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8 | 开源证券 | 邓健全,王镇涛 | 买入 | 首次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深耕高壁垒弹簧赛道,国产替代与智能化双轮驱动成长 | 查看详情 |
美力科技(300611)
汽车设计行业隐形冠军,零部件订单放量、财务轻装上阵,业绩拐点将至
公司是中国弹簧行业的领军企业,通过持续拓展产业布局,逐步形成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已与吉利、比亚迪、理想等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厂商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同时与万都、采埃孚等国际Tier1建立了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我们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9/2.7/3.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2/1.27/1.51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7.4/19.9/16.8倍,公司积极横向拓展产品品类,并积极布局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整合见效、盈利修复逐步显现
2023年起,公司子公司北京大圆和江苏大圆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规模效应显现,并购整合见效,主业毛利率创近年新高,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0.8%,净利率为6.5%,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营业收入在2020-2024年实现快速增长,从6.7亿元增至16.0亿元,年复合增速24.2%;2023-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6.6%/16.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8.1%/162.1%,盈利修复逐步显现。
新业务双引擎发力,智能化与全球化打开增长天花板
智能悬架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正在快速增长,据亿欧智库数据,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公司拟在智能悬架领域投资6.6亿元,建设年产200万件智能悬架及1000万件电动及液压驱动弹性元件等产业化项目。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已与多家企业合作,相关产品进入试样阶段。在全球化方面,通过收购德国AHLE,增强其在高端悬架领域的技术储备,并设立海外子公司拓展国际市场。随着智能化和全球化战略的加速推进,公司的智能悬架和机器人业务将成为新的增长引擎,打开更广阔的未来市场。
风险提示:下游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零部件业务订单落地不及预期;新订单拓展不及预期等。 |
2025-08-20 | 国信证券 | 唐旭霞,余珊 | 增持 | 维持 |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2%,规模效应加速兑现 | 查看详情 |
美力科技(300611)
核心观点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2%。美力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25.25%;归母净利润达0.8亿元,同比+71.98%。单季度看,Q2公司实现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16.16%,环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35%。
二季度净利率同比提升2.07pct,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2025Q2销售毛利率为24.25%,同比提升3.87pct;归母净利率为9.52%,同比提升2.07pct。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带来的产品综合毛利率提升及公司降本增效持续推进。费用端,公司2025Q2的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42%/4.14%/0.62%/1.04%,同比+1.13/-0.67/+0.14/-0.17pct。专精弹簧业务,覆盖底盘、车身内饰等细分领域。公司成立于1990年,深
耕弹簧业务,当前收入1)50%为底盘业务,包括单车4个、单个30-40
元悬架弹簧及单车2个、单个80-200元的传统稳定杆;2)40%为车身内饰及动力系统,单车数量较多,单个价格2元内;3)注塑件等。
针对性并购关键资产,业务能力持续延伸。公司2017年收购上海科工获工程塑料零部件开发能力,完善模具设计到生产全链条服务;2021年收购江苏大圆和北京大圆70%股权,实现日系客户突破与冷卷技术升级;2023年收购上海核工69.04%股权,强化碟形弹簧技术;2024年末购买德国AHLE资产,获取变线径Miniblock弹簧核心技术,加速全球化布局。
积极拓展电动、智能、轻量化新业务,建设智能悬架及电动及液压驱动弹性元件产能。公司围绕弹簧能力完善产品布局,考虑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发展大势,拟投资6.5亿元于浙江绍兴投建年产200万件智能悬架及1000万件电动及液压驱动弹性元件产能。其中智能悬架未来前景广阔,电动及液压驱动弹性元件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目前公司亦实现人形机器人拉簧、扭簧和卡簧等送样。
风险提示:客户拓展不如预期、产能扩建速度不如预期、技术更新风险。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公司前期并购整合初见成效,吉利、万都、长安等客户持续贡献增量;积极顺应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拓展智能悬架、人形机器人弹簧等新业务,我们看好公司业绩加速兑现,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5-27年净利润1.8/2.5/3.2亿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2025-03-27 | 国信证券 | 唐旭霞 | 增持 | 首次 | 主业修复性高增长,人形机器人弹簧实现送样 | 查看详情 |
美力科技(300611)
核心观点
专精弹簧业务,覆盖底盘、车身内饰等细分领域。公司成立于1990年,深耕弹簧业务,当前收入1)50%为底盘业务,包括单车4个、单个30-40元的悬架弹簧及单车2个、单个80-200元的传统稳定杆;2)40%为车身内饰及动力系统,单车数量较多,单个价格2元内;3)注塑件等。
针对性并购关键资产,业务能力持续延伸。公司2017年收购上海科工100%股权,获工程塑料零部件开发能力,完善从模具设计到生产全链条服务;2021年收购江苏大圆和北京大圆70%股权,实现日系客户突破与冷卷技术升级;2023年收购上海核工69.04%股权,强化碟形弹簧技术储备。
主业修复性高增长,员工持股计划彰显信心。公司前期并购资产加速整合,2024年业绩预告当年净利润1~1.28亿元,同比+145.71%-214.51%,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考核目标为当年收入不低于22亿元/业绩不低于1.65亿元,对应业绩同比增速不低于28%。
墨西哥、德国产能加速扩张,全球化布局逐步推进。当前公司出口占比10%左右,主要是北美市场。2024年公司在墨西哥设立孙公司布局当地产能,2024年末收购AHLE公司核心资产,AHLE在2023年实现收入2800万欧元,收购后有望贡献收入增量并推进本地化生产,加速全球化业务布局。
积极拓展电动、智能、轻量化新业务,人形机器人弹簧小批量交样。公司积极关注空气弹簧、全主动/半主动悬架及稳定杆等新业务,并拟投资6.5亿元于浙江绍兴投建年产200万件智能悬架及1000万件电动及液压驱动弹性元件产能。其中电动及液压驱动弹性元件可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提供刚性,支撑机器人手指减震、定位准确等功能。公司当前人形机器人弹簧处于小批量交样阶段,已与多家机器人公司共同开发。
风险提示:客户拓展不如预期、产能扩建速度不如预期、技术更新风险。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公司前期并购整合初见成效,吉利、万都、长安等客户持续贡献增量;积极顺应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拓展智能悬架、人形机器人弹簧等新业务,未来几年业绩有望快速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净利润1.18/1.83/2.5亿元,考虑人形机器人处于产业初期享有一定估值溢价,我们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参考可比公司双林股份、斯菱股份、华纬科技25年平均PE为44X,给予公司一年期合理估值为34-37元(对应2025年PE为39-42x),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
2023-11-05 | 西南证券 | 郑连声 | 买入 | 维持 | 业绩逐步兑现,收购拓宽产品布局 | 查看详情 |
美力科技(30061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公司23年Q1-Q3实现营收9.3亿元,同比+21.92%;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521.47%。毛利率18.09%,同比+3.57pp,净利率2.14%,同比+4.81pp。其中,23年Q3单季度实现营收3.6亿元,同比+22.53%,环比+9.45%;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131.81%,环比+14.19%。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股份回购彰显信心。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3.6亿元,同环比增加22.53%/9.45%;实现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环比增加131.81%/14.19%;毛利率和净利率为18.09%/2.14%,同比增长3.57pp/4.81pp。截至2023年8月31日,公司回购股份104.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9%;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回购股份104.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49%。公司打算将这两次回购股份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该行为彰显了公司管理层的信心。
持续兼并收购,公司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2023年10月10日公司发公告称成功竞得上海核工69.04%股权,上海核工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上海核工拥有二十多年弹簧制造技术经验及优秀的技术团队,其自主研发的耐高温耐腐蚀的碟形弹簧、碟簧组件、波形弹簧在国内一些重大项目中有不俗表现。此次收购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拓宽在弹簧行业的产业布局,增加产品品类,提高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公司供货越南VinFast,加速进军国际市场。越南电动汽车制造商VinFast于当地时间2023年8月15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正式上市,上市首日即暴涨超250%。美力科技是其悬架弹簧及稳定杆的供应商,这标志着VinFast对公司悬架弹簧及稳定杆研发及生产供应等综合能力的认可,是公司在海外悬架弹簧市场的重要突破,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市占率及国际声誉有望随着VinFast的加速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0.32元、0.61元、1.03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32倍、17倍、10倍。公司23年规划目标清晰,新项目持续落地,看好全年加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客户增长不及预期风险;技术开发不及预期风险;汽车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
2023-09-12 | 西南证券 | 郑连声 | 买入 | 首次 | 弹簧优质供应商,轻量化发展铸就未来 | 查看详情 |
美力科技(300611)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公司是国内多家知名汽车主机厂的一级供应商,我们预测2023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6%,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占率攀升,将促进未来公司悬架系统弹簧市占率的提升;2)收购北京大圆和江苏大圆助力公司拓展世界知名客户,其中包括上汽通用和华晨宝马、现代摩比斯等;3)预计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比2015年减重比例提升至20%。公司掌握的ML1900新材料技术可以大幅提升汽车弹簧轻量化水平,符合市场需求,未来如果实现大量应用,有望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公司进入国内知名主机厂,悬架系统弹簧市占率增速可期。公司是国内一些知名汽车主机厂的一级供应商,包括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汽车、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等。2022年乘用车产量达2381.4万辆,同比+11.3%,2023年上半年产量达1128.1万辆,同比+8.1%,伴随着汽车市场的增加,汽车弹簧系统需求上升。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31.7%,同比+7.8pp,环比+0.5pp。其中,公司的主要客户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5.6万辆,理想销量达13.9万辆,分别位列新能源市场第一位和第五位。终端销量增长也将为公司带来悬架系统弹簧市占率的提升。
兼并收购,拓展国际客户资源。北京大圆、江苏大圆的客户包括上汽通用和华晨宝马、现代摩比斯、采埃孚、本特勒等知名客户,在汽车主机厂和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积累了深厚的客户资源。公司通过收购北京大圆和江苏大圆,打通国际市场,进入全球汽车产业配套体系,为未来开拓海外市场赋能,成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打下基础。
产品轻量化,紧跟汽车发展方向。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制定的轻量化发展目标,到2025年比2015年减重比例提升至20%。公司独立自主研发的ML1900新材料性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应用于弹簧制造后,将大幅度提升汽车弹簧轻量化水平。公司将继续密切跟踪汽车新技术的发展,了解最新需求及产品升级动向,紧跟汽车的发展方向改进公司新技术,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0.67、1.29、2.17亿元,给予2024年23倍估值,目标价14.03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客户增长不及预期风险;技术开发不及预期风险;汽车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