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5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阮巧燕 | 增持 | 维持 | 电解液添加剂龙头,盈利拐点可期 | 查看详情 |
华盛锂电(688353)
投资要点
公司24Q3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公司24Q1-3营收3.3亿元,同-16.4%,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613.5%,毛利率-20.7%,同-38.1pct,归母净利率-39.7%,同-46.1pct;其中24Q3营收1.3亿元,同环比-20.2%/26.9%,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环比-1088.2%/-0.9%,毛利率-31.3%,同环比-49/-2.9pct,归母净利率-46.1%,同环比-49.8/12.9pct。
24Q3添加剂出货3000吨+、全年预计30%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4Q3出货3000吨+,24Q1-Q3累计出货0.7万吨+,预计24Q4出货环比持平,24年出货有望达近1.1万吨,同增约30%。24H2公司产能利用率70%-80%,显著好于二线。公司现有张家港一期、二期、三期以及全资子公司泰兴华盛四个生产基地,其中募投项目三期已建成投产,VC、FEC产能达1.4万吨。
行业价格底部小幅反弹,预计25年持续出清。我们测算24Q3公司单吨亏损约2万元/吨,预计VC/FEC价格已触底,10月亘元文登产线失火背景下,行业价格已小幅反弹约0.1万元/吨,但行业整体维持过剩,且头部企业成本差异不大,预计25H1价格底部维持,缓慢出清。但考虑需求端25-26年维持近30%增速,关停产能较难重开,且行业产能扩张周期较长,VC扩产约需一年左右,我们预计盈利25H2-26年有望反转。
Q3费用环比小幅改善、资本开支同比下降明显。公司24Q1-3期间费用1亿元,同23.5%,费用率29.3%,同9.5pct,其中Q3期间费用0.4亿元,同环比18.8%/23%,费用率30%,同环比9.8/-0.9pct;24Q1-3经营性净现金流-0.9亿元,同-19.1%,其中Q3经营性现金流-0.4亿元,同环比-303.6%/131.5%;24Q1-3资本开支2.1亿元,同-17.5%,其中Q3资本开支0.5亿元,同环比1327.6%/-13.6%;24Q3末存货0.8亿元,较年初-26.3%。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行业仍处周期底部,产品价格触底,过剩产能缓慢出清,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5年,新增26年归母净利预期至-1.6/0.06/0.3亿元(24-25年原预期0.6/1.1亿元),同比-550%/+104%/+375%,25-26年对应PE为587/124倍,考虑公司为添加剂龙头,费用压降力度加强,发力降本增效,且行业当前处于周期底部,未来价格恢复利润弹性较大,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销量不及预期,盈利水平不及预期。 |
2023-12-21 | 东吴证券国际经纪 | 陈睿彬 | 增持 | 首次 | 电解液添加剂龙头,积极布局新业务寻找盈利增量 | 查看详情 |
华盛锂电(688353)
电解液添加剂龙头,出货量稳居行业第二。公司成立于1997年,目前已深耕电解液添加剂行业20年,并于2022年7月13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2018-2022年营收和归母净利CAGR分别为+28.7%/+62.5%。2022年起行业产能过剩,VC/FEC产品开始降价周期。2023年Q1-Q3公司实现营收3.91亿元,同比下降44%,归母净利0.26亿元,同减88.64%。行业格局来看,2022年公司维持行业第二地位,VC/FEC市占率分别达15%及23%,仅次于山东亘元。
行业产能持续过剩,添加剂价格跌至底部。23年行业产能进一步过剩,根据SMM数据,2023年11月VC/FEC市场价格为6.45/5.85万元/吨(不含税),较公司2022年全年销售均价下跌56%/59%。我们预计2023年VC/FEC行业有效产能分别为6.4万吨/3.0万吨,有效需求分别为3.7万吨/1.6万吨,对应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8%/54%,较2022年下滑14pct/13pct。2024年VC/FEC行业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下滑至46%/41%,我们预计产能过剩或将持续。
VC/FEC技术优化以降本增效,布局新型锂盐及添加剂打开盈利增量。公司大力支持研发VC/FEC细节控制技术,通过一系列新技术提高产品纯度及生产效率并实现回收降本及绿色生产,并积极导入国内外领先电池厂商,巩固传统添加剂龙头地位。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投资6亿元建设年产3000吨LiFSI项目,其中一期500吨2023年下半年已开始试生产,我们预计24年起有望形成逐步出货。新型添加剂方面,公司新建年产500吨二氟草酸硼酸锂ODFB和1000吨甲烷二磺酸亚甲酯MMDS,进一步完善电解液添加剂布局,24年起有望贡献盈利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0.29/0.60/1.13亿元,同比-89%/+109%/+88%,对应PE为145/69/37x。当前电解液添加剂产品价格处于历史底部,我们预计公司盈利触底后24年起有望逐步改善,LiFSI、新型添加剂产品陆续投产后有望贡献利润增量,且添加剂产品处于精细化工行业,技术壁垒及环保回收要求形成较高壁垒。当前公司PB仅1.23x,处于历史底部。考虑公司为电解液添加剂龙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风险;下游客户将产业链向上游拓展的风险;下游电池技术路线的变化的风险等。 |
2023-10-18 | 海通国际 | Junjun Zhu,Xin Hu,Borong Li | 增持 | 首次 | 首次覆盖:短期业绩承压,回购股权彰显发展信心 | 查看详情 |
华盛锂电(688353)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半年报。2023H1营业收入为2.36亿元(同比-53.95%),归母净利润为0.20亿元(同比-90.24%)。单季度看,2023Q2公司实现营收1.23亿元,同比-23.63%,环比+8.57%;实现归母净利0.09亿元,同比-82.05%,环比-21.39%。收入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系23H1添加剂市场仍然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尽管公司的主营产品VC和FEC销量同比增长48.39%,净利润却因为产品价格同比下滑较多而下降幅度较大。
新增产能项目进展顺利,负极项目取得土地使用权。公司9000吨的募投项目,包括新增VC产品6000吨、FEC产品3000吨生产线及研发中心建设有序推进,预计将于2023年年内试生产。年产80000吨氯代碳酸乙烯酯(其中第一期40000吨)、3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其中第一期500吨)等项目都在稳步推进中。另外,子公司华盛联赢新建的“年产20万吨低能耗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已取得项目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正在完成政府部门审批手续,研发样品也已向多家下游企业送样并通过测试。
持续进行技术研发,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公司发现一种新型反应抑制机理途径能够抑制了碳酸亚乙烯酯合成中聚合和分解现象,目前该方法正在进行放大验证环节。同时,公司在针对FEC研究中发现新型式的非塔式分离提纯技术,能够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同时降低单位产量下制备的能源消耗,目前该工艺仍在小试验证环节。在特殊有机硅领域,公司成功开发出高温脱醇工艺,在IPTS/TESPI的非光气法制备路线中属于关键生产工艺,在2023H1内已通过工业化验证。
拟回购超1500万元股权,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根据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公司拟使用部分超募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及或股权激励计划。本次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50元/股(含),本次拟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500万元(含),不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含)。本次股份回购计划展现了公司对于未来长期发展的信心,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7亿元、0.84亿元、1.78亿元,EPS分别为0.42元、0.53元、1.11元,按照2023年BPS24.01以及1.5倍PB,对应目标价36.02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和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项目建设投产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安全生产与环保合规风险。 |
2023-03-27 | 中泰证券 | 曾彪,朱柏睿 | 增持 | 维持 | 业绩承压,新产能将逐步释放 | 查看详情 |
华盛锂电(68835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报,营业收入8.6亿元,同比下降15%;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降38%。其中,22Q4营业收入1.6亿元,环比下降16%;归母净利润0.4亿元,环比提升44%。盈利能力方面,22年公司毛利率46.8%,同比下滑15.3pct,净利率29.7%,同比-11.5pct。其中,22Q4公司毛利率26.5%,同比下滑43.0pct,环比下滑0.4pct;22Q4公司净利率21.0%,同比-43.0pct,环比+8.8pct。随着行业内电解液添加剂新增产能逐步释放,添加剂价格同比下滑较多,导致营收及利润下滑。同时,公司募投项目尚在建设中,暂时无法利用新增产能拓展市场,导致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
22年公司VC销售量3348吨,同比提升10%;FEC销售量2249吨,同比提升16%;整体平均吨净利4.7万/吨。预计23Q1公司出货量同比有所下滑,Q2之后会有较明显回升。
预计随产能释放,公司23年销量有所增长。当前公司VC、FEC产品年产能共5000吨。公司募投项目VC6000吨,FEC3000吨建设有序推进中,预计23年Q2试生产。预计23年全年添加剂出货量1.1万吨,其中VC7000吨、FEC4000吨。子公司盛美锂电(公司持股51%)新建的“年产3000吨双氟代磺酰亚胺锂项目”一期500吨项目,预计于2023年年中进行试生产。子公司华盛联赢,新建的“年产20万吨低能耗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进展较顺利。
盈利预测:预计23年全年添加剂出货量1.1万吨,其中VC7000吨、FEC4000吨;预计毛利率受行业产能扩张影响,同比下滑。预计23年LiFSI建成500吨产能,出货250吨左右。预计23年负极建成4万吨产能,出货5400吨左右。因产品价格下滑,我们预计公司23-24年归母净利润2.04、2.80亿(前值为6.6、7.1亿),对应PE估值36、2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变动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 |
2022-08-12 | 中泰证券 | 曾彪,朱柏睿 | 增持 | 首次 | 电解液添加剂龙头乘风而起 | 查看详情 |
华盛锂电(688353)
公司是电解液添加剂龙头企业,是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市场领先的供应商之一。公司于2003年进入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市场,经过多年的沉淀,已直接与国内外知名锂电池产业链厂商达成合作,包括三菱化学、比亚迪、宁德时代、天赐材料等。2018年-2020年生产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2021年受益于下游需求大幅增加,公司营收同比+128%,归母净利润同比+439%。
需求端,下游动力+储能市场推动下,电解液添加剂市场空间广阔。一方面,动力市场电池出货持续增长,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1706GWh,较2021年复合增速为46%;锂电储能发展提速,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404GWh,较2021年复合增速为55%。下游需求旺盛拉动电池出货量增长,电解液需求提升。电解液添加剂作为电解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优化电解液各类性能,如电导率、阻燃性能、过充保护、倍率性能等,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另一方面,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持续回暖刺激了VC的需求,VC在磷酸铁锂电池电解液中的添加比例为3%-5%,高于在三元电池电解液中的添加比例1%-2%;同时随着锂电池往高电压、高镍化等方向发展,所需电解液的配方,尤其是添加剂的使用也越来越复杂。
供给端,产能聚焦国内,扩产周期较长。从格局看,中国企业为主,海外企业份额占比较低,2020年中国企业在全球电解液添加剂企业市场份额达86%。从量看,2021年各企业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实现出货高增长,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电解液添加剂生产国,2021年电解液添加剂出货量约3.26万吨,同比增长76.22%。从价看,2021年由于下游需求快速提升,同时行业扩产环评审核严格且有一定技术工艺门槛,行业供不应求,VC价格快速上涨,目前随着新增产能投产,供需紧张得到缓解,VC价格从21年底40万元/吨,回归至正常水平13万元/吨。
公司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领域研发时间早,专利布局完善,主导了VC国家标准和FEC行业标准的制定,是市场领先的供应商之一。公司形成了在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领域完整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控制能力,并自主开发多项技术,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优化工艺路线。公司产品纯度、色度、水分等重点指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公司积极布局新型锂盐。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强对新型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对LiFSI、LiDFP、LiDFOB等新型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已形成小批量量产或技术储备。公司向上游产业链延伸。公司拟在云梦县设立子公司,投资约4亿元,建设年产8万吨CEC项目,其中一期拟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4万吨生产线,预计于2022年建成投产。公司在电解液添加剂之外拓展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等电池材料。公司子公司华赢新能源(持股70%)研发的高性能长寿命石墨负极材料的开发和产业化已处于中试阶段。
公司严控环保,并对反应中的副产物进行了精制回收。公司所处的精细化工行业对于安全环保要求较为严格。公司一直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政策和规定进行生产,与子公司泰兴华盛均于2019年取得了最新的排污许可证。
公司在行业内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2018-2021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超70%。2021年公司分别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天赐材料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与宁德时代约定VC产品需求量,22年1120吨,23-25年3360吨/年。与比亚迪约定VC、FEC产品需求量,VC产品22年800吨,23-25年3120吨/年;FEC产品22年160吨,23-25年600吨/年。与天赐材料约定FEC产品需求量,22年660吨,23-24年960吨/年。此外,2021年2月,比亚迪收购公司1.98%的股份,进一步绑定合作关系。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6/16.3/18.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6.6/7.1亿元,EPS分别为3.7/6.0/6.4亿元,现价对应PE为29/18/17倍(2022年8月11日收盘价)。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行;行业规模测算偏差的风险;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
2022-06-24 | 华金证券 | 李蕙 | | | 新股专题覆盖:华盛锂电(2022年第66期) | 查看详情 |
》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华盛锂电(688353)
投资要点
下周三(6月29日)有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华盛锂电”询价。
华盛锂电(688353):公司专注于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化学品及特殊有机硅两大系列。在电子化学品领域,公司是碳酸亚乙烯酯、氟代碳酸乙烯酯市场领先的供应商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电站、3C产品等领域;在特殊有机硅领域,公司也已成为少数拥有“非光气法生产异氰酸酯硅烷”技术的生产商之一。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4.45亿元/10.14亿元,YOY依次为14.61%/5.02%/127.97%,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40.00%;实现归母净利润0.76亿元/0.78亿元/4.20亿元,YOY依次为25.88%/2.76%/438.81%,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91.02%。最新报告期,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2亿元,同比增长128.68%;实现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277.61%。根据公司初步预测,预计2022H1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58.19%至91.92%。
投资亮点:1、公司产品下游应用为景气度较高的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等行业,受下游需求拉动,目前电解液添加剂整体处于供不应求态势;而公司已与比亚迪、宁德时代、天赐材料等行业龙头签订长期合约,有望驱动公司经营业绩向好。据QYResearch数据,2019年全球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量仅为1.7万吨,而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需求高速增长,行业整体呈现供不应求态势,价格随之上涨。公司已与比亚迪、宁德时代、天赐材料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约定2023-2025年每年供给宁德时代3360吨VC、供给比亚迪3120吨VC、600吨FEC,2023-2024年每年供给天赐材料960吨FEC,需求端确定性高,募投项目产能释放将推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2、公司是电解液添加剂细分领域龙头之一。公司于2003年进入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市场,曾主导起草VC国家标准及FEC行业标准。根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数据,公司2018年-2020年生产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根据QYResearch统计的全球市场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主要厂商2019年产量市场份额,公司以22.19%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根据伊维经济研究院统计的2020年全球电解液添加剂企业市场份额,公司以20.89%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选取主营业务包含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或其他电解液材料的新宙邦、石大胜华、多氟多。从可比公司情况来看,平均收入规模为72.72亿元,平均PE-TTM为19.39X,平均毛利率为33.01%。相较而言,公司的收入规模相对较小,毛利率高于上述同业可比公司。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