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54.76亿 | 总市值:54.76亿 | ||
流通股本:2.63亿 | 总股本:2.63亿 |
新致软件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1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5-13 | 山西证券 | 方闻千,邹昕宸 | 买入 | 首次 | 净利润短期承压,AI商业化进展迅速 | 查看详情 |
新致软件(688590) 事件描述 4月29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其中,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收入19.95亿元,同比增长18.57%,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减少88.21%,实现扣非净利润-0.04亿元,同比减109.51%;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4.34亿元,同比微增0.21%,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增4.04%,实现扣非净利润0.15亿元,同比增长9.95%。 事件点评 保险和企服行业保持高速增长,核心银行客户缩减IT预算导致银行业收入承压。分行业看,1)2024年公司紧抓保险行业AIGC应用、IFRS17系统建设、营销渠道业务系统信创改造等业务机会,推动保险行业实现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28.65%;2)2024年银行及其他金融行业实现收入5.0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主要是因为部分核心银行客户对正在实施的项目进行大幅削减,造成人员清退及项目延期,导致银行业收入有所下降,公司为此大力拓展资管、券商等客户以维持业务规模;3)得益于汽车、运营商、政务等行业客户加速数智化转型,2024年公司企服行业实现收入6.92亿元,同比增长24.14%。 股权激励及可转债利息计提短期影响利润表现,合同负债大幅增加反映订单充足信号。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5.23%,较上年同期降低1.00个百分点,主要是由成本端计提股权激励的股份支付费用约2424万元所致,剔除该影响后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与23年持平,并且2025年一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高2.91个百分点。在利润端,随着公司持续加大大模型平台及应用的研发和营销力度,24年公司销售和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43.81%和12.57%,而由于24年公司不断扩大人才队伍并且新增股权激励费用1074万元,公司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2.11%。与此同时,2024年公司计提可转债利息1957.67万元,推动净利润大幅减少。若剔除股权激励和可转债利息影响,去年全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0.63亿元,扣非净利润为0.50亿元。此外,截至25年3月底,公司合同负债金额达0.67亿元,较24年底增加0.48亿元,表明公司订单充足。 模型、应用、算力领域全面布局,AI商业化进展迅速。其中,1)模型:24年公司完成新致新知大模型研发,其采用MoE架构,参数规模为98B,目前已作为底层能力嵌入新致新知平台中;2)应用:公司的软件机器人产品矩阵持续完善,目前已全面覆盖保险、汽车等领域,其中,在保险领域,公司AI产品已覆盖营销、承保、理赔、服务等各环节,并落地了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等数十家保司;在汽车领域,公司开始向整车厂提供智能营销工牌等产品;3)算力:公司基于昇腾、海光AI芯片推出了AI一体机,截至今年4月底,公司一体机产品已在金融和司法政务领域实现了超过百台的订单落地。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国内保险IT领导者,正加速将AIGC技术融入各产品线中,未来AI产品快速实现商业化落地将为公司贡献重要的业绩增量。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38\0.62\0.88元,对应公司5月12日收盘价21.66元,2025-2027年PE分别为56.9\35.2\24.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 AI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若公司AI产品与客户需求不匹配或客户对外购AI产品仍保持谨慎态度,公司AI机器人平台及AI一体机的商业化落地可能会受阻,进而导致AI相关收入增长不达预期;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目前公司客户主要集中在金融行业,包括保险、银行、券商和资管客户,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大。若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下游客户可能会缩减IT预算,进而减少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并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公司所处的IT服务行业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发展迅速,若公司不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或者研发投入效果不及预期,公司的产品技术能力将难以持续提高,可能会削弱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人力成本快速上升风险:公司主要从事软件开发业务,营业成本中职工薪酬占比较高;同时,公司总部地处上海,人工成本较高,且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公司业绩对人工成本的变动较为敏感,若未来人工成本的上升速度大于人均产值的增速,则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将会面临下降的风险,并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 ||||||
2024-12-05 | 中邮证券 | 孙业亮,常雨婷 | 买入 | 维持 | 开启AI新篇章,携手海光推动大模型落地 | 查看详情 |
新致软件(688590) 营收稳健增长,AI产品矩阵持续完善 2024年公司始终坚持“全面拥抱人工智能”的发展战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3.84亿元,同比上升23.50%;实现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下降26.47%,主要系计提股权激励费用和转债利息,同时增加了AI应用、算力基础设施板块营销渠道上的投入,第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2.91%所致。考虑到公司部分项目验收集中在四季度及AI产品的落地,全年来看公司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公司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行业应用的落地,以“新致新知人工智能平台”为核心底座,推出各行业应用机器人。在金融领域,公司以现有的ACE产品线为依托,专注于产品解读、产品核验、智能核保、理赔助手和智能对练等关键应用。在企业服务领域,公司专注于政务领域的类案检索、卷宗生成,以及汽车领域的“营销智能工牌”等创新应用。从产品角度来看,公司推出的汽车人工智能产品“营销智能工牌”已经部署超过100家4S店。 积极寻求外部合作,牵手海光打造AI数智化解决方案 在用AIGC升级赋能公司各类软件产品的同时,公司积极与外部软硬件厂商、大模型厂商搭建更完善的合作机制,将公司在优势行业的产品能力和合作伙伴的产品进行融合封装,推出新致训推一体机,使行业客户可以利用一体机快速部署训练,不断迭代,构建企业完全的自主知识库,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可持续进化的大脑。 2024年12月3日,公司与海光信息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宣布将共同打造基于AI大模型技术的数智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运营和发展。新致软件与海光在AI大模型技术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丰富的经验,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和特长,共同推动数智化转型的进程。双方将共同打造一系列基于AI大模型技术的数智化解决方案,并面向全球市场进行推广和应用。此外新致软件还将与海光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社会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 实控人增发增强信心,股权结构进一步稳定 10月8日,公司发布《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发行对象为公司实际控制人郭玮先生及其控制的企业乾耀迦晟,发行价格确定为9.63元/股,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贷款。我们认为,本次增发充分展示了实控人对公司支持的决心以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有利于保障公司经营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EPS分别为0.52、0.68、0.89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34.40、25.99、19.95倍。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保险IT解决方案提供商,积极探索大模型与保险、汽车、零售等行业应用的结合,有望开启第二成长曲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AI技术迭代不及预期;保险IT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 ||||||
2024-04-01 | 华鑫证券 | 任春阳,宝幼琛 | 买入 | 首次 | 公司动态研究报告:公司业绩显著增长,AI产品有望实现更多突破 | 查看详情 |
新致软件(688590) 投资要点 软件服务领域的领军企业,业绩实现显著增长 新致软件,作为软件服务领域的领先企业,专注于为保险、银行等企业提供IT解决方案。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6.88亿元,同比增加28.3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05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扭亏为盈。这一显著的业绩增长,反映了公司在传统业务领域的稳健发展和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增加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信息领域的研发投入,形成了新致新知平台等技术产品,并参与多个核心客户智算项目,为公司业务带来新的商机,实现总体收入的稳步增长。 AI技术成果显著,新致新知平台引领行业创新 公司在坚持现有的业务发展战略上,将持续推动和加强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度应用推动公司业务向更广阔的领域加速发展,积极和务实的探索新业务和新模式。例如新致软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推出的“新致新知平台”。该平台是一个全方位人工智能能力连接平台,运用自动化、大数据、AI及云订阅等技术,能够借助大语言模型快速创建AI应用场景。平台的应用丰富,涵盖智能培训机器人、智能营销机器人、呼叫机器人等多种产品,为企业提供了快速、准确、可靠的机器人应用场景解决方案。这一平台的推出,不仅展示了新致软件在AI技术上的深厚积累,也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深化AI应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新致软件通过新致新知平台的推出,正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平台的快速构建、部署和管理能力,使得企业能够轻松地将数据与AI模型连接,实现业务流程的智能化升级。2023年,公司在AI领域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形成了新致新知平台等技术产品,通过稳步拓展布局金融行业、企业服务行业领域等细分赛道预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6亿元,为公司在AI领域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新致软件有望在AI领域实现更多的突破,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的价值增长。 盈利预测 公司在传统业务上不断加大对金融行业、企业服务软件等投入,实现收入增长,除传统业务外公司积极推进人工智能领域,为公司业务带来新的商机,实现总体收入的稳步增长。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16.87、21.35、26.23亿元,EPS分别为0.30、0.59、0.7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0、31、2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人力成本上升风险等。 | ||||||
2024-02-02 | 中邮证券 | 孙业亮,常雨婷 | 买入 | 维持 | AI战略升级,算力+应用全方位布局 | 查看详情 |
新致软件(688590) 业绩符合预期,归母净利润上限为8300万元 公司于1月30日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盈公告》,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500.00万元至8,3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150.00万元至5,95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净利润扭亏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持续增加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信息领域的研发投入,形成了新致新知平台等技术产品。业务上,通过稳步拓展布局金融行业、企业服务行业领域等细分赛道,预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60,000万元。 加强AI产品研发,新致新知2.0架构正式发布 公司2023年积极投入AI产品布局,12月28日主办的发布会“New Frontier,New Touch新致新知2.0”在上海成功举行,现场重点发布展示了新致新知AI2.0产品及新致软件关于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最新观点和战略性整体布局。新致新知2.0平台的全面升级通过开放的智能体市场、数据资产的良性循环、AI原生应用平台,加持Agent及RAG,给场景探索提供强力支撑,同时凭借多样化的对接能力拓宽服务的广度。基于企业“数智化”转型的难点、痛点,公司携手华为、百度、百川、浪潮、星环等生态伙伴构建新致新知平台,在银行、保险、汽车、零售等行业率先已完成众多产品落地。 携手华为,共拓保险一体机市场 公司同华为深度合作,携手华为共同发布了大模型“昇腾”一体机其基于国产AI算力,预装多种主流大模型,通过私有云、公有云、专享云全场景落地方式,可为千行百业提供通用和AI融合算力。2023年7月,华为在WAIC大会上联合四家伙伴共同发布大模型训推一体化解决方案,结合昇腾AI基础软硬件能力、伙伴大模型和训推一体平台优势,通过共同设计、联合开发、协同上市、持续迭代,为行业客户提供“开箱即用”的大模型一体化解决方案,重塑大模型开发流程新致本次发布基于昇腾AI的垂直行业一体机产品,有助于解决保险行业大模型落地需求,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EPS分别为0.29、0.38、0.55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51.01、38.15、26.36倍。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保险IT解决方案提供商,积极探索大模型与保险行业应用的结合,有望开启第二成长曲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AI技术迭代不及预期;保险IT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 ||||||
2023-11-01 | 申港证券 | 曹旭特 | 买入 | 首次 | 首次覆盖报告:AIGC赋能创新发展 保险IT国内领先 | 查看详情 |
新致软件(688590) 我们看好新致软件在多重催化因素的大背景下,公司作为保险IT的领军企业,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我们认为从短中长期来看整个保险行业在当前的时点上均有催化,当前正处于行业的U型底部,伴随着新业务的回暖,行业经营层面的改善,数字化进程加速,后续行业有望乘势而上,具备较大的空间。 短期:行业经营情况的扭转带动行业估值提升,改善宏观经济预期政策频出,行业有望顺势而上。我们认为在政策的催化下悲观情绪对市场估值的压制将逐渐消除,当前整个保险行业估值相较于上证50/沪深300而言尚处于低位,仍具备较大空间; 中期:各保司在过去几年经历“清虚”与“增优”后,保险代理人团队人员削减带来的负面影响正逐渐减弱,整体的转型探索已初见成效。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数据,6家上市保险公司旗下人身险子公司2023年1-5月共揽保费收入10078.69亿元,同比增速达4.06%; 长期:代理人转型持续兑现是新业务价值增速向上的核心动力,AIGC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保险的数字化转型。过去几年重疾险等业务由于依靠代理人规模的扩张增长,整体较为粗放,因此产品仅覆盖了保险意识较高的人群,而代理人的转型叠加人工智能的引入则能够通过精准营销的模式与用户实现更高效的互动,进一步满足更为广泛客户的用户需求,带来更大程度上的效能提升。 公司2023年三季度实现营收11.2亿元,增速为32.8%,实现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增速为149.05%。我们认为随着公司相关产品在各个重点市场的积极开拓,使得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公司加大市场整体投入,积极推进精益化管理,推行降本增效、产品创新等举措,从而推动盈利能力逐步恢复。 保险领域:在保险IT发展重心逐渐由核心业务系统逐渐向渠道与客服类转移的背景下,随着公司“新致AI”平台在保险智能营销场景的应用落地,我们认为公司凭借在保险行业产品+客户+技术三大能力上的优势,有望确立公司在保险渠道与客户类的地位,从而在保险行业重新实现高增。 银行领域:在宏观经济承压的态势下,银行IT的竞争较为激烈,我们认为公司需进一步在技术层面拓宽能力边界,找到银行IT行业新的增长点。 企服领域:公司依靠保险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服务经验最终在企服行业实现了横向行业拓展,而企服客户的不断增加又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企服行业的know-how能力及技术水平,我们认为未来伴随着公司大模型+知识库+机器人能力在企服行业的落地,将成为公司另一增长极。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新致软件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3亿元、22.7亿元、29.6亿元,同比增加31.9%、30.8%、30.6%,对应EPS分别为0.53元、0.74元、1.02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1.8亿元、2.4亿元,同比增加341.4%、41.0%、37.1%。参考可比公司,预计新致软件2023年目标市值56.4亿元,对应目标价格23.6元,首次覆盖给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人力成本过高的风险;宏观环境风险;商誉减值风险等。 | ||||||
2023-10-27 | 东方财富证券 | 方科 | 增持 | 维持 | 2023年三季报点评:展业顺利,AI产品进入推广期 | 查看详情 |
新致软件(688590) 【投资要点】 收入快速增长,公司三季度展业顺利。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业绩,2023Q1-Q3公司实现营收11.21亿元,同比提升32.76%,实现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提升149.05%,实现扣非净利润0.27亿元,同比提升403.41%。2023年Q3单季度实现营收4.14亿元,同比增长48.98%,环比增长6.09%,实现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增长96.09%,环比下降18.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96万元。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在泛金融领域的竞争优势,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快速增长。 毛利率下滑,研发投入持续增加。Q3单季度毛利率为23.70%,同比下滑2.22pct,环比下滑7.88pct,我们判断公司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为新项目中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的要素增加,导致公司在项目中投入的人员规模和人员资历水平均有所提升。公司单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为0.26亿元,同比下降45.12%,主要系公司的Q3支付的职工薪酬增加所致。从费用支出的角度看,Q3单季度公司的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0.20/0.23/0.45亿元,同比分别-18.26%/+33.25%/+73.52%,费用率分别为4.72%/5.47%/10.92%。费用率同比变动率分别为-3.88pct/-0.65pct/+1.54pct,公司主要加大了研发方面的费用投入,Q3单季度研发投入为0.51亿元(+63.96%),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同比增加1.12pct至12.26%。公司的研发投入主要方向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在重点行业的场景落地。 AI产品正式进入推广期。6月底公司推出全方位人工智能能力连接平台新致新知平台,基于此平台不断推出创新型的AI工具产品,面向保险、汽车等领域,其中保险产品对比工具比翼已迭代1.0和2.0两个大版本,比翼2.0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能力,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插件系统。通过大模型的能力将用户意图进行识别,拆解多个意图调用后台的机器人插件,执行整个用户意图流程,完成用户从线上产品购买解答,产品对比分析,到最终的购买的流程。公司正在积极开展AI产品的推广活动,开展了免费试用、注册福利等活动,随着产品打磨日渐成熟,专业用户群体中的口碑逐渐建立,依靠优秀的产品力,公司有望成为AI应用市场的领军企业。 【投资建议】 公司是保险IT行业领军企业,在保险和银行IT领域深耕多年,为保司提供渠道类解决方案,形成了丰富的数据资源积累,依托自身沉淀,公司将AI技术与业务能力深度结合,逐步形成产品与平台成果,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72/21.28/26.90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1.62/2.13亿元;EPS分别为0.45/0.68/0.89元;对应PE分别为37/25/19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AI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项目节奏不及预期风险 | ||||||
2023-08-28 | 东方财富证券 | 方科 | 增持 | 维持 | 2023年中报点评:业绩喜人,保险及企服行业贡献增长动力 | 查看详情 |
新致软件(688590)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2023H1公司实现营收7.07亿元,同比增长24.80%;实现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增长197.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增长264.09%。公司2023年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均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公司上半年经营性净现金流改善,主要原因为公司加强催收力度和销售催款管理。从费用端来看,公司的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44/0.79/1.14pct,毛利率同比提升了0.69pct,公司整体效率提升,发展日益优质。 下游需求回暖,保险及企服行业快速增长。从下游需求来看,公司保险行业的收入为2.62亿元,同比增长49.71%,增幅位列行业前茅,验证保司渠道IT系统的景气度。上半年公司继续加大原有优势营销渠道、数据类产品的研发及市场营销投入,与中大型保司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合作,未来将加强在保险经纪公司与保险中介公司的拓展。企服行业实现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40.65%,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其中在汽车领域,公司主要向整车厂及产业链下游参与者提供软件技术服务,包括了后市场信息系统、经营管理系统等细分领域的数字化系统建设。上半年银行及其他金融行业收入为1.92亿元,同比下滑1.82%,下滑主要与银行业整体进入改革深水区有关。 公司业务与AI技术结合,赋能保险行业增长。2023年6月29日,公司召开AI产品发布会,会上推出了“新致新知平台”,基于此平台,公司推出了智能培训机器人、智能营销机器人、智能认知机器人、确权机器人等,与保险行业尤其是保险行业的营销业务进行深度融合,其中,“智能营销助手”将过往累计保险条款、知识、法规等形成相关知识库,基于大模型的信息整合处理能力及跨域信息获取和存储能力,进一步提升保险销售过程自动化水平,瞄准保险行业营销人员触达方式和产品知识储备上缺少过硬本领,无法打动客户的痛点;“智能培训机器人”借助LLM实现销售场景模拟,为企业业务人员营销提供沉浸式聊天体验。根据销售、客户等不同员工角色设计不同知识点,利用大语言模型和企业级数据结合,打造“人机对练+实时指导+多维评分”的一站式培训模式。公司在垂直行业多年经营积累,在保险和汽车等行业已形成坚实的数据壁垒,通过将自身AI技术与下游业务发展要点进行深度融合,公司成功提高了下游客户的生产经营效率,以AI行业的先行军的姿态引领产业发展。 【投资建议】 公司是保险IT行业领军企业,在保险和银行IT领域深耕多年,为保司提供渠道类解决方案,形成了丰富的数据资源积累,依托自身沉淀,公司将AI技术与业务能力深度结合,逐步形成产品与平台成果,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72/21.28/26.90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1.62/2.13亿元;EPS分别为0.45/0.68/0.89元;对应PE分别为41/27/2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商业化推广不及预期; 金融机构IT预算变化风险。 | ||||||
2023-07-07 | 中邮证券 | 孙业亮,常雨婷 | 买入 | 维持 | 23H1超预期,AI赋能多行业 | 查看详情 |
新致软件(688590) 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净利润同比高速增长 公司于 2023 年 7 月 6 日收盘后发布《2023 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2023 年上半年, 公司不断加大对金融行业、企业服务行业领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研发投入,扩大了市场份额, 预计营业收入增长至人民币 7 亿元-7.2 亿元,同比增加 23.58%至27.11%;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2,700 万元-3,200 万元,同比增长195.18%至 249.84%;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650 万元-2,350万元,同比增长 200.25%至 327.62%。 根据格隆汇 5 月 15 日的报道, 今年公司 1-4 月签约订单共计 4.89 亿元,去年同期约 3.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40%。 伴随疫后保险行业需求复苏, 我们看好公司全年的持续成长。 AI 技术平台正式发布, 引领保险、汽车等多行业变革 6 月 29 日,公司召开“Newtouch.AI·新知未来”人工智能产品发布会,在会上推出并展示了“新致新知平台”等一系列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 该平台能借助大语言模型,快速创建 AI 应用场景, 可应用于多种营销类产品(如:智能培训机器人、智能营销机器人、呼叫机器人)、内容类产品(如:智能认知机器人)、及确权机器人、流程机器人等各种产品。一旦数据接入新致新知人工智能平台,即可快速构建、部署和管理响应用户意图的大语言模型机器人,快速设计应用场景。 在保险行业方面, 公司发布智能培训机器人、比翼-保险产品对比两款产品, 其中智能培训机器人借助大规模对话模型实现流畅且自然的多轮聊天,有效改善了用户的沉浸式聊天体验。通过提供上万种销售场景、多维评分体系以及实时反馈指导,帮助企业节省实训投入成本,快速提高销售服务水平。 在汽车行业方面, 公司宣布推出“AI+汽车”一站式行业新零售服务概念,引导消费者通过线上“一人一店”虚拟场景完成线上选车购买,通过 AI 将互联网的大量知识与行业专有数据相结合,旨在改善用户传统购车体验,重塑汽车行业业态结构与生态。 我们认为,基于“新致新知平台”底座,公司 AI 能力有望逐渐渗透至更深层的产品应用中,为各行业带来新的变革。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的 EPS 分别为 0.52、 0.83、 1.10 元,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分别 43.28、 27.19、 20.50 倍。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保险 IT 解决方案提供商,积极探索大模型与保险行业应用的结合,有望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AI 技术迭代不及预期; 保险 IT 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 ||||||
2023-07-06 | 天风证券 | 缪欣君 | 买入 | 首次 | 保险IT领军企业,GPT赋能重塑第二增长极 | 查看详情 |
新致软件(688590) 深耕软件服务领域二十余年,连续多年在中国保险IT、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中占据领先地位。公司实控人专业技术出身,2023年回购增强公司发展信心。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13.15亿元,YoY+2.6%,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受宏观环境影响项目进度延期,公司盈利短暂承压;2023年Q1公司实现营收3.17亿元,YoY+24.8%,归母净利润0.07亿元,YoY+101%。 行业增速与保费增长成正比,IT投入占比低有成倍增长空间。2020年开始受到疫情影响保费收入承压进而压制了保险IT行业的增长。2021年我国保险IT投入占保费比重为0.78%,较国外3%~5%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同时相较证券(6.04%)银行(3.16%)两个金融子领域也有明显差距,我们预计长期仍有成倍的成长空间。 短期需求拐点:疫情后下游需求快速反弹,加行业有望实现IT替代人力的增长模式转型。2023年一季度我国大陆5家上市险企营收增速实现快速反弹;2020年6家上市险企代理人规模接近500万,按照2万/月的薪酬测算其接近万亿的年支出,远大于2020年保险IT310亿的投入规模,人力薪酬高企有望推动行业发展模式转型。需求恢复+结构转变成为行业当下看点。 长期技术拐点——AI打开保险IT长期成长空间:AIGC技术对于自然语言的识别和对文本、图文、视频的输出能力天然符合保险业务开展场景,能够为保险产品、营销、运营和客服等多个领域深度赋能。 存业务稳定增长,模型+知识库+机器人能力完成AI平台底层搭建。公司沉淀保险、银行、企服领域,成功实现了多场景覆盖。在智能思维推动下公司构建起模型+知识库+机器人的技术能力,在模型能力上拥有包括保险行业数据模型等技术,在知识库能力上拥有知识开放平台,构建超大知识图谱;在机器人能力上构建公司软件机器人平台,拥有智能认知机器人、智能培训机器人等。 推出AI平台,初步以保险智能营销为泛式打开后续想象空间。公司基于新致AI平台,在保险营销场景落地保险比对产品+对练机器人,产品采用Saas模式对终端用户规模分级收费,后续随着用户渗透率提高+保险经纪人规模恢复增长,公司第二增长极有望快速成型。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17.4/23.62/30.03亿元,同增32.28%/35.72%/27.15%;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24/2.20/3.50亿元,同增-339.45%/76.89%/59.24%。本报告采用分部估值法,给予公司目标市值84亿元,对应目标价35.23元,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增长不及预期,技术选代风险,预测具有一定主观性,公司流通市值较小、股价波动风险 | ||||||
2023-05-26 | 中邮证券 | 孙业亮,常雨婷 | 买入 | 首次 | 传统业务增速恢复,AI+保险应用前景可期 | 查看详情 |
新致软件(688590) 国内领先的保险IT解决方案提供商,23Q1业绩恢复 新致软件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领先的软件服务提供商。2020年12月,新致软件正式登陆A股科创板。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向保险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其他行业终端客户提供科技服务,从事包括咨询规划、设计、开发、运维等软件开发服务,以及向一级软件承包商提供软件项目分包服务。公司依托20多年服务金融行业的实践经验,基于云机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四大基础实验室的研发能力,为金融客户提供包括渠道、核心、数据、管理等全面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满足金融客户实现智能化、安全合规、业务多样化等需求,连续多年在中国保险业、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中占据领先地位。2022年公司业绩短期受疫情扰动,2023Q1业绩恢复明显,实现营收3.17亿元,同比增长24.75%,实现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同比增长101.36%。 大模型与保险行业应用结合,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公司从2018年开始投入生成式AI相关技术的研发,2022年推出新致知识图谱平台,完成了包括保险指标图谱、保险条款图谱、医疗ICD10信息图谱在内的6大图谱库搭建,连接近100万节点。新致新知平台将认知搜索和OpenAI服务结合,集成了平台在大型知识库中索引、理解和检索自己数据的片段的能力,以及ChatGPT以自然语言交互回答问题或多语言轮流交流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对话能力,形成企业级认知搜索,使企业自己的数据可以作为响应基础。2023年3月。新致新知升级发布V1.2版本,新版本通过整合ChatGPT推出“小新机器人”。利用该机器人,数据和行业专家可以在不进行额外预训练的情况下快速生成知识标注,降低行业知识标注的门槛,为数据的知识化带来极大的效率提升,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智能化互动体验。在上层应用端,公司已布局了保险知识机器人,帮助客户快速了解保险,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保险配置建议等。 AI技术解决营销渠道痛点,未来想象空间广阔 年初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快速迭代,并进入了多模态时代。从行业进程看,AIGC多模态交互功能持续演化,奠定了多场景商用基础。我们认为,AI技术对公司产品的赋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内部降本增效,公司重视通过AI提升效率、控制成本;2)产品升级,大模型可以解决保险渠道软件使用过程中的许多痛点,渠道业务结合人工智能有望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如AI+客服、AI+销售、AI+理赔核保等等,有望带来渠道业务人工成本的下降、保险配置咨询的智能化,未来想象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EPS分别为0.52、0.83、1.10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28.62、17.98、13.55倍。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保险IT解决方案提供商,积极探索大模型与保险行业应用的结合,有望开启第二成长曲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AI技术迭代不及预期;保险IT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