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9 | 甬兴证券 | 彭毅,张恬,刘清馨 | 增持 | 首次 | 首次覆盖报告:电磁线专项冠军,“特导+超导”打开成长空间 | 查看详情 |
精达股份(600577)
核心观点
公司是全球电磁线领军企业,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据公司公告,公司是一家从事铜基电磁线、铝基电磁线、特种导体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人工智能、军工、航空航天、家电、特种电机、5G通讯及电子产品等领域。公司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拥有三大生产基地,现已成为全球电磁线行业领军企业。公司营业收入从2018年的118.98亿元增至2023年的179.06亿元,2018~2023年CAGR约为8.52%。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60.87亿元,同比+22.38%,归母净利润为4.16亿元,同比+33.84%。
公司漆包线市场占有率居前,拟发行可转债积极扩产。(1)精达股份漆包线市占率居前:据华经情报网,2012~2022年,我国漆包线行业产量自131.1万吨增长至178.8万吨,CAGR为3.15%;漆包线需求量自127.4万吨增长至165.8万吨,CAGR为2.67%。漆包线属于成熟市场,2022年国内漆包线主要企业有精达股份、冠城大通、露笑科技等,2022年行业CR3不足20%,其中,精达股份以12.09%的市占率排在首位。(2)拟发行可转债积极扩产:据2023年6月公司公告,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集11.26亿元,用于“4万吨新能源产业铜基电磁线项目”、“高效环保耐冷媒铝基电磁线项目”、“年产8万吨新能源铜基材料项目”、“新能源汽车用电磁扁线产业化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控股子公司恒丰特导供货给安费诺、乐庭智联等,有望受益于数据中心高速铜连接技术发展趋势。(1)英伟达的铜连接技术:据英伟达官网,GB200NVL72使用铜缆盒密集封装和互连GPU,以简化操作。NVIDIA以太网DAC铜缆是在以太网交换网络和基于NVIDIA GPU的系统中创建高速100G-400G链路的成本最低的方式。DAC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用于将服务器和GPU计算系统连接到机架顶部(TOR)交换机,并通过短电缆连接机架内的Spine-to-Superspine交换机。据财联社援引Light Counting,预计未来五年高速线缆的销售额将增长一倍多,到2028年将达到28亿美元。有源电缆(AEC)的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而有源光缆(AOC)和直连铜缆(DAC)的市场份额则会受到影响。与DAC相比,AEC的传输距离更长,体积更薄。(2)控股子公司恒丰特导供货给安费诺、乐庭智联:据恒丰特导公告,截至2024年上半年,精达股份是恒丰特导的控股股东,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持有恒丰特导80.68%股份。恒丰特导主要从事特种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产品涵盖镀银导体、镀镍导体和镀锡导体等,广泛应用于军工及航空航天、数据中心、5G通信、消费电子、新能源、医疗器械等领域。公司参与的“高性能铜及贵金属线材关键制备加工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推动了我国铜及贵金属线材制造水平迈向“超微细”先进水平。公司国内外客户包括Molex、TE、安费诺、乐庭智联、立讯精密、兆龙互联、新亚电子等。恒丰特导24H1营业收入为5.49亿元,同比+42.32%,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437.13万元,同比+23.71%。
公司是上海超导第一大股东,上海超导深耕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领域,未来有望在超导材料领域形成业务协同。据公告精达股份,公司投资参股的上海超导,作为一家以新材料等学科为基础、利用镀膜技术,从事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研发、应用及销售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国际上能够批量年产并销售千公里以上高温超导带材的生产商,凭借先进的技术研发能力、出色的产品线及优异的市场表现,已经成为高温超导领域的重要企业。目前,上海超导的一期扩产计划已顺利实施,产能逐步释放,预计将于2024年底全面达产。据上海超导官网,公司高温超导带材产品广泛应用于可控核聚变、超导电力、高场磁体等前沿科技领域。据精达股份公告,公司于2024年6月成立铜陵精达超导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我们认为,公司参股上海超导不局限于财务投资,在超导相关业务上未来有望形成协同效应。据财联社,上海超导启动A股IPO辅导,产品应用于可控核聚变等领域,精达股份为其第一大股东(持股18.29%)。我们认为,上海超导启动IPO辅导有望助力高温超导应用产业化,从而打开高温超导带材广阔的市场空间。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精达股份中长期发展前景,核心逻辑是(1)公司漆包线产品国内市占率领先,拟定增扩产有望增厚业绩;(2)控股子公司恒丰特导供货给安费诺、乐庭智联,或将受益于铜连接技术发展趋势;(3)公司是上海超导第一大股东,未来有望在高温超导领域形成协同效应。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9.79/235.35/261.42亿元,YOY+17.2%/+12.2%/+11.1%;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分别为5.47/6.78/8.25亿元,YOY+28.2%/24.0%/21.8%,EPS为0.26/0.32/0.39元/股,对应PE为30.48/24.59/20.19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漆包线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降;铜连接产品放量不及预期。 |
2023-05-05 | 天风证券 | 孙潇雅 | 买入 | 维持 | 传统业务待景气度恢复,扁线业务快速增长 | 查看详情 |
精达股份(600577)
年报&一季报点评
公司2022年实现收入175.4亿元,同比减少4.3%;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减少30.6%;扣非净利3.4亿元,同比减少33.4%;毛利率5.7%,同比减少1.84pct,净利率2.36%,同比减少1.15pct。
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收入42.3亿元,同比减少9.4%;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减少11.4%;扣非净利0.97亿元,同比减少18.15%;毛利率5.24%,同比减少1.1pct;净利率2.91%,同比减少0.2pct。
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收入39.85亿元,同比减少12.9%;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减少1.1%;扣非净利0.97亿元,同比增长7.9%;毛利率6.75%,同比增加0.36pct;净利率2.61%,同比增加0.2pct。
分产品看,1)漆包线: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20.9亿元,同比下降8.3%,毛利率6.4%,同比减少1.67pct。2)汽车电子线: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约31.8亿元,同比增长2.6%,毛利率2.86%,同比减少0.81pct。3)裸铜线:2022年收入7.4亿元,同比减少4%,毛利率1.82%,同比下降0.19pct。4)特种导线:2022年收入8.02亿元,同比增长13.56%,毛利率13.77%,同比增加1.75pct。5)铜杆及铝杆:2022年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19.9%,毛利率1.13%,同比增加0.67pct。
传统业务待景气度恢复,公司开拓新能源、高温超导等下游。虽然存在上游大宗商品、原材料的涨价和下游部分行业疲软等诸多挑战,但公司持续调整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开拓新客户、新市场。新兴领域方面,公司深挖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开拓新兴产业领域,加大新材料端的研发。在高温超导带材方面,随着下游应用核聚变、电力输运、强磁场应用等需求加速,公司积极推进扩产。
投资建议
看好公司新能源扁线、超导带材等业务快速增长。公司有行业内众多优质客户,如通用汽车、BYD、联合电子、方正电机、LG、京泉华、日本电装、三菱重工、松下及北美知名新能源车企等达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由于传统业务景气度有一定压力,我们将原预测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9.1、11.8亿元调整至4.6、5.6亿元,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行业竞争加剧、汇率波动风险。 |
2023-03-22 | 东方财富证券 | 周旭辉 | 增持 | 维持 | 2022年报点评:扁线龙头22Q4延续回暖,员工持股彰显信心 | 查看详情 |
精达股份(600577)
【投资要点】
3月20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75.4亿元,同比-4.3%;实现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30.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38亿元,同比-33.4%。公司拟每10股派1.2元(含税)。
22年业绩同比下降,逐季看业绩回暖。全年看,公司出货29.3万吨,完成预算目标的92.01%,同比-6.5%;受疫情、原材料涨价和下游工业家电等疲软影响,单吨扣非净利为1300元/吨,同比下降450元/吨。单22Q4看,公司实现营收42.28亿元,同比-9.4%,环比+3.98%;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11.4%,环比+33.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18.2%,环比+17.9%。
车用扁线+800V扁线前景广阔。扁线:公司22年扁线销量突破1.95万吨,同比增长85.71%,其中新能车用扁线约1.2万吨,同比增长约100%。未来随4.5万吨产能释放,扁线业务的营收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客户包括通用汽车、BYD、联合电子、方正电机、LG、京泉华、海光电子、日本电装、三菱重工、松下及北美知名新能源车企。800V扁线:适用于快充电机,高PDIV耐电晕,单位加工费和单位利润进一步提升,公司已实现小批量供货。未来随小鹏G9、极氪、阿维塔、理想等800V平台车型落地,800V扁线渗透率将从0到1,带来双重成长。
技术领先。铜线方面,公司高分子实验室独立进行铜线绝缘漆的研发,并组织研发扁线专用特种金属杆材。特导方面,公司已启动子公司恒丰特导在北交所的IPO,恒丰特导在镀银、镀镍、铜铝合金等特种导线方面有积累,22年实现净利润0.48亿元。超导方面,持股15%的上海超导正积极推进扩产、扩建工作。
员工持股彰显信心。公司公告员工持股计划,涉及中高层260人,共2455万股,解锁业绩条件为23年相比22年增长率不低于15%,24年相比22年增长率不低于30%,彰显发展信心。
【投资建议】
基于下游复苏的预期修订,我们调整了对公司23-24年的盈利预测,新引入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收203、236、277亿元,同比增速为15.4%、16.5%、17.6%;归母净利润为5.4、6.5、8.1亿元,同比增长41.7%、20.3%、24.8%;现价对应23-25年PE为16、14、11倍。考虑到公司是车用扁线龙头,800V放量在即,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足;竞争加剧。 |
2022-11-22 | 东方财富证券 | 周旭辉 | 增持 | 维持 | 动态点评:回购彰显公司发展信心,扁线龙头业绩有望持续环增 | 查看详情 |
精达股份(600577)
【事项】
11月19日公司发布公告,将使用1-1.5亿元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
【评论】
回购用于股权激励彰显公司发展信心。此次回购用于未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0.71%-1.07%。此前,公司大股东李光荣100%获配的定增上市公告,募集金额2.92亿元,增资后其持股比例将增加至16%左右,表明大股东对公司信心十足。
车用扁线+800V扁线前景广阔。扁线:公司22H1新能源车用扁线出货4800吨,同比增长130%,未来随着4.5万吨产能释放,扁线业务的营收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满足T公司、通用、BYD、华域汽车、上海电驱动、LG、联合电子、方正电机、汇川等客户的需求。扁线电机相比于圆线电机有槽满率高、导热性好、效率高等优点,在新能源车中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生产端看,扁线生产过程不同于圆线,存在一定壁垒,单位加工费和单位利润高于圆线,是高成长性环节。800V扁线:适用于大功率充电架构电机,对耐电晕性能、PDIV性能等要求较高,单位加工费和单位利润进一步提升,公司已实现小批量供货。未来随小鹏G9、极氪、阿维塔、理想等800V平台车型落地,800V扁线渗透率将从0到1,带来双重成长。此外公司仍有参股46%的子公司恒丰特导及持股15%的上海超导等多元化业务有望提供新的增长点。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收170.1、211.4、263.7亿元,同比增速为-7.2%、24.3%、24.7%;归母净利润为4.3、7.3、9.5亿元,同比增长-21.7%、69.7%、29.8%;现价对应22-24年PE为23、13、10倍。考虑到公司是车用扁线龙头,800V放量在即,回购用于股权激励彰显公司信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足;竞争加剧。 |
2022-11-04 | 东方财富证券 | 周旭辉 | 增持 | 首次 | 2022年三季报点评:中电压扁线+800V扁线龙头业绩环比回升 | 查看详情 |
精达股份(600577)
10月31日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公司22Q1-3实现营收133.1亿元,同比增长49.5%,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下降36.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下降38.1%。
22Q3业绩环比向上。22Q3实现营收40.7亿元,同比下降14.5%,环比下降13.0%,环比下降主要原因为铜价下降。实现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下降42.0%,环比上升6.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下降39.9%,环比提升19.9%。盈利环比向上主要得益于新能源车扁线+传统业务22Q3出货持续提升,同比下降则主要受传统业务如家电、工业等需求不足影响。我们预计随着疫情影响消除,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增长带来的车用扁线占比提升,公司的业绩和业绩增速均有望迎来向上。
车用扁线+800V扁线前景广阔。扁线:公司22H1新能源车用扁线出货4800吨,同比增长130%,未来随着4.5万吨产能释放,扁线业务的营收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满足T公司、通用、BYD、华域汽车、上海电驱动、LG、联合电子、方正电机、汇川等客户的需求。扁线电机相比于圆线电机有槽满率高、导热性好、效率高等优点,在新能源车中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生产端看,扁线生产过程不同于圆线,存在一定壁垒,单位加工费和单位利润高于圆线,是高成长性环节。800V扁线:适用于大功率充电架构电机,对耐电晕性能、PDIV性能等要求较高,单位加工费和单位利润进一步提升,公司已实现小批量供货。未来随小鹏G9、极氪、阿维塔、理想等800V平台车型落地,800V扁线渗透率将从0到1,带来双重成长。
【投资建议】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收170.1、211.4、263.7亿元,同比增速为-7.2%、24.3%、24.7%;归母净利润为4.3、7.3、9.5亿元,同比增长-21.7%、69.7%、29.8%;现价对应22-24年PE为21、12、9倍。考虑到公司是车用扁线龙头,800V放量在即,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足;竞争加剧。 |
2022-08-12 | 天风证券 | 孙潇雅 | 买入 | 首次 | 下游行业高增+渗透率提升,扁线业务迎新机遇 | 查看详情 |
精达股份(600577)
扁线能提升电机效率且降低成本。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增长+扁线渗透率提升,且 800V 趋势下扁线 PDIV、耐电晕要求提升,扁线加工费有望翻倍。
车用扁线:性能、经济性双提升,扁线电机加速渗透
扁线能提高电机效率、减少损耗,且帮助电机更好的散热。经济性方面,扁线电机体积小、重量轻,且端部短,可节约铜材, 扁线电机能降低 8-12%有效材料成本。此外,电机效率提升可降低损耗,进一步降低综合成本。
我们预计 2022、2025 年全球电动车销量 980、2077 万台,扁线电机渗透率分别为 40%、 80%,扁线需求量分别为 3.7、 16.6 万吨, CAGR 达 65%, 2022、2025 年利润空间分别为 2.9、13 亿元。若龙头 2025 年 40%市占率,扁线电机利润达 5.2 亿元。此外,光伏、充电桩也有一定利润空间。
产品特性:工艺、资金双壁垒,800V 高压平台新机遇
扁线采用挤压工艺,采用单一坯料,仅需更换模具可生产各规格产品,但金属废料损失较大,且模具价格高昂、消耗量大。在涂漆环节,扁线绝缘漆膜需要多层多道涂覆, R 角处绝缘漆涂覆困难,绝缘层容易分布不均匀。原材料在电磁线总成本占比 90%以上,由于应付、应收账款存在账期差,企业需要垫付大量原材料账款。精达 2021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额为 183亿元,其中用于原材料采购的金额为 145 亿,占比达 79%,资金壁垒高。高压工况下绝缘层容易被破坏,带电体的尖端附近易形成局部放电。外层绝缘漆还需满足耐电晕要求,以抑制局部放电对漆膜的破坏。高电压对扁线工艺要求提升,成本也提升,800V 场景下扁线加工费有望翻倍。
精达优势:成本、资金优势,快速积累解决方案
从产线投资额看,精达万吨投资额 1.11 亿元,低于长城科技 1.85 亿元、金杯电工 1.42 亿元。通常模具寿命仅 3-4 个月,消耗量大,精达成立全资子公司安徽聚芯专门负责模具的生产和研发。在自制模具基础上,精达循环使用模具,进一步降低成本。资金方面,经营性现金流状况良好,资产负债率处于较低水平。
电磁线企业纷纷扩产扁线产能,精达有望在 2022 年率先达到 4.5 万吨产能。精达股份扁线扩产速度领先于其它企业,扩产规模大且速度快,有望快速积累客户、解决方案,成为扁线领域龙头企业。
盈利预测与估值
扁线之外,铝线、超导业务也有较大增长潜力。预计精达 2022-2024 年营收 198、230.5、274.1 亿元,同比增长 8%、16%、19%;归母净利 6.3、9.1、11.8 亿元,同比增长 15%、45%、30%。考虑精达业绩增速,以及同类型公司估值水平,给予 2023 年 PE 20x,对应股价 9.1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行业竞争加剧、汇率波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