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76.82亿 | 总市值:78.21亿 | ||
流通股本:9.53亿 | 总股本:9.70亿 |
华建集团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1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4-02 | 中国银河 | 龙天光,张渌荻 | 买入 | 维持 | 投资现金流流出增加,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 | 查看详情 |
华建集团(600629) 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 业绩符合预期,投资活动现金流流出较多。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4.81亿元,同降6.38%。其中,工程设计营收43.59亿元,同降6.75%;工程承包营收32.54亿元,同降9.11%;工程技术咨询管理与勘察营收8.37亿元,同增10.86%。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92亿元,同降7.91%;实现扣非净利润2.88亿元,同降0.41%。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2.29亿元,同比少流入2.28亿元,主要是设计咨询业务现金实收下降。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3亿元,2023年同期为0.52亿元,主要系本期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较2023年同期减少,且2023年同期转让申通金浦一期新产业股权投资基金1亿元份额,同时公司本期充分利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活动支付的现金较2023年同期增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6亿元,2023年同期为-1.64亿元,主要是本期现金分红较2023年同期增加。 资产负债率下降,期间费用率有所下降。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2.21%,同比降低1.21pct;净利率为4.22%,同比降低0.89pct。期间费用率为15.74%,同比下降0.51pct。应收账款为31.19亿元,同比增长0.44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4.88%,同比下降1.45pct。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2.93亿元,同比增加0.03亿元。 积极布局城市更新,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2024年,公司新签合同96.22亿元,同比下降22.23%,其中设计咨询合同60.37亿元,同比下降14.14%;工程承包合同35.85亿元,同比下降32.88%。公司深耕下沉上海和长三角市场,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公司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以“在线、平台、AI、数据”为主线,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公司深度参与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城市更新的华建样本,扩大公司在城市更新领域的领先优势。加快发展城市体检业务,深入参与不同场景和维度的城市体检。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0、3.84、4.15亿元,分别同比-5.62%/+4.05%/+8.00%,对应P/E分别为20.69/19.89/18.41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风险;新签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024-04-05 | 中国银河 | 龙天光 | 买入 | 维持 | 业绩稳健增长,城市更新充分受益 | 查看详情 |
华建集团(600629)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 业绩稳健增长,新签合同稳步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59亿元,同比增长12.68%,实现归母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10.3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增长10.89%。其中工程设计营业收入46.74亿元,同比增长1.59%,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1.60%;工程承包营业收入35.80亿元,同比增长35.70%,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9.52%。2023年,公司累计新签合同总额123.72亿元,同比增长3.66%。其中,设计咨询合同70.31亿元,同比下降4.52%;工程承包合同53.41亿元,同比增长16.83%。全国化市场开拓受外部环境影响较为明显,2023年,公司新签外地合同38.79亿元,同比下降11.59%。 毛利率小幅下滑,现金流有所改善。20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3.42%,较去年下降0.46pct;净利率为5.11%,较去年下降0.41pct。其中,2023年公司工程设计板块毛利率为33.63%,较去年上升2.60pct;工程承包板块毛利率为6.94%,较去年下降1.08pct;工程技术咨询管理与勘查板块毛利率为38.47%,较去年上升3.21pct。2023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4.57亿元,同比减少1.0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52亿元,同比增长117.49%,主要系本期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同时投资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减少,存量投资规模下降。 聚焦长三角市场,抢抓城市更新机遇。2023年,城市更新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对加快推进本市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部署要求,公司全力抢抓城市更新建设机遇,聚焦上海本地市场,开拓重点战略区,全年在上海本地市场新签合同额84.1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68%,较上年增长11.5%。公司参与上海市年度重大建设项目63项,推进实施东方枢纽(东站)、浦东国际机场T3航站楼、北外滩核心区功能提升、世博文化公园、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会址、三林滨江片区、金山乐高乐园等一大批重点项目;聚焦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加快组建属地化团队,强化融入当地市场。2023年,公司在长三角地区(上海以外)签约额合计17.96亿元,占外地合同额的46.29%。主要签约项目包括:宁波枢纽空铁一体主体工程综合交通中心(GTC)项目、合肥先进光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鲁迅故里三味书屋片区综合保护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安徽分院等。公司不断擦亮“华东院”、“上海院”等老字号金字招牌,持续打造“中国设计+上海服务”的行业领军工程咨询企业品牌形象,有望受益于城中村改造带来的市场机遇。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98.84亿元、110.59亿元、127.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1%、11.88%、14.9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0亿元、5.53亿元、6.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28%、12.87%、13.06%,EPS分别为0.50元/股、0.57元/股、0.64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10.61倍、9.40倍、8.32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023-10-30 | 华鑫证券 | 黄俊伟,华潇 | 买入 | 维持 | 公司动态研究报告:资产结构优化,持续蓄力数字化转型 | 查看详情 |
华建集团(600629) 投资要点 高基数效应致使利润下滑,但资产结构持续优化 公司2023前三季度实现收入/归母净利分别55.28亿元/2.64亿元,分别同比+11.63%/+4.4%。分季度来看,2023Q1/Q2/Q3收入分别为16.86亿元/18.27亿元/20.14亿元,同比+7.41%/+40.98%/-3.44%;2023Q1/Q2/Q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8亿元/0.97亿元/0.79亿元,同比+0.86%/+53.32%/-22.92%;2023Q1/Q2/Q3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7亿元/0.49亿元/0.65亿元,同比+42.70%/-12.91%/-13.38%。单Q3利润下滑较大或主因去年基数较高 (2022年Q3归母净利润为1.02亿元,相较2021年同期同比增长45.49%),Q4公司将继续全力冲刺保目标。 盈利能力方面,2023前三季度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21.89%/4.78%,分别同比-1.79pct/-0.33pct。单季度来看,2023Q3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20.80%/3.91%,分别同比-1.11pct/-0.99pct,环比-0.8pct/-1.41pct,推测或主因毛利率较低的工程承包业务占比提升所致(2023H1工程承包新签订单占比37.23%,高于2023H1的营收占比30.89%,且2023H1工程承包业务毛利率仅4.93%,低于整体毛利率22.52%)。 费用端,前三季度综合费用率15.99%,同比-1.65pct。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1.02%/11.79%/3.22%/-0.04%,分别同比+0.08pct/-1.78pct/+0.09pct/-0.04pct,管理费用率同比降幅明显,或主要系收入增加带来规模效应。 现金流方面,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74亿元,去年同期为-8.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49亿元,主要是现金实收同比增加。 资产结构方面,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65.23%,同比-2.12pct,公司资产结构持续优化。 首批城中村改造项目陆续亮相,彰显公司实力 2023年前三季度新签合同额89.19亿元,同比增长9.42%,其中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管理服务/工程承包/工程勘察业务分别新签合同43.58/6.86/36.46/2.30亿元,分别同比+0.12%/+4.54%/+22.54%/+37.46%,分别占比总营收48.86%/7.69%/40.88%/2.57%。单Q3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管理服务/工程承包/工程勘察业务分别新签合同12.03/1.91/13.67/0.36亿元,分别同比-20%/-25%/-18%/10%,主要系三季度购房者观望情绪加重,市场情绪持续低迷,行业探底所致,预计随着增发国债提升基建投资,下游需求有望回暖。 公司作为上海建筑设计龙头,有望深度受益于上海城中村改造。近日,上海首批完工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蟠龙天地”焕新亮相,华建集团环境院承接项目新建公共绿地及地下车库工程的设计总承包工作,彰显实力。此外,公司打造的三林楔形绿地,在上海市3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中规模最大。今年7月,《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发布,公司或有望受益于城中村政策的加速推进。 发挥数字赋能效应,蓄力转型进行时 7月4日,华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沈立东带队专题调研调研集团数字化转型及华建数创数字化课题进展情况结合具体工作和企业发展实际,课题组从数字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数字工坊建设、ArcOS的全过程产品交付能力及推动数字化转型驱动等方面开展深入调研交流,进一步梳理问题清单、研究解决路径。公司不断聚焦新兴发展业务,强化技术创新,切实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 ||||||
2023-10-30 | 中国银河 | 龙天光 | 买入 | 维持 | 现金流明显改善,城中村改造受益 | 查看详情 |
华建集团(600629)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 业绩稳健增长,现金流有所改善。2023Q1-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28亿元,同比增长11.63%,实现归母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3.07%。单季度来看,2023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4亿元,同比下降3.44%,实现归母净利润7877.20万元,同比下降22.9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544.18万元,同比下降13.18%。2023Q1-3,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4.74亿元,较去年同期少流出3.49亿元,经营现金流有所改善,主要是现金实收同比增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39.17万元,较去年同期实现转正,主要是转让申通金浦一期新产业股权投资基金1亿元份额,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 新签合同金额稳步增长,工程勘察增速超过30%。公司2023Q1-3新签合同金额89.19亿元,同比增长9.42%。按业务类型分,工程设计新签合同金额43.58亿元,同增0.12%,占比48.86%;工程技术管理服务新签合同金额6.86亿元,同增4.54%,占比7.69%;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金额36.46亿元,同增22.54%,占比40.88%;工程勘察新签合同金额2.23亿元,同增37.46%,占比2.57%。公司新签合同金额实现增长,主要原因或为2022年上半年上海疫情封控导致合同签订节奏放缓,基数较低。 属地化优势凸显,城中村改造受益。2023年以来,公司利用区位优势,加强对上海本地重大项目、重点关注项目的协调管理,重点聚焦世博文化公园、三林滨江楔形绿地、北外滩核心区等项目总体推进。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上海市计划在2023年至2025年新启动3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每年10个,面积不少于400万平方米公司,涉及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空间广阔。公司作为上海地方国企,是“中国设计+上海服务”的行业领军者,属地化优势突出,参与上海市2023年重点工程的设计项目60余项,并中标东方枢纽上海东站站场区地下工程勘察设计项目、新建静安区中兴社区C070202单元304-03地块商住办及配套设施项目、黄浦江中上游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一期)等一批上海区域市场的重大工程,有望受益于城中村改造带来的市场机遇。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94.18亿元、108.79亿元、124.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15%、15.11%、14.8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0亿元、5.24亿元、5.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7%、13.96%、12.81%,EPS分别为0.47元/股、0.54元/股、0.61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11.74倍、10.30倍、9.1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023-09-04 | 华鑫证券 | 黄俊伟,华潇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业绩逆势增长,数字化转型布局长远 | 查看详情 |
华建集团(600629)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实现收入35.1亿元,同比+22.59%;归母净利1.85亿元,同比+22.9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4.39% 投资要点 业绩逆势增长,经营质量边际向好 公司2023H1实现收入/归母净利分别35.1亿元/1.85亿元,分别同比+22.59%/+22.92%。分季度来看,2023Q1/Q2收入分别为16.86亿元/18.27亿元,同比+7.41/+40.98%;2023Q1/Q2归母净利分别为0.88亿元/0.97亿元,同比+0.86%/+53.32%;2023Q1/Q2扣非归母净利分别为0.77亿元/0.49亿元,同比+42.7%/-12.91%。分业务看,工程承包/工程设计分别实现收入10.85/21.14亿元,同比增长52.13%/14.56%。公司收入增长主要原因或为2022年Q2上海疫情封控导致低基数以及订单持续增长所致。 盈利方面,2023H1公司毛利率22.52%,同比减少2.45pct。单季度来看,2023Q2毛利率为21.6%,同比减少6.37pct,环比减少1.93pct。公司毛利率下降主要系公司上半年毛利率较低的工程承包业务增速较快,占比提升所致。 费用端,公司2023H1综合费用率为16.54%,同比减少2.51pct。拆分来看,2023H1公司的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8%/12.56%/2.99%/-0.08%,同比+0.07/-1.9/-0.54/-0.13pct。综合费用率下降主要源于公司收入增加带来的规模效应,管理费用下降较为显著。 现金流方面,2023H1公司经营现金流-6.57亿,去年同期为-10.00亿。2023H1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5.50%,同比下降1.11pct。公司经营质量不断提升,资产质量不断好转趋势显著。 上半年订单高增,城中村建设利好公司发展 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61.22亿元,同比增长30.38%,其中设计咨询合同38.43亿元,同比增长13.44%;工程承包合同22.79亿元,同比增长74.23%。 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城中村改造政策,上海作为核心改造的超大城市之一,预计在2023-2025年间,新启动3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约每年10个改造项目。公司凭借客户+标杆项目品牌,有望充分享受城中村带来的新增量。一方面,公司与上海电气、上海建工、上海文旅局等重要客户签订战略协议,深化项目合作。另一方面,公司打造了一批城中村重点示范项目,包括三林楔形绿地、上海蟠龙天地、三林滨江南片区(西区)等项目,其中公司承接的三林楔形绿地项目,是上海市3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也是2023年上海市重大工程之一。未来,华建集团凭借着优质客户资源与标杆项目的品牌优势,有望充分享受城中村带来的新增需求,保障订单持续高增。 战略布局长远,公司数字化转型持续发力 据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6月20号信息,公司管理层在调研科技创新及数字化转型工作中表示,明确提出华建集团目前在数字化需求上的两大方面:(1)提高施工图绘制效率,从方案到扩初还是需要设计师主导,但施工图绘制可以通过各种先进工具提高效率;(2)需要前瞻性思维,通过AIGC的设计辅助,不断创造灵感。 公司自身同时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在建筑操作系统方面,华建数创自主研发了ArctronArcOS系统,是以“建筑时空数据库”为核心、跨学科交叉融合、综合数字孪生技术的一体化完整闭环的智慧建筑操作系统,目前已获得多项荣誉奖项,包括全国国企数字场景创新大赛的二等奖和上海市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创新大赛卓越奖等。向未来看,华建集团凭借其在AI+设计领域的持续研发投入,有望引领设计行业向数字化转型。 盈利预测 基于公司的订单表现,我们维持公司业绩预测2023-2025年主营收入分别为94.91、110.64、129.19亿元,EPS分别为0.61、0.83、1.0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4、7.6、5.8倍。考虑到公司是设计领域的数字化龙头,我们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市场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风险;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
2023-05-14 | 华鑫证券 | 黄俊伟,华潇 | 买入 | 维持 | 公司深度报告:行业格局重塑之机将至,AI+战略重估价值可期 | 查看详情 |
华建集团(600629) 投资要点 底蕴深厚业务齐全,工程设计龙头 华建集团历史悠久,有七十余年的深厚底蕴,是国内第一家组建设计集团并上市的国有设计咨询企业,设计了大量优秀作品(东方明珠、上海宾馆等)。其业务以工程设计/承包为双核(近五年占比均在90%以上),同时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公司业绩增长稳健,22Q4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2/0.75亿元,创下史上单季度最高;2023年势头正足,23Q1实现营业利润1.10亿元,再度创下史上单季度最高。现金回流顺畅,2020/2021/2022年收现比分别为102.26%/98.84%/94.9%,处于同行优秀水平;公司2020/2021/2022年ROE分别为5.89%/10.50%/9.91%,从同行较差水平到优于平均水平,ROE改善明显。良好的现金流与显著增强的盈利能力有望促进公司业绩进一步增长。 行业分散待破局,建筑设计未来空间前景可观 建筑设计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A股设计龙头营收占比5年内减少了7.63pct,其原因在于高企的人均薪酬叠加难以提高的人均产值,使得建筑设计上市公司存在人均创利瓶颈,难以实现规模的大幅扩张。2018-2022年,设计板块人均产值仅增长了4.6%,而2022年人均薪酬约27.9万元,以华建集团为例,其人工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重约为50%。然而,当前政策对建筑业信息化与智能化的重点导向叠加“AI+设计”的浪潮,有望带来建筑设计行业的革命性变化,打破人均创收/创利桎梏,重塑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考虑到建筑设计市场规模稳步扩张(据测算未来空间可达8000亿人民币),我们认为,能够突破产值天花板、率先破局的建筑设计企业有望大幅提高国内行业市占率,并赢得建筑业加速出海的扩张红利。 AI+赋能产业,公司迎重大战略机遇 据权威期刊披露,人工智能在部分结构设计环节的效率约为人力的10倍,“AI+设计”有望推动建筑设计进入智能化时代,在降本增效的同时重塑产业逻辑和产业格局。华建集团积极拥抱“AI+”,具有人才、原创设计与科技创新能力、数字化积累与海量的优质数据、布局较早等诸多优势,有望率先在“AI+设计”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公司未来有望在主营业务增长和利润率提升的基础上,叠加规模经济效益,实现市场份额的大幅提升。 公司作为地方优质国企价值重估内在动力充足 目前公司PE仅为22.63x,远低于设计行业平均水平(48.53x);PB为1.89x,同样低于设计行业平均水平(2.05x)。作为地方优质国企,在中特估背景下,具备提升估值的内生动力。其估值修复路径为:1)数字化转型助力价值重估。2)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抓紧一带一路机遇。3)高毛利业务的拓展与ROE的改善,提升的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修复其估值。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94.91、110.64、129.19亿元,EPS分别为0.61、0.83、1.0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7、10.8、8.2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AI+设计”进展不及预期,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海外营收不及预期。 | ||||||
2023-05-03 | 华鑫证券 | 黄俊伟,华潇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扣非净利润历史新高,“AI+设计”方兴未艾 | 查看详情 |
华建集团(600629) 事件 华建集团发布公告: 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86 亿元,同比增长 7.41%;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0.88/0.7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0.86%/42.70%;销售毛利率/扣非净利率分别为 22.53%/4.56%,同比增长 1.04pct/1.12pct。 投资要点 扣非净利润历史新高,业绩逆势增长 收入端: 23Q1 公司实现营收 16.86 亿元,同比增长 7.41%。利润端: 1) 公司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0.88/0.77 亿元 , 分 别 同 比 增 长 0.86%/42.70% ; 2 ) 公 司19/20/21/22/23Q1 实现营业利润 0.80/0.24/0.86/0.72/1.10亿元; 23Q1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 52.55%, 首次突破 1 亿元, 创下历史新高。 利润端变化主要系公司营收、毛利率的同步增加、 公司业务结构改善及收益质量提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显著低于 22Q1) 所致。 费用端: 1)销售毛利率/扣非净利率分别为 22.53%/4.56%,同比增长 1.04pct/1.12pct;2)研发费用 0.43 亿元,同比增长 21.81%;3) 销售费用 0.21 亿元,同比增长 34.38%;4)财务费用由正转负,同比增长-141.48%。 费用端变化主要系公司降本增效、 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开拓市场及募集资金利息收入增加所致。 现金流端: 公司 19/20/21/22/23Q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69/-5.00/-6.44/-9.30/-7.16 亿元,本年度Q1 公司首次逆转往年 Q1 现金流持续恶化的趋势,现金流情况得到改善。我们认为,公司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在疫情的冲击下, 公司主营业务需求下降,同时叠加劳务成本的提升及健康劳动人员的减少,仍能实现营收/利润的同步增长,而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 42.70%, 创下历史新高, 一季度业绩大幅超预期,表现亮眼。 工程设计/承包业务承压,高毛利业务蓬勃发展 23Q1 公司新签合同额 24.75 亿元,同比减少 13.38%。其中工程设计/工程承包分别新签合同 13.11/7.79 亿元,同比减少-14.82%/-22.82%, 主要系疫情冲击导致工程设计/承包业务需求降低及健康劳动人员的减少,随着疫情好转,新签合同情况有望回归正常水平 同时,工程技术管理服务/工程勘察业务新签合同 2.47/1.38亿元,同比增加 18.65%/37.42%。据 2022 年报,工程技术管理服务/工程勘察业务毛利率为 35.26%,为主营业务毛利率最高。 公司高毛利业务蓬勃发展,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开展数字科技创新大赛,培养职工数字素养 2 月 17 日,公司为响应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工作要求,激发集团职工数字创意、营造数字创新文化、塑造数字生态,举办“职工数字科技创新大赛”。主题范围包括:面向业务过程的数字化升级(软件方案/方法论)、面向业务数据的智能化应用(算法/应用报告)、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新业务场景(以数据积累、数字化技术为驱动的新产品/服务方案)。目前活动已进入总决赛投票阶段, 参选作品有: 楼梯建筑结构一体化智能设计和出图软件、人工智能生成技术辅助建筑创意设计、利用人工智能绘画软件 Stable Diffusion 辅助建筑造型设计的方法等。 公司开展数字科技创新大赛有望培养职工数字素养,为进一步布局 AI 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未来受益于“AI+设计”的降本增效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 98.02、 117.73、 142.48亿元, EPS 分别为 0.53、 0.62、 0.72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分别为 18.6、 15.7、 13.6 倍, 维持“买入” 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公司人工智能进展不及预期; 2) 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3)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 | ||||||
2023-04-19 | 华鑫证券 | 黄俊伟,华潇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重新论证募投项目或开启公司“AI+设计”征程 | 查看详情 |
华建集团(600629) 事件 华建集团发布公告:华建集团于2023年4月14日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和第十届监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继续实施的议案》。同意公司重新论证并继续实施全国重点区域属地化分支机构建设项目、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项目、城市建筑数字底座平台建设项目。 投资要点 数字化项目重启,重心或将转向人工智能 公司自2020年开始策划全国重点区域属地化分支机构建设项目、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项目和城市建筑数字底座平台建设项目,2022年4月募集资金到位。然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项目/城市建筑数字底座平台建设项目计划投入1.56/0.63亿元,实际投入均为0元。其中“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内容为:“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打破各管理系统与业务系统的信息孤岛,实现全组织、全业务、全过程的数据治理,实现对建筑设计主业的全面赋能,达到降本增效、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目标”;城市建筑数字底座平台建设项目内容为:“拟围绕公司建筑设计产业生态,搭建支撑城市级大体量核心建筑群三维数据集成与呈现的城市建筑运营数据库,本项目初期将重点建设本地中心城区的城市建筑数字底座平台”。我们认为上述两项募投项目原本的初衷分别为:1)“数据管理中台”提升运营效率;2)“城市建筑数字底座平台建设项目”则和公司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控股子公司华建数创有关。 而在《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继续实施的公告》表示:考虑到ChatGPT、AIGC等人工智能领域突破式的进展对建筑设计、工程咨询等行业带来的深刻影响,公司决定重新论证并继续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项目和城市建筑数字底座平台建设项目。由此我们合理推测,公司重启数字化项目势必考虑到人工智能技术突破这一重要催化剂,项目内涵或将从数字化转型与城市数字平台建设转变为进军ChatGPT、AIGC等人工智能领域,发展“AI+设计”未来可期。本次重启或将为公司ChatGPT、AIGC等人工智能领域带来2.2亿投资,约为数字化主业子公司华建数创注册资本两倍。 “AI+设计”降本增效,有望重塑行业格局 人均产值难以提升为工程设计行业的一大痛点,要实现营收的快速增长只能依赖人员的大量扩充。我们测算,设计板块15家上市公司2021年人均创收83.6万元,最高/最低的汉嘉设计/杰恩设计分别为139.7万元/43.5万元。2017-2021年设计板块人均产值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增长了25.9%,扣除工程业务,人均产值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几乎停滞。同时,工程设计行业正处于存量竞争时代,公司对人员大量扩充存在顾虑,订单增长与人员扩充不匹配将导致对业绩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工程设计行业集中度较低。 根据清华大学发表于2021年的《Automated structural design of shear wall residential buildings using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一文中所涉及的算法,人工智能在部分结构设计环节的效率约为人力的10倍,降本增效显著,解决行业痛点可期。 未来,人工智能有望深度影响工程设计行业,重塑行业格局。我们认为:1)数字化程度高、能力强的工程设计企业将受益于“AI+设计”的降本增效。2)AI+设计有望解决行业痛点、提高工程设计行业集中度。华建集团作为数字化程度高、能力强的工程设计企业龙头,将充分受益于AI对工程设计行业的改造。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98.02、117.73、142.48亿元,EPS分别为0.53、0.62、0.7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2、10.3、8.9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投资不及预期;2)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不及预期;3)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 | ||||||
2023-04-12 | 中国银河 | 龙天光 | 买入 | 维持 | 毛利率有所提升,数字化转型加快 | 查看详情 |
华建集团(600629) 核心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 2022 年年度报告。 业绩符合预期,新签合同承压。 公司 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80.40 亿元, 同比下降 11.21%, 归母净利润 3.85 亿元, 同比增长 17.6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61 亿元, 同比增长2.29%,业绩符合预期。 其中, 受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以及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 工程承包业务实现收入 26.38 亿元,同比减少 28.36%。 2022 年,公司新签合同额 119.35 亿元,同比下降 5.44%。其中,设计咨询合同 73.64 亿元,同比下降 3.46%;工程承包合同 45.71 亿元,同比下降 8.47%。国内市场开拓受外部环境影响较为明显,新签外地合同 43.88亿元,同比下降 20.96%。 毛利率有所提升, 财务费用大幅下降。 公司 2022 年综合毛利率为 23.81%,较上年同期上升 3.46pct,一方面, 各业务板块毛利率均较上年同期增长, 工程设计业务毛利率为31.03% , 同比 增长 1.47pct , 工 程 承 包 业务 毛利 率 为8.02%,同比增长 1.48pct,工程技术管理及勘察业务毛利率为 35.26%,同比增长 3.25pct,信息化服务及销售业务毛利率为 19.25%,同比增长 3.02pct; 另一方面, 2022 年毛利率较高的工程设计咨询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由上年 59%提升至 67%。 2022 年公司期间费用总体稳定, 财务费用变化较大,同比减少 81.45%,主要系公司通过资金集中现金管理,减少贷款和发行低利率的超短融资券等。 聚焦本地重大项目建设, 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2022 年,公司利用区位优势, 加强对上海本地重大项目、重点关注项目的协调管理,重点聚焦世博文化公园、三林滨江楔形绿地、北外滩核心区等项目总体推进。参与上海市重大工程 67 个,已完工 22 个;参与的医疗保障类项目累计已达217 项,签约合同额超 1.5 亿,其中上海 209 项,外地 8项,累计参与总床位数规模达 444,265 床。 在工程数字化方面,子公司华建数创研发自主可控的 Arctron ArcOS 系列产品已迭代至 2.0 版本,基于 Arctron ArcOS 研发了建筑级数字底座产品 Building ArcBase 和城市级数字底座产品 CityArcBase,并以自有核心产品持续推进“数字孪生”和“智慧赋能”两大业务板块。在数字孪生板块,基于 BIM 及 CIM等技术,致力于城市数字孪生的建设,在浦东机场 T3 航站楼、太原机场改扩建工程、金桥集团 CIM 平台等项目中进行了深入应用。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组建设计集团并上市的国有设计咨询企业, 数字化转型有望打开公司新的成长空间。预计公司 2023 年营收为 95.48 亿元,同比增长 18.76%,归母净利润为 4.64 亿元,同比增长 20.43%, EPS 为 0.48 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 PE 为 11.24 倍,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订单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数字化转型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023-04-02 | 华鑫证券 | 黄俊伟,华潇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单季度净利润创历史新高,静待新业务盈利改善 | 查看详情 |
华建集团(600629) 事件 华建集团发布 2022 年年度报告:公司 2022 年营业收入80.40 亿元,同比下降 11.21%;归母净利润 3.85 亿元,同增17.62%;扣非归母净利润 2.61 亿元,同增 2.29%。 投资要点 业绩稳健增长,利润率稳步提升 2022 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0.40 亿元, 同比下降11.21%;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 3.85/2.61 亿元,同增 17.62%/2.29%;实现毛利率/净利率为 23.88%/5.52%,同增 3.45pcts/1.20pcts;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期末现金余额/收现比为 4.62 亿元/34.19 亿元/94.90%,同比减少3.20 亿元/增加 7.49 亿元/下降 3.94pcts;资产负债率为68.53%,同比下降 4.62pcts; 变动原因如下: 1) 受国内疫情形势反复等外部环境影响,公司新签合同及收入(尤其是工程总承包板块营收同比下降 28.36%) , 致使营业收入出现下滑; 2) 毛利率上升,主要系公司工程承包业务的营业成本下降较多(同比下降 29.49%), 导致营业总成本减少, 叠加收购下属控股公司景域园林因业绩对赌确认的补偿款较上年同期增加 1,847 万元提升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所致。 3) 经营性现金流略有下滑,主要系国内经济下行, 公司主业实收较上年同期下降所致。 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88 亿元,同增 3.00%;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32/0.75 亿元, 同增116.14%/118.17%, 单季度净利润创上市以来新高;实现毛利率/净利率 24.21%/5.62%,同增 3.79pcts/2.44pcts, 经营效率稳步提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 12.84 亿元,同比增加 1.04 亿元, 季度现金流状况有所改善。 工程承包业务短暂承压, 2023 或柳暗花明 分业务来看, 2022 年公司工程设计/工程承包/工程技术管理与勘察/信息化服务及销售/其他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6.01/26.38/7.52/0.32/0.16 亿 元 , 同 比 变 化 +1.5%/-28.4%/-5.0%/-0.8%/-0.9%,其中工程承包业务营收下降幅度较大,主要系 2022 年华东地区曾因疫情出现大范围封锁、 疫情反复等客观原因所致,导致该业务板块营收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预计未来随着疫情消散,相关业务有望得到显著修复。 分地区来看,公司上海/外地/海外项目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2.42/37.54/0.29 亿元,同比变化-19.1%/+0.2%/-46.1%。 孵化新业务致分红率尚低,开拓建筑信息化领域未来可期 2022 年度, 公司分红 0.19 亿元,分红率为 5.04%。 分红率尚低, 主要系公司仍处于快速扩张期, 培育业务开拓新兴市场仍需较大资金投入,为实现稳健发展满足全体股东长远利益, 公司须保留一定留存收益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公司旗下子公司华建数创 2022 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9134.2万元,同增 16.6%, 2018-2022 年五年营业收入 GAGR 达58.8%,近年智慧建筑领域的咨询业务发展迅猛。 我们认为未来伴随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公司将受益于华建数创过去数年的技术及数据资源积累, 智慧建筑领域的新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的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 98.02、 117.73、 142.48亿元, EPS 分别为 0.53、 0.62、 0.72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分别为 9.9、 8.4、 7.3 倍,给予“买入” 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应收账款回款风险;(2)基建投资不及预期;(3)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