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6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 | 增持 | 维持 | 北交所信息更新:募投带来航空领域产能,1-7月新增订单增长超过20% | 查看详情 |
优机股份(833943)
2024Q1-3营收6.26亿元;归母净利润4630万元,同比下滑18%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实现营收6.26亿元,同比下滑0.21%;归母净利润4629.56万元,同比下滑17.66%;Q3公司实现营收2.52亿元,同比增长20.29%,归母净利润2116.85万元,同比增长16.20%。我们维持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8/0.92/1.0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7/0.90/1.0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22.4/19.2/16.4倍,看好公司“自主生产+协同制造”模式下多领域产品的放量潜力以及募投项目未来投产为航空领域业务带来的产能支撑,维持“增持”评级。
2024M1-7公司新增订单同比增长超过20%,9月30日合同负债同比+82.76%公司2024年1-7月新增订单比2023年同期增长超过20%,预计2024年全年折旧费有一定幅度的增长;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合同负债的订单主要是油气化工流体控制设备及零部件、其他机械设备及零部件。2024H1公司油气化工类产品的营收同比下滑13.97%,主要是客户要求在2024年上半年交付的产品同比减少,而公司2024H1上半年获取的订单同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合同负债2652.40万元,同比增加82.76%。
比扬精密已成为优机精密控股子公司,助力公司进一步扩大航空航天市场公司产品下游广阔,坚持走定制化路线。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主要客户是中航工业集团、中国航发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的下属多家企业及科研院所。公司在该领域持续进行技术储备及市场开拓,2024H1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服务产品营业收入达到3433.12万元,同比增长114.65%,实现的净利润同比增加292.49万元。该领域市场需求广阔,相关业务2024年下半年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此外,优机精密已累计取得比扬精密55%的股权,比扬精密主要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光电仪器及设备客户提供高精密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服务。通过此次投资,公司一方面可以丰富产品结构,进一步扩大产品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市场,尤其是在高精密光电仪器及设备的应用范围,增强公司品牌影响力。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波动风险、供应链管理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2024-08-23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赵昊,万枭 | 增持 | 维持 | 北交所信息更新:拟控股比扬精密促进航空航天业务发展,2024H1航空零件业务创收+115% | 查看详情 |
优机股份(833943)
2024H1营收3.73亿元(-10.51%)、归母净利润2513万元(-33.89%)2024H1营收3.73亿元(-11%)、归母净利润2513万元(-34%)、扣非归母净利润2195万元(-38%),毛利率同比维稳。2024Q2营收2.22亿元,环比上升47%;归母净利润1737万元,环比提升124%。考虑到下游客户需求波动,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8(原0.87)/0.92(原0.99)/1.07(原1.1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7/0.90/1.0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10.0/8.5/7.3倍,我们看好公司“自主生产+协同制造”模式下多领域产品的放量潜力以及募投项目未来投产为航空领域业务带来的产能支撑,维持“增持”评级。
2024H1航空零件精密加工服务创收提升115%,新增取得6项发明专利2024H1除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服务业务外,其他主营业务创收均同比下滑。其中工矿机械零部件创收下滑36%,原因为2023H1集中发货一批海洋风电零部件产品,及部分客户因周期需求变化而减少2024H1订单;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服务创收同比提升115%至3433万元,占比升至9%,原因为上半年新开发的航空零部件达到量产,以及航空工装需求增加且在上半年交付增加。公司坚持推进市场开拓及产品研发,2024H1研发投入1,618.29万元(+5.81%),新增取得6项发明专利。截至上半年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拥有专利126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
9家控股子公司打造机械件平台,拟投资控股比扬精密促进航空航天业务发展公司当前拥有精控阀门、JV和楷航科技等9家控股/全资子公司、比扬精密参股子公司、超300家协同制造商。2024H1优机泰国顺利投产并进行批量发货,优机液压正式取得博士力士乐中国油缸授权维修供应商资质。根据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优机精密拟再次对比扬精密进行投资,投资完成后优机精密合计取得比扬精密55%的股权,比扬精密将成为优机精密控股子公司。比扬精密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而航空零部件领域是公司未来发展重点之一,有利于公司快速切入航天领域,实现新业务突破,丰富产品结构,促进航空航天业务协同发展。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波动风险、供应链管理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2024-06-18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赵昊,万枭 | 增持 | 首次 | 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深化“自主生产+协同制造”柔性模式,打造机械零部件平台化公司 | 查看详情 |
优机股份(833943)
2023年归母净利润7462.54万元(+17.72%),航空领域募投项目结项
公司专注定制化设备及零部件,主要向客户提供油气化工类、工程矿山类、通用类、液压类机械设备及零部件和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服务。2021-2023年3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16.37%、36.31%。2023年实现营收8.93亿元(+10.14%)、归母净利润7462.54万元(+17.72%),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7.73%、9.27%。2024Q1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亿元、776万元。截至2024年4月18日,公司募投的“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已结项。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7/0.99/1.1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6/0.98/1.1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8.3/7.3/6.4倍,我们看好公司“自主生产+协同制造”模式下多领域产品的放量潜力以及募投项目未来投产为航空领域业务带来的产能支撑,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自主生产+协同制造”柔性制造模式维系中石油、莫纳克等优质客户合作
公司采取“自主生产+协同制造”的柔性制造模式。其中自主生产模式主要产品为油气化工阀门、航空零部件、铸钢件及零部件等;协同制造模式下公司负责产品方案制定、深化研发与设计、工艺设计和改进、全过程质量监控、技术指导、销售与售后服务等核心工作。公司当前拥有精控阀门、JV和楷航科技等9家控股/全资子公司、比扬精密参股子公司、超300家协同制造商。公司核心产品得到了中石油、中海油、德国添里仕、美国百利、中航工业等国内外知名客户的认可,服务于国内市场和欧洲、北美、亚洲、大洋洲等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机械零部件产业:研发创新逐步补齐装备短板,国内外市场空间广阔
近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我国机械工业顶住多重压力,对外贸易稳中有升再创新高,2023年我国机械工业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09万亿美元(+1.7%)。发达国家因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加快机械设备及零部件产业转移,而我国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逐步补齐装备短板。我们认为公司有望通过高端产品技术创新持续提升在油气化工、工程矿山机械等下游领域的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力。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风险、供应链管理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2023-06-26 | 亿渡数据 | | | | 北交所个股研究系列报告:定制化机械设备及零部件供应商研究 | 查看详情 |
优机股份(833943)
公司主要生产定制化机械设备及零部件,涉及多领域,客户多为知名制造商和大型央企
优机股份成立于2001年,2015年挂牌,2022年北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定制化机械设备及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产品覆盖油气化工、工程矿山机械、通用机械、液压系统、航天航空等领域。
公司收入构成分为7项,其中油气化工流体控制设备及零部件和通用流体控制零部件占比高,两者占比保持在60%左右;工程和矿山机械零部件和液压系统零部件两者合计占比30%左右。公司整体毛利率保持在22%左右,但核心业务油气化工流体控制设备及零部件毛利率持续下滑,2022年为23.15%。
公司前五大客户多为海外知名制造商(商务洽谈)和国内大型央企(招投标),2020-2022年收入占比有所波动,2021年大幅提升,2022年回落至24.39%,与2020年占比相近,公司不对单一客户存在过度依赖。
公司两大核心产品主要用于石油化工、消防、城市供水供气、农业供水领域
工程和矿山机械零部件、液压系统零部件品类丰富,适用于整机装配和配件更
航空零部件主要有液压系统零部件、工装模具和复合材料零件
收入主要依靠外销,采用自主生产+协同制造的模式,收入贡献相当,但毛利率差距拉大
公司销售收入主要来自外销,2019-2022年公司外销收入占比始终保持在60%以上,2022年占比为68.95%;公司内外销毛利率呈现波动,主要和内外销产品种类不同、汇率变化等有关,2022年公司外销毛利率为25.43%,内销毛利率为18.63%,较2021年呈现相反走势。
为了有效满足客户的定制化性需求,公司采用“自主生产+协同制造”的生产模式。其中协同制造由公司负责产品研发、工艺设计和改进、组织协同制造商、质量控制和技术指导,协同制造商负责生产;2019年以来公司自主生产和协同制造收入占比均超过40%,协同制造与自主生产的毛利率差距逐步拉大,2021年自主生产毛利率为32.15%,协同制造毛利率仅为14.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