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通市值:67.59亿 | 总市值:172.78亿 | ||
| 流通股本:14.69亿 | 总股本:37.56亿 |
创新新材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3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3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025-10-28 | 民生证券 | 邱祖学,王作燊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三季报点评:3C板块拉动显著,利润超预期 | 查看详情 |
创新新材(600361)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87.16亿元,同比下降1.38%,归母净利7.09亿元,同比下滑10.28%,扣非归母净利6.02亿元,同比下降21%;单季度看,25Q3公司实现营收195.75亿元,同比下滑5.90%,环比下降2.01%,归母净利润3.55亿元,同比增长67.17%,环比增长140.09%,扣非归母净利2.95亿元,同比增长43.67%,环比增长160.02%,利润超预期。 点评:三季度产品结构逐步优化,3C板块拉动公司单季度业绩超预期。价:铝价:2025前三季度铝均价2.05万元/吨,同比增长3.73%,Q3单季度铝均价2.07万元/吨,同比增长5.88%,环比增长2.55%;加工费:根据SMM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铝棒/铝杆加工费510/660元/吨,同比变化+8.8%/-14.8%,Q3单季度均价500/561元/吨,同比减少5.9%/-28.3%,环比减少-2.2%/-21.6%;利: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水平3.42%/1.19%,同比减少0.22/0.13pct,Q3单季度毛利率/净利率4.16%/1.8%,同比增长0.73/0.78pct,环比增长1.38/1.08pct。综合来看,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及利润率水平同比减少主要系出口退税取消与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出口受阻,国内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产品销量下降所致,但Q3单季度在营收下滑背景下归母净利及利润率水平不降反升,说明第三季度公司加强3C消费电子型材等优势产品经营,提高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占比,同时降低成本,使得三季度业绩超预期。经拆分,公司Q3归母同/环比增加1.4/2.1亿元,主要贡献来自于毛利项同/环比增长1.0/2.6亿元,减利项同/环比则主要来自于费用和税金-0.4/-1.2亿元影响。 铝加工行业翘楚,有望发挥规模优势。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公司铝线材国内和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8.6%和16.0%,均排名第一;公司铝合金圆铸锭国内和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0.8%和8.3%,均排名第一;公司3C电子铝型材全国市场占有率8.3%(排名前三);公司铝板带材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4%(排名前十)。 沙特红海项目进展顺利。公司与创新集团、创新国际实业以及其他两家公司开展”沙特红海铝产业链综合项目“,项目一期建设年产50万吨电解铝、50万吨高精度铝棒、铝板带箔工厂。项目目前进展顺利,7月已完成ODI审批,根据测算,项目内部收益率为22.08%(税后),未来有望贡献大额投资收益。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铝加工行业龙头企业,伴随产品高端化转型,型材板块扩张业务占比提升,公司业绩有望逐步修复。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3/9.85/15.83亿元,按照10月28日收盘价,对应PE为18/17/1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金属价格大幅波动,加工费下滑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等。 | ||||||
| 2025-10-23 | 华源证券 | 田源,张明磊,田庆争,陈婉妤,项祈瑞 | 买入 | 首次 | 高端铝合金龙头,特高压+3C电子+汽车轻量化拓增量 | 查看详情 |
创新新材(600361) 投资要点: 铝合金行业龙头,多元布局业务发展。公司深耕铝合金赛道形成丰富品类布局,主要包括3C消费电子铝型材、汽车轻量化铝型材、铝杆线缆(含电线电缆)、铝合金棒材、板带箔、结构件等,广泛应用于3C消费电子、汽车轻量化、新能源、工业制造等领域。受益下游需求旺盛及公司在新领域的不断拓展,营收由2021年的594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809亿元。 高端铝合金业务持续发力,特高压+3C电子+汽车轻量化拓增量:(1)铝杆线缆:“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规划特高压工程总投资达3800亿元,迎来投资建设高峰期。公司铝杆线缆产能持续扩充,2022-2024年销量分别为50/67/94万吨,同时向下游成品电缆一体化延伸,目前已获产品生产许可证并投入生产。(2)3C铝型材:公司3C型材品类完善,深度绑定头部客户,自2018年连续进入苹果核心供应商名录,参与多款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VR设备的材料研发与型材供应。iPhone17系列重回铝合金中框推动3C铝型材需求加速,同时越南3C消费电子型材项目部分产线已于2024年底陆续试产,高端化产能增加,国际化供货能力增强。(3)汽车轻量化型材:铝合金持续受益汽车轻量化趋势和国内新能源汽车景气度,2024年新能源汽车用铝加权单耗约为218.88kg;2025年1-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959万辆,同比+36.37%。公司业务聚焦防撞梁、门槛梁、电池包、热交换系统零件和车身悬架系统零件,已进入多家汽车和电池头部品牌供应商序列。 再生铝龙头积极扩产,沙特项目出海拓增量:(1)公司再生铝板块完善布局,加速资源循环提高经济价值。2025年上半年,综合循环利用再生铝总量达63.75万吨,同比增长12.37%,规模优势显著。现有6个项目投产形成年产能170万吨,伴随剩余产线陆续投运,再生铝总处理能力预计突破200万吨。(2)公司计划以参股形式投资“沙特红海铝产业链综合项目”,构建年产50万吨电解铝及50万吨高精度铝棒、板带箔的全产业链集群,有助于深度开拓欧洲、北美及中东等市场,补强公司全球布局范围,提升国际竞争力。该项目已于2025年7月完成ODI备案审批,正稳步实施。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11.4/13.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40%/50.60%/14.59%,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1/14/12倍。我们选取立中集团、永茂泰作为可比公司,2025-2027年平均PE分别为36/27/21倍,作为国内高端铝合金龙头,铝杆线缆和3C型材贡献成长动力,沙特项目出海打开第二曲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波动风险;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波动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 ||||||
| 2025-08-29 | 民生证券 | 邱祖学,王作燊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半年报点评:利润低于预期,海外电解铝进展顺利 | 查看详情 |
创新新材(600361)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91.41亿元,同比+1.05%,归母净利3.49亿元,同比-38.69%,扣非归母净利3.08亿元,同比-44.79%;单季度看,25Q2公司实现营收199.77亿元,同比-4.67%,环比+4.24%,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50.21%,环比-28.62%,扣非归母净利1.13亿元,同比-60.08%,环比-41.73%,业绩整体低于预期。 点评:产品结构逐步切换,利润因市场环境承压。量:2025年上半年公司型材销量7.72万吨,同比增加43.93%,铝杆线缆产品销量50.13万吨,同比增加13.83%,棒材销量147.06万吨,同比减少2.19%,板带箔销量13.87万吨,同比减少47.78%,另外公司上半年结构件销量971.99万片。棒材及板带箔销量下滑系公司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高端化产品影响;价:铝价:2025上半年铝均价2.03万元/吨,同比增长2.62%,Q2单季度铝均价2.02万元/吨,同比下降1.66%,环比下降1.22%;加工费:根据SMM数据,2025上半年铝棒/铝杆加工费510/660元/吨,同比变化+17.9/-6.5%,Q2单季度均价511/716元/吨,同比增长9.9%/23.0%,环比增长0.5%/19.0%;利:公司上半年整体毛利率3.04%,同比减少0.71pct,净利率0.89%,同比减少0.59pct。利润减少主要系出口退税取消与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出口受阻、国内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产品销量下降、财务费用增加以及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上升。其他:公司上半年固定资产折旧总额增加3.42亿元,增幅相对明显主要系新增产能建设带来的设备投资增加,以及原有固定资产的持续折旧;公司上半年财务费用约2.2亿元,同比增加35.5%,主要系金融机构借款增加所致。 铝加工行业翘楚,有望发挥规模优势。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公司铝线材国内和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8.6%和16.0%,均排名第一;公司铝合金圆铸锭国内和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0.8%和8.3%,均排名第一;公司3C电子铝型材全国市场占有率8.3%(排名前三);公司铝板带材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4%(排名前十)。 沙特红海项目进展顺利。公司与创新集团、创新国际实业以及其他两家公司开展”沙特红海铝产业链综合项目“,项目一期建设年产50万吨电解铝、50万吨高精度铝棒、铝板带箔工厂。项目目前进展顺利,7月已完成ODI审批,根据测算,项目内部收益率为22.08%(税后),未来有望贡献大额投资收益。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铝加工行业龙头企业,伴随产品高端化转型,型材板块扩张业务占比提升,公司业绩有望逐步修复。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0/9.66/15.64亿元,按照8月29日收盘价,对应PE为24/20/12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金属价格大幅波动,加工费下滑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等。 | ||||||
| 2025-04-27 | 民生证券 | 邱祖学,王作燊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产品结构改善,业绩稳健增长 | 查看详情 |
创新新材(600361)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09.42亿元,同比增长11.12%,实现归母净利10.10亿元,同比增长5.48%,扣非归母净利9.18亿元,同比增长4.21%;单季度看,24Q4实现营收214.06亿元,同比增长10.51%,环比增长2.90%,归母净利2.20亿元,同比减少8.26%,环比增长3.58%,扣非归母净利1.56亿元,同比减少33.89%,环比减少23.81%;25Q1实现营收191.64亿元,同比增长7.79%,环比减少10.47%,归母净利2.07亿元,同比减少26.55%,环比减少5.82%,扣非归母净利1.94亿元,同比减少28.92%,环比增长24.45%。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点评: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上升。 量:2024年实现棒材产量327.97万吨,同比-3.80%;铝杆线缆产量99.56万吨,同比+48.38%;板带箔产量46.48万吨,同比-15.72%;型材产量14.04万吨,同比+59.96%。价:2024年铝锭均价19921元/吨,同比增长6.53%;2024年铝棒/铝杆加工费均价499/732元/吨,同比+18.0%/-17.8%,24Q4铝棒/铝杆加工费均价598/727元/吨,同比+49.6%/-13.7%,环比+19.6%/-7.1%,25Q1铝棒/铝杆加工费均价508/602元/吨,同比+27.1%/-27.7%,环比-15.0%/-17.2%。利:2024年公司棒材/铝杆/板带箔/型材毛利润390/566/803/4630元/吨,同比+13.35%/+16.09%/+9.71%/-22.21%,毛利率2.50%/3.12%/3.98%/15.63%,同比+0.20/+0.26/+0.11/-4.23pct。公司整体毛利率3.39%,同比+0.17pct,净利率1.24%,同比-0.07pct。2025一季度整体毛利率3.32%,同比-0.63pct,环比+0.63pct,净利率1.07%,同比-0.52pct,环比+0.05pct其他: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同比+24.98%/+21.48%/+16.73%,其中销售费用系销售业务增长,业务员提成与客户招待费增加;管理费系人员工资增加、资产折旧摊销增加、软件信息化项目导致办公费增加;财务费用系银行借款增加;另外公司2024年自产减值损失-0.36亿元,主要为存货跌价损失所致。 核心看点:规模优势显著:2024年公司铝线材国内/全球市场占有率18.6%/16.0%,均排名第一;棒材国内/全球市场占比10.8%/8.3%,均排名第一;3C型材全国市场占有率8.3%(排名前三);公司铝板带材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4%(排名前十);参股沙特项目,海外业务持续扩张:公司参股“沙特红海铝产业链综合项目”25.2%股权。项目建设年产50万吨电解铝、50万吨高精度铝棒、铝板带箔工厂,预计于2027年正式投产,有望进一步贡献投资收益。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4.55、16.22、18.50亿元,对应4月25日收盘价PE分别为11/10/8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加工费波动,海外地缘风险等。 | ||||||
| 2024-10-26 | 民生证券 | 邱祖学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三季报点评:费用拖累Q3业绩,期待增量项目落地 | 查看详情 |
创新新材(600361)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95.36亿元,同比+11.34%,归母净利7.91亿元,同比+10.06%,扣非归母净利7.62亿元,同比+18.16%;单季度看,2024Q3公司实现营收208.02亿元,同比+14.03%,环比-0.73%,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0.86%,环比-28.49%,扣非归母净利2.05亿元,同比+20.67%,环比-27.76%。 分析:经常费用上涨是环比影响公司业绩的主要原因。需求:3C板块参考IDC数据,2024Q3国内手机出货量约6878万台,同比增长3.2%,环比下降4.0%,Q3苹果手机市占率约为15.6%;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832万辆,同比增长32.5%;价格:参考SMM数据,2024前三季度铝锭均价19811元/吨,同比+6.3%,Q3均价19546元/吨,同比+3.75%,环比-4.7%,铝棒加工费532元/吨,环比+67元/吨,铝杆加工费783元/吨,环比+201元/吨;利润: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毛利率3.64%,同比上涨0.36pct,净利率1.32%,同比下滑0.02pct。Q3单季度实现毛利率3.43%,环比-0.15pct,净利率1.02%,环比-0.37pct。环比变动主要系三费合计上涨26.3%,研发费用上涨36.16%。 Q3归母净利润拆解:同比来看,公司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02亿元,增长幅度有限主要系毛利(+0.81亿)与费用和税金(-0.38亿)以及其他/投资收益(-0.41亿)基本抵消;环比来看,公司归母净利三季度环比下降0.85亿主要受毛利(-0.37亿)以及费用和税金项目(-0.90亿,其中销售费用-0.04亿、管理费用-0.23亿、财务费用-0.29亿,研发费用-0.30亿)拖累,环比增量来源于减值损失等(+0.21亿)和所得税(+0.23亿)项目。 核心看点:1)铝加工行业龙头,市占率突出。截至2023年末公司铝合金圆铸锭国内和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1.25%和8.43%,均排名第一;3C电子铝型材全国市场占有率6.44%(排名前三);铝线材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4.72%(排名前三);2)客户积累逐渐规模。公司已成为包括比亚迪、理想、宁德时代、宝马等诸多国内外头部汽车品牌供应商,2024年新增ASI、UL、博世、湖北三环锻造、日本琦玉、日本霓达摩尔的客户认证,进入多家国内外知名整车厂商核心供应链;3)新建项目即将落地,产能扩张有所保障。公司越南3C消费电子型材等项目部分产线预计2024年底投产;墨西哥项目的土地购买已完成;云南创格32万吨汽车轻量化项目预计2024年底投产;另有募投80万吨高强高韧铝合金材料项目(二期)与120万吨轻质高强铝合金材料项目(二期)。 投资建议:随着公司下游客户不断拓展,产能布局稳健扩张,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72、14.23、15.64亿元,对应10月25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6/12/11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加工费下滑等。 | ||||||
| 2024-08-30 | 天风证券 | 潘暕,刘奕町,朱晔 | 买入 | 维持 | 业绩稳健增长,持续看好消费电子型材成长性 | 查看详情 |
创新新材(600361)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7.33亿,yoy+9.94%;实现归母净利润5.78亿,yoy+13.87%。 点评:业绩稳健增长,型材及铝杆线缆带动公司业绩稳健增长。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7.33亿,yoy+9.94%;实现归母净利润5.78亿,yoy+13.87%。对应Q2单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10亿,yoy+11.85%,qoq+17.86%,实现归母净利润2.97亿,yoy+22.5%,qoq+5.2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4亿,yoy+18.5%,qoq+3.8%。分产品来看,2024H1公司棒材/铝杆线缆/板带箔/型材/结构件/其他分别实现收入234/78/53/16/0.6/6亿元,yoy-1%/+60%/+8%/+22%/-24%/+40%;毛利额分别为7.29/2.63/2.45/2.35/(0.33)/0.15亿元;24H1产量达244.08万吨,yoy+5.40%,型材/铝杆线缆/棒材/板带箔产量分别为6.24/45.41/163.05/29.38万吨。 持续看好铝合金龙头优化业务结构,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比例:1)消费电子型材:合作富士康、立讯、比亚迪电子、蓝思、捷普,为苹果核心铝合金供应商,有望受益于端侧AI带动的铝结构件渗透率提升;2)汽车轻量化型材:公司的产品经加工后主要应用于防撞梁、门槛梁、电池包、热交换系统零件和车身悬架系统零件等,公司目前已进入多个国内外汽车和动力电池龙头品牌供应商序列;3)铝杆线缆:2024H1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540亿元,yoy+23.7%,电力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带动铝杆线缆需求增加,2023年公司铝线材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4.72%(排名前三),铝杆线缆业务有望充分受益于电网建设高速增长。 公司是苹果铝合金材料合金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于苹果AI引领的新一轮消费电子硬件创新周期。铝合金材料在消费电子结构件中应用广泛,铝合金散热性能优异,同时相比于钛合金加工难度和材料成本较低。在苹果AI引领的消费电子硬件创新周期中,端侧AI将持续增强对于手机散热性能的要求,铝合金结构件用量有望提升,公司为苹果核心铝合金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 汽车轻量化带动铝合金单车用量提升,公司积极布局汽车轻量化型材汽车业务有望加速成长。汽车轻量化和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有望带动单车铝合金用量提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汽车技术线路图2.0》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单车用铝量分别达到250kg/辆和350kg/辆。公司在汽车轻量化领域成功跻身为国内外多家知名汽车品牌和头部Tier1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小米、理想、奔驰、宝马、奥迪等,有望受益于汽车轻量化趋势。 深度参与苹果再生铝闭环回收利用技术,再生铝处理能力持续提升有望进一步增厚利润。苹果持续推进再生铝应用,持续在各种Apple产品机身中采用100%再生铝金属。公司17年和苹果在再生铝展开深入合作,凭借“合金配方建议+一流合金工艺+回收铝闭路循环”的综合解决方案成为苹果建立铝闭环供应链的中坚力量。2023年,公司综合循环利用再生铝101.39万吨,为行业领先水平。预计2024年内将完成14条智能化进口再生铝回收处理生产线建设,将具备年处理205万吨再生铝生产能力,再生铝用量提升有望进一步增厚利润。公司与苹果中框核心供应商工业富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3C消费电子型材、废铝回收等环节展开战略深入全面合作,和下游结构件厂商深入绑定有望提升回收环节竞争力。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4/25/26年收入为870.0/973.5/1075亿元,预计公司24/25/26年归母净利润为14/20/26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扩产不及预期、消费电子ID创新不确定性、汽车轻量化不及预期 | ||||||
| 2024-08-30 | 民生证券 | 邱祖学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产能持续扩张 | 查看详情 |
创新新材(600361)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7.33亿元,同比增长9.94%,归母净利5.78亿元,同比增长13.87%,扣非归母净利5.57亿元,同比增长17.27%;单季度看,2024Q2公司实现营收209.55亿元,同比增长11.85%,环比增长17.86%,归母净利2.97亿元,同比增长22.49%,环比增长5.29%,扣非归母净利2.84亿元,同比增长18.47%,环比增长3.77%,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分析:下游行业需求旺盛是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需求:3C领域:2024年上半年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47亿部,同比增长13.2%,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441亿元,同比增长2.5%;电力行业:2024H1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540亿元,同比增长23.7%;汽车行业: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405万辆,同比增长4.9%/6.1%,国内汽车市场用铝量187.81万吨,同比增长9.12%;产量: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产量244.08万吨,同比5.40%,其中型材6.24万吨、铝杆线缆45.41万吨、棒材163.05万吨、板带箔29.38万吨、结构件1207.03万片。利润:2024上半年公司棒材/铝杆/板带箔/型材实现毛利7.23/2.63/2.45/2.35亿元,毛利率3.12%/3.35%/4.66%/14.77%,对比2023全年+0.82/+0.49/+0.79/-5.09pct。 核心看点:1)铝加工行业龙头,市占率突出。截至2023年末公司铝合金圆铸锭国内和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1.25%和8.43%,均排名第一;3C电子铝型材全国市场占有率6.44%(排名前三);铝线材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4.72%(排名前三);2)客户积累逐渐规模。公司已成为包括比亚迪、理想、宁德时代、宝马等诸多国内外头部汽车品牌供应商,2024年新增ASI、UL、博世、湖北三环锻造、日本琦玉、日本霓达摩尔的客户认证,进入多家国内外知名整车厂商核心供应链;3)新建项目即将落地,产能扩张有所保障。公司越南3C消费电子型材等项目部分产线预计2024年底投产;墨西哥项目的土地购买已完成;云南与格朗吉斯合作32万吨汽车轻量化铝合金材料预计2024年底投产使用;另有募投年产80万吨高强高韧铝合金材料项目(二期)与年产120万吨轻质高强铝合金材料项目(二期);4)再生铝、绿色铝多地布局,生产能力持续优化。 2024上半年公司利用再生铝56.7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87%,使用绿电铝和再生铝72.82万吨,占电解铝原料总量31%,其中回收再生铝40.20万吨,自有产线回用铝16.53万吨,采购绿电铝16.09万吨。 投资建议:随着公司下游客户不断拓展,产能布局稳健扩张,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2.28、14.32、16.05亿元,对应8月29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3/11/10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加工费下滑等。 | ||||||
| 2024-07-14 | 天风证券 | 潘暕,刘奕町,朱晔 | 买入 | 首次 | 铝合金龙头有望充分受益于苹果AI引领的硬件创新周期 | 查看详情 |
创新新材(600361) 公司为铝合金加工行业龙头企业,2022年借壳华联综超成功上市开启发展新征程。创新新材是一家涵盖生产经营3C消费电子铝型材、汽车轻量化铝型材、板带箔、铝杆及线缆、铝合金棒材、结构件等为主的大型现代化综合企业。公司生产基地覆盖中国山东、江苏、内蒙古、云南4省(自治区)和海外越南、墨西哥等国家,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铝合金材料生产与研发基地之一,其中铝合金棒材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公司铝合金圆铸锭销量为291.3万吨,国内和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0.9%和8.8%,均排名第一,是铝棒行业龙头企业。 国内外产能持续扩张,贡献业绩增长动能。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募集不超过15亿元的配套资金,资助公司年产80万吨高强高韧铝合金材料项目(二期)、云南创新年产120万吨轻质高强合金材料项目(二期)。2023年,公司启动建设“越南10万吨3C消费电子型材项目”、“年产32万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铝合金材料项目”、“年产25万吨电工圆铝杆改建项目”、“年产20万吨高强节能铝合金导线项目”等项目,国内外产能持续扩充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结构,贡献业绩增长动能。 公司是苹果铝合金材料合金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于苹果AI引领的新一轮消费电子硬件创新 周期。铝合金材料在消费电子结构件中应用广泛,铝合金散热性能优异,同时相比于钛合金加工难度和材料成本较低。在苹果AI引领的消费电子硬件创新周期中,端侧AI将持续增强对于手机散热性能的要求,铝合金结构件用量有望提升,公司为苹果核心铝合金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 汽车轻量化带动铝合金单车用量提升,公司积极布局汽车轻量化型材汽车也有有望加速成长。汽车轻量化和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有望带动单车铝合金用量提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汽车技术线路图2.0》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单车用铝量分别达到250kg/辆和350kg/辆。公司在汽车轻量化领域成功跻身为国内外多家知名汽车品牌和头部Tier1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小米、理想、奔驰、宝马、奥迪等,有望受益于汽车轻量化趋势。 深度参与苹果再生铝闭环回收利用技术,再生铝处理能力持续提升有望进一步增厚利润。苹果持续推进再生铝应用,持续在各种Apple产品机身中采用100%再生铝金属。公司17年和苹果在再生铝展开深入合作,凭借“合金配方建议+一流合金工艺+回收铝闭路循环”的综合解决方案成为苹果建立铝闭环供应链的中坚力量。2023年,公司综合循环利用再生铝101.39万吨,为行业领先水平。预计2024年内将完成14条智能化进口再生铝回收处理生产线建设,将具备年处理205万吨再生铝生产能力,再生铝用量提升有望进一步增厚利润。公司与苹果中框核心供应商工业富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3C消费电子型材、废铝回收等环节展开战略深入全面合作,和下游结构件厂商深入绑定有望提升回收环节竞争力。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4/25/26年收入为870.0/973.5/1075亿元,预计公司24/25/26年归母净利润为14/20/26亿。考虑到公司越南新增产能释放高成长性、苹果核心供应商地位、汽车成长空间广阔给予公司25年20X PE,对应400亿市值,对应目标价9.2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扩充不及预期、消费电子ID创新不确定性、汽车轻量化不及预期、股票交易异常波动风险 | ||||||
| 2024-05-23 | 民生证券 | 邱祖学,孙二春 | 买入 | 首次 | 动态报告:全球化+高端化,铝加工龙头的“再发展” | 查看详情 |
创新新材(600361)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营收728.4亿元,同比增长5.08%,归母净利润9.58亿元,同比下降12.04%;扣非归母净利润8.81亿元,同比下降17.28%。分季度看,2024Q1营收177.8亿元,同比上升7.78%,环比下降8.22%,归母净利润2.81亿元,同比上升6.02%,环比上升17.63%;扣非归母净利润2.73亿元,同比上升16.04%,环比上升15.74%。 2023年加工费与成本有所下滑。量:2023年公司板带箔产量55.15万吨,同比上升9.71%;铝杆67.1万吨,同比上升34.9%;棒材产量340.9万吨,同比上升9.2%;型材8.8万吨,同比下降12.02%;结构件产量2312.62万件,同比下降36.49%。价:加工费下滑,制造成本有效管控。加工费:经折算后2023年公司板带箔/铝杆/棒材/型材加工费分别为4612/2682/665/15661元/吨,同比-8.41%/-13,76%/-6.35%/-0.97%;制造成本:经折算后2023年公司板带箔/铝杆/棒材/型材制造成本分别为3880/2198/320/9713元/吨,同比-7.67%/-16.9%/-3.88%/+2.98%。利:2023年公司板带箔/铝杆/棒材/型材吨毛利分别为732/485/344/5948元,同比-12.14%/+4.09/-8.53%/-6,82%,板带箔/铝杆/棒材/型材/结构件毛利率分别为3.87%/2.86%/2.30%/19.86%/-3.81%,同比-0.25/+0.31/-0.06/-0.72/+4.24pct。 24Q1业绩有所改善。2024Q1业绩拆分:环比来看,主要增利项:毛利(+1.08亿元),其他/投资收益(+0.02亿元),营业外利润(+0.04亿元),所得税(+0.35亿元);主要减利项:费用和税金(-0.83亿元),减值损失等(-0.23亿元),少数股东损益(-0.01亿元)。同比来看,主要增利项:毛利(+1.48亿元),所得税(+0.002亿元);主要减利项:费用和税金(-0.85亿元),其他/投资收益(-0.28亿元),减值损失等(-0.17亿元),营业外利润(-0.01亿元),少数股东损益(-0.01亿元)。 未来看点:1)加速全球化及产品高端化布局。公司扩大汽车轻量化型材、3C消费电子型材等高附加值产品产能的布局,在山东、江苏、内蒙、云南均加大产能建设,并在越南、墨西哥新建工厂,加速全球布局的步伐。2)提高绿铝原料占比,增强长期综合竞争力。2023年与格朗吉斯共同在云南开展建设年产32万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铝合金材料项目,预计2024年投产使用。公司持续提升绿电铝占原材料的占比,计划于2026年底实现占比达到50%以上。3)龙头客户保证下游需求。公司连续多年进入苹果公司全球核心供应商序列,并通过比亚迪、宁德时代、小米、奔驰、宝马、奥迪等知名汽车厂商认证,客户优势突出。 投资建议:随着公司高端化及全球化调整推进,叠加再生铝处理能力逐步提高,成本优势显现,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将实现归母净利12.33亿元、14.40亿元和16.13亿元,对应现价的PE分别为15、13和11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铝制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加工费大幅下滑等。 | ||||||
| 2023-04-10 | 中邮证券 | 丁士涛 | 买入 | 维持 | 产品结构高端化驱动盈利水平提升 | 查看详情 |
创新新材(600361)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度报告,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693.19亿元,同比增长16.64%;归母净利润10.89亿元,同比增长25.36%;扣非归母净利润10.65亿元,同比增长29.57%。 高端产品放量,2022年业绩创新高 2022年,公司棒材/板带箔/铝杆线缆/型材/结构件业务收入分别为463.50/100.41/91.13/29.84/1.95亿元,分别同比+18.48%/+4.05%/+21.45%/+40.12%/-12.80%。销量方面,公司2022年各类铝合金制品销量合计为400.34万吨,同比增长11.96%;其中,棒材/板带箔/型材/铝杆线缆/结构件销售量分别为291.33/49.62/9.62/49.77万吨,分别同比+14.57%/-4.89%/+29.65%/+13.86%;结构件销售量为3798.05万件,同比下降5.17%。销售单价方面,棒材/板带/铝杆线缆/型材吨收入分别为1.59/2.02/1.83/3.10万元/吨,分别同比增长3.41%/9.40%/6.67%/8.14%。2022年,苏州创泰“年产6万吨交通轻量化铝合金零部件及IT配件项目”、内蒙古创新轻量化“年产2万吨交通轻量化铝合金零部件及IT配件项目”陆续建成,公司高端铝合金制品实现放量。公司后续还将使用募集资金在云南开展年产120万吨轻质高强铝合金材料项目(二期),高端产品产能逐渐释放,为公司打开成长空间。 吨毛利继续改善,提振盈利水平 2022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44%/1.57%,分别同比提高0.22/0.11pct;分业务来看,棒材/板带箔/型材/铝杆线缆/结构件毛利率分别为2.37%/4.12%/20.58%/2.54%/-8.05%,分别同比+0.09/+0.38/-1.45/+0.67/-4.63pct。2022年,公司铝合金制品平均吨毛利为589元/吨,同比提高68元/吨;其中,棒材/板带箔/型材/铝杆线缆吨毛利分别为377/833/6383/466元/吨,分别同比提高26/143/78/147元/吨,吨毛利增长驱动公司盈利水平提升。2022年,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4.14亿元,同比增长86.67%;收现比为112.81%,同比增长0.81pct。公司铝合金产能全国领先,规模效应凸显,期间费用率继续下行。2022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32%,同比下降0.06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2%/0.46%/0.38%/0.36%,分别同比-0.003/-0.07/+0.07/-0.06pct。2022年,公司再生铝用量约68.65万吨,同比增长30.17%。公司在山东规划7个再生铝项目,预计陆续在2023-2024年建成,全部投产后公司再生铝产能将增至205万吨,有效弥补本地铝水不足的影响;且再生铝采购价格低于原铝,再生铝产能释放将增厚公司利润。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是国内铝合金加工制品龙头,产能规模领先、客户优势突出;产品结构升级推动加工费上涨,为公司打开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9/14.84/16.8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50%/15.95%/13.73%;EPS分别为0.32/0.37/0.4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风险;新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产品结构升级不及预期、加工费下降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