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 中国银河 | 龙天光,张渌荻 | 买入 | 维持 | 新签订单稳中有升,政策暖风改善景气度 | 查看详情 |
金螳螂(002081)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2024年业绩承压,2025Q1业绩稳健提升。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83.29亿元,同比下降9.2%。其中,装饰收入144.37亿元,同比下降14.09%;幕墙收入15.79亿元,同比下降10.61%;设计收入15.12亿元,同比增长3.39%;其他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427.06%。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44亿元,同比下降46.89%;实现扣非净利润4.18亿元,同比下降48.5%。报告期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4.05亿元,同比增加0.61亿元。2025年Q1,公司实现营收47.86亿元,同比增长5.32%。实现归母净利润2.14亿元,同比增长5.3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7.85%。
2024年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减值损失增加。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13.76%,同比下降1.05pct;净利率为3.08%,同比下降2.07pct。期间费用率为8.58%,同比提高0.32pct。应收账款为128.81亿元,同比减少9.81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0.29%,同比下降2.98pct。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2.98亿元,同比增加1.75亿元,应收账款坏账减值损失增加较多。
新签合同稳中有升,楼市止跌回稳政策助力行业景气度改善。2024年,公司新签订单240.13亿元,2023年为236.7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45%。2025年一季度公司新签订单62.03亿元,同比增长2.53%。自2024年9月24日国新办发布会以来,政策层面积极助力楼市止跌回稳。2025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房地产行业政策暖风频吹。2025年一季度二手房成交量明显改善,装修装饰行业景气度有望上行。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9、5.63、5.92亿元,分别同比+1.01%/+2.52%/+5.04%,对应P/E分别为16/15.61/14.86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风险;新签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
2023-05-07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 | 买入 | 维持 | 减值影响或已出清,公装龙头或将迎来业绩向上拐点 | 查看详情 |
金螳螂(002081)
营收仍承压,减值影响或已出清
公司发布22年年报和23年一季报,22FY实现营收218.13亿元,同比-14.03%,实现归母净利润12.73亿元,扣非净利润10.14亿元,同比均扭亏为盈。23Q1实现营收50.93亿元,同比-12.87%,实现归母净利润2.73亿元,同比-45.23%,扣非净利润2.17亿元,同比-38.50%。我们认为受地产景气度仍不佳的影响,2022年及2023年Q1公司仍处于营收承压阶段,我们预计后续业务或逐季转好,且减值影响或已出清。
新签订单仍有所承压,保全资产基本覆盖应收款项净敞口
22FY公司装饰/幕墙/设计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86.32/16.46/13.11亿,同比分别-17.1%/+38.3%/-12.9%,22年新签订单221.68亿元,同比-28.03%,23Q1新签订单60.13亿元,同比-16.12%。装饰/幕墙/设计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4.10%/8.89%/38.22%,同比-0.21/+6.47/-9.67pct,装饰主业毛利率仍保持较高水平。截至22年年报,公司恒大的应收款项总敞口(含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及合同资产等)合计82.7亿,累计计提减值损失58.8亿,敞口净额23.9亿。公司正在办理抵账手续的实物资产17.3亿,已完成首封金额4.9亿,可用于抵账的甲供材料应付款12.7亿,现阶段保全资产基本可以覆盖应收款项敞口净额。
毛利率韧性仍足,费用控制仍较好
22年毛利率15.78%,同比-0.36pct,期间费用率7.79%,同比+0.80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1.57%/2.57%/3.36%/0.29%,同比变动+0.27/+0.51/+0.04/-0.03pct,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3.01亿元,占营收比例1.38%,同比-28.94pct。综合影响下净利率5.97%,同比+25.19pct,22年公司收现比105.19%,同比-2.61pct;付现比100.86%,同比-2.44pct;CFO净额3.02亿元,同比-5.11亿元。23Q1毛利率14.30%,同比-0.15pct,期间费用率7.29%,同比+0.30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1.55%/2.56%/2.85%/0.33%,同比变动+0.27/+0.19/-0.16/-0.01pct,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0.22亿元,占营收比例0.44%,同比+3.31pct。综合影响下净利率5.30%,同比-3.12pct。CFO净额-13.23亿元,同比+0.63亿元。
基本面拐点,或迎业绩估值双升,维持“买入”评级
由于地产影响,供给端出清,行业竞争格局优化,景气度亦或处于回升阶段。公司订单处于相对底部区域,22年地产风险或充分计提,长期来看利润率亦有提升空间。我们认为公司正处于风险出清至景气度向上的拐点阶段,维持2023/2024年归母净利预测为15.2/18.0亿元,并引入2025年归母净利预测20.7亿元,给予PE12.6x,对应2023年市值192亿,对应目标价7.1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务结构调整不及预期;在手订单执行不及预期;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未来资产和信用减值风险等。 |
2023-04-12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 | 买入 | 维持 | 供给出清需求复苏,公装龙头或将迎来业绩向上拐点 | 查看详情 |
金螳螂(002081)
供给侧出清,竞争格局优化,公装龙头市占率及定价权有望加快提升
2021-2022 年地产景气度下行,多数建筑装饰企业承压, 广田集团及奇信股份处于退市风险警示阶段,其他样本公司订单亦出现较大收缩,部分公司 22 年订单较 20 年下滑超 75%。 2023 年,我们认为行业拐点或已出现,且行业供给端出清,竞争格局有明显改善, 金螳螂等经营状况良好的龙头有望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及更大的议价权,公装订单在未来 2 年有望恢复至 20%左右的增速。 从区域布局来看, 以金螳螂市占率较低的华南为例,此前该区域主要装饰企业广田/奇信(两家公司 2018 年华南地区合计营收71 亿)等经营出现困难,后续金螳螂等未出险企业有望快速获取市场份额。从业务布局来看,公司拥有医疗工程/装配式/软件服务等全产业链能力,将充分受益于行业恢复性增长。
高星级酒店装饰业务充分受益于疫后复苏
受疫情影响, 2019 年后国内酒店数量开始下滑,其中,高星级(四/五星)酒店数量下滑较快,截至 2022 年 Q3 开业数量为 2809 家,较峰值2019 年减少 456 家。随着疫情逐步放开,酒店营收已率先逐步触达相对底部而回升,预计将在 2024 年左右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若按未来 2 年高星级酒店年均新增 250 家,每家酒店装饰产值 1 亿元测算,则高星级酒店装饰年均市场规模年增将达 250 亿元。金螳螂作为高星级酒店装饰龙头或将充分受益于酒店业务复苏。
订单处于相对底部区域,减值或充分计提, 利润率亦有提升空间
公司 2022 年新签订单 221.68 亿元, yoy-28%,其中公装/住宅/设计订单180.67/24.97/16.04 亿元, yoy-24%/-50%/-20%。 我们预计公司 22 年住宅订单质量优化, 金额已基本压实(住宅订单占比 2022 年 11% vs 2020 年33%),公装订单金额亦处于相对底部区域, 23 年订单整体有望开始恢复增长。我们预计 22 年公司受地产下行影响所产生的减值风险或已充分计提, 叠加 23 年订单金额趋势向上, 后续业绩亦有望回归增长。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在地产风险出清后,利润率有望恢复至往年正常水平( 后续净利率若能恢复至 9%,则或有 3%的提升空间)。
基本面拐点,或迎业绩估值双升, 维持“买入”评级
由于地产影响, 供给端出清, 行业竞争格局优化, 景气度亦或处于回升阶段。 公司订单处于相对底部区域, 22 年地产风险或充分计提, 长期来看利润率亦有提升空间。 我们认为公司正处于风险出清至景气度向上的拐点阶段,预计 2023/2024 年归母净利为 15.2/18.0 亿元(前值 24.9/28.7 亿元),yoy+26.6%/+18.4%, 给予 PE 12.6x,对应 2023 年市值 192 亿,对应目标价 7.18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业务结构调整不及预期; 在手订单执行不及预期;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未来资产和信用减值风险等,业绩报告是初步预测结果,具体财务数据以公司披露年报为准 |
2023-02-09 | 中国银河 | 龙天光 | 买入 | 维持 | 业绩符合预期,行业拐点向上 | 查看详情 |
金螳螂(002081)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公告。
业绩符合预期,公装占比提升。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50-13.50亿元,实现扭亏为盈。预计2022年实现扣非净利润9.00-11.00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本次预计业绩未经审计。2022年,公司累计新签订单金额合计221.68亿元,同比下降28.03%,其中公装项目占比提升至81.50%,住宅项目占比下降至11.26%。因公装项目周期较短,公司整体的项目回款时间有所缩短,现金流有所改善。本年累计中标未签订单金额150.32亿元。
地产利好政策频出,减值风险充分释放。公司于2021年度因资金紧张出现商业承兑汇票逾期未兑付的情况,按规定对应收项目等资产计提减值准备,2022年无上述大幅计提减值损失的影响,增厚了公司业绩。2022年以来,地产利好政策频出,监管层“三支箭”连发,分别从信用、债权、股权三个领域为房企融资提供支撑,部分地区放松限购、降低首付比例、下调利率,房地产产业链景气度触底回升,装修装饰企业迎来更多的业务机遇。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抗风险能力较强,目前在手订单量依然丰富,后续业绩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提升新兴业务竞争力。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着力提升新兴业务竞争力和技术水平,进一步强化公司的壁垒优势。公司在EPC业务方面稳步推进,组件总承包管理团队,应用于多个场景;在装配式业务方面持续发力,已在北京、沧州、深圳等多地承接多种类项目,并有多个隔离酒店、医院项目落地完成;在BIM技术方面应用推广,目前公司每年BIM技术应用项目已超过百个;在城市更新项目方面初具规模,打造了山西太原府城文道历史街区等多个标杆项目;在医养板块方面加速发展,打造了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成都前沿医学中心等众多优秀项目。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年营收为240.9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1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EPS为0.46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11.6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地产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
2022-05-05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王雯 | 买入 | 维持 | 减值计提拖累业绩,期待后续困境反转 | 查看详情 |
金螳螂(002081)
减值计提拖累公司业绩,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 21 年年报以及 22 年一季报, 21 年实现营收 253.7 亿元,同比-18.8%,实现归母净利润-49.5 亿元,同比-308.5%,扣非净利润同比-317.4%,22Q1 实现营业收入 58.5 亿元,同比+3.0%,实现归母净利润 5 亿元,同比+5.4%,扣非净利润 3.5 亿元,同比-22.5%。 21 年公司对恒大风险敞口进行较多减值计提,拖累公司业绩,我们认为伴随地产资金链条风险加速出清和公司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 22 年业绩有望迎来改善,维持“买入”评级。传统业务延续承压, 毛利率仍有改善空间
分季度来看, 21Q1-4 单季度营收分别为 56.8/79.9/61.3/55.7 亿元,同比分别+31.4%/-10.1%/-30.8%/-39.3%, 实现归母净利润 4.7/6.0/3.4/-63.6 亿元,同比+41.3%/-10.8%/-52.6%/-1062.7%,全年收入增速前高后低,四季度出现较大亏损拖累全年业绩。 分业务来看, 21 年公司装饰/幕墙/设计业务分别实现营收 224.8/11.9/15.0 亿元,同比分别-19.5%/-27.3%/+0.2%,毛利率分别为 14.3%/2.4%/47.9%, 同比-1.2/-7.2/+9.7pct。 我们认为公司减少地产订单承接有望使后续毛利率逐步回升。
费用控制水平较好,现金流有所承压
21 年公司毛利率为 16.1%,同比-0.5pct,期间费用率为 7.0%,同比+0.4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3%/2.1%/3.3%/0.3%,同比+0.1/+0.1/+0.2/-0.1pct,整体费用控制水平较好。 21 年公司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合计达 76.9 亿元,同比大幅增加 73.1 亿元, 由于 21 年恒大债务风险敞口较大, 公司对恒大的应收款项累计计提各类减值损失达 61.0 亿元,严重拖累业绩,剔除恒大减值计提后,公司净利润约为 11.5 亿元。综合影响下, 21 年归母净利率为-19.5%,同比-27.1pct。 21 年公司 CFO 净额为 8.1亿元,同比-9.6 亿元,收现比为 107.8%,同比+15.7%,付现比 103.3%,同比+18.7%,资产负债率 69.9%,同比+8pct,整体资产结构仍有改善空间。低估值凸显价值属性,看好后续业务结构转型,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加强了风控管理, 并谨慎承接地产类相关业务, 21 年住宅类项目合同产值同比下降 57%,并对恒大进行较多减值计提,最大程度出清相关风险。此外,公司重点关注利润、现金流更优质的公开标项目, 21 年公开标项目合同产值同比增长 52%。随着地产风险加速出清,我们认为公司有望持续优化业务结构, 继续开拓新基建、新能源、人工智能、医疗养康等新业态业务, 加速开拓医院、酒店、学校等专业化板块市场, 22 年实现轻装上阵,预计 22-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21.9/24.9/28.7 亿元( 22-23 年前值为 22.5/25.2亿元),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 22 年 8 倍 PE,对应目标价 6.6 元(前值为 6.93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业务结构调整不及预期,在手订单执行不及预期,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未来资产和信用减值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