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博济医药(300404) - 公司资料

博济医药

(300404)

  

流通市值:23.02亿  总市值:31.73亿
流通股本:2.78亿   总股本:3.83亿

博济医药(300404)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15年04月16日
注册地址 广州黄埔区科学城南翔一路62号(二、三、...
注册资本(万元) 3831709280000
法人代表 王廷春
董事会秘书 韦芳群
公司简介 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博济医药”,股票代码为300404)创建于2002年,2015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是一家为国内外医药企业提供药品、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全流程“一站式”外包服务(CRO+CDMO)的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现代化办公、实验和生产场所,旗下拥有二十多家全资、控股子公司以及十余家关联业务的参股公司;目前获得中国医药外包公司10强、广州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广东省诚信示范企业、广州市著名商标、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CRO分会会长单位等荣誉称号;是国内仅有的两家全流程服务CRO之一,也是以临床试验为主要业务的CRO上市公司之一。博济医药“一站式”服务包括:新药立项研究和活性筛选、药学研究(原料、制剂)、药物评价(药效学、毒理学)、小分子创新药一体化服务、临床研究、中美双报(注册服务)、CDMO生产(MAH落地)、技术成果转化等,涵盖了新药研发各个阶段。临床研究是公司核心业务之一,业务范围包括药物、医疗器械的注册研究及上市后再评价,尤其擅长创新药物和创新医疗器械的临床研究。服务内容包括临床研究方案撰写、临床监查、SMO(CRC服务)、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BE检测、受试者招募、第三方稽查等临床试验全过程;治疗领域几乎涵盖了所有专业治疗领域。除公司总部外,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设有临床研究子公司及国内近40个临床监查网点。药学研究拥有优秀的研发团队,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CNAS质量保证体系,为客户提供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生物药的工艺、质量标准研究等研发服务,不仅可以研发仿制药、改良型创新药,而且可以独立为客户开发1类创新药。中心设有化药研究部、中药研究部和生物制品研究部,已建成制剂新技术研发平台(缓控释、注射剂、吸入制剂、外用制剂等)、蛋白类生物制品研发平台、多肽类药物研发平台、中药复方与活性组分研发平台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心等服务平台。药物评价中心是公司为创新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打造的技术服务平台,已经通过国家GLP认证,取得GLP证书。中心现有近6000平方米动物实验室和辅助设施,近3000万的先进仪器设备,可同时开展10个以上新药评价工作。中心设有药理部、毒理部、质量保证部、实验动物部、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等八个部和两个委员会,拥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大的研究团队;在化药、生物药、中药、医疗器械的药效筛选和评价、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含预试)、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方面均有丰富的研究经验。CDMO生产由广州博济生物医药科技园有限公司承接,科技园一期已建成7栋超2万m2的孵化器和GMP生产平台,包括质检、办公大楼、固体制剂车间(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散剂)、中药提取车间、化学原料药车间以及消防、环保、动力等配套设施;服务内容包括上市许可持有人(MAH)落地、工艺放大研究,临床试验用药物生产、模拟剂研究生产、项目文号落户、新药项目投融资等。自成立以来,博济医药始终坚持“诚实、守信、专业、权威”的经营理念,截至2020年,公司累计为客户提供完成临床前研究服务500多项和临床研究服务800多项,基本涵盖了药物治疗的各个专业领域,并包括难度较高的创新药60多项,通过公司提供的临床研究服务助力客户获得新药证书60多项,生产批件约80多项。经过20年的发展,博济已发展成为为数不多的能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的CRO,可以充分利用各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完成一个新药从药学、药效、毒理、临床到注册申报及合同生产的全流程服务,为客户节约研发成本、沟通成本和时间,在技术实力、服务质量、服务范围、团队建设等各个方面处于国内CRO行业的领先位置,成为我国本土CRO公司的龙头企业。
所属行业 医疗服务
所属地域 广东
所属板块 中药概念-创业板综-CRO-CAR-T细胞疗法-专精特新-幽门螺杆菌概念-新冠检测-减肥药-AI制药(医疗)-合成生物-DeepSeek概念
办公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华观路1933号万科云广场A栋7楼
联系电话 020-35647628
公司网站 www.gzboji.com
电子邮箱 board@gzboji.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服务业73745.9799.3951369.4599.43
销售业455.940.61293.470.57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4-08-30 中原证券 李琳琳增持博济医药(3004...
博济医药(300404) 投资要点: 公司创建于2002年,2015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专业从事CRO服务业务。临床研究服务是公司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此外,公司业务也涵盖临床前服务业务,临床前自主研发业务,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以及CDMO业务,同时也单独承接研究方案设计,数据管理,数据统计分析,中美双报等技术咨询服务。2018年公司获得了GLP实验室认证,具备中药、化药、生物药的临床前评价能力。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1亿元,同比增长46.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3.51万元,同比增长71.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2566.0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64.08%。基本每股收益0.08元。 分业务板块看,公司的主营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于临床研究服务业务,该业务的快速增长带来公司上半年业绩的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临床研究服务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56.10%,新增临床研究服务合同额7.19亿元,同比增长60.99%。近年来,公司临床研究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主要收入来自于药物临床研究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在消化、实体瘤、血液、皮肤、肝病、男科、内分泌等领域获得一系列II、III期临床订单,进一步巩固在各适应症领域的行业优势及项目经验。此外,公司还涉足了罕见病和前沿创新领域。除了药物临床研究服务外,公司在医疗器械领域也具备了从研发立项、体系建立、注册检验到最终产品进入临床试验等多个环节的服务能力。预计下半年公司的临床研究服务仍将保持较快增速。 从上半年临床前研究业务的表现看,随着在手订单的确认,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上半年,该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179.51万元,同比增长46.18%,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深圳博瑞在“创新药发现筛选和药学服务”的服务板块中持续建设“细胞生物学平台”和“细胞质量检测技术平台”,运用细胞生物学技术,已建立多种体外疾病细胞模型和细胞提取/培养/扩增、细胞因子检测等方法,便于逐步拓展相关领域业务。预计下半年该业务板块收入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从临床前自主研发及技术成果转化服务的业务情况看,报告期内 公司自研项目进展顺利,多个项目待转化。下半年临床前自主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收入确认具备一定的不确定性。 第1页/共5页 从CDMO业务看,报告期内,科技园公司已完成三期厂房的施工建设并已通过竣工联合验收,三期厂房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并申请获得了国家药监局批准的4个药品注册证书、2个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提交了1个品种的注册资料。 从中药服务业务看,公司中药服务团队报告期内不断壮大,进一步夯实公司在中药研发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8月27日公告显示,公司和全资子公司杏林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博奥晶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在中药领域具备专业垂类大模型以及分子本草数据库,合作之后,博济医药的中药创新服务和转化能力有望增强。 从盈利能力看,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32.61%,较上年同期下滑了3.79个百分点。其中,临床研究服务的毛利率为31.24%,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76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下降主要来源于临床前研究服务业务和其他咨询服务业务毛利率的下滑。 从期间费用率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6.87%,较上年同期下滑了0.9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9.96%,较上年同期下滑了3.56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0.12%,上年同期为-0.24%;研发费用率为7.86%,较上年同期下滑了2.23个百分点。下半年随着订单转化速度加快以及控费力度加强,预计公司的期间费用率将进一步下降。 截至2024年中报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充沛,目前在执行的合同尚未确认收入的金额约25.16亿元,订单转化为收入的时间需要根据项目进度而定,考虑到四季度是订单确认的传统旺季,下半年公司订单转化速度或加快。 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17元,0.23元和0.32元,对应8月29日收盘价7.29元,动态市盈率分别为42.88倍,31.70倍和22.78倍,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医疗政策风险,订单确认不及预期,自主研发及技术成果转化的不确定性
2024-05-11 海通国际 Keha...增持博济医药(3004...
博济医药(300404) 投资要点: 公告:博济医药发布2023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 点评: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订单快速增长。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31.19%;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下降12.04%;扣非归母净利润0.10亿元,同比下降24.24%。公司新增业务合同金额约11.65亿元,同比增长约38.12%,其中,中药类研发服务新增合同金额约3.72亿元,同比增长约346.86%。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62.08%;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增长40.67%;扣非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增长103.30%。 2023年分业务板块经营情况: (1)临床研究服务:2023年,公司临床研究服务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49.58%,新增临床研究服务合同额9.42亿元,同比增长49.25%。2023年,公司从人才战略、适应症领域聚焦拓展、创新药物及创新性医疗技术试验、国际化服务、拓展服务范围、机构战略合作、信息化建设等方向入手,全面提升自身在行业中的综合竞争力。临床试验的服务交付能力、商务竞标能力、企业内部管理控制能力都有大幅提高。 (i)药物临床研究服务:2023年,公司服务150余项处在不同阶段的药物临床研究项目(不包含SMO服务以及检测类服务),助力客户获得生产批件5项,中药保护1项。 (ii)医疗器械:2023年,子公司九泰药械为七十余项医疗器械提供临床研究服务,提供医疗器械注册服务项目五十余项。 (iii)机构合作:2023年,公司已与800余家临床试验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已与娄底中心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等20余所临床试验服务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签约协议,为临床试验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iv)信息化管理:2023年,公司进一步完善升级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临床试验项目管理效率、梳理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升了精细化绩效管理的能力、加强了公司继往知识的沉淀。 (2)临床前研究服务:2023年,公司临床前研究服务收入0.78亿元,同比增长6.19%,新增临床前研究服务合同额1.63亿元,同比增长13.12%。公司子公司深圳博瑞在“创新药发现筛选和药学服务”的服务板块中增加并初步搭建完成“细胞生物学平台”,包括质粒定制、病毒包装等;“细胞质量检测技术平台”也在搭建和完善中,并通过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CMA和CNAS资质认定。公司的化药研究中心持续加强滴眼液制剂平台、吸入制剂平台建设,同时复杂注射制剂平台建设也初见成效。 (3)其他咨询服务:2023年,公司其他咨询服务收入0.49亿元,同比增长19.06%,新增其他咨询服务合同额0.60亿元,同比减少12.51%,主要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创新药企业境外申报进度放缓所致。2023年,为客户获得境内外IND许可约二十项。 (4)CDMO服务:公司CDMO服务由子公司科技园公司承接,科技园公司具有CDMO和企业孵化器两大功能。2023年,科技园公司已完成三期厂房的施工建设,完成9个药物品种的现场注册核查,包括4个原料药、4个片剂和1个胶囊剂以及通过溴芬酸钠原料药GMP符合性检查,提交3个品种的注册资料。 (5)临床前自主研发及技术成果转化服务:2023年,临床前自主研发收入25.37万元,技术成果转化服务未产生收入。2023年,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续断皂苷Ⅵ的提取纯化方法”、“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治疗肺炎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获得发明专利证书。 公司发挥一站式全流程CRO服务的企业特色,强化核心竞争力。公司将持续发展临床研究服务,并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扩展临床前药学研究和药物评价业务,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稳步开发自主研发品种;推进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CDMO)服务,建设成为一站式的新药研发平台。2024年,在临床研究服务板块,公司将强化中药业务、创新药临床研究服务能力,并加强商务能力,全面参与市场竞争;在临床前研究服务板块,公司将扩展药物评价业务,特别是生物药、细胞基因治疗产品的评价,并加强中药临床前研发中心和化药研发中心的建设;在CDMO服务板块,公司将拓展商务团队,提高接单能力,并加快项目注册申报进度。公司将以临床前业务带动临床业务;以临床、临床前业务带动CDMO业务;以药物发现带动CMC、药效、安评、临床业务。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7.59、9.82、12.6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6.5%、29.5%、28.3%,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0.75、1.02、1.27亿元,同比分别为207.1%、36.5%、24.0%,EPS分别为0.20、0.27、0.33元。考虑到公司作为CRO优秀公司,可比公司2024年PEG平均值为1.27,我们预测公司2024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增速有望快于可比公司,我们给予其2024年60倍PE,对应公司合理价值44.8亿元,对应每股目标价11.74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执行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生物医药投融资增速下滑风险。
2023-09-06 中原证券 李琳琳增持博济医药(3004...
博济医药(300404) 投资要点: 公司创建于2002年,2015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专业从事CRO服务业务,临床研究服务是公司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此外,公司业务也涵盖临床前自主研发业务,临床前服务业务、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以及CDMO业务,同时也单独承接研究方案设计,数据管理,数据统计分析,中美双报业务等技术咨询服务。2018年公司获得了GLP实验室认证,具备中药、化药、生物药的临床前评价能力。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亿元,同比增长32.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1.91万元,同比增长18.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971.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53.93%。基本每股收益0.05元。 分业务板块看,公司的主营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于临床研究服务业务,上半年业绩的提升也来自于临床研究服务业务的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临床研究服务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51.37%,新增临床研究服务合同额4.47亿元,同比增长68.26%。疫情之后,公司通过人才引进提升了临床研究服务能力,临床研究服务订单金额及项目数量均明显提高;临床前研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59.11万元,同比减少5.24%,主要与项目确认收入的进度有关;从上半年新增临床前研究服务合同额看,金额为0.84亿元,同比增长18.76%。下半年临床前研究服务收入环比和同比均会有所改善。临床前自主研发及技术成果转化服务的收入确认是有所波动的;报告期内,临床前自主研发及技术成果转化服务未产生收入,下半年该板块或将贡献收入。CDMO业务仍处于爬坡状态。 从盈利能力看,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为36.40%,较上年同期下滑了3.3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来自于临床前研究服务业务,其他咨询服务业务等其他业务人员数量增加等因素带来的毛利率下滑。报告期内,临床研究服务的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升了0.63个百分点。 从期间费用率看,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7.79%,较上年同期下滑了0.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13.52%,较上年同期下滑了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2.31-0.24%,上年同期为-0.22%;研发费用率为10.09%,较上年同期下滑了0.6个百分点。下半年随着订单转化速度加快,预计期间费用率将进一步下降。 上半年在手订单充沛,中药订单超预期增长。截至2023年中报,公司新增业务合同金额约5.59亿元,同比增长约49%,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中药类研发服务新增合同金额约1.94亿元,同比增长约400%。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执行的合同尚未确认收入的金额约18.66亿元,订单转化为收入的时间需要根据项目进度而定,考虑到四季度是订单确认的传统旺季,下半年公司订单转化速度或加快。 预计公司2023年每股收益为0.14元,2024年每股收益为0.19元,2025年每股收益为0.26元,对应9月5日收盘价8.85元,动态市盈率分别为63.50倍,47.59倍和33.92倍,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医疗政策风险,订单确认不及预期,技术成果转化的不确定性
2023-08-28 华鑫证券 胡博新买入博济医药(3004...
博济医药(300404) 事件 博济医药股份发布2023年半年报业绩公告: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324亿元,同比增长32.73%;归母净利润为0.176亿元,同比增长18.16%,基本每股收益0.0478元/股。 投资要点 中药创新红利显现,中药订单倍增 2023年以来国家药监局出台多项支持中药创新政策,加速中药创新药进入临床,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增中药类研发服务合同金额约1.94亿元,同比增长约400%。公司在中药临床研究持续聚集专家资源,为承接新提单提供支持,报告期内,公司与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共同主办了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药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逐步扩大人员配置,承接大订单增加 在引入高端技术人才的基础上,公司承接订单能力增强,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增业务合同金额约5.59亿元,同比增长约49%,其中,新增临床研究服务合同额4.47亿元,同比增长68.26%。因为新增人员增加带来成本和费用增加,2季度公司利润环比有所下降,但公司订单承接和转化能力也在提升,上半年公司临床研究服务业务实现收入1.738亿元,同比增长51.37%。我们预计下半年随着订单转化加速,收入规模扩大,Q3和Q4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望逐步回升。 推出股权激励方案,考核未来收入增长 公司于2023年3月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包括核心管理人员约47名,激励考核目标为2023-2025年营业收入,考核要求以2022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3-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70%、125%。之前公司已在2020年和2022年推出股权激励,3年股权计划叠加可保障公司能持续激励新招募核心人才。 盈利预测 公司新签订单持续增加,截止报告期末,在执行的合同尚未确认收入的金额约18.66亿元,未来有望逐步转换为公司收入增长,我们预测公司2023E-2025E年收入分别为5.73、7.41、9.3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48、0.81、1.22亿元,EPS分别为0.13、0.22、0.3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4.5、38.3、25.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股权激励进展不及预期,非临床研究订单减少的风险,医疗反腐可能影响临床项目的进展,人员快速增加带来成本和费用大幅增加等风险。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王廷春董事长,总经理... 39.1 11870 点击浏览
王廷春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河南中医药大学医学学士,暨南大学医学院硕士、博士,曾在天津中医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王廷春先生具有丰富的临床医疗工作经验,1987年9月至2000年2月,就职于河南省新乡市中医院,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急诊科副主任。2000年开始从事新药研发工作,2000年3月至2002年9月,就职于广州鑫辰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历任临床部经理、副总经理,主要负责项目立项和新药临床研究工作。2002年9月,创办博济医药,专业从事新药研发服务工作,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廷春先生是广东省优秀企业家,广州市创新创业服务领军人才,广州市天河区第八届政协委员。主持了多项国家、省、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并取得多项专利和技术创新成果,是新药研发领域资深专家。现任中国食药促进会生物医药创新与监管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CRO分会名誉会长,广东省生物医药创新技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州市新发传染病疫苗研发技术创新促进会会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医药业商会理事,暨南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研究生导师,广州市、中山市等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朱泉副总经理,非独... 147.59 29.15 点击浏览
朱泉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山东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DME方向博士。1995年至1997年,任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医师。2003年至2012年2月,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2012年3月加入本公司,历任公司统计总监、临床总监,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首席医学官,广东省药学会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药创新技术协会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生物统计学会常务理事。
谭波副总经理,非独... 93.76 27.22 点击浏览
谭波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长沙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沈阳药科大学药事管理专业。2005年10月至今,就职于本公司,历任项目经理、临床二部部长、质量总监、培训总监、临床总监,现担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任子公司杏林中医药总经理、河南康立总经理。谭波先生是广东省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药学会中药临床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委员、广州市科技专家库专家成员、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疫苗及生物制品质量评价与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
左联副总经理 119.9 4.2 点击浏览
左联女士,美国国籍,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永久居留权,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美国埃墨里大学博士后。左联女士是广东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广东省外籍高层次人才、广州市黄埔区/开发区精英人才,曾先后任职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校和药企,具备丰富的药物研发、研发体系建立、研发团队综合管理和公司运营经验,擅长新药研发和评价,拥有药物研发全流程管理经验,在美期间主导研发的新药已进入临床研究的各个阶段,完成过数项仿制药和改良型创新药的产业化。左联女士主持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省/市级重大科技项目,获得多项发明专利授权,曾率领团队获得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全球大挑战”资助,受邀在国际专业会议大会报告数十次,担任国内外多种专业学术期刊的编委和评审,为国家科技部/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创委专家库成员、国家药监局高级研修院讲师。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美国VA医学中心高级副研究员/资深科学家、广州朗圣药业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海南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家、海南海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工程师/研究院院长、广州噢斯荣医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兼代理CEO。2021年10月至今,就职于本公司,任子公司深圳博瑞、瑞康检测总经理,2021年12月起,任公司副总经理。
韩宇萍副总经理 86.59 27.22 点击浏览
韩宇萍女士,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系医学硕士。2008年11月至今,就职于本公司,历任公司商务发展部总监、董事会秘书,2017年1月起,任公司副总经理。
文韶博副总经理 111.52 7.083 点击浏览
文韶博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湖南中医药大学药物制剂学士。2007年7月至今,就职于本公司,历任信息部主管、商务发展部部长、商务发展部总监,2021年4月起,任公司副总经理。
欧秀清副总经理,财务... 49.3 37.56 点击浏览
欧秀清女士,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金融工商管理博士,高级职称。2003年12月至今,就职于本公司,历任会计主管、财务部经理,现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
韦芳群副总经理,董事... 54.2 -- 点击浏览
韦芳群女士,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中国农业大学经济学学士。曾就职于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6月至今,就职于本公司,曾任证券事务代表,2019年10月起,任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谭波非独立董事 102.46 27.22 点击浏览
谭波先生:1981年9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长沙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广西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沈阳药科大学药事管理专业。2005年10月至今,就职于本公司,历任项目经理、临床二部部长、质量总监、培训总监、临床总监,现担任公司董事,兼任子公司杏林中医药总经理、河南康立总经理。谭波先生是广东省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药学会中药临床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委员、广州市科技专家库专家成员、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疫苗及生物制品质量评价与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克坚非独立董事 8.4 -- 点击浏览
张克坚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学士、病理生理学硕士,日本千叶大学药学博士。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主任,药品审评中心进口药室主任、审评部部长、中心副主任,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广东华南新药创制中心副主任。现任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香港)独立非执行董事,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广州朗圣药业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合肥医工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广州绿十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一品红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0年7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5-03-20合同产品450.00实施中
2024-08-06道远天使(嘉兴)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2000.00签署协议
2024-08-06道远天使(嘉兴)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2000.00签署协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