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江科技(300799)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 2021 年年报和 2022 年一季报: 2021 年实现营收 1.18 亿元(-41.04%), 归母净利润 566.50万元(-93.95%),扣非归母净利润 243.69 万元(-97.20%); 2022Q1 实现营收 749.54 万元(-81.43%), 归母净利润-2611.67 万元(-225.44%),扣非归母净利润-2612.70 万元(-228.06%)。
分析判断:
研发维持高投入 排除疫情影响收入将回归正常
公司一季度业绩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疫情期间公司客户防疫等级较高,生产采购整体进度低于预期。同时,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维持较高水平,也拖累了一季度业绩。资产减值损失方面,主要由于受托研发投入较大、客户回款不及时, 导致公司在 2021 年计提 2006.24 万元资产减值, 2022Q1 再计提 395.36万元。由于公司客户都是国家单位客户,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呆账、坏账情况,预计后期如果回款顺利也会适时冲减。
由于当前公司规模尚小,客户相对单一,所以疫情、客户阶段性计划调整等都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但公司上市以来一直在用募集资金积极储备研发项目和拓展新客户,力争在产业链上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也通过自研 DPU 芯片形成较高的技术壁垒。公司研发投入每年都在增加,而且占比非常高: 2021 年研发费用 6372.26 万元,占营收比重 53.84%; 2022Q1 研发费用 2112.90 万元, 而同期营业收入仅 749.54万元。根据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披露的信息,排除疫情影响,公司今年收入将回归正常。
自主可控安全主机系列产品保持稳步增长
公司专注于为国家单位提供高等级的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在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的研制经验和先进的专业技术,特别是异构安全双主机系列产品,采用独特的主协异构双处理器,并通过专用芯片将协议栈部分固化在芯片内部,从而大幅提升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公司募投项目“新一代网络安全系统研制项目”已完成全部资金投入,预计将于 2022 年 10 月 31 日达产,将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增厚业绩。
年报显示,公司全资子公司成都北上科技有限公司,已完全实现高质量量产,现在公司体系内已实现从设计开发到生产交付全过程域完全自主可控的封闭产业链,有利于防范和控制疫情及其他风险,从而更高质量的完成国家单位客户交予的任务。 受益于国家信息网络升级换代对安全装备的需求以及新一代高等级安全装备的放量,公司安全主机系列产品将保持稳步增长。
公司 DPU 核心竞争力表现在国产自主可控
随着网络时代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以计算为中心会逐渐转移为以数据为中心, DPU 应运而生。北中网芯团队拥有基于网络处理器来作为 DPU 快速处理路径、可编程能力的技术手段,也有这方面芯片成功流片经验。 公司的国内客户群体有国产自主可控的明确需求,也期望公司来做设计。此外, DPU 也在智能网卡、无人驾驶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年报显示, 公司控股子公司成都北中网芯科技有限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完成了可编程网络数据处理芯片的主要研制工作,整体研制进展顺利,与潜在客户进行了合作开发,为未来产品的销售奠定了基础,同时在股本结构层面进行了优化,引入了战略投资股东,在芯片产业链及未来产品应用场景上提供了支持和支撑。
根据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披露的信息: 公司控股子公司的可编程网络数据处理芯片已完成全部设计工作,进入流片相关程序,年内完成流片,预计在 2023 年上半年量产。 该款芯片能够提供 200Gbps 网络数据处理性能,并可通过二次编程满足不同应用的功能需求,量产后将助力公司抢占 DPU 市场,巩固领先地位。同时, 公司有新的 DPU 研制计划,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开启。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在军用保密通信设备领域的核心地位以及新拓展 DPU 业务的广阔应用前景。 考虑到去年和今年受疫情影响的订单有望在年内确认, 我们将公司 2022-2023 年营收预测由 3.53/5.29 亿元上调至4.50/6.09 亿元, 但考虑到今年北中网芯的投入仍将侵蚀部分主业利润,我们将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由2.03/3.03 亿元调整至 1.35/2.79 亿元, EPS 由 1.99/2.97 元调整至 1.32/2.73 元,预计 2022-2024 年分别实现营收 4.50/6.09/8.27 亿元,归母净利润 1.35/2.79/3.93 亿元, EPS 为 1.32/2.73/3.85 元,对应2022 年 5 月 6 日 39.40 元/股收盘价, PE 分别为 29.84/14.42/10.23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新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订单波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