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机科股份(835579) - 公司资料

机科股份

(835579)

  

流通市值:12.70亿  总市值:36.89亿
流通股本:4457.44万   总股本:1.29亿

机科股份(835579)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16年01月15日
注册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
注册资本(万元) 12950
法人代表 吴进军
董事会秘书 徐欢
公司简介 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的控股公司,是以智能输送技术及其高端配套装备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面向智能制造、智能环保和智慧医疗领域,为客户提供以移动机器人和气力输送装备为核心的智能输送系统以及配套的智能装备和服务。机科股份汇聚了专业领域的领军人才。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改办“科改示范行动”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全面通过了ISO9001、ISO45001和ISO14001认证体系;公司作为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理事单位、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北京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单位会员和国际搬运机器人龙头企业金牌合作伙伴,长期致力于我国智能输送装备及其配套智能装备的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培育工作。公司承担和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04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等项目30余项,拥有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和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拥有各类专利和技术成果百余项。未来,机科股份将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行业优势,持续加大技术开发,满足客户对技术和产品的需求,成为一家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高科技企业。
所属行业 通用设备
所属地域 北京
所属板块 节能环保-物联网-融资融券-智慧城市-智能机器-央国企改革-一带一路-人工智能-工业4.0-数字孪生-垃圾分类-医废处理-机器视觉-激光雷达-工业母机-专精特新-机器人概念-汽车一体化压铸-央企改革-新型工业化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
联系电话 010-88301424
公司网站 www.mtd.com.cn
电子邮箱 mtd@mtd.com.cn
暂无数据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4-08-14 中国银河 范想想买入机科股份(8355...
机科股份(835579) 核心观点 专精特精“小巨人”企业,专注智能化生产:机科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的控股公司,主要面向智能制造、智能环保和智慧医疗领域,为客户提供以移动机器人和气力输送装备为核心的智能输送系统以及配套的智能装备和服务。2021年,公司被评选为工信部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年,公司还成功入选北京市2021年度第二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2021年度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主营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公司盈利能力较好: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5.4亿元,同比增长3.71%;实现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增长2.05%,持续稳定增长。近年来,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均波动不大。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23.77%,净利率为7.62%。截止2023年底,公司共拥有150项专利,其中拥有发明专利54项,拥有成熟、完备的技术体系,近年来公司持续投入研发费用。2023年度,公司新增发明专利26件(国际发明专利3件、国家发明专利23件),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通用设备制造业市场规模广阔,下游设备更新换代需求不断:公司所处行业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自2019年来,我国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利润总额不断上升,相关鼓励性政策逐渐出台,行业发展前景良好。2023年我国通用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为3428亿元,同比增加5.5%,设备更新换代需求较为广阔。随着通用设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环保、制造、医疗三领域智能化的需求增加,公司相关业务有望受益。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未来公司将纵向形成智能输送装备、智能检测装备、新能源装备3大核心产品,瞄准国家战略方向,孵化新兴业务,在业务方向上横向形成汽车、航天、新能源等多个战略行业产业,实现快速发展。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6.01亿元、6.57亿元、7.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8%、9.17%、7.8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9亿元、0.58亿元、0.67亿元,同比分别为19.79%、17.47%、14.99%,EPS分别为0.38元/股、0.45元/股、0.51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30.64倍、26.09倍、22.69倍。因此,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发展趋势稳定,我们看好公司的科研能力和行业前景,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引致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风险、毛利率下滑的风险、技术研发风险。
2024-07-11 东吴证券 朱洁羽,...买入机科股份(8355...
机科股份(835579) 投资要点 深耕行业二十余载,细分领域优势显著: 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以智能输送技术及其高端配套装备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面向智能制造、智能环保和智慧医疗领域,为客户提供以移动机器人和气力输送装备为核心的智能输送系统以及配套的智能装备和服务。 2019-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由2.8亿元增至5.4亿元,CAGR=17.8%,业绩呈较快增长态势;归母净利润由0.2亿元增至0.4亿元,CAGR=28.3%,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2024Q1实现营收0.8亿元,同比+0.3%;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2.7%。 我国工业移动机器人规模迅速增长,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 从市场规模上看,2015-2022年中国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实现连续7年正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7.8%;其中,2022年中国工业应用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85亿元,同比增长47%。从市场销量来看,中国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销量连续7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5.2%,2022年新增93,000台,同比增长29%。 国家不断出台鼓励性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环保、智慧医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公司作为工信部第一批机器人本体及系统集成企业,面临难得的市场机遇期,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产品专注自主研发、技术壁垒高筑、募投项目布局广阔: 截至2023年8月31日,公司共有18项在研项目,项目完成后可以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公司核心竞争能力。公司拥有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80项、外观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131项,形成了成熟、完备的技术体系。2019-2023年公司持续投入研发费用,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208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86%。 募投项目计划总投资为44,211.04万元。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智能输送装备生产及研发基地项目和面向精密零部件的智能检测装配技术及装备研发中心项目。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公司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8/0.69/0.7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27/23/2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2024-01-10 亿渡数据 机科股份(8355...
机科股份(835579) 1.1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以智能输送技术及其高端配套装备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2023年上市,机科股份实控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机科股份是一家以智能输送技术及其高端配套装备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面向智能制造、智能环保和智慧医疗领域,为客户提供以移动机器人和气力输送装备为核心的智能输送系统以及配套的智能装备和服务。 公司采用的是直销模式,聚焦于境内市场。公司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华润、玲珑轮胎、山东钢铁、宝武钢铁、振华重工、三角轮胎等。 1.2产品介绍 公司产品及服务主要是面向智能制造、智能环保、智慧医疗等三大领域 1.3股权结构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机械总院,实控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截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机械总院持有公司的45.72%股份,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另外,中国机械总院为国务院国资委的全资子公司,因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机科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同时,北京机床研究所、中国钢研、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股东穿透后均为国务院,机科股份的股东背景实力雄厚。在IPO战略配售环节,公司的战略投资者仅有两家,分别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的战略配售额度较为紧俏。就目前股权结构来看,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占比较高,而且限售股占比较大。 1.4财务情况 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每年保持快速增长,公司的成长性较好;毛利率、净利率相对稳定 总得来看,2018-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整体向上增长,特别是2020-2022年间,公司营业收入的平均增速为23%,净利润的平均增速为49%,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了46%,公司的成长性较好。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毛利率、净利率表现相对稳定。2018-2022年,公司平均毛利率为25.19%,平均净利率为7.25%。 2018-2022年,公司的期间费用也总体保持稳定,且呈现小幅下滑的趋势,平均期间费用率为14.87%。2022年期间费用率同比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规模效应导致公司的期间费用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同比例增长。 1.4财务情况 公司的研发投入较大,拥有43项发明专利,并参与发布6项国家标准,公司的技术实力较强 整体来看,公司研发费用投入较大。2018-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累计投入11,798万元,年均投入2,360万元。根据公司招股书资料显示,公司拥有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80项、外观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131项,累计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和天津市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33项,累计参与发布国家标准6项。 公司的资产周转速度较慢,一方面存货周转慢主要是因为产品安装测试周期较长,另一方面应收账款周转慢主要是和公司的信用政策有关。 另一方面,公司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但随着公司成功上市,该情况会有所改善。
2023-11-22 中泰证券 冯胜机科股份(8355...
机科股份(835579) 投资要点 深耕智能制造,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公司成立于2002年,于2016年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目前所属创新层,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公司于2020年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并于2021年成功被评选为工信部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行业内不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产品和服务面向智能制造、智能环保和智慧医疗三大领域。2020-2022年,营收CAGR达20.14%。公司在2023H1实现营收1.58亿元,同比增长1.84%。综合毛利率稳定,2019年至2023H1公司毛利率维持在25%左右。 行业看点:智能制造前景广阔,行业进入门槛较高。 1)智能制造成为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项。智能制造(IntelligentManufacturing,IM)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可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伴随我国工业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成为国内制造业发展的大方向,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项。 2)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发展空间广阔。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为887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2,282亿美元,预计2022年至2027年将以18.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根据IFR预测,2022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513亿美元,2017至2022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4%;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95亿美元,随着机器人市场逐渐回暖,预计到2023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77亿美元。此外,2022年中国全年实现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1.04%,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未来仍有成长空间。 3)行业存在多重壁垒,正向工艺过程智能化转型。智能制造行业进入门槛较高,进入者需要机械开发设计、智能自动化控制、网络技术和高端设备加工、装备和调试等一系列技术储备;同时,需要行业高端人才,并经过系统性的培训和长时间的从业经验,以熟悉所从事行业的制造工艺和流程;此外,因行业中产品多数为定制化非标产品,进入者需要有充裕的运营资金以保证采购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公司看点:人才+技术+品牌强化核心竞争力。 1)汇聚了专业领域的领军人才,公司拥有中央企业劳动模范2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人,政府特贴专家12人,中国机械总院杰出专家8人,中国机械总院集团“百人计划”优秀青年人才8人,正高级工程师23人,高级工程师36人,博士4人,硕士83人。 2)拥有顶尖的研发技术能力和深度定制化服务的能力,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改办“科改示范行动”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长期致力于我国智能输送装备及其配套智能装备的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培育工作,承担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等项目30余项,拥有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80项、外观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131项。同时,公司通过对细分领域的技术细节、工艺流程特点和柔性程度的深入理解,以定制化的能力和整体解决方案的集成能力,满足客户定制化和智能化的升级需求。 3)积累众多高端头部客户,行业影响力强,公司自成立至今专注于智能高端装备的研发、设计和制造,产品广泛服务于中国一汽、比亚迪、首钢集团、中国烟草等大型客户和市政及医院。公司在装备制造业,特别是在机械行业,具有很强的行业影响力和技术优势。同时,公司市场地位较高,在2020年中国AGV企业竞争力排行中得分排名第一。 公司估值:本次公司发行价为8元/股,对应前四个季度的净利得到的PE-TTM倍数为19.45,低于可比公司均值。公司将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推动了行业内企业的技术进步,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随着公司募投项目的逐步落地将会带来生产线布局的优化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顺应了行业趋势,有利于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助力公司长远发展。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引致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风险;毛利率下滑的风险;技术研发风险;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吴进军董事长,法定代... -- -- 点击浏览
吴进军,男,1978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工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2006年7月至2009年10月任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2009年10月至2012年5月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科技发展部主管;2012年5月至2015年1月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科技发展部部长助理(其间: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挂职任新县县委常委、副县长);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任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系统分析研究所所长;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副部长(挂职)、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系统分析研究所所长;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副部长(挂职)、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任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21年11月至今任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部长。
谭君广总经理,非独立... 85.71 -- 点击浏览
谭君广先生:1976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正高级工程师,1999年7月至2002年5月,任中国机械总院成套技术研究所工程师;2002年5月至2004年12月,任发行人成套事业部工程师;2004年12月至2019年11月,任发行人企业规划部副部长、部长;2010年5月至2017年8月,任北京机科恒生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监事;2014年8月至2021年12月,任机科汇众董事;2017年3月至2021年9月,任机科重工董事长;2019年8月至今,任机科环保董事长;2016年6月至今,任发行人董事会秘书;2017年1月至今,任发行人党委副书记。2017年9月至今,任发行人董事;2018年11月至今,任发行人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曾任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任平副总经理 73.73 -- 点击浏览
任平先生:1966年出生,中国国籍,学士,高级工程师,1988年7月至2002年5月,历任中国机械总院基础件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成套所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室主任;2002年5月至2019年6月,历任发行人成套事业部室主任、智能事业部副总经理、总经理;2014年8月至2021年12月,任机科汇众董事长。2019年6月至今,任发行人副总经理。
公建宁副总经理 47.67 -- 点击浏览
公建宁先生:197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正高级工程师,2001年7月至2021年6月,历任发行人成套事业部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成套事业部工程部经理,智能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2021年7月至今,任发行人副总经理。
杨玉亭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杨玉亭先生:1964年4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工学学士,正高级工程师。1987年7月至2002年4月历任哈尔滨焊接研究所金钢室工程师、副主任;2002年4月至2003年3月任机科发展科技股份公司哈尔滨分公司总经理;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任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机科发展科技股份公司哈尔滨分公司总经理;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任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焊接产业总公司实芯焊丝产业部总经理;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任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焊接产业总公司实芯焊丝产业部总经理、焊接产业总公司副总经理;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历任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副所长、党委书记;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工会主席,党群工作部部长;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职工监事、总部党总支书记、党群工作部部长;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职工监事、总部党总支书记、党群工作部部长、党委宣传部部长;2020年6月至今任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职工监事、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白国林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白国林先生:1965年1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高级会计师。1986年7月至2002年4月历任机电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财务科会计员、财务办公室副主任、财务管理处副处长;2002年4月至2004年12月任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财务管理部副部长;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任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部长;2006年12月至2017年11月任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财务管理部部长;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纪监审工作部常务副部长(挂职)、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总会计师;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审计与法律风控处处长(挂职)、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总会计师;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审计与法律风控部常务副部长(主持工作)、部长(挂职)、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总会计师;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任工研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总会计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审计与法律风控部部长(挂职);2022年3月至今任工研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周鹏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周鹏女士:1977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程师。1999年7月至2003年3月任机械科学研究院系统分析研究所助理工程师;2003年3月至2016年3月历任机械科学研究院行政事务部主管、企划管理部主管、部长助理、产业发展部副部长;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任北京机电研究所所长助理、总经理助理;2019年6月至今任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审计与法律风控部副部长。
黄雪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黄雪先生:1963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工程硕士,正高级工程师。1985年8月至1995年2月任机械科学研究院助理工程师;1995年2月至2002年11月历任机械科学研究院基础通用标准与技术研究部副主任、主任、包装室主任、机械基础及包装研究室主任(期间:1999年5月至2002年5月任机械科学研究院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2002年11月至2003年12月任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总工程师;2003年11月至2011年5月任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总工程师、副主任;2011年5月至2017年12月任机械科学研究院工程机械军用改装车试验场党委书记、副主任;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任中机寰宇认证检验有限公司董事长、临时党委副书记;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行业发展部部长;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行业发展部部长、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董事长;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行业发展部部长、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董事长、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任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董事长、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21年12月至2024年1月任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徐欢董事会秘书,财... -- -- 点击浏览
徐欢,女,1973年11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经济学学士、高级会计师,2002年12月至2007年6月担任机械科学研究院财务管理部主管、会计师;2007年6月至2010年3月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财务管理部部长助理;2010年3月至2017年12月担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财务管理部副部长;2017年12月至2020年7月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副部长、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挂职);2020年7月至2024年6月任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2022年8月更名为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党委委员。2024年6月至今任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李冬茹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李冬茹女士:1955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工学学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2年8月至1985年12月在原机械工业部精密机床修理总站、北京机床研究所从事数控技术开发、数控机床改造等工作,任技术开发科副科长;1986年1月至1998年6月在原机械工业部机床工具司、原机械电子部基础装备司工作,任副处长、处长;1998年7月至2001年2月在原国家机械工业局行业管理司工作,任处长;2001年3月至2023年12月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兼科技工作部主任、奖励办公室主任;2023年1月至今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委员。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5-03-24中机机科(北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实施完成
2025-02-17中机机科(北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5000.00实施完成
2019-08-29机科(深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0.00实施完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