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39.01亿 | 总市值:39.55亿 | ||
流通股本:3.93亿 | 总股本:3.99亿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4-04-29 | 开源证券 | 殷晟路,鞠爽 | 增持 | 调低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Q1营收环比改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 查看详情 |
华自科技(300490) 2024Q1营收环比明显改善,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华自科技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23.7亿元,yoy+41.0%,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yoy+58.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95亿元,,yoy+55.9%,亏损规模相较2022年进一步收窄。其中2023Q4公司实现营收2.9亿元,yoy-30.3%,实现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单Q4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24亿元,计提信用减值损失0.31亿元。2024Q1公司实现营收7.7亿元,yoy+95.4%,实现归母净利润0.03亿元,yoy+110.6%,环比扭亏,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01亿元,yoy+102.4%,环比扭亏。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15.6%/-0.9%,分别环比+14.6/+73.8pct,营收和毛利率层面均明显环比改善。考虑碳酸锂价格下跌导致的储能系统产品盈利能力下滑,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其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1.31亿元(原3.59/5.68亿元),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1.79亿元,EPS为0.26/0.33/0.4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3.6、26.4、19.4倍,考虑行业近期竞争加剧及产品价值量通缩影响,下调至“增持”评级。 储能业务高增,海外储能有望打开增量市场空间 2023年公司新能源(源、网、荷、储)设备及系统业务实现营收10.8亿元,yoy+52%,毛利率为20.8%,yoy-4.1pct。公司基于电力自动化领域的核心优势,提前布局储能业务(包括电源侧、电网侧、工商业用户侧储能),以差异化产品打造市场竞争力,实施了多个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并利用此前小水电站渠道优势,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在乌干达、坦桑尼亚、科特迪瓦、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国中标多个集中式储能、水光储、光储柴多能互补项目。 锂电设备稳定发展,环保业务触底回升 2023年公司锂电池智能设备业务实现营收8.6亿元,yoy+23.7%,毛利率为16.6%,yoy-2.1pct,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产品售价有所下滑。环保与水处理业务实现营收3.8亿元,yoy+67.8%,毛利率为21.2%,yoy-1.2pct。 风险提示:储能行业竞争加剧;订单交付不及预期。 | ||||||
2023-11-30 | 太平洋 | 刘强,刘淞 | 买入 | 维持 | 储能加速放量,收入持续增长 | 查看详情 |
华自科技(300490) 华自科技储能业务有望加速放量。政策层面,近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发布《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等文件有望加快储能项目收益率提升。同时,甘肃、湖北等地陆续将工商业电价正午时段设置成谷时电价也将提高配储积极性。 公司储能EPC订单充足有望加速放量。省内,桂东100MW/200MWh储能电站、洪江100MW/200MWh储能电站、武陵区18亿光储充等。省外,如东200MW/400MWh共享储能、中国船舶集团7.27亿元分布式能源建设服务项目、2023年6月成立深圳华自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有望加快华南市场拓展。海外,科特迪瓦105MWh储能总包、爱沙尼亚工商业储能项目等。 三季报收入持续增长。公司2023Q1-3实现收入20.8亿,yoy+64.7%;归母净利润0.24亿,yoy+136.2%;扣非归母净利润0.16亿,yoy+121.2%。其中信用减值准备4300万,若冲回则2023Q1-3归母净利润为0.67亿。2023Q3实现收入6.3亿,yoy+60.52%;归母净利润0.2亿,同比扭亏为盈,qoq-42.9%;扣非归母净利润0.16亿,同比扭亏为盈,qoq-51.9%。23Q1-3毛利率22%,净利率1%;期间费用率19.1%,其中销售费用率4.9%,管理费用率7.5%,研发费用率5.3%。2023Q3毛利率29.1%,净利率4.6%;期间费用率21.7%,其中销售费用率5.7%,管理费用率7.8%,研发费用率7%。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大储、工商业储能等业务进展迅速,锂电及传统业务平稳增长,持续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动力。考虑到储能行业竞争加剧,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4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9/3.91/5.63亿元(前值为2.88/4.01/-),EPS为0.53/0.99/1.42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3/1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储能项目盈利性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 ||||||
2023-09-20 | 浙商证券 | 张雷,陈明雨 | 买入 | 维持 | 华自科技更新点评:储能业务增长超预期,省外、海外及工商业领域未来可期 | 查看详情 |
华自科技(300490) 投资要点 重点拓展储能业务,2023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2.62% 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4亿元,同比增长66.57%;归母净利润337.04万元,同比增长112.62%。其中,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固定资产折旧等新增计提影响较大。具体来看,信用减值损失2926.85万元,同比增加2638.79万元;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计提4289.11万元,同比增加1839.69万元。2023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8亿元,同比增长164.40%;归母净利润3533.54万元,同比增长288.02%。 加速全球化进程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储能业务体量快速增长 公司重点拓展新能源储能业务,上半年储能设备及系统收入6.82亿元,营收占比达47.26%,毛利率为16.72%。公司深耕湖南市场,上半年冷水滩谷源100MW/200MWh储能电站、桂东100MW/200MWh储能电站等多个大储项目相继成功并网。同时,公司积极布局省外、海外市场,在湖北、江苏等省份顺利拓展多个项目,并在埃塞俄比亚、乌干达、赞比亚等10余个非洲国家拥有完成或在建项目,其中涉及水电站新建、改造及扩容,输变电过程和光伏储能项目。今年公司成功中标科特迪瓦105MWh电池储能电站总包项目,为未来在西非区域新能源市场的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工商业储能及光储充业务蓄势待发,订单落地持续推进 公司深耕电力行业近三十年,除电芯外全产业链布局,技术积淀深厚,具备PCS、CCS、EMS、BMS等产品自供能力,产业链成本和品质管控能力较强。公司围绕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机遇,积极布局电源侧、电网侧大型储能,工商业用户侧储能及光储充业务,目前已取得较大突破。根据公司公告,目前省内除电网侧大储订单落地外,园区工商业和用户侧光储充一体化订单也在持续落地,未来有望为公司贡献更多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与估值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电力自动化领先企业,受益于政策和行业需求推动,新能源储能业务高速成长。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7、3.92、6.1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2、0.99、1.56元,对应PE分别为19、12、8。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储能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风险。 | ||||||
2023-09-01 | 东方财富证券 | 周旭辉 | 增持 | 维持 | 2023年中报点评:储能高增长,有望拉升全年业绩 | 查看详情 |
华自科技(300490)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报。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14.44 亿元,同比+66.5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37.04 万元,同比+112.62%;单 Q2 看,实现营业收入 10.48 亿元,同比+127.12%,环比 165.3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533.54 万元,同比+339.47%,环比 210.54%。 分产品来看, 锂电池及其材料智能装备/储能设备及系统/智能变配电设备及综合能源服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3.65/6.82/2.13 亿元,比去年同期变动分别为-3.33%/5951.02%/28.80%,占当期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 25.30%/47.26%/14.73%。 储能业务收入高增, 国内外、海内外同步拓展。 2023 年上半年来自储能的收入为 6.82 亿元, 同比+5951.02%。 报告期内,公司投建或 EPC总承包的冷水滩谷源 100MW/200MWh 储能电站、桂东 100MW/200MWh 储能电站等多个大型储能电站项目相继成功并网;上半年储能产品累计出货超 1GWh。 省外, 为江苏如东 200MW/400MWh 共享储能项目提供全站变流升压舱, 2022 年底中标湖北谷城 EPC 项目(5.8 亿)。 海外,公司与威海国际联合中标科特迪瓦 105MWh 电池储能电站总包项目,奠定西非区域拓展基础。 工商业积极拓展,中标中国船舶 7.27 亿元分布式能源系统。 公司积极把握工商业储能市场机遇, 大力推进工商业储能应用。 湖南长沙金峰公园 5 个充储项目,均配置了公司自主研发的 60kW/120kWh 一体化储能柜,长沙尖山湖光储充站项目,配置公司自主研发一体化厢式储能系统。 8 月 29 日,公司公布子公司格莱特新能源中标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服务项目,中标金额达 7.27 亿元, 彰显出了公司发展工商业储能业务的积极性与确定性。 员工持股如期推进, 已完成回购。 公司此前公布的“奋斗者”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已于 2023 年 8 月 29 日前完成回购,总计回购 322 万股,回购金额 0.48 亿元,均价 14.82 元/股。 员工持股计划如期推进, 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 增强企业活力 【投资建议】 我们调整了对 公司的盈利预测 ,预计 2023-2025 年 实 现 营业 收 入35.40/50.73/69.54 亿元,同比增长 110.7%/43.3%/37.1%,实现归母净利润 2.12/3.75/5.81 亿元,同比增长 149.4%/76.9%/55.1%;对应 EPS 分别为 0.53/0.95/1.47 元,现价对应 PE 分别为 26/15/10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 下游需求不足; 政策变动风险 | ||||||
2023-09-01 | 开源证券 | 殷晟路,鞠爽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3H1扭亏为盈,海外储能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 查看详情 |
华自科技(300490) 2023Q2扭亏为盈利,费用率显著下降 华自科技发布2023年半年报,公司2023H1实现营业收入14.44亿元,yoy+66.6%,实现归母净利润337万元,yoy+112.6%。其中2023Q2实现营业收入10.48亿元,yoy+164.4%,QOQ+165.3%,实现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扭亏,环比扭亏。2023Q2毛利率/净利率为18.2%/3.0%,分别环比-2.4/13.2pct。2023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3.4%/4.9%/3.2%/1.0%,分别环比-4.5/-9.4/-4.9/-1.9pct。2023Q2计提分别计提信用减值损失0.26亿与资产减值损失0.06亿元。2023Q2成功扭亏为盈,随着公司海外大储、国内工商业储能订单陆续交付,预计公司业绩将实现稳步增长。考虑碳酸锂价格下跌导致的储能业务通缩,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其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3.59/5.68亿元(原2.91/4.27/5.79亿元),EPS为0.54/0.91/1.4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7、15.2、9.6倍,其海外储能进展顺利,有望打开增量市场,维持“买入”评级。 储能业务高增,海外储能有望打开增量市场空间 公司2023H1储能设备及系统实现营收6.82亿元,yoy+5,951.02%,毛利率为16.72%,yoy-16.2pct,主要系业务结构变化,2023H1确认收入主要来源于相对低毛利硬件产品销售与EPC总承包工程。公司在上半年投建完成冷水滩谷源100MW/200MWh储能电站,桂东100MW/200MWh储能电站完成总承包。出口方面,公司积极利用自身水电设备渠道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报告期内与威海国际联合中标科特迪瓦105MWh电池储能电站总包项目,同时海外相对优良的竞争格局使其盈利水平大幅领先国内储能项目。 锂电设备与变配电业务稳定发展,贡献业绩增量 公司2023H1锂电池及其材料智能装备实现营收3.65亿元,yoy-3.3%,毛利率为17.2%,yoy-1.9pct。智能变配电设备及综合能源服务实现营收2.13亿元,yoy+28.8%,毛利率为23.4%,yoy-4.5pct。锂电设备与智能变配电业务保持相对稳定,对公司营收形成了稳定支撑。 风险提示:储能行业竞争加剧;订单交付不及预期。 | ||||||
2023-08-31 | 中泰证券 | 曾彪,朱柏睿,王欣悦 | 增持 | 维持 | 盈利实现扭亏为盈,储能项目持续落地 | 查看详情 |
华自科技(300490) 事件: 公司发布 23 年半年报,实现营收 14.4 亿元,同比增长 66.6%;归母净利润 0.03 亿元,同比增长 112.6%。 23Q2 公司营收 10.5 亿元,同比增长126.8%,环比增长 165.3%;归母净利润 0.4 亿元,同比增长 333.3%,环比扭亏;扣非净利润 0.3 亿元,同比增长 288.9%,环比扭亏。 23H1 公司储能收入 6.8 亿元, 22H1 仅为 0.1 亿元,同比增长 5951.0%。我们预计 23H1 公司有 2 个储能项目投运,包括:冷水滩谷源 100MW/200MWh (公司投建运营)、桂东 100MW/200MWh (公司 EPC 总承包)。同时,公司与威海国际联合中标科特迪瓦 105MWh 电池储能电站总包项目,抢先迈入西非新能源市场备。 23H1 分业务拆分: 1)储能收入 6.8 亿,毛利 1.1 亿,毛利率 16.7%,同比降低 16.2%,主要在于储能行业大热,其他企业跨界入局,行业竞争十分激烈。2)锂电收入 3.7 亿,毛利 0.6 亿,毛利率 17.2%,较去年同期下降 1.9pcts。3)智能变配电设备收入 2.1 亿,毛利 0.5 亿,毛利率 23.4%,较去年同期下降4.5pcts。 4)环保业务亏损近 0.2 亿。 后续展望,我们预计: 1)预计公司储能项目有望在下半年持续落地; 2)锂电业务收入下半年有望环比提升,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3)环保业务逐季度有望持续减亏。 盈利预测:考虑到行业竞争加剧对价格和利润的影响,我们下调公司 23-25 年营业收入至 43.5、 57.1、 74.9 亿元(前值为 49.8、 63.8、 79.7 亿元),下调公司 23-25 年归母净利润至 2.0、 3.2、 4.6 亿元(前值为 2.5、 3.8、 5.5 亿元),对应 PE 估值为 27.9、 17.4、 12.2 倍。考虑到储能行业发展高景气,公司储能项目持续落地,维持“ 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出货量不及预期,价格下降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 ||||||
2023-07-17 | 中泰证券 | 曾彪,朱柏睿 | 增持 | 首次 | 多能物联技术领航者,储能成为新增长极 | 查看详情 |
华自科技(300490) 水电自动化发家,布局锂电设备、储能等多领域。公司以电力自动化信息化起步,目前形成新能源和环保两大业务板块。新能源业务主要产品为锂电池后段制造装备、储能装备和清洁能源控制设备;环保业务主要产品为膜及膜装置,水利、水处理自动化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7.4亿元,同比下降20%;归母净利润-4.2亿元(计提环保子公司商誉减值2.38亿元),同比下降2079%;毛利率21.6%,同比下滑3.7pct。盈利承压主要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叠加间歇性停工停产,项目推进延迟,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涨,但公司订单充足,为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打下基础。 新型储能需求上涨,公司自研产品多样,综合服务能力优越。公司在电力系统领域深耕多年,拥有近三十年项目实施经验。公司以丰富的产品加速储能市场布局。公司产品包括PCS、EMS、BMS、CCS、储能电池PACK,公司储能产业链布局持续完善。公司自持项目邵阳城步儒林100MW/200MWh储能电站及冷水滩谷源100MW/200MWh储能已实现并网,并先后与国网等公司合作实施了多个项目。公司储能订单持续落地,2022年12月子公司格莱特新能源中标湖北谷城100MW光伏发电储能项目及水发湖北谷城50MW集中式(共享式)储能电站EPC项目,中标金额约5.8亿。23年上半年,公司相关储能产品出货量已超过1GW。 锂电行业发展迅速,公司具备技术优势获龙头客户认可。2021年中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为588亿元,其中后段设备市场规模为119亿元,占比20.24%,化成和分容占到后端设备价值的70%。子公司精实机电研发和技术优势突出,多项技术为国内首创,在锂电设备化成分容领域处于行业先进地位,可以负责不同规格的电池后段处理。其专业化的设备,领先的技术和高效的服务使公司获得国内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如宁德时代等的认可。 环保业务深耕多年,业绩有望实现回升。《“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从2019年至2024年,我国膜产业产值将保持10%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并于2024年达到3630亿元规模。公司以变配电和水电自动化起家,2017年收购子公司格兰特。格兰特以膜技术为核心,将膜制造相关工艺和污水深度处理有机结合。2022年受市场竞争等客观原因影响新增订单减少,以及部分项目延迟开工导致项目进度延后,导致2022年格兰特营业收入较2021年下降55.98%。预计未来随经济恢复及疫情因素的消除,环保业务业绩有望逐步恢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3-25年营业收入为50.0、63.8、79.7亿元,同比增速为+186%、+28%、+25%;归母净利润为2.5、3.8、5.5亿元,同比增速+160%、+51%、+44%。考虑到公司储能订单逐步落地,公司23年有望扭亏为盈,未来随着储能行业发展,看好公司未来发展,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项目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行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 ||||||
2023-04-24 | 开源证券 | 殷晟路,鞠爽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多业务向好,湖南大储龙头有望触底反弹 | 查看详情 |
华自科技(300490) 受环保业务开工不及预期影响,2022年计提商誉减值2.38亿元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7.40亿元,同比下降19.6%,实现归母净利润-4.21亿元,同比下降1119.6%。其中2022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同比下降59.5%,环比增长6.4%,实现归母净利润-3.6亿元,主要系公司环保板块业务因开工受限、市场需求萎缩等原因,业绩达成不及预期,因此计提商誉减值2.38亿元。除此之外,公司还计提了0.61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和0.11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公司2022Q4毛利率为17.3%,环比下降3.6pct。考虑到公司储能业务受原材料锂电池电芯降价影响,其对应板块收入将有所下降,预计公司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91/4.27亿元(原3.24/4.76亿元),2025年为5.79亿元,EPS为0.74/1.08/1.47元(2023-2024年原为0.98/1.44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9.0/12.9/9.5倍。考虑到公司开辟储能第二成长曲线,在手省内储备项目丰富同时积极对外开拓获取增量业务,业绩有望触底回升,维持“买入”评级。 储能业务在手订单丰富,抢装需求确保公司业绩释放 湖南省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开展2022年新能源发电项目配置新型储能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对当地在2023年6月底前投产的储能电站,容量按1.3倍计算。省内支持政策带动显著抢装需求,公司作为地方龙头拥有省内1.6GWh储能项目指标,其中0.4GWh自持既带来稳定现金流入也探索最优储能电站运营机制,1.2GWh的储能EPC订单能够实现电芯外所有设备自供,利润留存率高。此外公司积极开拓省外储能市场,子公司于2022年12月中标5.8亿元湖北谷城100MW光伏发电储能项目及水发湖北谷城50MW集中式。储能电站EPC项目。公司有望抓住储能市场发展机遇,立足省内积极向省外大储和工商业储能领域拓展。 锂电设备核心零部件自产,环保业务有望触底回升 公司锂电设备子公司精实机电头研发并推出串联化成分容电源平台,自研电源技术实现突破,提升锂电设备盈利能力。同时随着宏观经济回暖,公司环保业务有望实现触底回升。 风险提示:储能项目建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 ||||||
2023-04-24 | 浙商证券 | 张雷,陈明雨,王婷 | 买入 | 维持 | 华自科技2022年报点评报告:锂电设备业务盈利修复,储能业务加速落地 | 查看详情 |
华自科技(300490) 投资事件 公司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40亿元,同比下降19.62%,归母净利润-4.21亿元。 坚定转型储能和锂电设备,期待业绩底部反转 公司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40亿元,同比下降19.62%,归母净利润-4.21亿元。亏损主要系疫情影响开工以及需求萎缩影响收入,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毛利率有所下降。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21.59%,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2022年公司环保业务因开工受限以及需求萎缩,业绩不达预期,计提商誉减值2.38亿元。此外,由于公司加大新能源板块的研发投入以及人员薪酬和股权激励摊销费用的增加,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大幅提升,2022年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支出分别为1.97、1.53亿元,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相比2021年分别提升6.91、2.76个百分点至20.15%、8.82%。 电网侧储能电站快速落地,产业链成本管控保障高盈利 新能源强配和租赁扩容政策支持下,湖南引领全国电网侧储能发展。公司率先布局,城步儒林一期50MW在2021年底并网,剩下二期50MW也已经于2022年12月31日之前成功并网。2022年公司实现储能业务收入7800万元,同比下降26.36%。储能毛利率为17.8%,公司除电芯全产业链布局,产业链成本管控较强,毛利率有望保持较高水平。 锂电设备业务快速修复,头部客户拓展顺利 2022年公司实现锂电设备收入7.53亿元,同比下降5.51%,主要系收入延后确认。毛利率18.16%,同比下降4.15个百分点,主要系原材料成本上涨。公司下游核心客户包括宁德时代、蜂巢能源、赣锋锂业等。我们认为公司头部客户黏性较高,基于锂电设备和储能业务并进战略,公司未来与头部锂电厂商将互为供应商,合作进一步加深。 盈利预测与估值 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电力自动化领先企业,储能快速扩张和锂电设备修复。我们维持2023-2024年盈利预测,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7、3.92、6.15亿元,对应23-25年EPS分别为0.63、0.99、1.56元,对应PE分别为22、14、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储能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风险。 | ||||||
2023-03-23 | 太平洋 | 刘强 | 买入 | 首次 | 储能业务厚积薄发,市场开拓踏浪而行 | 查看详情 |
华自科技(300490) 1.国内储能弹性标的,业务沉淀深,项目储备足 公司储能业务积累深厚,业务拓展迅速。锂电设备等其他新能源业务保持高增,环保业务边际向好值得期待。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达21.9、48.5、61.0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3、2.88、4.01亿元,EPS分别为-0.9、0.73、1.02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21、1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自持储能电站攒经验创收益,省内外储能齐拓展 深耕电力系统三十年,公司储能技术积淀深厚,自主研发储能PCS、EMS、BMS、CCS等关键产品,除储能电芯外实现自供。①自营储能电站:根据测算,公司两个自持电站共200MW/400MWh全容量并网总收入约1.52亿元/年,净利润约0.45亿元/年,项目净利率约29.9%。②大储储备:公司大储项目储备丰富,省内市场,目前已与湖南省多个地方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协调筹建6-7个200MWh储能站,储备超1.2GWh;省外市场,公司于2022年12月中标湖北谷城100MW光伏发电储能项目及水发湖北谷城50MW集中式(共享式)储能电站EPC项目,中标金额5.8亿。③工商业储能储备:公司已有超五年的园区光储充微电网运营经验,园区级储能技术业内领先;我们认为公司园区级微网与储能的项目技术积累,有助于公司把握国内工商业储能0-1机会。 3.锂电设备与电力自动化设备有望保持高增,环保业务迎来修复 锂电后道业务,公司逐渐摆脱前期拖累因素,积极拓展客户,长沙武汉深圳基地合计产能至30-50亿为后续订单保驾护航。电力自动化业务,衍生新能源控制设备、智能变配电设备及服务等潜力业务,其中新能源相关控制设备业务已占一半体量,有望受益于国内外新能源投资加速,实现较快增长。公司2022年环保业务收入出现下滑,主要系新冠疫情致使下游需求萎缩及施工困难,我们预计2023环保业务将得到修复。 4.风险提示 储能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格局恶化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