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14071.03亿 | 总市值:15904.52亿 | ||
流通股本:1619.22亿 | 总股本:1830.21亿 |
中国石油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3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9篇,增持评级为4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6-20 | 国信证券 | 杨林,薛聪,董丙旭 | 增持 | 维持 | 油气产储日新月异,炼化产能减油增特 | 查看详情 |
中国石油(601857) 事项: 中国石油近期进行了2025年度反向路演,调研团队参观了呼图壁储气库、百里油区、新能源&配套煤电&碳捕集一体化项目、页岩油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克拉玛依石化及独山子石化等生产科研设施,向广大投资者介绍了中国石油在能源保供、非常规油气开发、炼化升级等方面进展。 国信化工观点: 1)稳定的能源供应是经济运行的压舱石,公司作为国内最大油气生产供应商,其油气产销直接支撑了全国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运转。在民生保障方面,中石油呼图壁储气库是国内首座库容超100亿立方米的大型储气库,具备北疆地区及西气东输管线系统季节调峰和事故应急双重功能,该储气库有效保证了居民供暖和城市燃气稳定;油气勘探开发方面,中石油不断进行技术开发,推动老油气田稳产增产,并积极推进绿色低碳战略。克拉玛依油田探索了浅层超稠油油藏的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SAGD技术),助力环烷基稠油的经济开发和稳产增产,并通过“新能源及配套煤电、碳捕集一体化项目”实现了综合利用煤炭、低碳效益开发油气、融合发展新能源的目标。 2)公司通过炼厂升级改造及延长天然气产业链,积极践行“减油增特”战略。克拉玛依石化经过多年研发,实现了稠油加工技术从空白到国际先进的跨越,目前建成稠油集中加工、环烷基润滑油生产、高等级道路沥青生产、低凝柴油生产"四大基地"。独山子石化则实现了塔里木油田丰富、稳定的乙烷高值化利用,一期已经建成6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2026年即将建成12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该项目充分发挥中国石油上下游一体化的规模效应和低成本优势。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之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674/1709/1740亿元,摊薄EPS分别为0.91/0.93/0.95元,对于当前A股PE为10.09/9.87/9.66x,对于H股PE为6.79/6.65/6.51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自然灾害频发的风险; 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 地缘政治风险; 政策风险等 | ||||||
2025-06-15 | 天风证券 | 张樨樨,姜美丹 | 买入 | 维持 | 新疆油田绿色转型,从“跟随者”向“开拓者”蜕变 | 查看详情 |
中国石油(601857) 新疆油田2025Q1油气生产超预期完成 2025Q1新疆油田的生产指标均超预期完成,“油气新”业务分别完成季度计划任务的100.0%、102.2%、102.4%,其中实际完钻及新建产能分别完成计划的168%、157%,实际投产新井完成计划的170%,吉木萨尔页岩油产量同比增加1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此外新疆油田致力于提升天然气产量,4月份开始实施了三年加快行动方案,力争实现年产1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目标。2025年是新疆油田“跨越2000万、挺进5000万”的起步之年。 新疆油田主动破局,加速绿色转型 1)新能源及配套煤电、碳捕集一体化项目是中国石油最大的“新能源+煤电+CCUS”一体化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绿电41.7亿千瓦时、火电52.8亿千瓦时,捕集二氧化碳100万吨。目前,该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2)呼图壁县165万千瓦市场化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前准备工作进展顺利,目前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中。该项目的内容为建设165万千瓦光伏,新建两座220千伏的升压站,配套建设电化学储能165兆瓦时。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绿电”27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70余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200万吨。 3)2025年5月日注碳量首次突破3000吨大关,同比增长500吨/天,力争年底前完成一百万吨注碳目标和530先导试验区日产油突破100吨的“双百”目标,打造全国领先的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维持预测25/26/27年归母净利润为1662/1692/1741亿,A股对应PE9.9/9.7/9.5倍,按照50%的分红比例计算,A股对应2025年分红收益率5.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原油需求受到关税战和美国宏观经济等因素,低于预期,导致价格加速破位风险;2)OPEC放弃控价、转为份额策略,导致油价加速破位的风险;3)伊朗或俄乌地缘冲突升级,带来意外供给损失,导致油价超预期反弹的风险。 | ||||||
2025-06-13 | 中银证券 | 徐中良,余嫄嫄 | 买入 | 维持 | 油气新能源深度耦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 查看详情 |
中国石油(601857) 事件:根据中国石油报及新疆油田报等系列报道,新疆油田加快CCUS建设,2025年CCUS日注碳量突破3000吨,全年计划注碳100万吨,规划2030年实现1000万吨注碳目标。新疆油田坚持“做强油气优势主业、做大新兴能源产业”两条主线,2024年,油气产量实现双超,其中,页岩油革命工程跨越100万吨。新疆油田落实“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部署,立足新疆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第二曲线”。 中国大型油田通过“稳油、增气、强新、降碳”等综合举措,促进传统油气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技术进步或推动传统油气资产价值重估,看好中国石油油气及新能源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清洁替代有序推进,技术创新增油省气。新疆油田完成《新疆油田生产用气清洁替代规划方案》编制,加快推进生产用气清洁替代,通过井下电加热和地面高温光热、“绿电+谷电+电蓄热”锅炉、生物质锅炉的多能耦合“立体”清洁替气等技术创新,减少天然气自用消耗,实现增油省气。风城油田重37稠油高温光热利用先导试验项目是世界首个SAGD稠油塔式水工质高温光热试验工程,年可供应高品质过热蒸汽5.23万吨,替代天然气392万立方米,减少碳排放0.85万吨。未来随着新能源利用技术与油气田开发技术的深度耦合,风光资源效能进一步提升或助力传统油气田实现清洁替代。 CCUS技术应用多元化,绿色低碳进入新阶段。CCUS项目通过将二氧化碳注入地层,既可以降粘驱油,而且可以实现碳封存,是油田未来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根据中国石油新闻中心报导,新疆油田264万千瓦新能源+煤电+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一体化项目一期有望于2026年全部建成,该项目是中国石油在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上的重要尝试,将实现传统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耦合发展,同时捕集煤电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用于油田驱动原油开采,构筑火电低碳生产新愿景。根据新疆油田“2112四大工程规划,2030年注碳量将达到1000万吨,中国石油的CCUS技术应用或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油气新能源融合深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再提升。根据中国石油2024年年报,2024年风光发电量4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2%;吉林油田首个大型集中式风电项目、青海格尔木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大庆林甸风光发电、克拉玛依264万千瓦新能源及配套煤电碳捕集一体化等项目开工建设,全产业链碳捕集、利用及封存(CCUS)业务加快发展。2025年油气和新能源分部的资本性支出预计为人民币2,100.00亿元,主要用于国内及海外油气项目的规模效益勘探开发,加大页岩气、页岩油等非常规资源开发力度,加快储气能力建设,推进清洁电力、地热供暖、CCUS及氢能示范等新能源工程等。我们认为,公司在油气上游的资本开支维持高位,未来随着油气开采技术和新能源应用技术的深度耦合,油气和新能源板块有望实现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 估值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679.58亿元、1,692.26亿元、1,798.82亿元,对应市盈率为9.7倍、9.6倍、9.0倍,公司油气和新能源技术深度耦合,可持续发展动能显著增强,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国际油价剧烈波动风险、环保政策变化或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生产装置异常,人员操作失误带来的安全生产风险、全球经济低迷、关税政策变化的风险等。 | ||||||
2025-05-23 | 国信证券 | 杨林,薛聪,董丙旭 | 增持 | 维持 | 能源转型践行ESG理念,社会责任凸显央企担当 | 查看详情 |
中国石油(601857) 事项: 3月30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2024年,公司国内天然气产量在公司国内油气当量产量中占比升至54.4%,油气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新业务投资同比增幅21.7%,全年风光发电量同比增长一倍多,建成多个加氢站和地热供暖项目,新材料发展提速加力,产量连续三年保持50%左右高速增长,未来产业布局迈出实质性步伐。 国信化工观点: 1)ESG理念深入人心,公司ESG治理体系完善。ESG是英文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Governance(治理)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是一种聚焦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评估框架。ESG发端于20世纪60-70年代反战、人权等社会议题,2015年后随着《巴黎气候协定》等国际倡议的落地,ESG的投资概念快速深入人心。披露ESG信息可以降低运营风险,使风险前置。通过披露ESG信息,可以吸引绿色贷款、ESG基金等长期资金。披露ESG信息还可以倒逼企业投资清洁技术,培育企业第二成长曲线。2中国石油十分关注公司ESG发展,并建立了完善的ESG治理体系,且公司对ESG治理有长期稳定的规划。 2)公司在新能源业务方面快速发展,积极推进低碳转型。公司将绿色低碳纳入整体发展战略和“十四五”总体规划,落实清洁替代、战略接替和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公司发布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3.0》,积极实施“三大行动”“十大工程”,不断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方案提出了发展“碳循环经济体系”的理念,打造“天然气+”清洁能源发展、“氢能+”零碳能源升级、“CCUS负碳产业链建设”三个创新点,部署实施绿色企业建设引领者、清洁低碳能源贡献者、碳循环经济先行者“三大行动”及“十大工程”。公司规划2025年新能源产能比重达到7%;2035年实现新能源业务与油气业务三分天下,基本实现热电氢对油气业务的战略接替;2050年热电氢能源占比50%左右,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3)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体现央企担当。公司在保障能源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关爱员工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公司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能源形势,着力提升能源高效供给能力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全力以赴保障国内油气稳定供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在国内公司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帮助对口帮扶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教育水平。公司在国际合作中高度注重维护各方共同利益,海外企业始终秉持“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与资源国政府、合作伙伴、社区民众分享资源价值和发展机遇,促进当地社区繁荣发展。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674/1709/1740亿元,摊薄EPS分别为0.91/0.93/0.95元,对于当前A股PE为9.1/8.9/8.7x,对于H股PE为6.5/6.4/6.2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2025-05-02 | 天风证券 | 张樨樨,姜美丹 | 买入 | 维持 | 降本超预期,Q1业绩再证明抵抗油价波动能力 | 查看详情 |
中国石油(601857) 2025Q1业绩略超我们和市场的预期 公司2025Q1营收7531亿元,同比-7.34%,其中归母净利润468亿元,同比+2.27%,油价下跌的情况下,公司业绩再创历史新高,超出我们和市场的预期。 降本效果明显,抵抗油气价下降的负面影响,上游利润仍然实现增长勘探开发板块,2025Q1原油产量同比+0.2%,天然气产量同比+1.2%。实现油价70美元(同比-7.2%);天然气价格9.01美元/mcf(同比-3.9%)。尽管价格下滑明显,但是上游油气和新能源业务的经营利润达461亿,同比+30亿,主要得益于单位操作成本下降(约贡献21亿)、油价下降导致税费支出减少以及天然气增量贡献。 炼油及销售板块均面临成品油需求已达峰的压力,化工持续低迷 Q1原油加工量同比-4.7%,成品油产量同比-6.3%,其中汽油产量同比-7.4%,柴油产量同比-6.7%,煤油产量同比-2.3%,乙烯产量同比+0.04%,基本持平。炼化板块经营利润54亿,同比减少约27亿;其中炼油业务同比-24亿,主要是需求减少,导致量和毛利均下滑;化工业务同比-3亿,主要是化工单位毛利减少。成品油销售经营利润50亿(同比-17亿)。 天然气销售板块利润增长靠量增及降本贡献 2025Q1国内销售天然气699亿方(同比+4.2%)。估算的实现价格2.09元/方(同比-0.05元/方,环比-0.07元/方),估算的平均销售成本1.93元/方(同比-0.06元/方)。板块经营利润135亿,同比+12亿,应主要来自量增与降本。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油价下行,原预测25/26/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698/1749亿/1800亿元,现调整为1662/1692/1741亿,A股对应PE8.8/8.6/8.4倍,H股对应PE5.5/5.4/5.2倍。按照50%的分红比例计算,A股对应25年分红收益率5.7%,H股对应25年分红收益率9.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衰退带来原油需求下降,从而导致油价大幅跌落的风险;未来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025-04-30 | 民生证券 | 周泰,李航,王姗姗,卢佳琪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一季报点评:归母净利润逆势增长,稳健型央企抗风险能力强 | 查看详情 |
中国石油(601857) 事件:2025年4月29日,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31.1亿元,同比下降7.3%;实现归母净利润468.1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65.6亿元,同比增长1.5%。 油气业务推动经营利润同比微增。25Q1,公司总经营利润为651.8亿元,同比微增0.8%;其中,油气和新能源/天然气销售业务分别实现经营利润460.9/135.1亿元,同比+7.0%/+9.7%,炼油/化工/销售业务分别实现经营利润45.5/8.4/50.4亿元,同比-34.7%/-26.9%/-25.4%。 油气价格、成本同步下滑,天然气销量稳步扩张。25Q1,公司实现油气当量产量467百万桶,同比+0.7%;其中,原油产量240百万桶、同比+0.3%,天然气产量13613亿立方英尺、同比+1.2%。价格方面,公司实现油价为70.0美元/桶,同比-7.2%;国内天然气平均销售价格为9.01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3.9%;此外,公司加大直销客户、工业客户和气电客户开发力度,持续开拓终端销售市场,实现天然气销量864亿立方米,同比+3.7%。成本方面,25Q1公司单位油气操作成本9.76美元/桶,同比-6.0%,降本增效成效较为显著。 成品油市场需求疲软使得成品油产销量和盈利能力有所下降。25Q1,公司原油加工量为337百万桶,同比-4.7%。其中,汽/柴/煤油产量分别为1154/1240/463万吨,同比-7.4%/-6.7%/-2.3%;同期,销售业务的汽/柴/煤油销量分别为1558/1613/506万吨,同比-8.2%/-5.1%/-4.3%,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减少。此外,炼油产品单位毛利和销售业务国际贸易毛利均有所下降,据公告计算,25Q1炼油化工和新材料业务经营利润率为1.9%,同比-0.7pct,销售业务经营利润率为0.8%,同比-0.2pct。 化工转型持续推进,减油增化提高附加值。公司加大化工新产品、新材料开发力度,持续推动炼油化工转型升级。25Q1,公司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产量均有下降,而乙烯产量达到227万吨,同比基本持平;另外,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原料及聚合物产量为340、33万吨,同比-2.8%、+17.5%。 控股股东增持彰显信心。2025年4月8日,控股股东中国石油集团计划12个月内通过自身及其全资子公司增持公司A股及H股股份,拟增持金额不少于28亿元、不超过56亿元,占公司4月29日总市值的0.2%~0.4%。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油气龙头企业,油气上游资源丰富,下游产业链完整。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1.33/1543.32/1643.61亿元,EPS分别为0.78/0.84/0.90元/股,对应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0/9/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化工品所需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025-04-30 | 信达证券 | 左前明,刘奕麟 | 买入 | 维持 | 上游板块增量显著,油气龙头业绩稳健增长 | 查看详情 |
中国石油(601857) 事件:2025年4月29日晚,中国石油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31.08亿元,同比下降7.3%,环比增长10.47%;实现归母净利润468.07亿元,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45.5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65.62亿元,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22.33%;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26元,同比增长2.3%。 点评: 油气板块贡献显著,助力业绩持续增长。油价端,2025年一季度国际油价整体呈现先跌后涨的两阶段态势,第一阶段受特朗普新政、美国计划提升原油产量、俄乌冲突缓和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震荡下跌;第二阶段受美国加强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等产油国的制裁影响,国际油价有所反弹。2025年一季度布伦特平均油价为75美元/桶,同比下降8%,环比增长1%。分板块盈利看,油气及新能源、炼化及新材料、销售和天然气销售板块分别实现经营利润人民币461、54、50、135亿元,同比+30、-27、-17、+12亿元,环比+306、-7、+14、-152亿元。总体来看,公司油气板块利润贡献依旧突出,炼油与化工板块毛利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滑,炼化板块整体承压。 降本增效成果突出,上游板块经营效益逆势增长。2025年一季度公司坚持高效勘探,油气产量稳步增长,新能源业务持续突破。油气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油气当量产量467.0百万桶,同比增长0.7%,原油产量240.2百万桶,同比增长0.2%,天然气产量226.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1.2%,油气产量稳中有增。公司一季度有效控制成本费用及税费支出减少,单位油气操作成本9.76美元/桶,比上年同期的10.38美元/桶下降6.0%,降本增效成果突出。新能源方面,公司加大风光发电、地热等新能源指标获取和转化力度,2025年一季度风光发电量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6%,新能源领域持续突破。 炼化板块短期承压,公司转型升级加速。炼油板块,2024年公司原油加工量为337.3百万桶,同比-4.7%,成品油产量2857万吨,同比-6.3%。成品油销售板块,受新能源汽车销售替代等因素影响,公司成品油销售量明显下滑,2025年一季度公司销售汽油、煤油、柴油3677.6万吨,同比下降6.3%。化工板块,公司持续推动炼油化工转型升级,吉林石化公司乙烯、广西石化公司乙烯、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乙烷制乙烯二期、蓝海新材料公司高端聚烯烃等转型升级项目有序推进,2025年一季度公司化工产品商品量995.9万吨,同比增长0.5%,新材料产量80.0万吨,比上年同期的58.2万吨增长37.5%。短期来看,公司炼化板块受成品油消费萎缩、化工品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整体产销及盈利表现承压,但公司持续推动炼化板块转型升级,加大炼油特色产品、化工新产品、新材料开发力度,待行业景气格局向上时,公司业绩弹性有望释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7.44、1757.53和1789.82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3%、2.3%和1.8%,EPS(摊薄)分别为0.94、0.96和0.98元/股,对应2025年4月30日的收盘价,2025-2027年PE分别为8.51、8.32和8.17倍。我们看好公司作为国内油气龙头的稳健业绩增长趋势和公司市值管理办法落地后所体现的长期投资价值,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增储上产不及预期风险;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公司新建产能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需求修复不及预期的风险;新能源汽车销售替代风险 | ||||||
2025-04-30 | 国信证券 | 杨林,薛聪 | 增持 | 维持 | 上游板块逆势增长,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 | 查看详情 |
中国石油(601857) 核心观点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业绩超预期。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531.1亿元(同比-7.3%,环比+10.5%),主要由于市场需求减少、成品油销量减少以及部分产品价格下降;实现归母净利润468.1亿元(同比+2.3%,环比+45.6%),主要得益于国内天然气产销量增加、有效控制主要成本费用及税费支出减少,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65.6亿元(同比+1.7%,环比+22.3%)。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布伦特原油均价同比下降8.9%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逆势增长,业绩超预期。 油气业务坚持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加快新能源业务发展。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油气与新能源板块实现经营利润460.9亿元(同比+7.0%),实现油气当量产量467.0百万桶油当量(同比+0.7%),其中原油产量240.2百万桶(同比+0.2%),原油平均实现价格为70.0美元/桶(同比-7.2%),油气单位操作成本9.76美元/桶(同比-6.0%);可销售天然气产量1361.3十亿立方英尺(同比+1.2%);风光发电量16.8亿千瓦时(同比+94.6%)。 炼化、成品油销售板块需求承压,加大化工新材料研发、营销力度。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炼油、成品油销售板块分别实现经营利润45.5亿元(同比-34.7%)、50.4亿元(同比-25.4%),主要由于市场需求减少,原油加工量、成品油销量减少,实现原油加工量337.3百万桶(同比-4.7%),生产成品油2856.7万吨(同比-6.3%),成品油销售3677.6万吨(同比-6.3%)。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化工板块实现经营利润8.4亿元(同比-26.9%),主要由于化工产品单位毛利减少,公司加大化工新产品、新材料开发力度,化工产品商品量995.9万吨(同比+0.5%),新材料产量80.0万吨(同比+37.5%)。发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天然气销售量效齐增,股东增持彰显信心。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天然气销售板块实现经营利润135.1亿元(同比+9.7%),主要得益于天然气销量增加,持续优化资源采购成本。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共销售天然气864.4亿立方米(同比+3.7%),其中国内销售天然气699.1亿立方米(同比+4.2%)。4月8日公司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石油集团计划在12个月内,累计增持公司A股、H股金额28-56亿元人民币。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风险;需求复苏不达预期;国内气价上涨不达预期。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674/1709/1740亿元,摊薄EPS为0.91/0.93/0.95元,对于当前A股PE为8.7/8.5/8.4x,对于H股PE为5.8/5.6/5.4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2025-04-30 | 东吴证券 | 陈淑娴,周少玟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一季报点评:天然气盈利水平优异,稳油增气持续推进 | 查看详情 |
中国石油(601857) 投资要点 事件: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31亿元(同比-7%,环比+10%),归母净利润468亿元(同比+2%,环比+46%)。公司油气两大产业链保持安全平稳高效运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经营业绩稳定增长,业绩略超我们预期。 上游板块盈利增加,主要系天然气产销量提升:2025Q1,油气和新能源板块经营利润461亿元,同比+30亿元(同比+7%)。1)价:2025Q1,油实现价格70美元/桶(同比-7.2%);2025Q1,国内天然气实现价格2.29元/方(同比-3.1%)。2)量:2025Q1,油气净产量467百万桶油当量(同比+0.7%),其中,石油净产量240百万桶(同比+0.3%),天然气净产量385亿立方米(同比+1.2%)。 下游炼油&化工盈利承压:2025Q1,炼油化工和新材料板块经营利润54亿元,同比-27亿元(同比-34%),具体来看: 1)2025Q1,炼油经营利润45亿元,同比-24亿元(同比-35%)。2025Q1,成品油产量2857万吨,同比-192万吨(同比-6%)。主要由于市场需求减少、成品油销量减少以及部分产品价格下降。 2)2025Q1,化工经营利润8亿元,同比-3亿元(同比-27%)。主要由于化工产品单位毛利减少。 销售板块盈利偏弱:2025Q1,销售板块经营利润50亿元,同比-17亿元(同比-25%)。成品油总销量3678万吨,同比-248万吨(同比-6%)。主要由于市场需求减少、成品油销量减少以及国际贸易毛利下降。 天然气销售板块盈利大幅提升:2025Q1,天然气销售板块经营利润135亿元,同比+12亿元(同比+10%),主要由于持续优化资源采购和销售流向,努力控制采购成本,积极推动市场化销售,加大直销客户、工业客户和气电客户开发力度,持续开拓终端销售市场。 公司注重股东回报:根据我们最新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1668元,按照分红比例52%,合计派息868亿元,按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中石油A股股息率为5.9%;中石油H股税前股息率为8.8%,按20%扣税,税后股息率为7.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根据公司油气产量情况,以及公司受益于天然气顺价政策,我们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1668、1721、1787亿元。按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对应A股PE分别8.7、8.45、8.1倍,对应H股PE分别5.9、5.7、5.5倍。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成本管控优异,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宏观经济波动;成品油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 ||||||
2025-04-14 | 华鑫证券 | 傅鸿浩,张伟保,高铭谦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油气产量增长稳定,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 查看详情 |
中国石油(601857) 事件 中国石油发布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79.81亿元,同比下滑2.48%;实现归母净利润1646.76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2024Q4单季实现收入6817.02亿元,同比下滑6.70%,环比下滑2.95%;实现归母净利润321.58亿元,同比增长8.05%,环比下滑26.77%。 投资要点 油气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25年继续增储上产 公司2024年实现油气当量产量17.97亿桶,同比增长2.2%,其中原油产量9.42亿桶,同比增长0.5%,天然气折合产量8.56亿桶当量,同比增长4.1%,平均实现油价74.7美元/桶,同比下滑2.5%。公司2025年计划油气当量产量18.27亿桶,较2024年目标增长3.41%,其中原油计划产量9.36亿桶,较2024年目标增长2.97%,天然气计划产量5341十亿立方英尺,较2024年目标增长3.86%。同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64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公司连续三年实现增长,显示出公司在市场波动中保持了较强的盈利能力。 公司资本开支略有增加,分红率提升至50%以上 公司全年资本性支出2758.49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炼油化工和新材料板块的资本性支出较去年翻倍,支出占比提升至12.14%,主要用于吉林和广西炼化转型升级等大型项目和开工新建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公司全年分红860亿,2024年末期派发现金股息每股0.25元(含税),分红率继续维持在50%以上,对应全年A股股息率5.26%,港股股息率8.37%,体现了公司对股东的回报承诺。此外,公司自由现金流达到1761.22亿元,同比增长17.1%,同样创历史新高,显示出公司财务状况持续稳健。 Q4单季度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减油增化成果斐然 公司炼油化工业务积极向产业链中高端转型,盈利能力有望回升。公司通过优化调整装置负荷和产品结构,深入实施减油增化、减油增特,不断提升高附加值产品产量,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24年第四季度毛利率环比提升2.91pct至25.84%,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减油增化方面,公司2024年化工产品商品量3898.1万吨,同比增长13.6%,化工新材料产量204.5万吨,同比增长49.3%,下游化工品出货量显著增加。 盈利预测 公司油气产量增长稳定,盈利能力持续改善。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04.53亿元、1762.80亿元、1784.5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1、7.8、7.8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风险;宏观经济波动;成品油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