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69.90亿 | 总市值:93.13亿 | ||
流通股本:9004.02万 | 总股本:1.20亿 |
经纬恒润-W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2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2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4-30 | 东吴证券 | 黄细里,孙仁昊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报及2025一季度报点评:降本增效收入释放,业绩拐点将至 | 查看详情 |
经纬恒润(688326)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一季度报,业绩符合我们预期。2024实现营收55.41亿元,同比+18.46%,归母净利润-5.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6.18亿元。2025Q1实现营收13.28亿元,同比+49.34%,环比-50.0%,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环比亏损缩窄,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环比亏损缩窄。 新业务新客户不断突破,多项汽车电子产品放量在即。分业务看,2024年电子产品业务收入为44.06亿元,同比+28.89%,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10.60亿元,同比-14.02%,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0.65亿元,同比+431.57%。1)新产品,2024年公司基本完成整车电控产品的全覆盖布局,形成“分布式电控单品—域控产品—L4集成平台”短中长期结合的产品模式,并实现量产落地。2)自研软件,主要软件系列产品INTEWORK、ModelBase、OrienLink均实现了客户群体的扩大与应用,涵盖红旗、比亚迪、蔚来、长安、重汽、零跑、百度阿波罗、极氪、广汽等客户。3)国际化,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工厂已经建成投产并持续提升出货量,持续Stellantis、Scania、Navistar、舍弗勒、BorgWarner、Magna及HI-LEX等多个国际OEM/Tier1的定点。 研发费用同比收窄,业绩兑现期将至。毛利端,2023年/2024年/25Q1毛利率分别为25.6%/21.5%/21.39%;费用端,2023年/2024年/25Q1期间费用率分别为30.21%/30.69%/33.18%,2024年会计准则调整对表观毛利率和费用率产生一定影响。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增速明显放缓,研发费用同比+7.3%,研发费用率同比-2pct,2025Q1研发费用率同环比-14.0pct/+6.3pct,公司前期研发投入逐渐贡献收入有望带动公司盈利回升。2024年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0.9/-1.0亿元,大多计提发生在24Q4压低表观利润,若加回减值损失24Q4亏损实现大幅收窄,我们预计随着公司收入规模提升和费用管控加强2025年有望实现单季度扭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汽车行业下游竞争激烈,零部件供应商可能受到成本压力,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6年营收预测为71.5/80.4亿元,预计2027年营收为92.9亿元,同比分别+29%/+13%/+16%;下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23/1.74亿元(原为2.01/3.63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66亿元,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663%/+53%,2025-2027年对应PE分别为404/53/35倍,鉴于公司电子业务新品放量在即,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法律法规限制自动驾驶发展,下游车企价格战超预期。 | ||||||
2025-04-30 | 民生证券 | 崔琰,完颜尚文 | 买入 | 维持 | 系列点评四:汽车电子快速放量 静待盈利回升 | 查看详情 |
经纬恒润(688326) 事件:公司披露2024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1)2024年度实现营收55.41亿元,同比+18.46%;归母净利润-5.50亿元,亏损同比增加3.3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6.18亿元,亏损同比增加3.35亿元;2)2025Q1营收13.28亿元,同比+49.34%,环比-33.43%;归母净利润-1.20亿元,亏损同比减少0.72亿元,亏损环比减少0.2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34亿元,亏损同比减少0.85亿元,亏损环比减少0.09亿元。 营收持续增长汽车电子业务快速放量。1)收入端:得益于电子产品业务快速放量,尤其是车身域控、新能源、智能辅助驾驶等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营收持续增长。2024年度实现营收55.41亿元,同比+18.46%,其中电子产品业务/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营收分别同比+28.89%/-14.02%/+431.57%。2024Q4营收19.95亿元,同比+9.68%,环比+31.34%;2025Q1营收13.28亿元,同比+49.34%,环比-33.43%;2)利润端:盈利短期承压,25Q1亏损有所收窄。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5.50亿元,亏损同比增加153.30%;2024Q4归母净利润-1.40亿元,亏损同比增加0.12亿元,亏损环比增加0.63亿元;2025Q1归母净利润-1.20亿元,亏损同比减少0.72亿元,亏损环比减少0.20亿元。2024Q4公司毛利率为18.59%,同比-1.43%,环比-5.36%;2025Q1毛利率为21.39%,同比-1.00%,环比+2.80%,毛利率水平相对稳定。盈利短期承压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收入结构变化以及高研发费用所致;3)费用端: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持续进行战略性研发投入。2024Q4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5%/5.69%/12.42%/0.27%,同比分别-0.13/+1.38/-1.93/+1.22pct,环比分别-5.08/-0.74/-4.28/+0.83pct;20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50%/9.21%/18.69%/-0.21%,同比分别-1.00/-0.62/-13.97/+1.46pct,环比分别+3.75/+3.52/+6.27/-0.49pct。 全面推进产品布局2025年汽车电子业务迎来全新增量。展望2025年,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即将迎来全新增量:1)车身和舒适域:物理区域控制器ZCU产品新获得其他客户多个车型项目定点,预计2025年量产;中央计算平台CCP产品于2024年中开始量产配套小鹏MONA,预计2025年有明显增量;2)智能驾驶电子产品:基于EyeQ6L的前视800万像素一体机将于2025年陆续起量;基于Mobileye方案的产品后续将量产;EyeQ6L方案前向800万一体机陆续上量,基于辉羲500T芯片开发的城市NOA项目2025年将量产落地;3)底盘:底盘域控制器2024年新增配套多个车型项目,预计2025年将陆续起量;4)新能源和动力系统:BMS、多合一等产品将陆续起量,已定点的Stellantis的VCU产品也会陆续起量;5)智能网联:5G T-BOX出货量持续增加,获得多个海外车型项目的T-BOX定点;6)智能座舱:HUD预计将陆续起量,并获得新客户车型项目定点。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国际化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持续获得Stellantis、Scania、Navistar、舍弗勒、BorgWarner、Magna及HI-LEX等多个OEM/Tier1产品定点。公司建立德国科布伦茨研发中心,增强欧洲的研发交付能力;马来西亚工厂产能持续提升,强化区域服务能力,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2024年顺利通过ISO14001&ISO45001体系认证。同时,公司的电子产品也配套了国内客户的多个出口车型,满足多个国家的法规要求,具备面向全球客户供货的能力。 投资建议:公司为国内少数能实现覆盖智能驾驶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8.83/84.92/100.8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2.46/6.66亿元,EPS分别为-1.14/2.05/5.55元,对应2025年4月29日76.99元/股收盘价,2026-2027年PE分别为38/1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智能化渗透不及预期;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 ||||||
2025-01-26 | 民生证券 | 崔琰,完颜尚文 | 买入 | 维持 | 系列点评三:汽车电子增长强劲 2025迎来全新增量 | 查看详情 |
经纬恒润(688326)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公司预计2024年度将继续亏损,归母净利润-5.8亿元到-4.5亿元,亏幅同比增加2.33亿元到3.6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6.5亿元到5.0亿元,亏幅同比增加2.16-3.66亿元。 营收持续增长多因素导致2024年度亏损。1)收入端:2024年公司收入保持持续增长,主要系汽车电子产品收入增长驱动;2)利润端:2024Q4归母净利润-1.70到-0.40亿元,同比-0.93亿元到+0.37亿元,环比-0.93亿元到+0.3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到-0.25亿元,同比-0.61亿元到+0.89亿元,环比-0.88亿元到+0.62亿元。2024年度亏损,主要原因系:1)市场竞争激烈同时收入结构有所变化,汽车电子产品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导致整体毛利率有所下降;2)积极开拓产品市场、人员数量增加,导致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增长;3)投资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公允价值变动,直接影响公司利润。 全面推进产品布局2025年汽车电子业务全面开花。展望2025年,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即将迎来全新增量:1)车身和舒适域:物理区域控制器ZCU产品新获得其他客户多个车型项目定点,预计2025年量产;中央计算平台CCP产品于2024年中开始量产配套小鹏MONA,预计2025年有明显增量;2)智能驾驶电子产品:EyeQ6L方案前向800万一体机陆续上量,基于辉羲500T芯片开发的城市NOA项目2025年将量产落地;3)底盘:底盘域控制器2024年新增配套多个车型项目,预计2025年将陆续起量;4)新能源和动力系统,BMS、多合一等产品将陆续起量,此外之前定点的Stellantis的VCU产品也会陆续起量;5)智能网联,5G T-BOX出货量持续增加,获得多个海外车型项目的T-BOX定点;6)智能座舱,HUD预计将陆续起量,并获得新客户车型项目定点。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国际化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持续获得Stellantis、Scania、Navistar、舍弗勒、BorgWarner、Magna及HI-LEX等多个OEM/Tier1产品定点。为适应国际化发展战略,发挥不同地域优势和更好地整合供应链体系,公司马来西亚的工厂已经建成投产,出货量持续提升。同时,公司的电子产品也配套了国内客户的多个出口车型,满足多个国家的法规要求,具备面向全球客户供货的能力。 投资建议:公司为国内少数能实现覆盖智能驾驶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持续受益智能电动化进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57.21/70.09/82.5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5/2.34/4.86亿元,EPS分别为-4.21/1.95/4.05元,对应2025年1月24日85.10元/股收盘价,2025-2026年PE分别为44/2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智能化渗透不及预期;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 ||||||
2024-11-08 | 山西证券 | 刘斌 | 增持 | 首次 | 24Q3亏损进一步收窄,业绩拐点有望临近. | 查看详情 |
经纬恒润(688326) 事件描述 10月30日,经纬恒润发布2024年三季度业绩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46亿元,同比+24.05%;归母净利润实现-4.10亿元,同比-192.53%,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4.75亿元,同比-179.20%。Q3单季度经纬恒润实现营收15.19亿元,同比+30.80%,环比+33.52%;归母净利润为-0.77亿元,同比-50.08%,环比+45.81%;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0.88亿元,同比-44.83%,环比+47.64%。 事件点评 营收稳步增长,毛利率环比改善。Q3单季度经纬恒润实现营收15.19亿元,同比+30.80%,环比+33.52%,主要由于汽车电子产品销售订单量持续 增加。2024年Q3公司加权ROE为-1.78%,同比-0.78pct,环比+1.41pct;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3.95%/-4.81%,同比-3.44pct/-0.4pct,环比+3.04pct/+7.71pct,头部客户高价值产品订单及技术进步进程下,毛利率有望继续提升。 费用控制效果显著。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6.83%/6.43%/16.70%/-0.56%,同比+2.31pct/-0.41pct/-7.54pct/+0.77pct,环比-0.43pct/-1.70pct/-5.00pct/+0.38pct,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同环比均有下降,随着研发成果转化,公司业绩拐点有望临近。 公司客户结构持续优化,智能化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并开始陆续进入到量产阶段。客户端,吉利汽车已经超越一汽集团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小米汽车成为重要的增量客户,公司积极拓展Stellantis、舍弗勒等海外客户,马来西亚工厂已经成功量产。产品端,公司区域控制器等产品量产配套新客户小米,R-EPS产品量产配套比亚迪,为小鹏MONAM03配套了中央计算平台CCP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AS产品,这些标志性产品的量产将为公司 营收快速增长打下基础。2025年,公司有更多在研项目将进入量产阶段,之前公司的高研发投入有望进入收货期。包括:基于EyeQ6L方案的前800W一体机产品、基于辉羲500T芯片开发的城市NOA产品、区域控制器产品等都将进入量产阶段。在底盘域方面,CDC空簧配套的合资与自主客户车型将进入量产阶段;在新能源和动力系统方面,BMS、多合一等产品将陆续起量,Stellantis的VCU产品明年也会陆续起量。 投资建议 汽车电子与智能化零部件市场国产替代与价值量提升空间并存,将是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未来重要的市场,前景广阔。公司作为国内汽车 电子领先型企业,近年来通过高研发投入成功的完善了产品矩阵化布局,同时积极开拓自主与海外客户。随着之前定点项目的陆续量产,公司业绩拐点有望临近,进入收获阶段。预计24-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6.16/68.62/84.45亿元,同比+20.1%/22.2%/23.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9/0.92/5.40亿元,同比-74.6%/124.2%/487.7%,EPS分别为-3.16/0.77/4.50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量产导入不及预期。公司车身域、底盘域等新产品正处于客户导入期,若客户搭载率不及预期,将会影响公司收入假设。 | ||||||
2024-10-31 | 开源证券 | 任浪,赵旭杨 | 买入 | 维持 | 中小盘信息更新:Q3环比亏幅收窄,新客户持续拓展长期发展可期 | 查看详情 |
经纬恒润(688326)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盈利端逐季度环比减亏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46亿元,同比+24.05%,实现归母净利润-4.10亿元,同比亏损幅度扩大;单季度看,公司2024Q3实现营业收入15.19亿元,同比+30.80%,实现归母净利润-0.77亿元,2024Q1、Q2分别为-1.92、-1.42亿元,Q3环比减亏。公司加速智能化转型,研发支出等快速增长,短期内影响公司利润,基于此,我们小幅下调公司2024-2026年业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2.75/1.69/3.84亿元(2024-2026年原值0.09/1.85/4.0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29/1.40/3.20元/股,2025-2026年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58.5/25.7倍,随公司技术产业化落地能力逐渐增强,盈利端逐季度环比减亏,随下游合作客户进一步开拓,业绩修复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盈利能力逐季度增强,费用控制成效显现业绩拐点可期 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3.16%/-11.49%,同比-4.36pct/-6.58pct,其中公司2024Q1-Q3单季度净利率分别为-21.57%、-12.52%、-4.81%,盈利能力逐季度增强。费用端,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46%/7.83%/22.31%/-0.96%,同比+2.15pct/-0.25pct/-2.43pct/+1.83pct,整体期间费用率同比变动+1.30pct,其中2024Q3研发费用率同环比分别-7.54pct/-5.00pct,随研发成果进一步转化,公司业绩拐点可期。 新客户持续拓展,城市NOA方案预计2025年量产落地 公司深度布局汽车智能化,客户持续拓展。汽车电子方面,公司智驾、车身等方向产品获得吉利、Stellantis等国内外主流整车厂客户新车型项目定点并逐步量产;域融合产品不断推出,中央计算平台产品首次量产并配套小鹏Mona M03;AR-HUD产品新增配套某主流车型并开始量产。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方面,公司的软件系列产品新开拓了小米、奇瑞等客户,此外也获得海外研发服务的新订单,订单金额有所提升。此外公司顺应智驾产业发展,产品品类不断丰富,采用辉羲智能芯片的城市NOA方案预计将于2025年搭载某知名整车厂量产落地。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 ||||||
2024-10-30 | 民生证券 | 崔琰,完颜尚文 | 买入 | 维持 | 系列点评二:24Q3亏幅持续收窄 业绩拐点将至 | 查看详情 |
经纬恒润(688326)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35.46亿元,同比+24.05%;归母净利-4.10亿元,同比亏幅扩大;扣非后归母净利-4.75亿元,同比亏幅扩大;其中2024Q3营收15.19亿元,同比+30.80%,环比+33.52%;归母净利-0.77亿元,同比亏幅扩大,环比亏幅收窄;扣非后净利-0.88亿元,同比亏幅扩大,环比亏幅收窄。 营收快速增长2024Q3亏幅环比继续收窄。1)收入端:2024Q3营收15.19亿元,同比+30.80%,环比+33.52%,营收同比增长主要系公司电子产品销售订单增加所致;2)利润端:2024Q3归母净利-0.77亿元,同比亏幅扩大,环比亏幅收窄,扣非-0.88亿元,同比亏幅扩大,环比亏幅收窄。2024Q3毛利率达23.95%,同比-3.44pct,环比+3.04pct,归母净利率达-5.05%,同比-0.64pct,环比+7.40pct。2024Q3亏幅环比继续收窄,主要系研发费用率环比大幅下降,带动公司归母净利率明显回升;3)费用端:2024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6.83%/6.43%/16.70%/-0.56%,同比分别+2.31/-0.41/-7.54/+0.77pct,环比分别-0.43/-1.70/-5.00/+0.38pct。公司积极开展降本增效,费用率整体环比下降明显,财务费用率小幅提升,主要系利息收入变动所致。 全面推进产品布局业务边界不断拓展。公司持续推进各分布式汽车电子产品更新迭代,提升产品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大力进行资源整合,不断推出域融合产品,进一步拓展业务边界。2024H1,区域控制器已量产配套某新能源车型,智能驾驶产品覆盖智能传感器、行泊一体和高级别自动驾驶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已经配套多个车型,AR-HUD新增配套某主流车型并开始量产。公司紧跟电控系统由分布式向集中化的加速演变趋势,基本完成整车电控产品的全覆盖布局。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国际化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持续获得Stellantis、Scania、Navistar、舍弗勒、BorgWarner、Magna及HI-LEX等多个OEM/Tier1产品定点。为适应国际化发展战略,发挥不同地域优势和更好地整合供应链体系,公司马来西亚的工厂已经建成投产,出货量持续提升。同时,公司的电子产品也配套了国内客户的多个出口车型,满足多个国家的法规要求,具备面向全球客户供货的能力。 投资建议:公司为国内少数能实现覆盖智能驾驶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持续受益智能电动化进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57.21/70.09/82.5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9/2.38/4.91亿元,EPS分别为-2.91/1.98/4.09元,对应2024年10月29日82.97元/股收盘价,2025-2026年PE分别为42/20倍,公司亏幅持续收窄,即将迎来盈利拐点,新项目量产有望持续带来收入增量,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智能化渗透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 ||||||
2024-10-08 | 海通国际 | Lin Yang,Liang Song | 增持 | 公司研究报告:苦修内功产品布局日臻完善,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 查看详情 | |
经纬恒润(688326) 投资要点: 收入稳健增长,大力投入研发,基本完成整车电控产品全覆盖布局。 2024 年H1,公司取得收入 20.27 亿元,同比增长 19%;归母净利润-3.33 亿元,去年同期为-0.89 亿元。公司自 2022 年以来大力投入研发, 22-23 年以及 24 年 H1,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6.56 亿元、 9.68 亿元和 5.37 亿元,同比增长 44%、 48%和 26%。根据公司 23 年年报,其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源于智能驾驶、新能源、底盘控制、自研软件等业务的快速发展;同时,公司加大对中央计算平台和区域控制器等相关产品的研发投入,满足多家整车厂在车控域上的定制化需求;智能驾驶产品覆盖智能传感器、行泊一体和高级别自动驾驶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已经配套多个车型,集成公司复杂域控软件,适合下一代整车电子电气架构; AR-HUD 产品开始量产配套某主流车型。公司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业务使用公司全栈自研电控产品,涵盖“车-路-网-云-图”及运营多个领域,为高效可靠运营提供全面支撑。 自研软件已成体系实现商业化。 公司的测试产品线、总线产品线、诊断产品线、综合仿真产品线、云平台产品线持续进行功能迭代和升级完善, 2023 年发布了多个版本的功能软件,紧贴客户需求,提升软件综合能力,助力客户的整车研发与测试工作。主要软件系列产品 INTEWORK、 ModelBase、 OrienLink均实现了客户群体的扩大与应用,涵盖红旗、比亚迪、蔚来、长安、重汽、零跑、百度阿波罗、极氪、广汽等客户;在扩大客户群的同时,也在持续挖掘大客户价值。 打造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试点城市建设落地。 根据公司微信公众号,自 2018 年,公司着手布局 V2X 车路协同产品研发,以港口L4 无人驾驶场景为突破口,采用全栈式自研策略,逐步构建起包含车端通信单元 OBU、路侧通信单元 RSU、融合感知系统 FPU(集成固态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五合一技术)和 V2X 云控平台的产品体系。公司提供了端到端的车、路、网、云、图、研全栈式自研解决方案,包含了车端自动驾驶、路侧 V2X 车路协同、基于 5G 网络的远程遥控驾驶、后台云端调度、数字孪生、仿真系统、高精地图、 V2X 仿真测试等专业模块,组成了一套完整的车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参加了工信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的制定和港口车路协同标准撰写。 2021 年至今,公司 V2X 车路协同产品已在多个港口场景成功部署应用,包括日照港、龙拱港、京唐港等,通过结合 L4 运营场景的不断迭代与优化,实现了 V2V、 V2I 等多个场景的落地应用。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在智能网联汽车的赛道上持续布局,基本完成整车电控产品的全覆盖布局,并形成“分布式电控单品—域控产品—L4 集成平台”短中长期结合的产品模式,预计不断提升客户渗透,拉动业务增长,随着智网联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假设 24-26 年电子产品收入增速 18%/17%/16%;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增速 30%/29%/28%;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增速 100%/90%/80%。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82/68.65/82.52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3/0.63/1.89 亿元, EPS 分别为-1.52/0.53/1.58 元, SPS 分别为 47.35/57.21/68.77 元,给予 2024 年 PS 2.5 倍, 6个月目标价 118.38 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业务推进不及预期,行业政策风险。 | ||||||
2024-08-30 | 东吴证券 | 黄细里,孙仁昊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中报点评:研发费用环比收窄,业绩拐点将现 | 查看详情 |
经纬恒润-W(688326)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业绩符合预期。2024H1实现营收20.27亿元,同比+19.43%,归母净利润-3.3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87亿元。其中24Q2实现营收11.38亿元,同环比+18.72%/+27.92%,归母净利润-1.42亿元,环比亏损收窄,扣非归母净利润-1.67亿元,环比亏损收窄。 新业务新客户不断突破,多项汽车电子产品放量在即。分业务看,2024年H1电子产品业务收入为16.80亿元,同比+32.80%,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3.41亿元,同比-19.12%,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0.08亿元,同比+65.40%。1)新产品,2024H1公司基本完成整车电控产品的全覆盖布局,形成“分布式电控单品—域控产品—L4集成平台”短中长期结合的产品模式,并实现量产落地。2)自研软件,主要软件系列产品INTEWORK、ModelBase、OrienLink均实现了客户群体的扩大与应用,涵盖红旗、比亚迪、蔚来、长安、重汽、零跑、百度阿波罗、极氪、广汽等客户。3)国际化,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工厂已经建成投产并持续提升出货量,持续Stellantis、Scania、Navistar、舍弗勒、BorgWarner、Magna及HI-LEX等多个国际OEM/Tier1的定点。 研发费用环比收窄,业绩拐点将至。我们认为公司目前仍处于业绩释放的蓄力期,多个项目开发亟需高研发投入支撑。2024Q2公司研发费用率为21.7%,同环比-1.3pct/-11.0pct,研发费用环比收窄,公司前期研发投入逐渐贡献收入有望带动公司盈利回升。24Q2期间费用率为36.2%,同环比+4.7pct/-13.5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受益于规模效应环比下降,研发费用率同环比显著下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营收预测为55.0/71.5/80.4亿元,同比分别+18%/+30%/+13%;基本维持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04/2.01/3.63亿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5101%/+81%,2024-2026年对应PE分别为1855/36/20倍,鉴于公司电子业务新品放量在即,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法律法规限制自动驾驶发展,下游车企价格战超预期。 | ||||||
2024-08-29 | 开源证券 | 任浪,赵旭杨 | 买入 | 维持 | 中小盘信息更新:盈利能力小幅承压,全栈式布局下业绩修复可期 | 查看详情 |
经纬恒润(688326) 公司发布2024半年报,营收持续增长,盈利能力小幅承压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7亿元,同比增长19.43%,实现归母净利润-3.33亿元;单季度看,公司2024Q2实现营业收入11.38亿元,同比增长18.72%,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亿元,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减亏。报告期内公司深入布局智能驾驶、车身域控等关键技术领域,研发支出快速增长导致利润小幅承压,同时公司先进技术产业化落地能力逐渐增强,在电动智能化浪潮中有望深度受益,业绩修复可期,基于此,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业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0.09/1.85/4.0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08/1.54/3.4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763.7/38.6/17.6倍,维持“买入”评级。 电子产品业务实现快速增长,研发投入大幅增加 分业务看,公司电子产品、研发服务、高阶智驾解决方案分别实现营收16.81/3.41/0.01亿元,电子产品业务销售订单增长快速,同比增长32.86%。盈利能力方面,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2.56%/-16.49%,同比减少5.04pct/11.24pct。报告期内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94%/8.88%/26.51%/-1.26%,同比+2.08pct/-0.05pct/+1.44pct/+2.53pct,整体期间费用率同比变动+6.00pct,其中2024Q2研发费用率同环比分别减少1.27pct/10.96pct,同比增速放缓,随研发成果的进一步转化,公司业绩拐点可期。 城市NOA方案预计2025年量产落地,L4高级别智能驾驶打开成长空间公司电子产品、研发服务、高阶智驾解决方案三位一体,智能驾驶、新能源、底盘控制、自研软件等业务快速发展。在汽车电子方面,公司不断推出域融合产品,车身域控、智驾域控、底盘域控产品均有客户项目量产并形成收入;AR-HUD产品量产并新增配套某主流车型;此外公司城市NOA方案预计2025年量产落地。在研发服务方面,公司顺应国产化的趋势,建设体系化自研软件。在高阶智驾解决方案方面,公司形成完整的港口MaaS解决方案,并将基于港口封闭场景积累的经验与技术,逐渐向开放道路拓展业务,贡献潜在盈利增长点,提升增长预期。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 ||||||
2024-08-28 | 民生证券 | 崔琰,完颜尚文 | 买入 | 维持 | 系列点评一:亏幅环比收窄 产品布局全面推进 | 查看详情 |
经纬恒润-W(688326)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H1营收20.27亿元,同比+19.43%;归母净利-3.33亿元,同比亏幅扩大;扣非后归母净利-3.87亿元,同比亏幅扩大;其中2024Q2营收11.38亿元,同比+18.72%,环比+27.92%;归母净利-1.42亿元,同比亏幅扩大,环比亏幅收窄;扣非后净利-1.67亿元,同比亏幅扩大,环比亏幅收窄。 营收快速增长2024Q2亏幅环比收窄。1)收入端:2024Q2营收11.38亿元,同比+18.72%,环比+27.92%,营收同比增长主要系公司电子产品销售订单增加所致;2)利润端:2024Q2归母净利-1.42亿元,同比亏幅扩大,环比亏幅收窄,扣非-1.67亿元,同比亏幅扩大,环比亏幅收窄。2024Q2毛利率达20.91%,同比-7.59pct,环比-3.77pct,归母净利率达-12.45%,同比-12.29pct,环比+9.11pct。2024Q2亏幅环比收窄,主要系研发费用率环比大幅下降,带动公司归母净利率明显回升;3)费用端,2024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7.26%/8.13%/21.70%/-0.94%,同比分别+2.21/+0.03/-1.27/+3.71pct,环比分别-1.54/-1.70/-10.96/+0.73pct。公司积极开展降本增效工作,费用率整体环比下降明显,财务费用率小幅提升,主要系公司利息收入及汇兑损益变动的影响所致。 全面推进产品布局业务边界不断拓展。公司持续推进各分布式汽车电子产品更新迭代,提升产品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大力进行资源整合,不断推出域融合产品,进一步拓展业务边界。2024H1,区域控制器已量产配套某新能源车型,智能驾驶产品覆盖智能传感器、行泊一体和高级别自动驾驶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已经配套多个车型,AR-HUD新增配套某主流车型并开始量产。公司紧跟电控系统由分布式向集中化的加速演变趋势,基本完成整车电控产品的全覆盖布局。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国际化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持续获得Stellantis、Scania、Navistar、舍弗勒、BorgWarner、Magna及HI-LEX等多个OEM/Tier1产品定点。为适应国际化发展战略,发挥不同地域优势和更好地整合供应链体系,公司马来西亚的工厂已经建成投产,出货量持续提升。同时,公司的电子产品也配套了国内客户的多个出口车型,满足多个国家的法规要求,具备面向全球客户供货的能力。 投资建议:公司为国内少数能实现覆盖智能驾驶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持续受益汽车智能电动化进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57.21/70.09/82.5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5/2.94/5.01亿元,EPS分别为-0.12/2.45/4.17元,对应2024年8月28日59.69元/股收盘价,2025-2026年PE分别为25/1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智能化渗透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