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9 | 太平洋 | 张世杰,罗平 | 买入 | 维持 | 业绩符合预期,发展韧性强劲 | 查看详情 |
达瑞电子(300976)
事件:达瑞电子发布2025年中报,2025H1,公司实现营收14.05亿元,同比增长28.04%;实现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25.32%。
消费电子业务基本盘稳固,新能源业务量、价、利齐升。分业务来看,2025H1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实现营收8.07亿元,同比增长5.91%,其中结构性器件业务表现亮眼,实现营收4.32亿元,同比增长39.07%。目前,公司消费电子业务正处于巩固基本盘、促进新兴动能转化的关键期。2025H1公司新能源业务实现营收5.85亿元,同比增长81.32%,增长动力在于头部客户订单规模化交付(量)、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价)及智造降本增效(利)。
经营质量持续提升,控费增效成果显著。2025H1,公司发生销售费用0.38亿元,销售费率2.70%,同比下降0.85pcts;发生管理费用0.73亿元,管理费率5.20%,同比下降0.73pcts;发生研发费用0.57亿元,研发费率4.06%,同比下降0.05pcts;发生财务费用-0.02亿元,同比增加0.06亿元,主要系汇率波动汇兑损失增加及资金管理收益减少所致。
下游景气度延续,“大客户战略”发展韧性强劲。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是“端AI”与“新能源”领域头部客户的核心供应商。1.随着AI技术深度渗透和场景持续拓展,高端消费电子及新兴AI硬件产品对复杂性能的集成需求,对轻量化材料解决方案提出更高要求。面对需求扩张与技术升级的行业机遇与挑战,公司快速响应客户产品轻薄化升级需求,通过搭建轻量化材料技术平台,构筑端侧AI轻量化结构件的先发优势。为紧抓端侧AI硬件需求爆发的窗口期,公司通过战略并购维斯德(专注于碳纤维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快速整合构建“玻纤-碳纤”全体系解决方案,且同步推进轻型合金等材料研发,打造轻量化材料技术平台,研发创新型复合轻量化结构件,以满足高端消费电子及端侧AI行业头部客户需求。通过技术优势转化、战略并购以及前瞻研发储备等多措施并举,公司致力发展成为端侧AI轻量化材料综合解决方案商,未来增长空间有望全面打开。2.在“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与光伏储能市场持续高速发展。公司通过精准的大客户战略,迅速进入动力电池、整车制造和储能系统头部客户供应链,头部客户集群效应推动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同时,规模效应带来的固定成本摊薄、智能制造实现的降本增效以及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高共同推动了新能源业务盈利能力的改善。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收35.99、46.53、55.7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22、4.14、5.04亿元,对应PE26.17、20.37、16.73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客户导入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景气度波动风险;其他风险。 |
2025-04-27 | 太平洋 | 张世杰,罗平 | 买入 | 维持 | 24全年业绩超预期,25Q1延续高增长 | 查看详情 |
达瑞电子(300976)
事件:
1.公司发布2024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5.66亿元,同比增长83.55%,实现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229.47%。单Q4来看,2024Q4公司实现营收7.94亿元,同比增长67.93%;实现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增长132.81%。
2.公司发布2025一季报,2025Q1公司实现营收6.59亿元,同比增长45.41%,实现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增长84.35%。
消费电子及新能源业务向上趋势推动盈利能力提升,公司业绩同比增长显著。公司主营业务始终围绕消费电子和新能源两大核心赛道,2024年,消费电子及新能源业务向上趋势推动盈利能力提升。1.在消费电子领域,终端产品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带动公司消费电子业务营业收入整体增长。公司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1,940.44万元,同比增长78.76%;电子产品结构性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9,721.25万元,同比增长86.66%;3C智能装配自动化设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988.38万元,同比增长186.37%。2.在新能源领域,在新能源行业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公司新能源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规模效应逐步显现。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结构与功能性组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7,759.47万元,同比增长76.16%。2025Q1,受公司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和结构性器件业务、新能源结构与功能性组件业务驱动,公司营收继续延续了较高的增长态势。
控费增效成果显著,期间费用率显著下降。2024年,公司发生销售费用0.82亿元,销售费率3.20%,同比下降2.28pcts。发生管理费用137亿元,管理费率5.33%,同比下降5.54pcts。发生研发费用1.09亿元,研发费率4.25%,同比下降1.73pcts。发生财务费用-0.17亿元,同比增加0.16亿元,主要系资金管理收益减少所致。
筑牢消费电子基本盘,新能源业务加速布局。公司作为作为“关键组件(功能性器件、结构性器件)及配套自动化设备”平台型供应商,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了大批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包括OLED显示屏行业全球市场占有率具有优势地位的三星视界,国际知名的消费电子终端品牌客户Apple、Jabra、Bose、Sony、Sennheiser、Oppo、Lenovo、Sonos、字节跳动等,国内外知名的FPC软板客户鹏鼎控股、华通电脑、台郡科技、藤仓电子、安费诺等,以及消费电子行业知名EMS客户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富士康、卡士莫等,成为这些客户新产品研发和生产的重要配套企业。2022年起,公司把握电子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凭借在消费电子领域沉淀的竞争优势,积极拓展新能源结构与功能性组件业务,迅速进入新能源行业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体系。目前已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瑞浦兰钧、上汽伊控、阳光电源、海辰储能等新能源行业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公司通过为新能源行业头部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逐步构建起公司在新能源业务领域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收35.99、46.53、55.7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22、4.14、5.04亿元,对应PE17.29、13.45、11.05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
2025-01-22 | 太平洋 | 张世杰,罗平 | 买入 | 维持 | 24全年业绩超预期,订单增长驱动业绩高质量增长 | 查看详情 |
达瑞电子(300976)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34-2.89亿元,同比增长218.94%-293.90%。
订单增长驱动业绩高质量增长,费用优化提高盈利质量。报告期内,公司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和结构性器件业务、新能源结构与功能性组件业务、3C智能装配自动化设备业务订单较上年同期增加,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同时,公司积极采取内部管理优化和费用细化管控等多项措施,期间费用率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对业绩提升有一定影响。
筑牢消费电子基本盘,新能源业务加速布局。公司作为作为“关键组件(功能性器件、结构性器件)及配套自动化设备”平台型供应商,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了大批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包括OLED显示屏行业全球市场占有率具有优势地位的三星视界,国际知名的消费电子终端品牌客户Apple、Jabra、Bose、Sony、Sennheiser、Oppo、Lenovo、Sonos、字节跳动等,国内外知名的FPC软板客户鹏鼎控股、华通电脑、台郡科技、藤仓电子、安费诺等,以及消费电子行业知名EMS客户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富士康、卡士莫等,成为这些客户新产品研发和生产的重要配套企业。2022年起,公司把握电子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凭借在消费电子领域沉淀的竞争优势,积极拓展新能源结构与功能性组件业务,迅速进入新能源行业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体系。目前已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瑞浦兰钧、上汽伊控、阳光电源、海辰储能等新能源行业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公司通过为新能源行业头部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逐步构建起公司在新能源业务领域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4-26年分别实现营收23.98、29.08、33.5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63、3.78、4.83亿元,对应PE24.98、17.37、13.59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
2024-11-17 | 太平洋 | 张世杰,罗平 | 买入 | 首次 | Q3延续高增长,消费电子、新能源双驱动 | 查看详情 |
达瑞电子(300976)
事件:达瑞电子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72亿元,同比增长91.54%;实现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281.25%。单看Q3,公司2024Q3实现营收6.75亿元,同比增长87.35%;实现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增长153.97%。
消费电子、新能源订单提升,带动公司营收利润双增长。根据公司公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和新能源业务订单较上年同期增加,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实现了同比显著增长。在消费电子方面,智能手机、个人PC及平板电脑是公司目前定制化组件及配套自动化设备业务的主要消费电子应用终端,基于终端产品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加上公司当期消费类电子业务主要客户业务回暖、出货量持续提升,以及公司主要客户的项目拓展情况良好、订单量增加,促使公司消费电子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实现较大增长;在新能源业务方面,在行业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公司新能源结构与功能性组件产品围绕着动力及储能电池系统、新能源汽车车灯及电驱电控等细分应用领域不断深入拓展。随着公司新能源前期定点项目转入批量交付阶段、产能逐步释放,公司新能源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费用把控得当,运营效率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发生期间费用2.26亿元,期间费用率12.78%,较去年同期下降11.00pcts,运营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筑牢消费电子基本盘,新能源业务加速布局。公司作为作为“关键组件(功能性器件、结构性器件)及配套自动化设备”平台型供应商,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了大批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包括OLED显示屏行业全球市场占有率具有优势地位的三星视界,国际知名的消费电子终端品牌客户Apple、Jabra、Bose、Sony、Sennheiser、Oppo、Lenovo、Sonos、字节跳动等,国内外知名的FPC软板客户鹏鼎控股、华通电脑、台郡科技、藤仓电子、安费诺等,以及消费电子行业知名EMS客户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富士康、卡士莫等,成为这些客户新产品研发和生产的重要配套企业。2022年起,公司把握电子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凭借在消费电子领域沉淀的竞争优势,积极拓展新能源结构与功能性组件业务,迅速进入新能源行业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体系。目前已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瑞浦兰钧、上汽伊控、阳光电源、海辰储能等新能源行业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公司通过为新能源行业头部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逐步构建起公司在新能源业务领域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4-26年实现营收23.98、29.08、33.5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62、3.91、4.97亿元,对应PE22.92、15.38、12.09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
2023-05-04 | 海通国际 | 周扬 | 增持 | 首次 | 首次覆盖:布局EV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极 | 查看详情 |
达瑞电子(300976)
目标价82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公司深耕消费电子领域20年,形成了“关键组件(功能性和结构性器件)+配套自动化设备”联动的协同优势,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当前公司正积极布局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新能源领域,有望伴随头部客户拓展以及产品品类扩张打开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收入将于23年实现快速增长,23-25年营收分别为21.74/31.00/44.17亿元,22-25年CAGR为44%,归母净利润为3.12/4.11/5.14亿元。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5X2023PE,对应目标价82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手机需求触底反弹,消费电子或呈U型复苏。公司功能性器件产品通过三星视界、鹏鼎控股、台郡科技、华通电脑、藤仓电子等零组件制造商,间接供货于苹果、华为、OPPO、Vivo、三星、小米等众多智能手机品牌。结构性器件方面,公司于2020年成为苹果合格供应商,在可穿戴电子设备领域亦积累了包括Jabra、Bose、Sennheiser、Sony、Meta(Oculus)等优质客户资源。作为消费电子终端产品的重要配套产业,功能性和结构性器件制造业的市场需求、行业规模、发展空间与下游需求高度相关。展望2023年,供给端安卓机库存已于1Q调整到位,2Q前后存货有望恢复至正常水平,需求端受益于千元5G、华为新机,叠加海外通胀压力趋缓以及新兴市场结构性复苏,我们预期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有望同比增长3.7%至12.5亿台,消费电子产业整体或呈现U形复苏。综上,我们预计公司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收入将于23年恢复成长,22-24年收入为6.2/7.5/8.6亿元,可穿戴电子产品结构性器件收入为4.1/4.9/5.6亿元。
新能源结构与功能性组件业务成长可期。在新能源领域,公司生产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设备、光伏逆变器的结构与功能性组件产品。动力电池行业头部集中度高(宁德时代和比亚迪CR2市占率超50%),对上游供应商具有较强话语权。公司有望凭借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成本管控能力、规模制造能力、资金优势以及对客户需求迅速响应的服务能力,逐步突破头部大客户,并通过份额提升和产品品类扩张进一步打开收入空间,形成“消费电子+汽车”双轮驱动的业务结构,其在新能源领域的成长值得期待。综上,我们预计22-24年公司新能源结构与功能性组件业务收入为2.4/7.2/14.4亿元。
风险提示:1)消费电子需求复苏弱于预期;2)新能源客户拓展不及预期;3)过度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