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中科创达(300496) - 公司资料

中科创达

(300496)

  

流通市值:248.09亿  总市值:310.17亿
流通股本:3.68亿   总股本:4.60亿

中科创达(300496)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15年12月02日
注册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9号创达大厦1层10...
注册资本(万元) 4603949940000
法人代表 赵鸿飞
董事会秘书 王焕欣
公司简介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自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以操作系统为核心不断进行技术积累与创新,业务领域也从最初的智能终端逐步拓展到智能汽车、智能物联网、智能行业等领域,并于2015年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首家成功上市的智能操作系统技术企业。随着智能产业的发展,计算、通信、数据、连接、多媒体、图形图像、AI等通用性技术的积累沉淀,以及底层硬件和上层应用的持续创新和优化,都会导致操作系统日趋复杂,操作系统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具备高度的技术壁垒。我们自创业伊始,持续在技术领域进行大量投资,目前已拥有操作系统全栈技术和深度技术的优势,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我们在全栈式操作系统技术领域,已实现从芯片层、系统层、应用层到云端的全面技术覆盖。在深度技术领域,已覆盖多个关键领域。操作系统提供硬件的虚拟化和应用的运行环境,处于产业中承上启下的核心位置,连接着智能产业的每一个环节。随着智能化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智能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愈发紧密相连,底层硬件和上层应用的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主流模式。在此模式下,底层硬件的创新需要经由操作系统赋能上层应用,而上层应用的创新依托操作系统调用底层硬件的基础算力。因此,操作系统作为连接底层硬件和上层应用的桥梁,成为支撑整个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基于操作系统所处的核心位置,我们作为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需要触达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合作伙伴,推动生态建设方能实现智能产业链的协同创新。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深入且广泛的生态网络,已与多家芯片厂商、云厂商等业务伙伴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卡位及生态优势有助于我们精准理解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升技术前瞻布局能力;通过把握规模化应用的节奏,更好地持续进行业务拓展,提高全球化布局的能力。同时,我们技术能力的提升、业务以及全球化布局的成功,将进一步推动我们构建新的生态,强化我们和生态伙伴的战略合作关系。我们起源于正处在智能产业高速发展时期的中国,得益于中国庞大的手机、汽车、物联网市场及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在不断与生态伙伴加速协同创新中,构筑起以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壁垒,致力于承担起全球智能产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基座提供商”角色;面向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立足于中国的广大市场,与全球产业头部合作伙伴深化生态网络建设,与世界前沿科技不断交互融合,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时,我们将致力于帮助中国企业出海,促进全球智能产业的融合与进步。我们将通过全球化生态、全球化技术、全球化业务拓展、全球化人才、全球化投资,进一步赋能全球智能产业,保持我们的核心地位与战略卡位。
所属行业 互联网服务
所属地域 北京
所属板块 基金重仓-物联网-深成500-融资融券-创业成份-智能穿戴-国产软件-中证500-无人机-5G概念-虚拟现实-创业板综-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深股通-AI智能体-MSCI中国-区块链-小米概念-百度概念-华为概念-边缘计算-富时罗素-车联网(车路云)-抖音概念(字节概念)-鸿蒙概念-元宇宙概念-虚拟数字人-机器人概念-ChatGPT概念-混合现实-多模态AI-英伟达概念-AI手机-AIPC-低空经济-AI眼镜-DeepSeek概念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9号院3号楼创达大厦
联系电话 010-82036551
公司网站 www.thundersoft.com
电子邮箱 ir@thundersoft.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智能物联网127002.6038.49103532.9946.94
智能汽车118871.9136.0364164.6129.09
智能软件84070.8025.4852847.5823.96

    中科创达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1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8-28 东兴证券 张永嘉买入中科创达(3004...
中科创达(300496) 事件: 中科创达披露2025年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2.99(同比+37.44%)、1.58(同比+51.84%)、1.36(同比+54.44%)亿元,其中单二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8.31(同比+49.72%)、0.66(同比+384.21%)、0.49(同比+1613.93%)亿元。 点评: 端侧业务驱动上半年收入高增,全球化布局优势渐显。上半年创达手机、汽车、物联网业务线分别实现收入8.41(同比+10.52%)、11.89(同比+7.85%)、12.70(同比+136.14%)亿元,物联网业务线已超越汽车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板块。我们认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于其操作系统领域的卡位优势,以及对相关优势的跨领域迁移复用,物联网业务线不同于手机、汽车等单品,而是打造底层操作系统平台,为客户与开发者提供“端-边-云”一站式产品、技术和服务,同时运用公司快速启动、小内存优化节电、低延迟、摄像头调优、AI引擎、3D图形图像、全场景视觉等一系列围绕操作系统和端侧智能的核心模块,对AI机器人、手持终端、AI眼镜、AIPC等智能终端在不同算力平台上实现优化,提供核心底座。“生态壁垒+可迁移复用的核心技术+平台化发展”带来公司上半年收入的高增,同时有望助力创达在“人工智能+”时代享受到各类端侧智能设备快速发展的红利。公司研发团队遍布16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全球化+本地化”及时掌握每个市场的前沿技术趋势和客户需求,实现快速响应。其全球化布局优势渐显,上半年公司海外营收达15.58亿元(同比+81.41%),增速显著高于国内业务。 期间费用率受益于收入高增持续优化。盈利能力方面,公司上半年毛利率达33.16%(同比-1.13pct),主要由于收入结构的变化,其手机、汽车、物联网业务线毛利率分别为37.14%(同比+0.86pct)、46.02%(同比+1.37pct)、18.48%(同比-2.96pct)。物联网业务毛利率低于公司整体水平主要由于其采用软硬件一体化出货的商业模式。费用方面,公司上半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38%(同比-0.96pct)、8.42%(同比-1.21pct)、17.23(同比-3.43pct),相关费用率的下降主要依靠分母收入端的快速增长。规模效应的释放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净利率水平,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51.84%),净利率达5.29%(同比+1.15pct),同时其2.67亿元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显著高于归母净利润水平,盈利质量较高。 汽车业务受益于AI定义汽车与中央计算趋势,机器人产品已于海外落地。汽车业务上,今年4月创达发布面向中央计算的AI原生整车操作系统滴水OS1.0Evo。该系统深度融合AI大模型技术,赋予汽车自主交互决策能力,同时采用舱驾融合+ZCU虚拟化平台支持多域融合与算力高效调度。同时公司TurboX自主移动计算平台独创整机域控制器与核心算力模组分层解耦架构,以ASIL-B车规级安全认证为核心优势,构建起覆盖1-100TOPS的弹性算力体系,通过标准化接口设计,实现硬件方案在低速无人车、智能座舱、服务机器人等场景间的快速移植;另一方面,公司与火山引擎、高通等巨头合作持续推进,实现多款基于高通芯片平台研发的智能汽车硬件参考设计,该系列产品采用高度灵活且可扩展的架构,搭载AIOS智能操作系统,既能提供弹性算力,又能支持智能座舱、舱驾融合、舱泊一体化等多元应用场景,充分满足多样化的开发需求。机器人业务上,创达发布了面向机器人的算力模组,构建起从12-80TOPS全覆盖的算力平台,满足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对算力的差异化需求。今年上半年公司机器人产品已在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产线物流或仓储物流落地机器人自动化项目批量落地,目前创达机器人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覆盖全国及主要海外国家与地区,并且已在泰国、越南、中东等国完成落地案例。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在汽车智能化及端侧智能方向上持续投入研发,当前物联网业务线收入增长迅速,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对终端设备的改造是大方向,同时创达的软件能力与开放生态能帮助其分散风险、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随着软硬件一体化趋势及软件价值量的提升实现份额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3、5.79、6.6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值分别为67、61、53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智能驾驶推进不及预期、端侧智能业务成长性及盈利释放不及预期、公司与字节、高通等的合作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海外业务风险等。
2025-05-08 国信证券 熊莉增持中科创达(3004...
中科创达(300496) 核心观点 24年业绩总体稳定,25Q1实现改善。根据公司年报,2024年公司主营收入53.85亿元,同比上升2.72%;归母净利润4.07亿元,同比下降12.6%;扣非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8.49%。2025年Q1公司主营收入14.69亿元,同比增长24.69%;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2.48%;扣非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2.48%。 费用管控持续深化,高研发投入布局未来。24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3.71%/8.88%/19.10%,同比+0.4%/-2.86%/+8.16%。销售、管理费用得到有效控制,研发费用维持较高水平主要是由于公司持续加大在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物联网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但其增速较23年也有所放缓。25Q1费用控制进一步优化,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3.54%/9.37%/19.20%,同比-0.76%/-0.25%/-2.17%。 智能物联网业务回暖,智能汽车业务放缓。分业务来看,智能手机业务实现收入14.23亿元,同比增长0.49%;智能汽车业务实现收入24.16亿元,同比增长3.42%;智能物联网业务实现收入15.45亿元,同比增长3.73%。其中,智能物联网业务扭转23年下滑态势,得益于公司通过操作系统层融合边缘计算与云计算技术,构建“端-边-云”一体化平台。智能汽车业务增长率较23年的30.34%大幅放缓,主要由于2024年智能汽车行业处于技术升级与市场重构的深度调整期,主机厂延长项目验收周期,叠加部分车企新车型交付量不及预期,致使公司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务增速阶段性承压。 深化端侧智能战略布局,构建“技术融合+生态协同”差异化竞争力。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自主研发的滴水OS凭借跨芯片平台兼容性及端云协同AI架构,成为车企向中央计算演进的核心技术底座,通过与大众CARIAD联合研发加速本土化智驾方案落地;消费电子领域,基于边缘AI引擎打造智能眼镜、MR头显等创新终端,以离线多模态交互技术突破穿戴设备算力瓶颈,并联合高通、微软构建端侧生成式AI开发平台,推动AIPC生态商业化进程;机器人方向则依托RSP操作系统与AMR硬件系统的深度耦合,形成从仓储调度到末端执行的工业自动化闭环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三大业务线的技术卡位与生态协同,有效强化了公司在端侧智能时代的产业链话语权。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压力,AI技术落地不及预期,大模型迭代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考虑到竞争格局加剧、AI研发投入等影响,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测中科创达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05/6.41/8.96亿元(前值25-26年分别为6.68/11.17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50/39/28倍。考虑到核心业务营收整体稳定,AIPC、整车操作系统前景可期,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025-04-29 民生证券 吕伟,金...买入中科创达(3004...
中科创达(300496) 事件:2025年4月28日晚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69亿元(yoy+24.69%),0.93亿元(yoy+2.00%),0.88亿元(yoy+2.48%)。经营现金流1.22亿元,同比下降25.44%。 研发销售投入拖累利润增速,但营收保持稳健增长。中科创达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69亿元,同比增长24.69%,显示主营业务持续扩张。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低于营业收入收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持续加大在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物联网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从研发费用2.82亿元,同比增长12.0%这一数据中也可以得到进一步证明。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全球市场业务,导致了销售费用有所增加。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2亿元,虽同比下降25.44%,但仍保持净流入状态。随着研发成果逐步转化和市场拓展见效,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三大重磅产品发布,全面布局端侧智能生态。中科创达在Thunder World2025端侧智能技术大会暨南京智能汽车产业园开园仪式上,发布了三大重磅产品。滴水OS1.0Evo借端边云协同AI原生架构,实现座舱系统重构,具备超真实、超智能特性及超融合生态;TurboX AI眼镜从硬件、系统和AI能力进行全链路创新,以解决行业现存痛点,预计2025年底量产;AMR领域推出两款叉车新品和TurboX C8X智能模组,推动相关行业智能化变革。这些产品共同构建了从底层操作系统到智能硬件的完整技术生态,充分展现了中科创达在智能汽车、XR设备和工业自动化三大领域的前沿技术实力。 深化战略合作,加速技术创新。在智能汽车领域,中科创达与现代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揭牌联合实验室,推进智能座舱平台研发;与ETAS合作打造融合功能安全与SoC功能的解决方案;与面壁智能共同打造下一代AI座舱交互体验;携手瑞萨电子推出轻量级ZCU虚拟化平台。在智能物联网领域,旗下创通联达与Consult Red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布局。通过多维度协同创新,中科创达不仅强化了在智能汽车及出行领域的技术领导力,更推动了前沿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助力全球化战略加速实施。 投资建议:积极看待中科创达“操作系统+端侧智能”战略下的三大智能板块业务发展,通过创新研发推动智能汽车、机器人以及智能终端的全面发展,预计将加速端侧智能在多个场景的应用,形成完善的产品矩阵。这将进一步巩固公司的技术优势,构筑更为坚实的竞争壁垒,提升其在全球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预计中科创达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3、8.03、9.67亿元,对应市盈率45X、31X、26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技术落地不及预期;大模型行业竞争加剧。
2025-04-27 东兴证券 张永嘉,...买入中科创达(3004...
中科创达(300496) 事件: 中科创达披露2024年年报,公司24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3.85(同比+2.72%)、4.07(同比-12.60%)、1.75(同比-48.49%)亿元,其中单四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6.90(同比+23.76%,环比+30.67%)、2.55(同比+282.76%,环比+436.76%)、0.48(同比+125.73%,环比+25.31%)亿元。 点评: 四季度业绩环比改善,端侧智能研发投入持续。24年公司手机、汽车、物联网业务线分别实现收入14.23(同比+0.49%)、24.16(同比+3.42%)、15.45(同比+3.73%)亿元,汽车业务已稳健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三大业务板块毛利率分别为34.67%(同比-8.42pct)、44.30%(同比-1.32pct)、18.27%(同比+0.76pct)。受下游车企竞争加剧影响,汽车厂商验收周期加长,部分厂商车型出货不及预期,创达智能汽车业务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维持相对较高的毛利水平。费用方面公司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71%(同比-0.08pct)、8.88%(同比-0.51pct)、19.09(同比+0.96pct),公司在提升运营效率的基础上加强对机器人等端侧智能领域的研发投入。从边际趋势上来看,公司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扭亏,环比大幅提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达2.88亿元(同比+37.46%,环比+63.35%),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环比改善明显。 以OS为核心把握汽车“中央集中式架构”与“端云混合架构”机会。中科创达发布的整车操作系统“滴水OS”深度聚焦中央计算架构与车端AI应用两大产业前沿,将座舱、智驾、舱驾融合等全部打通,向行业合作伙伴提供全开放、全白盒的选项。开放层面,滴水OS构建了一套全面且灵活的AI中间件与系统框架,能够无缝对接各类主流芯片与大模型,同时通过与主流大模型厂商展开合作,打造出一套强大的AI中间件,降低大模型部署难度,此外借助多Agent联合技术,实现对多个复杂场景的深度赋能。业务模式层面,我们认为白盒的交付方式有望提升客户接受度加快合作落地。目前,滴水OS已与瑞典数字音频先驱Dirac、全球领先的地图数据服务公司HERE Technologies等数十家伙伴建立良好的生态合作。 端侧智能领域多点开花,深化合作有望构筑新增长极。除了整车操作系统外,中科创达的“端侧智能”主要布局在机器人、AI眼镜与MR、AIPC、AI手机、创新AI硬件等领域,当前产品实现逐步落地。机器人产品主要是面向工业领域的移动机器人(AMR、无人叉车、多关节复合机器人),当前在汽车及零部件、锂电、3C、食品及饮料等行业形成落地应用;AI眼镜与MR方面创达子公司创通联达推出基于高通芯片平台的轻量化AI眼镜Smart Glasses和混合现实MR HMD Pro;AI PC方面创通联达推出四款AI Mini PC参考设计,同时中科创达与微软、高通保持紧密合作,并且在AIPC生态上与主流PC厂商建立合作,帮助厂商端侧模型落地。我们认为多年积累的操作系统技术与广泛且深入的生态合作是创达的核心竞争力,2024年中科创达进一步扩大与深化生态合作,例如与字节火山引擎共建联合实验室赋能端侧智能,与火山引擎的扣子、豆包大模型、火山方舟、火山云等云端服务实现深度整合,同时创达与Arm合作成立Arm SystemReady Devicetree合规实验室,助力芯片厂商、OEM等更加便捷、高效地进行设备开发。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受汽车行业阶段性竞争加剧影响,叠加公司在端侧智能方向的持续研发投入,中科创达业绩当前增速有所放缓,但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对终端设备的改造是大方向,同时创达的软件能力与开放生态能帮助其分散风险、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随着软硬件一体化趋势及软件价值量的提升实现份额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4/5.53/6.6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值分别为55/44/36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智能驾驶推进不及预期、端侧智能业务成长性及盈利释放不及预期、公司与字节、高通等的合作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海外业务风险等。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赵鸿飞董事长,总经理... 55.67 12240 点击浏览
赵鸿飞先生,197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工学硕士学位;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历任公司董事及总经理。曾任北京天桥北大青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信达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历任恩益禧(NEC)-中科院软件研究所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日电卓越软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工程师、项目经理。
王焕欣副董事长,非独... 99.42 40.1 点击浏览
王焕欣女士,1985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中国注册会计师、国际注册内审师。现任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历任公司战略投资部副总裁、公司审计部总监。曾历任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初级审计师、高级审计师、项目经理。
孙涛副总经理 76.27 9.05 点击浏览
孙涛女士,1981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上海财经大学,学士学位。现任公司副总经理、公司首席人力资源官。历任思源集团营销管理中心高级主管,总部企业发展部经理,企发中心运营部高级经理,济南公司综合总监,总部人力资源中心总监,总部人力资源中心副总经理,理想控股科技业务板块人力资源中心常务副总经理,江苏新苏武打印设备有限公司协调员,南京石林集团财务部员工。
唐林林非独立董事 10 0 点击浏览
唐林林女士,1970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现任公司董事,中泓晟泰企业重整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曾任北京中和应泰财务顾问公司总经理。
王子林非独立董事 10 0 点击浏览
王子林女士,198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吉林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学博士后。现任公司董事,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执教,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委员。
许亮非独立董事 10 0 点击浏览
许亮先生,1975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哈佛商学院,硕士。现任天津听雨拾花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光影工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合一科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历任Bona Film Group Ltd(博纳影业集团)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北京永新视博数字电视技术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首席财务官;鼎晖中国风险投资基金(CDH China Venture Capital Fund)助理副总裁;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Inte lChina Ltd.)高级财务分析师、战略项目经理。
胡丹职工代表董事 37.88 0.4309 点击浏览
胡丹女士,1979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应用专业,工学硕士。现任公司经营管理部总监。曾任公司项目经理、运营经理、职工代表监事,日电卓越软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工程师、研发经理。
刘硕(Liu Shuo)独立董事 4.52 0 点击浏览
刘硕先生,1983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复旦大学,本科;现任公司独立董事,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担任合伙人。
杨磊(YANG Lei)独立董事 10 0 点击浏览
杨磊先生,197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现任公司独立董事,上海粒子未来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历任极地晨光创业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合伙人,VantagePoint Venture Partners执行董事,McKinsey&Company全球副董事。
黄峰独立董事 4.52 0 点击浏览
黄峰先生,1970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本科。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现任公司独立董事,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合伙人,中毅达独立董事,天鹅股份独立董事;曾任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合伙人。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4-12-26T2MOBILE LIMITED9481.50签署协议
2025-01-09T2MOBILE LIMITED9481.50实施完成
2022-10-18江苏云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9478.00实施完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