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22.31亿 | 总市值:33.30亿 | ||
流通股本:1.07亿 | 总股本:1.60亿 |
统联精密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1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2-21 | 国金证券 | 樊志远,丁彦文 | 买入 | 维持 | 双业务协同发展,持续拓展下游应用场景 | 查看详情 |
统联精密(688210) 事件 2月20日,公司在互动问答中反馈了智能眼镜相关的业务情况,公司在智能眼镜领域具备一定的技术储备,尤其是在精密结构件方面,能够提供包括镜框、镜腿、光学组件固定结构件以及内部电子元件支撑结构件等产品。未来公司将继续围绕MIM及非MIM业务线,拓展智能穿戴领域的技术应用,致力于成为精密零部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点评 MIM与非MIM业务协同发展,带动公司成长。公司同时布局MIM精密零部件业务以及CNC、激光加工、精密注塑等其他制造工艺的规模化生产,以满足终端客户多样化需求。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92亿元,同比+60.91%;实现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124.30%,单Q3实现营收2.27亿元,同比+41.89%,实现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18.18%。随着新业务、新项目的需求释放,公司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整体盈利能力持续修复与改善,毛利率也有望逐步提升。 公司持续增大研发投入,不断拓展下游应用场景。公司深耕MIM工艺,推进生产智能化、自动化,同时凭借MIM业务的客户资源、技术体系,开拓CNC、激光切割等非MIM生产工艺。目前对于新材料、新工艺及新项目进一步加大了研发投入,不断进行新产品、新工艺的迭代创新,加大对转轴类精密零部件加工技术、3D打印技术、钛合金材料、医疗类精密金属加工及自动化升级的开发研究,为公司发展战略夯实技术储备。展望未来,MIM用材料逐步多元化,磁性功能材料和高强度合金材料是热门需求;产品应用领域多样化,延伸至折叠屏手机、AI眼镜、汽车和医疗器械。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85、1.31、1.88亿元,同比+44.66%/+54.43%/+43.06%,对应PE为42、27、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不及预期的风险;苹果产业链依赖严重的风险;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单一的风险。 | ||||||
2024-11-02 | 东吴证券 | 马天翼,金晶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三季报业绩点评:营收稳步增长,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 查看详情 |
统联精密(688210)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 营收稳步增长,降本增效成果显著:2024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9亿元,同比增长60.9%,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增长124.3%,扣非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增长171.7%。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2.3亿元,同比增长41.9%,环比下降3.9%,主要系公司平板电脑及电容笔等产品线Q3铺货节奏放缓以及产品需求下降,折叠屏铰链业务需求环比下滑所致;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下降18.2%,扣非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增长16.4%;销售毛利率39.9%,同比+5.5pct,环比下降1.3pct,主要系公司积极拓展新业务且盈利能力未完全释放所致;销售净利率7.6%,环比下降7.4pct,主要系汇兑损益叠加股权支付费用增加所致。总体来看,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进行业务布局及拓展,同比获得的MIM和非MIM产品订单增加,营收大幅增长,盈利能力逐步释放。24年前三季度研发/销售/管理费率分别为12.5%/1.2%/9.6%,同比-3.4/-0.5/-0.3pct,费用降本增效成果显著,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持续增强研发实力,行业周期迎来拐点: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0.7亿元,同比增长26.7%,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公司形成了覆盖材料喂料的研发、改良技术精密模具制造技术、生产工艺优化技术及自动化设备开发技术方面的核心技术体系,同时高度关注下游3D打印、钛合金材料、精密传动结构等工艺的新应用。行业周期迎来拐点,1)平板电脑市场复苏,头部厂商产品更新及换机周期的到来推动下游需求提升;2)折叠手机市场快速增长,华为等头部厂商首发三折屏手机,铰链的MIM结构件需求翻倍提升;3)业内头部企业相继发布AI战略布局,AI手机有望持续催化终端换机需求。 积极布局新产能,积极推进人才激励:为了满足海外客户需求,公司以资产并购的方式,在越南布局新产能,目前处于办理产权变更、环保消防许可等手续阶段;另一方面公司加快湖南长沙MIM生产基地的投产进度,为争取国内更多的业务机会提供有力支撑。为了实行人才激励计划,报告期内公司已完成两轮股权激励计划及一轮员工持股计划。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综合考虑下游需求节奏变化及汇兑损益等影响,我们调整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8/1.3/2.1亿元(前值1.4/2.0/3.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4-26PE为38/24/15倍,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稳步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终端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 ||||||
2024-09-02 | 东兴证券 | 刘航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半年报业绩点评:收入增长75.49%,AI手机细分市场前景广阔 | 查看详情 |
统联精密(688210) 事件: 2024年8月28日,统联精密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75.4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125.89万元,同比增长345.57%。点评: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5.49%,毛利率为40.91%,同比增加8.49pct,业绩明显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毛利率为40.91%,同比增加8.49pct,主要是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围绕MIM、非MIM两条业务线积极拓展,MIM产品、其他金属加工及塑胶制品下游需求增加。2024H1公司净利润为4143.89万元,同比增长304.99%,随着客户需求增加及产能利用率提升,整体盈利能力有所提升。现金流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3亿元,同比增长101.50%,主要是营收增长,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公司积极进行资本扩张,由于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6.08亿元,同比增长156.45%。 公司积极布局新技术与新材料应用,实现多领域突破。在喂料方面,研发布局新材料应用,在钛合金材料、特殊不锈钢方面均获发明专利。生产工艺方面,研发定制化模治具及设备,解决制造瓶颈。自动化设备方面,通过升级改造突破依赖人工、自动化程度低的难题,极大提升产率和产品质量均质性。公司MIM、激光加工、线切割、CNC等精密制造工艺的研发及制造能力均已经获得了国内外一流客户的认可,公司形成MIM精密零部件与非MIM精密零部件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此外,公司也在持续布局非消费电子领域业务,如医疗器械及汽车电子等。 消费电子市场出现回暖,AI手机细分市场前景广阔。随着行业周期逐渐见底及创新技术的推动,目前消费电子市场出现回暖。IDC预计,2024年整个平板电脑市场增长率为3.7%,新的iPad产品组合增长率将达到7.5%。根据IDC最新的手机季度跟踪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到185.70万台,同比增长83%;第二季度出货量为257.00万台,同比增长104.60%。平板电脑市场复苏、折叠手机市场延续快速增长给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行业头部企业如苹果、三星、谷歌相继公布AI战略,根据IDC预测,AI手机细分市场将成为智能手机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是MIM成长新星,业绩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0.84,1.04和1.48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风险提示:(1)市场竞争加剧;(2)扩产进度不达预期(3)技术迭代风险。 | ||||||
2024-08-30 | 上海证券 | 马永正,杨蕴帆 | 买入 | 维持 | 24Q2业绩同环比高增,非MIM业务增量显著 | 查看详情 |
统联精密(688210) 投资摘要 事件概述 8月27日晚,公司披露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65亿元(同比+75.49%)、归母净利润为0.41亿元(同比+304.99%);2024Q2单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36亿元(同比+69.28%,环比+81.39%),归母净利润为0.27亿元(同比+103.61%,环比+82.43%)。 分析与判断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反弹态势已现,非MIM业务贡献显著。在经历了2023年业绩短暂承压后,2024H1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成长显著,创下了2020年以来的半年度业绩新高。其中,非MIM业务(其他金属工艺制品及塑胶制品)表现突出,24H1公司非MIM业务营业收入达到了1.78亿元,同比增速为152.47%,收入结构占比从2023年的40.54%,提升至2024上半年的48.76%,首次超过了同期MIM业务的营业收入占比(47.22%);并且,就盈利能力来看,2021-2022年非MIM业务毛利率均低于MIM业务,2023年非MIM业务毛利率反超MIM,24H1非MIM毛利率又相较2023年进一步提升2.69个百分点,持续高于MIM业务毛利率。由于MIM行业存在天花板,所以公司在MIM业务发展稳定后于2019年开始布局非MIM业务。我们认为,公司该业务布局取得了良好成效,盈利能力表现较好,第二成长曲线已经形成,未来随着公司和现有客户合作加深、供应的产品料号不断增加,公司非MIM业务成长速度有望维持。 受益于下游消费电子恢复,24H1公司MIM零部件业务实现稳健成长。24H1公司MIM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39.91%,毛利率为42.52%,相比2023年提升了2.49个百分点。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折叠屏手机、平板电脑等,进入2024年,折叠屏手机及平板电脑均显现出积极讯号。另外,公司持续布局MIM新技术,例如在钛合金领域持续进行喂料、烧结&热处理工艺的研发。我们认为,受益于下游市场修复及研发实力提升,公司或将持续巩固其MIM市场地位。 投资建议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18/1.68/2.26亿元,同比增速为+101.49%/+42.24%/+34.04%,对应PE估值为26/19/14倍。 风险提示 产能建设不及预期,折叠屏手机订单体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
2024-08-29 | 东吴证券 | 马天翼,金晶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半年报点评:Q2单季度营收历史新高,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 查看详情 |
统联精密(688210)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 Q2单季度营收历史新高,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4H1公司实现营收3.7亿元,yoy+75.5%,归母净利润0.4亿元,yoy+305.0%,扣非归母净利润0.4亿元,yoy+345.6%。其中,24Q2营收2.4亿元,yoy+69.3%,单季度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0.3亿元,yoy+103.6%,扣非归母净利润0.3亿元,yoy+62.7%。分业务来看1)MIM业务:24H1营收1.8亿元,yoy+39.9%,毛利率为42.5%,相较23全年提升2.5pct,公司与苹果、荣耀、亚马逊、安克创新等消费电子品牌厂商及其EMS厂商有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折叠屏铰链MIM零部件产品与现有客户信任度及粘性提升;2)非MIM业务,24H1营收1.8亿元,yoy+152.5%,毛利率为43.2%,相较23全年提升2.7pct,公司非MIM产品料号数量大幅上升,本期较上年同期获得的非MIM需求增加。24H1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40.9%,同比+8.5pct,主要系非MIM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高毛利业务营收占比提升;销售净利率13.8%,同比+10.8pct;研发/销售/管理费率分别为13.0%/1.1%/9.9%,yoy-4.9/-1.0/-1.8pct,费用降本增效成果显著,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持续增强研发实力,行业周期有望迎来拐点:24H1公司研发投入0.5亿元,yoy+27.4%,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公司形成了覆盖材料喂料的研发、改良技术精密模具制造技术、生产工艺优化技术及自动化设备开发技术方面的核心技术体系,同时高度关注下游3D打印、钛合金材料、精密传动结构等工艺的新应用。行业周期即将迎来拐点,1)平板电脑市场复苏,行业周期逐渐见底,头部厂商产品更新及换机周期的到来推动下游需求提升;2)折叠手机市场快速增长,24Q1以来,主流厂商折叠屏手机不断实现更新换代,预期未来持续高速增长;3)业内头部企业相继发布AI战略布局,AI手机有望持续催化终端换机需求。 积极布局新产能,积极实施人才激励计划:为了满足海外客户需求,公司以资产并购的方式,在越南布局新产能,目前处于办理产权变更、环保消防许可等手续阶段;另一方面公司加快湖南长沙MIM生产基地的投产进度,为争取国内更多的业务机会提供有力支撑。为了实行人才激励计划,报告期内公司已完成两轮股权激励计划及一轮员工持股计划。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综合考虑公司投资收益等影响,我们调整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4/2.0/3.2亿元(前值1.7/2.7/4.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4-26PE为23/16/10倍,我们看好新品持续推出带来下游需求复苏,看好公司未来稳步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定制化风险、项目推进未达到预期的风险、汇率风险。 | ||||||
2024-05-08 | 上海证券 | 马永正,杨蕴帆 | 买入 | 维持 | 业绩逐季修复,折叠屏手机铰链业务有望加速成长 | 查看详情 |
统联精密(688210) 投资摘要 事件概述 4月26日晚,公司披露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5.62亿元(同比+10.43%)、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38.07%);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0亿元(同比+88.03%)、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扭亏为正,同比+603.53%)。 分析与判断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承压,但自2023Q4开始显现出反弹态势。我们认为,公司2023年营收仅小幅度提升主要因为消费电子领域部分产品线出货量下行;此外,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波动主要由于研发费用增加、汇率波动及股份支付费用上升。然而,我们认为,公司业绩的复苏迹象已经显现——自2023Q2起,公司单季度营收开始同比增长;同时,公司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速也于2023Q4开始呈现触底反弹态势。 未来公司MIM零部件业务有望顺势成长。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2023年国内MIM市场销售规模同比下降,但在下游创新产品的驱动下,2024年国内MIM市场整体销售规模预计将同比增长11.39%。我们认为,公司有望乘“MIM稳步发展”之东风,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公司持续投入研发(2023年/2024Q1研发费用同比增速分别为36.48%/20.21%),有望巩固其在MIM领域的技术优势。此外,展望2024年,随着量产经验提升及长沙MIM生产基地完工,公司有望更加积极地拓展折叠屏手机铰链相关业务,且该业务毛利率或伴随着量的提升及制程不断优化而持续修复,从而带动公司MIM业务稳步成长。非MIM业务增速显著,成为公司业绩重要驱动力。2023Q4非MIM业务新项目放量,2023年非MIM业务(其他金属工艺制品及塑胶制品)合计实现营收2.28亿元,同比增长38.67%;占总收入的40.54%,同比提升8.25pct;且毛利率稳健,同比增长0.50pct。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公司非MIM零部件业务的产品品类不断扩充,以及与现有客户的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递进,公司非MIM业务的成长速度有望加快。 投资建议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5/1.68/2.27亿元,同比增速为+113.21%/+34.16%/+34.75%,对应PE估值为26/19/14倍。 风险提示 产能建设不及预期,折叠屏手机订单体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
2024-05-03 | 东吴证券 | 马天翼,金晶 | 买入 | 维持 | 23年年报及24年一季报业绩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精密结构件核心竞争力突出 | 查看详情 |
统联精密(688210)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和2024年一季报 业绩符合预期,净利润持续增长: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5.6亿元,yoy+10.4%,归母净利润0.6亿元,yoy-38.1%,扣非归母净利润0.5亿元,yoy-28.0%;营收逐季增长,业绩符合预期。其中,MIM精密零部件收入为3.2亿元,yoy-3.7%,非MIM精密零部件收入为2.3亿元,yoy+38.7%。费用端,公司对客户定制化产品及先进技术的研发需求增加,进一步加大投入,23年研发投入0.8亿元,yoy+36.5%;研发/销售/管理费率分别为14.7%/1.1%/9.6%,yoy分别+2.8/-0.5/+0.3pct。利润端,23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9.83%,yoy-2.96pct;毛利率变动主要系部分客户原有产品线需求下滑,MIM业务毛利率下降所致。24Q1,公司实现营收1.3亿元,yoy+88.0%,主系客户需求增加;归母净利润0.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1亿元。毛利率40.4%,yoy+10.4pct;净利率为11.7%,yoy+22.0pct,主系需求有序释放,公司产能得以有效利用。 MIM新业务实现销售转化,非MIM渗透率持续攀升:在MIM精密零部件业务方面,公司导入了折叠屏铰链相关业务,并实现了销售的转化。公司位于湖南长沙的MIM精密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建筑工程于2023年12月完成竣工验收,后续进入根据客户需求逐步投产阶段。在非MIM精密零部件业务方面,公司通过激光加工、CNC及其他金属精密制造能力以及过持续输出高质量、高价值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与现有客户的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递进,整体渗透率持续攀升。公司位于广东惠州新增的非MIM精密零部件产能于2023Q4开始逐步产生经济效益。 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公司持续优化制程工艺,不断推动整体工艺制程的设计能力和效率的提升,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围绕着新材料的应用,建立了多样化的精密制造能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精密制造解决方案。公司将持续跟进行业及技术的发展趋势及需求,积极布局包括人工智能、折叠屏手机、3D打印技术等新兴行业、产品及技术,把握行业及技术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实现行业、客户的多元化发展、销售规模的增长及盈利能力的提升。同时在海外市场进行产能布局,以满足海外客户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为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提供有力支持。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部分客户需求略微下滑叠加MIM业务毛利率下降,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1.7/2.7亿元(前值为2.0/3.0亿元),给予公司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4-26PE为17/11/7倍,公司非MIM渗透率攀升且产能产生效益,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消费电子景气度不及预期、新建产能爬坡节奏不及预期、大客户订单不及预期。 | ||||||
2024-04-30 | 东兴证券 | 刘航 | 买入 | 维持 | 公司2024年一季报业绩点评:收入增长88.03%,毛利率明显改善 | 查看详情 |
统联精密(688210) 事件: 2024年4月26日,统联精密发布2024年一季度报告:公司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88.0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89.8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145.69万元。 点评: 公司2024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88.03%,扣非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145.69万元,毛利率同比增加10.41pct。受下游消费电子行业边际向好的影响,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0亿元,毛利率为40.39%,同比增加10.41pct;净利润为1467.23万元,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主要是2024年一季度整行业需求回暖,公司产能有效利用,毛利率提升,同时费用率水平随着收入规模的增长有所下降。预收客户款项增加,2024Q1公司合同负债为1087.9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18%。公司重视新工艺的开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一季度研发费用为2141.83万元,同比增加20.21%。 公司持续投入高端产品研发,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折叠屏手机、3D打印等新兴技术。公司围绕着新材料的应用,建立了多样化的精密制造能力,覆盖MIM、CNC加工、激光加工、线切割、冲压、精密注塑等工艺。在MIM精密零部件业务方面,公司导入了折叠屏铰链相关业务,同时超高强度合金钢-折叠转轴件MIM喂料的技术研发目前已经进入小批量验证应用的阶段,主要应用于折叠手机的铰链结构件以及个人笔记本电脑。另外,用于智能穿戴零部件的高强度无抛光MIM材料及工艺的研究已经进入小批量验证阶段。公司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实现行业、客户的多元化发展。 受益于折叠屏手机市场快速增长、3D打印与MIM技术相融合,公司业务有望持续增长。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23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到了1,590万部,同比增长25%,2024-2025年有望延续较快增长,MIM作为折叠屏核心部件铰链的主要工艺需求将持续上升。与此同时,伴随着3D打印技术成熟化发展,3D打印设备和材料成本逐步降低。间接3D打印技术有助于进一步突破MIM工艺中对于产品结构的限制,缩短产品制造时间。据Researchand Markets的数据,2027年MIM全球市场规模有望扩大至57.5亿美元,未来行业蓬勃发展有望促进公司业务持续增长。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是MIM成长新星,业绩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0.84,1.06和1.51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风险提示:(1)市场竞争加剧;(2)扩产进度不达预期(3)技术迭代风险。 | ||||||
2024-02-26 | 国金证券 | 樊志远 | 买入 | 维持 | Q4收入利润双新高,折叠屏业务有望持续放量 | 查看详情 |
统联精密(688210) 事件 2月23日,公司公告2023年业绩快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67亿,同比增长11.51%。公司Q4实现营业收入1.99亿,同比增长31.99%,环比增长24.8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同比下降36.98%;扣非净利润0.52亿,同比下降27.51%,Q4归母净利润0.36e,同比增长33.3%,环比增长176.92%。 点评 23Q4业绩改善,非MIM业务增长可观。公司同时布局MIM精密零部件业务以及CNC、激光加工、精密注塑等其他制造工艺的规模化生产,以满足终端客户多样化需求。2023年在营业总收入5.67亿中,其中MIM精密零部件业务收入为3.21亿,同比基本持平,非MIM精密零部件业务收入为2.28亿,同比增长38.67%。Q4公司收入、利润有明显改善,主要受益于MIM业务方面折叠屏手机铰链零部件业务拓展,非MIM业务大客户方面相关新项目Q4实现量产。随着新业务、新项目的需求释放,公司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整体盈利能力持续修复与改善,毛利率也逐步恢复到接近历史平均水平。 公司持续增大研发投入,强化精密制造能力。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费用同比增加2172.05万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增加1719.61万元。公司在稳定发展MIM业务的基础上,响应市场需求,加大对转轴类精密零部件加工技术、3D打印技术、钛合金材料、医疗类精密金属加工及自动化升级的开发研究,为公司发展战略夯实技术储备。展望未来,MIM用材料逐步多元化,磁性功能材料和高强度合金材料是热门需求;产品应用领域多样化,延伸至折叠屏手机、AR/VR、汽车和医疗器械,折叠屏业务公司已和荣耀密切合作,2024年有望推进新项目。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0.59、1.21、1.58亿元,同比-36.98%/+102.95%/+30.81%,对应PE为57、28、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不及预期的风险;苹果产业链依赖严重的风险;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单一的风险。 | ||||||
2023-11-07 | 东兴证券 | 刘航 | 买入 | 维持 | 公司2023年三季报业绩点评:毛利率环比明显改善,折叠机铰链零部件等新项目需求逐步释放 | 查看详情 |
统联精密(688210) 事件: 10月30日,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2.86%;实现归母净利润2320.83万元,同比下降65.3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962.43万元,同比下降64.26%。 点评: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长2.86%,毛利率水平环比持续改善。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2.86%。2023Q3单季度实现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16.75%,环比增长14.71%。分业务来看,公司MIM精密零部件业务收入为2.28亿元,同比下降10.38%,非MIM精密零部件业务收入为1.24亿元,同比上升28.67%。由于客户需求波动,加之重点投入的新项目或正处于量产爬坡期,盈利能力尚未充分释放,导致公司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水平有所降低。但公司毛利率水平正在稳步提升,第三季度毛利率为38.31%,较第二季度增长4.68pct,较第一季度增长8.33pct。另外由于股份支付费用、研发投入增加和汇兑收益减少,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962.4万元,同比下降64.26%。 公司积极拓展折叠屏手机铰链零部件业务,新项目需求从第三季度末开始逐步释放。公司拓展了折叠屏手机铰链零部件业务,相关项目有望转换为公司收入。公司在铰链零部件方面的研发及技术实力获得了客户的充分认可,我们分析认为,折叠机铰链业务有望成为业务增长的新引擎。目前公司长沙MIM生产基地的建设已经进入竣工验收阶段,预计年底将投入生产将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同时,在非MIM业务方面,2023Q3公司也积极增加了产能。随着新项目的需求从2023Q3末开始逐步释放,公司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公司拟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彰显未来发展信心,我们认为业绩考核目标实现概率大。据公司2023年10月30日公告,公司拟实施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的份数上限为3699.00万份,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的A股股票,本持股计划受让标的股票价格为12.33元/股。本次员工持股计划涉及的标的股票占当前公司总股本的1.90%,业绩考核目标值为:2024年营业收入不低于7.12亿元;2024-2025年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15.26亿元。我们分析认为,本次员工持股彰显公司未来发展信心,公司业绩考核实现的概率大。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是MIM成长新星,业绩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0.90,1.38和1.84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MIM工艺推广不及预期;(2)行业竞争加剧;(3)折叠屏手机销量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