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1 | 中银证券 | 武佳雄,顾真 | 增持 | 维持 | 三季度毛利率企稳,胶膜利润有望修复 | 查看详情 |
海优新材(688680)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亏损同比扩大,公司销售毛利率逐步企稳组件需求恢复有望推动胶膜盈利提升。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同比扩大: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3亿元,同比减少48.02%;实现归母净利润-2.4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实现扣非净利润-2.53亿元,亏损同比扩大。根据业绩计算,2024Q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0亿元,亏损同比扩大,环比减亏。
公司销售毛利率企稳回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0.21%,同比下降5.18个百分点;实现综合净利率-12.11%,同比下降10.20个百分点。其中,2024Q3公司实现毛利率-3.08%,环比提升0.29个百分点;实现净利率-19.56%,环比下降0.04个百分点。
EVA粒子价格低位震荡,未来胶膜利润有望修复:根据Wind数据,2024年以来EVA粒子售价基本维持1万元/吨低位震荡,我们认为影响公司毛利率的主要原因系EVA胶膜销售价格承压。随着终端组件需求回暖,胶膜价格提升、公司开工率提升有望推动毛利率修复。
技术推动胶膜持续迭代,公司持续优化胶膜配方:公司针对TOPCon推出的EPE+EVA胶膜封装方案已实现稳定供应。新技术方面,公司成功研发0BB组件用皮肤膜等覆膜产品,可为不同技术路线的客户提供差异化的EPE+皮肤膜、EVA+转光胶膜、EPE+EPE等多种0BB覆膜方案,已通过部分客户测试并持续验证中。同时,公司在设备提速的技术改造方案方面也已取得明显进展。
估值
考虑到EVA粒子价格下降推动胶膜价格下降,且EVA胶膜行业产能释放,我们将公司2024-2026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3.47/1.50/2.52元(原预测2024-2025年每股收益为1.76/2.54元),2025-2026年对应市盈率28.8/17.2倍;目前,EVA粒子价格阶段性企稳,公司盈利有望恢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原材料成本下降不达预期;价格竞争超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技术迭代风险;政策不达预期。 |
2024-05-09 | 德邦证券 | 彭广春 | 买入 | 维持 | 海优新材:24Q1盈利能力环比改善,新材料业务不断发展 | 查看详情 |
海优新材(688680)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72亿元,同比减少8.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9亿元,同比减少556.29%,实现扣非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减少963.37%。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7亿元,同比下降35.08%,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19亿元,同比减少182.83%,实现扣非净利润-0.22亿元,同比减少192.01%。
公司业绩承压,盈利能力环比改善。分季度看,公司2023Q4销售毛利率为-3.56%,销售净利率为-16.61%,2024Q1销售毛利率为3.82%,销售净利率为-2.15%,盈利能力环比改善。23年光伏胶膜的需求受行业因素影响反复波动,主要原材料EVA树脂的价格由于扩产周期、需求传导、短期因素扰动等原因亦剧烈波动,导致胶膜的售价及毛利率水平随之波动,加之光伏行业整体产业扩增产能,竞争格局较为严峻,胶膜毛利率受到挤压并原材料存货减值金额较大,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亏损情况。
公司胶膜业务产能稳步提升并国际化布局,供货能力继续增强。23年公司位于浙江平湖、越南北江的胶膜扩产募集资金项目稳步推进,其中平湖项目已投产,越南项目拟于2024年三季度投产,整体供货能力继续增强。同时23年公司推出新型电池组件封装方案,覆盖N型TOPCON、HJT双面组件专用EPE共挤型胶膜,以及TOPCON单玻EXP胶膜、0BB多品类技术覆膜等新产品。公司突破HJT转光胶膜核心原料的国际专利壁垒,进一步提升转光胶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胶膜封装产品全面迎接N型时代。
汽车用新型材料2023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形成产业化能力。公司聚焦汽车用新型材料领域,创新研发环保XPO人造革表面材料,以更低VOC排放、安全环保、舒适耐磨等优势,具广泛应用前景。公司与国际知名供应商战略合作,共同推广于汽车驾驶座舱的座椅、仪表盘、车门内饰等应用场景。23年取得了海外某新能源车企的新车型的认证和订单,现已实现批量供货。此外在天幕和无边框车窗等方面均有良好进展。
投资建议:公司光伏胶膜业务出货量稳步增长,新材料业务不断发展,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56/1.02/1.42亿元,对应PE为58X/32X/2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光伏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
2024-05-02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郭亚男,余慧勇 | 增持 | 维持 | 2023年报&2024一季报点评:2024 Q1业绩符合预期,盈利环比有所改善 | 查看详情 |
海优新材(68868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报&2024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8.72亿元,同比-8%,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同比-556%,扣非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963%;其中23Q4实现营收9.23亿元,同环比-21%/-40%,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环比-84%/-272%,扣非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环比-57%/-183%;2024Q1实现营收8.77亿元,同环比-35%/-5%,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环比-183%/88%,扣非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环比-192%/85%。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2024Q1出货环比略增、盈利有所改善。公司2023年实现胶膜出货5.6亿平,同增29%+,其中2023Q4我们预计出货约1.2亿平,环降约30%,主要系组件排产下降需求减弱,盈利端胶膜价格下行,毛利率下降叠加库存减值损失较多使得2023Q4单平净利约-1.3元;2024Q1出货同比略降,环比略增,测算单平净利约-0.17元,单平亏损有所收窄,主要系2024年1、2月份胶膜价格处于低位,盈利承压,公司出货有所收缩,2024年3月胶膜涨价传导成本叠加组件排产提升,出货环增一倍以上,但2024Q1整体依旧亏费用,2024Q2我们预计出货环比略增,全年我们预计公司胶膜出货7-8亿平,同增20%+。
期间费率略有提升、存货有所下降。公司2024Q1期间费率约7.9%,同环比+2.45pct/+0.32pct,主要系加大研发投入叠加胶膜价格下行营收降低导致费率有所上升,2024Q1末公司存货约6.4亿元,较2023年末降低0.9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胶膜行业竞争激烈,我们下调2024-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0.5/1.5/2.2亿元(2024-2025年前值为1.6/2.6亿元),同增+123%/182%/48%,考虑公司胶膜出货逐步提升,拓展新材料为第二增长极,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政策不及预期。 |
2024-02-27 | 中银证券 | 武佳雄,顾真 | 增持 | 维持 | 减值影响业绩释放,新材料有望放量 | 查看详情 |
海优新材(688680)
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盈利同比由盈转亏。光伏胶膜价格阶段性承压、原材料价格不利波动导致盈利能力承压;粒子价格见底或促成胶膜价格反弹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3年公司业绩由盈转亏: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全年实现盈利-2.36亿元,同比减少572.05%,实现扣非盈利-2.51亿元,同比减少984.72%。根据公司业绩计算,2023Q4盈利-1.61亿元,扣非盈利-1.53亿元。公司此前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公司全年盈利-2.4~-2.2亿元,公司业绩处于业绩预告区间。
胶膜毛利率下降,叠加减值导致亏损:2023年胶膜原材料EVA粒子价格快速下降,一方面导致EVA产品价格下降,一方面导致公司持续库存减值。根据索比咨询数据,截至2024年1月3日,原材料EVA粒子价格降至1.10万元/吨,较2023年初下降约23%,透明EVA胶膜、POE胶膜单价分别降至7.24元/m2、14.06元/m2,分别较2023年初下降约28%、12%,公司胶膜毛利率受损。2023年公司减值金额较大,前三季度公司提资产减值损失约1.1亿元,其中Q3受胶膜订单价格下滑以及库存成本较高的影响对EVA树脂及相关产品计提存货跌价约8000万元,由于EVA粒子、胶膜报价在Q4继续下调,减值或对公司利润造成影响。
粒子、胶膜价格反弹叠加新产品应用,公司基本面改善:2024年以来,EVA粒子与胶膜价格均触底反弹,根据索比咨询数据,截至2月22日,EVA价格已上涨至1.21万元/吨,透明EVA胶膜单价涨至7.48元/m2,胶膜基本面有望恢复。新领域方面,公司单层POE胶膜在BC组件中已经实现稳定应用、TOPCon组件用新型EPE胶膜占比快速提升。
提升回购金额提振投资者信心:2月7日,公司披露将回购股份资金总额由3000-5000万元提升至7000-9000万元。截至1月31日,公司已回购65.98万股,成交价44.20-95.45元/股,已支付资金总额4770万元。
估值
考虑到EVA粒子价格下降推动胶膜价格下降,且EVA胶膜行业产能释放,我们将公司2023-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2.81/1.76/2.54元(原预测2023-2025年每股收益为5.39/9.08/12.17元),对应市盈率-17.6/28.2/19.5倍;由于EVA粒子价格阶段性企稳,胶膜价格有望恢复性增长,公司盈利有望恢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原材料成本下降不达预期;价格竞争超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技术迭代风险;政策不达预期。 |
2024-01-29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郭亚男 | 增持 | 调低 | 2023年业绩预告:产品跌价+库存损失致Q4业绩不及预期,Q1预计有所改善 | 查看详情 |
海优新材(68868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3年营收48~50亿元,同降6~10%;归母净利润-2.4~-2.2亿元,同降539~579%;扣非归母净利润-2.6~-2.4亿元,同降945~1015%。其中2023Q4营收8.5~10.5亿元,同降11~28%;归母净利润-1.6~-1.4亿元,同降74~98%;扣非归母净利润-1.6~-1.4亿元,同降51~72%,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产品跌价+库存损失致2023Q4业绩低于预期。我们预计2023年胶膜出货5.5-6亿平,同增30%+,其中2023Q4约出货约1-1.5亿平,环降约30%,主要系组件排产下降需求减弱。盈利端:经营层面考虑胶膜价格随粒子价格下行,毛利率承压而无法覆盖财务费用,叠加公司改变库存策略,2023Q4粒子跌价过程中较少采购粒子因此库存成本未随之降低,2023Q4库存减值损失较多,整体我们预计单平净利环降1元至约-1~-1.5元/平,导致公司业绩低于预期,但库存策略调整下公司2023Q4经营性现金流已由负转正。
2024Q1我们预计环比略有改善。展望2024Q1:1)成本端:粒子价格降至1万元/吨时公司加大采购力度,我们预计2024Q1粒子成本环比改善;2)价格端:粒子价格虽略有反弹,但胶膜价格未及时传导,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3)出货端:1、2月受需求偏弱及春节假期影响,出货环比略有下降,我们预计3月出货改善较为明显。整体2024Q1业绩我们预计环比略有改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2.3/1.6/2.6亿元(2023-2025年前值为4.2/7.4/9.9亿元),同增-556%/171%/61%,考虑胶膜行业竞争加剧,价格下行,盈利承压,下调至“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
2023-11-01 | 国信证券 | 王蔚祺,李恒源,陈抒扬 | 买入 | 维持 | 深耕TOPCon封装技术储备,布局汽车新材料市场 | 查看详情 |
海优新材(688680)
核心观点
23Q3实现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减亏0.3亿元。23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5亿元,同比下滑4%;实现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下滑156%。对应23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同比提升18%,环比提升48%;实现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减亏0.3亿元,环比减亏0.2亿元。受23Q3末产品订单价格下滑以及库存成本较高的影响,基于审慎原则,23Q3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0.8亿元。
胶膜出货量环比提升显著,持续深耕TOPCon封装技术储备。我们测算,23Q3公司胶膜出货量1.8亿平,环比提升约60%,23Q1-Q3出货量约4.5亿平,超过2022年全年出货量;23Q3单平净利-0.22元,环比减亏0.3元。头部企业维持份额优先策略,胶膜价格进入底部运行区间,随着尾部产能持续出清,未来行业竞争格局有望改善。23Q1-Q3,公司持续对抗PID EVA胶膜、白色增效EVA胶膜和增效共挤POE胶膜、多品类POE胶膜的性能深入研究并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尤其在TOPCon配套胶膜技术方向取得了良好进展。公司增加了单层POE胶膜品类并重点改善POE胶膜易打滑及碰片等缺陷,同时成功研发了EXP型和迭代EPE共挤POE胶膜产品,可在保障胶膜耐水解性能的前提下,大比例降低POE树脂使用量,为TOPCon组件未来快速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携手陶氏展开POE产品深度合作,重点发力汽车新材料市场。公司新增新能源汽车智能玻璃用调光膜等电子功能膜,以及降温降噪PVE玻璃胶膜等新产品,同时汽车智能座舱新型环保表面材料也取得了良好进展。此外,公司与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陶氏中国将向公司在POE树脂开发及POE产品稳定供应上提供支持,以期建立起双方间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POE在汽车智能座舱表面材料市场的成长。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光伏胶膜业务在当前竞争格局下的定价策略及原材料EVA粒子价格大幅波动影响,下调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收入55.8/66.3/78.1亿元(2023-2025年原预测为85.6/120.9/139.2亿元),同比增速5%/19%/18%,归母净利润0.50/2.21/2.59亿元(2023-2025年原预测为5.31/8.02/9.19亿元),同比增速1%/337%/18%;摊薄EPS=0.60/2.62/3.09元,当前股价对应PE=116/26/23x,维持“买入”评级。 |
2023-10-29 | 国金证券 | 姚遥,宇文甸,张嘉文 | 买入 | 维持 | 存货减值影响盈利释放,新材料放量在即 | 查看详情 |
海优新材(688680)
业绩简评
10月27日公司披露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9.5亿元,同比-4.4%;实现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156%。其中,Q3实现营收15.5亿元,同比+17.5%、环比+47.7%;实现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44.9%、环比-27.7%,主要因公司Q3基于审慎性原则计提资产减值0.80亿元。
经营分析
组件排产提升带动出货高增,存货减值拖累业绩。受益下游光伏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光伏胶膜出货持续增长,测算前三季度实现光伏胶膜出货超4.5亿平,其中Q3出货约1.8亿平,环比Q2大幅增长53%,主要因硅料价格企稳后下游组件排产持续提升。7月光伏胶膜产品价格较低,但原材料EVA树脂价格开始上涨、胶膜盈利承压,随7月底、8月底胶膜连续提价,测算公司胶膜盈利能力逐月提升。9月底EVA树脂价格大幅下调,因胶膜销售报价跟随原料价格波动,受产品订单价格下滑以及库存成本较高的影响,公司基于审慎性原则,在三季度末对EVA树脂及相关产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0.80亿元,影响整体业绩表现。
N型放量有望放大技术优势,海外产能布局持续推进。随着TOPCon、BC、HJE等新技术放量,公司积极进行相关产品研发储备,新增单层POE胶膜,研发EXP胶膜产品,三季度POE类(单层POE、EXP、EPE)占比接近40%;同时实现HJT转光剂自主研发和产业化,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2018年公司业内领先推出EPE胶膜,技术积淀深厚,有望充分受益N型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与市场份额。此外,公司积极推进海外产能布局,越南工厂有望明年Q2投产,持续增强全球化竞争力。
汽车材料研发、导入快速推进,有望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除光伏领域,公司积极布局汽车智能玻璃用电子功能膜、高强度降噪降温PVE玻璃胶膜及新型环保表面材料,根据市场需求设计新产品并根据需求快速改进产品性能,已成为汽车零配件企业主要合作的新品开发的材料供应商之一,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根据我们对产品价格的最新判断,下调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0.32(-91%)、4.4(-8%)、5.08(-24%)亿元,24-25年对应PE为13/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竞争格局恶化。 |
2023-08-31 | 国金证券 | 姚遥,宇文甸 | 买入 | 维持 | 价格低位盈利承压,Q3量利望显著修复 | 查看详情 |
海优新材(688680)
业绩简评
8月30日公司披露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24亿元,同比-15%;实现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116%。其中,Q2实现营收10.5亿元,同比-34%;实现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144%。
经营分析
需求波动价格下跌,胶膜盈利承压。测算上半年公司胶膜出货2.6-2.7亿平,同比增长超20%,其中Q2出货约1.1-1.2亿平,环比有所下降,主要因Q2前期EVA树脂价格上涨、公司原材料成本上升,但Q2中后期光伏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跌导致终端需求观望,组件企业减少胶膜采购,胶膜产品价格显著下降,二季度公司价格端降幅大于成本端降幅,毛利率下降至较低水平。此外,因二季度EVA树脂价格先涨后跌大幅波动,公司计提存货减值4339万元,导致胶膜业务亏损。
Q3量利齐修复,N型放量放大技术优势。7-8月光伏产业链上游价格企稳,组件排产提升带动光伏胶膜需求增长,胶膜排产显著提升,公司7-8月开工较满,预计三季度出货显著增长。随需求回暖,近期胶膜及粒子价格回升,考虑公司现有原材料库存成本较低,预计Q3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改善。下半年TOPCon电池出货增长,公司积极进行相关产品研发储备,新增单层POE胶膜,研发EXP和迭代EPE共挤POE胶膜产品,同时实现HJT转光剂自主研发和产业化,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2018年公司业内领先推出EPE胶膜,技术积淀深厚,有望充分受益N型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与市场份额。
汽车领域研发快速推进,有望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除光伏领域,公司积极布局汽车智能玻璃用电子功能膜、高强度降噪降温PVE玻璃胶膜及新型环保表面材料,根据市场需求设计新产品并根据需求快速改进产品性能,已成为汽车零配件企业主要合作的新品开发的材料供应商之一,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根据我们对产品价格的最新判断,下调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63(-44%)、4.79(-47%)、6.68(-4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竞争格局恶化。 |
2023-05-05 | 中银证券 | 李可伦,李天帅 | 增持 | 维持 | 胶膜出货快速增长,持续推动新产品研发 | 查看详情 |
海优新材(688680)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盈利同比减少80%。公司光伏胶膜出货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有所承压,持续推动胶膜新产品研发;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2年盈利同比减少80%,2023Q1盈利同比减少71%: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53.07亿元,同比增长70.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9万元,同比减少80.14%,扣非盈利2840万元,同比减少88.34%。公司同时发布2023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盈利2275万元,同比减少70.56%。
胶膜出货快速增长,2023年一季度毛利率回升:2022年公司光伏胶膜实现销量4.35亿平,同比增长76.88%。光伏胶膜业务实现收入52.58亿元,同比增长72.28%。2022年,EVA树脂原料价格发生较大幅度下降,胶膜价格相应下调,原料成本下降幅度较缓导致毛利率承压。2022年公司胶膜不含税结算均价12.09元/平,同比减少2.60%,毛利率同比下降7.49个百分点至7.43%。2023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环比提升3.31pct至6.26%。
持续推动胶膜新产品研发:2022年,公司新增单层POE胶膜品类和TOPCon专用新型EXP胶膜、改进型EPE胶膜、TOPCon下层用白色增效共挤POE胶膜,在保障胶膜耐水解性能的前提下,大比例降低POE树脂使用量,为TOPCon组件未来快速发展做好胶膜技术储备。同时,公司也推出高抗PID单层EVA胶膜、HJT专用转光胶膜等新型胶膜产品。
积极进行跨领域布局:2022年公司新增新能源汽车智能玻璃用调光膜等电子功能膜,以及降温降噪PVE玻璃胶膜等新产品,同时,汽车智能座舱新型环保表面材料也取得了良好进展。
估值
在当前股本下,结合公司年报及行业供需情况,我们将公司2023-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5.39/9.08/12.17元(原预测2023-2025年每股收益为9.05/11.78/-元),对应市盈率22.8/13.5/10.1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原材料成本下降不达预期;价格竞争超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技术迭代风险;政策不达预期。 |
2023-05-05 | 浙商证券 | 张雷,陈明雨,尹仕昕 | 买入 | 维持 | 海优新材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报告:光伏胶膜盈利触底回升,出货结构持续优化 | 查看详情 |
海优新材(688680)
投资要点
胶膜产品市占率提升,23Q1业绩环比扭亏为盈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3.07亿元,同比增长70.90%;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降低80.14%;扣非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降低88.34%。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51亿元,同比增长9.98%;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降低70.56%,环比扭亏为盈。
光伏胶膜出货量大幅增长,盈利水平触底回升
2022年,公司光伏胶膜产品销售收入52.58亿元,同比增长72.28%;销售量达到4.35亿平米,同比增长76.88%,出货量增长带动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销售均价12.09元/平米,同比降低2.60%。光伏胶膜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7.49pcts至7.43%,主要原因系三季度以来,原材料EVA价格波动,公司需逐步消化高价库存,胶膜产品盈利能力阶段性承压。2023年一季度以来,随着粒子及胶膜价格企稳回升,胶膜盈利能力触底回升。
产能扩张计划陆续推进,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2022年,公司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双玻组件和N型电池组件配套使用的胶膜,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品质胶膜供货能力稳步提升。2022上半年,公司发行可转债用于建设盐城年产2亿平米光伏胶膜项目(一期)(项目地址已变更为嘉兴市平湖市)及上饶年产1.5亿平米光伏封装材料项目(一期)。2023年,公司拟定增募资建设镇江年产2亿平米光伏封装材料项目(一期)、上饶年产2亿平米光伏胶膜项目(一期)。
新增新型胶膜产品品类,重点推进汽车新材料市场成长
光伏领域,公司新增单层POE胶膜品类和TOPCON专用新型EXP胶膜、改进型EPE胶膜、TOPCON下层用白色增效共挤POE胶膜以及高抗PID单层EVA胶膜、HJT专用转光胶膜等新型胶膜产品。非光伏领域,公司新增新能源汽车智能玻璃用调光膜等电子功能膜,以及降温降噪PVE玻璃胶膜等,汽车智能座舱新型环保表面材料也取得良好进展。
盈利预测及估值
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光伏胶膜优质供应商,产能持续扩张有望推动业绩快速增长。考虑到光伏胶膜对上游原材料成本上行传导不足(2023Q1EVA价格平均上行34.0%,胶膜价格平均上行15.8%),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5、7.50亿元(下调前为7.77、9.83亿元),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52亿元,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927.59%、45.70%、26.95%,对应EPS分别为6.13、8.93、11.33元/股,对应PE分别为20、14、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