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通市值:292.24亿 | 总市值:639.07亿 | ||
| 流通股本:25.98亿 | 总股本:56.81亿 |
国联民生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3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2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025-09-03 | 开源证券 | 高超,卢崑 | 买入 | 维持 | 国联民生2025中报点评:并表民生证券,收入跨越式提升 | 查看详情 |
国联民生(601456) 并表民生证券,收入跨越式提升,看好协同效应 2025H1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40.1/11.3亿元,同比269%/+1185%,单Q2归母净利润7.5亿元,环比+100%。年化加权平均ROE5.0%,同比+4pct,期末杠杆率(扣客户保证金)2.93倍,环比+0.12倍。公司发行股份收购民生证券于2025年1月3日完成过户,公司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1.9/22.9/27.3亿元,同比+451%/+5%/+19%,当前股价对应PB1.3/1.2/1.2倍,看好公司整合民生证券后的协同效应,维持“买入”评级。 经纪和投行收入同比高增,并表民生证券实现跨越式提升 (1)上半年经纪业务净收入9.05亿,同比+224%,受益于市场交易活跃以及并表后客户增加。上半年公司新增客户数11.76万户,累计总客户数达345.59万户;金融产品销售规模(不含现金管理产品)870.20亿元,期末金融产品保有量314.36亿元。基金投顾业务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基金投顾保有规模97.08亿元。(2)上半年投行净收入5.3亿元,同比+214%,并表民生证券带来投行能力跨越式提升,IPO项目3单,承销规模15亿(2024H1为1单,规模0.17亿),再融资项目3单,承销规模11亿(2024H1为1单,规模2.78亿),债券承销发行数量245单,规模740亿(2024H1为81单,规模209亿)。(3)资管净收入3.6亿,同比+14%,公司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受托资金1984.17亿元,同比+59%,集合资管AUM980亿,同比+183%。 投资收益大幅提升,权益自营跑赢沪深300指数 (1)上半年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1亿,同比+456%,自营投资收益率2.5%(2024H1为0.8%)。权益投资围绕杠铃策略,以红利价值股配置为盾,精选成长股为矛,充分抓住第二季度以来市场的上升行情,重点配置有色、医药、军工等行业,实现了较高的投资收益,收益率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预计股权衍生品低基数+市场回暖原因实现同比高增,固收整体稳健。(2)利息净收入0.27亿元,利息收入/利息支出为9.3/9.1亿,公司两融规模172亿,市占率0.93%。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影响投资收益;整合效果具有不确定性。 | ||||||
| 2025-09-02 | 国信证券 | 孔祥,陈莉 | 增持 | 维持 | 整合初见成效 | 查看详情 |
国联民生(601456) 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11亿元,同比+47.4%(本数基于2024年上半年国联与民生证券的合计值,后续同比均采用此口径);实现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166.9%;对应EPS为0.20元,ROE为2.52%,同比+2.04pct。公司投资收益增加,经纪业务受益于市场活跃度提升,同时公司整合民生证券,在区域转型过程中发挥竞争力。 自营规模持续扩张,权益分帐户构建。上半年,公司自营实现营业收入20.97亿元,同比+94.3%;公司金融投资资金为926.72亿元,较年初增加131亿元,增长16.51%。其中,TPL账户为749.28亿元,较年初增加103亿元,增长15.94%;OCI权益账户为112亿元,较年初增加38亿元,增长40.51%。 经纪业务地域互补明显,基金投顾业务续增长。上半年,公司经纪业务实现 收入9.05亿元,同比+22.6%。截至上半年,公司货币资金315.33亿元,较 同期增加24.69亿元,同比+8.5%;基金投顾保有规模97.08亿元,业务规模持续增长。整合后,国联民生的分支机构覆盖长三角及豫鲁地区,形成全国性的布局,整体竞争力提升。 股权融资规模有所降低。上半年,公司投行业务实现收入5.31亿元,同比-9.6%。上半年,公司股权融资完成IPO项目及再融资项目(含并购重组配套融资)共6单,合计承销金额26.20亿元,同比(民生证券2024年上半年募集资金45.69亿元)有所降低;股权承销家数和承销收入分别位列行业第8位和第5位。整合后,民生证券的投行业务优势还有持续提升空间。资管及信用稳中有增。上半年,公司实现信用业务收入0.27亿元,同比+120.3%;其中,利息收入9.34亿元;利息支出9.08亿元。同期实现资管业务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0.6%。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资本市场波动,汇率波动,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等。投资建议:基于公司整合民生证券后业务协同初见成效,同时市场交投活跃,我们对公司的2025-2027年的盈利预测分别上调85.8%/81.8%/71.1%,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8.1/20.0/21.4亿元,同比增长89.7%/10.9%/6.8%,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38.5/34.7/32.5x,PB为2.1/2.0/1.9x。 | ||||||
| 2025-08-29 | 东吴证券 | 孙婷,何婷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中报点评:并表民生证券,叠加自营实现高收益,经营业绩大幅提升 | 查看详情 |
国联民生(601456) 投资要点 事件:国联民生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269.4%;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1185.2%;对应EPS0.20元,ROE2.5%,同比+2.0pct。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5亿元,同比+168.4%,环比+56.7%;归母净利润7.5亿元,同比+145.1%,环比+99.7%。业绩大幅增长一方面是由于一季度并表民生证券,另一方面是由于二季度公司实现较高的投资收益,收益率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 资本市场转暖叠加并表影响,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超200%: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经纪业务收入9.0亿元,同比+223.8%,占营业收入(剔除其他业务收入)比重22.6%。全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15703亿元,同比+63.3%。公司两融余额175亿元,较年初+51%,市场份额0.9%,较年初+0.3pct,全市场两融余额18505亿元,较年初-0.8%。公司保持基金投顾行业领先,基金投顾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5H1公司基金投顾保有规模97.08亿元,同比增长40%。 并表民生证券,协同效应逐步显现,投行业务收入增幅超200%。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投行业务收入5.3亿元,同比+214.1%。股权主承销规模13.1亿元,同比+160.2%,排名第26;其中IPO1家,募资规模4亿元;再融资2家,承销规模9亿元。债券主承销规模424亿元,同比+57.1%。排名第27;其中公司债、ABS、金融债承销规模分别为235亿元、151亿元、39亿元。 资管业务收入稳步提升:2025年上半年实现资管业务收入3.6亿元,同比+14.4%。截至2025H1资产管理规模2965亿元,同比+137.5%。伴随并表中融基金、国联资管开业,公司资管业务收入稳步提升。 红利为盾,成长为矛,自营实现高收益。2025年上半年实现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21.0亿元,同比+458.8%;公司自营围绕杠铃策略,以红利价值股配置为盾,精选成长股为矛,充分把握二季度以来市场的上升行情,实现了较高的投资收益,收益率大幅跑赢指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市场交投活跃以及公司自营业务具有高弹性,我们上调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6、21.0、22.1亿元(前值为8.78、10.07、10.76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444%、-3%、+5%。公司当前市值对应PB估值分别为1.33x、1.29x、1.25x。我们依旧看好公司与民生证券的后续整合成效,公司综合实力有望实现大幅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整合效果不及预期;2)权益市场大幅波动;3)行业监管趋严。 | ||||||
| 2025-04-30 | 国信证券 | 孔祥,陈莉 | 增持 | 维持 | 业务整合推进,自营投资反转 | 查看详情 |
国联民生(601456) 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5.62亿元,同比+800.98%;实现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271.95%;EPS为0.08元,同比+200.00%;ROE为0.96%,同比+2.19pct。分条线看,一季度投资、经纪、投行、资管、信用业务分别实现收入7.09、4.69、1.74、1.62、-0.05亿元,同比分别为+573.27%、+333.69%、+124.54%、+13.82%、+82.53%。投资业务表现靓丽,经纪业务大幅提升,助力一季度业绩提升。 自营投资:TPL和OCI权益持续构建,自营规模扩张。2025Q1,公司自营实现营业收入7.09亿元,同比+573.27%;公司金融投资资金较年初增加351.9亿元,季末持仓838.76亿元,同比+72.29%,其中,TPL账户增加278亿元,季末持仓656.87亿元,同比+73.22%;OCI权益账户增加60亿元,季末持仓112亿元,同比+115.11%,自营规模扩张显著。 经纪及财富管理:经纪业务提升,金融产品代销及保有量增加。2025Q1,公司经纪业务实现收入4.69亿元,同比+333.69亿元。截至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323.36亿元,较年初增加169.2亿元,增长109.81%,其中,客户资金存款为246.63亿元,较年初增加135.7亿元,增长122.25%,货币资金大幅增长主因系客户资金存款增加。同期公司代理买卖款较年初增加173.08亿元,增长120.9%。2024年,年代销规模402.78亿元,同比+118.9%;金融产品保有量209.56亿元,同比+8.4%。 投行业务:债券融资业务贡献业绩。2025Q1,公司投行业务实现收入1.74亿元,同比+124.54%亿元。据Wind数据显示,当季度公司债券承销规模为338.74亿元,同比+197.90%,市场份额为1.04%,较去年同期提升0.64pct;公司股权融资5.59亿元,市场份额0.67%,市场排名第25。整合民生证券后,投行业务实力有望持续提升。 资管及信用业务。2025Q1,公司实现信用业务-0.05亿元,同比+82.53%。其中,利息收入4.73亿元,同比+52.58%;利息支出4.77亿元,同比41.54%。同期实现资管业务收入1.62亿元,同比+13.82%。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资本市场波动,汇率波动,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等。 投资建议:我们对公司的盈利预测维持不变,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72/11.02/12.51亿元,同比增长144.6%/13.4%/13.5%,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55.3/48.8/43.0x,PB为1.0/1.0/1.0x。公司当前已经成功整合民生证券,后续协同效应或将逐步显现,民生证券经纪网络、投行实力及资本基础将逐步为公司贡献业绩。我们对公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 2025-04-30 | 东吴证券 | 孙婷,罗宇康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一季报点评:并表民生证券,经营业绩大幅提升 | 查看详情 |
国联民生(601456) 投资要点 事件:国联民生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同比+801.0%;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大幅扭亏为盈;对应EPS0.08元,ROE1.0%,同比+2.2pct。25Q1公司主动把握市场机遇,持续推进各项业务发展,同时将民生证券纳入财务报表合并范围。 资本市场转暖叠加并表影响,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超300%:2025Q1公司经纪业务收入4.7亿元,同比+333.7%,占营业收入比重30.1%。全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17031亿元,同比+70.3%。公司两融余额181亿元,较上年同期+87%,较2024年末+57%;市场份额0.9%,较年初+0.3pct。全市场两融余额19187亿元,较年初+24.8%。公司保持基金投顾行业领先,基金投顾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4年末公司基金投顾保有规模92.38亿元,同比增长40.10%。 并表民生证券,协同效应逐步显现,投行业务收入增幅超100%,债券承销规模增长近两倍:2025Q1公司投行业务收入1.7亿元,同比+124.5%。1)股权投行:股权主承销规模5.6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24Q1公司未有股权项目发行),排名第27;其中IPO1家,募资规模4亿元;再融资1家,承销规模2亿元。公司IPO储备项目2家,排名第23,其中两市主板2家。2)债券投行:债券主承销规模329亿元,同比+189.1%,排名第20;其中公司债、地方政府债、ABS承销规模分别为139亿元、111亿元、58亿元。 资管业务收入稳步提升:资管业务收入1.6亿元,同比+13.8%。2024年末公司资产管理规模1425亿元,同比+21.5%。伴随并表中融基金、国联资管开业,公司资管业务收入稳步提升。 自营业务大幅改善: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7.1亿元,同比大幅扭亏为盈(24Q1为-1.5亿元);调整后投资净收益(含公允价值、汇兑损益、其他综合收益)8.2亿元,同比+286.5%。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结合公司2025年一季度经营情况,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8、10.07、10.76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121%、+15%、+7%,预计2025-2027年公司EPS分别为0.15、0.18、0.19元/股。公司当前市值对应PB估值分别为1.29x、1.26x、1.24x。我们依旧看好公司与民生证券的后续整合成效,公司综合实力有望实现大幅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整合效果不及预期;2)权益市场大幅波动;3)行业监管趋严。 | ||||||
| 2025-04-15 | 太平洋 | 夏芈卬,王子钦 | 买入 | 维持 | 国联民生2024年年报点评:践行财管转型,期待整合成效 | 查看详情 |
国联民生(601456) 事件:国联民生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83亿元,同比-9.21%;实现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40.80%;加权平均ROE为2.19%,同比-1.70pct。 财管业务稳健发展,资管业务布局完善。公司轻资本业务贡献主要营收,报告期内,经纪及财管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分别实现收入9.82、3.40、7.07亿元,同比分别+31.21%、-34.18%、+51.36%。1)经纪及财管业务方面,累计总客户数同比+12.59%至195.50万户,期末金融产品保有量同比+8.41%至209.56亿元,基金投顾保有规模同比+40.10%至92.38亿元。2)投行业务方面,股权、债券承销金额合计分别为26.50、402.68亿元,同比分别-33.01%、-21.93%。3)资管业务方面,2024年5月国联资管正式揭牌运营,截至报告期末受托资金同比+21.52%至1425.33亿元。 重资本业务对营收形成主要拖累。报告期内,公司信用交易业务收入为2.55亿元,同比-23.14%,主要系其他债券投资规模下降、融资规模增加所致;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同比-1.12亿元,应付债券利息支出同比+1.18亿元。报告期内,公司证券投资业务收入为2.17亿元,同比-67.78%,主要系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减少所致;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同比+11.83亿元至3.03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同比-17.78亿元至-8.32亿元。 并购民生证券完成,关注后续业务协同。当前公司已完成对民生证券99.26%股权的收购事项,并募集配套资金用于发展民生证券业务。后续来看,民生证券投行业务特色和区域优势有望与公司形成业务互补和区域互补,民生证券并表后也将进一步增强公司资本实力,提升长期发展动能。 投资建议:公司积极推动买方投顾向广义财富管理转型,收购民生证券将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2.39、48.56、54.6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81、10.61、12.41亿元,EPS为0.16、0.19、0.22元/股,对应4月11日收盘价的PE估值为63.24、52.51、44.8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大幅波动、整合效果不及预期、监管政策收紧 | ||||||
| 2025-03-27 | 东吴证券 | 孙婷,罗宇康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年报点评:投资收益拖累整体业绩,泛财富管理业务表现良好 | 查看详情 |
国联民生(601456) 投资要点 事件:国联民生发布2024年年报:1)实现营业收入26.8亿元,同比-9.2%;归母净利润4.0亿元,同比-40.8%;对应EPS0.14元,ROE2.2%,同比-1.7pct。2)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同比+51.3%,环比-26.2%;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环比-99.5%。 Q4市场活跃度回升情况下经纪业务收入高增,融资规模增加致利息净收入降幅较大:1)2024年全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11853亿元,同比+23%,全市场两融余额18646亿元,较年初+13%。在此背景下,公司2024年经纪业务收入7.2亿元,同比+39.4%,占营业收入比重26.9%;其中Q4单季度经纪业务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156%。2)2024年利息净收入-1.0亿元,同比下降223%,主要系公司融资规模增加、其他债权投资规模下降所致。公司2024年融出资金116亿元,较年初+14%,市场份额0.6%,较年初持平,全市场两融余额18646亿元,较年初+12.9%。 股权承销仍承压,投行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024年公司投行业务收入3.4亿元,同比-30.7%。股权主承销规模22.3亿元,同比同比-49.8%,排名第20;其中IPO0家,募资规模0亿元;再融资22家,承销规模22亿元。债券主承销规模605亿元,同比-6.2%,排名第29;其中ABS、公司债、金融债承销规模分别为336亿元、260亿元、8亿元。 国联资管开业,资管业务收入再上新台阶:2024年公司资管业务收入6.6亿元,同比+49.0%。资产管理规模1425亿元,同比+21.5%,预计主要系中融基金并表、国联资管开业的影响。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下降,拖累自营投资收益:2024年公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9.8亿元,同比-21.5%,主要系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减少所致(同比-188%至-8.3亿元);第四季度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0.5亿元,同比-57.3%。2024年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8.03亿元,同比+252%。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已发行定增收购民生证券股份,结合公司2024年经营情况,我们调整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8、10.07亿元(前值分别为10.30、11.4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21%、+15%。预计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76亿元,对应增速6.80%。预计2025-2027年公司EPS分别为0.15、0.18、0.19元/股,当前市值对应PB分别为1.29x、1.27x、1.25x。我们依旧看好公司后续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并驾齐驱,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整合效果不及预期;2)权益市场大幅波动;3)行业监管趋严。 | ||||||
| 2025-03-27 | 开源证券 | 高超,卢崑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投资收益拖累业绩,看好收购民生证券的协同效应 | 查看详情 |
国联民生(601456) 投资收益拖累业绩,看好收购民生证券的协同效应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26.8/4.0亿元,同比-9%/-41%,单Q4归母净利润0.02亿元,业绩低于我们预期。2024年加权平均ROE2.19%,同比-1.7pct,期末杠杆率(扣客户保证金)4.4倍,较年初+0.1倍。全年来看经纪、资管业务同比+39%/+49%,投行与投资业务同比-31%/-20%拖累业绩。公司发行股份收购民生证券于2025年1月3日完成过户,因民生证券未披露单独的2024年报,我们暂不进行合并后公司的盈利预测,不考虑民生证券合并影响,我们下调2025-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5/11.4/14.4亿元(前值12.3/16.1),同比+115%/+33%/+26%,对应2025-2027年EPS分别为0.3/0.4/0.5元。当前股价对应PB1.6/1.5/1.5倍,看好公司收购民生证券后的协同效应,维持“买入”评级。 投资业务亏损叠加业务管理费增加拖累业绩,经纪、资管、两融业务改善2024Q4单季度公司调整后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0.02亿元,同比+51%/扭亏,环比-26%/-99%,经纪业务环比高增符合预期,衍生品业务浮亏或是主要拖累项,同时业务及管理费计提增加41%也对业绩有负面影响。2024Q4经纪、投行、资管、利息净收入、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别为3.2/0.75/1.8/0.3/0.5亿元,同比+156%/+18%/+18%/扭亏/-44%,环比+169%/-21%/+3%/扭亏/-91%,四季度市场交易量活跃,公司经纪、资管、利息净收入有所改善,投资业务构成明显拖累,或因衍生品相关业务影响,市场波动影响场外期权业务。 完成收购民生证券,关注后续整合与业务协同效果 (1)公司发行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方案于2024年12月27日获证监会核准,2025年1月3日完成发行股份收购民生证券的过户,股份数量由28.3亿股增加至54.7亿股(发行价格11.17元/股)。2月7日完成公司名称和注册资本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3月10日完成配套募资20亿元,股份数量增加至56.8亿股(发行价格9.59元/股)。(2)2024Q1-3民生证券净利润5亿元,期末净资产163.3亿元,假设4季度净利润2亿元,2024全年净利润7亿元,ROE约为4.3%。据Wind,公司归母净资产(LF)498亿元,当前公司股价10.95元,市值622亿,PB(LF)1.25倍。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影响投资收益;整合效果具有不确定性。 | ||||||
| 2025-03-27 | 国信证券 | 孔祥,王德坤 | 增持 | 维持 | 投顾特色突出,静待协同成效 | 查看详情 |
国联民生(601456) 核心观点 公司公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26.83亿元,同比-9.2%;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40.8%;加权平均ROE2.19%,同比-1.70pct。Q4实现营收6.78亿元,同比+51.3%,环比-26.2%;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扭亏,环比-99.4%。分业务来看,全年营收增速:经纪+39.4%、投行-30.7%、资管+49.0%、利息-223.5%、投资-21.6%,全年营收占比:经纪26.8%、投行12.6%、资管24.6%、利息-3.7%、投资36.3%。经纪及资管为全年及Q4主要增长项。 经纪及财富管理:财富管理客户数及AUM保持增长,基金投顾规模快速扩张。 公司全年新增财富客户21.86万户,累计总客户195.50万户,同比+12.6%。全年代销规模402.78亿元,同比+118.9%;金融产品保有量209.56亿元,同比+8.4%。基金投顾业务渐具现代财富管理业务雏形,策略团队收益率远超市场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期末投顾保有规模92.38亿元,同比+40.1%。经纪业务方面,公司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客户交易资金留存情况良好,Q4末客户资金+备付金142.42亿元,环比+8.2%;融出资金115.51亿元,环比+31.9%;代理买卖证券款145.65亿元,环比+11.3%。 投行业务:整合民生证券后业务实力显著增强,静待市场复苏重启增长潜力。 2024年,民生证券股承规模65.11亿元,排名行业第10;IPO承销规模38.96亿元,排名行业第6。当前,股票市场景气度正处于逐步提升趋势,若股权融资市场复苏,民生证券的投行业务实力将对整体业务产生较大正面影响。自营投资:TPL账户债券增加,股票及公募基金减少,OCI权益占比提升。期末公司TPL资产结构:债券232.48亿元,占比61.3%;股票19.76亿元,5.2%;公募基金44.94亿元,占比11.9%;其他82.03亿元,占比21.6%。期末OCI权益持仓52.01亿元,占全部金融资产的10.7%(vs2023年末7.2%)。年末公司有效杠杆率4.46倍,较年初小幅提升,年末金融资产投资、融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资产运用规模较年初有小幅增长。 风险提示:股票市场景气度下降、投顾业务发展不及预期,与民生证券合并后协同不及预期,政策风险等。 投资建议:基于公司年报数据及资本市场的表现,我们对公司2025年和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9.77%和9.71%,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72/11.02/12.51亿元,同比增长144.6%/13.4%/13.5%,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61.48/54.22/47.99x,PB为1.12/1.11/1.09x。公司当前已经成功整合民生证券,后续协同效应或将逐步显现,民生证券经纪网络、投行实力及资本基础将逐步为公司贡献业绩。我们对公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 2024-12-29 | 国信证券 | 孔祥,王德坤 | 增持 | 维持 | 重大事件点评:整合落地,实力提升 | 查看详情 |
国联证券(601456) 事项: 公司12月28日发布《关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等事项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及核准批复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司发行股份购买民生证券股权事项获得证监会同意。公司此前公告,拟发行26.40亿股、募资294.92亿元用于收购民生证券,发行股本占发行后上市公司总股本的48.25%。此外,公司还将募集配套资金20亿元用于业务发展。 国信非银观点:收购民生证券将显著增强公司实力。第一,合并后业务规模显著扩大。以2024年前三季度数据为例,合并后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等指标均较当前公司增长110%以上。以2023年三季度末数据为例,合并后上市公司总资产、总负债规模均较当前公司增长约60%,净资产及归母净资产增长约90%。第二,公司与民生证券优势互补,合并后各业务条线实力均增强,投行及经纪增强最明显。以2023年数据及2024年上半年数据为例,合并后上市公司经纪业务净收入规模约为当前公司的2.6倍,投行业务净收入约3-5倍,资管业务净收入约1.1倍。此外,合并后上市公司生息资产、投资资产规模显著扩大,利息净收入及投资收益也大幅增长。考虑到公司在基金投顾等买方财富管理领域布局较早,资产规模稳步扩张且杠杆率高于行业均值,与民生证券合并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我们看好公司后续各项主要业务的市占率提升。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4-26年EPS分别为0.18元、0.31元、0.35元。维持公司“优于大市”评级。 评论: 证监会同意国联证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 公司12月28日发布《公告》,公告证监会同意事项:(1)同意公司向相关交易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事项;(2)同意公司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20亿元的注册申请;(3)核准沣泉峪成为公司主要股东;(4)核准公司成为民生证券主要股东;(5)核准国联集团成为民生证券、民生基金、民生期货实控人。 关键财务指标明显增长,各业务线实力全面提升。公司与民生证券均为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双方在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信用交易业务及证券投资业务均有布局,且业务具备一定规模。民生证券拥有在全国广泛分布的经纪业务分支机构及具有竞争优势的投资银行业务,双方合并后,上市公司的业务规模显著增长,业务布局更加均衡,各个业务线实力得到全面提升。 规模方面,合并后上市公司利润表规模及资产负债表规模大幅扩张。以2024年前三季度数据为例,合并后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等指标均较当前公司增长110%以上。以2023年三季度末数据为例,合并后上市公司总资产、总负债规模均较当前公司增长约60%,净资产及归母净资产增长约90%。 公司与民生证券优势互补,合并后各业务条线实力均增强,投行及经纪增强最明显 业务条线方面,经纪业务及投行业务实力增长最为明显。以2023年数据及2024年上半年数据为例,合并后上市公司经纪业务净收入规模约为当前公司的2.6倍,投行业务净收入约3-5倍,资管业务净收入约1.1倍。此外,合并后上市公司生息资产、投资资产规模显著扩大,利息净收入及投资收益也大幅增长。 从业务优势方面看,民生证券的投资银行业务实力突出,近年来民生证券采取“投资+投行+投研”的经营模式,以投资银行业务为特色,以研究业务为支撑,同时大力发展固定收益投资业务与股权投资业务,实现投资银行业务、机构研究业务与股权投资业务的相互促进,并形成了一定优势;而国联证券在财富管理、基金投顾、资产证券化以及衍生品业务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及优势。 从区域优势方面看,民生证券分支机构网点重点覆盖河南地区,在河南地区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国联证券在无锡及苏南地区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行业并购:整合不断落地,龙头定价能力提升,尾部风险化解 证券业重组事件也在不断落地。行业整合对金融机构产生多重影响,表现在提升头部定价能力,化解尾部风险等。具体来看,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金融行业作为经济融资的引擎,在维护经济金融稳定、扶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作用巨大;二是有利于行业龙头定价,尤其是整合带来的集中度提升促进扶优去弱;三是有利于化解尾部风险,避免中小机构因流动性、资产质量等陷入危机。在政策鼓励叠加行业发展趋势下,金融机构整合事件或将持续涌现。 投资建议:看好合并后上家公司各项业务市占率提升,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考虑到公司在基金投顾等买方财富管理领域布局较早,资产规模稳步扩张且杠杆率高于行业均值,与民生证券合并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我们看好公司后续各项主要业务的市占率提升。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股东回报摊薄的风险,资本市场波动的风险,整合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