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3468.26亿 | 总市值:3468.26亿 | ||
流通股本:63.79亿 | 总股本:63.79亿 |
恒瑞医药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2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9篇,增持评级为2篇,中性评级为1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5-08 | 群益证券 | 王睿哲 | 增持 | 维持 | 创新出海交易增厚利润,25Q1净利YOY+37% | 查看详情 |
恒瑞医药(600276) 结论及建议: 公司业绩:公司发布一季报,25Q1营收72.1亿元,YOY+20.1%,录得归母净利润18.7亿元,YOY+36.9%,扣非后净利18.6亿元,YOY+29.4%,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出海BD交易增厚利润,近期再成2单:公司Q1净利高速增长主要是收到IDEAYA针对靶向DLL3的ADC(SHR-4849)给出的7500万美元的对外许可首付款,剔除后我们估计主业营收增长约11%,净利端同比小幅下降。公司BD授权项目继续开花,2025年3月将在研的脂蛋白(a)[Lp(a)]口服小分子项目(HRS-5346,目前处于国内Ⅱ期临床阶段)海外权益授权给默沙东,后续将可获得2亿美元的首付款。此外4月还将新型口服小分子非肽类GnRH受体拮抗剂(SHR-7280)授权给德国默克,后续将可获得1500万欧元的首付款。公司创新药出海成效显着,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力。 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受益于BD首付款计入营收,公司25Q1毛利率同比增加0.9个百分点至85.2%,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至55.6%。 创新产品管线丰富,关注ASCO会议中的成果展示:公司2024年有26个自主研发的创新分子进入临床阶段,药物类型包括小分子化药、抗体、ADC,涉及肿瘤、自免、呼吸、代谢、心血管和影像等多个疾病治疗领域,公司研发体系在继续深耕肿瘤领域的同时不断扩大慢病产品管线多元化覆盖,产品管线丰富。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即将举办,15款创新药共67项肿瘤领域研究成果成功入选,其中9项研究成果入选口头报告和快速口头报告,国际影响力将持续得到增强。 盈利预计及投资建议:公司创新药增长较好,创新管线出海交易不断落地,研发实力获得认可,公司未来三年预计将有47个创新产品及适应症获批上市,将持续推动公司业绩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69.8亿元、87.5亿元、104亿元,YOY+10.2%、+25.3%、+18.9%,EPS分别为1.09元、1.37元、1.63元(暂未考虑公司筹划发行H股上市的影响,H股发行近期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及港交所聆讯,核准发行不超过8.15亿股H股),对应PE分别为47X、38X、32X,维持“买进”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进度及销售不及预期,授权兑现不及预期,汇兑损益风险 | ||||||
2025-05-07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王彦迪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报点评:出海佳绩不断,BD收入稳定增厚业绩 | 查看详情 |
恒瑞医药(60027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2024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9.8亿元(+2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4亿元(+47.3%),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1.8亿元(+49.2%)。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72.1亿元(+20.1%),归母净利润18.7亿元(+36.9%),扣非归母净利润18.6亿元(+29.4%)。 创新药收入持续快速增长,BD合作款增厚业绩。2024年公司创新药收入达138.9亿元(含税,不含对外许可收入),同比增速超过30%。产品出海许可收入确认27亿元。公司于2024收到的Merck1.6亿欧元BD首付款、Kailera公司1亿美元对外许可首付款。全年毛利率86.3%(+1.7pp);净利率22.6%(+3.9pp),利润率稳步提升。费用率管控良好,研发费用率23.5%(+1.8pp),销售费用率29.8%(-3.4pp),管理费用率9.1%(-1.5pp)。 公司与默沙东就Lp(a)小分子药物达成重磅合作。近日公司公告将脂蛋白(a)口服小分子项目(HRS-5346)在大中华地区以外的开发权利有偿许可默沙东。默沙东将向恒瑞支付2亿美元的首付款,恒瑞有资格获得与开发、监管和商业化相关的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7.7亿美元。根据HRS-5346在大中华地区以外的销售情况,默沙东将向恒瑞支付相应的销售提成。 2025年11个品种有望获批。2024年内公司2款1类创新药(富马酸泰吉利定、夫那奇珠单抗)获批上市。公司创新转型已迈入收获期。公司预计2025年将有望迎来11个项目(新药上市或新适应症获批)收获,包括HER2ADC项目SHR-A1811、JAK1i艾玛昔替尼两项适应症、泰吉利定疼痛管理适应症等。预计2026-2027年分别有13/23个项目有望获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9/76.2/91.3亿元,公司创新药占比不断提升,创新升级加速,创新药国际化即将迎来质变,仍然是国内创新药投资首选,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仿制药集中采购降价、药品研发进度不达预期、里程碑付款金额存在不确定性等风险。 | ||||||
2025-04-28 | 浦银国际证券 | 阳景,胡泽宇 | 买入 | 维持 | 1Q25扣非净利润好于预期 | 查看详情 |
恒瑞医药(600276) 公司1Q25收入大致符合预期,但扣非净利润好于预期,得益于研发销售费用控制。我们长期看好公司创新药收入的强劲增速及不断提升的国际化前景。重申“买入”评级和目标价人民币67元。 1Q25收入大致符合我们预期,但扣非净利润好于我们预期,主要由于研发销售费用低于预期。1Q25公司总收入达到72.1亿元(+20.14%YoY,-7.6%QoQ),大致符合我们预期和VA(Visible Alpha)一致预期,其中许可收入约5.4亿元(来自于IDEAYA关于DLL3ADC出海授权7,500万美元首付款vs.1Q24无合作收入),产品收入约66.7亿元(+11.1%YoY,-5.2%QoQ),大致符合我们预期。1Q2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8.63亿元(+29.4%YoY,+19.3%QoQ),好于我们预期和VA一致预期,主要由于研发销售行政费用低于我们及VA一致预期。研发费用为15.3亿元(+25.7%YoY,-24.6%QoQ),销售费用为19.7亿元(+11.5%YoY,-11.7%QoQ),均呈现出明显环比下降趋势,显示出更高的运营效率。若剔除许可收入,则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2亿元(-8.4%YoY,+66.7%QoQ),环比增速显著。利润率方面,产品销售毛利率为84%,同比稳定但环比略有下降(-0.3ppts YoY,-1.6ppts QoQ);扣非净利润率达到25.9%(+1.8ppts YoY,+5.8ppts QoQ),若剔除合作收入,则扣非净利润率为19.8%(-4.2ppts YoY,+8.5ppts QoQ),环比提升明显。 近期重点关注ASCO大会ADC数据及达尔西利三期乳腺癌辅助治疗数据读出。公司将在今年ASCO大会上迎来多项数据读出,包括:(1)4个ADC分子数据读出:SHR-A1811(HER2ADC)2期HER2+GC数据,与阿得贝利(PD-L1)在TNBC联用1b/2期拓展队列数据,唾液腺癌初步数据;SHR-A2102(Nectin-4ADC)1期实体瘤数据,1期尿路上皮癌数据;SHR-A1912(CD79b ADC)与化疗联用1b/2期DLBCL数据;SHR-1826(c-MET ADC)1期实体瘤数据,(2)达尔西利3期HR+/HER2-乳腺癌辅助治疗数据、与氟唑帕利联用1b/2期肉瘤数据读出;(3)SHR-1701(PD-L1/TGFβ)3期HER2-GC数据、3期头颈鳞癌数据、2期1L ESCC数据读出,(4)其他包括SHR-2017(RANKL/NGF)1b期乳腺癌骨转移数据、及SHR1501(IL-15RaFc)1/2期数据。 重申“买入”评级,维持目标价人民币67元。我们将公司2025E扣非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13%,主要由于将2Q25已公布的两款对外授权许可首付款收入纳入模型、轻微下调产品销售毛利率预测以及轻微下调销售费用预测的综合作用导致。同时我们轻微上调2026E/2027E扣非归母净利润预测,主要由于轻微上调许可收入预测及轻微下调产品毛利率预测的综合作用导致。我们采取SOTP估值方法对创新药及仿制药业务分别估值:(1)对于创新药业务,基于DCF估值(WACC:7.7%,永续增长率:3%),我们预计公司创新药业务估值约为3,717亿元;(2)对于仿制药业务,我们预测每年收入将有中低单位数下滑,基于PE倍数估值(采取20x2026E PE),我们预计仿制药业务估值约为5,596亿元。加总上述两者估值,我们得到公司目标市值约4,265亿元,对应目标价人民币67元,维持“买入”评级。 投资风险:销售不及预期、竞争激烈、研发延误或失败、国际化进展不顺利、利润不及预期。 | ||||||
2025-04-14 | 中银证券 | 刘恩阳 | 买入 | 维持 | 制药龙头稳健增长,创新研发大步向前 | 查看详情 |
恒瑞医药(600276) 摘要:公司公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收279.85亿元,同比增长22.6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37亿元,同比增长47.2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1.78亿元,同比增长49.18%。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0元。公司保持稳健增长,我们看好公司的龙头地位以及创新平台的管线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海外授权带来业绩增量,四季度保持快速增长。公司全年业绩快速增长,主要一方面,集采对公司仿制药的影响已经逐步消除,公司创新药开始快速放量;另一方面,公司海外BD也逐步进入收获期,2024年,公司收到Merck Healthcare1.6亿欧元对外许可首付款以及KaileraTherapeutics1.0亿美元对外许可首付款等许可合作对价,进一步给公司带来业绩弹性。分季度来看,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7.95亿元,同比增长34.26%,归母净利润为17.17亿元,同比增长107.20%;扣非归母净利润15.62亿元,同比增长99.94%,四季度保持快速增长。 创新药贡献逐步凸显,研发依旧保持高水平投入。公司2024年创新药收入已达到138.92亿元(含税,不含对外许可收入),同比增长30.60%,占收入比重为49.64%,已将近50%。截至24年年报,公司已有17款创新药获批,且2024年,公司有2款创新药富马酸泰吉利定、夫那奇珠单抗获批,创新药板块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累计82.28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65.83亿元,依旧维持高水平投入。 创新药渠道布局持续加强,平台优势地位明显。2024年,公司持续加强商业布局建设,已经覆盖超过2.2万家医院和2万家线下零售门店,进一步加强市场准入工作,这使公司创新药上市后有望快速上量。公司坚持医学和市场双轮驱动的策略,在肿瘤、代谢、免疫、神经科学领域储备了丰富的在研管线,预计25-27年有47项创新产品及适应症获批,公司平台化的优势愈发突出,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估值 我们维持预测公司25-26年归母净利润为67.04、79.75亿元,预测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2.0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5、1.25、1.44元,截至到4月11日收盘,公司25-27年对应PE分别为46.0、38.7、33.5X,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我们看好公司的行业地位以及平台管线,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公司销售不达预期;集采政策超预期,导致公司业绩受到影响。 | ||||||
2025-04-12 | 华源证券 | 刘闯 | 买入 | 维持 | 创新药收入高速增长,出海渐入佳境 | 查看详情 |
恒瑞医药(600276) 投资要点: 2024年公司业绩符合预期,海外授权提供增量。2024年公司总收入279.85亿元,同比+22.63%,其中医药制造业务收入250.10亿元,同比+11.76%;归母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47.28%,扣非归母净利润61.78亿元,同比+49.18%。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65.83亿元,同比+32.88%,研发费用率23.52%;销售费用83.36亿元,同比+10.02%,销售费用率29.79%;管理费用25.56亿元,同比+5.74%,管理费用率9.13%。 创新驱动转型不断加速,创新药收入双位数增长。2024年公司创新药收入138.92亿元,同比增长30.6%,占总经营性收入约55%,创新收入占比不断提升,同时公司研发投入82.28亿元(费用化研发投入65.83亿元),同比增长33.79%,公司在 研发投入不断加码,创新转型不断提速。截至24年报,公司共有19款1类创新药和4款2类新药上市,仅2024年就有4款1类创新药(富马酸泰吉利定、夫那奇珠单抗、瑞卡西单抗和硫酸艾玛昔替尼)和5项新适应症(氟唑帕利2个新适应症、阿帕替尼、恒格列净、泰吉利定)获批上市。未来3年,公司预计HER2ADC、IL17单抗、JAK抑制剂等重磅创新药有望获批新适应症/首次获批上市。到2027年,公司预计合计超70款创新药获批,广泛覆盖热门靶点和重点领域。 BD出海成效显著,全球布局蓄势待发。2024年公司深化海外合作,全年实现许可收入27.0亿元,包括德国Merck1.6亿欧元首付款和美国Kailera超1.0亿元首付款。除年报披露的BD合作外,截至2025年4月11日:1)公司于2024年12月将DLL3ADC管线授权给美国IDEAYA,有望于2025年确认7500万美元首付款;2)公司于2025年3月将Lp(a)抑制剂授权给默沙东,有望于2025年确认2亿美元首付款;3)公司于2025年4月将GnRH拮抗剂授权给德国Merck,有望于2025年确认1500万欧元首付款。公司持续深化全球布局合作,持有众多潜力管线,未来BD潜力大。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05/82.84/98.8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56%/+18.25%/+19.30%,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44/37/31倍。鉴于公司创新产品收入及占比不断提升,在研管线丰富,全球化进展顺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格局恶化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 | ||||||
2025-04-03 | 中航证券 | 李蔚 | 买入 | 维持 | 恒瑞医药(600276):创新管线助力长期发展,出海已成第二增长引擎 | 查看详情 |
:创新管线助力长期发展,出海已成第二增长引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 ||||||
2025-04-02 | 浦银国际证券 | 阳景,胡泽宇 | 买入 | 维持 | 创新药收入持续强劲增长,国际化加速前行 | 查看详情 |
恒瑞医药(600276) 2024年业绩略好于我们预期和市场预期。我们长期看好公司创新药收入的强劲增速及不断提升的国际化前景。重申“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人民币67元。 2024年业绩略好于我们预期和市场预期。2024年公司总收入达到279.85亿元(+22.63%YoY),略好于我们预期和VA(Visible Alpha)预期,主要由于许可收入略高于预期;扣非净利润为61.78亿元(+49.2%YoY),略好于我们预期和VA预期(主要由于许可收入高于我们预期)。全年产品毛利率同比上升0.3ppts至84.8%。研发费用上升32.9%YoY至65.8亿元(研发费用率上升4.2ppts至26%,以产品收入计),主要由于加大研发投入导致。销售费用率为33%(以产品收入计),与2023年相比基本稳定(33.3%,以产品收入计)。 持续的创新药收入强劲增速加快公司转型升级步伐,公司逐步迈入创新药丰收期。2024年公司创新药含税收入达到138.92亿元(+30.66%YoY),在2023年22%同比增速的基础上再次提速,全年31%增速大致符合我们此前预测的20%-30%同比增速(详情请见我们此前首次覆盖报告)。根据我们的测算,公司创新药不含税收入预计在131亿元左右,占整体产品收入约52%。创新药的收入强劲增长主要受益于瑞维鲁胺、达尔西利、恒格列净加入医保后放量,阿得贝利加入惠民保放量以及更早上市的创新药的稳健增长(卡瑞利珠、吡咯替尼、阿帕替尼、瑞马唑仑)。截至目前,公司已获批17款1类创新药和4款2类新药。展望未来,根据公司此前已公告的员工激励计划中对2025年/2026年创新药含税收入考核指标分别为164亿元(+25.2%YoY)/208亿元(+26.8%YoY)及此次年报公司预计于2025/2026/2027年将迎来11款/13款/23款创新药/新适应症的获批(包括肿瘤、自免、代谢、心血管等多个疾病领域),创新药的持续强劲增速有望大大加快公司转型升级的步伐,公司将逐步迈入创新药丰收期。 国际化加速前行,BD收入将成为长期可持续收入。2024年公司实现BD收入(或许可收入)人民币27亿元(vs.2023年:<1亿元),主要由来自Merck Healthcare1.6亿欧元首付款及来自于Kailera的1亿美元首付款构成。2025年开年至今仅3个月,公司已完成2项海外授权BD交易,交易总额共计30亿美元,包括将DLL3ADC(中国临床1期)出海授权至IDEAYA(10.45亿美元交易总额),Lp(a)口服小分子抑制剂(中国临床2期)出海授权至默沙东(19.7亿美元交易总额)。对比之下,2024年公司完成出海授权1项(总交易额为60亿美元外加股权对价)、2023年完成4项(总交易金额为40亿美元),我们很高兴看到公司创新药出海授权步伐不断加速。管理层表示,BD收入是公司整体收入的重要驱动力之一,预计BD收入将成为长期可持续收入,公司丰富的早期研发管线有望源源不断输送具备国际化潜力的分子。至于出海形式,管理层表示将根据不同分子开发的风险及临床价值,选择最为适合的出海形式,包括授权至海外公司(适合创新性特别高风险高项目),通过NewCo形式实现出海(适合靶点成熟但临床价值高项目),以及自己独立承担小规模的海外临床开发(例如,几百人规模的临床三期试验)。重申我们对于公司出海前景看好的观点。另外,对于“双艾”组合,公司表示后续将在收到FDA详细反馈意见后根据要求重新提交上市申请。 近期建议关注AACR大会和ASCO大会多项ADC临床1-2期数据,及达尔西利HR+/HER2-乳腺癌辅助治疗3期数据。公司表示:(1)2025AACR预计将公布SHR-A1811(HER2ADC)2期HER2+NSCLC数据(口头报告形式),(2)2025ASCO大会预计将公布SHR-A2102(Nectin-4ADC)临床1期多种实体瘤数据(口头报告形式)、SHR-1826(c-Met ADC)临床1期实体瘤数据(口头报告形式)、SHR-A1912(CD79b ADC)临床2期B-NHL数据(包含DLBCL在内)、SHR6390(CDK4/6,达尔西利)临床3期HR+/HER2-乳腺癌辅助治疗数据。 重申“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人民币67元。我们将公司2025E/2026E归母净利润预测轻微下调3%/7%,主要由于上调研发费用预测,同时我们引入2027E预测。我们采取SOTP估值方法对创新药及仿制药业务分别估值:(1)对于创新药业务,受益于公司强大的商业化能力和国际化前景的提升,我们轻微上调创新药长期收入预测,因此基于DCF估值(WACC:7.7%,永续增长率:3%),我们预计公司创新药业务估值约为3,717亿元;(2)对于仿制药业务,我们维持此前收入预测(每年中低单位数下滑),仿制药业务估值约为5,596亿元(基于PE倍数估值,采取20x2026E PE)。加总上述两者估值,我们得到公司目标市值4,276亿元,对应目标价人民币67元。维持“买入”评级。 投资风险:销售不及预期、竞争激烈、研发延误或失败、国际化进展不顺利、利润不及预期。 | ||||||
2025-04-02 | 民生证券 | 王班,王维肖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年报点评:创新驱动卓见成效,BD加速全球布局 | 查看详情 |
恒瑞医药(600276) 业绩增长超预期,经营效率持续提升。2025年3月31日,恒瑞医药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85亿元,同比+22.63%;实现归母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47.2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1.78亿元,同比+49.18%。公司经营效率持续提升,2024年销售毛利率达到86.25%,同比+1.70pp,销售费用率降至29.79%,同比-3.42pp,管理费用率降至9.13%,同比-1.46pp,销售净利率达到22.64%,同比+3.89pp。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创新力度,2024年研发投入82.28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65.83亿元,研发费用率达到23.5%。 创新药销售增长30%,晚期管线蓄势待发。2024年公司实现创新药销售收入(含税)138.92亿元,同比增长30.60%。截至目前,公司共有19款1类创新药和4款2类新药获批上市,其中仅2024年以来就有4款1类创新药(泰吉利定、夫那奇珠单抗、瑞卡西单抗、艾玛昔替尼)及5项新适应症(涉及氟唑帕利、阿帕替尼、恒格列净、泰吉利定)获批上市。展望未来,公司管线蓄势待发,公司预计2025年至2027年将分别有11项、13项、23项新产品/新适应症获批,包括(1)肿瘤领域:SHR-A1811的非小细胞肺癌(2025)、乳腺癌(2027)、结直肠癌(2027)适应症,达尔西利的乳腺癌辅助适应症(2026),HER3ADCSHR-12009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2027),吡咯替尼乳腺癌延长辅助适应症(2027)等;(2)自免领域:艾玛昔替尼的强直性脊柱炎(2025年)、类风湿关节炎(2025年)、斑秃(2026年)、特应性皮炎(2027年)等适应症,夫那奇珠单抗的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2025年)等;(3)代谢领域:GLP-1/GIP双靶HRS9531、口服GLP-1小分子HRS-7535、URAT1抑制剂SHR4640预计将于2027年获批。 BD拓展加速,全球布局深化。公司持续深化BD合作,2024年实现许可收入27.0亿元,包括向德国Merck授权PARP1小分子和Claudin18.2ADC的1.6亿欧元首付款,以及向美国Kailera授权三种GLP-1药物的1.0亿美元首付款等许可合作对价。2024年12月,公司将DLL3ADC授权给美国IDEAYA,预计将于2025年确认7500万美元首付款。此外2025年3月,公司将Lp(a)抑制剂授权给默沙东,预计将于2025年确认2亿美元首付款。此外,公司持续深化全球布局,目前正在推进超20项海外临床试验,2024年公司4款ADC药物获得美国FDA的快速通道认定,3款首仿产品在美国获批上市。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收317.61/369.17/435.44亿元,同比增长13.5%/16.2%/17.9%;实现归母净利润72.63/85.27/102.65亿元,同比增长14.6%/17.4%/20.4%,对应PE为45/39/32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仿制药风险;政策变化风险;集采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 ||||||
2025-04-01 | 交银国际证券 | 丁政宁,诸葛乐懿 | 中性 | 维持 | 创新药和对外合作推动业绩高增长,后续BD机会仍可观,上调目标价 | 查看详情 |
恒瑞医药(600276) 公司2024年业绩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创新药销售的持续放量、以及多个BD出海交易的许可收入贡献。早期管线有序推进,即将在多个大型学术会议上公布临床数据,未来有望产生更多传统/NewCo模式的BD交易机会。上调目标价,但考虑到当前估值合理、长期内公司仍面临集采风险,维持中性。 产品销售继续高增长,创新药表现亮眼:2024年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录得34%/107%的同比增长,得益于27亿元(人民币,下同)许可收入(主要来自与默克和Kailera的合作)。IDEAYA的7,500万美元首付款尚未确认收入、叠加默沙东最新合作的2亿美元首付款,未来合作收入有望进一步增厚。扣除合作收入后的产品销售收入增速达到14%,其中创新药销售(含税)强劲增长31%至139亿元,符合我们的预期,对公司产品销售收入的贡献超过50%。根据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公司目标2024-26年创新药销售CAGR超过26%;当前商业化产品线中有19款1类新药、4款2类新药,2025-27年间有望再获批47个新产品/适应症,创新药保持高增长能见度清晰。产品销售毛利率/销售费用占产品销售比例分别同比提升1.5个/下降1.5个百分点;研发费用增长33%,主因公司研发项目持续扩张。 管线快速扩张,数据读出和BD交易稳步提速:公司当前有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约400项临床研究在国内外开展。在未来2个月的AACR和ASCO大会上,公司将读出多项ADC候选药物数据,涵盖HER2、Nectin-4、c-MET、LIV-1、CD79b等潜力靶点。展望未来,随着这些早中期管线品种通过授权海外药企或NewCo形式不断产生新的BD交易,许可收入有望成为经常性收入。 当前估值合理,维持中性评级:我们上调公司2025-26年净利润预测8-14%,以反映我们对未来创新药销售和许可收入更乐观的预期,同时上调DCF目标价至51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44倍2025年市盈率和2.8倍2025年PEG,我们认为对于一家创新主导型处方药企来说相对合理,后续上行空间有限,且长期来看仿制药大单品仍有集采风险,维持中性评级。 | ||||||
2025-04-01 | 中国银河 | 程培,孙怡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年报业绩点评:收入利润创新高,创新&授权收入增长强劲 | 查看详情 |
恒瑞医药(600276) 事件:2025年3月30日,恒瑞医药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79.85亿元,同比增长22.63%,归母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增长47.28%,扣非归母净利润61.78亿元,同比增长49.18%,公司业绩显著增长,营收、净利均创新高。2024Q4单季实现收入77.95亿元,同比增长34.26%,归母净利润17.17亿元,同比增长107.2%,扣非归母净利润15.62亿元,同比增长99.94%。 创新产品收入增长强劲,驱动业绩整体增长。2024年公司创新药销售收入达138.92亿元(含税,不含对外许可收入),同比增长30.60%。公司持续加大创新力度,维持较高的研发投入,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82.28亿元,其中费用化65.83亿元。产品方面,2024年公司2款1类创新药(富马酸泰吉利定、夫那奇珠单抗)获批上市,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在中国获批上市17款新分子实体药物(1类创新药)、4款其他创新药(2类新药)。其中,瑞维鲁胺、达尔西利、恒格列净等产品进入医保后可及性提高,收入保持快速增长;阿得贝利单抗虽尚未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但其显著提高患者总生存期,多地普惠性惠民保已将其纳入特药报销目录,收入贡献进一步扩大;卡瑞利珠单抗、吡咯替尼、阿帕替尼及瑞马唑仑等上市较早的创新药,随着新适应症的持续获批及上市后研究积累的详实循证医学证据,亦取得了稳健的业绩增长。仿制药板块,受集采影响,公司2024年仿制药收入仍略有下滑,纳入第九批国家集采的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纳入地方集采的吸入用七氟烷和盐酸罂粟碱注射液销售额同比共减少8.44亿元。 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创新出海成为业绩增长第二引擎。2024年,公司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LP-1类创新药HRS-7535、HRS9531、HRS-4729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美国Kailera公司,Kailera需支付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款总计1.1亿美元,临床开发及监管里程碑款累计不超过2亿美元,销售里程碑款累计不超过57.25亿美元,及达到实际年净销售额低个位数至低两位数比例的销售提成。此外,公司还将自主研发的DLL3 ADC创新药SHR-4849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美国IDEAYA公司,IDEAYA需支付7500万美元首付款,研发里程碑款累计不超过2亿美元,销售里程碑款累计不超过7.7亿美元,及达到实际年净销售额一到两位数比例的销售提成。2024年,公司已收到Merck1.6亿欧元首付款以及Kailera1.0亿美元首付款等许可合作对价,并确认为收入,推动经营业绩指标增长。 盈利能力提升,销售费用率持续下降。2024年,公司利润率有所提升,销售毛利率达86.25%,同比提升1.7pct,销售净利率22.64%,同比提升3.89pct。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持续下降,达到29.79%,同比下降3.41pct,管理费用率9.13%,同比下降1.49pct,研发费用率23.52%,同比提升1.81pct,财务费用率-2.05%,同比提升0.05pct。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研发管线丰富,且有较大体量授权收入确认贡献业绩增量,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1.15/84.78/94.39亿元,同比增长12.28%/19.16%/11.34%,EPS分别为1.12/1.33/1.48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44/37/3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降价超预期的风险、产品注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