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中国移动(600941) - 公司资料

中国移动

(600941)

  

流通市值:965.96亿  总市值:23126.29亿
流通股本:9.03亿   总股本:216.13亿

中国移动(600941)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21年12月22日
注册地址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99号中环中心60楼
注册资本(万元) 216133549790000
法人代表
董事会秘书
公司简介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本公司」,包括子公司合称为「本集团」)于1997年9月3日在香港成立,并于1997年10月22日和23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纽约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股票在1998年1月27日成为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纽约交易所于2021年5月7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证交会」)提交表格25,本公司美国存托股票于2021年5月18日退市生效。2022年1月5日,本公司人民币普通股(「人民币股份」或「A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2023年6月19日,本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股份(「香港股份」)增设人民币柜台交易。本集团在中国内地所有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提供通信和信息服务,业务主要涵盖个人、家庭、政企和新兴市场的语音、数据、宽带、专线、IDC、云计算、物联网等,是中国内地最大的通信和信息服务供应商,亦是全球网络和客户规模最大、盈利能力和品牌价值领先、排名位居前列的世界级通信和信息运营商。目前,本公司的债信评级等同于中国国家主权评级,为标普A+/前景稳定和穆迪评级A1/前景负面。
所属行业 通信服务
所属地域
所属板块 AH股-中字头-物联网-移动支付-云计算-融资融券-网络安全-央国企改革-沪股通-5G概念-超级品牌-MSCI中国-互联医疗-电子竞技-数据中心-元宇宙概念-虚拟数字人-百元股-世界杯-算力概念-中特估-央企改革
办公地址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9号,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99号中环中心60楼
联系电话 010-53992600
公司网站 www.chinamobileltd.com
电子邮箱 zqswb@chinamobile.com
暂无数据

    中国移动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5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4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8-10 民生证券 马佳伟,...买入中国移动(6009...
中国移动(600941) 事件:2025年8月7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5437.69亿元,同比下降0.5%,实现归母净利润842.35亿元,同比增长5.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83.66亿元,同比增长7.3%。 公司经营业绩稳健,各业务板块稳步发展:2025年上半年的营收结构来看,按应用领域划分,1)个人市场:上半年营收2447.27亿元,同比下降4.1%,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52.4%,5G网络客户达5.99亿户,渗透率59.6%,移动ARPU值为49.5元,保持行业领先;2)家庭市场:上半年营收749.89亿元,同比增长7.4%,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16.1%。其中,家庭宽带营收559.36亿元,同比增长9.3%,智慧家庭营收185.04亿元,同比增长2.4%,家庭客户综合ARPU达到44.4元,同比增长2.3%;3)政企市场:上半年营收1182亿元,同比增长5.6%,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25.3%。,政企客户数量达到3484万家,净增225万家。移动云收入达561亿元,同比增长11.3%,5G专网收入达61亿元,同比增长57.8%;4)新兴市场:上半年营收290.77亿元,同比增长9.3%,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6.2%。分红派息方面,2025年中期每股派息2.75港元,同比增长5.8%,公司表示2025年全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占当年股东应占利润的比例较2024年将进一步提升。资本开支方面,上半年投入584亿元,全年计划不超过1512亿元,资本开支占收比将继续下降。 持续发力“AI+”,夯实“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的自身定位:公司持续强化算力供给,当前总智算规模(FP16)达61.3EFLOPS,其中自建智算规模(FP16)为33.3EFLOPS,对外服务IDC机架超66万架。大模型加速突破,全栈自主可控、行业深度赋能、多模态领先、安全可信可靠的“九天”通专大模型矩阵全新升级到3.0,重点布局能源、交通、新型工业化、医疗、教育等超50款行业大模型。打造多模型和智能体聚合服务引擎MoMA,实现大小模型、不同模态、各类工具链与智能体的自主选择、最优匹配。大数据加速汇聚,打造超200款多模态数据标注治理工具,建成覆盖32个行业、超3,500TB通用高质量数据集。“AI+”应用方面,上半年公司AI+DICT签约项目达到1485个,联合能源、水利、农业等行业央企共建行业大模型,赋能新型工业化。面向千家万户,推动全量产品和服务嵌入AI,“AI化产品”客户合计近2亿户。发布AI智能助理灵犀智能体2.0,月活跃客户突破6,000万户。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发布AI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首批信息消费“新三样”产品。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8.39/1539.46/1626.8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x/15x/15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2025-08-10 中国银河 赵良毕,...买入中国移动(6009...
中国移动(600941) 核心观点 事件:近日,中国移动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总营收5,437.69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4,670亿元/+0.7%;利润总额达1,070.73亿元,/+3.8%;实现归母净利润842.35亿元/+5.0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83.66亿元/+7.3%。从25Q2单季度来看,公司实现总营收2800.09亿元,环比提升6.16%;实现归母净利润536.04亿元,环比提升75.0%。 基本盘内生良性循环,布局新兴市场与智能化转型,构建多元生态体系。个人及家庭市场方面,截止25H1,C端业务收入为2,447亿元,移动客户达到10.05亿户,净增56万户,其中5G网络客户达到5.99亿户,渗透率59.6%。移动ARPU保持行业领先,为49.5元。H端收入为750亿元/+7.4%,ARPU达44.4元/+2.3%。政企市场方面,上半年收入达1,182亿元/+5.6%,公司政企客户规模达3,484万家。移动云收入达561亿元/+11.3%;5G专网收入达61亿元/+57.8%,保持较快增长。公司持续推进“网+云+DICT”融合发展,算力网络能力不断增强,自建智能算力规模达33.3EFLOPS,IDC机架服务能力超66万架,覆盖全国所有国家枢纽节点,持续打造AI应用场景化产品解决方案。在车联网、商客市场、视联网等领域均取得显著进展,服务智能网联汽车超6,900万辆、商客套餐数达3,695万套、视联网连接数增长20.9%。新兴市场方面,公司积极拓展国际业务、数字内容、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四大板块创新拓展,未来收入结构有望持续优化。上半年新兴市场收入达291亿元/+9.3%。总体来说,公司用户连接规模稳步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较快增长,基本盘保持稳定增长,在创新业务方面全面布局新兴市场与智能化转型,构建多元生态体系。 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持续优化,供给水平显著提高,AI创新发展步伐加快。公司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BASIC6”科创计划为核心构建优势科创能力,驱动向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转型发展。低空智联网领域,部署5G-A4.9GHz通感一体基站满足低空物流、低空安防等业务需求。AI领域,推出VLA具身智能大模型,完成万亿参数级大模型先导试验等。新型工业化领域,九天·工业大模型入选2025全球工业大模型TOP50第六名。量子领域,量子计算云平台总规模超1,200量子比特,业界领先。 推动回购股份方案,分红派息持续提升,新旧动能转化中长期发展看好。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持续增加分红回馈股东彰显央企担当,2024全年以73%的派息率居运营商之首,分红派息率有望逐年提升。此外,公司推出积极有为的行动方案,强化市值管理,致力于和广大投资者共享公司长期发展成果,持续提升上市公司价值。作为央企科技国家队代表,公司充分发挥链长作用,数据、算力和算法全产业链布局,盈利能力、现金流资产不断改善,资产价值优势凸显,公司快速发展的持续性和弹性有望超预期。 投资建议:结合公司最新业绩情况,给予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为1445.64亿元、1522.69亿元、1612.06亿元,对应EPS为6.69元、7.05元、7.47元,对应PE为16.44倍、15.61倍、14.7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外政策和技术摩擦不确定性的风险;运营商新兴业务不及预期的风险:AIGC技术应用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2025-08-08 天风证券 王奕红,...买入中国移动(6009...
中国移动(600941) 事件:公司发布2025中期业绩,25H1实现营收5438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4670亿元,同比增长0.7%,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0%;EBITDA达1860亿元,同比增长2.0%。 我们的点评如下: 从业务结构来看,CHBN中HBN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达到47.6%,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数字化转型收入达1569亿元,同比增长6.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达33.6%,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个人市场:25H1收入2447亿元,同比下滑4.1%。移动客户达到10.05亿户,净增56万户,其中5G网络客户达到5.99亿户,净增4691万户,渗透率59.6%;移动ARPU保持行业领先,为49.5元。 家庭市场:25H1收入750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家庭宽带收入559亿元,同比增长9.3%,智慧家庭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2.4%。家庭宽带客户达到2.84亿户,净增623万户,其中千兆家庭宽带客户达到1.09亿户,同比增长19.4%,FTTR客户达到1840万户,同比增长264%。家庭客户综合ARPU达44.4元,同比增长2.3%。 政企市场:25H1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5.6%。政企客户数达3484万家,净增225万家。加速“由云向智”升级,移动云收入达561亿元,同比增长11.3%。5G垂直行业应用保持领先,5G专网收入快速增长,达61亿元,同比增长57.8%。 新兴市场:25H1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国际业务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18.4%,数字内容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3.0%。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资本开支占收比继续下降 2025年上半年完成资本开支584亿元,其中5G网络投资258亿元,2025年全年计划资本开支1512亿元以内,占收比持续下降。累计开通5G基站超259.9万个,上半年净增18.7万个;截至25H1末总智算规模(FP16)达61.3EFLOPS(包括自建及租赁智算规模),其中自建智算规模达33.3EFLOPS,较24年底提升4.1EFLOPS,对外服务IDC机架超66万架。 股东回报不断提升,努力实现2025全年目标 股东回报不断提升:为更好地回馈股东、共享发展成果,公司充分考虑盈利能力、现金流状况及未来发展需要,决定2025年中期派息每股2.75港元,同比增长5.8%,2025年全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占当年股东应占利润的比例较2024年进一步提升,持续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公司计划2025全年努力实现收入稳健增长、利润良好增长:个人市场收入企稳回升,5G网络客户净增超7000万;家庭市场收入良好增长,千兆宽带客户净增超1800万;政企市场良好增长,政企客户净增430万;新兴市场及国际业务收入快速增长。AI直接收入高速增长,AI智能助理灵犀智能体月活客户达7000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坚持细分市场是基础,把存量经营、价值经营作为长期性、战略性工作,大力加强产品供给、产品创新,持续深化CHBN全向发力、融合发展,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看好公司长远发展。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1453/1525/160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超预期、费用投入超预期、新业务进展慢于预期等
2025-08-08 国信证券 袁文翀增持中国移动(6009...
中国移动(600941) 核心观点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绩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438亿元(同比-0.5%),通信服务收入达4670亿元(同比+0,7%)。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5.0%)。净资产收益率(ROE摊薄)同比稳定提升0.1pct至6.1%,EBITDA率同比提升0.9pct至34.2%。公司决定2025年中期派息每股2.75港元,同比增长5.8%。 价值经营持续深化。(1)个人市场上半年收入2447亿元。移动客户达10.05亿户,净增56万户,其中5G用户达5.99亿户,净增4691万户,渗透率59.6%。移动ARPU保持行业领先,为人民币49.5元。(2)家庭市场上半年收入为750亿元,同比增长7.4%。家庭宽带客户达到2.84亿户,净增623万户,其中千兆家庭宽带客户达到1.09亿户,同比增长19.4%,FTTR客户达到1840万户,同比增长264%。家庭客户综合ARPU达44.4元,同比增长2.3%。(3)政企市场上半年收入为1182亿元,同比增长5.6%。政企客户数达3484万家,净增225万家。移动云收入达561亿元,同比增长11.3%。5G垂直行业应用保持领先,5G专网收入快速增长,达到人民币61亿元,同比增长57.8%。加快AI创新发展和规模应用。公司增强大算力供给,呼和浩特、哈尔滨两大万卡级超大规模智算中心高效运营;构建全球领先“算网大脑”,已在芜湖等多个国家节点落地,总智算规模达61.3EFLOPS(FP16),其中自建智算规模达33.3EFLOPS(FP16),对外服务IDC机架超过66万架。面向千行百业,建强AI+DICT服务体系,上半年AI+DICT签约项目达到1485个,联合能源、水利、农业等行业央企共建行业大模型,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资本开支占收比持续下降。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资本开支584亿元,全年计划资本开支小于1512亿元。上半年折旧摊销899.7亿元,同比减少1.4%。公司规划,2025年全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占当年股东应占利润的比例较2024年进一步提升,持续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风险提示:5G发展不及预期;产业互联网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算力网络部署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2/1549/1643亿元,当前H股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11/11x,对应PB分别为1.2/1.1/1.0x;当前A股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14/13x,对应PB分别为1.6/1.5/1.5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杨杰董事长,执行董... 85.7 0 点击浏览
杨杰先生,本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长,于2019年3月加入本公司董事会,主持本公司全面工作。现为中国移动集团公司董事长;中移通信董事、董事长。杨先生为博士研究生。杨先生曾先后担任山西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山西省电信公司总经理、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北京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电信集团北方电信事业部总经理、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以及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等职务。杨先生是一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在基础电信企业从事运营管理工作,拥有丰富的管理及ICT行业从业经验。
何飚首席执行官,执... 64.9 0 点击浏览
何飚先生,本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以及本公司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于2024年4月加入本公司董事会,主持本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何先生同时担任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和中移通信董事、总经理。何先生为博士研究生。何先生曾先后担任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副总经理及总经理、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于上海上市)高级副总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于香港上市)高级副总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董事兼高级副总裁、联通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先生拥有多年信息通信行业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
李慧镝副总经理 79.4 0 点击浏览
李慧镝先生,本公司副总经理,于2019年9月获委任,分管本公司计划建设、网络运维、信息港建设、信息安全、国际业务、设计院等。李先生同时担任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网络安全官,中移通信董事、副总经理。李先生为博士研究生。李先生曾任美国朗讯科技公司-贝尔实验室研究员、美国UT斯达康公司副总裁,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移动新技术及高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技术创新委员会主席。
张冬副总经理 46.1 0.11 点击浏览
张冬先生,本公司副总经理,于2024年7月获委任,分管本公司市场经营、客户服务、有线业务、终端业务、移动互联网、智慧家庭、金融科技等业务。张先生同时担任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移通信董事、副总经理。张先生为硕士研究生。张先生曾任海南移动、江苏移动副总经理,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市场经营部总经理,北京移动董事长兼总经理。
程建军(Cheng Jianjun)副总经理 -- -- 点击浏览
程建军先生,本公司副总经理,于2025年2月获委任,分管本公司法律与监管事务、5G共建共享、科技创新、采购业务、投资、研究院、供应链管理等。程先生同时担任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移通信董事、副总经理。程先生为硕士研究生。程先生曾任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和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黑龙江省通信管理局局长、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局长、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
陈怀达副总经理 -- -- 点击浏览
陈怀达先生,本公司副总经理,于2025年3月获委任,分管本公司政企业务、云业务、系统集成、垂直行业、物联网业务等。陈先生同时担任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移通信董事、副总经理。陈先生为硕士研究生。陈先生曾任山东移动董事、副总经理,陕西移动董事长、总经理,陕西通信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政企事业部、政企客户分公司、中国移动驻雄安新区办公室临时主要负责人。
李荣华执行董事,财务... 78.7 0 点击浏览
李荣华先生,本公司执行董事兼财务总监,于2020年10月加入本公司董事会,分管本公司财务、内审、证券事务等工作,并自2024年1月1日起担任本公司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李先生现同时担任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总会计师、中移通信董事兼副总经理。李先生为硕士研究生。李先生曾先后担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财务资产部副主任、主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会计师,国家电网海外投资有限公司(香港)董事、董事长,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先生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期间曾担任国网英大股份有限公司(于上海上市)筹备组组长及其董事、董事长。
王利民执行董事 6.6 0 点击浏览
王利民先生,本公司执行董事,于2025年1月加入本公司董事会,分管本公司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事务。现为中国移动集团公司董事和中移通信董事。王先生为硕士研究生。王先生曾先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副局长及二局副局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纪检监察室副主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第七监督检查室副主任、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组组长及纪检监察组组长。
姚建华独立非执行董事... 45.38 0 点击浏览
姚建华先生,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17年3月加入本公司董事会,现亦为审核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主席,以及提名委员会委员。姚先生现为香港保险业监管局主席、香港金融学院的董事、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及Amer Sports,Inc.(于纽约交易所上市之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成员兼司库,香港机场管理局董事会成员,以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际咨询委员会、香港公务员叙用委员会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的委员。姚先生于1983年加入环球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毕马威”)香港分所,曾于1987年至1989年期间调派至毕马威英国伦敦分所。姚先生于1994年成为毕马威合伙人,于2007年至2010年期间担任毕马威审计主管合伙人,于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担任毕马威中国及香港的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毕马威国际及亚太地区的执行委员和董事会成员。姚先生曾任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之独立非执行董事、香港会计师公会的审计专业改革咨询委员会及中国内地事务委员会之委员。姚先生为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和香港会计师公会的资深会员。姚先生于1983年取得香港理工学院(现称香港理工大学)会计专业文凭,并拥有英国华威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杨强独立非执行董事... -- -- 点击浏览
杨强博士,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18年5月加入本公司董事会,现亦为提名委员会主席,以及审核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委员。杨博士现为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人工智能顾问,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荣休教授及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前系主任,以及北京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及非执行董事。杨博士于1989年9月至1995年8月曾担任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终身副教授等,于1995年8月至2001年8月曾担任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终身副教授、工业研究主任、教授等,及于2001年8月至2012年6月曾担任科大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等。杨博士于2012年至2014年11月曾担任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创始主任,于2017年至2019年曾担任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IJCAI)主席,亦于2016年至2019年曾担任人工智能促进协会(AAAI)执行委员会成员,并于2021年担任AAAI会议主席。杨博士是AAAI、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等多个国际学会的院士(Fellow)。于2021年,他被选为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及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杨博士于1982年取得北京大学天体物理学士学位,于1985年和1987年分别取得美国马里兰大学天体物理和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并于1989年取得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