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9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 | 买入 | 维持 | 北交所信息更新:积极开拓动力电池企业端客户市场,重点推广大功率 | 查看详情 |
武汉蓝电(830779)
2024Q1-3营收1.19亿,同比下滑12%;归母净利润5559万,同比下滑14%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实现营收1.19亿元,同比下滑12.39%;归母净利润5559.26万元,同比下滑14.15%;Q3公司实现营收3876.39万元,同比下滑23.42%,归母净利润2076.79万元,同比下滑9.45%。我们维持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1.22/1.4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5/2.13/2.5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25.2/20.6/17.2倍,看好公司向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新兴领域开发渗透所带来的增长预期,公司持续开拓新产品并进行技术迭代+重视股东回报,维持“买入”评级。
增加企业端客户市场开拓力度,重点推广大功率设备
微小功率设备和小功率设备是公司的传统优势产品,主要针对高校、科研类用户以及电池和电池材料生产企业的研发、质检部门。公司微小功率设备和小功率设备产品在稳定性、精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具有较高的客户粘性,随着公司在企业端客户市场开拓力度的增加以及下游市场需求的增长,微小功率设备和小功率设备收入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大功率设备主要用于动力电池用电芯、模组等的测试,在新能源汽车及其所需的动力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的环境下,大功率设备为公司重点推广的产品。
大力拓展大电流、大功率动力电芯的检测市场,持续提高市场份额
研发费用方面,为增强公司的研发实力,公司不断扩大研发队伍,招聘研发人员,并根据市场情况对研发人员薪酬进行了调整,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1179.98万元,同比增长15.12%,占营收比例9.88%。目前公司在研发的新产品未来主要应用于电池的生产、质检及研发等各个环节,应用场景较广,市场前景较为可观。公司未来计划持续对小电流、微小电流、高精度设备进行技术升级迭代,以继续巩固公司在该领城内的竞争优势;继续大力拓展大电流、大功率动力电芯的检测市场,持续提高市场份额,长期来看,大功率电池检测设备销售前景比较乐观,预计2024年全年大功率检测设备销售有望实现同比增长;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积累,逐步扩大化成分容设备市场占比。
风险提示:锂电行业需求下滑、市场竞争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风险 |
2024-08-25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赵昊 | 买入 | 维持 | 北交所信息更新:大小功率设备齐增长,持续对微小电流、高精度设备进行技术升级迭代 | 查看详情 |
武汉蓝电(830779)
2024H1/Q2营收0.81/0.50亿元,归母净利润0.35/0.20亿元
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065.51万元(-6%),归母净利润3482.47万元(-17%),主要原因系受电池及电池材料生产企业投资放缓,电池测试设备市场需求下降,订单减少。2024Q2公司营收4957.41万元(环比+60%),归母净利润1957.60万元(环比+28%)。因为微小功率设备需求下滑,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00/1.22/1.46(原1.20/1.53/1.8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5/2.13/2.55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1/9.1/7.6倍,公司持续开拓新产品并进行技术迭代+重视股东回报,维持“买入”评级。
微小功率设备因电池测试需求下滑而收入回调,产品应用于宁德时代等企业微小功率设备是公司的传统优势产品,主要针对高校、科研类用户以及电池和电池材料生产企业的研发、质检部门,在稳定性、精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竞争优势。2024H1,公司微小功率设备营收3212.01万元(-34.81%)。受电池材料生产企业投资放缓影响,电池测试设备需求下降,导致订单减少,收入下降。公司的微小功率设备客户粘性较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客户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同时,公司积极开拓企业端客户,产品已应用于宁德时代、珠海冠宇等知名电池企业,随着客户需求的提升收入有望实现改善。
小功率设备2024H1营收增长35%,大功率设备有望打开第二曲线
公司小功率设备和大功率设备2024H1营收同比增幅明显,其中小功率设备营收2997.37万元(+35.45%),大功率设备营收1466.29万元(+30.89%)。小功率设备主要应用于3C消费电子类电池电芯的测试以及电池材料的研发和质检,随着消费类电池市场需求回升,电池测试设备需求增加,推动小功率设备销售收入增长。另外,公司的大功率设备可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电池用电芯、模组等测试,是公司重点推广的产品。动力电池出货量的增长,是大功率电池测试设备需求攀升的重要原因。公司目前已进入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企业,2024年大功率设备占公司收入占比有所提高,有望打开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风险提示:锂电行业需求下滑、市场竞争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风险等。 |
2024-04-01 | 东莞证券 | 李紫忆 | 增持 | 首次 | 深度报告:电池测试设备领军企业,研发驱动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 查看详情 |
武汉蓝电(830779)
投资要点:
公司主营研发和质检领域电池测试设备。公司产品线涵盖微小功率、小功率至大功率电池测试设备,形成了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双轨市场布局,其中企业客户贡献七成营收。公司客户覆盖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顶尖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企业类客户方面,公司已成功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领军企业的供应链体系。2019-2023年,公司毛利率水平维持在60%以上,显著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展现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电池检测设备市场迎来广阔增长前景,预计到2025年,企业研发和质检领域的市场规模将突破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27%。市场细分来看,锂电池测试设备可分为面向高校科研、企业研究及质检领域的设备和用于工业生产领域的化成、分容设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电池测试设备市场在2021年已达到1.69亿至2.03亿元,公司在此领域占据21%-25%的市场份额,竞争格局相对稳定。预计到2025年,企业研发、质检领域电池测试设备市场空间有望超80亿元,2021-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7%。锂电池化成和分容测试设备市场竞争激烈,但增长潜力巨大,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
公司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1)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源自其对研发创新的持续投入和技术的领先,产品以高精度和稳定性著称。公司技术优势不仅体现在硬件设备,其软件配套也较为完善,2023年毛利率高达65.58%,凸显其市场竞争力。(2)公司持续扩充新产品,快速迭代现有产品线,积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依托现有技术优势,公司致力于开发高精度电池测试设备,占据行业领先地位。大功率设备在2023年实现了显著的收入增长,成为推动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未来营收占比有望持续提升。(3)在高校和科研市场,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高用户粘性,保持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企业端,公司凭借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与下游企业建立了长期且牢固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了市场优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08元和2.62元,对应估值分别为14倍和11倍。公司是国内电池检测设备领军企业,具备深厚的研发创新能力和显著的技术优势,产品高精度与稳定性兼备,叠加完善的软硬件配套服务。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快速的产品迭代策略,推动了业绩的稳步增长,未来成长可期,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供应风险、下游客户风险。 |
2024-03-22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赵昊 | 买入 | 维持 | 北交所信息更新:大功率产品兑现翻倍增长,加码研发能量回馈测试+燃料电池测试设备 | 查看详情 |
武汉蓝电(830779)
2023年财报出炉,实现营收2.04亿元(+22%)、归母净利润0.99亿元(+41%)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04亿元、归母净利润0.99亿元、毛利率达66%、经营现金流净额达8534万元。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2%,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巩固传统研发类测试仪器基本盘,募投进一步发力大功率设备、开拓化成分容新业务,我们维持2024-2025、并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20/1.53/1.8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09/2.67/3.14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4/11.3/9.6倍,维持“买入”评级。
动力电池+企业研发双引擎驱动,微小功率及大功率产品营收毛利均增长武汉蓝电作为国内研发类电池测试设备龙头,通过上市募投项目布局大功率动力电池、产线端化成分容等领域的测试设备,已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客户配套,利用自身高精度技术优势开拓第二曲线。2023年公司微小功率及高精度测试设备持续切入高端电池研发、电池材料等企业端客户,微小功率设备实现1.03亿元收入(+33%),且毛利率上升3.09pcts至77.4%;动力电池等需求带动大功率设备逐步放量,2023年大功率设备实现收入2718万元(+102%),毛利率上升5.91pcts至33.23%。
技术护城河不断“加深”“筑宽”,2024年进一步聚焦大功率产品研发与销售目前武汉蓝电在高精度电池检测仪器设备整体上已达到国际较先进水平,拥有专利63项,软件著作权34项;2023年完成了串联化成上位机与中位机软件平台开发、单相中压大电流电池测试电源(120V)的研制、快速响应型能量回馈电池测试系统的研制(用于3C电池、小动力电池及电池材料)、小功率燃料电池测试设备的研制,有望持续推进产品国产替代,并通过技术优势在未来切入氢能燃料电池等多元应用。2024年,公司将针对大功率设备市场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在精度控制、能量回馈效率、快速响应能力等方面的性能指标,并降低设备生产成本;同时对销售团队进行调整优化,按照客户类型对高校院所和企业类客户分别由相应的销售业务员负责市场开拓等等。
风险提示:锂电行业需求下滑、市场竞争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风险等。 |
2024-03-04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赵昊 | 买入 | 维持 | 北交所信息更新:2023年业绩预增41%至0.99 亿元,大功率新品+产能建设驱动增量 | 查看详情 |
武汉蓝电(830779)
2023年年度业绩快报出炉,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99亿元(+41%)
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2.04亿元(+22%);归母净利润9945万元(+41%);扣非归母净利润8956万元(+34%)。期间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设备收入增长,同时加强成本和费用管控。根据公司快报和市场环境情况,我们上调2023年、下调2024-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9/1.20/1.53(原0.96/1.27/1.6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3/2.10/2.68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17.6/14.5/11.3倍,看好公司巩固传统的研发类测试仪器基本盘并进一步发力大功率设备,开拓化成分容新业务,维持“买入”评级。
大功率+化成分容第二曲线稳步兑现,大功率设备占比达15%前景乐观
武汉蓝电作为国内研发类电池测试设备龙头,通过上市募投项目布局大功率动力电池、产线端化成分容等领域的测试设备,已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客户配套,利用自身高精度技术优势开拓第二曲线。随着小功率高精度测试设备稳定切入高精度市场以及电池材料客户、动力电池等大功率设备逐步放量,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合计1.36亿元,其中大功率电池检测设备占比约为15%左右,小功率占比31%左右,微小功率占比52%左右;平均毛利率约65%;高校及科研端客户销售收入占比约40%左右,企业端客户销售收入占比约60%左右;前三季度订单及验收情况体现大功率设备前景乐观。
多年技术壁垒构筑公司护城河,新品开拓+产能建设受益行业持续增长
目前武汉蓝电在高精度电池检测仪器设备整体上已达到国际较先进水平,有望持续推进国产替代,并通过技术优势切入多元应用。除了大功率设备、化成分容设备外,公司自主研发投产的配套辅助设备恒温箱已交付客户,目前评价良好;募投项目逐步推进,预计2024年初开工建设。据GGII数据,2023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886GWh,同比增长35%,其中动力、储能、数码电池出货量分别增长31%、58%、3%;预计2024年行业维持20%以上增长,且固态电池、大圆柱电池、快充电池等新技术不断推进,有望带动研发、生产检测需求。
风险提示:新能源行业需求下滑、市场竞争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风险等。 |
2023-10-30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赵昊 | 买入 | 维持 | 北交所信息更新:2023前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长47%/69%,第二曲线稳步兑现 | 查看详情 |
武汉蓝电(830779)
2023年三季报出炉,前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长46.82%/68.90%
2023Q1-Q3实现营收1.36亿元(+46.82%),归母净利润0.65亿元(+68.90%),扣非归母净利润0.61亿元(+75.90%),毛利率/净利率达到65.85%/49.46%;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62万元,同比增长65.19%,环比回落10.50%;归母净利润2293万元,同比增长137.94%,环比回落19.82%;毛利率/净利率达64.13%/45.93%,维持高水平;经营净现金流达1964万元,同比增长93.47%。公司目前持续巩固传统的研发类测试仪器基本盘并进一步发力大功率设备,募投开拓化成分容新业务入局市场较大赛道,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96/1.27/1.6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68/2.22/2.91元/股,对应PE分别为13.6/10.3/7.8倍,维持“买入”评级。
大功率+化成分容第二曲线稳步兑现,国内电池出货量增长35%需求高景气
武汉蓝电作为国内研发类电池测试设备龙头,通过上市募投项目布局大功率动力电池、产线端化成分容等领域的测试设备,已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客户配套,利用自身高精度技术优势开拓第二曲线。随着小功率高精度测试设备稳定切入高精度市场以及电池材料客户、动力电池等大功率设备逐步放量,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利润维持较快增长。据GGII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锂电池出货量605GWh,同比增长34%;其中动力电池出货量445GWh,同比增长35%。我们预计2025年电池检测仪器国内市场整体达304亿元。
多年技术壁垒构筑公司护城河,高精度测试技术驱动拓展多元应用
目前武汉蓝电在高精度电池检测仪器设备整体上已达到国际较先进水平,有望持续推进国产替代,并通过技术优势切入多元应用。电池测试需求呈现多元趋势:一是高精度、高可靠性,目前武汉蓝电高精度电池测试设备的电压、电流测试精度可以达到万分之一,且具备稳定性优势。二是向大功率、大电流方向发展。公司大功率新产品正逐步推向市场,实现精度、成本优势。三是多参数检测、多功能检测,公司产品在工步编辑、模块化测试及软件功能上具备优势。
风险提示:新能源行业需求下滑、市场竞争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风险等 |
2023-10-29 | 西南证券 | 刘言 | 买入 | 维持 | 2023年三季报点评:Q3业绩超预期,降本增效助力盈利能力提升 | 查看详情 |
武汉蓝电(830779)
投资要点
事件:武汉蓝电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23Q1-Q3实现营收1.4亿元,同比+46.8%;实现归母净利润6475.8万元,同比+68.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068.5万元,同比+75.9%。其中,单Q3实现营收0.5亿元,同比+65.2%;实现归母净利润2293.4万元,同比+137.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02.0万元,同比+136.4%。
大力拓展大功率检测设备,业绩快速增长。23Q1-Q3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8%。2023年公司受益于市场需求的稳步提高、公司多年持续的研发投入、技术积累以及营销力度的加强,公司企业类客户销售数量和销售收入增长。分产品看,公司贯彻继续大力拓展大电流、大功率动力电芯检测市场的战略,预计未来业绩将有爆发性增长;公司持续对小电流、微小电流、高精度设备进行技术升级迭代,巩固竞争优势;适时进入化成分容设备市场,逐步扩大市场占比,业绩预计将进一步增长。
费用管控有效,盈利能力提升。费用率方面,23Q1-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2%/4.9%/7.5%/-1.8%,较上年同期分别-1.7/+0.4/-0.4/-1.5pp,管理费用率提升主要系公司上市过程中所发生的差旅费、招待费同比增长,整体费用率下降3.3pp至16.8%。综合来看,23Q1-Q3公司净利率同比提升4.3pp至49.5%,盈利能力有所增强。
公司电池检测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国产化率逐步提升。国产设备的性能参数取得长足进步,且具备更强的产品适应性及价格优势,行业存在较为强烈的国产设备替代需求。同时公司作为国内电池检测设备行业知名企业,产品在测试精度、稳定性、软件功能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有望持续受益于国产替代逻辑。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1.2/1.6亿元,对应PE为14/11/8倍。考虑到公司作为国内电池检测设备行业知名企业,产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叠加募投项目大幅扩产,发力大功率与化成、分容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有望推动公司业绩稳步上升。综上,维持“买入”投资评级,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波动风险、技术革新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人才不足或流失风险、毛利率下降风险、大功率电池测试设备市场开拓风险。 |
2023-08-08 | 西南证券 | 刘言 | 买入 | 首次 | 中报业绩高增,大功率设备打开增长空间 | 查看详情 |
武汉蓝电(83077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及权益分派预案公告。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8569.4万元,同比+37.8%,实现归母净利润4182.4万元,同比+45.7%;其中单Q2实现收入5656.1万元,同比+27.3%,实现归母净利润2860.4万元,同比+28.9%,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同时,公司拟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元。
企业类客户拓展成效显著,微小功率及大功率产品持续发力。受益于市场需求的稳步提高、公司多年持续的研发投入、技术积累以及营销力度的加强,公司企业类客户销售数量和销售收入增长。分产品来看,23H1公司微小功率设备、小功率设备、大功率设备、配件及其他业务分别实现收入4927.4/2212.8/1120.3/308.9万元,其中微小功率设备及大功率设备增幅较快,同比增速分别达到67.4%/255.3%,占收入比例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10.2/8.0pp,达到57.5%/13.1%。
费用管控有效,盈利能力提升。受到毛利率相对较低的大功率设备占比提升影响,23H1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0.6pp至66.9%。费用率方面,公司23H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8%/4.8%/-0.9%/7.7%,较上年同期分别-0.8/+0.0/-0.7/+0.7pp,整体费用率下降0.8pp至18.4%。综合来看,23H1公司净利率同比提升3.6pp至51.6%,盈利能力有所增强。
电池检测设备行业进口替代效应日趋明显,国产化率逐步提升。国产设备的性能参数取得长足进步,且具备更强的产品适应性及价格优势,同时国产设备商对于客户需求具备更强的快速反应能力,行业存在较为强烈的国产设备替代需求。公司作为国内电池检测设备行业知名企业,有望持续受益于国产替代逻辑。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1.2/1.6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12/9倍。公司作为国内电池检测设备行业知名企业,产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叠加募投项目大幅扩产,发力大功率与化成、分容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有望推动公司业绩稳步上升。考虑到不同市场间的流动性差异,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15倍PE估值,对应股价32.55元,给予“买入”评级,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关联采购占比高暨供应商集中度高、原材料供应主要采购自关联方且非关联方渠道供应有限、新增产能消化及募投项目收益不及预期、产品类别相对集中等风险。 |
2023-08-07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赵昊 | 买入 | 维持 | 北交所信息更新:中报收入利润双高增,大功率设备增长2.5倍开拓初见成效 | 查看详情 |
武汉蓝电(830779)
2023H1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长38%/46%,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元
2023年中报出炉,上半年营收8569.43万元,同比增长38%;归母净利润4182.38万元,同比增长46%;扣非归母净利润3966.43万元,同比增长55%;毛利率达66.87%,维持高水平;此外,公司拟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元(含税),保持较高的现金分红比例。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6/1.27/1.6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68/2.22/2.91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15.9/12.0/9.2倍;公司研发类测试仪器基本盘稳定增长,叠加大功率+化成分容第二曲线,前景良好,维持“买入”评级。
电池测试设备国产化率正逐步提升,精度、可靠性等提升驱动价值增量
电池测试设备是进行电池产品研发、质检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仪器,其中研发质检检测仪器精度和稳定要求更高,具有高进入壁垒属性,竞争较小格局较好。近年来,国产设备的性能参数取得长足进步并且国产设备更具价格优势,进口替代效应日趋明显。整体来看,未来电池测试顺应需求呈现多元发展趋势:一是高精度、高可靠性,目前武汉蓝电高精度电池测试设备的电压、电流测试精度可以达到万分之一,已经为行业领先水平,且具备长周期循环测试下的稳定性优势。二是向大功率、大电流方向发展。公司大功率新产品正逐步推向市场,相比同行可实现精度、成本方面的优势。三是多参数检测、多功能检测,而公司产品在工步编辑、模块化测试及软件功能上具备优势。
大功率设备2023H1收入增长2.5倍,第二曲线开拓初见成效
公司收入维持较快增长主要因为微小功率设备、大功率设备收入增幅较大,其中大功率设备基于较低基数实现了2.5倍的同比增长,市场开拓初见成效。客户方面,2023H1企业类客户销售数量和销售收入是主要增长动因。公司通过上市募投项目布局大功率动力电池、产线端化成分容测试设备,已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客户配套,利用自身高精度技术优势开拓第二曲线。
风险提示:新能源行业需求下滑、市场竞争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风险等。 |
2023-06-06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赵昊 | 买入 | 首次 | 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高精度电池检测仪器龙头,布局产线端开启第二曲线 | 查看详情 |
武汉蓝电(830779)
科研类电池检测仪器龙头毛利约70%,收入/归母净利润2年CAGR达37%/33%武汉蓝电成立于2007年,专业从事电池测试设备软硬件开发、生产和销售,从服务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需求起步并实现市占率20%。公司立足电池研发、质检市场,专注对设备稳定性、精度要求相对较高的小功率和微小功率仪器,并开始发展大功率设备和生产产线设备;高精度仪器等高端产品取代外资并配套高质量客户,实现70%左右高毛利和50%左右净利率;维持100%左右产能利用率且费用率持续降低,长期经营稳健。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6/1.27/1.6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68/2.22/2.91元/股,对应PE分别为16.0/12.0/9.2倍,看好公司高精度设备的收入占比持续提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专精研发端检测优势稳固,下游电池产能扩张带动需求持续升级
作为研发端电池测试仪器领军者,公司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并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尤其目前在高精度电池检测仪器设备已达到国际较先进水平。未来电池趋向于不断应用先进技术,精度和效率持续迭代,下游厂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顺应行业趋势,2021年产线和研发市场规模分别达119亿、33亿,预计2025年检测仪器市场整体规模304亿元,实现23%的CAGR。电池研发质检检测仪器精度和稳定要求更高,具有高进入壁垒属性,公司竞争较小格局较好,具备充分持续发展空间。
大功率设备切入动力电池市场拓展第二曲线,技术+需求双轮驱动业务持续拓展参考过去电池测试企业的发展趋势,掌握领先电源研发能力的厂商有望拓展多元领域业务,如科威尔从测试电源技术自带的行业延展属性出发,业务实现光伏设备到汽车核心部件测试再到燃料电池等多元测试领域,武汉蓝电同样具备较强技术沉淀与储备,正借力上市募投项目加速大功率动力电池、储能等领域测试仪器业务发展和储备,并开拓产线端化成分容测试设备。新能源车2025年预计渗透率43%,叠加安全性需求提升,动力电池测试需求广阔,目前公司已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客户配套,有望利用自身高精度仪器技术优势开拓发展第二曲线。
风险提示:新业务扩展不及预期、下游市场需求放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