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24.49亿 | 总市值:43.97亿 | ||
流通股本:3243.56万 | 总股本:5823.00万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4-11-03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 | 买入 | 维持 | 北交所信息更新:AI云业务快速增长,2024Q3归母净利润+105.8% | 查看详情 |
并行科技(839493) 2024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34亿元、归母净利润301.58万元 超算云服务和算力运营服务提供商并行科技2024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4亿元(+30.35%),归母净利润301.58万元(+105.80%),毛利率/净利率分别比为32.81%/1.11%。我们维持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5/54百万元,EPS分别为-0.25/0.26/0.93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6.8/5.2/4.0倍,看好公司主营业务算力服务快速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维持“买入”评级。 2024H1AI云毛利率较2023年+12pcts,超算云服务业务增长趋势明显 在AI云业务方面,公司针对大规模训练场景,提升基础架构设计和实现能力,优化基础支撑库组件,为用户交付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大规模训练算力;针对推理场景,加强容器等云原生基础支撑,以应用运行特征分析等核心技术推动算力选型和优化,灵活满足高并发高性价比推理需求。2024H1,AI云业务线毛利率较2023年度提升约12个百分点;公司超算云服务业务增长趋势较为明显,2024H1算力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4.27%。随着算力服务需求在应用各场景下的不断渗透,算力行业将收获稳健的市场发展机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1年中国超算云服务市场规模为20.7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11.9亿元,2021年-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2.4%。 2024前三季度研发费用2,586.49万元,“算海计划”二期可容纳10万卡算力2024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2,586.49万元,占营收5.96%。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已拥有29项专利及161项已登记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占地超50亩的“算海计划”一期建设项目已于今年5月上线运营,该项目规划有4000个20kW高功率智算机柜,最大可支持建设6万卡规模的单体智算集群。“算海计划”二期项目已规划上马,二期将依托单一大集群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可容纳高达10万卡的强大算力资源。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产品和技术更新及替代风险 | ||||||
2024-10-31 | 西南证券 | 刘言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三季报点评:三季报整体符合预期,公司有望直接受益于AI Agent时代算力需求增长 | 查看详情 |
并行科技(83949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Q1-Q3实现收入4.3亿元,同比+30.4%,实现归母净利润301.6万元,同比+105.8%;其中单Q3实现收入1.6亿元,同比+25.4%,环比+16.9%,实现归母净利润-121.5万元,同比+90.0%,环比-170.2%。公司Q3净利润为82.3万元,但因扣除少数股东权益203.7万元,归母净利润呈现亏损状态。三季报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智谱AI推出AutoGLM,公司有望直接受益于推理端算力需求的倍数级增长。智谱在10月25日的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上推出自主智能体AutoGLM,其能够模拟人类操作手机,执行各种任务,如在微信上点赞并评论朋友圈、在携程上预订酒店、在12306上购买火车票、在美团上点外卖等,这或拉开国内端侧AIAgent序幕。随着推理链的出现,推理端算力需求有望如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所说迎来千万倍乃至十亿倍的增长。公司于2020年推出AI云相关的GPU算力服务,凭借在大规模并行计算以及大模型训练算力服务领域的技术积累和运营服务经验获得下游优质客户信任,跟随行业趋势快速增长。公司重要的大模型客户主要包括:智谱华章、中科闻歌、瑞莱智慧、虎博网络、澜舟科技、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有望优先受益于行业发展。 公司各项产品毛利率均较去年有所上升,盈利能力增强。2024Q1-Q3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2.8%,较去年同期增加7.4pp,占业务收入94.6%的超算云服务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增长4.8pp至33.1%。这得益于公司规模效应逐渐显现、运营效率持续提升以及算力资源利用率提升。Q1-Q3公司期间费用率为31.2%,较去年同期下降8.5pp,费用管控能力增强。其中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下降幅度较为明显,2024Q1-Q3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为17.0%/6.3%,较去年同期下降4.0/2.4pp。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2/17.46/64.62百万元,yoy分别为100.9%/2334.4%/270.1%,对应PS分别为6/4/3倍。公司作为国内超算云领域龙头,在行业内具有经验、技术以及先发优势,且在AI领域拥有智谱华章等高质量客户,我们预计随着在不同下游领域内新客户快速增长,老客户稳定复购,规模效应显现,公司业绩将维持高增长趋势。我们维持“买入”投资评级,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技术替代风险、人才引进和流失风险、数据泄露潜在风险、研发风险、知识产权被侵害风险、政策监管环境变化风险、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风险。 | ||||||
2024-08-26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赵昊 | 买入 | 调高 | 北交所公司深度报告:“算海计划”共建超大单体智算集群,运营效率+算力利用率双提升 | 查看详情 |
并行科技(839493) “算海计划”共建超大单体智算集群,2024年上半年业绩扭亏为盈 并行科技是国内领先的超算云服务和算力运营服务提供商,主要服务包括并行通用超算云、并行行业云、并行AI云等。并行科技合作内蒙古算力基地于2024年5月15日正式上线运营,共同筹建面向模型训练的大规模单体集群。通过多年积累,公司具备分布式超算集群、算力资源网络、AI算力调优等领域的领先技术,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近年来,公司业绩持续修复,2021Q3-2024Q2,各季度营收均保持同比正增长,2024Q1公司实现扭亏为盈,2024H1归母净利润达423万元,2024H1毛利率回升至34.06%。我们上调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15/0.15/0.54(原:-0.37/0.07/0.4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6/0.25/0.92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S分别为3.0/2.3/1.8倍,看好公司AI算力云及行业云释放增量,上调“买入”评级。 市场对超大规模训练需求供不应求,公司擅长围绕用户需求制定方案 近年来,公司获取算力资源方式由以外购为主逐步转向以共建为主,逐步扩充自有算力资产池,2023年11月至今,公司采购算力资产金额共计不超过4.62亿元,其中设备类采购金额约3.52亿元。在软件方面,公司推出Paramon应用运行特征收集器和分析器,可应用于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从行业来看,近期AI大模型发展较快,xAI已开始在“孟菲斯超级集群”上进行训练,2024-2025年各模态的AI将在各赛道全面走向深化成熟阶段,训练、推理等算力需求进一步提升,2023年度公司AI云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263%,公司擅长围绕用户需求制定方案,下游大模型领域的发展将为公司打开业绩新增量。 行业云+AI云双引擎持续驱动,绘制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并行行业云在并行通用超算云的基础上增加了业务系统对接、提供专线链路等物理层、系统层、应用层的专业化服务等以满足用户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如气象海洋超算云解决方案、生命科学行业云解决方案、高端制造行业云解决方案等,公司服务了不少自动驾驶领域的科研类客户。2020年-2023年行业云业务CAGR为138.32%,2023年,行业云业务收入达到1.32亿元,占比已达到32%。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新业务开拓受阻、客户合作风险 | ||||||
2024-08-23 | 西南证券 | 刘言 | 买入 | 调高 | 2024年半年报点评:AI云业务保持高速增长,24H1实现扭亏为盈 | 查看详情 |
并行科技(83949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收入2.7亿元,同比+33.5%,实现归母净利润423.1万元,同比+11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78.0万元,同比+108.4%,实现扭亏为盈;其中单Q2实现收入1.4亿元,同比+34.1%,环比+6.8%,实现归母净利润173.1万元,同比+110.7%,环比-30.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4.1万元,同比+106.3%,环比-45.0%。下游市场算力需求旺盛拉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H1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AI云业务收入贡献占比提升,AI云毛利率较去年底增加11.3pp。2024H1公司AI云业务收入为9619.1万元(同比+319.4%),收入占比较去年底增长13.1pp至35.6%。这是因为2023年以来受到GPT技术发展等因素带动,AIGC呈现爆发式增长状态,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4-2026年中国AIGC核心市场规模增速预期为494.8%/70.8%/106.7%,公司于2020年推出AI云相关的GPU算力服务,凭借在大规模并行计算以及大模型训练算力服务领域的技术积累和运营服务经验获得下游优质客户信任,跟随行业趋势快速增长。公司重要的大模型客户主要包括:智谱华章、中科闻歌、瑞莱智慧、虎博网络、澜舟科技、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自去年11月上市至今,公司共发布6次AI算力服务器相关的购买资产公告。由于AI云的共建资源比例提升,2024H1AI云毛利率为由2023年年底的15.8%提升11.3pp至27.1%。 公司综合毛利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强。2024H1公司毛利率为34.1%,较去年年底提升8.4pp,较去年同期提升10.4pp,这得益于公司规模效应逐渐显现、运营效率持续提升以及算力资源利用率提升。2024H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32.1%,较去年年底下降10.4pp,较去年同期下降10.3pp,费用管控能力显著提升。其中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下降幅度较为明显,2024H1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为17.6%/6.7%,较去年年底下降5.3pp/3.0pp,较去年同期下降4.2/3.2pp。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56.9/137.0百万元,yoy分别为130.2%/133.9%/141.0%,对应PS分别为3/2/2倍。公司作为国内超算云领域龙头,在行业内具有经验、技术以及先发优势,已在2024H1实现扭亏为盈。随着中国超算云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公司扩大市场份额,在不同下游领域内新客户快速增长,老客户稳定复购,规模效应显现,公司业绩将维持高增长趋势。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4倍PS估值,对应股价44.40元,上调投资评级为“买入”,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技术替代风险、人才引进和流失风险、数据泄露潜在风险、研发风险、知识产权被侵害风险、政策监管环境变化风险、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风险。 | ||||||
2024-05-21 | 东吴证券 | 朱洁羽,易申申,钱尧天,余慧勇,薛路熹 | 增持 | 首次 | 超算云服务龙头,迎行业春风 | 查看详情 |
并行科技(839493) 国内超算云服务龙头服务商:公司业务以超算云服务为核心,主要包括通用云、行业云、AI云服务,同时提供超算云系统集成、超算软件及技术服务等全方位服务。2023年度,并行科技总营业收入稳健增长为4.96亿元,同比增长58.5%,2021-2023年CAGR为31.1%。其中,并行科技的核心业务为超算云服务业务,2023年营业收入4.14亿元,同比增长55.0%,2021-2023年CAGR为34.0%,占总营业收入的83.5%,贡献了主要营业收入。超算云系统集成业务收入0.61亿元,同比增长191.3%,2021-2023年CAGR为56.6%,占总营业收入的12.2%。2024年一季度,公司收入继续高速增长32.9%,净利润同比扭亏。 超算云市场规模提升,渗透率增加:未来随着超算云服务需求在通用云、行业云及人工智能云业务场景下的不断渗透,超算云行业将收获稳健的市场发展机会。2021年中国超算云服务市场规模为20.7亿元,市场渗透率为10.5%,预计2025年超算云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11.9亿元,2021年-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2.4%,2025年渗透率将达到24%,为中国整体超算服务的商业化和市场拓展提供巨大动能。 公司独创“HPC+互联网”模式,下游需求驱动行业发展:公司在超算云服务领域率先提出“互联网+HPC”模式的概念。将云计算和互联网的概念融入到了超算领域,建立起了在超算公有云领域的超算云服务平台。通过将多个超算中心的超算集群接入并行超算网格云平台,并行科技实现了算力资源的整合,扩大了行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下游高校、科研机构、AIGC产业的发展,也同样驱动着算力的发展,为公司业绩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并行科技2024-2026年营业收入达到6.80/9.22/12.0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7.1%/35.7%/30.8%;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9/0.0023/0.33亿元,EPS分别为-0.33/0.0039/0.57元。横向比较来看,按2024年5月21日收盘价,并行科技股价对应2024-2026年P/S分别为3.69/2.72/2.08倍,明显低于同比公司的均值5.87/4.97/4.41倍,市值也远低于其他可比公司。且公司在超算云服务领域的潜力上有待发掘,因此估值有望进一步抬升。考虑到公司的优质赛道,但盈利尚需时间,我们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替代风险,数据泄露风险,研发风险,知识产权被侵害风险,政策监管环境变化风险,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风险 | ||||||
2024-04-24 | 西南证券 | 刘言 | 增持 | 首次 | 2023年年报点评:超算云业务强劲,亏损同比收窄 | 查看详情 |
并行科技(83949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实现收入5.0亿元,同比+58.5%,归母净利润-8050.0万元,同比+29.5%,扣非归母净利润-8684.1万元,同比+24.9%。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去年有较大增长,主要由于超算云服务的快速增长贡献。 营收增长迅速,亏损逐步收窄。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5.0亿元,同比+58.5%,主要系公司行业云与AI云收入增长拉动,其中包括智谱华章、深势科技、智源研究院、中科闻歌等在内的AIGC客户带来了大额的收入增长。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8050.0万元,同比+29.5%,相比2022年的-11448.7万元,亏损明显收窄。 产品销售结构变化,行业云、AI云占比快速提升。2020-2023年行业云CAGR达138.3%,AI云CAGR达253.1%。通用超算云占超算云服务收入的占比从2020年的87.5%下降至2023的41.2%。2023年通用超算云/行业云/AI云分别占超算云业务收入的41.2%/31.9%/26.9%,相较2022年分别-19.4pp/+4.0pp/+15.4pp。 盈利能力短期承压,费用率持续摊薄。2020年-2023年,公司毛利率从43.0%降至25.6%,主要原因是随着2021年和2022年公司超算设备固定资产持续增加,折旧成本上升,自有算力资源利用率有所下降,毛利率也相应下滑。总体来看,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率降低至42.6%,较2022年下降21.2pp,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主要为公司收入保持高速增长,规模效应显现所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7/38.4/111.9百万元,对应PS分别为3/2/2倍。公司作为北交所稀缺算力标的,是国内超算云领域龙头,在行业内具有经验、技术以及先发优势。随着中国超算云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公司扩大市场份额,在不同下游领域内新客户快速增长,老客户稳定复购,资源利用率维持在合理水平,公司业绩将呈现高增长趋势。综合考虑上述原因,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4倍PS估值,对应股价49.43元,给予“持有”投资评级,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尚未盈利及持续亏损风险、固定资产不断增加导致成本上升风险、毛利率波动风险、系统故障风险、流动性风险、业务开拓风险、业务成长不确定性风险和退市风险。 | ||||||
2024-04-22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赵昊 | 增持 | 首次 | 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超算云龙头布局AI算力第二曲线,技术与算力资源巩固领先壁垒 | 查看详情 |
并行科技(839493) 公司2023年营收增长58%达到4.96亿元,行业云+AI云促营收持续高增 并行科技是国内领先的超算云服务和算力运营服务提供商,主要服务包括并行通用超算云、并行行业云、并行AI云等,已接入超8万台服务器。公司持续高速发展,2023年实现营收4.96亿元(+58%),2018-2023年5年营收CAGR达41%。超算云收入2023年达4.14亿元,其中AI云面向高校、科研院所、行业用户等AI和科学计算的GPU算力资源需求,提供高性能GPU算力资源及相关PaaS服务。通过多年积累,公司具备分布式超算集群、算力资源网络、AI算力调优等领域的领先技术,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37/0.07/0.4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3/0.13/0.77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S分别为3.6/2.8/2.1倍,看好公司AI算力云及行业云释放增量,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AI算力云发力AI智算大蓝海,加快布局GPU算力资源及产业合作 全球AI发展步入深化新阶段,如文生视频产品Sora等引发全球关注,带动GPU算力需求。百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已基于AI服务器等基建提供训练支持;2023年3月英伟达也推出算力租赁方案“DGX云”,采取月租模式,且认为提升算力利用率、实现集群性能调优是算力租赁厂商核心竞争力。得益于服务运营及调优能力的优势,并行AI云收费持续上升,且算力资源投入不断加大,2023年11-12月公司即披露了317台AI服务器以及4套存储设备的采购;2024年2月公司与华为云宣布正式达成框架合作协议,将在AI智算等领域深度合作。 第三方通用超算云服务份额全国第一,异构超算、算网融合等趋势带动增量 2021年中国超算云服务市场规模为20.7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11.9亿元,CAGR达52.5%。2021年公司通用超算云对应市场份额为20.3%,行业排名第一。未来随着超算异构并行架构发展、HPC芯片效能提高、且DPU持续应用,超算云服务发展有望加速;2023年4月,科技部启动国家超算互联网部署工作,构建一体化超算算力网络和服务平台,公司也将持续受益。 风险提示:AI大模型需求不及预期、算力资源布局受阻、客户合作风险等等 | ||||||
2023-10-31 | 山西证券 | 盖斌赫,赵晨希 | 国内超算云龙头企业,研发+销售双轮驱动业绩转化 | 查看详情 | ||
并行科技(839493) 投资要点: 公司业务以包括通用超算云、行业云、AI云服务在内的超算云服务为核心,同时提供超算云系统集成、超算软件及技术服务等全方位服务。在超算算力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公司率先提出“互联网+HPC”概念,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超算云服务市场规模和成长性均领先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我国超算云服务市场2025年有望突破百亿,业务超算云和人工智能超算云增速强劲,凭借先发优势和领先的市场地位,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增长,短期来看,行业云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长期来看,AI云业务前景广阔。供给端,公司近年来加强自有算力资源建设,可调度算力资源丰富,资源利用率提升空间大;收入端,新用户增长和存量用户复购驱动订单增长,公司研发和销售投入维持高位,业绩有望持续转化。 核心观点: 超算算力需求空间广阔,2025年超算云服务市场有望突破百亿。(1)我国算力规模整体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22年达302EFlops,连续两年增速近50%;超算算力占比尚小但持续增长,2022年达3.9EFlops,连续两年增速超过30%。(2)相较于普通算力和智能算力,超算计算能力更强,可全力支撑基础科学领域及新兴产业发展。基础科学方面,预计2025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将超过4.0万亿元,并继续保持稳健增速,带动超算算力需求增加;新兴产业方面,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总计将突破2.5万亿元,算力核心产业规模将不低于4.4万亿元,关联产业规模可达24万亿元,随着技术进步以及下游对计算能力要求的提升,超算需求有望高增。(3)超算云服务商为算力服务的主要参与者,占据上游超级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主要份额,2022年达56%。超算云服务市场空间广阔,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5年中国超算云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11.9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2.4%,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24%,为中国整体超算服务的商业化和市场拓展提供巨大动能。其中,业务超算云和人工智能超算云增长强劲,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分别达到43.6亿元和42.8亿元。 独创超算云算力网络平台,公司市场份额国内领先。(1)核心技术方面,公司率先提出“互联网+HPC”概念,将包括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等多家超算中心的超算集群接入并行超算网格云平台,通过多地域跨网络跨集群的算力资源智能调度技术,将传统的用户应用计算搬迁到云环境中,然后将任务结果数据返回给用户。在此基础上,公司募资建设网络平台,实现跨地域、跨分区的多超算应用级统一调度,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8年,项目建设完成后,预计运营期年均净利润达2,229.24万元。此外,公司拥有支撑其自身业务开展的全部核心技术,算力资源整合与调度能力优势凸显。(2)市场地位方面,公司兼具国家超算中心的优质算力提供能力和互联网云服务商的商业化服务优势,业务规模、技术能力、行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均保持较高水平。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按2021年收入规模排名,公司为中国第一大通用超算云服务商,对应公司细分市场份额约20.3%;根据2019~2021年收入增速排名,公司亦是超算云业务增速最快的头部企业。 自有算力资源渗透率逐步提升,研发+销售双轮驱动业绩持续增长。(1)产能来看,在保证一定资源利用率的前提下,共建模式有利于降低公司超算云服务单位成本、提高毛利率水平,2020年以来,公司逐步向共建算力资源模式转变。目前,公司通用超算云和并行行业云中共建模式收入占比分别达81.27%和84.52%,渗透率较高,公司当前可调度算力资源丰富,但整体利用率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共建模式下资源利用率提升空间较大。(2)需求来看,一方面,新用户的快速增加及存量用户的续费有力推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公司与下游企业用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最终用户数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2022年公司付费用户ID数量复合增长率达58.82%,用户平均续费率达到101.92%,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合同负债快速增长,业绩增长态势良好。另一方面,持续加大销售和研发投入助力公司业绩扩张。公司所处细分超算行业处于成长期,市场教育、用户使用习惯培养、业务开拓等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及物力,同时,超算云业务在资源调度、资源池化、应用真实性能体验等方面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结合行业特性,公司持续加大销售和研发投入催化业绩转化。 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可比公司中科星图、海量数据、铜牛信息、卓易信息与公司业务模式上存在一定相似性。相较可比公司,公司收入规模适中,2022年仅次于中科星图和铜牛信息;尚未实现盈利但营收成长性突出,近三年复合增速显著高于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方面,公司发行价格为29.00元/股,对应2022年PS5.26x,对应PS(TTM)3.65x,可比公司2022年PS均值为13.66x(中科星图11.43x/铜牛信息10.44x/海量数据15.72x/卓易信息17.04x),PS(TTM)均值为14.38x(中科星图8.39x/铜牛信息16.80x/海量数据17.89x/卓易信息14.43x),公司较其存在一定折价。 风险提示:尚未盈利及持续亏损风险;固定资产不断增加导致成本上升风险;毛利率波动风险;系统故障风险;流动性风险;业务开拓风险;业务成长不确定性风险等。 | ||||||
2023-10-24 | 西南证券 | 刘言 | 超算云服务和算力运营服务龙头,下游需求驱动业绩稳增 | 查看详情 | ||
并行科技(839493)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中国超算云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超算云服务市场规模在2025年达到111.9亿元,预期2022年至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2.4%;2)下游汽车、AIGC等领域算力需求提升,存在巨大市场空间。如我国汽车仿真市场的市场规模预期从2021年的33.0亿元增长到2026年的77.8亿元;3)公司率先提出“互联网+HPC”概念,将云计算和互联网领域的最新技术引入超算算力领域,建立其在超算算力公有云领域的超算云服务平台,占据行业先发优势。 营业收入快速增长,行业云与AI云收入增长显著。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由1.2亿元增长至3.1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达38.9%。2023年1-9月,营收为3.3亿元,同比增长70.8%,行业云和AI云业务收入高速增长,其中智谱华章、深势科技、智源研究院、中科闻歌等AIGC客户带来了大额的收入增长。 超算云渗透率不断提升,为国内整体超算服务商业化提供巨大动能。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中国超算云服务市场规模为20.7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11.9亿元,2022-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2.4%,为中国整体超算服务的商业化和市场拓展提供巨大动能。 公司新用户高速增长,存量用户复购双轮驱动公司收入规模提升。以汽车行业为例,随着新能源车企间的竞争加剧,各车企为进行新车研发对算力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目前,赛力斯已与公司合作搭建了智能研发仿真平台,实现了“夕发朝看”的工作模式。根据头豹研究院的《汽车仿真技术》,我国汽车仿真市场从2021年33.0亿元的市场规模,以15.4%的复合增长率在2026年达77.8亿元。随着各下游领域对算力需求的增加,公司客户数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公司率先提出“互联网+HPC”概念,将云计算和互联网领域的最新技术引入超算领域,建立其在超算算力公有云领域的超算云服务平台。公司将包括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等多家超算中心的超算集群接入并行超算网格云平台,通过多地域跨网络跨集群的算力资源智能调度技术,将传统的用户应用计算搬迁到云环境中,然后将任务结果数据返回给用户。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本次公司发行价为29.0元/股。当前可比公司PS(TTM)平均值14.9倍。考虑到公司作为国内超算云领域龙头,在行业内具有经验、技术以及先发优势。随着中国超算云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公司扩大市场份额,在不同下游领域内新客户快速增长,老客户稳定复购,资源利用率维持在合理水平,公司业绩将呈现高增长趋势,建议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尚未盈利及持续亏损风险、固定资产不断增加导致成本上升风险、毛利率波动风险、系统故障风险、流动性风险、业务开拓风险、业务成长不确定性风险和退市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