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78.61亿 | 总市值:78.61亿 | ||
流通股本:3.41亿 | 总股本:3.41亿 |
联赢激光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3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2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8-27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李文意 | 增持 | 维持 | 2025年中报点评:业绩受营收结构影响承压,静待高毛利新兴业务贡献利润 | 查看详情 |
联赢激光(688518) 投资要点 25H1营收持续增长,Q2因确收结构影响短期承压:2025H1公司营收15.3亿元,同比+5.3%;归母净利润为0.58亿元,同比+13%。Q2单季营收6.6亿元,同比-8.9%,环比-23.8%;我们认为主要系设备行业确收周期波动较大,部分订单将在2025H2确认收入。Q2归母净利润为0.11亿元,同比-51.7%,环比-76.6%。 盈利能力受确收结构影响,2025H2有望快速修复:2025H1公司毛利率为27.3%,同比-3.3pct;主要系期间确收订单约80%来自锂电行业,2025H2随着公司营收结构调整毛利率将稳步修复;期间销售净利率为3.5%,同比+0.2pct。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4.7%,同比-3.3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2.4%,同比-2.3pct,管理费用率为14.3%,同比-1.0pct,财务费用率为0.2%,同比持平,研发费用率为7.8%,同比持平。公司持续高研发投入,前瞻性布局新产品&新技术,期间研发投入1.2亿元,同比+5.3%。Q2单季毛利率为29.0%,同环比-3.0pct/+3.0pct;销售净利率为1.4%,同环比-1.6pct/-3.8pct。 合同负债略降,现金流24Q3以来持续为正:截至2025H1,公司合同负债14.3亿元,同比-8.8%;存货23.5亿元,同比小幅增长2.0%。Q2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27亿元,2024Q3以来持续为正。 全固态电池装配线成功交付头部客户,有望充分受益于固态电池激光用量提升:公司针对全固态电池生产,推出激光焊接设备及激光清洗机和涂胶机,现已交付行业头部客户,目前正在配合客户进行验证。全固态电池激光设备需求量较液态显著提升:①固态电池通过辊压、等静压等工艺对电极、电新进行塑性处理,具备一定膨胀性,因此需要刚性更高的钢壳封装。钢壳相较于传统铝壳软包无法一体冲压成型,只能通过折叠工艺完成,使得传统顶盖焊接外多出侧缝与底盖焊接。②全固态电池采用叠片、等静压等工艺来集成正负极片,但在这些工艺过程中,极片容易发生偏移或倾斜,进而引发短路问题。为解决极片变形导致短路,印胶设备成为刚需,公司激光清洗&涂胶机有望加速放量。 加速平台化布局,高毛利非锂电订单将持续改善公司业绩:2021年以来公司积极布局高毛利新兴业务,涵盖3C电池、高低压继电器、氢燃料电池等,2024年公司IT消费电子业务毛利率高达48%,显著高于传统锂电业务的25%,叠加非锂电业务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非锂电业务新签订单达11.4亿元,占比38%,占比同比提升13pct),订单后续确收有望显著改善公司业绩&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未来全固态电池装配线以及高毛利IT消费电子业务有望逐渐放量,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为2.9/4.5/6.1亿元,2025-2027年对应PE分别为26/17/1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及验证不及预期。 | ||||||
2025-08-25 | 天风证券 | 朱晔 | 买入 | 维持 | 静待消费锂电硕果,持续看好动力拐点 | 查看详情 |
联赢激光(688518) 事件: 公司发布25H1财报, 1)25H1: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同比+5%,归母净利润0.58亿,同比+14%;毛利率27%,同比-3pct;期间费用率合计24.7%,同比-3pct;归母净利率3.8%,同比基本持平。 2)25Q2: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同比-9%;归母净利润0.11亿,同比-52%;毛利率29%,同比-3pct,环比+3pct;期间费用率合计29.0%,同比-1pct,环比+7.5pct,其中,管理费用率同比+1.5pct、环比+5.3pct;归母净利率1.7%,同比-1.5pct,环比-3.7pct。 点评: 持续看好动力锂电拐点+固态电池设备新技术进展 1)收入结构,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25H1收入80%来自动力锂电,后续有望随动力锂电行业复苏、产能利用率饱和、收入结构变化有所改善。 2)传统锂电,25H1研发完成、发布多款新品,持续完善产品布局。①研发完成钛合金大方壳焊接工艺,可输出盖板段及装配段解决方案,已有设备订单;②完成极片多光束划线、同步清洗工艺研发,实现设备效率提升50%,多家客户测试中;③据官方公众号,公司近期已发布极片表面处理设备(激光刻蚀机)、复合集流体超声滚焊等多款新设备。 3)固态电池,配合行业头部企业研发固态电池生产的设备,25H1已为客户交付了包括激光焊接设备在内的固态电池装配线。 持续研发深化领先技术优势,静待消费锂电硕果 1)消费类钢壳电池焊接工艺方面,公司已可实现异形电池焊缝强度提升25%及焊缝宽度高一致性,H1已交付设备。 2)在研项目,新增薄型异形3D曲面钢材激光焊、激光切、密封钉激光焊等多个在研项目,部分设备已进入FAT、良率爬坡阶段,有望持续深化3C钢壳电池技术优势。 3)持续看好需求&技术&政策共振下小钢壳量价齐升,小钢壳有望由当前版本→无法兰钢壳→异形钢壳持续迭代,苹果+安卓仍有较大出货量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5/26/27年收入36.4/49.4/60.3亿元,归母净利润3.3/4.5/5.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市盈率23/17/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复苏不及预期,新技术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 ||||||
2025-08-01 | 天风证券 | 朱晔 | 买入 | 维持 | 锂电资本开支再起航,大小钢壳电池新增量 | 查看详情 |
联赢激光(688518) 公司历史股价复盘:联赢激光股价主要经历了困境反转&新能源行情估值的戴维斯双击→业绩短期承压&新能源杀估值→业绩开始兑现但持续杀估值→估值已见底但业绩持续恶化→困境反转&市场估值水平系统性提升几个阶段。其中,大行情主要是①上市后业绩拐点&新能源估值快速提升和②业绩开始兑现时期。我们认为,由于下游资本开支到设备场收入确认存在天然的时间差,可通过资本开支-业绩的框架对设备厂的PE-EPS进行跟踪。 传统锂电:需求来源更加多元,资本开支重新上行 锂电上半场主要由中国动力电池需求驱动全球锂电池发展,锂电下半场电池需求来源更加多元。据宁德时代招股书、高工产研行业报告数据,2025E-2030E全球动力+储能锂电池出货量有望由1766GWh增至5154GWh,年复合增速24%。2024Q4以来,国内外头部锂电厂商再次开启扩产周期,24Q4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三星SDI资本开支合计达到287亿元,同比+17%;25Q1达206亿元,同比+22%。据我们测算,25E/26E全球锂电设备行业规模有望达到497/810亿元,同比+12%/+63%。 大钢壳电池:电池高强钢应用有望提升,重卡大钢壳逐步落地 当前市场普遍采用铝合金电池包为动力电池的壳体,随着高强/超高强钢技术升级&国产化推动降本,动力电池钢壳壳体落地进展有望加快。从产业链各环节来看,钢壳在应用进展上可能超市场预期,整车环节的宇通重卡已在纯电重卡电池壳中应用1500MPa高强度钢笼式结构。我们认为,重卡场景安全要求较高、对电池重量较不敏感、单车带电量需求高、壳体用量大,钢壳动力电池结构强度高、成本低廉,且薄壁能为电芯留下更为充足的空间,在新能源重卡场景的渗透率提升速度可能更快,有望贡献激光焊接设备增量市场。 消费电池:需求&技术&政策共振,小钢壳激光焊量价齐升 需求端&技术端&政策端驱动手机电池向高能量密度、可拆换方向发展。近年来苹果手机电池在生产工艺与内部结构上的升级形成软包卷绕→软包叠片→钢壳叠片的路径。我们认为,消费场景下小钢壳电池激光焊接工艺需求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从价来看,首先体现在钢壳电池价格的提升,其次体现在客户需求&公司可参与价值量的增加,我们认为苹果电池仍具升级潜力的方向为边缘直角焊接→无法兰钢壳→异形钢壳,焊接精度要求、焊点数量相应增加,单块电池所需激光焊接价值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从量来看,据我们测算,2024/25/26/27年苹果搭载钢壳电池的手机出货量分别约为2500/9000/16000/20000万台。其他品牌也有望跟进,据动力电池网公众号,三星电子正在开发SUS CAN钢壳电池封装技术,计划从2026年开始应用于旗舰智能手机产品线。我们认为,需求&技术&政策多方面影响下,全球钢壳电池在手机中的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选取锂电设备企业先导智能、赢合科技、宏工科技、曼恩斯特、纳科诺尔、杭可科技、骄成超声作为可比公司。我们预测公司2025-27年营业收入为36.4、49.4、60.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3、4.5、5.7亿元。所选取的可比公司2026年PE平均为27倍,给予联赢激光2026年20-25倍PE,对应目标市值区间90-113亿元、中值约100亿元,目标价29元,较2025年7月31日收盘价可能存在20%以上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新型技术渗透率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文中测算仅供参考 | ||||||
2025-06-17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李文意 | 增持 | 首次 | 3C业务持续增长&动力锂电逐步修复,激光焊接设备龙头多点开花 | 查看详情 |
联赢激光(688518) 投资要点 国内动力锂电重启扩产,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国内头部厂商扩产节奏加快,宁德时代港股IPO募集资金将投向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建设(约276亿港元),规划总产能72GWh,将配套宝马、奔驰等欧洲车企,服务欧洲市场;亿纬的马来西亚工厂已经进行至二期,随着港股IPO发行,后续国内外扩产有望加速落地。公司作为国内锂电激光设备龙头,与宁德、亿纬、欣旺达、正立新能等头部锂电客户深度绑定,有望充分受益于锂电玩家重启扩产。 固态电池将采用钢壳封装,将显著提升激光装配设备需求量:固态电池通过辊压和等静压等工艺对电解质及正负极进行塑型处理,能够有效提升电池的一致性,并显著改善固-固界面接触,从而优化电池充放电性能。但我们认为电池压实后,固态电芯易膨胀,对封装要求更高;传统铝壳、软包封装难以满足需求,刚性更高的钢壳成为更优选择。钢壳无法一体冲压,只能通过折叠工艺完成,使得传统顶盖焊接外多出侧缝与底盖焊接,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固态电池装配设备需求量增加。 高毛利非锂电订单放量,有望增强公司综合盈利能力:2021年以来公司积极布局高毛利新兴业务,涵盖3C电池、高低压继电器、氢燃料电池等,2024年公司IT消费电子业务毛利率高达48%,显著高于传统锂电业务的25%,叠加非锂电业务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非锂电业务新签订单达11.4亿元,占比38%,占比同比提升13pct),未来有望帮助公司跨越锂电周期,增强盈利质量。 平台化技术构筑新增长曲线:公司积极开拓新业务领域,将自身优势延续至大钢壳电池&泛半导体行业,打造新增长点。(1)大钢壳电池:大钢壳电池具备高熔点、低重量等特性,通常用于高端车型及新能源重卡;其钢壳与固态电池钢壳一样无法一体冲压,需在传统顶盖焊接外多出侧缝与底盖焊接,设备价值量显著高于铝壳装配线。根据我们测算假设每年新能源重卡出货100万辆,电动化率达40%+,对应装配设备需求将突破25亿元。(2)公司半导体子公司将为光通信行业和IGBT推出贴片机,并在泵浦源行业推出贴片机和AOI检测设备对标海外龙头ASMPT。(3)光伏子公司聚焦高效太阳电池端装备环节,开发激光氧化设备、光伏组件接线盒激光焊接设备等成套自动化设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4.5/6.1亿元,2025-2027年对应PE分别为21/13/10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锂电业务复苏不及预期,下游扩产不及预期,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 ||||||
2025-01-26 | 北京韬联科技 | 塔山 | 业绩深度绑定“宁王”,联赢激光:出海不及预期,盈利承压,业绩都是纸面富贵! | 查看详情 | ||
联赢激光(688518) 联赢激光(688518.SH,下称公司)成立于2005年,于2015年挂牌新三板,2020年顺利登陆科创板,并成为“科创板激光焊接第一股”。 公司控股股东为韩金龙,实际控制人为韩金龙和牛增强,第三大股东李瑾为韩金龙配偶。 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实控人合计持有上市公司12.22%的股份。 韩金龙和牛增强分别为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牛增强博士在创业之前曾长期在深圳大学担任讲师。 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激光焊接领域,主要产品为激光焊接自动化成套设备,还包括工作台、激光器及激光焊接机,产品以定制化为主。 激光焊接与激光切割、激光打标共同构成激光加工技术的三驾马车,相比于后两者,激光焊接的发展时间较短,工艺难度也相对更高。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汽车制造、消费电子、光通讯等领域,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欣旺达、国轩高科、泰科电子、松下、三星等。 | ||||||
2024-08-29 | 天风证券 | 朱晔 | 买入 | 维持 | 业绩承压,聚焦激光焊接,加速开拓市场培育新业务 | 查看详情 |
联赢激光(688518) 2024年H1:1)实现营收14.56亿元,同比-14.36%;实现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74.2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78.48%。2)毛利率30.61%,同比-5.04pct;归母净利润率3.51%,同比-8.18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2.64%,同比-7.86pct。3)期间费用率为27.99%,同比+3.79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7%、15.36%、7.78%、0.16%,同比分别变动+0.89、+0.77、+1.57、+0.56pct。 2024Q2单季度:1)实现营收7.28亿元,同比-22.04%,环比+0.03%;实现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79.46%,环比-19.8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86.43%,环比-38.08%。2)Q2单季度毛利率31.98%,同比-3.36pct,环比+2.75pct;归母净利润率3.13%,同比-8.74pct,环比-0.78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2.02%,同比-9.57pct,环比-1.24pct。 分产品来看:1)激光焊接自动化成套设备:24H1收入9.24亿元,同比-22%,毛利率27.19%;2)工作台:24H1收入2.40亿元,同比-15%,毛利率15.75%;3)激光器及激光焊接机:24H1收入1.16亿元,同比+7%,毛利率46.31%。 1)持续推进锂电池厂设备升级,订单改造提质增效:挖掘锂电存量设备改造需求,积极为电池厂提供设备升级改造方案,以较低的投入为电池厂实现产能提升和产品改型,同时也提高公司锂电订单整体毛利率,H1改造订单同比增长102.57%。2)丰富产品矩阵,打造消费电子第二增长曲线:大力开拓非锂电行业客户,提高非锂电订单占比,2024年上半年新签订单中非锂电业务占比达35.05%,其中消费电子领域订单增长较快,持续获得国际顶尖客户的新产品订单,为公司后续盈利能力改善提供了保证。3)加大开拓海外市场,海外订单有望实现突破:上半年,公司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逐渐完善海外公司布局。公司海外新签订单同比增长695.68%,其中海外子公司起到了重要作用。上半年日本子公司与日本头部车企开展技术方案交流并带领日本头部车企到国内工厂考察交流,下半年有望实现突破;德国子公司上半年给数家欧洲头部车企及电池厂提供了设备技术方案,还多次组织了欧洲车企和电池厂到国内工厂考察交流,公司预计下半年将有订单落地。 盈利预测:考虑到下游锂电行业投资放缓和设备行业竞争加剧等影响,我们下调了盈利预测,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3.45、4.51、5.64亿元(24-26年前值:3.67、4.71、5.99亿元),对应PE为11.96、9.16、7.3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存货余额较大风险;激光焊接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动力电池行业增速放缓风险等。 | ||||||
2024-04-17 | 天风证券 | 朱晔 | 买入 | 维持 | 激光焊接设备龙头,3C业务、固态电池有望贡献全新增长动能 | 查看详情 |
联赢激光(688518) 2023年全年:1)实现营收35.12亿元,同比+24.44%;实现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7.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4.34%。2)全年毛利率32.93%,同比-3.01pct;归母净利润率8.15%,同比-1.31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7.13%,同比-1.37pct。3)期间费用率为24.86%,同比-0.31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54%、13.81%、6.87%、-0.36%,同比分别变动+0.26、-0.37、+0.03、-0.22pct。 2023Q4单季度:1)实现营收9.58亿元,同比+3.17%,环比+12.1%;实现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57.45%,环比-36.6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61.55%,环比-44.64%。2)Q4单季度毛利率30.57%,同比-5.37pct,环比+0.39pct;归母净利润率3.54%,同比-5.04pct,环比-2.72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2.67%,同比-4.5pct,环比-2.74pct。 分产品来看:1)激光焊接自动化成套设备:激光焊接自动化成套设备营业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84.84%,毛利率30.49%,同比下降5.79pct;2)激光器及激光焊接机:激光器及激光焊接机营业收入3.6亿元,同比下降6.27%,毛利率41.22%,同比下降1.19pct; 3)工作台:工作台营业收入4.4亿元,同比下降51.41%,毛利率24.94%,同比下降0.8pct。 分行业来看:1)消费电子:消费电子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13.72%,毛利率46.68%,同比增长0.34pct;2)动力及储能电池:动力及储能电池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26.51%,毛利率30.40%,同比下降2.48pct;3)光通讯:光通讯收入0.06亿元,同比下降25.04%,毛利率46.36%,同比下降12.13pct;4)汽车及五金:汽车及五金收入2.32亿元,同比下降2.04%,毛利率41.94%,同比下降4.51pct。 各个板块看点:1)锂电设备:锂电行业资本开支处于相对底部,静待周期反转。面对下游行业投资增速放缓的局面,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品质管理,并推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2023年年末公司在手订单为40.48亿元(含税),保持了锂电设备产品行业领先的市场占有率。2024年公司计划设立美国子公司,着手开拓北美锂电设备市场。2)消费电子:获全球头部客户认可,打开全新成长曲线。针对国际顶尖客户提出的微米级高精度激光焊接项目,已经获得客户认可、取得批量订单,该新产品的研发成功提升了公司产品技术水平,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3)固态电池新技术:全新技术变革有望带动新增量。电池领域新技术不断涌现,为设备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公司加大对固态电池等行业新产品的激光焊接设备及装配线的研发,掌握激光摆动(Wobble)焊接技术、高频脉冲焊接技术(MOPA)等多项激光焊接工艺专利技术,为客户提供了包括激光焊接设备在内的固态电池装配线。 盈利预测:考虑到国内经济复苏形势不确定性较强,我们下调了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7、4.71、5.99亿元(24-25年前值为7.75、10.29亿元),对应PE为12.14、9.47、7.4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存货余额较大风险;激光焊接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动力电池行业增速放缓风险等。 | ||||||
2023-08-31 | 东方财富证券 | 周旭辉 | 增持 | 首次 | 2023年中报点评:23H1利润高增,下游多领域齐发力 | 查看详情 |
联赢激光(688518)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23H1实现营业收入17.00亿元,同比增长72.3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188.48%,主要原因是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并加强合同验收力度。23Q2实现营业收入9.34亿元,同比增长51.8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112.46%。费用率方面,公司23H1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80%/20.80%/6.21%/-0.40%,同比变化-0.96pcts/-4.87pcts/+0.93pcts/-0.03pcts,期间费用率下滑明显,精细化管理卓有成效。 23H1主业逆势增长,在手订单充足。23H1下游电池厂商投资放缓,公司工作台/激光焊接自动化成套设备/激光器及激光焊接机实现营收2.82/11.91/1.09亿元,同比变化-15.94%/+190.28%/-31.87%。得益于公司的技术优势和服务能力,公司在手订单达到46亿元,同比增长3.24%,合同负债19.93亿元,同比增长15.83%,23H2业绩高增可期。 锂电业务出海,增量可期。随着欧美相继推出新能源汽车全面替代燃油车计划,以及国内头部电池厂商纷纷公布欧美建厂计划,海外锂电设备市场有望迎来爆发期。根据GGII,2025年海外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将达1350亿元,CAGR=55.36%。目前公司设备交付能力已达德国生产标准,并已为宁德时代德国工厂供应激光焊接设备。此外,公司子公司德国联赢已与多家欧洲电池厂进行商务洽谈,海外高质量订单未来可期。 下游多领域齐发力,研发成果丰硕。1)锂电领域:公司已完成46系列圆柱电池各焊接工序的验证并成功开发出圆柱电池高速焊接工艺,焊接速度可达500mm/s。公司已获得46系列电池量产订单,交付在即。此外,公司方壳电池模组端板CMT焊接工艺已通过客户样品验证,可使性能提升20%。2)光伏领域:公司积极研发钙钛矿激光刻蚀工艺,用于钙钛矿电池组件的P1-P2-P3-P4激光刻蚀。3)整车领域:公司激光钎焊技术已投入使用,可有效降低汽车车身、齿轮激光焊接难度。 4)半导体领域:半导体合束器开发成功,并实现批量交付。光通讯贴片机研发成功,用于半导体贴装芯片,目前已投入使用。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技术实力强劲、下游扩展顺利,我们预测2023/2024/2025年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8.20/48.95/62.5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33%、28.17%、27.69%,归母净利润为4.75/6.56/8.86亿元,同比增长77.96%、38.19%、34.94%,现价对应PE为17、12、9倍,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46系列电池产业化不及预期; 新设备研发受阻; 海外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 ||||||
2023-08-27 | 中国银河 | 鲁佩 | 买入 | 维持 | 业绩延续高增,净利率显著提升 | 查看详情 |
联赢激光(688518) 投资事件:公司披露2023年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0亿元,同比增长72.33%;实现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183.59%;实现扣非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188.48%。Q2单季度公司收入9.34亿元,同比/环比增长51.81%/21.88%;净利润1.11亿元,同比/环比增长100.79%/25.94%。 在手订单饱满,业绩保持高增。面对国内电池厂产能扩张放缓,公司进一步加大储能及海外动力电池市场开拓力度,着重提升市场占有率,并加强合同订单验收,上半年公司交付验收顺利,营收保持高增长态势,在手订单充足。23H1公司在手订单46亿元(含税),同比+3.24%;合同负债19.93亿元,较期初+15.83%,同比+15.20%。 净利率同比+4.58pct,现金流显著改善。随着管理效率的持续提升和规模效应的显现,公司净利率实现大幅提升。23H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35.65%/11.70%,同比-1.26pct/+4.58pct;Q2单季度毛利率/净利率为35.34%/11.87%,同比-0.65pct/+2.88pct,环比-0.68pct/+0.38pct。费用端方面,23H1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为3.80%/14.59%/-0.40%,同比-0.96pct/-5.80pct/-0.03pct。上半年公司加强合同回款管理,效果显著,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实现转正,达到7907.62万元。 锂电领域受益海外动力电池扩产、储能加速发展及新技术需求。1)动力电池领域,随着海外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发展,海外电池厂开启扩产潮,国内电池企业也纷纷出海建厂。公司加大海外市场布局,通过德国子公司开拓欧洲市场,并参与国内电池厂出海进程。2)新技术方面,公司46系列大圆柱电池焊接设备价值量相比方壳电池有望成倍增长,高速装配线整线效率最高可达300PPM,并已经获得量产线订单。3)储能领域,23H1储能电池出货87GWh,同比+67%,未来三年复合增速预计将超过70%。公司加快客户拓展,订单占比增长至20%以上,并推出新型储能领域液流电池智能产线,不断丰富产品种类。 光伏激光划线机取得突破,下游应用领域不断开拓打开市场空间。公司完成2000W-6000W连续光纤激光器、半导体合束器等核心器件、基于2KW蓝光激光器的蓝光光纤复合焊接机型等激光器的开发交付。并在光伏设备领域取得突破,推出钙钛矿P1、P2、P3刻蚀划线机、P4刻蚀清边机、玻璃打孔/划线机、TOPCON激光开膜机/SE机/氧化机以及光伏组件接线盒激光焊接设备等新产品。公司在消费电子、半导体、光伏等领域不断突破,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推动订单和业绩持续稳定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98亿元、7.19亿元、8.95亿元,对应EPS为1.48、2.13、2.65元,对应PE为16倍、11倍、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核心技术迭代迅速,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材料供应商集中等的风险。 | ||||||
2023-08-27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 | 买入 | 维持 | 2023年中报点评:净利率大幅提升,在手订单依旧饱满 | 查看详情 |
联赢激光(688518)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 2023H1收入端加速确认,在手订单依旧充足 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0亿元,同比+72%,落于业绩预告中位区间(16.50-17.40亿元),其中Q2营业收入为9.34亿元,同比+52%,增速有所放缓。2022年末公司在手订单约45.31亿元(含税),同比增长32.40%,相关新签订单陆续交付、确认收入,是2023H1公司收入端实现高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新签订单方面,2023H1末公司在手订单约46亿元(含税),同比+3.24%,合同负债19.93亿元,较2023年初增长15.83%。公司在手订单依旧饱满,为下半年业绩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期间费用率明显下降,2023H1净利率大幅提升 2023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184%,落于业绩预告中位区间(1.95-2.05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188%,同样落于业绩预告中位区间(1.75-1.85亿元)。2023H1销售净利率和扣非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1.70%和10.50%,分别同比+4.58pct和+4.23pct,盈利水平明显提升。1)毛利端:2023H1销售毛利率为35.65%,同比-1.26pct,略有下降。2)费用端:2023H1期间费用率为24.20%,同比-5.86pct,规模效应体现,其中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96、-5.80、+0.93和-0.03pct,管理费用率大幅下降,是期间费用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力。 长期受益锂电扩产浪潮,横向拓展打开成长空间 1)锂电: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激光焊接设备市场规模将达354亿元,4680电池对焊接设备的需求量价齐升,有望成为重要增长点。公司深度绑定宁德时代,二三线客户也有重要突破,将充分受益于下游大规模扩产。此外,储能需求快速放量,2022Q1-Q3公司储能业务在锂电业务中的占比由往年的10%上升至20%以上,贡献新增量。2)非锂电:(1)汽车:轻量化和智能化背景下,激光焊接技术优势将日益凸显,公司依托在动力电池领域积累的技术和客户资源,具备较强先发优势。(2)消费电子:小钢壳电池焊接设备已有小批量出货,后续存在较大成长空间。(3)光伏:公司积极布局P1-P2-P3-P4钙钛矿电池激光刻蚀工艺开发,以及TOPCON激光开膜、激光SE、激光氧化等设备,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动力电池扩产增速放缓,我们谨慎调整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4.93、6.83和8.73亿元(原值5.04、7.31和9.3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PE分别为16、11和9倍。公司立足锂电行业、横向拓展消费电子、汽车、光伏、氢燃料等领域,平台化延展成长性较为突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动力电池行业扩产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