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荣昌生物(688331) - 公司资料

荣昌生物

(688331)

  

流通市值:128.94亿  总市值:447.96亿
流通股本:1.62亿   总股本:5.64亿

荣昌生物(688331)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22年03月22日
注册地址 中国山东省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烟台开发...
注册资本(万元) 5636082430000
法人代表 王威东
董事会秘书 温庆凯
公司简介 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由王威东先生领导的烟台荣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留美科学家房健民博士于2008年共同创立。荣昌生物总部位于中国山东省烟台市,在中国和美国均设有实验研究机构和办事处。荣昌生物致力于发现、开发、生产和商业化同类首创、同类最佳的生物药物,针对自身免疫、肿瘤、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创制出一批具有重大临床价值的生物新药。
所属行业 生物制品
所属地域 山东
所属板块 AH股-预盈预增-融资融券-沪股通-创新药-生物医药
办公地址 中国山东省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烟台开发区北京中路58号
联系电话 0535-6113511,0535-3573685
公司网站 www.remegen.cn
电子邮箱 ir@remegen.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医药制造业171015.2299.6133319.6698.82
其他(补充)670.950.39396.691.18

    荣昌生物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2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2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8-14 国金证券 甘坛焕买入荣昌生物(6883...
荣昌生物(688331) 事件简评 8月13日,公司宣布,创新药泰它西普(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用于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III期临床研究,达到临床试验主要研究终点。近期公司将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递交上市申请。 经营分析 干燥综合征患者基数庞大,治疗手段匮乏,公司进度领先。1)患者基数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持续口干、眼干。我国干燥综合征的患病率为0.3%-0.7%(国内约420-980万人),且呈上升趋势。2)有效疗法寡。目前国内专门治疗干燥综合征的药物少,且多为传统型药物如毛果芸香碱、环戊硫酮/茴三硫等,相对疗效有限、且针对病症多起缓解作用。另外超说明书用药在干燥综合征临床实践中普遍存在。因此,国内干燥综合征治疗存在巨大未满足需求。3)公司进度快。目前全球干燥综合征的创新疗法少、竞争格局优,其中有尼卡利单抗(FcRn、J&J,Ⅲ期)、氘可来昔替尼(TYK2,BMS,Ⅲ期)、Ianalumab(BAFFR、Novartis,Ⅲ期)、艾加莫德(FcRn、Argenx/再鼎,Ⅱ期)、阿尼鲁单抗(IFNAR1,BMS/AZ,Ⅱ期)。海外,8月11日,Novartis宣布其Ianalumab在治疗活动性干燥综合征的两项III期临床试验(NEPTUNUS-1与NEPTUNUS-2)取得成功,并计划近期递交海外NDA;国内,公司泰它西普也紧随完成Ⅲ期临床、并有望近期递交上市申请,因此该药先发优势明显。4)疗效安全佳。泰它西普一项治疗成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Ⅱ期临床结果显示,24周时,安慰剂组、160mg组与240mg组ESSDAI评分较基线变化的平均值分别为0.6±4.55,–3.3±2.73,–1.3±4.14。且在泰它西普治疗组未发生死亡或严重不良事件(SAE)。 泰它西普近期有望达成多项里程碑,RC148进入国际开发新征程。1)泰它西普海外权益于25年6月顺利授权给Vor Biopharma,目前重点推进重症肌无力国际Ⅲ期临床,我们预计该适应症有望明年读出数据并递交NDA;另外pSS之前也获批美国Ⅲ期临床,未来有望推进国际开发。2)近期,公司PD-1/VEGF双抗RC148获得FDA的IND许可,有望快速推进国际Ⅱ期临床,开启国际化征程。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2025/26/2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9/32.47/45.97亿元,归母净利润-8.55/-0.90/3.6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风险、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风险、临床时间及资金成本超预期风险、BD不及预期风险、上市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2025-08-11 国金证券 甘坛焕买入荣昌生物(6883...
荣昌生物(688331) 8月8日,公司宣布,其原研的新型PD-1/VEGF双抗RC148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新药临床试验(IND)许可,该分子可在美国开展针对多种晚期恶性实体肿瘤的Ⅱ期临床研究。 经营分析 RC148国内临床进度前列,开启美国临床。RC148早在2023年就获批在中国开展单药及联合治疗晚期实体瘤的临床研究。此次获得FDA的IND许可,标志着该药将进入全球临床开发阶段。PD-1/VEGF全球BD交易火热,康方生物及三生制药已率先BD授权出海,RC148临床进度前列,美国临床开展体现公司强烈信心,后续出海潜力可期。 泰它西普出海获实质收获,多适应症进展顺利。1)海外,泰它西普出海达成重要里程碑,将为该药后续国际开发及商业化奠定基础。泰它西普海外权益于25年6月顺利授权给Vor Biopharma,公司将取得1.25亿美金现金及股权证,最高可达41.0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后续高个位数至双位数的销售分成。2)国内,泰它西普国内销售表现强劲,后续多个适应症有望上市、再添增长动力。目前该分子国内已经上市了三项适应症,分别为类风湿关节炎、重症肌无力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另外该药还有两项适应症处于Ⅲ期临床,预计即将NDA,分别为干燥综合征及lgA肾病,自免领域的多适应症布局有望加速产品放量。 维迪西妥加快前线适应症布局,有望进一步拓展销售空间。1)目前维迪西妥已经上市三项适应症,分别为2L治疗乳腺癌伴肝转移、2L尿路上皮癌以及3L治疗胃癌,截至2024年末,公司肿瘤科商业化团队已有近600人,已完成超过1,000家医院的准入。2)目前国内已有四款HER2ADC分子上市,另外还有多款竞品分子递交BLA或处于Ⅲ期临床。面对竞争挑战,维迪西妥加速推进1L布局:2025年5月,维迪西妥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及CAPOX对照替雷利珠单抗联合CAPOX一线治疗HER2低表达胃癌的Ⅲ期临床实现首例患者入组。2025年7月,维迪西妥用于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HER2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维迪西妥前线适应症布局将有望打开销售空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2025/26/2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9/32.47/45.97亿元,归母净利润-8.55/-0.87/3.6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风险、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风险、临床时间及资金成本超预期风险、BD不及预期风险、上市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2025-05-06 浦银国际证... 阳景,胡...中性荣昌生物(6883...
荣昌生物(688331) 公司1Q25业绩符合预期。维持“持有”评级及目标价(港股29港元、A股人民币40元)。 1Q25年收入大致符合预期:公司1Q25年实现收入人民币5.26亿元(+59.2%YoY,+4.9%QoQ),主要由RC18、RC48产品收入贡献,大致符合我们预期和市场预期。按照公司此前给出的全年30%YoY收入指引,1Q25约占全年收入24%,亦符合我们预期(主要由于通常1Q25在季节性上来说属于销售较低的季度)。毛利率为83.3%(vs.1Q24:77.5%,4Q24:80.4%),同比环比均提升明显。 1Q25费用管控和净亏损均符合预期:1Q25研发费用为3.29亿元(-0.7%YoY,-14.9%QoQ)。此前公司在年报业绩会上提及全年研发费用将控制在13亿元以下,目前一季度研发费用已占据该指引的25%。销售费用为2.51亿元(+33.7%YoY,-23.1%QoQ),销售费用率为47.7%,符合公司全年销售费用率低于50%的指引。管理费用为9千万元(+21.4%YoY,-7.1%QoQ),管理费用率进一步降低至17.1%(1Q24:22.5%,4Q24:19.5%)。得益于上述费用管控得当,1Q25归母净亏损为2.54亿元(-27.2%YoY,-0.9%QoQ),符合我们和市场预期。此前公司指引2025年全年净亏损控制在10亿元以下,我们认为公司正在朝该目标稳步推进。 一季度现金消耗较少:截至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为7.22亿元,较2024年底7.62亿元仅略有下降,我们认为这反映了了公司目前绝大部分现金流支出可被商业化收入所覆盖。此前公司在年报业绩会上表示2025年公司需补充的现金资金仅需几亿元,按照目前的趋势,我们认为该现金管控目标可较为轻松达成。此外,我们注意到公司在公告中披露2025年度拟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申请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5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我们预计2025年公司现金流补充方案或仍以银行授信为主。 维持“持有”评级和目标价(港股29港元、A股人民币40元):我们将2025E/2026E/2027E净亏损预测轻微调整+0.6%/+1.0%/-1.9%,主要由于轻微上调收入预测和微调毛利率预测所致。基于我们的DCF估值模型,(WACC:10%,永续增长率:3%),维持公司“持有”评级和目标价29港元(港股)和人民币40元(A股)。我们认为目前公司处于合理估值区间,若后续泰它西普成功实现出海,则公司股票有望迎来上调机会。 投资风险:出海授权延误或失败、现金流消耗大于预期、销售未如预期、研发延误或临床试验数据不如预期、竞争激烈。
2025-04-16 浦银国际证... 阳景,胡...中性荣昌生物(6883...
荣昌生物(688331) 币40元,维持“持有”评级。 泰它西普中国3期MG数据公布:近日公司于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年会现场以口头报告形式公布泰它西普用于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中国3期试验结果。数据显示,在114例中国患者中,泰它西普治疗24周后,98.1%患者重症肌无力日常活动评分(MG-ADL)改善≥3分,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跨试验比较结果显示,泰它西普较艾加莫德疗效或略胜一筹:尽管目前泰它西普尚未和艾加莫德进行三期头对头试验,在数个艾加莫德已公布数据的试验中,我们认为泰它西普此次披露的中国3期MG试验和艾加莫德国外3期ADAPT NXT试验更具可比性,原因在于两者临床试验终点较为相似(前者采取24周MG-ADL评分较基线平均下降幅度作为首要终点,而后者采取21周MG-ADL评分较基线平均下降幅度作为首要终点)。疗效方面,泰它西普试验组(n=57)MG-ADL评分在24周治疗后较基线降低5.74分,而艾加莫德在ADAPT NXT试验中,固定疗程试验组(n=17)MG-ADL评分在21周治疗后较基线降低5.13分。此外,MG-ADL较基线下降至少3分/5分/8分患者比例,泰它西普为98.1%/85.2%/33.3%(24周数据),而艾加莫德为94.1%/88.2%/17.6%(21周数据),看起来在降低3-5分水平两者疗效相似,但在降低8分或以上水平,泰它西普看上去更好,这或许与泰它西普控制上游B细胞存活分化的机理有关。考虑到泰它西普病人病情更为严重,包括MG-ADL基线评分更高(泰它西普10分vs.艾加莫德固定疗程组8.1分)及前置治疗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抗胆碱酯酶比例更高,我们认为泰它西普或许在疗效上较艾加莫德略胜一筹。安全性方面,泰它西普试验组严重不良事件为7%(4/57),略高于艾加莫德在ADAPT NXT试验中的5.9%(1/17),但低于其此次中国3期试验的对照组;泰它西普试验组上呼吸道感染比例为21.1%(12/57),显著高于艾加莫德11.8%(2/17),但低于其此次中国3期试验的对照组。此外,我们注意到泰它西普说明书上不推荐肝功能损害患者使用,而艾加莫德专家建议明确提出肝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综合上述两点,以及考虑到两款药品均已有大量真实世界人群使用,我们认为泰它西普和艾加莫德均具备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尽管泰它西普是长期可持续用药,而艾加莫德是周期性用药),但艾加莫德或许在肝损伤患者中具备更好的安全性。 短期MG商业化放量有待验证:尽管积极的三期数据带来了MG商业化机会,但考虑泰它西普MG适应症纳入医保时间预计在2026或2027年,较艾加莫德进入医保晚2-3年,我们认为短期MG商业化放量仍有待验证。目前艾加莫德静脉注射剂型已于2024年正式纳入医保,皮下剂型有望于2026年加入医保,预充针剂型预计将于2026年获批(预计2025年递交NDA)。公司此前指引泰它西普预计将于1H25获批,若于5月31号之前获批,可通过年底医保谈判于2026年将MG纳入医保,否则则需要等待至2027年方可正式纳入医保。此外,公司仍需要时间搭建神经自免推广团队,差异化的商业化竞争策略有待进一步厘清。再其次,石药的巴托利单抗亦有望于2025年获批MG适应症。因此,我们认为在泰它西普未被纳入医保前,激烈的竞争格局或许将为其商业化带来一定挑战。 维持“持有”评级,上调目标价至港股29港元、A股人民币40元:我们将2025E/26E/27E净亏损预测下调3%/8%/17%,主要由于轻微上调泰它西普销售预测,包括上调MG适应症销售预测及成功率。基于我们的DCF估值模型,(WACC:9.7%,永续增长率:3%),我们得到公司新的目标价29港元(港股)和人民币40元(A股),维持“持有”评级。 投资风险:出海授权延误或失败、现金流消耗大于预期、销售未如预期、研发延误或临床试验数据不如预期。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王威东董事长,法定代... 255 85 点击浏览
王威东,1959年9月出生,于1982年7月获得黑龙江商学院(现称哈尔滨商业大学)中药制药专业的工学学士学位。于1993年3月创办荣昌制药并自其成立起担任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2013年6月至今担任迈百瑞生物董事;2015年1月至今担任荣昌生物美国董事;2013年10月至2020年4月担任公司董事,2019年6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长,2020年5月至今担任公司执行董事,主要负责公司的整体管理、业务与战略规划。
FANG JIANMIN(房健民)首席执行官,总... 739.01 -- 点击浏览
房健民,1962年5月出生,于1998年5月获得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的生物学博士学位,并于1997年至2000年期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外科、波士顿儿童医院开展专注于癌症方面的博士后研究。2011年4月至今担任荣昌生物美国董事,2013年6月至2020年3月担任迈百瑞生物总裁,2013年6月至今担任迈百瑞生物董事长,2017年1月至今担任荣昌制药董事,2019年9月至今担任荣昌生物香港董事,2020年5月至2023年4月担任荣昌生物医药上海董事;2008年10月至2020年4月担任公司董事、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2020年5月至今担任公司执行董事,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主要负责公司的整体管理、业务与战略规划,并全面负责公司药物研发工作。
林健执行董事 80.94 -- 点击浏览
林健,1955年4月出生,于1982年1月获得黑龙江商学院(现称哈尔滨商业大学)中药制药专业的工学学士学位。2008年7月至2019年6月担任公司董事长,2008年7月至2020年4月担任公司董事;2011年11月至2020年6月担任荣昌制药董事;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担任瑞美京医药董事;2019年6月至今担任荣昌生物美国董事;2020年5月至今担任公司执行董事,主要负责公司的整体管理、业务与战略规划。
温庆凯执行董事,董事... 228.09 -- 点击浏览
温庆凯先生:1966年9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于1990年6月获得扬州大学的物理学学士学位,于1995年5月获得浙江大学的科技哲学硕士学位。2004年2月至2019年5月担任荣昌制药副总裁,2016年5月至今担任荣昌制药董事;2010年3月至2020年6月担任荣昌淄博董事;2015年10月至今担任迈百瑞生物董事;2018年9月至今担任和元艾迪斯监事;2020年5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主要负责公司的投融资活动、内部控制及证券发行上市等工作。
苏晓迪非执行董事 -- -- 点击浏览
苏晓迪,1986年6月出生,于2008年7月获得上海复旦大学的生物科学学士学位,于2014年5月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的免疫与微生物病原学博士学位,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担任艾意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生命科学顾问;2018年12月至今担任怡道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监事;2019年5月至今担任北京罕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2020年3月至2023年4月担任典晶生物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2021年3月至今担任明济生物制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2022年9月担任凌科药业(杭州)有限公司董事;2023年7月至今担任武汉朗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2017年11月至今担任礼来亚洲基金执行董事;2020年5月至今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
王荔强非执行董事 -- -- 点击浏览
王荔强,1970年7月出生,于2019年11月获得比利时联合商学院(U nited Business Institute)的工商管理博士学位。2010年3月至今、2012年11月至今分别担任荣昌淄博总经理、荣昌淄博董事长,2012年2月至今担任荣昌制药总裁及董事;2015年3月至今担任立达医药董事兼总经理;2020年4月至今担任立达医药董事长;2020年2月至今担任业达孵化董事长;2021年5月至今担任荣昌制药香港有限公司董事;2020年5月至今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
陈云金独立董事 30 -- 点击浏览
陈云金,1985年7月出生,于2010年获香港中文大学普通法法学硕士学位;中国执业律师。2010年8月至2012年4月任美国Gibson,Dunn&Crutcher律师事务所香港分所律师,2012年4月至2014年1月,任韩国三星电子香港有限公司法务主任,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任香港瑞安建业有限公司法务主管,2015年9月至今任道生国际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法务总监,2020年8月至今任合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22年7月至今担任万华生态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22年5月至今担任公司独立董事。
郝先经独立董事 30 -- 点击浏览
郝先经,1965年10月出生,于1989年7月获得山东财政学院(现称山东财经大学)的财务学士学位,于1996年7月获得辽宁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学位,自1995年6月起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自2000年12月起成为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员;2008年5月至2014年4月,担任浪潮信息(000977.SZ)的独立董事;2009年10月至今在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就职,现担任济南分所总经理;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担任华平股份(300074.SZ)独立董事,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担任天广中茂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2年8月至今担任青岛百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3年3月至今担任枣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0年5月至今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黄国滨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黄国滨,1968年生,199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97年获得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管理学院MBA。黄国滨先生曾获选上海海外金才,是同济大学校董会成员,也是牛津大学全球商业校友会成员。黄国滨先生现任智赢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国滨先生自1999年至2011年在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负责中金重要客户及重大项目融资和投行业务,曾任中金投行人力资源委员会主管、业务开发委员会主管、中金公司欧洲投行部主管及投行运营委员会委员;自2011年至2015年担任高盛中国大工业组主管;自2015年至2022年担任摩根大通全球投资银行中国首席执行官,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首席执行官兼投资银行主管;自2022年至2023年担任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高级顾问;2023年6月至今担任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童少靖首席财务官 428.22 75 点击浏览
童少靖,1971年5月出生,于1993年7月取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学学士学位,于1996年8月取得匹兹堡大学的化学硕士学位,于2001年5月取得纽约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1年6月至2008年4月,在Mehta Partners LLC,USA任跨国制药企业股票分析师;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在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任职,曾任亚太医药行业研究总监;2013年7月至2019年5月,在UBS AG任职,任投资银行研究部执行董事。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诺诚健华任职,担任首席财务官;2023年9月至今担任公司首席财务官兼联席公司秘书,主要负责公司的财务及策略规划、融资与投资者关系活动。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5-06-26泰它西普签署协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