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139.09亿 | 总市值:139.09亿 | ||
流通股本:102.27亿 | 总股本:102.27亿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上期评级 | |||||
2022-05-17 | 国海证券 | 芦冠宇 | 未知 | 未知 | 商业贸易行业巨子生物招股书解读:国内重组胶原蛋白护肤龙头 | 查看详情 |
胶原蛋白可分为动物源及重组胶原蛋白,其中重组胶原优势相对明显,目前进入渗透率稳步提升的阶段。相较于传统的动物源胶原蛋白,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活性及相容性更高、免疫原性和风险性更低,具备更安全、成本更低的优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1年我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达108亿元/渗透率达37.7%,至2027年规模有望达1083亿元/2022-27年CAGR达42.4%,渗透率将超60%。 胶原蛋白应用领域丰富,其中功效性护肤品、医用敷料、肌肤焕活等细分赛道发展增速快、未来空间大。胶原蛋白为人体重要物质,具备修护、抗衰等重要功能,广泛应用于大美丽健康领域。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 护肤品领域:重组胶原蛋白护肤品为增速最高的细分赛道,2021年市场规模达46亿元/占比整体功效性护肤品市场约15%,预计至2027年有望达645亿元/2022-27年CAGR达55%,增速显著高于整体功效性护肤品行业; 医用敷料领域:重组胶原蛋白敷料迈入快速成长期、2021年渗透率达18.5%,预计2022-27年CAGR达28.8%; 肌肤焕活(非手术)领域:至2021年规模达424亿元,其中透明质酸/肉毒素/胶原蛋白分别占比51.2%/32.8%/8.7%。2021年期重组胶原蛋白成分进入该领域后,在肌肤焕活市场进入以渗透率提升为主的景气周期,至2027年渗透率有望提升至9.7%。 技术+生产优势赋能产品,多品牌矩阵+全渠道协同驱动业绩增长。 产品制胜:105项SKU产品矩阵丰富,八大品牌横跨三大领域布局;其中,可复美、可丽金为两大拳头品牌。 2021年,可复美、可丽金产品在天猫商城复购率分别达42.9%/32.4%;按2021年零售额计,可复美是国内医用敷料市场的第二畅销品牌、第四畅销的专业皮肤护理品牌,可丽金为国内三畅销的专业皮肤护理品牌。 渠道协同:“医疗机构+大众消费者”双轨销售,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全渠道:1)医疗机构:直销+经销覆盖国内1,000多家公立医院、1,700家私立医院和诊所、约300个连锁药房品牌。2)大众:直销覆盖电商、社交媒体平台上的DTC店铺,以及电商平台的自营部门;经销覆盖个人消费者、化妆品连锁店及连锁超市约2,000家门店。线上渠道近年来迎来快速放量,2019-2021年线上直销销售额CAGR高达102%,营收占比由16.5%提升至41.5%,线上直销毛利率高达90%+。 技术领先:专有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在国内获行业内首个发明专利授权,重组胶原蛋白的高效表达及制造技术、稀有人参皂苷生产技术均为行业领先水平。迄今,公司已拥有75项专利及专利申请、105项SKU的多元产品组合、85款在研产品管线,公司研发转化效率高,商业化能力已得到充分验证。 生产强大:公司重组胶原蛋白产能为10,880千克/年,是全球最早实现重组胶原蛋白量产且拥有最大重组胶原蛋白产能的企业之一; 当前重组胶原蛋白纯度为99.9%,达到医疗级材料的行业标准;且公司为国内最早实现五种稀有人参皂苷量产,人参皂苷CK的生产效率是全球报道的其他工厂最高生产效率的20倍以上。 未来看点:丰富产品管线、扩建产能,注入长线成长动能。 产品管线:85种在研产品,包含53种功效性护肤品(48种基于重组胶原蛋白,5种基于人身皂苷)+16种医用敷料+4种肌肤焕活产品+2种生物医用材料+7种功能性食品+3种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其中可复美Human-like重组胶原蛋白修护精华、可丽金Human-like 重组胶原蛋白霜为重磅功效性护肤新品,均预计于2022年下半年上市。 产能:至2026年,实施五项产能扩张计划总投资达15亿元,达产后重组胶原蛋白、人参皂苷年产能分别约为212500/267800千克,约为现有产能的20/425倍。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调整影响;市场竞争加剧;研发及注册进度不及预期;疫情进一步恶化冲击终端消费;本报告基于招股书简单加工整理,与行业情况可能存在认知偏差,有待进一步独立研究;中国与海外市场并不具有完全可比性,相关资料仅供参考 | ||||||
2022-05-17 | 光大证券 | 唐佳睿 | 增持 | 增持 | 零售行业周报第431期:消费短期承压,看好长期复苏 | 查看详情 |
零售板块行情回顾:过去两周(7个交易日),上证综合指数、深证成份指数涨幅分别为1.22%和1.26%,商贸零售(中信)指数的涨幅为3.85%,跑赢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2022年以来(84个交易日),上证综合指数、深证成份指数涨幅分别为-15.26%和-24.89%,商贸零售(中信)指数的涨幅为-8.80%,跑赢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过去两周,商贸零售行业涨幅为3.85%,位列30个中信一级行业的第11位。过去两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20个行业上涨,涨幅排名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汽车、综合和国防军工,涨幅分别为9.07%、7.61%和6.31%。2022年以来,商贸零售行业涨幅为-8.80%,位列30个中信一级行业的第6位。2022年以来,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2个行业上涨,涨幅排名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煤炭、建筑和房地产,涨幅分别为14.96%、0.03%和-2.54%。过去两周,零售板块子行业中,涨幅排名前三位的子行业分别是专业市场、超市及便利店和贸易,涨幅分别为6.45%、5.89%和5.76%。2022年以来,零售板块子行业中,涨幅排名前三位的子行业分别是超市及便利店、百货和专业市场,涨幅分别为0.05%、-5.79%和-8.70%。过去两周,零售行业主要的93家上市公司(不含2021年首发上市公司)中,75家公司上涨,2家公司持平,16家公司下跌。 过去两周,涨幅排名前三位的公司分别是三木集团、徐家汇和金一文化,涨幅分别为61.74%、23.70%和19.35%。2022年以来,零售行业主要的93家上市公司(不含2021年首发上市公司)中,43家公司上涨,50家公司下跌。2022年以来,涨幅排名前三位的公司分别是徐家汇、翠微股份和国美通讯,涨幅分别为94.19%、74.72%和54.35%。零售行业投资策略:五一劳动节期间消费数据的表现较为平淡,北京和上海等地疫情反复对节假日期间的消费数据产生了一定不利影响。 下周一(5月16日)社消数据即将公布,我们预计社消增速仍将处于底部区间。短期内消费复苏的压力较大,消费者消费意愿也相对疲弱,尤其是可选品类或将承压,而超市相关品类如食品饮料等必选品类的表现将相对稳健。从长期维度看,我们看好疫情复苏后的可选品反弹机会,建议投资者择机布局一些低估值的可选品类。参考2020年历史数据,随疫情逐步恢复,可选品将有较大弹性,相关消费数据也大多在3-6个月时间内恢复,因此我们也看好部分百货、黄金珠宝以及华致酒行等专卖店。下周建议关注:重庆百货,王府井,百联股份,老凤祥,潮宏基。风险分析:居民消费需求增速未达预期,地产后周期影响部分子行业收入增速,渠道变革大势对现有商业模式冲击高于预期。 | ||||||
2022-05-16 | 开源证券 | 黄泽鹏 | 不评级 | 不评级 | 商业贸易行业周报:关注零售行业中期投资策略:穿透迷雾、紧抓龙头 | 查看详情 |
零售行业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紧抓龙头、穿透迷雾,拨云见日会有时本周我们发布了商贸零售行业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2021年来社会消费稳定复苏,但2022Q1受到疫情扰动,部分偏可选消费品类增速放缓;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层面,我们测算零售企业整体2021年盈利承压、2022Q1有所改善;其中,超市边际改善明显、黄金珠宝增速放缓,化妆品医美龙头品牌则持续表现优异。拨开疫情迷雾,投资策略方面我们建议优选基本面趋势向上的高景气赛道,把握行业内竞争优势边际提升的龙头公司。((1:)超市:外部竞争压力已显著缓解,叠加疫情带来需求增加和下半年通胀因素等推动,超市行业基本面在持续改善;龙头公司生鲜供应链竞争优势突出,未来盈利能力和估值均有望迎来进一步修复。((2))黄金珠宝:短期疫情无碍行业逻辑,龙头公司依托品牌、产品和渠道优势扩张,叠加行业变革导致中小品牌生存压力增大,有望推动行业出清和头部集中。((3))化妆品:新规带来严监管叠加流量红利减弱背景下,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大单品+多渠道”逻辑持续验证,国货龙头凭借更强的品牌、渠道运营和研发能力,有望“强者恒强”。((4)):医美:“轻医美+低线渗透+消费者结构优化”推动行业持续增长,严监管趋势下,不合规产品受限出清利好合规医美产品和机构,产业链中相对看好具备较高技术、资质壁垒的国产医美产品龙头厂商。 行业关键词:京东新百货、同城配、消费洞察、CPI、全能超市等等【京东新百货】京东APP增设新入口“京东新百货”布局线下门店。 【同城配】拼多多布局新业务“同城配”。 【消费洞察】京东发布《2021年消费现象及产业洞察报告》。 【CPI】2022年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环比上涨0.4%。 【全能超市】饿了么在多地上线“社区集采+定点配送”的“全能超市”。 板块行情回顾本周(5月9日-5月13日),商贸零售指数报收2621.20点,上涨3.81%,跑赢上证综指(本周上涨2.76%)1.05个百分点,板块表现在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11位。零售各细分板块中,本周专业连锁板块表现较好,2022年年初至今超市板块涨幅领跑。个股方面,本周上海九百(21.0%)、新世界(14.5%)、百联股份(13.9%)涨幅靠前。 投资建议:关注化妆品医美、黄金珠宝和超市龙头公司投资主线一(化妆品):大单品+多渠道逻辑持续验证,重点推荐国货美妆龙头贝泰妮、珀莱雅、鲁商发展,受益标的化妆品原料龙头科思股份等;投资主线二(医美):重点推荐医美产品龙头爱美客、华熙生物;投资主线三(黄金珠宝、超市):关注黄金珠宝头部品牌市占率提升,重点推荐潮宏基、周大生、迪阿股份;关注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带来龙头超市企业经营情况边际改善,重点推荐永辉超市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疫情反复,行业竞争加剧等。 | ||||||
2022-05-16 | 开源证券 | 黄泽鹏 | 未知 | 未知 | 商贸零售行业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紧抓龙头、穿透迷雾,拨云见日会有时 | 查看详情 |
1.行业回顾:2021年社会消费稳定复苏,但2022Q1受到疫情扰动,部分偏可选消费品类增速放缓。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层面,我们测算零售企业整体2021年盈利承压、2022Q1有所改善;其中,超市边际改善明显、黄金珠宝增速放缓,化妆品医美龙头品牌持续表现优异。 2.细分板块梳理分析:超市:随着社区团购等互联网新业态退潮,超市企业外部竞争压力显著缓解,叠加疫情带来需求增加和下半年通胀因素等推动,我们认为超市行业基本面2022年将持续改善。展望未来,龙头公司基于自身供应链、渠道规模和数字化建设构筑的竞争优势突出,经营表现有望更优于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和估值均有望迎来进一步修复。 黄金珠宝:行业短期受疫情影响,但长期逻辑未变,新工艺、新需求、新模式、新品类推动行业持续增长,且头部集中趋势明显;龙头公司依托品牌、产品和渠道优势,加速下沉扩张,叠加行业变革导致中小品牌生存压力增大,有望推动行业出清与集中。 化妆品:在化妆品新规带来严监管叠加流量红利减弱背景下,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大单品+多渠道”逻辑在持续验证;国货龙头凭借更强品牌、渠道运营和研发能力,构筑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优势,有望长期受益于行业出清,市占率提升“强者恒强”。 医美:医美需求具备高粘性,疫情缓和后,在终端机构大力度活动推动下有望较快反弹。长期展望,“轻医美+低线渗透+消费者结构优化”有望推动行业持续增长。我们认为,严监管趋势未变,但旨在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不合规产品逐步出清,也将显著利好合规医美产品和机构龙头。结合产业链分析,我们看好具备较高技术、资质壁垒的国产医美产品龙头厂商。 3.投资建议:重点关注超市、黄金珠宝、化妆品、医美四大板块优质公司。 (1)超市:关注龙头超市基本面持续改善,重点推荐生鲜供应链优势突出的永辉超市、家家悦、红旗连锁;(2)黄金珠宝:关注头部品牌渠道扩张和市占率提升,重点推荐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周大生、潮宏基、迪阿股份;(3)化妆品:新规背景下行业将“强者恒强”,重点推荐“大单品+多渠道”优势突出的国货化妆品品牌龙头贝泰妮、珀莱雅;(4)医美:严监管与短期疫情无碍行业长期增长,重点推荐具备较高技术、资质壁垒的合规医美产品龙头爱美客、华熙生物。 4.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疫情反复,行业竞争加剧,政策风险等。 | ||||||
2022-05-11 | 万联证券 | 陈雯,李滢 | 不评级 | 不评级 | 商业贸易行业周观点:巨子生物港交所递表,阿里巴巴国际站新增“医美行业”资质准入 | 查看详情 |
行业核心观点: 上周,申万商贸零售指数下跌 2.95%,跑输上证综指 1.46个百分点。从统计局公布的社零数据来看,3月社零较 2021年同期-3.5%,其中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零售额分别同比-17.9%、-6.3%。我们认为,短期内疫情反扑超此前的预期,消费市场的复苏也面临不确定性。建议关注:①母婴:三孩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各地政府出台多条生育激励措施,预计未来随着更多相关配套措施与政策落地,出生率有望提振,建议提前关注母婴赛道投资机会;②化妆品&医美:颜值经济下化妆品、医美需求旺盛,近期多项化妆品、医美相关法规发布,行业面临洗牌,合规化妆品、医美龙头公司将受益;③黄金珠宝:近期地缘政治摩擦加剧推动金价持续走高,但线下消费场景受疫情冲击面临不确定性。中长期看,“悦己”观念之下的日常消费、送礼、投资等多场景渗透率的提升驱动行业规模稳步扩大,加之近两年疫情加速行业整合,珠宝龙头企业积极抢占渠道、升级品牌、开发新品等抢占市场,看好黄金珠宝龙头企业。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上周(5月 2日-5月 8日)上证综指下跌 1.49%、申万商贸零售指数下跌 2.95%,商贸零售指数跑输上证综指 1.46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涨跌幅排第 26。年初至今,上证综指下跌 17.53%、商贸零售指数下跌 18.15%,申万商贸零售指数跑输上证综指 0.62个百分点,在申万 31个一级子行业中涨幅排名第 11。 行业数据:①社零数据: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5%,其中,商品零售收入同比-2.1%,餐饮收入同比-16.4%。细分品类中,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零售额分别同比-17.9%、-6.3%。②原材料价格数据:上周黄金下跌 14.49美元至 1881.93美元/盎司,白银下跌 0.43美元至 22.35美元/盎司。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奥园美谷高管变动;上海家化、壹网壹创、豫园股份、周大生和豪悦护理股份回购。 行业重要事件:①医美护肤公司巨子生物港交所递表;②阿里巴巴国际站新增“医美行业”资质准入;③多地药监局发布化妆品备案延期通告;④疫情对金饰需求增长带来障碍。 风险因素:疫情复燃、消费恢复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 ||||||
2022-05-10 | 国海证券 | 芦冠宇,李英 | 未知 | 未知 | 商业贸易行业美丽田园招股书解读:国内健康与美丽管理服务龙头,拓店空间广阔 | 查看详情 |
美丽田园:中国领先的健康与美丽管理服务提供商。美丽田园品牌成立于1993年,自成立以来构建了包含美丽田园、贝黎诗、秀可儿、研源的多品牌服务体系,分别涉及日常面部及身体护理服务、能量仪器与注射服务以及抗衰医学服务,致力于提供一站式健康与美丽管理服务 。截至2021年底,公司在全国拥有177家直营门店和160家加盟门店,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日常面部及身体护理服务提供商、第二大的身体及皮肤护理服务提供商。 健康与美丽管理服务行业:空间广阔,细分市场高潜力,竞争格局高度分散。 市场:健康与美丽服务泛指维持及改善身体健康与外形的一系列服务,涵盖身体及皮肤护理服务、抗衰医学服务、以及其他服务细分市场。 消费升级+健康、美丽意识提升,身体及皮肤护理市场体量或达万亿。需求核心驱动来源于可支配收入增长带动的消费升级+健康、美丽意识提升;2019年,身体及皮肤护理服务整体市场规模4697亿元,2016-2019年GAGR为10.9%;预计2030年体量可达10567亿元,2020-2030年GAGR为8.9%。 都市生活刺激护理需求+产品推新快丰富供给,日常面部及身体护理细分市场稳健增长。主要客群为31-50岁之间的白领、管理人员及家庭主妇,其中城市女性占83%。由于都市生活习惯(频繁使用电子产品、熬夜等)导致身体及皮肤问题频发+日常面部及身体护理产品获批上市速度快(大多为化妆品/Ⅰ、Ⅱ类医疗器械),日常面部及身体护理细分市场持续稳健增长。 至2019年日常面部及身体护理市场体量4097亿元,占身体及皮肤护理市场的87%,2016-2019年CAGR9. 4%,预计至2030年体量达6402亿元,2020-2030年CAGR5.6%。 能量仪器与注射类项目种类丰富、客单价高、渗透率低;1)种类丰富:能量仪器项目中光子嫩肤、皮秒激光、热玛吉热度较高;注射类项目中透明质酸、A型肉毒杆菌注射热度较高。2) 21-40岁女性为消费主力,采用率整体较低:约73%消费者为女性,其中21-40岁女性占比高达76%,采用率亦领先其他年龄段女性,但采用率仍处低位(最高仅3.3%)。3)高客单价、低渗透率:能量仪器、注射类项目均价分别为4000-20000/2000-10000元。2016-2020年,中国能量仪器与注射项目渗透率由6.4次/千人提升至16.1次/千人;对标海外医美主要市场,韩国50.7次/千人,美国30.5次/千人,中国能量仪器与注射项目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 能量仪器与注射服务市场2020-2030年增速近20%,成为身体及皮肤护理市场增长第二曲线。能量仪器与注射市场体量扩大以渗透率提升驱动为主,2019年市场体量600亿元,占身体及皮肤护理市场的13% ,2016-2019年CAGR为24.9%;预计至2030年体量达4166亿元,占身体及皮肤护理市场的比重持续提升至39% ,2020-2030年复合增速18.3%。 抗衰医学服务市场新兴,2016-2020年增速25%。核心客群为中年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城市居民。由于国内亚健康状态人口不断增加+技术进步,抗衰医学服务市场蓬勃发展,体量虽小但增长较快, 2016-2020年,抗衰医学服务市场体量由24亿增长至57亿, GAGR为24.9% ;预计2030年将达290亿,2020-2030年GAGR为17.6%。 竞争格局:市场高度分散,头部企业连锁化率亟待提升。 中国身体及皮肤护理市场高度分散,未来竞争集中于提供专业化、差异化、定制化的服务。按收入计,2021年身体及皮肤护理市场CR5仅1.5%,市场高度分散,中小企业众多;其中,美丽田园以市占率0.3%位居第二。美容意识提升叠加美容技术进步,促使求美者需求多样化,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未来身体及皮肤护理服务商的竞争集中在提供专业化、差异化且可定制化的服务。 日常面部及身体护理市场更为分散,美丽田园市占率位居行业第一。按收入计,2021年日常面部及皮肤护理市场CR5不足1%,美丽田园市占率0.2%位居第一,但领先优势微弱。当前面部及身体护理服务市场高度分散,未来享有品牌效应、资金实力、全面的产品矩阵等先发优势的头部机构连锁化率有望提升。 能量仪器与注射服务市场相对集中,美丽田园市占率位居行业第四。按收入计,2021年能量仪器与注射服务市场CR5为6.5%,相较日常面部及身体护理市场更为集中,但竞争格局仍较分散,美丽田园市占率0.6%位居行业第四。能量仪器与注射服务行业监管标准更严格,医师门槛与获客成本均更高,因而行业进入壁垒更高,未来享有先发优势的头部企业有望受益于行业渗透率提升,领先于中小企业实现连锁化率的提升,更有力攫取市场份额。 竞争优势:业务范围+客群+门店布局+技术团队,多重优势共同提升综合实力。 业务:积极转变业务模式,多品牌提供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公司紧跟市场动向,深刻理解客户多元化需求,在主业日常面部及身体护理服务基础上,于2011年增加能量仪器与注射服务,现已成为支撑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柱;于2018年开拓抗衰医学服务,未来增长可期。迄今,旗下共设美丽田园、贝黎诗、秀可儿医美、研源医疗四大品牌,旨在为18-60岁的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 客群:客户基础牢固,客群庞大且粘性高。活跃会员人数庞大、粘性高、消费能力强。1)活跃会员数:截至2021年底,直营店的活跃会员超过77,356名,同比增长12.5%;其中,能量仪器与注射服务活跃会员增长相对更快,同比增长18%;日常面部及身体护理服务活跃会员则同比增长12%。2)活跃会员到店次数:直营店的活跃会员每年平均到店13.3次,同比提升1.2次;其中,到店享受日常面部及身体护理服务的次数最高,为12.5次,能量仪器与注射服务、抗衰医学服务则分别为3.1/3.3次。3)活跃会员平均消费额:直营店的每名活跃会员2021年平均消费20,832元,较2020年增加681元;其中能量仪器及注射服务平均消费最高,为16,896元;日常面部及身体护理、抗衰医学服务的平均消费分别为11,843/16,364元。 布局:门店网络分布全国,一线城市为主、新一线城市拓店加快。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围绕国内18个省市、21个城市开设177家直营店和160家加盟店; 已在北上深三个一线城市开设87家直营门店,占门店总数近50%;近两年来逐渐转向新一线城市发力布局,2020、2021年新一线城市直营门店分别新增2/9家,拓店节奏明显加快。新店扩张高效:由完成选址至开设门店约三个月,日常面部及身体护理服务门店收支平衡期约十个月。整体同店营收增速20%: 2021年,公司门店整体同店营收同比增速为20.4%,其中秀可儿门店、研源医疗中心同店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6.6%/18.7%;日常面部及身体护理服务门店中,新成立门店同店营收同比增速最高,达42.5%,发展中门店、成熟门店同店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0.3%/18.2%。 技术团队:医生团队专业稳定,人才培育体系成熟完备。截至2021年底,公司共拥有1,940名专业服务人员,其中注册医生、经培训的美疗师、护士及店长分别为97/1560/118/165名;公司专业服务人员工作年限平均为6.1年,留任率高达74%,医生团队专业稳定。数字化建设领先,提升营运效率及客户体验。实时库存管理系统,提升门店运营效率;SAP服务管家系统,促进业务运营效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挖掘并满足客户需求。 门店扩张:内生增长+外延收购双轮驱动,至2026年规划新增143家门店。内生增长:规划未来四年新增115家直营店。规划于2023/2024/2025/2026年分别新增25/30/30/30家直营店。外延收购:规划未来四年新增28家加盟店。 规划于2023/2024/2025/2026年分别收购8/8/6/6家加盟店。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趋严影响;开店不及预期;易受重大医疗事故影响;市场竞争加剧;疫情进一步恶化冲击终端消费;本报告基于招股书简单加工整理,与行业情况可能存在认知偏差,有待进一步独立研究;中国与海外医美市场并不具有完全可比性,相关资料仅供参考。 | ||||||
2022-05-10 | 德邦证券 | 郑澄怀 | 不评级 | 不评级 | 商业贸易行业:胶原蛋白长坡厚雪,巨子生物何以成为龙头? | 查看详情 |
美护行业的下一风口在何方?四轮驱动看胶原蛋白多元发展。 (1)如何看待行业未来发展?政策端:多项政策出台引领行业规范化、标准化,严监管提升进入门槛; 供给端:动物源受产能限制,基因工程技术未来取得突破将引领行业变革;需求端: 当下以医疗健康领域应用为核心,未来向护肤、医美多元拓展。 (2)生物医药:胶原蛋白具备高拉伸强度、生物降解性能、低抗原活性等特征,21年基于胶原蛋白的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 32亿,技术发展或推动向牙科、脊柱、骨科等领域拓展,预计 27年将增至 199亿,CAGR 35.1%,应用端海外品牌占据中高端市场主导地位,医疗创新及降低进口依赖度或推动国产替代。 (3)医美注射:玻尿酸&肉毒毒素占领市场高地,双美、长春博泰产能受限且价格较高,未来重组胶原价格降低+生物活性改善+水光合规化发展趋势下,将共同做大胶原市场,预计 27年重组胶原在医美领域中肌肤焕活应用市场的渗透率将接近 10%。 (4)功效护肤:两大需求将推动重组蛋白在功效护肤市场 27年提升至 645亿,22-27CAGR 55.0%:①医美术后修复:医美发展监管从严加快市场出清,用于屏障受损皮肤护理的医用敷料市场将持续增加;②功能护肤替代:医用敷料渠道从美容院/医院/药房到公域流量的传播链顺畅,产品安全性高更符合敏感肌需求,对皮肤学级护肤品将有所替代。 巨子生物何以成为行业龙头?技术贯穿企业发展始终,完成“从 0到 1”阶段。 (1)研发团队:联合创始人范代娣任西北大学教授及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带领团队对重组胶原蛋白研发实现从 0到 1,并参与《重组胶原蛋白》起草,内部搭建优秀研发团队,具备相关学术背景且经验丰富,外部“产学研医”四位一体全新合作模式,实现了从学术研究体系化→科研成果产业化→医学应用落地化的全产业链闭环。 (2)研发技术:建立合成生物学平台,重点打造重组胶原蛋白+人参皂苷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重组胶原纯度 99.9%,纯度/回收率行业领先,已实现Ⅰ/Ⅱ/Ⅲ三种与人胶原蛋白链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的重组胶原蛋白制备,以及 25种功能强化型重组胶原蛋白、5种重组胶原蛋白功效片段的储备,当前已拥有 10.88吨产能,未来将持续扩产巩固领先优势。 (3)研发成果:多重技术专利加持,百余种产品成功商业化,另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与中国专利金奖,技术先进性获国家认可。 “从 1到 10”阶段:依赖品牌矩阵+丰富产品管线+多元渠道布局。 (1)品牌矩阵: 巨子生物作为胶原蛋白唯一且化妆品头部在四大终端均有布局的企业,八大品牌构建差异化矩阵且四大领域布局均初现成效,可复美、可预专注医美领域并进入多家医院,功能食品“参苷”19、20年收入突破 1亿,功效护肤品牌可丽金、可复美为核心盈利基石,于 2021年位列国内专业皮肤护理产品行业畅销品牌第三/第四位。 (2)产品系列:可复美医用敷料 21年已销售超千万盒,以该产品塑造品牌,布局胶原修护、补水安敏等多个系列,天猫复购率达 42.9%,展现品牌知名度及客户忠实度;可丽金布局九大系列,实现线上+创客云商+经销+医美机构全方位覆盖。 (3)渠道铺设:实行“医疗机构+大众消费者”双轨销售策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全渠道销售网络,线上构建“明星+美容博主+皮肤科达人”的直播矩阵,定期参加顶尖学术会议提升公司影响力。未来将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深化功效护肤、医用敷料及医美领域布局,通过 IPO 募资进一步扩大产能,并持续加强研发投入。 投资建议:胶原蛋白在医疗、医美、护肤及食品领域四大维度广泛应用,而原料供给有限且技术门槛较高,原料生产商具有高度稀缺性。巨子生物以范教授为核心人物,IPO 不断强化研发投入夯实基本盘,形成两大品牌+多子品牌并存的矩阵模式,实行“医疗机构+大众消费者”双轨销售策略,未来拟持续强化研发、丰富产品矩阵,深化胶原蛋白龙头地位,公司已提交港交所上市招股说明书,建议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调整风险;产品注册证收紧,拿证节奏或不及预期;技术进步不及预期;产品研发风险 | ||||||
2022-05-08 | 开源证券 | 黄泽鹏 | 不评级 | 不评级 | 商业贸易行业周报:百果园拟赴港交所IPO,冲击“水果零售第一股” | 查看详情 |
百果园再度提交上市申请,冲击“水果零售第一股””本周(5月2日),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果园”)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我国水果零售市场规模2021年已达到12290亿元、2026年有望达到17752亿元,增长空间广阔,但行业长期存在流通效率低、配送层次多、损耗率高和信息不对称等痛点,存在较大优化空间。分渠道看,农贸市场与现代零售(商超等)占据约62%市场份额;分公司看,行业CR5仅约3.6%,排名第一的百果园市占率也仅有1.0%,格局高度分散。行业竞争壁垒主要聚焦于围绕供应链的标准化体系、优质货源、仓储物流和运营能力。作为我国水果新零售龙头,百果园已构建业内最大的水果分销网络,截至2021年底线下门店达到5351家,2021年实现营收102.89亿元、归母净利润2.35亿元。产业链视角看:(1)采购方面公司通过农业技术赋能与源头供应商稳定合作;建立全国首个全品类果品品质分类体系,打造自有品牌果品。(2)仓储物流方面建立了高效的仓配冷链体系,在全国拥有28个初加工配送中心。 (3)零售方面搭建了线上线下和店仓一体化的水果专营零售网络,线下渠道通过加盟模式实现全国范围快速扩张;线上渠道布局多个平台支持及时达和次日达。通过全产业链布局,百果园稳步提升垂直生鲜零售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行业关键词:雅诗兰黛、轩竹生物、巨子生物、颜钥医美、潮流东方季等等【雅诗兰黛】雅诗兰黛2022财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22%。 【轩竹生物】四环医药拟分拆轩竹生物上市,有利于公司聚焦医美业务。 【巨子生物】巨子生物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颜钥医美】薇诺娜推出医美连锁品牌“颜钥医美”。 【潮流东方季】抖音“潮流东方季”收官,国货销量同比增长79%。 板块行情回顾本周(5月2日-5月6日),商贸零售指数报收2627.22点,下跌2.95%,跑输上证综指(本周下跌1.49%)1.46个百分点,板块表现在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26位。零售各细分板块中,本周互联网电商板块表现较好,2022年年初至今超市板块涨幅领跑。个股方面,本周凯淳股份(44.0%)、徐家汇(21.1%)、焦点科技(21.0%)涨幅靠前。 投资建议:关注化妆品医美、黄金珠宝和超市板块投资主线一(化妆品):大单品+多渠道逻辑持续验证,重点推荐国货美妆龙头贝泰妮、珀莱雅、鲁商发展,受益标的化妆品原料龙头科思股份等;投资主线二(医美):重点推荐医美产品龙头爱美客、华熙生物;投资主线三(黄金珠宝、超市):关注黄金珠宝头部品牌市占率提升,重点推荐潮宏基、周大生、迪阿股份;关注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带来龙头超市企业经营情况边际改善,重点推荐永辉超市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疫情反复,行业竞争加剧等。 | ||||||
2022-05-06 | 德邦证券 | 郑澄怀 | 不评级 | 不评级 | 商业贸易行业美护板块2021&22Q1财报总结:21年&22Q1美护业绩高增,维持高景气度,看好长期配置价值 | 查看详情 |
化妆品行业:板块分化明显、龙头强者恒强。 (1)品牌端:延续高增长态势,2021全年收入同比增长 28.7%,归母净利润同增 18.6%,部分品牌加大新渠道建设及品牌流量投放,销售费用扰动业绩表现,但品牌公司仍表现较强:①行业高β:2021年化妆品行业增速领先于社零,展现高景气度;②龙头强α:在国潮崛起及功效护肤浪潮下,兼具产品力的品牌展现较强盈利能力,马太效应明显,贝泰妮、珀莱雅等龙头表现超预期。 (2)代运营板块:收入规模及盈利能力均下滑:①代运营公司以天猫为基本盘,流量红利减退、流量逐渐饱和,公司从天猫向抖音、快手等平台切换;②部分代运营公司转换大客户的服务模式,同时拓展新产品、新品类,但上量仍需时间兑现。 (3)原材料板块: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成本高企、劳动力成本攀升等因素下,考虑疫情下市场增长乏力,化妆品制造业难以将成本上涨压力传导至下游企业,压缩利润空间,22Q1环比改善。 医美行业:监管及疫情反复扰动下,产业链各环节企业业绩分化较大。 (1)药械产品端:医美龙头表现依旧亮眼,爱美客 21年收入 14.5亿/yoy+104.1%,归母净利润 9.6亿/yoy+117.8%,华东医药、四环医药受益于重磅产品少女针、乐提葆国内上市,医药业务受集采等影响表现乏力,医美业务仍实现高速增长,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0.0亿/yoy+123.3%yoy,4.0亿/yoy+1383%,头部企业在合规持证与产品力加持下,拥有更高的抗风险能力,在政策及疫情扰动下,仍能享受医美行业高增长红利,实现业绩提升。 (2)机构服务端:受疫情反复及监管限制影响最大,盈利水平下滑明显,预计短期看疫情仍将限制机构经营活动开展,长期看好疫后机构业绩回升。 (3)渠道平台端:前期医美广告整治对以新氧为代表的平台企业带来不小冲击,使其获客难度增加,21年经营表现不佳,营收、利润同比增速 30.7%/-244.2%,但在疫情影响下,预计部分消费者将咨询活动等从线下移至线上完成,其作为提前获取项目及机构信息的渠道平台,仍将为医美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投资建议:美护板块较整体社零展现更强韧性,行业维持高景气度,疫情扰动医美消费但化妆品消费淡季影响有限,看好疫情后消费回补,板块配置遵循两条主线: (1)长期配置板块龙头,优势明显、业绩高确定性:①爱美客(行业高景气+格局优化+产品丰富,22年 PEG 1.49X)、②贝泰妮(成分崛起+渠道丰富+子品牌建设,PEG 1.71X);③珀莱雅(推行大单品战略+子品牌高增,PEG 1.95X);④华熙生物(护肤品高增+费用率改善,PEG 2.55X)。 (2)短期寻找业绩边际改善标的:①华东医药(22Q1少女针表现亮眼,21X);②科思股份(短期业绩改善+中期产能释放+长期产品扩充,26X);③鲁商发展(化妆品高增,17X);④雍禾医疗(疫情后消费复苏+利润率改善,24X).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降;竞争加剧;疫情扰动;医美新品及化妆品新品牌推出情况不及预期;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 ||||||
2022-05-06 | 开源证券 | 黄泽鹏 | 不评级 | 不评级 | 商业贸易行业周报:财报披露完毕,零售企业2022Q1盈利环比改善 |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