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8543.90亿 | 总市值:11597.01亿 | ||
流通股本:208.24亿 | 总股本:282.65亿 |
中国人寿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5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4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6-23 | 华源证券 | 陆韵婷 | 买入 | 首次 | 资产负债匹配良好,分红险转型处于行业领先 | 查看详情 |
中国人寿(601628) 投资要点: 中国人寿25年1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5%至288亿元,归母净资产较年初增加4.5%至5325亿元,表现稳健,具体来看: 1、归母净利润主要由保险服务业绩(保险服务收入-保险服务费用-分出保费的分摊等+摊回保险服务费用)同比增长124%驱动,其中保险服务收入在总保费平稳的背景下温和上升0.8%,而保险服务费用大幅下降32.8%,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24Q1肺炎和支气管炎赔付基数高,而今年同期恢复至正常水准,以及国寿过去销售的万能险保证利率较高,24年较低的利率环境造成亏损,25Q1利率阶段性回升使得亏损有所转回; 2、国寿25Q1新单保费同比下降4.5%,扣除高增的短期险,国寿长期险新单同比降幅约为15.1%,显示出新单的业务压力,国寿25Q1新业务价值在同比口径下增长4.8%,我们认为相较主要同业略慢主要源于开门红就转型销售难度较高的分红险,以及银保基数较高,Q2以来公司已经采取了多种有效举措提升新业务价值的完成进度,我们预计年内新单和新业务价值都将有所回暖,举措包括:产品结构由中期年金转向价值率更高的传统/分红养老年金;部分产品在保持客户利益不变的情况下,在个险报行合一的框架下通过佣金时间分布和费用结构上的调整提升价值率;集团多种方式支持Q2的绩效达成,强化必保目标的达成; 3、国寿25Q1总投资收益同比下降16.8%至538亿元,对应总投资和净投资收益率为2.75%和2.60%,较去年同期微幅下降48和22bp,整体稳定。 国寿的核心优势在于资负匹配优秀,长期风险把控严格,分红险转型领先: 1、资产负债匹配优秀:公司多年来持续收窄资产负债的久期缺口,且相较于其他上市同业保险合同负债的折现率采用20/50/60日的均线(movingaverage),国寿采取即期利率(spot),和资产端计量方式保持一致,从而减少净资产的波动,在25Q1 利润表体现为“其他债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的-470亿元,和“可转损益的保险合同金融变动”411亿元的相对匹配; 2、负债端长期风险把控较严:我们认为近年来国寿主要销售的产品是实际久期约为10年的年金,而非同业的传统增额终寿,从而有利于规避未来的潜在利率下行风险,且由于负债端久期较短,其对应的准备金折现利率处于曲线近端,较2.5%的预定利率接近,使得国寿的服务边际(CSM)安全性较高; 3、分红险销售转型较早:分红险具有刚性成本较低、各类经济和非经济假设偏差可被CSM吸收,以及类浮息债的短有效久期特点,国寿在25年开门红就主打分红,25Q1分红险占新单期缴比例达到51.72%,进度优于大部分上市同业;销售转型较顺利的背后是个险队伍良好的姿态,国寿持续经营客户、保费、主管和新人4条生产线并保持对月均星级人力、增率等核心指标的追踪; 4、偿付分红未来有空间:截至25年Q1末,国寿的偿付能力报告中对资产端依然采用老会计准则口径,后续资产重分类后将有较大的偿付能力释放。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0/1213/126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11.3%/4.1%,25-27年每股内含价值为55.1/59.7/64.1元,当前股价对应PEV估值为0.73、0.67和0.6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长期国债利率大幅下降;2、权益市场大幅向下波动;3、新单保费大幅下降。 | ||||||
2025-04-30 | 开源证券 | 高超 | 买入 | 维持 | 中国人寿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增长超预期,分红险转型成效明显 | 查看详情 |
中国人寿(601628) 业绩增长超预期,分红险转型成效明显 (1)2025Q1公司归母净利润288亿,同比+39.5%,业绩超预期。从利源分解看,保险服务业绩增长明显、所得税费用同比减少是拉动业绩增长主因。保险服务业绩259亿,同比+124%,主要得益于保险服务费用同比下降影响,预计当期赔付减少和亏损部分的转回(一季度利率抬升对VFA法下合同负债影响)两方面带动保险服务费用下降;投资服务业绩91亿,同比-49%,投资服务业绩下降预计主要受债市下跌影响。(2)截至2025Q1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46%,较年初-7.22pct,在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中,公司连续27个季度保持A类评级。(3)我们维持公司归母净利润1171/1290/1478亿预测,分别同比+9.5%/+10.2%/+14.6%,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V估值0.68/0.63/0.58倍,股息率(TTM)1.79%,公司资产负债匹配较好,利率波动对净利润和净资产影响较小,分红险转型成效显著,关注后续权益市场beta催化,维持“买入”评级。 价值率提升带动NBV可比口径下提升,个险代理人队伍规模保持稳定(1)2025Q1公司总保费3544亿,同比+5.0%,新单保费1074亿,同比-4.5%,其中短期险保费415亿元,同比+19.2%。使用相同经济假设重述口径下,一季度NBV同比+4.8%,预计预定利率调降带来NBV Margin提升,驱动NBV增长。(2)公司大力发展浮动收益型业务,浮动收益型产品在首年期交保费中的占比提升至51.7%,同比大幅提升,转型成效明显。公司一季度末个险销售人力为59.6万人,环比-3.1%,队伍规模总体保持稳定,队伍优增率、留存率同比有效提升。新型营销模式试点有序推进,“种子计划”在前期改革基础上持续深耕。 债市下跌拖累公司总投资收益率,跨周期长期视角做资产配置 2025年一季度,面对波动的市场环境,公司固收投资把握利率阶段性抬升机会,持续稳固配置底仓;权益投资继续推进均衡配置和结构优化,着眼长远开展投资布局。2025年Q1公司实现总投资收益538亿,总投资收益率为2.75%,同比-0.48pct,预计受债市下跌影响;净投资收益442亿元,净投资收益率为2.60%,同比-0.22pct。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投资资产达6.82万亿,较2024年底增长3.1%。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超预期下行;寿险需求超预期减弱;权益持仓波动加剧。 | ||||||
2025-04-30 | 国信证券 | 孔祥 | 增持 | 维持 | 负债结构优化,利润水平提升 | 查看详情 |
中国人寿(601628) 核心观点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及成本表现分化。营收方面,一季度受债券市场利率上行及权益市场震荡加剧影响,公司投资收益拖累营收表现,总营收同比下降8.9%。支出方面,2025年以来,受益于医疗险及健康险赔付水平大幅优化及市场利率波动影响,公司保险服务费用同比大幅下降32.8%,带动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88.02亿元,同比增长39.5%。其中,因VFA保险合同采用当期市场利率计量,因此一季度债券市场波动导致短期保险服务费用出现一定波动。预计未来随着医保支付改革的推进,公司赔付水平将持续优化。一季度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0%,增速优于行业。2025年以来,行业受制于保险需求透支、预定利率调降、缺乏爆款产品等因素影响,保费收入增速疲软。在此背景下公司加大优质产品供给,把握差异化销售策略。此外,公司持续推进代理人的“三化”转型,人均产能及队伍留存率同比提升。截至一季度末,公司实现总保费收入3544.1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受益于优质存量客户及产品体系,续期保费同比增长9.7%;新单保费同比下降4.5%。 负债端提高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优化中长期资负管理水平。2025年一季度,公司把握“开门红”销售窗口期,主动加大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其中浮动收益型业务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比例提升至51.7%,产品转型成果显著。此外,公司持续推行多元化产品供给,推动包括两全险、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健康险等业务的均衡发展。截至一季度末,公司使用相同经济假设重述背景下NBV同比增长4.8%,产品价值率持续优化。 资本市场震荡延续,公司投资收益承压。2025年一季度,公司投资收益类收入(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实现536.5亿元,同比下降17.2%。其中,公司实现总投资收益537.67亿元,总投资收益率2.75%,较2024年同期的3.23%有所下滑;实现净投资收益442.47亿元,净投资收益率2.60%,反映低利率环境下固收类资产配置压力。一季度,公司把握固收类资产配置机会,叠加权益投资结构的优化,稳定中长期收益水平,兼顾股息收益与增值空间。截至目前,公司高股息类权益资产投资规模已超1500亿元,在“资产荒”背景下,预计相应资产仍是公司未来核心布局方向。 投资建议:作为我国人身险行业龙头,中国人寿不断推进负债端一系列转型措施,叠加资产端配置结构优化,我们维持公司2025年至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至2027年公司EPS为3.83/3.88/3.94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V为0.69/0.64/0.58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保费增速不及预期;长端利率下行;资产收益下行等。 | ||||||
2025-04-30 | 东吴证券 | 孙婷,曹锟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一季报点评: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新单结构显著优化 | 查看详情 |
中国人寿(601628) 投资要点 【事件】中国人寿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1)营业收入1102亿元,同比-8.9%。2)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39.5%,保险服务费用同比减少134亿,我们认为与健康险业务赔付优化以及利率上行导致部分VFA保单转盈利等有关。3)归母净资产5325亿元,较年初+4.5%。4)加权ROE为5.5%,同比+1.2pct。 寿险:浮动收益业务期交占比过半,可比口径下NBV同比正增长。1)新单业务结构显著改善。一季度新单保费规模1074亿元,同比-4.5%。公司积极推进产品供给形态多元、期限多元、成本多元,大力发展浮动收益型业务,一季度首年期交保费中浮动收益型业务(分红险为主)占比为51.7%,同比大幅提升。2)可比口径下NBV同比+4.8%,我们预计公司NBV margin同比有所提升,主要与预定利率下调、业务结构变化等因素有关。 人力:代理人规模基本稳定,队伍转型有序推进。1)销售队伍基本盘保持稳固。个险人力2024Q1、2024年末、2025Q1分别62.2万人、63.4万人、59.6万人,同比-4.2%,较年初-3.1%。2)队伍优增率、留存率同比有效提升,新型营销模式试点有序推进,“种子计划”在前期改革基础上持续深耕。 投资:资产规模稳健增长,投资收益率同比下滑。1)投资资产达6.82亿元,较年初+3.1%。2)总投资收益达到538亿元,同比-16.8%,净投资收益442亿元,同比+3.7%。总、净投资收益率分别同比-0.48pct、-0.22pct至2.75%、2.6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看好公司作为寿险行业龙头的竞争优势,预计伴随公司个险营销转型的深入推进,队伍质态和业绩表现将进一步提升。结合公司2025Q1年经营情况,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75/1120/120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5E PEV0.68x、PB1.95x,仍处低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趋势性下行;新单保费增长不达预期。 | ||||||
2025-04-27 | 太平洋 | 夏芈卬,王子钦 | 买入 | 维持 | 中国人寿2024年年报点评:保费结构改善,EV韧性充足 | 查看详情 |
中国人寿(601628) 事件:中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保费收入6714.57亿元,同比+4.7%;实现归母净利润1069.35亿元,同比+108.9%;为337.09亿元,2023年经济假设下为458.05亿元,可比口径同比+24.3%。 负债端结构优化,业务质量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总保费收入同比+4.69%至6714.57亿元,其中首年期交保费、10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分别+5.78%、+14.30%至1190.77、566.03亿元,占比同比分别+0.18pct、+0.71pct。14个月保单持续率达91.60%,同比+1.20pct,退保率为1.01%,同比-0.10pct。 个险渠道改革持续推进,人力质效延续改善趋势。报告期内,个险渠道、银保渠道、团险渠道、其他渠道保费收入分别为5290.33、762.01、276.25、385.98亿元,同比+5.47%、-3.23%、-1.88%、+17.33%。个险渠道有序推进“种子计划”布局,已在24个城市启动试点。截至报告期末,个险销售人力为61.5万人,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15.0%。 投资收益驱动利润高增。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投资资产为6.61万亿元,同比+22.14%,其中债券、股票、基金占比分别为59.04%、7.58%、4.64%,占比同比分别+4.93pct、-0.37pct、+0.82pct。受益于资本市场表现回暖,报告期内,公司总投资收益同比+137.78%至3082.51亿元,带动利润实现翻倍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净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为3.47%、5.50%,同比-24bp、+293bp。 经济假设调整,内含价值仍实现两位数增长。公司对经济假设进行适当调整,投资回报率假设下调至4%,普通型业务风险调整后的贴现率假设保持为8%,浮动收益型业务风险调整后的贴现率假设下调至7.2%。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内含价值达1.40万亿元,同比+11.15%。 盈利预测:公司负债端结构持续优化,人力队伍质效不断改善,投资端收益弹性充足。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378.43、5669.13、6123.3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07.79、1040.82、1101.04亿元,每股净资产为20.48、22.72、24.42元,对应4月25日收盘价的PB估值为1.78、1.61、1.4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持续下行、权益市场大幅波动、渠道改革不及预 | ||||||
2025-03-28 | 开源证券 | 高超,唐关勇 | 买入 | 维持 | 中国人寿2024年报点评:审慎假设调整不改EV高增,负债端延续稳健增长 | 查看详情 |
中国人寿(601628) 审慎假设调整不改EV高增,负债端延续稳健增长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069亿元,同比+109%,NBV337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速+24.3%,EV较年初+11.2%,假设调整下NBV保持高增、投资回报正偏差和市场价值调整,符合我们预期。我们预测2025-2027年NBV分别同比+9.2%/+9.7%/+10.1%,对应EV同比分别为+7.9%/+8.0%/+8.0%。考虑资本市场波动对投资端的影响,我们下调2025年、上调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171/1290亿元(前值为1175/1226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478亿元,分别同比+9.5%/+10.2%/+14.6%,对应EPS分别为4.1/4.6/5.2元。对应PEV分别为0.7/0.7/0.6倍,公司全年现金分红103.9亿元,同比+5.9%,分红率(OPAT)为30.2%,负债端延续增长,渠道改革成效显著,维持“买入”评级。 运营回报+市场价值调整对冲假设调整影响,内含价值保持同比高增(1)2024年末公司调整EV假设,投资收益率假设自4.5%下调50bp至4.0%,贴现率自8%分别对应普通型/浮动收益型业务持平/-80bp至8.0%/7.2%。按2024年经济假设测算EV为1.40万亿,较年初+11.2%,假设变动导致EV下降11.6%,EV保持高增得益预期回报/NBV/运营偏差/投资偏差分别贡献+7.9%/+2.7%/+0.1%/+5.1%,股市上涨带来市场价值调整+8.4%。(2)新口径NBV337亿元,可比口径/非可比口径+24.3%/-8.5%,假设调整对NBV折扣为-26.4%。可比口径下个险/银保NBV分别同比+18.4%/+116.3%,个险Margin(首年保费)的可比/非可比口径分别25.7%/33.7%,分别同比-4.2pct/+3.8pct。(3)新单保费2142亿元、同比+1.6%,首年期交保费1191亿元、同比+5.8%,10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566亿元、同比+14.3%,期缴结构持续改善。(4)2024年末代理人数量61.5万,较年初-3%,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15.0%。 股债双牛驱动全年业绩高增,公司权益弹性突出 2024年公司总投资收益达3083亿元,同比+138%,其中净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别同比+5.3%/+2734%,2024年股债双牛驱动资本利得大幅改善,权益类净投资收益同比+18%,高股息权益资产为公司贡献稳定收益。净/总投资收益率分别3.47%/5.50%,分别同比-0.2pct/+2.9pct,2024末总投资资产6.61万亿元,较年初+22.1%。2024年末权益类资产占比23.8%,较年初-1.3pct。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超预期下行;寿险需求超预期减弱;权益持仓波动加剧。 | ||||||
2025-03-27 | 国信证券 | 孔祥 | 增持 | 维持 | 投资弹性驱动业绩高增长 | 查看详情 |
中国人寿(601628) 核心观点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1.6%。受益于投资端弹性释放及公司转型战略成果的持续优化,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285.6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5%;实现营业利润1156亿元,同比增长120.8%。2024年,监管持续引导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及负债成本下调,公司不断加大业务期交化及分红险保费收入占比,持续推动产品长期化。截至2024年末,公司实现总保费收入5290.33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14.3%,业务长期价值率持续提升,带动公司整体NBV及内含价值分别同比增长24.3%及11.2%。 销售渠道质态优化,人均产能再创新高。公司个险渠道持续推进代理人“三化”转型措施及营销体系改革,聚焦优增优育及产能提升。截至2024年末,个险渠道实现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1002.48亿元,同比增长14.3%,渠道NBV基于2023年经济假设同比增长18.4%。个险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上升15.0%。此外,个险新营销模式“种子计划”试点城市扩展至24个城市,转型成果取得初步成效。银保渠道方面,公司持续加强佣金费用管控,渠道NBV Margin同比提高13.1pt。 审慎调降风险贴现率及投资回报率假设,提高EV真实性。考虑到长端利率下行及资本市场震荡等因素影响,公司审慎下调投资回报率假设至4.0%(去年为4.5%)。此外,公司同时下调风险贴现率至8%及7.2%(分别对应传统险、分红与万能险等非传统险)。随着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保险行业需求的演进,风险贴现率有一定的下调空间,从而缓解下调投资收益率导致的EV及NBV的波动,提升估值水平的真实度与可信度。 资本市场反弹带动资产收益大幅改善。公司持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加强长债及优质高分红类资产配置比例。截至四季度末,债券配置占比同比提高4.93pt。随着2024年三季度股票市场的反弹,公司总投资收益大幅提升。2024年,公司实现投资收益3082.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0.4%,对应总投资收益率5.50%。此外,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达1181.60亿元,对营收及利润贡献大幅提高。 投资建议:作为我国人身险行业龙头,中国人寿不断推进负债端一系列转型措施,叠加资产端核心指标的持续修复,我们上调公司2025年及2026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至2027年公司EPS为3.83/3.88/3.94元/股(2025及2026年原为1.93及2.30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V为0.71/0.66/0.64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保费增速不及预期;长端利率下行;资产收益下行等。 | ||||||
2025-03-27 | 天风证券 | 杜鹏辉,陈嘉言 | 买入 | 维持 | 中国人寿24年报点评:负债端高质量发展,投资端贡献利润弹性 | 查看详情 |
中国人寿(601628) 1、核心指标 公司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69亿元,同比+109%;EV1.40万亿元,同比+11.2%;NBV337亿元(24年新经济假设),可比口径(使用23年旧经济假设458亿元)下同比+24%;首年期交1191亿元,同比+5.8%。 2、个险渠道 1)长缴期产品保费占比持续提升,负债端结构持续优化。首年期交1002亿元,同比+9.2%;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566亿元,同比+14.3%,十年期及以上在首年期交中的占比达47.5%,同比+3.5pct。 2)价值增速领先保费增速,渠道转型引领价值创造。个险渠道NBV可比口径下同比+18.4%,增速快于首年期交增速,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3)人力队伍规模保持稳定,质态持续改善。截至24年末公司人力规模61.5万人,较23年年末下降1.9万人,规模基本保持稳定。队伍产能持续提升,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15.0%。 3、银保渠道 银保渠道小幅负增长,“报行合一”压制银保表现。公司银保渠道首年期交188亿元,同比-9.4%。预计系24年银保渠道“报行合一”推动下,银行保险销售压力所致。 4、保险资金投资 1)股债双牛带动总投资收益率大幅提升。公司24年实现总投资收益3083亿元,同比+138%,总投资收益率5.50%,同比+2.93pct,24年内长债收益率大幅下行和24Q3以来权益市场大幅上涨贡献账面大量浮盈,全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182亿元,23年同期仅42亿元。净投资收益1957亿元,同比+5.3%;净投资收益率下降0.24pct至3.47%,预计系新配固定收益类资产票息持续走低所致。 2)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全年大幅加配债券,下半年加配股票。债券配置占比59.04%,较23A/24H分别+4.93pct/+1.68pct,全年持续增加债券配置比例;股票配置比例7.58%,较23A/24H分别-0.37pct/+0.32pct,下半年加配权益头寸。账面现金(1.76%)及定期存款(6.63%)占比大幅下降,分别较23年同期-1.36pct/-0.86pct。 3)会计入账方面,减配PL加配OCI债券。交易性金融资产(PL)占比28.86%,较24H下降1.74pct;OCI债占比52.32%,较24H提升2.91pct;AC债占比2.98%,较24H-0.16pct;OCI股票占比2.60%,较24H-0.02pct。 投资建议:国寿人力规模稳定,队伍产能持续提升,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改革创新的不断推进,负债端有望持续高质量发展;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投资端带动业绩增长,凸显投资端高弹性。故,我们审慎下调2025-2027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77/1082/1099亿元(此前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226亿元及1288亿元),同比+0.72%/0.46%/1.62%。 风险提示:监管变动;改革不及预期;权益市场大幅波动;长端利率超预期下行 | ||||||
2025-03-27 | 东吴证券 | 孙婷,曹锟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年报点评:投资收益带动净利润高增长,每股股息提升51% | 查看详情 |
中国人寿(601628) 投资要点 【事件】中国人寿发布2024年业绩:1)归母净利润1069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131.6%;Q4单季24亿元,同比-77.2%。2)归母净资产5097亿元,可比口径下较年初+6.8%,较Q3末-10.1%,我们判断主要是由于利率下行准备金多提的影响。3)全年每股股息0.65元,同比+51%,分红率为17%。AH股最新股息率分别为1.7%、4.5%。 精算假设调整后EV仍取得两位数增长。1)投资回报假设由4.5%下调至4%,传统险风险贴现率维持8%不变、分红/万能险由8%下调至7.2%。2)假设调整后EV为1.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2%。3)NBV为337亿元,假设调整导致绝对值减少26.4%。可比口径下整体NBV同比+24.3%,个险NBV同比+18.4%。4)个险NBV margin为25.7%,可比口径下同比+3.8pct,银保渠道非可比口径下同比+13.1pct。我们认为,随着业务结构持续改善、预定利率再调整,NBV margin有望继续提升。 保费:业务结构进一步改善,银保期交下滑而个险稳定增长。1)业务结构持续改善。全年新单保费同比+1.6%,首年期交保费同比+5.8%;其中十年及以上期交保费同比+14.3%,占期交比例同比+3.5pct至47.5%。2)个险业务稳健增长。个险、银保首年期交保费分别同比+9.2%、-9.4%,个险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同比+14.3%,占期交比重提升2.5pct至56.4%。我们认为,银保业务承压主要是“报行合一”下的短期影响。3)合同服务边际余额为7425亿元,较年初-3.5%。 人力:代理人队伍结构优化,人均产能继续提升。1)个险人力2023年末、2024H1、2024年末分别为63.4万、62.9万、61.5万人,较年初-3.0%,较年中-2.2%。2)个险“6+1”关键举措全面推进,新型营销模式“种子计划”已在24个城市启动试点。人力队伍结构优化,优增新人数量同比+29%,绩优人力规模和占比逐步提升。人均产能稳步提高,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15%。3)多元人力:银保渠道客户经理1.9万人,同比-17%。团险销售人员3.2万,同比-14%,人均产能同比+8%。 投资:大幅增配债券,总投资收益率显著提升。1)投资资产规模达6.6万亿元,较年初+22.1%。2)资产配置上显著增配债券:定期存款和股票投资占比较年初-0.9cpt、-0.4pct至6.6%、7.6%,债券和基金占比则分别+4.9pct、+0.8pct升至59%、4.6%。3)净、总投资收益率分别3.5%、5.5%,非可比口径下同比-0.2pct、+2.9pct。投资收益提升主要是受股市反弹带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高达1182亿元,占总投资收益的38%。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看好公司作为寿险行业龙头的竞争优势,预计伴随公司个险营销转型的深入推进,队伍质态和业绩表现将进一步提升。结合公司2024年经营情况,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75/1120/120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5E EPV0.71x,仍处低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趋势性下行;新单保费增长不达预期。 | ||||||
2024-11-25 | 太平洋 | 夏芈卬,王子钦 | 买入 | 维持 | 中国人寿2024年三季报点评:经营质态稳定向好,投资驱动利润高增 | 查看详情 |
中国人寿(601628) 事件:中国人寿发布2024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71.80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54.8%;实现归母净利润1045.23亿元,同比+173.9%。2024年前三季度总保费为6082.51亿元,同比+5.1%。加ROE为19.95%,同比+9.08pct。截至24Q3末,公司投资资产达6.36万亿元,较上年末+12.3%。 保费收入稳健增长,NBV维持高增。报告期内,公司续期保费、新单保费分别为4107.42、1975.09亿元,同比分别+7.5%、+0.4%。首年期交保费同比+6.8%至1131.84亿元,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同比+17.7%至525.56亿元,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例为46.43%,占比同比+4.31pct。可比口径下,24年前三季度公司新业务价值同比+25.10%,维持高速增长,预计量价两端均有支撑。退保率0.74%,同比-0.14pct,经营质量持续向好。 销售人力量质齐升,新营销模式初见成效。截至24Q3末,公司总销售人力69.40万人,环比+1.3%;其中,个险销售人力64.10万人,环比+1.9%,个险渠道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17.7%。公司销售体系改革战略持续推进,销售人力量质齐升,人力规模持续增长,队伍产能同步上行。个险新型营销模式试点快速推进,“种子计划”在南京、深圳等24个城市试点,获得初步成效。 投资收益驱动利润高增。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45.23亿元,同比+173.9%,业绩弹性凸显。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投资收益2614.19亿元,同口径下同比+152.4%,总投资收益率为5.38%;净投资收1447.12亿元,同口径下同比+3.9%,净投资收益率为3.26%。权益市场回暖带动总投资收益高增,支撑公司高业绩弹性。 投资建议:中国人寿持续在高质量发展中稳中求进,深刻践行“三坚持”、“三提升”、“三突破”,持续增强综合实力,充分发挥头雁作用。预2024-2026年营业收入同比+42.41%/2.38%/6.88%,归母净利润同比+149.34%/+1.20%/+7.36%,EPS为4.07/4.12/4.43元/股,对应11月19日收盘价的PE为10.88/10.75/10.0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权益市场剧烈波动、利率持续下行、业务转型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