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3530.64亿 | 总市值:5215.87亿 | ||
流通股本:671.22亿 | 总股本:991.61亿 |
邮储银行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0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6篇,增持评级为3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5-02 | 平安证券 | 袁喆奇,许淼,李灵琇 | 买入 | 维持 | 成本管控力度加大,信贷投放加速 | 查看详情 |
邮储银行(601658) 事项: 邮储银行发布2025年一季报,1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94亿元,同比下降0.1%,实现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下降2.6%,年化加权平均ROE为11.33%。25年1季度末,总资产规模达到17.7万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贷款总额同比增加9.8%,存款同比增加9.2%。 平安观点: 成本管控力度增强,非息明显改善。邮储银行1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负增2.6%(+0.2%,24A),增速小幅回落一定程度受拨备计提力度影响,公司一季度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6.2%(4.5%,24A),公司持续加大成本管控力度推动利润上行,公司1季度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回落4.57%(+0.91%,24A)。从营收来看,邮储银行1季度营收同比下行0.1%(1.8%,24A),营收增速回落主要受净利息收入下行影响,息差边际承压带动净利息下行,25年1季度公司利息净收入同比回落3.8%(+1.5%,24A)。值得注意的是,邮储银行非息收入表现较为亮眼,尤其中收同比明显回暖。公司1季度非息收入同比上行14.8%(3.2%,24A),同比增速上行11.6个百分点,中收和其他非息收入均有贡献,中收同比转正,其他非息增幅走阔。公司1季度手续费收入、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速环比分别上行19.3pct/6.5pct至8.8%/21.7%(-10.5%/15.2%,24A),非息收入整体明显改善。 息差优于同业,资负扩张保持稳健。邮储银行1季度净息差为1.71%(1.87%,24A),息差同比下降21BP,我们预计与邮储零售贷款占比较高,受到贷款重定价因素影响较大有关。我们根据期初期末余额测算的公司25Q1净息差为1.61%,环比24Q4回落10BP,息差边际承压,资产端定价下行幅度大于负债端,存款成本下行难以对冲贷款利率回落,我们根据期初期末余额测算的25Q1公司生息资产收益率和付息负债成本率分别下行19BP/10BP至2.82%/1.28%。规模方面,公司年末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8.3%(8.6%,24A),其中贷款规模同比增长9.8%(9.4%,24A),信贷投放加速主要来自对公贡献,25年1季度末公司贷款和零售贷款同比增速分别变动1.7pct/-2.5pct至15.2%/4.3%。负债端方面,年末存款规模同比增长9.2%(9.5%,24A),增速整体保持稳健。 不良率小幅上行,风险抵补能力整体保持稳定。邮储银行25年1季度末不良率较24年末上行1BP至0.91%,不良率小幅上行,我们预计不良率上行主要来自零售资产质量波动。从前瞻指标来看,25年1季度末关注率较24年末上升12BP至1.07%,逾期率较年末上升4BP至1.23%,后续趋势仍需关注,但整体资产质量指标仍处较优水平,风险低位可控。拨备方面,1季度末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较24年末下降20pct/17BP至266%/2.41%,但绝对水平仍处高位,风险抵补能力保持稳定。 投资建议:关注零售修复,差异化竞争优势持续。邮储银行作为一家定位零售银行的国有大行,凭借“自营+代理”的独特模式,维持广泛的客户触达范围,县域和中西部区域的地区优势继续稳固,客户基础扎实可靠。我们维持公司25-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5-27年EPS分别为0.89/0.93/0.97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2.6%/3.6%/4.3%,当前公司股价对应25-27年PB分别为0.58x/0.54x/0.50x,我们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经济下行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2)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3)房企现金流压力加大引发信用风险抬升。 | ||||||
2025-05-01 | 天风证券 | 刘杰 | 买入 | 维持 | 非息收入亮眼,资负规模扩张 | 查看详情 |
邮储银行(601658) 事件: 邮储银行发布2025年一季度财报。公司实现营收894亿元,YoY-0.07%;归母净利润254亿元,YoY-2.62%;不良率0.91%,拨备覆盖率266%。 点评: 非息收入支撑营收改善。2025年一季度,邮储银行营收894亿元(YoY-0.07%),其中净利息收入689亿元(YoY-3.79%),占营收比重77.1%;非息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14.83%,成为提振营收的主要动能。2025Q1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6.20%、-2.62%。公司计提减值准备较2024年一季度增加37亿元,因此造成公司拨备前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增速的较大差距。 非息收入方面,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表现回暖。2025年一季度,公司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8.76%,结束自2023年末以来的负增表现。另外,其它非息净收入表现依旧亮眼,同比增长21.70%。其主要贡献源自投资净收益109亿元,同比增长104.58%。 2025年一季度,邮储银行净息差录得1.70%,环比下行15bp,同比-20bp。结合2024年底公司生息资产收益率和计息负债成本率来看,因2024年LPR多次调整,新年存量贷款重定价可能是公司2025第一季度净息差下行的主要原因。 资产端:2025年一季度邮储银行生息资产总计17.45万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信贷投放和金融投资依旧是企业规模增长的主要动能,2025一季度分别同比增长10.1%、9.5%。生息资产结构上,贷款、金融投资、同业及拆放、存放央行分别较2024年变动+0.76、-1.02、+0.36、-0.10pct。 负债端:2025年一季度邮储银行计息负债余额16.70万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存款规模同比增长9.2%;发行债券规模同比增长15.6%。负债结构上,存款、已有债券、同业负债、向央行借款占计息负债比重分别变动+0.61、-0.32、-0.29、0.00pct。 资产质量:2025年一季度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1%,较2024年末增长1bp。拨备覆盖率266%,环比下行20pct。 2025年一季度,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21%,环比下行35bp。可能因为公司一季度贷款投放力度较大,拉动风险加权资产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为1.23%、3.98%、4.42%,对应现价BPS:8.82、9.25、9.64元。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震荡,不良资产大幅暴露,息差压力大 | ||||||
2025-04-30 | 国信证券 | 陈俊良,王剑 | 增持 | 维持 | 2025年一季报点评:非息收入增长亮眼,成本收入比改善 | 查看详情 |
邮储银行(601658) 核心观点 营收基本稳定,利润有所减少。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94亿元,同比下降0.1%,增速较去年年报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利息净收入689亿元,同比下降3.8%;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减少2.6%,增速较去年年报回落2.8个百分点。一季度加权ROE11.3%,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资产增速保持稳定,积极做大自营存款规模。2025年一季末总资产同比增长8.3%至17.7万亿元,增速比较稳定。其中存款同比增长9.2%至16.0万亿元,存款增长较快,贷款总额同比增长9.8%至9.4万亿元。从增量来看,一季度贷款新增4430亿元,同比多增698亿元;一季度存款新增6890亿元,同比多增169亿元,其中自营存款规模同比多增超千亿元。一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21%,较年初小幅下降0.35个百分点。 净息差环比回落。公司2025年一季度日均净息差1.71%,同比降低21bps。 环比来看,今年一季度净息差较去年四季度降低10bps。 非息收入同比增长表现亮眼。2025年一季度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8.8%至103亿元,主要是公司在巩固零售业务传统优势下,积极拓展公司和资金业务,投资银行、交易银行、资产托管、财富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带动。一季度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1.7%至102亿元,主要是公司加快票据、债券等资产交易流转实现非息收入增长。 成本收入比改善。2025年一季度业务及管理费506亿元,同比下降4.6%,成本收入比2.7个百分点,对净利润贡献较大。 资产质量边际承压。公司2025年一季末不良贷款率0.91%,比年初上升0.0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1.07%,较上年末上升0.12个百分点;逾期率1.23%,较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一季度末拨备覆盖率266%,较年初下降20个百分点。公司披露的一季度年化不良贷款生成率0.94%,同比上升0.13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我们根据一季报信息小幅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36/851/869亿元(上次预测值870/989/1114亿元),同比增速-3.3/1.7/2.2%;全面摊薄EPS为0.78/0.79/0.8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6.9/6.8/6.6x,PB为0.61/0.57/0.54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走弱可能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 ||||||
2025-04-16 | 东海证券 | 王鸿行 | 增持 | 维持 | 公司简评报告:负债优势凸显,财政部战投与邮政集团增持彰显信心 | 查看详情 |
邮储银行(601658) 投资要点 事件:邮储银行公布2024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87.75亿元(+1.83%YoY),归母净利润864.79亿元(+0.24%,YoY)。12月末,公司总资产17.08万亿元(+8.64%YoY),不良贷款率0.90%(+4BPs,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286.15%(-15.73PCTQoQ)。全年净息差为1.87%,同比下降14BPs。公司拟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公司控股股东邮政集团于4月8日从二级市场竞价增持公司股份。 2024年Q4信贷增速边际放缓;债牛行情下,债券投资力度顺势加大。受需求较弱影响,信贷增速继续随行业小幅放缓,其中信用卡、小额贷放缓较为明显。横向比较而言,公司信贷增长较国有大行平均水平仍保持相对优势。金融投资方面,公司抓住Q4债券牛市机会加大配置力度,债券投资规模增速较Q3明显提升。今年政府债券供给明显扩大,关税升级后信贷对实体支持力度有望加大,这些因素将支持公司资产规模随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受存款定价自律加强,理财收益吸引力增强等因素影响,Q4邮储银行存款增速进一步放缓。 存款成本优势保持,息差降幅进一步收窄。测算Q4单季息差1.81%,环比下降4BPs,同比下降8.52BP,降幅较Q3收窄。资产端,测算生息率3.14%,同比降幅仍较大,约28BPs一方面体现LPR、存量住房贷款利率重定价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受近年政府债发行力度较大、利率下行影响,债券投资组合中低息券占比提升。负债端,测算付息率1.37%,同比降幅扩大至约17BPs,主要是由于多轮存款降息效果持续显现。受益于个人为主的存款结构,2023年以来邮储银行付息率改善幅度相对其他国有大行更明显。年内来看,资产端,现阶段新发放贷款利率较为稳定,与政策利率走势较为一致,后续若关税影响触发降息,资产端或面临下行压力。负债端,前几轮存款降息效果仍将在年内持续释放,去年以来存贷端利率调整同步性加强,若资产端压力加大,存款利率有望随之下行。现有利率条件下,测算负债端改善有望缓冲资产端下行压力,息差降幅有望继续收窄。 对公、理财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较快,投资收益表现亮眼。Q4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实现小幅增长。结构上,投行、理财、托管业务实现较快增长,弥补代理保险、银行卡、结算业务缺口。受益于债券牛市及投资规模加大,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大幅改善。 受宏观环境影响,资产质量压力小幅上升。Q4邮储银行不良率与关注率继续小幅上升,主要是个人小额贷款与住房按揭风险随行业上升,与薄弱市场主体经营压力及居民就业与收入压力上升相符。2024年初以来,银行业居民信贷信用风险上升趋势较为明显。由于客户基础较好且2024年“9.24”以来宏观政策力度较大,预计个贷风险可控。对公领域,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行业不良率持续下降,奠定稳健资产质量稳健基础,批发零售业及制造业不良率受市场环境影响上升,但不影响全局。预计公司贷款资产质量仍较为稳定。逾期贷款占比上升势头趋于平缓,对资产质量前景具有积极意义,后续关注持续性。 储蓄代理降费效果体现,信用风险应对空间与业绩弹性如期释放。新储蓄代理费方案于2024年9月底落地。以2023年代理储蓄存款为基础测算,调整后综合费率下降至1.08%,较上次(2021)年下调后的费率1.29%下降16.28%,降幅大于基准13.97%(即最近三年四大行平均净利差变动比例)。新方案于2024下半年追溯实施,带动Q4单季管理费用同比下降0.45%。受益于此,信用风险应对空间与业绩弹性如期释放:Q4计提减值损失同增长89.1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43%。 财政部战略投资及邮政集团增持彰信心。公司将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定增募集资金13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其中,财政部为新引入的战略投资者,认购资金约1175.80亿元。以2024年末为基础测算,定增完成后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从9.56%大幅提升至11.07%。以公告日5.2元收盘价测算,预案6.32元定增较价溢价率约为22%。另外,控股股东邮政集团在4月8日从二级市场增持A股股份1991.02万股占已发行普通股总股份的比重为0.02%。早在2020年,邮政集团曾从二级市场增持8.9亿股,占当时普通股总股份的比重达到1.02%。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24年Q4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明显好于预期,管理费用下降比预期温和。另外,目前来看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改善进度较慢。基于以上理由,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00、3774、4019亿元(2025-2026年原预测3571、383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6、907、939亿元(2025-2016年原预测906939亿元),对应同比+2.44%、+2.42%与+3.47%。预计2025-2027年末普通股每股净资产为8.22、8.65与9.09元,对应4月15日收盘价PB为0.63、0.60、0.57倍。行业层面,宏观政策空间较大,有望促进银行业经营环境改善,缓解银行业息差与信用风险压力。公司层面,财政部战略投资及邮政集团增持夯实公司资本实力,预计资产质量压力可控,未来仍能实现良好经营效益。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个人小额贷款、制造业贷款质量大幅恶化;定期化加剧推升存款成本。 | ||||||
2025-04-13 | 天风证券 | 刘杰 | 买入 | 维持 | 净利息收入拉动营收回暖 | 查看详情 |
邮储银行(601658) 事件: 邮储银行发布2024年度财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约3488亿元,同比+1.83%;归母净利润865亿元,同比+0.24%。 点评摘要: 营收增速回升,非息净收入贡献显著。2024年,邮储银行营收约3488亿元(YoY+1.83%),其中净利息收入2861亿元(YoY+1.53%),占营收比重82.0%;非息净收入627亿元,同比增长3.21%。拨备前利润增速改善较为明显,2024Q1、2024H1、2024Q1-3、2024分别同比-6.21%、-6.08%、-1.81%、+4.47%,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1.35%、-1.51%、+0.22%、+0.24%。 2024年,邮储银行净息差录得1.87%,环比收窄2bp,同比下行14bp。资产收益端:2024年,受LPR调降、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等多方面影响,公司2024年生息资产收益率下滑至3.32%,分别较2024H1、2023年下行8bp、24bp。负债成本端:去年7月,存款挂牌利率调降为息差企稳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计息负债成本率较年中改善4bp至1.47%。 资产端:截止2024年末邮储银行生息资产总计16.84万亿元,环比+4.0%。2024年对公信贷规模同比扩张13.5%。其中基建类、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1.2%、13.2%、21.9%、15.1%。2024年末零售贷款同比增长6.7%,主要来源于信用卡应收账款(同比+8.6%)和其他个人贷款(同比+10.4%)的增长。 负债端:截止2024年末邮储银行计息负债余额16.08万亿元,环比+5.0%。存款结构上,截止2024年末存款总额同比增长9.5%。其中,定期存款规模同比扩张12.3%,占总存款72.9%。扩张主要动力可能是对公定期存款,同比增长30.3%。 资产质量稳健,拨备稳定。2024年邮储银行不良余额803亿元,占比0.9%较24H1小幅上涨。不良拨备覆盖率286.2%。 盈利预测与估值: 邮储银行2024盈利增速正增,息差企稳,资产质量稳健。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为1.23%、3.98%、4.42%,对应现价BPS:8.82、9.25、9.64元。我们使用股息贴现模型测算目标价为6.21元,对应24年0.70x PB,现价空间2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震荡,不良资产大幅暴露,息差压力大 | ||||||
2025-04-01 | 国信证券 | 陈俊良,王剑 | 增持 | 维持 | 定增充实资本,助力高质量发展 | 查看详情 |
邮储银行(601658) 事项: 公司公告:邮储银行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发行A股股票205.70亿股,发行价格为6.3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30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总体观点:我们认为邮储银行定增将充实公司资本,增强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并有助于保持其长期成 长能力。考虑到定增尚未完成,我们不调整股本总数,但是根据年报以及最新的代理费率下调公告等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70/989/1114亿元(上次预测的2025-2026年值为910/946亿元),同比增速1.0/1.7/1.7%;全面摊薄EPS为0.82/0.83/0.85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6.4/6.2/6.1x,PB为0.58/0.55/0.52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评论: 邮储银行拟定增130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邮储银行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发行A股股票205.70亿股,发行价格为6.3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30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从发行对象来看,邮储银行此次定增中的1176亿元由财政部全额认购,中国移动集团认购79亿元,中国船舶集团认购46亿元。本次发行完成后,邮政集团持股比例将降至52.00%,但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财政部将成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15%。 从定增价格来看,本次定增价格为6.32元/股,按2024年末每股净资产计算相当于0.76xPB,高于公告发布日前5.20元/股的最新收盘价,定增价格较市场价溢价达22%。 我们认为,此次定增引入财政部作为第二大股东,进一步提升邮储银行国有大行的行业地位,同时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也参与定增,体现出多元化股东对公司长远发展的信心。此次定增的定价高于当前市场价格,显示出战略股东着眼邮储银行长期价值,彰显对邮储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 定增提升邮储银行支持实体经济能力,助力公司做好“五篇大文章”服务高质量发展 此次定增将提升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公司支持实体经济能力。此次定增完成后,静态测算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提升约1.5个百分点,从当前的9.56%提升至11.07%。公司近几年贷款余额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末同比增长9.4%,资本实力增强有望维持公司信贷增长能力,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 近几年邮储银行立足禀赋优势,在“五篇大文章”方面做出了独特优势。围绕“打造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 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商”的目标,邮储银行着力打造普惠金融特色。通过科技金融事业部+特色支行和网点+旗舰店的方式打造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机构体系,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业务技术深度融合,建设数字生态银行,担当绿色金融践行者,构建养老金融差异化优势等。 邮储银行当前基本面基本稳定 从邮储银行最新披露的业绩来看,其基本面保持稳定。(1)营收与净利润保持稳定。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488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归母净利润865亿元,同比增长0.2%。(2)资产规模增长稳健。2024年末总资产同比增长8.6%至17.1万亿元,规模增长保持稳健。(3)净息差降幅略有收窄。公司披露的2024年日均净息差1.87%,同比降低14bps,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4)资产质量仍然较为优异,风险抵补能力充足。公司2024年末不良率0.90%,较年初上升0.07个百分点;关注率0.95%,较年初上升0.28个百分点;逾期率1.19%,较年初上升0.28个百分点。公司披露的不良生成率为0.84%,同比基本稳定。年末拨备覆盖率286%,较年初下降62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公司资产质量有所下行,但依然较为优异,风险抵补能力充分。 邮储银行近期代理费率下调有望贡献增量利润 邮储银行与邮政集团于2016年签署《委托代理协议》,明确了储蓄代理费率的主动调整情形,即邮储银行和邮政集团可以根据实际经营需求等因素对分档费率进行调整。邮储银行去年宣布2025年及以后年度将加强对主动调整机制的运用,进行定期评估,综合考虑市场利率变化、本行实际经营需求、储蓄代理费增长与本行营收增长的关系等,与邮政集团积极协商,适时启动主动调整工作。 邮储银行近期发布了关联交易公告,将对2025年的代理费率进行下调。按照2024年数据静态测算,邮储银行的代理费综合费率将由1.08%下降至1.04%,成本收入比将下降约1个百分点,贡献税前利润增量3.7个百分点。 长期来看,代理费率的主动调整有利于提升代理费定价的市场化程度,促进“自营+代理”模式长期健康发展,并为邮储银行业绩持续稳定增长带来增量贡献。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邮储银行定增将充实公司资本,增强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考虑到定增尚未完成,我们不调整股本总数,但是根据年报以及最新的代理费率下调公告等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70/989/1114亿元(上次预测的2025-2026年值为910/946亿元),同比增速1.0/1.7/1.7%;全面摊薄EPS为0.82/0.83/0.85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6.4/6.2/6.1x,PB为0.58/0.55/0.52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形势走弱可能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 ||||||
2025-03-31 | 东兴证券 | 林瑾璐,田馨宇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年报点评:盈利保持稳健,主动调降储蓄代理费率 | 查看详情 |
邮储银行(601658) 事件:3月27日,邮储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3,487.8、864.8亿元,同比分别+1.8%、+0.2%;加权平均ROE为9.84%,同比下降1.01pct。年末不良贷款率0.9%,环比上升4bp;拨备覆盖率286.15%,环比下降15.7pct。点评如下: 其他非息收入推动营收增速提升,净利润保持正增长。营收方面:邮储银行全年实现营收3,487.8亿,同比+1.8%,增速环比前三季度提升1.7pct;主要得益于其他非息收入增速提升。具体来看,(1)净利息收入同比+1.5%,增速环比基本持平。主要得益于息差降幅收窄、规模稳健增长。(2)非息收入同比+3.2%,增速环比提升9.2pct。其中,净手续费收入同比-10.5%,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2.1pct。投资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同比高增15.2%,主要是去年四季度债券收益率明显大幅下行。利润方面:公司持续加强费用管控,24年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0.6pct至64.2%,拨备前利润同比+3.7%,较前三季度改善5.6pct。但由于零售仍有风险压力,公司继续夯实拨备,加大拨备计提力度,信用减值损失同比+8.7%。归母净利润同比+0.2%,与前三季度基本持平、保持正增长。 首次主动调降储蓄代理费率,引导降低付息成本、优化负债结构。3月27日,邮储银行公告储蓄代理费率调整方案,对三年及以下期限的代理储蓄存款分档费率进行下调(降幅在0.1bp-6.8bp之间);有助于引导降低付息成本、优化负债结构。这是2024年9月30日邮储公告获得主动调整授权以来,首次主动下调储蓄代理费。以2024年代理储蓄存款为基础,测算本次调整使得综合代理费率下降4bp至1.04%,储蓄代理费下降35亿元,2024年成本收入比下降1pct。 资负保持稳健扩张态势,存款稳定性优势凸显。资产端:年末总资产、贷款同比分别+8.6%、+9.4%,增速环比前三季度放缓0.7pct、0.1pct。其中,对公贷款投放保持平稳,零售贷款延续回落态势,对公、零售贷款分别同比+13.5%、+6.7%,环比放缓0.1pct、0.6pct,而票据贴现同比+6.1%,环比提高4.7pct。细分零售贷款来看,下半年经营贷、消费贷、信用卡增速均有所放缓,年末同比增速分别为10.4%、17.9%、8.6%,增速较年中下降5.7pct、3pct、6.8pct。按揭贷款增速小幅回升至1.9%,主要得益于提前还款减少。负债端:存款保持稳健较快增长。年末存款余额同比+9.6%,存款增长优于可比国有大行、存贷差为正。结构上看,日均活期存款占比27.3%,同比下降2.56pct,定期化趋势延续。 全年净息差降幅小于同业,降幅逐季收窄。邮储银行全年净息差为1.87%,环比下降2bp;同比下降14bp,降幅低于可比同业(2024年监管口径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4%,同比降幅18bp)。具体来看,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较大,贷款、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分别下降35bp、24bp至3.78%、3.32%;负债成本下降部分对冲资产端下行压力,存款、计息负债付息率同比分别下降9bp、10bp至1.44%、1.47%。 零售资产质量有所承压,拨备计提充足。年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环比上升4bp。其中,零售贷款不良率1.28%,较年中提高14bp;对公贷款不良率稳定在0.54%。细分零售来看,不良生成主要压力在个人小额贷款(经营贷),不良率2.21%、较年中上升33bp;按揭贷款不良率0.64%,上升14bp;信用卡和消费贷不良率分别为1.48%、1.34%,不良余额和不良率较年中均有所下降。零售经营贷风险暴露存在行业性、周期性特征,后续趋势有待持续观察经济复苏、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进展。从不良核销处置和生成情况来看,全年不良核销400亿,同比多核87亿;加回核销后不良净生产率为0.65%,同比提高12bp。从前瞻性指标来看,关注率和逾期率环比分别提高14bp、15bp至0.95%、1.19%,仍存在不良生成压力。但考虑公司不良认定标准严格,拨备计提充分,当前拨备覆盖率286.2%高于可比国有行均值,零售风险阶段性承压对盈利影响有限。 投资建议:邮储银行作为零售特色国有行,依托“自营+代理”运营模式,布局近四万个营业网点,数量领先、深度下沉,奠定了扎实的客户基础和负债优势。本次主动调降代理费率有助于更好降成本、稳利润。综合考虑当前宏观环境和公司经营情况,我们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5%、2.8%、3.5%,对应BVPS分别为8.99、9.62、10.28元/股。3月28日收盘价5.2元/股,对应2025年0.58倍PB估值,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实体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扩表速度、净息差水平、资产质量受冲击。 | ||||||
2025-03-30 | 信达证券 | 张晓辉 | 邮储银行2024年报点评:主动调费优化结构,夯实资本规模稳增 | 查看详情 | ||
邮储银行(601658) 事件:3月27日晚,邮储银行披露2024年财报:营业收入3,487.75亿元,同比增长1.83%,;归母净利润864.79亿元,同比增长0.24%。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5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84%。 点评: 资产同比增速8.64%,对公及个人贷款增长不弱。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总资产达1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64%。其中,贷款规模8.91万亿元,同比增长9.38%,其中,对公贷款同比增速为13.52%,主要贡献扩表;零售贷款不弱,2024年个人贷款同比增长6.74%。具体来看,对公端加大对先进制造、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2024年末,公司客户达180.41万户,年新增33.90万户,总量较2023年末增长13.21%。零售端,个人小额贷、信用卡、消费贷分别同比增长10.42%、8.64%、4.8%。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存款规模15.29万亿元,同比增长9.54%,核心负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其中,个人存款13.63万亿元,同比增长9.07%,主要是一年期及以下定期存款增长带动;公司存款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3.56%。 利息净收入增速提升,负债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净息差1.87%,较上年末下降14BP,较2024Q3末略降2BP,仍居国有大行前列。负债端,邮储银行负债成本持续优化,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1.47%,同比下降10BP,主要得益于存款结构调整与储蓄代理费率分档下调。资产端,邮储银行2024年生息资产收益率为3.32%,同比下行24BP。2024年利息净收入2861.23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较2024Q1-Q3提升;非息收入626.52亿元,同比增长3.21%,其中理财、托管及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收入表现亮眼。邮储银行持续发力财富管理业务,搭建全方位私行业务体系。2024年邮储银行零售客户AUM达16.69万亿元,富嘉、鼎福客户分别增长17.60%、26.91%。 3月27日,邮储银行发布储蓄代理费率主动调整方案,进一步节省揽储成本。由于四大行净利差持续下行出发被动调整,邮储银行与集团协商主动下调储蓄代理费率。主动调整后的储蓄代理费率自2025年1月1日开始执行。具体包括:活期下调4.9bp至1.943%,3M下调2.5bp至1.06%,6M下调1.6bp至0.985%,1Y下调3.6bp至0.963%,2Y下调0.7bp至0.142%,3Y下调0.1bp至0.019%。以2024年代理储蓄存款为基础测算,2024代理费率由1.08%下降至1.04%,代理费下降35.03亿元。 2024年不良率0.9%,资本进一步夯实。邮储银行不良率多年低于1%,风险抵补能力优良。2024年末,邮储不良率为0.90%,较2023年末上行7BP。不良贷款生成率0.84%,较去年同期下行1BP。拨备覆盖率降至286%。截至Q3末,邮储银行标准法下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56%、11.89%、14.44%,分别相比2023年末+0.03pct、+0.28pct、+0.11pct。 盈利预测:邮储银行坚持零售大行定位、多年深耕三农领域,营收增速边际改善,揽储能力较强。不良率表现较优,资产质量整体稳健,风险抵补能力较为充足,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51%、3.92%、4.62%。 风险因素:经济超预期下行,政策出台不及预期等。 | ||||||
2025-03-30 | 中国银河 | 张一纬,袁世麟 | 买入 | 维持 | 邮储银行2024年年报业绩点评:代理费率再次下调,消费贷、理财表现优异 | 查看详情 |
邮储银行(601658) 营收净利增速改善,主动下调代理费率节约成本: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1.83%,归母净利润同比+0.24%,均较2024Q1-Q3改善;加权平均ROE9.84%,同比-1.01pct。2024Q4,营收同比+7.33%,较2024Q3显著提升;归母净利润同比+0.43%。投资收益高增及业务成本优化为公司业绩主要贡献。去年10月公司被动下调代理费,全年综合费率-9BP至1.15%,全年成本收入比下降0.6pct。目前,公司宣布主动下调三年及以下期限代理存款分档费率,基于2024年存款测算下调后代理费综合费率由1.08%下降至1.04%,代理费同比-6.04%。本次调整旨在引导优化负债结构,有利于降低付息成本。 负债成本优化,消费贷投放动能较好:2024年,公司利息净收入同比+1.53%,2024Q4同比+1.74%。2024年公司净息差1.87%,较2023年末-14BP,降幅同比收窄。生息资产收益率3.32%,同比-24BP;付息负债成本率1.47%,同比-10BP,降幅有所扩大。截至2024年末,公司各项贷款同比+9.38%,对公贷款为主要拉动。对公贷款同比+13.52%,主要由于公司加大对重点领域等的精准支持。零售贷款同比+10.42%,各项个贷均保持正增,其中非按揭消费贷款投放提速,同比+17.88%。负债端存款稳增,公司各项存款同比+9.54%,其中,个人、公司存款分别同比+9.07%、+13.56%。 理财、投行表现亮眼,投资收益驱动非息增长:2024年,公司非息收入同比+3.21%,重回正增长,主要受益其他非息收入高增。公司中收同比-10.51%,主要受累“报行合一”影响下代理业务手续费同比-55.75%;但受益于规模增长,理财业务收入同比+40.06%,在银团贷款及债承收入增长推动下,投行业务收入同比+38.94%。理财产品规模同比高增31.68%,零售AUM同比稳步增长9.59%。公司其他非息收入同比+15.15%,主要来源于投资收益+30.89%。 零售不良风险上升,资本改善可期:2024年末,公司不良贷款率0.9%,关注类贷款占比0.95%,分别同比+7BP、+27BP;不良贷款生成率0.84%,同比-1BP。公司资产质量整体风险可控,零售不良风险有所抬升,零售不良率+16BP至1.28%,其中,个人小额贷不良生成较多,预计受小微业主经营状况及居民增收承压影响。2024年末,公司拨备覆盖率286.15%,同比-61.42pct。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6%,较2023年末+0.03pct,关注后续增资及高级法落地,助力公司资本夯实改善。 投资建议:公司是背靠邮政集团的国有大行。自营+代理模式独特,代理费调降促进长期健康发展。三农、普惠、个人金融业务稳固,公司、城市、特色、综合金融开辟均衡发展空间。价值存款优势突出。资产质量水平较优,风险抵御和信贷投放能力有望受益国家增资。2024年分红率稳定在30%。结合公司基本面和股价弹性,我们维持“推荐”评级,2025-2027年BVPS分别为8.96元/9.57元/10.21元,对应当前股价PB分别为0.58X/0.54X/0.51X。 风险提示:经济不及预期,资产质量恶化风险;利率下行,NIM承压风险。 | ||||||
2025-03-28 | 平安证券 | 袁喆奇,许淼,李灵琇 | 买入 | 维持 | 非息拉动营收回暖,零售风险压力可控 | 查看详情 |
邮储银行(601658) 事项: 邮储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88亿元,同比上升1.8%,实现归母净利润865亿元,同比上升0.2%,年化加权平均ROE为9.8%。24年年末,总资产规模达到17.1万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贷款总额同比增加9.4%,存款同比增加9.5%。2024年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普通股派发人民币2.616元(含税),分红率为30.0%。 平安观点: 营收同比回升,非息收入同比回正。邮储银行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2%,增速较前三季度持平,营收同比增速上行至1.8%(0.1%,24Q1-3),我们认为营收整体表现更为积极。具体来看,我们认为营收上行主要受非息收入改善拉动,公司全年非息收入同比回正至3.2%(-6.0%,24Q1-3),非息同比回正主要受其他非息收入改善拉动,公司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上行至15.2%(0.5%,24Q1-3),我们预计主要与债券市场收益有关,公司手续费收入同比回落10.5%(-12.7%,24Q1-3),负增有所改善。24年全年公司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5%,增速较前三季度持平,增长稳定。在营收增速上行的背景下,公司进一步加大了拨备的提升力度,Q4单季拨备计提规模同比上行89%(-44%,24Q3)。 息差优于同业,资负扩张保持稳健。邮储银行全年净息差为1.87%(1.89%,24Q1-3),息差同比降幅为14BP,优于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24年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18BP的降幅。具体来看,息差下行主要受资产端的拖累,公司贷款收益率同比下行35BP至3.78%,存款成本率同比下降9BP至1.44%,部分对冲资产端下行压力。规模方面,公司年末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8.6%(9.3%,24Q1-3),其中贷款规模同比增长9.4%(9.5%,24Q1-3),年末公司贷款和零售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3.5%/6.7%,较前三季度增速分别回落0.1pct、0.6pct,对公整体保持平稳,零售贷款延续回落态势,我们预计受居民需求不足影响。负债端方面,年末存款规模同比增长9.5%(11.2%,24Q1-3),增速整体保持稳健。 不良率小幅上行,仍需关注零售风险变动。邮储银行年末不良率较三季度末上行4BP至0.90%,公司口径年化不良贷款生成率较三季度末上行5BP为0.84%,我们预计资产质量下降主要源自零售风险的波动,按揭贷款不良率同比上行9BP至0.64%,影响零售整体资产质量。从前瞻指标来看,年末关注率较三季度末上升4BP至0.95%,逾期率较三季度末上升8BP至1.19%,后续趋势仍需关注,但整体资产质量指标仍处较优水平,风险低位可控。拨备方面,年末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较前三季度下降15.73pct/2BP至286%/2.58%,但绝对水平仍处高位,风险抵补能力保持稳定。 投资建议:关注零售修复,差异化竞争优势持续。邮储银行作为一家定位零售银行的国有大行,凭借“自营+代理”的独特模式,维持广泛的客户触达范围,县域和中西部区域的地区优势继续稳固,客户基础扎实可靠。考虑到当前零售需求恢复仍存不确定性,我们小幅下调公司25-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5-27年EPS分别为0.89/0.93/0.97元(原25-26年EPS预测分别为0.93/0.98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2.6%/3.6%/4.3%(原25-26年盈利增速分别为4.9%/5.2%),当前公司股价对应25-27年PB分别为0.60x/0.56x/0.52x,综合考虑公司负债端扎实的客户基础、资产端的潜在提升空间、领先同业的资产质量表现,我们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经济下行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2)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3)房企现金流压力加大引发信用风险抬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