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182.71亿 | 总市值:182.71亿 | ||
流通股本:5.99亿 | 总股本:5.99亿 |
数据港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0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3-23 | 天风证券 | 林竑皓,王奕红,唐海清,缪欣君 | 增持 | 维持 | 上架率提升驱动盈利向好,廊坊项目已中标订单 | 查看详情 |
数据港(603881)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7.21亿元,同比增长11.57%;实现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7.49%,扣非后同比增长27.81%。单季度来看,公司4Q实现收入5.38亿元,同比增长26.02%,环比增长33.08%;实现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增长27.02%。 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0.26亿元(含税)(实际派发金额以公司后续发布的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为准),连同已派发的中期股息,全年合计拟派发现金股利0.40亿元(含税),占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的30.34%。 IDC服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上架率提升带来盈利能力改善 IDC服务:2024年,实现收入17.10亿元,同比增长12.12%,毛利率稳步提升,达32.12%。2024年上半年,公司IDC服务实现收入7.70亿元,毛利率达27.27%;2024年下半年,公司IDC服务实现收入9.40亿元,环比增长22.2%,毛利率达36.10%。 公司已经投入运营的数据中心机柜逐步上电,进一步推动了收入的稳健增长。2025年一季度,公司廊坊项目已中标互联网客户订单,2024年12月,该项目外市电部分已完工并转固,目前正在履行签约流程。2024年,公司云销售业务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517.60%,主要2024年部分云业务合作项目到期,一次性转入成本所致。 经营质量稳步提升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达0.04亿元,同比增长68.55%,主要是由于公司积极拓展业务并开拓销售渠道,销售开支增加所致;公司管理费用达0.75亿元,同比增长8.60%,管理费用率较2023年有所下降;公司财务费用达0.99亿元,同比下降25.07%。 2024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为0.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47亿元,变动比例为132.91%,主要2024年公司计提固定资产以及商誉减值所致。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短期来看,公司经过21、22年固定资产规模快速扩张期后,整体收入增长稳定。同时,公司存量机柜上架率提升叠加整体经营质量稳步提升,为短期盈利提供支撑。中长期来看,公司重视研发投入,且现金充裕,未来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1.78亿元、2.03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供需格局恶化、新项目交付进度不及预期、公司上架率不及预期等 | ||||||
2024-12-18 | 天风证券 | 林竑皓,唐海清,王奕红,缪欣君 | 增持 | 首次 | 国有数据中心龙头,整体经营稳步向上 | 查看详情 |
数据港(603881) 上海市静安区国资委投资控股的国有数据中心企业 数据港成立于2009年,是上海市静安区国资委投资控股的国有数据中心企业。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数据港于2017年登陆A股主板市场,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在上交所主板IPO上市的数据中心企业。24年9月,公司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公布最新“双百企业”名单。 已建成35座数据中心,折合5Kw标准机柜约74,200个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已建成35座数据中心,主营业务规模达371.1兆瓦,折合5Kw标准机柜约74,200个,实现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枢纽及西部相应核心区域的前瞻战略布局。 以批发型数据中心为主,2021、2022年固定资产规模扩张 截至2023年,公司以IDC服务业收入为主,收入规模达15.25亿元。同时,公司主要以批发型数据中心为主,2023年,公司来自批发分销模式的收入达15.10亿元,占比达97.93%,构筑了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 根据公司财报披露数据显示,2019年和2020年在建工程大幅度增长,随后2021年、2022年公司固定资产提升较为显著。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机柜规模的不断扩大,固定资产随之提升,为公司后续经营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在建工程变化情况可视为公司收入增长的领先指标之一。 经营稳健、重视研发,分红比例及频次有所提升 近三年来,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及财务费用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同时,携手头部云计算运营商,持续加大自身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为中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19~2022年公司保持较稳定的分红。2023年起,公司加大了分红力度,同时,2024年上半年进行了中期分红提高了频次。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短期来看,公司经过21、22年固定资产规模快速扩张期后,整体收入增长稳定。同时,整体经营质量稳步提升,为短期盈利提供支撑。中长期来看,公司重视研发投入,且现金充裕,未来可期。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亿元、1.57亿元和1.84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较高、市场竞争格局加剧、产业政策变化、灾害等 | ||||||
2024-08-25 | 民生证券 | 马天诣,谢致远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半年报点评:迈入利润释放期,看好全年业绩稳步增长 | 查看详情 |
数据港(603881) 数据港发布2024半年度业绩。1H24公司实现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4.33%;归母净利润7,058万元,同比增长2.8%;扣非净利润6,367万元,同比增长12.41%。单季度看,Q2实现收入3.97亿元,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4.1%;归母净利润3,483万元,同比增长3.7%;扣非净利润3,174万元,同比增长21%。 穿越行业短期波动,主营业务稳健发展。据科智咨询《2023-2024年中国IDC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宏观环境企稳、数字经济推进、智算需求旺盛,未来传统IDC业务市场有望加速发展,预计2028年规模超2,500亿元。作为IDC第三方服务商的杰出代表,公司在数据中心设计建设、运营管理、能耗管控上持续发挥优势,领跑市场,提供高效、可靠、绿色的算力服务;积极探讨前沿技术引发的变革,捕捉市场需求。随着数据中心项目产能逐步释放,公司经营业绩稳步提升,实现EBITDA约53,666万元,同比增加1,080万元,同比增幅2.05%,表现出穿越行业短期波动的稳健发展态势。 运营规模持续领先,运维工作高效提升。公司已建成35座数据中心,主营业务规模371.1兆瓦,实现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枢纽及西部核心区域的前瞻战略布局,提前适配“东数西算”规划指引;积极响应“数字中国”战略,逐步推动中国联通(怀来)大数据创新产业园项目一期业务变更、廊坊项目的项目建设及上海闵行项目的相关准备工作。运维工作是公司运营的基石,公司保持“零SLA事故、零违规、零客户投诉”目标;提出“严管理、精细化、深下沉”,重点提升现场管理、提高团队工作效能,动态适应业务需要,夯实与大型定制型客户的合作。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在《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等政策指引下,我国数据中心向合理布局、绿色集约的新格局迈进。公司多年高效稳定赋能客户发展,为推动形成数据中心新格局创造积极条件。能耗管控能力突出,年度全国运营数据中心最低PUE达1.09,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H24公司研发费用投入3,776万元,并参与起草行业标准。 投资建议: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应用及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基建”建设进程明显加快,我们看好下游客户业务需求增长带来的公司业绩提升,预计24年~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6.6/18.5/19.9亿元,归母净利润1.8/2.8/3.0亿元,对应8月23日收盘价P/E分别为40x/26x/24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业政策变化风险。 | ||||||
2024-04-16 | 海通国际 | 杨林,宋亮 | 增持 | 维持 | 行业供需未现拐点,业绩中低速增长 | 查看详情 |
数据港(603881) 2023年中低速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5.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6%,EBTIDA约为10.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3%,归母净利润约为1.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5%。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收入有较大增幅,但净利润下降明显,主要原因是公司在4季度有个一次性的收入,但出现资产减值以及一个数据中心的在建转固导致的折旧增加。 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枢纽及西部相应核心区域共运营35座数据中心,IT兆瓦数达371兆瓦,折算成5千瓦标准机柜约74,200个,可以支撑大客户每秒200亿亿次运算量级的算力。公司目前多为高密度机柜(8千瓦)有利于AI业务开展,特别是北方的数据中心,无需制冷系统的规模改造。 行业需求依然疲软,预计未来公司继续保持中低速增长。从2024年的行业需求来看,依然属于供大于需的低谷阶段,大型云计算和互联网企业的需求不足导致行业增速缓慢,因此公司的新项目建设也在减缓。目前廊坊项目土建已基本完成,项目在推进中,上海和怀来项目仍属于前期阶段。考虑到公司与大客户存在24+协议,预计今年可望满电计费,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三年收入为自然中低速增长,净利润率在8%到10%之间。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50(+0.9%)/17.33(-5.4%)/18.19亿元人民币。2024-2026年EBITDA分别为10.86(-7.5%)/12.00(-8.5%)/12.42亿元人民币。考虑到行业景气度仍未有拐点迹象,我们调低了25-26年的收入增速。公司目前综合排名处于行业前三(23年中国信通院排名),且盈利能力稳定。参考可比公司平均值和行业景气度,我们给予数据港2024年11倍EV/EBITDA(原为13倍),则对应目标市值为102.98亿元人民币,目标价格为22.36元人民币/股(-14.8%),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多元化发展不及预期,单一大客户需求端进一步放缓,影响公司EBITDA;公司新项目客户发展不及预期,影响未来收入增速。 | ||||||
2023-08-29 | 民生证券 | 马天诣,谢致远 | 买入 | 维持 | 2023年半年报点评:迈入利润释放期,看好全年业绩高增 | 查看详情 |
数据港(603881) 2023年8月25日,数据港发布2023年半年报。1H23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46亿元,同比增长4.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65.52万元,同比增长66.3%。单季度来看,2Q23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74亿元,同比增长1.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57.25万元,同比增长8.21%。 数据中心项目需求增长,公司主营业务稳健发展。公司主营业务为数据中心服务器托管服务,根据客户规模和要求不同,形成以批发型数据中心服务为主,零售型数据中心服务为辅的经营模式。批发型数据中心服务系面向大型互联网公司或电信运营商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器托管服务。公司凭借高效的执行能力、杰出的技术水平、丰富的运营经验,以及对数据中心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优势,获得了大批量的数据中心项目长期服务合同,短期内实现了业务规模的高速增长。 核心区域布局完成,业务规模持续扩张。公司自2015年开始,通过持续不断的合作、扩张,北至乌兰察布、张北,南至广东深圳、河源,已建成35座数据中心,实现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枢纽及西部相应核心区域的前瞻战略布局,提前适配了国家“东数西算”的数据中心布局规划指引。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数字中国”战略,不断推进数字化助力,逐步推动中国联通(怀来)大数据创新产业园项目一期、河北廊坊项目及上海闵行项目的建设与相关准备工作,继续坚持核心发展战略,以优质项目资源为依托,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和稳定的数据中心服务。 能耗管控能力突出,高效赋能客户发展。公司十多年来高效稳定赋能客户飞速发展,业务范围涵盖华北、华东、华南9个核心城市,为推动国家形成全国范围内布局合理、绿色集约、安全高效的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新格局创造了积极条件。公司能耗管控能力尤为突出,年度全国运营数据中心最低PUE可达1.09,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完全满足《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对2025年国家枢纽节点下降到1.25以下的要求。 投资建议: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应用及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基建”建设进程明显加快,我们看好下游客户业务需求增长带来的公司业绩提升,预计23年~25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6.6/18.5/19.9亿元,归母净利润1.6/2.3/2.6亿元,对应8月28日收盘价P/E分别为61x/42x/38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业政策变化风险。 | ||||||
2023-08-29 | 海通国际 | Liang Song,Natalie Wu | 增持 | 维持 | 中报点评: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新项目节奏放缓 | 查看详情 |
数据港(603881) 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7.46亿元,同比增长4.74%,归母净利润约6,865万元,同比增长66.30%。公司上半年未有新项目投入运营,固定成本稳定,可变成本低于收入增幅,是净利润有较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根据上半年的情况,我们预计,公司全年大概率会维持在个位数的收入增幅,净利率在9%左右。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约5.26亿元的EBITDA,同比增长7.40%,EBITDA率为70.5%,我们预计全年将保持在这个水平。 公司新项目投入节奏放缓。从半年报的情况看,公司的三个新项目(河北怀来、廊坊项目和上海闵行项目)进展较缓慢,应该与公司主动放慢节奏有关。目前IDC整体行业,尚未出现拐点,现象级新应用较少,并且AIGC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需要时间培育,供需关系尚未得到明显改善。不过,我们对未来1到2年的行业改善持乐观态度,公司上架率提升和24+条款是收入合理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有效保证。 投资建议。我们选择了7家具有代表型的数据中心运营商,美国2家,中国5家,2023年平均EV/EBITDA为15倍,美国两家公司的平均企业倍数为22倍。数据港22-25收入CAGR为11.3%,22-25EBITDACAGR为11.4%。 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57(-2.7%)/17.44(-5.2%)/20.06(-0.9%)亿元人民币,2023-2025年EBITDA分别为11.06(-0.09%)/12.33(-2%)/14.23(+3.6%)亿元人民币。公司目前综合规模(运营规模和投建规模)处于行业前列,且盈利能力较强。参考可比公司平均值,我们给予数据港2023年15倍EV/EBITDA,则对应目标市值为145.87(-1.7%)亿元人民币,按4.605亿总股本计算(原为3.2893亿总股本),则目标价格为31.68元人民币/股(-29.8%),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多元化发展不及预期,单一大客户需求端放缓,影响公司收入增速,进而影响公司EBITDA;公司新项目客户发展不及预期,影响未来收入增速。 | ||||||
2023-08-16 | 民生证券 | 马天诣,谢致远 | 买入 | 维持 | 2023年半年度业绩快报点评,主营业务稳健发展,能耗管控能力突出 | 查看详情 |
数据港(603881) 2023年8月15日,数据港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快报。1H23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46亿元,同比增长4.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65.52万元,同比增长65.04%。单季度来看,2Q23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74亿元,同比增长1.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57.25万元,同比增长10.37%。 受益于终端客户业务需求增长,公司主营业务稳健发展。公司主营业务为数据中心服务器托管服务,作为批发定制型数据中心服务商,公司利用核心竞争优势,持续精耕细作,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主营业务的稳健发展。1H23,受益于终端客户的业务需求逐步提升,公司已经投入运营的数据中心机柜逐步上电,经营业绩同比增长较多。 业务规模持续扩张,核心区域布局完成。公司自2015年开始,通过持续不断的合作、扩张,北至乌兰察布、张北,南至广东深圳、河源,已建成35座数据中心,实现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枢纽及西部相应核心区域的前瞻战略布局,提前适配了国家“东数西算”的数据中心布局规划指引。2023年7月12日,中国联通(怀来)大数据创新产业园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算力高效调度示范项目正式揭牌,数据港联通怀来数据中心正式开启运营,将同公司张北、廊坊、北京房山数据中心基地组成京津冀环首都数据中心战略集群,为打造产业算力资源新高地,带动区域数字经济联动,促进周边数字相关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能耗管控能力突出,高效赋能客户发展。作为国内领先的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先行者,2022年数据港全国运营数据中心PUE水平已达到平均1.22,最低1.09的行业绝对领先优势。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完全满足《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对2025年国家枢纽节点下降到1.25以下的要求。近两年,数据港张家口市的张北中都草原数据中心、张北2A2数据中心分别入选了“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和“国家新型数据中心”榜单。 投资建议: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应用及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基建”建设进程明显加快,我们看好下游客户业务需求增长带来的公司业绩提升,预计23年~25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6.6/18.5/19.9亿元,归母净利润1.6/2.3/2.6亿元,对应8月15日收盘价P/E分别为63x/44x/39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项目交付风险。 | ||||||
2023-04-28 | 民生证券 | 马天诣,谢致远 | 买入 | 维持 | 2023年一季报点评:利润快速增长,新项目落地可期 | 查看详情 |
数据港(603881) 2023年4月27日,数据港发布2023年一季度业绩。1Q23公司实现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增长242.0%;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2.6亿元,同比增长12.1%。 成本费用改善,项目落地可期。1Q23公司毛利率29.4%,较上年同期提升4.3pct,我们认为折旧下降是助推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数据中心主要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对ICT设备投入要求较高,从而导致固定资产占比较大(1Q22~1Q233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分别为63%/65%)。截至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机柜7.4万个。公司2018年-2022年业务规模分别为68/141/250/367/371MW,2019年-2022年业务扩张速度分别为107.2%/77.4%/46.6%/1.2%。我们认为随着业务扩张趋于平缓,早期资产逐渐达到折旧年限,从而一定程度助推了毛利率。从费用率看,1Q23公司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2pct。我们认为主要由于公司业务规模化带来的管理效率提升。值得注意的是,1Q23公司研发费用率上升1.1pct,我们认为该变化体现了公司加大数据中心运维侧投入,且随着公司数据中心运维平台、无人巡检等技术的成熟,未来管理费用率水平有望再度优化。 泛在算力互联需有望增多,算力网络创新加速。金融、交通、教育、工业等行业对泛在算力场景的需求不断增长,用户需要随时随地可接入的更优惠、更高质的算力服务,基于算力泛在使用和交易需求衍生的算力网络成为下一代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中国联通在全国多地开展算力网络建设试点,通过算力网络业务链、网络切片、资源感知实现算力资源调度和感知,形成云网安一体服务。中国电信在算力网络建设过程中重点强调“云”为核心,侧重网络、算力和存储三大资源相互融合,推进天翼云持续升级,实现天翼云节点和天翼边缘节点统一管理调度,云网融合、云边协同是电信云的优势。中国移动重点改造底层算力基础设施,基于X86和ARM架构打造通用算力网络,同时基于GPU、ASIC不断丰富智能算力。我们认为,我国正处于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期,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应用场景仍将进一步扩大,数据中心产业将迎来更大机遇,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东数西算”+AI大参数模型背景下,下游企业需求复苏。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多地数据中心扩建平稳落地,多元的客户结构也有望增强公司收入规模化效应,并带来更平稳的经营性现金流。预计23年~25年公司收入16.6/18.5/19.9亿元,EBITDA11.0/13.3/15.2亿元,归母净利润1.6/2.4/2.6亿元,对应4月28日收盘价P/E70/49/44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项目交付风险。 | ||||||
2023-03-24 | 华鑫证券 | 宝幼琛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IDC拐点将至,AI打开增量空间 | 查看详情 |
数据港(603881)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收14.6亿元,同比增长16.9%;受公司重资产经营模式及前期大规模交付数据中心造成短期折旧增加的影响,实现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下滑5.4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增长13.7%。 投资要点 EBITDA稳定增长,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2022年,随着终端客户需求提升,公司已投入运营的数据中心机柜逐步上电,加快营收增速。公司实现约10.2亿元EBITDA,同比增长21.5%,公司作为批发定制型数据中心服务商,表现出穿越行业短期波动的稳健发展态势。通过投入运营的数据中心项目产能逐步释放,实现业绩逐渐提升。据信通院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分析报告(2022年)》,数据港总体规模已跃升至行业第二,彰显公司龙头地位。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数字中国”战略,逐步推动中国联通(怀来)大数据创新产业园项目一期、河北廊坊项目及上海闵行项目的建设,预计未来建设完成将为公司发展进一步奠定基础。 AI为IDC注入长足动能 公司在“东数西算”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枢纽节点上共建设运营35个数据中心,运营IT兆瓦数达371MW,较2018年68.1MW增长了445%,折算成5KW标准机柜约74200个,可支撑客户每秒200亿亿次运算量级算力,可广泛支持人工智能、AIGC等领域发展。近期ChatGPT展现出AI大模型应用潜力,“开启AI新纪元”正从概念逐步迈向生活化。数据中心作为承载数据存储、传输、算力需求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ChatGPT等AI大模型应用推动下,智算需求攀升。近5年算力总规模CAGR超25%,2022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68百亿亿次/秒(EFLOPS),超过通用算力规模;预计未来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2.3%。随着AI商业化落地,算力的大规模需求将为数据中心带来新增量空间。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19.2亿元、24.6亿元、30.8亿元,EPS分别为0.44、0.67、0.9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6、56、39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产业政策变化风险、AI增速不及预期等风险。 | ||||||
2023-03-15 | 民生证券 | 马天诣,谢致远 | 买入 | 首次 | 2022年年报点评:下游景气回暖,业绩拐点将至 | 查看详情 |
数据港(603881) 数据港发布2022年度业绩。2022年3月10日,数据港发布2022年度报告。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16.9%;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降5.5%;EBITDA10.2亿元,同比增长21.5%。单季度看,4Q22收入3.6亿元,同比下滑7.3%;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增长128.0%。 手握核心资源,聚焦算力高需求地区。分业务看,2022年IDC服务业、IDC解决方案、云销售分别实现收入14.5亿元/281万元/27万元。分地区看,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收入占比35.5%/21.3%/40.0%,毛利率分别为11.1%/37.7%/38.1%。目前公司已建成35座数据中心,运营IT兆瓦数达371MW,按5KW标准机柜折算合计约7.42万个标准柜。根据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分析报告(2022年)》,数据港总体规模已跃升至行业第二。公司紧跟国家“东数西算”政策,在东西部国家枢纽节点均有布局,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未来廊坊、闵行等项目建设完成,整体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客户群体更趋于多元化。 泛在算力互联需有望增多,算力网络创新加速。金融、交通、教育、工业等行业对泛在算力场景的需求不断增长,用户需要随时随地可接入的更优惠、更高质的算力服务,基于算力泛在使用和交易需求衍生的算力网络成为下一代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中国联通在全国多地开展算力网络建设试点,通过算力网络业务链、网络切片、资源感知实现算力资源调度和感知,形成云网安一体服务。中国电信在算力网络建设过程中重点强调“云”为核心,侧重网络、算力和存储三大资源相互融合,推进天翼云持续升级,实现天翼云节点和天翼边缘节点统一管理调度,云网融合、云边协同是电信云的优势。中国移动重点改造底层算力基础设施,基于X86和ARM架构打造通用算力网络,同时基于GPU、ASIC不断丰富智能算力。我们认为,我国正处于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期,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应用场景仍将进一步扩大,数据中心产业将迎来更大机遇,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东数西算”+AI大参数模型背景下,下游企业需求复苏。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多地数据中心扩建平稳落地,多元的客户结构也有望增强公司收入规模化效应,并带来更平稳的经营性现金流。预计23年~25年公司收入16.6/18.5/19.9亿元,EBITDA11.0/13.3/15.2亿元,对应3月14日收盘价EV/EBITDA13/10/9x,归母净利润1.6/2.4/2.6亿元,对应3月14日收盘价P/E68/47/43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项目交付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