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安泰科技(000969) - 公司资料

安泰科技

(000969)

  

流通市值:143.61亿  总市值:146.05亿
流通股本:10.33亿   总股本:10.51亿

安泰科技(000969)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00年05月12日
注册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注册资本(万元) 10507180970000
法人代表 李军风
董事会秘书 陈哲
公司简介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国家级大型科研院所钢铁研究总院)为主要发起人,联合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等单位发起成立的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科技部及中科院联合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的骨干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注册地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心区。2000年5月,公司在深圳证交所完成了6000万A股股票的发行上市工作。安泰科技以先进金属材料为主业,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非晶/纳米晶带材及制品、难熔材料及制品、粉末材料及制品、磁性材料及制品、焊接材料及制品、过滤材料及环保工程、高速工具钢及人造金刚石工具等领域,为全球高端客户提供先进金属材料、制品及解决方案。多年来,为我国国民经济和航天航空事业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传承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六十余年的科研实力,公司建立了以“创新、创誉、创利”为目标的技术创新体系,拥有一支由七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六十余位博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公司共荣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以上奖励105项,全国科技大会奖42项,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43项;授权专利515项。公司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共设有5个国家级,22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及海外知名企业建立了“先进材料研究与开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承担并建设完成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自1998年以来,公司荣获国务院国资委,国家人事部授予的“中央企业先进集体”;“首都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入选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授予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经济二十强企业”;连年荣获北京市“守信企业”称号。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安泰科技已建成北京中关村永丰产业园,空港新材料产业园、中关村昌平产业园及河北涿州四个产业基地,总面积1000余亩;在石家庄、天津、深圳、上海等地拥有18家控参股企业;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商贸渠道和技术协作关系,产品已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和客户所认可。
所属行业 通用设备
所属地域 北京
所属板块 军工-新能源-节能环保-创投-新材料-核能核电-稀土永磁-太阳能-融资融券-3D打印-苹果概念-蓝宝石-燃料电池-央国企改革-京津冀-小金属概念-5G概念-北京冬奥-深股通-华为概念-氢能源-富时罗素-标准普尔-光刻机(胶)-半导体概念-中芯概念-第三代半导体-无线充电-商业航天-固态电池-人造太阳-央企改革-飞行汽车(eVTOL)-可控核聚变-低空经济-碳纤维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联系电话 010-62180969,010-62188403
公司网站 www.atmcn.com
电子邮箱 securities@atmcn.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金属新材料及制品371459.16100.00307549.38100.00

    安泰科技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2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0篇,增持评级为2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8-28 华源证券 田源,张...增持安泰科技(0009...
安泰科技(000969) 投资要点: Q2扣非归母同比+36%稳健增长,多业务共振下中长期空间有望释放。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5亿元,同比-5.29%,主要系安泰环境出表及对美出口受限所致;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33.23%,主要系去年同期处置安泰环境股权后投资收益增厚利润所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19.10%,单二季度同比+36.19%,实现稳健增长,多业务共振下中长期空间有望释放。具体看: 先进功能材料及器件板块:25H1实现营业收入14.31亿元,占比38.54%,同比+0.71%。安泰磁材受海外市场因素影响出口收入下滑16.9%,当前已重新获取部分客户的出口许可证,同时正大力开发东南亚等非美用户,海外出口业务有望企稳回升;安泰非晶保持快速增长,国内立体卷非晶带材单月销量首次突破1800吨,纳米晶产品持续向新兴市场渗透,实现销量近5000吨,同比增长46%;安泰中科成功中标EAST偏滤器、CRAFT偏滤器、限制器等合同,合同总额近4000万元。 特种粉末冶金材料及制品板块:25H1实现营业收入13.62亿元,占比36.75%,同比-10.44%。安泰天龙受海外市场及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业绩略有下降,当前正加大产品结构调整,高端医疗装备领域新签合同同比增长32.26%,平面显示靶类产品、热沉业务新签合同均增长超60%;安泰粉末面对传统产品的市场波动业绩略有下滑,坚持调整产品结构取得一定成效,岩板片、钻头产品等市场订单增加明显;安泰特粉生产的芯片电感用超细铁镍和非晶纳米晶粉销量同比增加25.9%,突破高端芯片电感应用瓶颈;安泰海美格新签合同同比增长14.13%,在汽车中控装饰件、医疗耗材半组装、5G高速连接器等核心应用实现订单突破。 高品质特钢及焊接材料:25H1实现营业收入9.18亿元,占比24.71%,同比增长12.20%。河冶科技加速推进粉末高速钢、喷射钢等高端产品市场开拓,重点新品粉末高速钢推动国产化替代,收入同比大增100%;安泰三英重点拓展造船、海工及高端不锈钢特种焊剂堆焊业务,成功打破LNG运输船、深海平台等领域的国外垄断。 报表端多项指标预示公司经营持续向好。公司销售、管理、财务三项费用占营收比重波动下降,2025H1指标为5.72%,同比下降0.81pct,反映公司提质增效成果显著,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利润;研发费用占比维持高位,2025H1指标为5.74%,我们认为持续的高研发投入有助于企业通过产品迭代实现单价提升和成本下降,最终驱动公司业绩快速放量。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认为,新兴业务端2025年及“十五五”阶段公司积极布局“第二增长曲线”,重点布局特粉、非晶、可控核聚变三大业务,预计伴随产业高景气度实现快速放量;传统业务端各子公司持续深耕进行业务横向拓展及产业链纵向延伸,继续巩固产品在细分领域的排他性及不可替代性。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0/4.22/5.45亿元,按8月27日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44.55/34.87/27.00倍,EPS分别为0.31/0.40/0.52元/股,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国际贸易环境与汇率波动风险、市场环境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2025-07-10 华源证券 田源,张...增持安泰科技(0009...
安泰科技(000969) 投资要点: 中国钢研集团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平台,“2+3+4”体系构筑下多谱系业务共振发展。公司作为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旗下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平台,其具体业务由自身下设的多个子公司独立进行运营。公司具备从材料到制品、器件以及系统集成开发的完整产品谱系。基于当前子公司产值规模,公司形成了“2+3+4”的结构体系,即2个核心产业(难熔钨钼、稀土永磁)、3个重点产业(非晶/纳米晶、高合金高速钢、超硬材料)、4个孵育产业(特粉、注射成型、焊接材料、可控核聚变)。 “十四五”经营业绩稳步提升,2024提质增效股份转让致业绩大幅增长。2021-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稳步提升,2年CAGR达14.26%和20.53%,核心产业(难熔钨钼、稀土永磁)贡献主要收入利润增量。2024年7月公司完成对子公司安泰环境的股份转让,全年最终实现营业收入75.73亿元,同比-7.50%;实现归母净利润3.72亿元,同比+49.26%。 2025Q1公司提质增效持续推进,营运能力持续向好。2025Q1实现营业收入17.82亿元,同比-5.76%;实现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4.95%,业绩在安泰环境置出后仍保持增长态势。报表端公司营运能力持续向好,三项费用占营收比重波动下降,2025Q1指标达6.17%,较去年同期下降0.95个百分点,提质增效成果显著。 新兴业务端,2025年及“十五五”阶段公司积极布局“第二增长曲线”,重点布局特粉、非晶、可控核聚变三大业务,预计伴随产业高景气度产品将实现快速放量。 特粉(安泰特粉)——软磁粉末维系稳健增长,注射成型粉末打造新增长极:2025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45.16%/43.97%,有望伴随系列提振消费政策措施落地持续扩大,对软磁粉末需求有望实现稳步提升;随着生产工艺的成熟和制造成本的降低,全球注射成型市场已步入结构性增长阶段,2023-2030年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或达10.5%。 安泰特粉成功将软磁粉及一体成型电感粉产品拓展至新能源汽车及AI等新兴应用领域,加快推进万吨级特种粉末产能布局有助于进一步巩固金属软磁粉末领域的单项冠军地位。注射成形粉末方面,安泰特粉在国内首创开发了水气组合雾化制粉工艺、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产品有望伴随消费电子等终端需求增长及下游客户导入实现快速增长,或打造公司新业绩增长极。 非晶(安泰非晶)——非晶配电变压器迎来高景气周期,非晶电机应用打开蓝海市场: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提出将加快老旧和高耗能设备设施更新改造,预计2025年全社会在能效节能水平及以上变压器占比较2021年提高超过10个百分点,非晶配电变压器景气度持续;广汽夸克电驱2.0非晶-碳纤维超级电驱已实现小批量装车并即将实现规模化批产,可在电池容量不变的前提下提升30-50km续航里程,我们认为反映非晶电机的量产工艺已经实现突破,未来或有更多车型开始搭载非晶电机。 安泰非晶是国内非晶材料技术的开创者,率先在国内建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吨级非晶带材生产线,非晶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用带材销量突破1万吨并迅速投资新建1万吨非晶带材项目,预计将伴随产业高景气度实现快速放量。 可控核聚变(安泰中科)——可控核聚变产业商业化发展持续加速:国际方面,ITER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的全部组件已完成建造,标志着可控核聚变工程化进程实质性突破;国内方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2025年1月创下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世界纪录,新一代“中国环流三号”实现“双亿度”等离子体运行,自主研制的磁流体控制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我们认为,可控核聚变产业正处于技术持续突破、商业化项目持续落地的高景气度阶段。 子公司安泰中科作为国际上第一家批量生产钨铜偏滤器、包层第一壁的公司,2008年开始参与ITER项目,多年深耕下公司钨铜偏滤器与包层产品矩阵实现多元拓展,有望充分受益于此进程实现业绩增长。 传统业务端,各子公司持续深耕,进行业务横向拓展及产业链纵向延伸,继续巩固产品在细分领域的排他性及不可替代性。难熔钨钼(安泰天龙)巩固高端医疗装备领先地位,拓展半导体、航空航天等新兴市场,推进热沉材料、平面显示靶材等产业化应用;稀土磁材(安泰磁材)深耕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市场,聚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高合金高速钢(河冶科技)重点推广粉末高速钢、喷射高速钢等高端产品,加速国产化替代。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30/4.22/5.45亿元,EPS为0.31/0.40/0.52元/股,按2025年7月8日收盘价计算的PE为40.38/31.61/24.48倍。选择同样从事非晶业务的云路股份、特粉业务的铂科新材、具备核聚变业务的斯瑞新材作为可比公司,考虑到安泰科技多项业务板块有望进入放量节点,给予公司一定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国际贸易环境与汇率波动风险、市场环境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2025-04-28 国金证券 王钦扬买入安泰科技(0009...
安泰科技(000969) 事件 4月28日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收17.82亿元,环比+3.62%、同比-5.76%;归母净利润为0.83亿元,环比+155.07%、同比+4.9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78亿元,环比大幅增长,同比+3.89%。 点评 业绩符合预期,产品价格整体上行。考虑氧化镨钕、钨、钼等产品1Q25均价环比分别+3.13%/+0.55%/-5.02%,主要下游景气度良好,公司1Q25毛利和毛利率分别环比+4.96%、+0.22pct至2.96亿元、16.61%;因而1Q25公司扣非净利润实现环比显著增长。降本增效推进,资本结构维持良好水平。1Q25公司期间费用环比-26.49%至1.97亿元,期间费率环比-4.53pct至11.05%;其中,销售费用、销售费率分别环比+12.00%、+0.12pct至0.28亿元、1.57%。1Q25公司管理费用环比-22.22%至0.84亿元。公司管理费用水平有所下降,表明公司降本增效工作持续推进。1Q25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1.95%,环比/同比分别-0.73pct/+0.54pct。 关注非晶业务高速成长。2024年安泰非晶展现出强劲的成长性,新签合同额11.7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3%,营业收入9.74亿元,净利润5,135万元,分别同比增长31.63%、60.79%;产销量突破3.3万吨,同比增长65%;2024年公司实现实现纳米晶产品产销量超过0.7万吨,同比增长46%。 关注公司可控核聚变相关业务。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具备聚变钨铜偏滤器生产能力的公司,具备从原材料到部件交付的全套技术,研制和生产过程在公司内部形成闭环,已实现钨铜偏滤器、钨铜限制器、包层第一壁、钨硼中子屏蔽材料等全系列涉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依托安泰科技的创新精神,公司偏滤器涉及到的高性能钨板制备、扩散焊接和真空钎焊、无损检测等各项技术不断进步、精益求精,不仅满足国内使用要求,还得到国际客户的高度认可,为法国WEST装置和国际热核聚变ITER提供多批次的钨铜产品。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5-27年营收分别为82/89/9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5/3.69/4.37亿元,EPS分别为0.31/0.35/0.42元,对应PE分别为36/32/2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2025-04-07 天风证券 刘奕町,...买入安泰科技(0009...
安泰科技(000969) 业绩: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5.73亿元,yoy-7.5%;归母净利润3.72亿元,yoy+49.26%;扣非归母净利润2.33亿元,yoy+5.79%。其中Q4实现营收17.2亿元,yoy-19.74%,环比-10.96%;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40.22%,环比-45.70%;扣非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94.70%,环比-96.97%。 核心产业稳中有进,重点产业提质增效,细分领域做专做精 核心产业发挥业绩压舱石作用,难熔钨钼盈利能力相对稳定,稀土永磁市场份额稳中有升。1)2024年安泰天龙面对部分下游行业阶段性下滑的压力,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下的应用新增量,实现营业收入20.22亿元,扣非净利润9,116.15万元,盈利能力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面对稀土原材料价格波动和行业竞争加剧影响,稳步推进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投资示范项目建设和生产线智能制造场景建设。安泰北方5,000吨高端稀土永磁制品项目顺利完成验收,安泰磁材产能突破1.2万吨,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 非晶、高速钢、超硬材料等重点产业提质增效,可控核聚变尖端领域储备雄厚。非晶纳米晶业务抓住电网改造应用需求,迅速投资新建1万吨非晶带材项目。非晶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用带材,销量突破1万吨。在纳米晶领域,公司积极扩展新能源汽车、高端手机和家电等相关产品产业链,实现纳米晶产品产销量超过7,000吨,同比增长46%。安泰中科作为全球可控核聚变装置的核心供应商,实现钨铜偏滤器、钨铜限制器、包层第一壁、钨硼中子屏蔽材料等全系列涉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24年安泰中科持续聚焦可控核聚变产品技术提升,扩大国际聚变合作范围,提升行业竞争优势,为未来商业化推广应用积能蓄势。 安泰特粉聚焦高性能磁粉,显著提升了软磁粉、一体成型电感粉的产品性能,并成功拓展至新能源汽车及AI等新兴应用领域,进一步巩固金属软磁粉末领域的单项冠军地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3亿元,净利润3,737.0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02%和85.71%,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积极布局未来新兴产业,构建“第二增长曲线”,激发高质量发展 公司将继续打造在各自所处细分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或不可替代地位的企业集群,充分发挥产业平台+资本运作联合效应,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培育特种粉末、可控核聚变配套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第二增长曲线”,为发展注入新动能。国企改革贯穿公司上下,多项举措并举释放发展红利。 盈利预测:考虑公司行业竞争格局和原材料价格波动,我们调整公司业绩预测,预期25-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20/3.47/3.92亿元(25-26前值4.42/5.35亿元),对应PE分别为39.35/36.33/32.17倍。我们看好公司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安全生产风险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李军风董事长,法定代... 83.71 32.69 点击浏览
李军风先生:1966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工商管理硕士,正高级工程师。曾任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细制品分公司副经理,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部长、总裁助理,同时兼任粉末冶金事业部总经理,空港产业园总经理,空港新材分公司总经理,精细制品分公司总经理;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企划部主任兼信息化处处长、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厅主任兼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安泰科技第七届、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现任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任安泰天龙钨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安泰北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非晶节能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副会长(副理事长)、内蒙古北方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毕林生总裁,非独立董... 83.71 31.86 点击浏览
毕林生先生:1967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正高级会计师。曾任钢铁研究总院审计室科长,北京钢研金刚石制品公司财务部经理,北京安泰钢研超硬材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河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安泰科技计划财务部部长、总裁助理、财务总监,第七届、第八届董事会董事。现任安泰科技第九届董事会董事、总经理。
王铁军副总裁 80.86 22 点击浏览
王铁军先生:1971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博士学位,正高级工程师。曾任安泰科技难熔材料分公司厂长、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安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现任安泰科技副总经理,兼任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北京安泰中科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安泰(霸州)特种粉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安泰天龙钨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曾获得钢铁研究总院优秀员工标兵,安泰科技优秀经理,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中国钢研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陈哲副总裁,董事会... 81.32 22 点击浏览
陈哲先生:1970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工学硕士,正高级工程师。曾任北京钢研金刚石制品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北京安泰钢研超硬材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安泰科技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安泰科技总裁助理,第七届、第八届董事会秘书,兼任中国超硬材料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共北京市昌平区政协第四、五届政协委员。现任安泰科技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兼任安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黄沙棘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黄沙棘先生:1985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历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处、培训与外事处、薪酬管理处副处长、处长、人力资源部副主任、主任,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安泰科技第八届董事会董事。现任安泰科技第九届董事会董事,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任安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杰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胡杰先生:1981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学本科学历,正高级会计师。历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综合管理处副处长、处长、财务金融部副主任,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监事,安泰科技第八届监事会监事。现任安泰科技第九届董事会董事,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金融部主任,兼任河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钢研昊普科技有限公司监事。
曹爱军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曹爱军先生:1970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历任钢铁研究总院院务企划部产业投资科副科长、经营计划科科长、经营计划处处长、企划部副主任、企业管理部副主任,钢研大慧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现任安泰科技第九届董事会董事,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规划管理部主任,兼任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丁贺玮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丁贺玮先生:1982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工程师。历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秘书处副处长、高级主管。现任安泰科技第九届董事会董事,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规部副主任,兼任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
李春龙独立董事 10.8 -- 点击浏览
李春龙先生:1961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博士研究生学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包钢(集团)公司总经理、董事、技术中心主任,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安泰科技第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曾兼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人民政协第九届、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科协副主席,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安泰科技第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现任安泰科技第九届董事会独立董事。
杨松令独立董事 10.8 -- 点击浏览
杨松令先生:1965年生人,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澳大利亚大学(UWA)会计与财务系访问学者,安泰科技第七届、第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现任安泰科技第九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兼任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知鱼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5-08-26钢研大慧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919.61实施中
2025-08-26钢研大慧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919.61实施中
2025-08-26河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675.70实施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