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2 | 海通国际 | 孙小涵 | 增持 | 维持 | 中高端纳米二氧化硅龙头,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 | 查看详情 |
凌玮科技(301373)
公司在国内纳米二氧化硅领域具有较高市场地位
公司成立于2007年,2023年在深交所上市。创立之初,公司以生产二氧化硅的主要原材料固体水玻璃为主营业务,后投身二氧化硅业务,通过自主研发生产首个“消光粉”产品,随后,公司陆续成功开发氧化铝吸附剂、纳米二氧化硅开口剂、防锈颜料等中高端产品,公司多年来坚持国产替代为发展方向,目前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地位。
公司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74.40%
公司控股股东及最终控制人为胡颖妮女士及胡湘仲先生,二人为父女关系。截至2024Q3,胡颖妮、胡湘仲分别直接持股比例为46.79%、5.49%,同时,胡颖妮持有新余高凌投资合伙企业16.36%、新余凌玮力量投资合伙企业48.53%股权。
公司主要产品情况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纳米二氧化硅消光剂、纳米二氧化硅开口剂、纳米二氧化硅吸附剂、氧化铝吸附剂、纳米二氧化硅防锈颜料,下游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塑料和石化等行业,终端客户分布于木器、家具、皮革、纺织、卷材、喷墨相纸、广告耗材、轨道交通、3C电子、光伏、医用胶片和医用手套等领域。
聚焦主业,剥离BYK代销业务
2022年以来,受诸多客观因素影响,代理BYK产品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毛利率持续走低且长期低于公司自产产品毛利率,给公司带来的利润空间逐渐收缩。公司自2023年三季度开始终止代理BYK产品,集中资源发展纳米新材料主业,进一步发挥公司的自有品牌优势,提升综合毛利率水平。
2024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0.81%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亿元,同比下降1.75%,扣非后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10.8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由于三季度开始终止代理BYK产品,但公司纳米新材料主业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实现销售收入33517.60万元,同比增长13.23%。公司海外销售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24H1,公司海外销售收入5116.12万元,同比增长15.65%,收入占比为23.60%,同比增长3.03pct。 |
2024-03-28 | 上海证券 | 于庭泽 | 增持 | 首次 | 凌玮科技深度报告:中高端纳米二氧化硅龙头,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 查看详情 |
凌玮科技(301373)
投资摘要
公司深耕纳米二氧化硅中高端市场,在国内企业中名列前茅。
公司由二氧化硅原料起家,之后向下游转型,深耕纳米二氧化硅中高端市场十余年,截至2022年底,公司拥有二氧化硅产能1.4万吨,产品包括消光剂、吸附剂、开口剂和防锈颜料,其中消光剂产品自2019年起在亚太地区的市占率为10~13%,逐渐实现进口替代;目前其他产品市占率相对较小,未来增长空间大。
我国二氧化硅行业结构性过剩,高端产品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二氧化硅是一种高活性、可再生、具有多微孔结构和高热稳定性的物质,应用广泛。目前我国二氧化硅行业产能主要集中于轮胎、橡胶、鞋材、饲料等低端应用领域,而中高端市场产能不足,主要依赖进口,根据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二氧化硅进出口产品均价分别为2656.17美元/吨和781.05美元/吨,出口产品价格远低于进口价格,消光剂、吸附剂、开口剂、防锈颜料、催化剂载体等中高端领域应用二氧化硅的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公司开口剂产品性能对标国外巨头,已于2021年进入中石化供应体系,具备替代进口产品的实力;研发的防锈颜料产品顺应防锈颜料的绿色化发展趋势,客户包括立邦、阿克苏诺贝尔、贝科涂料等全球知名涂料厂商。
业务结构升级,专注纳米新材料业务的开拓。
公司未来将聚焦主业,全力发展自研的纳米新材料业务。募投项目在建成后将为公司新增2万吨中高端二氧化硅产能,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此外,公司积极推进催化剂载体等新产品的推出,开拓新增长点,应用于催化剂领域的二氧化硅制备技术已进入技术验证阶段,并已获得3项发明专利。公司与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签订框架性协议,内容包括建设1万吨催化剂载体和2万吨水性树脂产线等,积极开拓新业务。
投资建议
凌玮科技在国内中高端二氧化硅领域具有先发优势,随着产能扩张与新产品投放,公司产品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盈利中枢有望提升。我们预测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60/6.27/7.2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70%、36.28%、15.0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1.91/2.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44%、61.20%、22.75%,EPS为1.09/1.76/2.17元/股,2024年3月27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2.48x、13.95x、11.36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进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
2023-03-06 | 海通国际 | 刘威,庄怀超 | 增持 | 首次 | 首次覆盖:中高端纳米二氧化硅国内龙头,成功实现进口替代 | 查看详情 |
凌玮科技(301373)
中高端二氧化硅行业龙头,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公司主营中高端纳米二氧化硅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涂层助剂材料的销售;自产二氧化硅产品包括消光剂、吸附剂、开口剂、防锈颜料,其中消光剂2021年收入占比55.08%。二氧化硅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塑料和石化等多个行业,公司终端客户分布于木器、家具、光伏、医用胶片等领域,多年来已经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2019-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元、3.50亿元、4.09亿元,同比增长5.29%、16.8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004.64万元、7326.78万元、7672.18万元,同比增长22.02%、4.71%。
行业多低端产品,公司进口替代优势明显。目前我国沉淀法二氧化硅市场存在低端产品整体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公司经过长期的产品研发、生产技术工艺的不断优化,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技术工艺,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消光剂、吸附剂等产品,在产品的性能参数上与国外龙头持平,成功打破国外企业在相关领域的垄断格局,在国内中高端市场上已逐步替代部分进口产品。2020年公司综合实力及供应量在国内涂层用二氧化硅企业中排名第一,消光用产品销量全国第一。根据公司招股书,2021年公司消光剂产品在亚太市场的占有率为12.81%。
新增“年产2万吨超细二氧化硅气凝胶系列产品项目”逐步投产,为未来业绩增长奠定基础。公司本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两个项目:1)“年产2万吨超细二氧化硅气凝胶系列产品项目”,该项目建设期两年,目前已开工建设,投产后预计年均新增利润总额1.08亿元,投产后第1~4年分别达到设计产能30%、50%、80%、100%。2)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公司重视技术研发,通过该项目可以不断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和创新实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6亿元、1.35亿元、1.6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8、1.25和1.52元/股。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到公司为行业龙头,技术和市场位置领先,且相比其他公司具备进口替代优势,给予一定估值溢价。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35倍PE,对应目标价43.75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 |
2023-02-09 | 国信证券 | 黄盈,姜明 | | | 国内中高端纳米二氧化硅龙头生产商 | 查看详情 |
凌玮科技(301373)
核心观点
公司始于化工品贸易,现为国内中高端纳米二氧化硅产品龙头厂商。公司2007年成立时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贸易业务,2009年开始与BYK合作代理销售涂层助剂。2013年收购冷水江三A拥有了自产产品生产能力,2017年研发并量产开口剂,2018年研发并量产离子交换型防锈颜料和水性涂料专用消光剂。目前主要从事中高端纳米二氧化硅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涂层助剂及其他材料的销售,现已成为国内消光用二氧化硅领域龙头企业。公司生产的纳米二氧化硅属定位中高端市场,覆盖消光剂、吸附剂、开口剂、防锈颜料。其中开口剂、防锈颜料等产品能自主生产的国内厂商较少。
毛利率代销业务萎缩,高端产品占比持续增长。公司2019-1H22分别实现收入3.3/3.5/4.1/1.9亿元,18至21年复合增速约10%,1H22同比减少5%;实现归母净利润0.5/0.65/0.8/0.68亿元,18至21年复合增速约11%,1H22同比增长56%。公司自主生产的产品为纳米二氧化硅与纳米氧化铝,用途上分为消光剂、吸附剂、开口剂、防锈颜料四类。目前国内这些领域的产品主要由海外企业生产,公司的产品性能参数与海外企业差距很小,且价格普遍具有优势,因此在开口剂、防锈颜料领域公司毛利率超50%且营收增速较快。而涂层助剂全部为非自产产品,收入主要通过代理BYK取得,公司不谋求该业务增长。
产品在下游单个客户的用量较少,客户构成分散。公司产品在下游企业的生产中属于添加剂,成本占比约5%,客户较分散。但随着公司自产产品收入占比提升,客户有集中趋势。2019-1H22各期前五大客户占比分别为11.49%、11.10%、13.11%、17.11%。2020年,公司自产产品与全球前10大涂料品牌中的7家建立合作并产生销售收入,此外公司与全球顶级涂料制造企业销售额82强榜单中上榜的8家国内涂料品牌中的7家在自产产品上均建立合作并产生销售收入。
国内高端二氧化硅产品供不应求,公司产品具有价格优势。2020年我国沉淀法二氧化硅行业总产能249万吨,总富余产能85.32万吨。5万吨以上企业总产能177.1万吨,富余产能48万吨。虽然行业整体产能过剩,但目前国内有能力生产特种用途的纳米二氧化硅的企业不多,涉足涂料、油墨、塑料薄膜、催化剂载体等中高端市场的企业偏少。格雷斯与赢创工业均为成熟的跨国化工巨头,产品品类丰富且在涂料行业中用途较广泛。相比之下,公司产品门类少、规模较小,生产的二氧化硅目前仅涉及下游应用领域中很小一部分,但仍处于成长期。公司向海外市场推出特定型号的中高端纳米新材料产品,产品质量和认可度不断提高。
可比公司情况:公司主要产品为中高端纳米二氧化硅与纳米氧化铝。该领域国内生产商较少,选取以二氧化硅产品为主的公司作为可比公司,包括金三江、远翔新材和龙星化工。
风险提示:代销业务规模继续收缩风险、供应商偏集中风险、采购物料价格上涨风险。 |
2023-01-11 | 华金证券 | 李蕙 | | | 新股覆盖研究:凌玮科技 | 查看详情 |
凌玮科技(301373)
投资要点
本周四(1月12日)有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凌玮科技”询价。
凌玮科技(301373):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纳米二氧化硅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涂层助剂及其他材料的销售。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元/3.50亿元/4.09亿元,YOY依次为7.93%/5.29%/16.85%,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9.91%;实现归母净利润0.65亿元/0.80亿元/0.68亿元,YOY依次为31.96%/21.83%/-15.16%,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10.90%。最新报告期,2022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亿元,同比下降0.08%;实现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增长41.14%。经测算,2022年公司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8,700.00万元至9,500.00万元,同比上升28.80%至40.65%。
投资亮点:1、公司是国内消光用二氧化硅龙头企业,在涂料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公司2013年收购冷水江三A,开始进入纳米二氧化硅领域,目前是纳米二氧化硅行业领先厂商之一,牵头起草了国内行业标准。公司消光剂产品竞争力强,根据公司在招股书中测算得,报告期内公司消光剂产品在亚太地区的市占率分别为10.95%、11.14%、12.81%和11.45%,居于行业领先。公司深耕消光剂主要下游应用领域之一涂料行业,已服务全球超3000家客户,且产品获得了全球及国内主要涂料企业的广泛认可,具备较强的渠道优势;公司自产产品与宣伟、PPG、AkzoNobel、立邦、关西涂料等全球前10大涂料品牌的7家、82强榜单中上榜的8家国内涂料品牌中的7家均建立合作并产生销售收入,且通过向宣伟、阿克苏诺贝尔、立邦等8家客户中6家的采购部门核实,此6家客户2020年从公司处采购消光剂的平均占比达到约44%。2、公司为国内唯一具有开口剂、防锈材料等中高端纳米二氧化硅产品量产能力的厂商;产品仍处于开拓期,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目前我国高性能纳米二氧化硅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格雷斯、赢创工业等国外知名厂商仍在开口剂等市场占据绝对优势;而公司根据多年技术积累及研发储备,自主研发了开口剂、防锈颜料等中高端纳米二氧化硅产品,产品性能接近或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性能水平,成功切入了塑料石化、防腐涂料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开口剂、防锈颜料产品仍处于市场推广及客户验证阶段,业务拓展情况良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公司开口剂产品目前已与全球塑料薄膜领先企业建立合作、并进入国内大型石化企业的供应商目录并开始供货,防锈颜料产品已获得全球涂料前五大企业立邦、阿克苏诺贝尔、宣伟等批量采购。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纳米二氧化硅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涂层助剂及其他材料的销售;选择主营业务较为相似的金三江、确成股份和远翔新材作为可比上市公司。根据上述可比公司来看,2021年同业平均收入规模为7.04亿元、PE-TTM(算数平均)为34.68X、销售毛利率为35.57%;相较而言,公司的营收规模和毛利率均低于行业平均。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