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8 | 华福证券 | 汪磊 | 买入 | 维持 | 需求放缓导致23年业绩承压,环保业务稳健增长 | 查看详情 |
亚光股份(603282)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5亿元,同比+6.43%;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3.69%;扣非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3.65%;2024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亿元,同比-14.37%;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4.56%;扣非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4.78%。
投资要点:
下游客户行业增速放缓,制药机械业务略有下滑。2023年,受到下游行业需求放缓影响,公司制药机械业务共实现营收2.43亿元,同比-20.90%,毛利率为35.54%,同比下降4.11个pct。分主要产品来看,公司清洗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0.26亿元,同比+31.40%;过滤洗涤干燥机营收则同比下滑34.46%至1.55亿元。考虑到公司的清洗机和干燥机产品在同行业细分市场内具有较高的品牌认知度,报告期内通过参与各类医药装备招标活动仍能获得较为稳定的订单情况,因此我们预计在下游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公司该板块仍能凭借产品与品牌优势贡献相对稳定的业绩。
节能环保业务稳健增长,应用拓展叠加海外布局打开市场空间。2023年公司节能环保板块共实现营收7.29亿元,同比+20.16%;其中主要的MVR(蒸汽压缩机)系统实现了营收7.05亿元,同比增长27.26%,毛利率则增长1.93个pct至30.88%。由于公司MVR系统可应用于新能源、中药、精细化工、环保等多个领域,且其相较于传统的多效蒸发系统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因此近年来业务增速较为明显。报告期内公司MVR销售团队在确保国内项目顺利验收的同时,还积极拓展MVR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机会,以此来进一步打开MVR产品的市场空间。我们预计未来随着MVR下游应用领域的持续拓展以及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公司节能环保业务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Q1盈利能力略有回升。2023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3.57%/16.51%,分别同比变化-1.96/-1.60pct;其中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53%/5.73%/4.78%/-1.08%,同比分别变化-0.71/+0.68/+0.30/-0.87个pct。而占比较高的研发费用率增长主要系公司不断向新产品和工艺加大研发投入;管理费用率显著增长则主要系公司规模增长带动员工工资和办公费提升,以及年产800台(套)化工及制药设备项目的投产导致折旧和摊销费用上升。2024年Q1,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7.63%/19.70%,较23年全年分别+4.06/3.19pct,盈利能力有所回升。
盈利预测:考虑到公司下游行业增速放缓,影响公司产品的需求释放,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0、2.42、2.90亿元(24-25年前值为2.62、3.26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11、10倍,给2024年17倍PE(原2024年给20倍PE),目标价25.4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产能不足导致交货期延长;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MVR产品国产替代不及预期;MVR产品在各行业应用的渗透率不及预期;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 |
2024-01-17 | 华福证券 | 汪磊 | 买入 | 首次 | 制药+节能装备双轮驱动,国产替代叠加出海大有可为 | 查看详情 |
亚光股份(603282)
投资要点:
公司概况:制药+节能装备双轮驱动,成长性盈利性均突出。公司传统的制药装备业务平稳发展,其产品力、技术和品牌在行业内已经得到广泛认可,能够为公司提供稳定的营收和业绩贡献。此外公司2019年完成了对乐恒节能的收购,将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至节能装备(MVR)领域,随着MVR产品应用领域的拓展、国产化替代加速、海外贡献增长以及公司产能瓶颈被突破,MVR产品有望成为公司营收和业绩新的成长点。
MVR行业:下游应用持续拓展,国内厂商迎来机遇。MVR(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是一种应用于蒸发领域的蒸汽再压缩技术,相较于传统的蒸发技术,其能充分利用二次蒸汽,因而具备显著的节能和经济优势,蒸汽压缩机作为MVR系统的核心设备,具备一定的技术壁垒。此前国外厂商得益于强大的自主研发设计实力以及丰富的项目经验,在订单获取量、金额规模等方面优势明显。近年来随着MVR在国内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国内厂商纷纷布局,其中具有自主研发实力、有客户资源和项目经验的厂商有望加速破局。
公司:把握MVR国产替代和出海周期,高速成长可期。公司依托子公司乐恒节能,突破了MVR系统核心设备蒸汽压缩机的关键技术,且在制药、环保、新能源等技术要求更高的工业领域实现了大量客户案例积累,并有望降维拓展食品、海水淡化等新兴应用领域。与此同时,公司凭借制药装备业务积累的大量客户资源,加速拓展海内外市场,并积极扩张产能以提升订单交付能力,为将来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多年来深耕制药装备领域并切入节能装备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产品和客户资源优势,目前公司大力发展MVR系统业务,其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拓展以及国产替代和出海趋势带动公司订单持续高增,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我们预测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74/14.45/17.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2.62/3.26亿元,对应PE分别18/14/11倍,目标价39.22元(2024年20倍PE)。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导致交货期延长的风险;海外市场拓展风险;MVR产品国产替代不及预期风险;MVR产品在各行业应用的渗透率不及预期;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
2023-10-29 | 国金证券 | 满在朋 | 买入 | 维持 | 合同负债持续攀升,盈利能力环比改善 | 查看详情 |
亚光股份(603282)
业绩简评
10 月 27 日,公司发布 23 年三季报, 23Q1-Q3 实现营收 7.59 亿元,同比+32.50%;实现归母净利润 1.30 亿元,同比+37.86%;其中 Q3单季度实现收入 2.56 亿元,同比+21.42%, Q3 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0.52 亿元,同比+51.10%。
经营分析
合同负债持续攀升,在手订单充足支撑业绩释放。 根据公司公告,截至 23 年 3 季度末, 公司合同负债为 11.51 亿元, 较 22 年底提升 1.75 亿元,合同负债维持高位且持续攀升预示着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为长期业绩释放提供保障。
毛利率环比持续提升, 看好全年盈利能力改善。 23 年以来受益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下滑,公司成本压力缓解, 23Q1-Q3 毛利率分别为30.9%/32.6%/35.4%,环比持续改善。费用端,公司前三季度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4.98%/5.10%, 其中单 Q3 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4.26%/4.29%,环比 Q2 分别下滑 2.24/0.79pct。综上,公司前三季度净利率达 17.14%,其中单 Q3 净利率 20.39%,环比 Q2 提升 5.67pct,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产能扩张顺利, 提升订单交付能力。 公司募投项目建设进展顺利:1)“年产 800 台(套)化工及制药设备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和生产设备的安装,产能开始快速爬坡,后续该项目将陆续完成配套设备和软件的购置安装工作。 2)“年产 50 套 MVR 及相关节能环保产品建设项目”目前处于建设状态,预计在 2023 年底到2024 年初完成主体工程的建设, 2024 年开始投入使用。随着产能不断扩充,公司订单交付能力有望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11.3/13.7/16.6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9/2.4/2.9 亿元, 对应 PE 为 18/14/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扩产进度不及预期;新应用领域拓展不及预期;存货周转速度较慢 |
2023-08-27 | 国金证券 | 满在朋 | 买入 | 维持 | 产能扩张顺利,业绩符合预期 | 查看详情 |
亚光股份(603282)
业绩简评
8 月 25 日,公司发布 23 年中报, 1H23 公司实现收入 5.03 亿元,同比增长 38.94%;归母净利润 0.78 亿元,同比增长 30.2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0.81 亿元,同比增长 38.94%。 其中 23 年二季度实现收入 2.51 亿元, 归母净利润 0.37 亿元,符合市场预期
经营分析
产能扩张顺利, 提升订单交付能力。 公司募投项目建设进展顺利:1)“年产 800 台(套)化工及制药设备项目” 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和生产设备的安装,产能开始快速爬坡,后续该项目将陆续完成配套设备和软件的购置安装工作。 2)“年产 50 套 MVR 及相关节能环保产品建设项目”目前处于建设状态,预计在 2023 年底到 2024 年初完成主体工程的建设, 2024 年开始投入使用。随着产能不断扩充,公司订单交付能力有望提升。
MVR 系统订单逐步交付, 新领域拓展利好 23 年业绩高增。 1H23 公司 MVR 业务订单逐步交付, 获得九岭锂业、江西雅保、华福新能源、 韩国 SE Materials 等客户订单,共发货 55 个项目产品,接受格林美、赣州吉锐、日昇新能源等客户 26 次 FAT 验收。 同时公司上半年组建团队拓展 MVR 系统应用领域, 随着下游领域拓展,我们预计 23-25 年节能环保设备实现收入为 8.9/12.1/16.4 亿元,驱动业绩高增长。
合同负债维持高位,在手订单充足支撑业绩释放。 根据公告, 1H23公司合同负债为 10.43 亿元,相比 22 年底提升 0.67 亿元,合同负债维持高位预示着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为长期业绩释放提供保障。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12.45/16.25/21.28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2.09/2.78/3.62 亿元, 对应 PE 为 17/13/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扩产进度不及预期;新应用领域拓展不及预期;存货周转速度较慢。 |
2023-07-27 | 国金证券 | 满在朋 | 买入 | 维持 | 产能释放稳步推进,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 查看详情 |
亚光股份(603282)
7月26日,公司发布23年半年度业绩快报,1H23公司实现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38.94%;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增长30.6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81亿元,同比增长39.35%。
订单交付顺利+产能逐步释放,1H23收入、业绩高增长。1H23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8.94%和30.61%,主要原因为(1)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MVR销售规模增加;(2)公司“年产800台(套)化工及制药设备”募投项目陆续投入使用,产能逐步释放。(3)公司加快销售设备的调试安装进度,确保项目及时完工。
供货优质客户,节能环保业务增长迅速。公司MVR系统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锂电、制药、环保、化工等领域。在锂电领域,公司客户已覆盖格林美、天宜锂业、江西东鹏、中伟股份、雅保等国内外知名企业。22年公司MVR系统实现收入5.54亿元,同比+160%,带动节能环保业务实现收入6.15亿元,同比+135%。
掌握核心技术壁垒,看好23年业绩高增。蒸汽压缩机为MVR系统关键的核心设备,制造壁垒高。子公司乐恒节能深耕离心式蒸汽压缩机多年,实现自主供应、打破进口垄断。凭借自制零部件优势,公司MVR系统运行稳定性提升,并在锂电、环保等领域屡获大单。随着下游多领域顺利拓展,我们预计23-25年节能环保设备实现收入为8.9/12.1/16.4亿元,驱动业绩高增长。
IPO募投项目有望打破产能瓶颈,提升订单交付能力。23年公司IPO项目致力于扩产制药设备和MVR环保设备,公司产品主要为非标类大型设备,对于产能要求较高;随着产能不断扩充,公司订单交付能力有望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45/16.25/21.2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7/2.99/3.89亿元,对应PE为18/14/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扩产进度不及预期;新应用领域拓展不及预期;存货周转速度较慢。 |
2023-04-18 | 国金证券 | 满在朋 | 买入 | 首次 | 节能环保设备龙头,下游多领域发力 | 查看详情 |
亚光股份(603282)
投资逻辑
制药+节能环保设备供应商,营收、净利高速增长。公司专注研发生产各类工业领域中的蒸发、结晶、过滤、清洗等设备,产品包括制药装备和节能环保两大系列,受制药、环保、化工、新能源等多个领域需求驱动,18-22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分别从2.70、0.22亿元增长至9.16、1.68亿元,期间CAGR分别达到31.6%、66.2%。
节能环保业务:MVR设备龙头,自制核心零部件,下游多点开花。
核心零部件自制:MVR系统的核心零部件为蒸汽压缩机,公司作为国内MVR系统龙头企业,子公司乐恒节能深耕蒸汽压缩机多年,成功实现自主可控,降低MVR系统成本,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性,取得多领域客户认可。
下游多领域需求驱动,22年收入大幅增长:凭借自制零部件的优势,公司MVR系统在锂电、环保等多个领域屡获大单,22年MVR业务实现收入5.54亿元,同比+160%。随着下游多个领域顺利拓展,我们预计23-25年节能环保设备实现收入为8.6/11.6/15.7亿元。
前瞻性指标合同负债逐年高增,在手订单充足支撑业绩释放。根据公告,20-22年公司合同负债分别为4.23/6.13/9.76亿元,合同负债逐年增长预示着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为长期业绩释放提供保障。
IPO募投项目有望打破产能瓶颈,提升订单交付能力。23年公司IPO发行3350万股,发行价18元/股,合计募资5.17亿元,主要投资扩产制药设备和MVR环保设备,公司产品主要为非标类大型设备,对于产能要求较高;随着产能不断扩充,公司订单交付能力有望提升。
盈利预测&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收入为12.5/16.3/21.3亿元,归母净利润2.27/2.99/3.89亿元,对应PE为23X/17X/13X。考虑到公司未来业绩较高的成长性,给予公司2023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50.9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扩产进度不及预期;新应用领域拓展不及预期;存货周转速度较慢。 |
2023-02-23 | 华金证券 | 李蕙 | | | 新股覆盖研究:亚光股份 | 查看详情 |
亚光股份(603282)
投资要点
下周一(2月27日)有一家主板上市公司“亚光股份”询价。
亚光股份(603282):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制药装备和节能环保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提供系统工程解决方案的企业,主营产品广泛应用于制药、环保、化工、新能源等行业。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18亿元/4.84亿元/9.16亿元,YOY依次为31.49%/15.66%/89.33%,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42.27%;实现归母净利润0.84亿元/0.94亿元/1.68亿元,YOY依次为30.97%/11.37%/79.06%,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37.72%。根据初步预测,公司预计2023年1-3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3,443万元至4,207万元,同比增长约61.67%至97.6%。
投资亮点:1、公司为胶塞清洗机、过滤洗涤干燥机等制药设备细分领域的国产龙头。自1996年成立以来,公司持续耕耘制药工艺核心设备,是胶塞清洗机、过滤洗涤干燥机的国家行业标准独家起草单位;2019年度,公司的药用过滤洗涤干燥机在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药用铝盖/胶塞清洗机在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二,浙江省内排名第一。目前公司制药装备覆盖的下游客户包括华海药业、凯莱英、合全药业、齐鲁制药等,根据2022年12月(第39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公司的产品销售已覆盖其中的近70家。2、公司是国内杰出的MVR系统供应商之一,有望随着新能源动力电池进入扩产期实现业绩增长。公司的子公司乐恒节能深耕MVR基础设备蒸汽压缩机及MVR系统,产品主要应用于制药、环保、化工、新能源等行业;其中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为锂电池原材料中氢氧化锂、硫酸锂、碳酸锂等生产过程中的蒸发浓缩,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盐废水的脱盐蒸发浓缩结晶,主要客户包括中伟股份、雅保、格林美、天宜锂业等。2022年公司销售给锂电企业中伟股份、雅保等的MVR系统均为高价值量的高规格蒸发量系统,带动产品均价从2021年的394万元上升至729万元、销量同比增长40%,预计随着新能源动力电池进入扩产期,公司MVR业务收入或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公司主要产品在制药装备领域与MVR领域;在制药装备领域选取同时经营制药装备及生产线建设,经营规模较大的楚天科技、东富龙、迦南科技为可比上市公司;在MVR领域,A股尚未有MVR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上市,因此,考虑业务的相似性,选取金通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作为亚光股份的可比上市公司。从可比公司来看,2021年行业平均营业收入为43.50亿元,可比PE-TTM(剔除负值/算术平均)为30.13X,销售毛利率为31.68%;相较而言,公司的营收规模不及行业平均,但销售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