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8 | 华鑫证券 | 胡博新,吴景欢 | 买入 | 首次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干扰素α1b集采中选助力营收增长,适应症拓展驱动长期发展 | 查看详情 |
三元基因(837344)
事件
三元基因股份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7亿元,同比增长16.92%;实现归母净利润966.60万元,同比增长4.90%;扣非归母净利润888.89万元,同比增长21.8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436万元。
投资要点
人干扰素α1b集采中选拉动营收增长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17亿元,同比增长6.92%;实现归母净利润966.60万元,同比增长4.90%,主要是核心产品运德素?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一方面,公司通过持续优化市场渠道布局,开拓潜在市场,实现营收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公司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5个规格、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于2024年中选江西省牵头的由29个省份参与的干扰素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采购期为4年。此次集采中标为公司产品的放量提供契机,有利于公司产品销售业绩和市场份额的双重提升。目前干扰素α1b销售已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超过5000家医疗机构。
α1b干扰素持续拓展适应症,驱动公司长期发展
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共计1802.8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39%。公司不断扩大人干扰素α1b的临床适应症,积极推进四大新药研发募投项目:(1)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RSV肺炎的III期临床试验项目完成了临床研究总结报告签署工作,将向CDE正式提交上市申请;(2)人干扰素α1b防治新冠病毒肺炎处于Ⅲ期临床试验中;(3)新型PEG集成干扰素突变体注射液伴随基因检测治疗已完成首轮全部受试者的随访及数据清理,Ⅲ期临床方案已获得组长单位伦理批件;(4)γδT细胞的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各项研究均进入受试者招募期。
新厂区建设顺利,产能有望得到突破
公司产能在顺利拓展中,新厂区智能化生产和研发基地建设项目已落成,全面进入竣工验收、车间调试验证阶段。新厂区包括人干扰素α1b等多种产品的原液制造和制剂生产线,年产多规格和多剂型产品将达到一亿支以上。
盈利预测
公司是干扰素研制核心企业,拥有人干扰素α1b粉针剂、注射液、滴眼液和喷雾剂等多个规格和剂型。江西省集采有助于提升公司产品在医院端的销售和市场份额,人干扰素α1b适应症的不断拓展,驱动公司未来长期发展。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3.23、4.52、5.5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300、6500、8800万元,EPS分别为0.35、0.53、0.7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0.2、26.5、19.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产品竞争加剧;研发进展不及预期;行业政策、集采等不确定性风险。 |
2024-08-27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 | 增持 | 维持 | 北交所信息更新:α1b雾化吸入剂注册申请在即,2024H1扣非净利润+22% | 查看详情 |
三元基因(837344)
2024H1营收1.17亿元,同比+16.92%,归母净利润966.60万元,同比+4.90%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收1.17亿元,同比增加16.92%;归母净利润966.60万元,同比增长4.90%;扣非净利润888.89万元,同比增长21.89%。2024年,公司积极推进四大新药研发募投项目,我们维持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2/0.63/0.86亿元,对应EPS为0.34/0.51/0.7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40.9/27.5/20.0倍,维持“增持”评级。
通过集采快速实现医疗终端覆盖面扩增,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2023年,公司通过集采等在广东、河南、山西等省份新增医疗终端460家,快速实现了医疗终端覆盖面扩增。2024年3月运德素?中标江西省医保局牵头的干扰素省际联盟集采。公司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水针剂)5个规格、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中选,约定采购期4年,包括24个省级采购主体,2024年5月至8月各省陆续开始执行。本次集采中标后,整体上将增加公司医院准入的数量,有利于产品向更多等级医院铺开,提高运德素?在临床治疗中的可及性和使用率,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公司核心管线α1b雾化吸入剂治疗小儿RSV肺炎进度领先
公司核心管线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剂治疗小儿RSV肺炎已完成临床试验统计及雾化吸入质量研究的注册资料准备工作,将向国家药监局正式提交注册申请。同时,公司完成了雾化吸入剂新型吹灌封一体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此外,公司对北京佳德和进行投资,共同致力于细胞治疗与人干扰素α1b药物治疗联合疗法在恶性实体肿瘤领域的开发。公司已获批多项不同适应症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包括肝癌、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急性髓系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各项研究均进入受试者招募期。公司持续开展大剂量人干扰素α1b及与γδT细胞联合治疗黑色素瘤研究与应用开发,现已入组2例受试者,完成多剂γδT细胞联合人干扰素α1b或PD1单抗给药,受试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风险提示:市场情况变化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销售区域集中风险。 |
2024-05-31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 | 增持 | 首次 | 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国产干扰素α1b龙头,小儿RSV肺炎应用有望带来新增量 | 查看详情 |
三元基因(837344)
公司:全球独家生产人干扰素α1b水针剂,市场份额维持领先
三元基因主要产品为多剂型、多规格重组人干扰素α1b,该产品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一类药物,治疗领域覆盖肝病科、儿科、呼吸科、感染科、皮肤科、眼科、血液科和肿瘤科等多个临床科室。公司运德素市占率常年领先,2023年营收2.45亿元,同比+43.12%。2023年扣非净利润2,909.35万元,同比+40.42%。公司加强销售团队建设,积极恢复现有市场并努力开拓潜在市场;通过募投项目大力开展干扰素在治疗小儿RSV肺炎等方面应用,未来有望通过新型干扰素、全新用药途径和全新适应症,丰富产品结构。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为0.42/0.63/0.86亿元,EPS为0.35/0.52/0.71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50.6/33.9/24.7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行业:干扰素抗病毒谱广,抗肿瘤谱广,儿科抗病毒引领α1b市场增长
目前全球主要的重组干扰素α产品分为三大类:常规重组人干扰素、长效重组人干扰素、高效集成干扰素。国产常规干扰素得益于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儿科抗病毒领域的引领,保持稳定增长。重组人干扰素α1b仅科兴制药与三元基因生产。应用于儿科病毒性感染的生物制剂类药物主要为干扰素,重组人干扰素α1b销售额增长最快。2022年我国肝病药物市场规模达856.86亿元。
亮点:独家产品构建壁垒,集采中标有望带来放量,募投研发带来新空间
公司产品中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和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是独家产品。近年来,儿科应用已成为公司干扰素主要业务增长点。2022年,公司中标《广东联盟双氯芬酸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采购期2年;2024年公司中标《干扰素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采购期4年。有望带来一定业绩放量。研发上,公司以重组基因工程蛋白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为重心,先后投资建立了以人干扰素α1b的基因工程关键工艺技术和应用为支撑的四大核心平台。此外,公司通过募投等研发项目布局诊断试剂、干扰素工艺改造、干扰素临床拓展等领域。
风险提示:市场开拓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化风险、新品研发风险。 |
2023-08-24 | 亿渡数据 | | | | 北交所个股研究系列报告:人干扰素α1b企业研究 | 查看详情 |
三元基因(837344)
1.1主营业务深耕基因工程干扰素市场,运德素为核心产品
三元基因成立于1992年9月,2015年9月挂牌新三板,2021年1月于北交所上市。
公司主营业务为现代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粉针剂、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和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几乎全部来源于药品运德素的销售,产品毛利率较高,为80.03%。
公司以经销模式为主,直销模式为辅,根据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及GSP相关要求对药品配送经销商进行严格筛选、审核,国有医药商业集团和省级龙头经销企业为公司主要合作对象。2020-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不断提升,从25.50%增长至58.95%,总体上存在一定的客户集中度风险。
1.2产品介绍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病毒性肝炎、肿瘤治疗、儿科等多个领域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由多种细胞在受到病毒感染或其他诱因下分泌的一组宿主特异性糖蛋白,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在分类上属于细胞因子。干扰素α是人体天然免疫的关键成员和抗病毒的第一道防线,在人体受到病毒攻击时,免疫细胞会反应性地分泌干扰素,保护全身细胞不受病毒的进一步攻击。干扰素α1b是天然干扰素系统中主要的亚型,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公司的主要产品重组人干扰素α(运德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三重作用,治疗领域广范覆盖肝病科、儿科、肿瘤(血液科)、皮肤科、眼科、康复科、妇科等多个科室,治疗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尖锐湿疣、病毒性角膜炎、毛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黑色素瘤等多种病毒性疾病和恶性肿瘤。
1.3财务情况
受疫情影响,公司业绩下降明显
2018-2022年,三元基因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有所下降。受疫情持续性封控影响,医院停诊、就诊患者数大幅减少,导致用药需求减少,市场销量总体疲软。尽管2021年新冠疫情对市场销售的影响整体好转,但2022年西北和东北地区的疫情封控进一步带来市场销售下滑,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均下降明显,降幅分别为15.18、23.15%。2023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期下降43.65%,主要是因为公司加大了终端学术推广力度以及实施股权激励方案。
2018-2022年,公司毛利率维持在80%以上。由于市场推广服务商的市场推广费较高,净利率相对较低,基本维持在18%-22%区间。
1.3财务情况
公司研发费用逐渐下降,营运收账压力加大,回款情况较好
公司研发费用逐渐下降,2022年为1,049.02万元。但在专利技术方面,无论从冠状病毒防治、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治疗等细分研究领域,还是全球抗病毒药物研发领域,公司专利技术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在国内均位居前列。公司累计授权专利57件,其中有效专利持有量52件,均为发明专利。
2018-2022年,公司资产周转速度逐渐下降,存货周转天数不断上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持续走高。受疫情影响,公司部分客户资金周转缓慢,影响应收账款回款进度,造成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账龄不断增长,公司营运资金周转压力加大。
2022年,通过加大应收账款管理力度,公司应收账款及收入占比均有所降低,然而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依然高达45.6%。但由于公司客户主要是大型国有商业公司,形成呆坏账的概率相对较低,且公司多年来持续按照坏账计提政策计提了坏账准备,仅存在个别规模较小的客户因自身经营状况异常而导致公司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从回款情况来看,近五年收现比平均为101.73%,公司回款质量较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