPC业务聚焦中、高端产品,同时压缩产能规模,出售辁电光电股权及关闭部分低效工厂等;对厦门翔海厂、春风厂、翔岳厂的分工调整,对江西工厂内部产线进行整合优化,使得运营成本降低,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展望未来,AI终端具备隐私化、个性化、低成本、快速响应的优点,AI手机、AIPC、AI眼镜乃至AI玩具等AI终端新品层出不穷,端侧AI体验不断优化。公司为国内FPC头部企业,通过显示模组等厂商向H公司、OPPO、VIVO、小米、传音、荣耀等国内外知名智能手机制造商供货,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对终端客户的直供比例及中高端手机的相关市场份额,进而提升公司FPC的价值量,有望显著受益于AI终端的发展。
渠道+组网能力为基,英伟达+燧原双重算力保障。公司算力板块确收19.88亿元,实现毛利率19.72%,其中以算力服务器销售为主,同时算力资源服务以及相关综合技术服务业务已获取一定规模的订单。公司主要通过燧弘华创+安联通两个子公司开展算力业务(包括AI服务器组装及销售+算力资源服务),核心优势在于拿卡渠道+组网能力。公司在算力业务落地能力强,当前已投产的燧弘人工AI算力服务器智能制造一期工厂,年产能可达2万台高性能AI服务器。该工厂可支持进口英伟达、国产燧原等芯片的定制化生产与改制、改配。得到了头部大模型厂商、国企公司、首都在线、翼健信息、京合云等多领域客户的认可。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5/26/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24/6.54/9.63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53/26/18倍。我们看好公司FPC主业在大客户回归、AI终端及折叠屏拉动下的恢复性增长,同时在国内算力需求高增的背景下,算力业务有望实现持续高增,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应用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资产减值变动 |
2024-11-08 | 民生证券 | 方竞 | 买入 | 维持 | 事件点评:定增彰显信心,加码布局AI算力+FPC | 查看详情 |
弘信电子(300657)
事件:11月7日,弘信电子发布《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本次向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强先生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发行价格为14.20元/股。
实控人全额认购定增,加码AI算力+FPC领域。公司本次定增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48,841,005股,本次募集资金预计在3亿至6亿元人民币之间,所筹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定增所得资金将用于充实AI算力相关领域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承接在行业下游驱动及政策引领下智能算力的快速增长机遇,为公司打造第二增长引擎。同时,资金还将用于支持公司FPC业务的扩张,以满足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需求和渗透率提升所带来的市场增量。李强先生为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全额认购本次发行的股票有利于向市场以及中小股东传递积极信号,彰显其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前三季度业绩亮眼,AI赋能助力扭亏为盈。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4.49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1.40%;归母净利润0.55亿元,扭转了自2021年以来的亏损局面;销售毛利率达10.33%,同比增长7.11pcts;研发费用共计1.03亿元。单季度来看,3Q24公司实现营收14.11亿元,同比增长44.26%;归母净利润0.06亿元,同比扭亏;销售毛利率为9.73%,同比增长5.23pcts。随着AI基础设施的迭代及算力资源服务的快速发展,公司前瞻布局AI算力领域,有望在AI浪潮中占据有利位置,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绑定核心客户,海外算力双重护航。公司深耕FPC领域,已成为华为Mate60全系列屏幕软板的核心供应商,随着大客户的回归,以及折叠屏、AI手机、AI PC催生新的软板需求,公司FPC稼动率有望实现稳步提升,价格亦实现修复。在算力领域,公司致力算力建设与算力资源服务业务双翼发展,公司与甘肃天水政府合作,投资10亿元建设AI算力服务器智能制造基地,一期年产2万台AI算力服务器已建成投产;公司助力庆阳智算中心在2023年实现3000P算力落地,并计划于2024年底达到5万P算力,打造国内最大的AI智算中心。公司通过安联通+燧弘华创打通英伟达算力与国产算力相结合的模式,确保客户在算力卡性能、安全性方面得到双重满足。同时,公司为智谱、百川等多个头部大模型公司提供算力支持,与首都在线签订3年3亿元的《算力服务协议》,预计将显著拓宽公司算力资源服务业务规模,为教育、智能制造、自动驾驶、医疗、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提供领先的AI解决方案。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4/25/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3/4.32/7.55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68/23/13倍。公司FPC业务在大客户回归、AI终端及折叠屏拉动下有望迎来业绩修复,我们看好公司在算力建设及算力资源服务业务的前瞻布局和资源优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应用落地不及预期,消费电子疲软,行业竞争加剧 |
2022-11-15 | 山西证券 | 肖索,潘海涛 | 买入 | 维持 | 厦门国贸入股混改,未来融资成本有望下降 | 查看详情 |
弘信电子(300657)
事件:11月14日,公司公告《弘信电子股份转让协议》,弘信创业拟以协议转让方式向海翼投资转让公司6%的股份,受让价格为9.75元/股。本次权益变动前,弘信创业持有弘信电子23.24%的股权,本次权益变动后,持有弘信电子17.24%的股权。本次协议转让后,海翼投资持有公司股份2930.5万股,占截至目前公司总股本的6.00%。
厦门国贸入股混改,未来融资成本有望下行:本次参股公司海翼投资是厦门国贸旗下海翼集团的下属子企业(国贸控股系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排名第106位)。本次海翼投资的参股,标志着公司在集团层面实现了与厦门市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资本的引入,对公司的治理结构、科学决策以及取得地方的大力支持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公司打开下一步发展空间的重要标志性举措。国企入股后,将助力公司未来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进行FPC+CCS的扩产。
柔性电子系厦门市十大未来产业之一,蕴含着巨大的前景和机会。通过本次混改,公司的股东结构得到优化,资源整合能力也大大增强,有利于公司更加坚决地投入研发和技术升级,更加前瞻性地布局柔性电子前沿技术。公司中报披露,规划将在厦门新能源总部落地100条CCS产线,在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几个新能源区域总部亦落地数十条CCS产线,努力实现新能源FPC及CCS市场占据20%以上市场份额,努力实现新能源FPC及CCS年产值100亿战略目标。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2.0亿元、5.4亿元,相当于2023年28.1倍的动态市盈率,维持“买入-B”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继续下行;FPC+CCS扩产不及预期;商誉减值的风险。 |
2022-08-31 | 山西证券 | 肖索,潘海涛 | 买入 | 维持 | Q2业绩呈向好态势,新能源布局落地有望迎来增长 | 查看详情 |
弘信电子(300657)
事件描述
2022年8月29日,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2022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同比-3.3%,实现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其中Q2单季实现营业收入7.2亿元,同比-8.6%,实现归母净利润-0.06亿元,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事件点评
Q2亏损额环比减少,业绩整体呈向好态势。2022年H1公司业绩保持亏损,主要由于手机业务占公司业务比重较大,消费电子需求不振对公司产生不良影响所致。公司通过将产品领域拓展到可穿戴设备、新能源动力电池、车载显示以及工控军工等各个领域,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另外,公司位于厦门、湖北荆门、江西鹰潭、江苏苏州的几大主要生产基地分别负责不同的产品生产,实现各个工厂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为客户提供更高效、低成本的服务。在公司的多方面努力下,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呈现向好态势。
新能源领域布局落地,盈利有望显著提升。公司将发展新能源电池配套软板及CCS模组定位为公司最高战略,已规划在厦门新能源总部落地100条CCS产线,在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几个新能源区域总部落地数十条CCS产线,目标实现FPC及CCS年产值100亿,占据20%以上市场份额。另外,在车载显示领域,公司已开始对多个主要车载显示客户进行量产供货,目标市场份额20%以上,实现车载显示配套FPC及模组年产值超20亿。未来随着新产品大规模量产,公司盈利水平或将得到显著提升。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0.14\0.51\1.20,对应公司8月30日收盘价14.19元,2022-2024年PE分别为-100.2\28.0\11.8,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
CCS新产线达产不及预期;消费电子需求持续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行。 |
2022-08-10 | 山西证券 | 肖索,潘海涛 | 买入 | 首次 | 23亿投资建设CCS等产线,新能源战略实质落地 | 查看详情 |
弘信电子(300657)
事件描述
2022 年 8 月 8 日,公司发布公告,拟与火炬管委会、厦门同安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 ,打造新能源基地。本次厦门新能源总部的签约,标志着公司新能源战略的实质落地取得重大突破。
事件点评
新能源基地总投资 23 亿元,战略转向新能源及车载智能化 FPC 及模组。公司新能源基地包括 100 条 CCS 产线,10 万平米 FPC 产线,50 条 SMT产线,规划总投资额 23 亿元,包括厂房土建工程 3.6 亿元,装修工程 3.3 亿元, 设备投资 8.1 亿元, 铺底流动资金 8 亿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在 2022-2024年分别不低于 1/2.5/3.5 亿元。公司大手笔投资建设新产线,可助力公司从消费电子领域向新能源及车载智能化 FPC 及模组领域转变。根据公司规划,项目公司 2023 年-2027 年产值将由 6 亿元递增至 32 亿元, 缴纳两税由 3300 万元递增至 1.75 亿元。未来随着新产品大规模量产,公司盈利水平或将得到显著提升。
动力电池 FPC 产品升级为 CCS 产品,产品价值量倍增。在动力电池BMS 管理系统的 CCS 模组中,FPC 替代传统铜线束成为新能源动力电池首选的绝对主力方案,在电池的运行信号传输中起关键作用。公司历史上一直以 FPC 形式向新能源客户供货,本次项目将 FPC 制造升级为 CCS 模组,单线价值量成本增长,产品能够满足公司客户对 FPC 及 CCS 的一站式采购需求。
同步跨入储能电池市场, 实现客户全覆盖。 储能 CCS 模组分为 FPC 配套的 CCS 模组及铜线束配套的 CCS 模组。FPC 在储能电池中替代传统线束方案的进度晚于动力电池。为了抓住储能市场机遇,本次项目有部分是线束配套的 CCS 模组产能,可弥补公司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为公司同步跨入储能电池市场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公司 CCS 产品已向客户小规模供货并获得较好认可。
厦门地理位置优越,就近满足客户需求。项目地址位处火炬管委会与同安区政府共管区域。厦门及周边区域分布着众多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大客户,本次项目地点距离公司多家核心客户距离不超过 10 公里,公司新产线落地后将能够满足各大客户的就近供货需求。另外, 后续公司还将在西南、华东、华南、华中四大区域落地新能源总部,分别向客户就近供货 FPC 及 CCS 等,拓展客户就近服务覆盖范围。
投资建议
考虑公司新建的 CCS 产线明后年进入产能释放期,预计公司 2022 年-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9 亿元、2.47 亿元、5.85 亿元,相当于公司 2023 年 31.9 倍的动态市盈率,首次覆盖,给与“买入-B”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CCS 新产线达产不及预期;消费电子需求持续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