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56.85亿 | 总市值:59.23亿 | ||
流通股本:1.30亿 | 总股本:1.35亿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4-07-31 | 东莞证券 | 黄秀瑜 | 增持 | 首次 | 深度报告:汽车线缆领跑者,智能电动新赋能 | 查看详情 |
卡倍亿(300863) 投资要点: 深耕汽车线缆三十余载,持续丰富业务布局。公司为国内同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致力于汽车线缆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备研发、生产符合国际标准、德国标准、日本标准、美国标准、中国标准等专业汽车线缆标准的能力,是集研发、生产、试验及检测于一体的专业汽车线缆制造商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普及,新能源线和数据线业务占比有提升之势。 国产替代进行时,汽车智能电动化赋能增量市场。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2024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上升至56.5%。我国汽车工业的壮大,推动汽车零配件本土化发展,国产线缆进口替代进程加速。同时,高压线缆、数据线缆随着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而迅速增长,附加值高,并创造增量市场。2023年国内和全球汽车线缆行业市场规模分别为218亿元和572亿元,新能源汽车线缆市场占比分别达53%和31%。未来随着汽车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以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汽车线缆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公司为国产汽车线缆领先企业。近年来公司抓住汽车线缆市场持续增长的机遇,不断拓展客户,增加销量,国内及全球市占率呈逐年提升的态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已进入比亚迪、特斯拉、吉利、奔驰、通用、本田、日产、上汽大通、蔚来、理想、小米等整车厂商的供应链,同时也进入了华为合作的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拥有浙江宁海、上海、辽宁本溪、四川成都、广东惠州、湖北麻城等六大生产基地,基本覆盖国内汽车产业集群。并计划在墨西哥投资建设新的生产基地,进一步拓展北美市场。 公司业绩持续稳健增长。2023年营收34.52亿元,同比增长17.08%,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18.49%;2024Q1营收7.78亿元,同比增长5.27%,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增长21.01%。毛利率自2021年以来逐年上升。近五年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43%。营运效率提高,保持较强偿债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明显改善。 投资建议:智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为汽车线缆行业带来更高附加值的增量市场,公司紧跟下游发展趋势,积极布局特殊线缆领域,业务结构有望逐步优化,业绩有望保持稳健增长。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1.76元、2.17元、2.67元,对应PE分别为21倍、17倍、14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主要客户流失风险;产品技术创新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
2024-04-25 | 国元证券 | 杨为敩 | 增持 | 维持 | 2023年报点评:内卷当前聚焦高质量,出海潮头开拓新空间 | 查看详情 |
卡倍亿(300863) 事件: 4月18日,卡倍亿发布2023年度报告,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34.52亿元,同比+17.08%;实现净利润1.66亿元,同比+18.4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11.41%。 收入利润稳步增长,效率指标显著提升呈现高质量态势 2023年公司线缆整体销售量625.82万公里,同比+20.24%;其中新能源线21.79万公里,同比-6.23%。对应2023年新能源线平均单价1525.11元/公里,较2022年提升约105元/公里。公司在新能源车快速增长但相对内卷的行业背景下主动选择质高于量的发展策略,稳步推进业务提升。同时毛利率、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分别达到12.40%\4.81%\1.33x,分别较2022年提升0.38pct、0.06pct和0.03x。资产负债率57.03%,较2022年下行9.95pct,高质量发展特征显现。 海外投资+储能扩张,开拓未来发展新空间 2024年1月12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以投资不超过2500万美元在墨西哥投资设立墨西哥卡倍亿工业有限公司、墨西哥卡倍亿电气有限公司开展海外业务。公司直接客户覆盖安波福、矢崎、李尔、德科斯米尔、住电等全球领先企业,终端客户覆盖大众、通用、福特、宝马、戴姆勒-奔驰、本田、丰田、日产、菲亚特-克莱斯勒、沃尔沃、特斯拉等全球性车企,出海步伐开启,有利于未来新空间拓展。此外公司年报披露,2023年按照客户需求开发新产品,拓展储能领域业务,相关研发项目已经完成并取得客户认可。未来新兴业务方向也将推动公司发展空间拓宽。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收入稳健增长,利润率水平提升。考虑到公司在行业内卷背景下重质高于数量的发展策略,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5年营业收入预测,并首次加入2026年收入预测分别为42.99\50.88\61.50亿元,2024-202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2.76\3.46亿元,按照转增后最新股本测算,对应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1.78\2.22\2.78元,按照最新股价测算,对应PE24.21\19.44\15.50倍。考虑到转增后的除权效果,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竞争恶化超预期风险、线缆行业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量价优先级策略波动风险 | ||||||
2024-04-25 | 信达证券 | 陆嘉敏,王欢 | 买入 | 维持 | 卡倍亿:23年业绩表现稳健,盈利有所提升 | 查看详情 |
卡倍亿(300863)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34.5亿元,同比+17.1%;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18.5%;实现扣非净利润1.6亿元,同比+11.4%。 点评: 公司客户结构优质,23年业绩稳健增长。公司客户资源优质,从合资车企拓展至新能源车企。公司合资车客户主要有大众、宝马、戴姆勒-奔驰、通用、福特等;新能源车领域,公司已进入比亚迪、特斯拉、吉利、理想、蔚来、小米等整车供应链,同时进入了华为合作的新能源车供应链。客户资源优质,带动公司23年业绩稳健增长。公司23年实现营收34.5亿元,同比+17.1%;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18.5%。 公司23年普通线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分业务情况来看,公司23年普通线实现收入29.6亿元,同比+18.3%;新能源线实现收入3.3亿元,同比+0.7%;数据线实现收入937.1万元,同比+42.9%。盈利能力来看,公司23年普通线毛利率为11.73%,同比+0.42pct。公司23年销售毛利率为12.40%,同比+0.38pct;销售净利率为4.81%,同比+0.06pct。 持续聚焦主业,完善产能布局。公司本溪卡倍亿的“新能源汽车线缆生产线建设项目”完成试生产阶段正式进入达产阶段;湖北卡倍亿的“湖北卡倍亿生产基地项目”基本完成施工建设并进入试生产阶段;公司的“宁海汽车线缆扩建项目”和卡倍亿新材料的“汽车线缆绝缘材料改扩建项目”,均已进入厂房建设施工阶段,持续完善产能布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4年-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0亿元、2.5亿元、3.0亿元,同比增长21.7%、23.5%、20.5%,对应PE为19/15/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特殊线缆提升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风险。 | ||||||
2023-10-31 | 山西证券 | 买入 | 维持 | 23Q3营收环比增长,新产能达产后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 查看详情 | |
卡倍亿(300863) 事件描述 2023年10月26日,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94亿元,同比+21.04%;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25.1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17.80%。其中,Q3实现营业收入9.27亿元,同比+8.68%,环比+11.90%;实现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11.29%,环比+0.6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14.62%,环比-2.94%。 事件点评 23Q3营收同环比增长,毛利率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费用率小幅上升。公司23Q3实现营业收入9.27亿元,同比+8.68%,环比+11.90%,实现同环比增长。公司Q3毛利率为12.92%,同比-1.65pct,环比+0.46pct,同比下滑主要因上游原材料铜价格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公司Q3期间费用率为6.23%,同比+0.49pct,环比+1.02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62%/2.03%/2.45%/1.13%,同比分别-0.06/+0.46/-0.30/+0.39pct,环比分别-0.13/+0.29/+0.07/+0.79pct。受费用率小幅上升影响,公司Q3净利率为4.87%,同比-1.10pct,环比-0.55pct。 拟发行可转债扩产,项目达产后产能扩张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占率。 2023年10月24日,公司发布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募资5.29亿元,用于新建湖北生产基地、宁海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及汽车线缆绝缘材料改扩建项目。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公司汽车线缆产能464.81万公里,较2022年增长56.86%,总产能预计将达到1282.23万公里。公司是汽车线缆行业龙头,近年来产能利用率不断上升,此次扩产将有效解决公司的产能瓶颈,实现业务收入的持续增长,同时弥补公司在华中地区的产能空缺,结合已有的成都基地,基本实现西南、华中、东北、东南各主要经济带、汽车产业集群的战略布局规划,公司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 我们小幅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1.88/2.47/3.1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12/2.79/3.59元,对应于10月30日收盘价48.54元,PE分别为22.9/17.4/13.5,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下游汽车市场销量不及预期等。 | ||||||
2023-10-29 | 信达证券 | 陆嘉敏,王欢 | 买入 | 维持 | 卡倍亿:23Q3营收同环比增长,募投湖北工厂扩大客户辐射面积 | 查看详情 |
卡倍亿(300863)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 年三季报,公司 2023Q1-Q3 实现营收 24.94 亿元,同比+21.0%;实现归母净利润 1.27 亿元,同比+25.2%。其中 23Q3 公司实现营收 9.27 亿元,同比+8.7%,环比+12.0%;实现归母净利润 0.45 亿元,同比-11.3%,环比持平。 点评: 23Q3 营收同环比增长, 原材料涨价致毛利率同比下滑。 23Q3 公司实现营收 9.27 亿元,同比+8.7%,环比+12.0%;实现归母净利润 0.45亿元,同比-11.3%,环比持平。 公司 23Q3 毛利率为 12.92%,同比-1.65pct,环比+0.46pct;净利率为 4.87%,同比-1.10pct,环比-0.55pct。我们认为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系上游原材料铜涨价所致, 23Q3 电解铜均价较去年同期增长约 13%。 费用率来看, 23Q3 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6.23%,同比+0.49pct,环比+1.02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0.62%、 2.03%、 2.45%、 1.13%,同比分别-0.06pct、+0.46pct、 -0.30pct、 +0.39pct,环比分别-0.13pct、 +0.29pct、 +0.07pct、+0.79pct。 募投扩产,推进产能的同时可就近配套客户增大辐射面积。 公司于 2023年 10 月 24 日发布公告,拟发可转债募投扩产,本次募投资金主要用于湖北生产基地、宁海生产基地扩建项目以及汽车线缆绝缘材料改扩建项目。 公司汽车线缆绝缘材料项目扩产后,产能有望达 2.97 万吨。公司 2022 年汽车线缆总产能为 817.42 万公里,本次湖北和宁海扩建项目达产后,有望为公司新增 464.81 万公里线缆产能,扩产约 57%。同时湖北工厂为公司新设工厂,其达产后有望为公司开拓华中区域客户,提升公司市占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作为国内线缆龙头,受益行业智能化电动化增长营收稳步提升,但考虑到公司 23Q3 受原材料涨价影响盈利短暂承压,我们下调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公司 2023 年-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1.9 亿元、 2.7 亿元、 3.8 亿元,同比增长 35%、 43%、 41%, 对应 PE为 23/16/12 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特殊线缆提升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风险。 | ||||||
2023-08-23 | 国元证券 | 杨为敩 | 增持 | 维持 | 公司点评报告:收入稳健提升,盈利能力持续上行 | 查看详情 |
卡倍亿(300863) 事件: 8月18日,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H1公司实现营收15.67亿元,同比+29.76%;实现净利润8.14亿元,同比+62.1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52.07%。2023年Q2营业收入8.28亿元,同比+39.57%;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101.3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7亿,同比+79.89% 客户广域覆盖,收入稳健提升 公司作为国内汽车线缆领先企业,产品符合国际、德国、日本、美国、中国等专业汽车线缆标准。客户覆盖安波福、矢崎、李尔住电、古河、弗迪等国内外领先汽车线束厂商,终端客户覆盖大众、宝马、奔驰、丰田、广汽、吉利、长城、奇瑞等国内外领先车企,并在新能源体系进入比亚迪、特斯拉、吉利、蔚来、理想、合众汽车等多家领先厂商的供应链。在当前“内卷”+“转型”的行业背景下,具有较为稳定的收入增长驱动力。2023年H1公司普通线和新能源线收入分别同增+29.13%/+24.03%,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原材料价格下行+产品结构改善,盈利能力持续上行 受益于铜价下行和较高毛利率新能源产品增加,公司毛利率继续改善。2023H1公司普通线和新能源线毛利率分别达到11.35%/18.79%,同比增长0.94和2.31个百分点,带动整体毛利率提升至11.96%,高于去年同期1个百分点。此外,受可转债转股后利息减少带动,公司财务费用率显著下降至0.93%,带动上半年公司净利率达到5.19%,盈利能力持续上行。 股权激励推出,彰显公司信心同时持续提升效率 8月17日公司发布《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计划以43.24元/股的价格向129名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授予限制性股票激励,相应业绩考核目标约为未来三年净利率年化增速25%水平。与前次股权激励相比,激励范围由高管扩大至中层管理及骨干员工,激励效果更加显著,同时凸显公司对未来增长信心。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收入稳健较快增长,利润率水平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11\47.17\56.2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4\2.97\3.70亿元,按照最新股本测算,对应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2.52\3.35\4.17元,按照最新股价测算,对应PE23.68\17.87\14.3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线缆行业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8月24日较大规模限售解禁冲击风险 | ||||||
2023-08-21 | 信达证券 | 陆嘉敏,王欢 | 买入 | 维持 | 卡倍亿:23Q2业绩高增,拟发股权激励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 | 查看详情 |
卡倍亿(300863)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5.67亿元,同比+29.76%;实现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62.1%;实现扣非净利润0.77亿元,同比+52.1%。 点评: 行业扩容+格局优化,23Q2营收净利双增,公司业绩向好。公司23Q2实现收入8.28亿元,同比+39.6%,环比+12.0%;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101.3%,环比+25.0%。分业务来看,23H1公司普通线实现营收13.6亿元,同比+29.1%;新能源线实现营收1.4亿元,同比+24.03%。电动智能化趋势下新增高压线、数据线需求,使得汽车线缆单车价值量从传统燃油车1000元,大幅提升至电动车1500-2000元的水平,行业规模倍增。行业扩容背景下,合资线缆厂在战略收缩利润率较低的线缆业务,本土线缆厂商迎来国产替代机遇。公司作为本土线缆龙头企业,产品、客户、产能均已具备较强先发优势,有望充分享受行业红利并凭借先发优势率先跑出。 上游原材料铜材价格有所回落,带动公司盈利向上。公司原材料中铜材占比较大,在成本结构中占比约80%。2023年上半年电解铜价格有所回落,23Q1、23Q2电解铜均价分别为6.8万元/吨和6.75万元/吨,相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4%和6.4%。成本端原材料价格回落,带动公司盈利向上。23H1公司毛利率为11.96%,同比+0.97pct。分业务来看,普通线毛利率为11.35%,同比+0.94pct;新能源线毛利率为18.79%,同比+2.31pct。 拟发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2023年8月18日,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草案,激励对象包括公司(含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不包括独立董事、监事,也不包括外籍员工)共129人,共计发布164.7万股,占总股本1.86%。我们认为本次激励计划覆盖公司员工人数较多,可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积极性,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公司中长期受益于电动化、智能化、进口替代,业绩有望延续高增。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3.5亿元、4.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66、3.90、5.52元,对应PE分别为19.2倍、13.1倍和9.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特殊线缆提升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风险。 | ||||||
2023-08-18 | 山西证券 | 林帆 | 买入 | 维持 | 业绩符合预期,车用线缆龙头持续高成长 | 查看详情 |
卡倍亿(300863) 事件描述 2023年8月18日,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5.67亿元,同比+29.76%;实现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62.1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52.07%。其中,Q2实现营业收入8.28亿元,同比+39.57%,环比+12.08%;实现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101.31%,环比+22.9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79.89%,环比+57.46%。 事件点评 受益于汽车电动智能化大浪潮,车用线缆龙头业绩快速提升。分产品来看,公司2023H1普通线和新能源线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62亿元和1.45亿元,同比分别+29.13%和+24.03%,毛利率分别为11.35%和18.79%,比上年同期分别+0.94pct和+2.31pct,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毛利率有所提升。由于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线缆工作电压为600V,甚至是1000V,且需要耐高温、耐腐蚀、考虑屏蔽性能与整车电气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等因素,新能源汽车高压线缆相较于传统汽车线缆价值更高。高压线缆既具有高附加值,又属于纯增量市场。此外,随着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汽车将新增大量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相关部件,这将大幅提升对低压动力线、数据线缆、高速高频线缆等产品的需求,汽车线缆的市场空间将继续提升。公司作为国内汽车线缆行业龙头,拥有较强的客户资源优势和产能储备,有望持续受益于汽车电动智能化发展带来的各类线缆需求量提升。 公司费控能力优秀,“成本加成”模式下盈利能力得到保证。公司2023H1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1.96%和5.19%,与上年全年相比分别+1.11pct和+0.94pct。其中,Q2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2.46%和5.42%,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1.36pct和+1.66pct,环比分别+1.06pct和+0.48pct。由于公司采用“成本加成”的定价模式,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相对较小,公司盈利的稳定性得到保证。公司2023H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69%/1.90%/2.27%/0.93%,相比上年同期分别+0.02/+0.28/-0.13/-0.80pct,管理费用上升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计提导致人工成本增加,财务费用下降主要因可转债转股后,计提利息减少所致。公司费用管控能力优秀,叠加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产能继续增加,区位布局优势助推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汽车线缆行业,是集研发、生产及检测于一体的专业汽车线缆制造商,客户资源优势雄厚。目前,公司的主要生产基地包括宁海、本溪、上海、惠州、成都,同时在湖北麻城投建新的生产基地,产能将进一步增加。生产基地均位于汽车产业集群内,能够实现与下游客户的近距离对接,区位布局优势和快速响应优势将助推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我们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维持较高增速,车用线缆的市场空间有望持续增加,公司中长期业绩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2.06/2.73/3.5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32/3.07/4.03元,对应于8月17日收盘价52.19元,PE分别为22.5/17.0/12.9,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下游汽车市场销量不及预期等。 | ||||||
2023-07-20 | 信达证券 | 陆嘉敏,王欢 | 买入 | 维持 | 卡倍亿:产能稳步推进叠加原材料价格回落,23Q2业绩高增 | 查看详情 |
卡倍亿(300863) 事件:公司于2023年7月18日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040.9万元~8100.0万元,同比+60.2%~61.4%;实现扣非净利润7791.8万元~7850.8万元,同比+54.4%~55.6%。 点评: 行业扩容+格局优化,公司业绩向好。以2023年上半年0.81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中枢测算,2023Q2公司归母净利润中枢为0.45亿元,同比+103.4%,环比+24.3%。电动智能化趋势下新增高压线、数据线需求,使得汽车线缆单车价值量从传统燃油车1000元,大幅提升至电动车1500-2000元的水平,行业规模倍增。行业扩容背景下,合资线缆厂在战略收缩利润率较低的线缆业务,本土线缆厂商迎来国产替代机遇。公司作为本土线缆龙头企业,产品、客户、产能均已具备较强先发优势,有望充分享受行业红利并凭借先发优势率先跑出。 上游原材料铜材价格有所回落,带动公司盈利向上。公司原材料中铜材占比较大,在成本结构中占比约80%。2023年上半年电解铜价格有所回落,23Q1、23Q2电解铜均价分别为6.8万元/吨和6.7万元/吨,相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4%和6.4%。成本端原材料价格回落,带动公司盈利向上。 产能稳步推进,拟发可转债再次募投扩产。公司于2023年4月25日发布公告,拟发可转债募投扩产。本次可转债拟募集资金5.3亿元,其中2.5亿元投入湖北卡倍亿项目,2亿元投入新能源汽车线缆扩建项目,0.8亿元投入新能源汽车线缆绝缘材料改扩建项目。我们认为本次可转债募集资金有望助力公司进一步扩张产能,就近配套生产进一步提升市占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公司中长期受益于电动化、智能化、进口替代,业绩有望延续高增。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3.5亿元、4.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66、3.90、5.52元,对应PE分别为22倍、15倍和11倍。 风险因素: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特殊线缆提升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风险。 | ||||||
2023-05-25 | 开源证券 | 邓健全,赵悦媛,肖碧海 | 增持 | 首次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受益于电动智能化浪潮,ASP+盈利能力双重向上 | 查看详情 |
卡倍亿(300863) 公司概况:主营汽车线缆,2021年以来业绩表现亮眼 公司深耕汽车线缆,产品矩阵丰富,进入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理想、宝马、戴姆勒奔驰等整车厂供应链体系,客户包括安波福、矢崎、李尔等头部线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于电动智能化变革带来的发展机遇。公司积极开展产能建设,伴随募投项目产能逐步落地,公司业绩有望再上一个台阶。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2.15/3.12/4.21亿元,对应EPS为3.64/5.28/7.11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4.2/16.7/12.4倍。我们认为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下,公司高压线缆和高速线缆有望实现量价利齐升,贡献业绩增量。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电动智能化变革提升线缆单车ASP+盈利能力,降本压力推动行业由封闭向市场化变革 电动化增加高压线缆需求,用于连接充电口座、高压电池包、逆变器、电机、车载充电机等设备。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压平台从400V到800V升级,对线束线缆的输送能力、机械强度、绝缘保护和电磁兼容等性能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智能化增加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功能电子器件的需求量,随着汽车智能化等级提升,高速线缆的用量、数据传输速度及价值量有望进一步提升。据公司公告,新能源汽车高压导线单价最高可达4.8万元/千米,以太网线单价约700元/千米,较常规线缆约400元/千米的单价显著提升。同时,新能源线毛利率显著高于普通线,2022年公司普通线/新能源线毛利率分别为11.3%/20.7%。降本压力推动行业由封闭向市场化变革,矢崎、住友、安波福、莱尼占据全球超过70%的汽车线束市场份额,近年来线缆逐步对外采购来实施降本。卡倍亿等第三方自主供应商在技术积累、成本管控及响应速度等方面持续进步,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积极开展产能建设,助力业绩增长 公司目前拥有宁海、本溪、成都、上海、惠州等生产基地,正在麻城投资建设新的生产基地。2023年4月,公司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5.29亿元,用于汽车线缆、绝缘材料产能建设,进一步保障公司对于客户新项目的配套能力。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