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131.87亿 | 总市值:131.87亿 | ||
流通股本:1.88亿 | 总股本:1.88亿 |
南微医学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2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2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2-25 | 东吴证券 | 朱国广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业绩快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海外迈向新篇章 | 查看详情 |
南微医学(688029)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2月24日晚,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收入27.6亿元(同比+14.47%,下同),归母净利润5.5亿元(+13.53%),扣非归母净利润5.4亿元(+17.21%),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局势,公司勇于迎接挑战,坚持自主研发、医工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国内营销不断深化市场,海外渠道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生产运营方式不断优化和转型,保持了稳定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24Q4公司实现收入7.49亿元(+12.5%),归母净利润1.01亿元(+2.0%),扣非归母净利润0.97亿元(+12.8%)。 完成跨国收购及海外工厂奠基,开启全球布局新篇章。2024年9月公司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Micro-Tech(NL)International B.V.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3,672万欧元购买Creo Medical Group plc持有的CreoMedical S.L.U.(简称“CME”)51%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CME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2025年2月15日,公司公告称双方《股权购买协议》约定的交易先决条件已满足,且交易双方已按照《股权购买协议》的约定履行了股权交割程序。CME在西欧地区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覆盖英国、西班牙、法国等多个国家,服务近5000家医疗机构客户,可以为南微医学拓宽在欧洲市场的销售渠道。公司将借助这一优势,把优质产品更好地推向欧洲各地,加速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步伐。2025年1月9日,南微医学泰国制造中心奠基仪式在泰国春武里府邦拉蒙县洛加纳园区隆重举行,建成后的泰国制造中心将配备先进设备与智能产线,具备大规模生产高端医疗器械能力,产品主要供应美国、欧洲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同时,制造中心将与当地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提升南微医学全球创新实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2025年海外投入费用增加,2026年有望迎来收获期,我们将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由5.77/7.15/9.07亿元调整为5.52/6.97/9.3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24/19/14x,考虑到公司出海布局领先,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激烈;新品推广不及预期;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战略与管理风险。 | ||||||
2025-02-25 | 国金证券 | 袁维,何冠洲 | 买入 | 维持 | 海外渠道覆盖进一步扩大,泰国产能建设顺利推进 | 查看详情 |
南微医学(688029) 2025年2月24日,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预计2024年实现收入27.61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润5.52亿元,同比+14%;扣非归母净利润5.43亿元,同比+17%。 单Q4来看,预计实现收入7.48亿元,同比+12%;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1%;扣非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13%。 经营分析 海外市场保持良好拓展,渠道覆盖进一步扩大。2024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局势,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医工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国内营销不断深化市场,海外渠道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生产运营方式不断优化和转型,保持了稳定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推进泰国生产基地建设,抗风险能力将增强。1月公司泰国制造中心奠基仪式在泰国春武里府邦拉蒙县洛加纳园区举行。建成后的泰国制造中心将配备先进设备与智能产线,具备大规模生产高端医疗器械能力,产品主要供应美国、欧洲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同时,制造中心将与当地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提升南微医学全球创新实力。 并购英国CME公司,进一步完善欧洲市场布局。2024年9月公司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3672万欧元购买Creo Medical S.L.U.51%的股权,Creo专注于外科内窥镜领域微创手术设备的开发和商业化,在为公司带来正面业绩贡献以外,还将提升公司产品在欧洲的销售份额,与公司在销售渠道方面形成较强互补,帮助公司导入更多产品,完善国际化网络布局。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2、6.96、8.58亿元,同比+14%、+26%、+23%,现价对应PE为23、18、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汇兑风险。 | ||||||
2024-10-31 | 东吴证券 | 朱国广 | 买入 | 维持 | 2024三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内镜耗材出海布局领先 | 查看详情 |
南微医学(68802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12亿元(+15.31%,表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4.51亿元(+16.70%),扣非归母净利润4.46亿元(+18.11%),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单Q3季度毛利率保持稳定,期间费用控制良好。单Q3收入实现6.79亿(+13.44%),归母净利润1.41亿(+15.06%),扣非净利润1.40亿(+17.82%)。公司在面临国内止血夹执行集采的压力下,单Q3季度毛利率为67.06%,净利率为21.23%,分别同比变化+2.44pct/+0.49pct,我们预计毛利率和净利率提升,主要是海外业务保持较快增速。单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3.86%/12.28%/6.19%,同比变化+2.17pct/-0.09pct/+0.52pct,公司期间费用控制良好。 我们看好公司内镜耗材出海的潜力。公司坚持研发创新,出海布局领先。公司长期深耕消化内镜诊疗领域,打造了一支优质的经销商队伍和经验丰富的营销团队,建立了覆盖国内外的广泛营销网络,海外市场已覆盖至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日本、葡萄牙和瑞士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作为进军国际市场的桥头堡,在海外市场,公司已在美国、欧洲及其他地区建立了稳定的营销网络,并与多家世界知名企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公司2024年H1实现海外收入6.24亿元,同比增长39.72%,其中,MTU营收2.8亿元,同比增长38.6%;MTE营收2.2亿元,同比增长53.9%;亚太海外区域营收1.16亿元,同比增长16.4%。随着海外新品注册证丰富,我们预计公司海外有望保持较快增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考虑到国内仍有区域集采影响,我们将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由6.09/7.64/9.32亿元调整至5.77/7.15/9.07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估值分别为23/19/15倍,考虑到公司海外市场推广顺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国内集采降幅超预期,新产品研发或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024-10-30 | 国金证券 | 袁维,何冠洲 | 买入 | 维持 | 三季度业绩稳定增长,海外市场布局进一步完善 | 查看详情 |
南微医学(688029) 2024年10月29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0.12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4.51亿元,同比+1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46亿元,同比+18%;2024Q3公司实现收入6.79亿元,同比+13%;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1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18%。 经营分析 三季度收入稳定增长,毛利率显著提升。公司三季度毛利率达到67.1%,同比+2.4pct,预计新产品规模效应显现及公司生产降本工作取得较好进展。2024年5月公司国内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落成,在生产端自动化提升及降本增效方面实现进一步突破。同时公司泰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逐步完成生产及基建规划,计划2026年投产,旨在建立安全的全球供应链,并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市场。营销及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巩固全球市场品牌力。公司Q3销售费用达到1.62亿元,同比+25%;研发费用达到4199万元,同比+24%。公司相关产品在中国、美国、德国、巴西等15个国家,获得首次注册证书共34张,获得变更注册证书共22张。可视化等创新产品在海外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品牌力得到巩固。 并购英国CME公司,进一步完善欧洲市场布局。9月公司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3672万欧元购买Creo MedicalS.L.U.51%的股权,Creo专注于外科内窥镜领域微创手术设备的开发和商业化,在为公司带来正面业绩贡献以外,还将提升公司产品在欧洲的销售份额,与公司在销售渠道方面形成较强互补,帮助公司导入更多产品,完善国际化网络布局。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1、7.89、9.70亿元,同比+26%、+29%、+23%,现价对应PE为22、17、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汇兑风险。 | ||||||
2024-09-20 | 东吴证券 | 朱国广 | 买入 | 维持 | 事件点评:拟收购Creo Medical 51%股权,加速海外布局 | 查看详情 |
南微医学(688029) 投资要点 事件:9月18日晚公司发布如下公告,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Micro-Tech(NL)International B.V.(以下简称“南微荷兰”)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3,672万欧元(以中国人民银行于2024年9月18日公告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计算,折合人民币约为28,948.21万元)购买Creo Medical Group plc(以下简称“Creo”)持有的Creo MedicalS.L.U.(以下简称“CME”或“Creo Medical”)51%股权(以下简称“本次交易”)。本次交易完成后,CME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交易方Creo Medical专注于外科内窥镜领域微创手术设备开发和商业化:CreoMedical总部位于英国,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CREO,已发行股份数361,779,870股)。Creo Medical专注于外科内窥镜领域微创手术设备的开发和商业化,主要产品为CROMA,一种电外科平台,该产品可通过单个附件端口提供微波和双极射频用于局部切割,为医生提供简化和可控的手术解决方案。公司生产的消化、泌尿、呼吸、一次性内镜等领域的医疗器械产品,其中内镜下耗材和一次性内镜等产品在2023年占Creo Medical收入的近70%。 Creo Medical渠道丰富:Creo Medical主要业务集中在西欧地区,覆盖英国、西班牙、法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法国是Creo Medical收入占比最高的区域,2023年该区域产生的收入占Creo Medical收入的30%左右,其次是英国、比利时、西班牙、德国,4个区域合计占比60%左右,其他地区占比10%左右。CreoMedical主要服务的客户为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和诊所等。 Creo Medical近年来发展稳健:Creo Medical近年来收入和利润保持增长趋势。2022/2023/2024H1收入分别为2891万/3194万/1659万欧元,净利润为172.6万/346.8万/157.4万欧元,实现EBITDA为364.3万/489.6万/250.3万欧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6.09/7.64/9.32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估值分别为18/15/12倍。考虑到公司海外市场推广顺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耗材集采价格降幅较大风险,海外关税风险,新品获批及上市推广不及预期等。 | ||||||
2024-09-09 | 国信证券 | 张佳博 | 增持 | 维持 | 2024年中报点评:海外业务增速亮眼,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 查看详情 |
南微医学(688029) 核心观点 业绩增长稳健,利润端受汇兑损益影响较大。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3.34亿元(+16.28%),归母净利润3.10亿元(+17.47%),扣非归母净利润3.06亿元(+18.25%)。其中24Q2单季营收7.14亿元(+19.55%),归母净利润1.67亿元(+2.57%),扣非归母净利润1.65亿元(+3.35%)。在国内市场DRGs和集采的影响下,公司提出从规模增长转变为价值增长,以利润考核为导向,2023年至今利润端增速持续快于收入端,战略转型成果显著。二季度利润端增速慢于收入端,主要系23Q2汇兑收益较多所致。 国内业务基本持平,海外业务增速亮眼。分地区看,公司2024上半年国内市场收入7.06亿元,同比增长1.73%,国内业务增长承压,主要系受到河北等地集采落地及DRGs、行业整顿的影响;国际市场收入6.24亿元,同比增长39.72%,收入占比提升7.8pp至46.9%,海外业务维持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外渠道的持续扩张以及自有品牌的推广,新收购的葡萄牙和瑞士两家渠道公司促进欧洲业务高速增长。在供应链安全方面,南微泰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逐步完成生产及基建规划,计划2026年投产使用。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毛利率明显提升。2024上半年公司毛利率67.94%(+4.19pp),毛利率提升主要受益于海外销售占比提升以及降本措施的持续推进。销售费用率22.73%(+0.69pp),管理费用率12.43%(-0.84pp),研发费用率5.22%(-0.77pp),财务费用率-1.77%(+4.56pp),四费率38.61%(+3.63pp),销售费用率略有提升,主要系销售人员薪酬及市场推广费增加所致;管理、研发费用率呈下降趋势,主要系公司持续优化管理流程、聚焦研发投入方向所致;财务费用率明显提高,主要系汇率波动带来的汇兑损失同比增多所致。 投资建议:考虑集采及行业整顿的影响,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营收28.6/32.1/36.3亿元(原为29.1/34.7/41.2亿元),同比增速19%/12%/13%,归母净利润6.0/6.9/8.0亿元(原为6.0/7.3/9.1亿元),同比增速23%/15%/16%,当前股价对应PE=19/16/14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新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 | ||||||
2024-08-26 | 东吴证券 | 朱国广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H1业绩点评:出海加速,毛利率净利率稳步提升 | 查看详情 |
南微医学(688029) 投资要点 事件:24H1营收实现13.34亿元(+16.28%,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3.10亿元(+17.47%),扣非归母净利润3.06亿元(+18.25%)。24Q2营收实现7.14亿元(+19.55%),归母净利润1.67亿元(+2.57%),扣非归母净利润1.65亿元(+3.35%)。公司上半年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上半年海外表现亮眼,毛利率、净利率同比上年同期稳步提升:2024年上半年分地区来看,国内收入7.06亿(+1.73%);海外收入6.24亿(+39.72%),收入占比为47%,其中MTU(美洲销售区域子公司)收入2.8亿(+38.6%,占比18%),MTE(欧洲、中东、非洲销售区域子公司)收入2.2亿(+53.9%,占比16%),亚太海外收入1.16亿元(+16.4%,占比9%);康友医疗实现收入1.3亿(+19.3%)。得益于海外市场拓展顺利,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67.94%(+4.2pct),净利率23.99%(+0.63pct)。 积极推进海外渠道建设:2024年上半年美国子公司继续巩固本土销售团队改革,通过区域细分和优化薪酬考核体系等措施,实现利润显著提升;设立欧洲区域总部,代表公司总部行使区域管理职能,统筹管理欧洲区域内业务拓展、市场规划、沟通协调、区域服务等事项;新收购的葡萄牙和瑞士两家渠道公司成为欧洲业务拓展的新抓手;设立澳大利亚代表处,增强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同时,南微泰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逐步完成生产及基建规划,计划2026年投产使用,旨在建立安全的全球供应链,并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市场。 上半年公司在研项目取得持续性进展:在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6,958万元,可视化项目研发投入2,165万元,占研发总投入的31.14%。一次性内科胆道镜在欧、美、日等国际市场推广顺利,逐步进入医院市场。同时,公司正积极储备适用于更多应用场景的一次性内镜,并积极探索引领型新概念内镜。基础耗材研发方面也进展顺利,新一代三臂夹、ERCP升级改进等多项重点研发项目均按计划推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考虑到国内仍有区域集采影响,我们将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由6.12/7.71/9.68亿下调为6.09/7.64/9.32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估值分别为17/14/11倍。考虑到公司海外市场推广顺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耗材集采价格降幅较大风险,海外关税风险,新品获批及上市推广不及预期等。 | ||||||
2024-08-23 | 国金证券 | 袁维,何冠洲 | 买入 | 维持 | 国际市场销售快速增长,业务毛利率显著提升 | 查看详情 |
南微医学(688029) 2024年8月22日,公司发布2024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3.34亿元,同比+16%;归母净利润3.10亿元,同比+1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6亿元,同比+18%。 2024Q2公司实现收入7.14亿元,同比+20%;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3%。 经营分析 国际市场销售快速增长,海外区域成为核心增长支撑。从地区情况来看,2024上半年公司国内市场收入7.06亿元,同比+1.7%;国际市场收入6.24亿元,同比+39.7%,海外成为公司核心增长支撑。其中美国子公司MTU实现收入2.8亿元,同比+38.6%;欧洲子公司MTE实现收入2.2亿元,同比+53.9%,欧美区域完成渠道建设后自有品牌收入快速增长,国际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可视化产品推广顺利,综合毛利率显著提升。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6958万元,其中可视化项目研发投入2165万元,占研发总投入的31.14%。一次性内科胆道镜在欧、美、日等国际市场推广顺利,逐步进入医院市场。同时公司正积极储备适用于更多应用场景的一次性内镜,并积极探索引领型新概念内镜。同时可视化产品降本工作取得成效,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67.94%,同比+4.2pct。海外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建立安全的全球供应链。2024年5月公司国内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落成,将于下半年全面启用,在生产端自动化提升及降本增效方面实现进一步突破。同时公司泰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逐步完成生产及基建规划,计划2026年投产使用,旨在建立安全的全球供应链,并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市场。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1、7.89、9.70亿元,同比增长26%、29%、23%,现价对应PE为18、14、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汇兑风险。 | ||||||
2024-05-19 | 中泰证券 | 祝嘉琦,谢木青,于佳喜 | 买入 | 维持 | 传统优势内镜耗材快速增长,可视化产品加速成熟 | 查看详情 |
南微医学(68802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1亿元,同比增长21.78%,归母净利润4.86亿元,同比增长47.01%,实现扣非净利润4.63亿元,同比增长54.67%。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0亿元,同比增长12.72%,实现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41.36%,扣非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42.21% 分季度来看:2023年单四季度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42.33%,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下降4.03%,实现扣非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长3.16%。公司单季度收入实现高增,主要得益于国内耗材需求的快速恢复以及海外市场的持续开拓,同时也与2022Q4同期低基数有关,单季度利润增速放缓,主要因年底公司费用、减值等计提管理;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0亿元,同比增长12.72%,实现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41.35%,实现扣非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42.21%,伴随下游手术量恢复以及内部生产、运营体系持续优化,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资源整合优化、工艺降本创新,利润水平快速提升。公司2023年销售费用率23.74%,同比提升1.86pp,主要系公司加大销售推广活动投入,管理费用率13.63%,同比下降1.98pp,主要因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减少,财务费用率-3.23%,同比下降0.16pp,基本保持稳定,研发费用率6.25%,同比下降2.10pp,主要因本期公司研发试制耗用降低。同时,公司通过营销组织架构调整、核心产品自动化、部分产品关键工序自动化等优化改进,不断驱动利润率提升,2023年公司毛利率64.50%,同比提升3.55pp,净利率20.51%,同比提升3.71pp。 多品类传统内镜耗材快速增长,渠道深耕+产品创新成效显著。2023年公司主要内镜耗材类产品实现收入20.22亿元,同比增长26.36%,分品种来看,止血闭合业务收入9.21亿元,同比增长27.07%,扩张类实现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13.56%,ERCP类实现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57.60%,EMR/ESD类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37.94%,EUS/EBUS类实现收入0.43亿元,同比增长82.38%,肿瘤消融类产品实现收入1.86亿元。分区域来看,2023年公司国内收入13.53亿元,同比增长18.21%,海外业务收入10.42亿元,同比增长25.8%。公司针对国内市场不断优化营销架构,细分终端渠道,在海外市场继续扩展直销渠道,加大本地化部署,同时公司针对现有产品持续优化迭代,广受终端医院好评,取得良好成效,伴随海外市场的快速突破以及国内的持续深耕,公司各条业务线有望延续良好增速。 可视化产品加速导入,第二成长曲线日益成熟。2023年公司可视化产品收入约0.97亿元,同比下降48.78%。收入增速放缓主要因相关一次性内镜短期库存消化,同时也与外部政策有关,我们预计2024年一次性内科胆道镜有望逐渐恢复常态化发货采购。同时公司持续加快一次性外科胆道镜和支气管镜的临床推广,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一次性内镜直视化技术平台向多科室、多领域延伸尝试,未来有望加速上量。 盈利预测与估值:根据财报数据,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内镜产品有望加速恢复,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叠加自动化水平提升有望驱动利润快速增长,同时政策变化可能造成短期不确定性,2023-2025年营业收入29.39、36.03、44.50亿元(+22%、23%、23%),调整前24-25年30.89、39.94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5.96、7.43、9.18亿元(+23%、25%、24%),调整前24-25年6.35、8.22亿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23、18、15倍PE,考虑到公司所处微创诊疗器械行业国产化率低,一次性胆道镜等新产品上市有望推动业绩加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 ||||||
2024-05-07 | 国信证券 | 张佳博 | 增持 | 维持 | 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长47%,海外收入快速增长 | 查看详情 |
南微医学(688029) 核心观点 2023年营收、利润创新高,2024年一季度利润端快速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4.11亿元(+21.78%),归母净利润4.86亿元(+46.99%),扣非归母净利润4.63亿元(+54.67%)。其中23Q4单季营收6.66亿元(+42.33%),归母净利润0.99亿元(-4.09%),扣非归母净利润0.86亿元(+3.16%)。2024年一季度营收6.20亿元(+12.72%),归母净利润1.43亿元(+41.36%),扣非归母净利润1.41亿元(+42.21%)。公司2023年营收、利润创历史新高,利润端增速快于收入端,主要系由于降本增效成果显著,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国内业务短期波动,海外业务增速较快。分地区看,公司2023年国内市场销售收入13.5亿元(+18.2%),国际市场销售收入10.4亿元(+25.8%),国内业务增速略低,主要系新产品推广节奏受到行业整顿影响,海外业务维持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外渠道的持续扩张以及自有品牌的推广。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盈利能力改善明显。2023年公司毛利率64.50%(+3.55pp),毛利率提升主要受益于高毛利产品的销售占比提升以及降本措施的持续推进;销售费用率23.74%(+1.86pp),管理费用率13.63%(-1.98pp),研发费用率6.25%(-2.10pp),财务费用率-3.23%(-0.16pp),四费率40.40%(-2.37pp),控费能力优秀,费用率有所下降;归母净利率20.15%(+3.46pp),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控费效果显著,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投资建议:考虑行业整顿及集采的影响,下调24、25年盈利预测,新增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营收29.1/34.7/41.2亿元(原24、25年为30.3/38.5亿元),同比增速21%/19%/19%,归母净利润6.0/7.3/9.1亿元(原24、25年为6.4/8.3亿元),同比增速24%/22%/24%,当前股价对应PE=24/19/16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新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