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安培龙(301413) - 公司资料

安培龙

(301413)

  

流通市值:39.00亿  总市值:72.87亿
流通股本:5266.53万   总股本:9840.20万

安培龙(301413)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深圳安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23年12月07日
注册地址 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金沙社区聚园路1号安...
注册资本(万元) 984019850000
法人代表 邬若军
董事会秘书 张延洪
公司简介 深圳安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1413)是一家集智能传感器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第一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以领先的智能传感器技术为核心,立足于零缺陷的品质保障理念,专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精密、高性能的智能传感器产品及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压力传感器、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TC热敏电阻器、NTC热敏电阻器、力矩传感器,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机器人、智能家居、光伏、储能、充电桩、物联网、消费类电子、航空航天、工业控制等领域,主要客户有比亚迪、STELLANTIS、上汽集团、美的集团、伊克莱斯、法雷奥、麦格纳、凌云股份、华为、三星、格力、海尔等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销售网络遍及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经过多年的陶瓷工艺技术积累,公司拥有从陶瓷材料研发到热敏电阻及传感器生产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在材料配方、陶瓷基体制备、成型、烧结、印刷、封装等方面均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于2019年入选了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248家)、2021年入选了工信部第一批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国共782家,为深圳市6家入选企业之一),于2021年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广东省基于先进功能陶瓷材料的智能传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技术领先及创新是安培龙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构建有领先的智能传感器高端研发平台,自主掌握从材料到芯片到传感器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行业专家,为客户提供更优质可靠的智能传感器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现拥有深圳、湖南、东莞三大研发制造基地,配置有国内外领先的研发技术、生产工艺及装备等,实现了智能传感器产品的工业化、体系化和现代化。公司通过并严格执行ISO9001、ISO14001、IATF16949标准管理体系,核心产品获得UL、CUL、TUV、CQC产品安全认证,配置有国内领先的可靠性试验室,品质保障体系健全完善,是众多世界500强企业信赖的合作伙伴。展望未来,不断进取的安培龙人将继续以“引领智能传感技术、创造美好生活”为使命,以“成为国际领先的智能传感器企业”为愿景,不断探索传感技术在智能化时代中的无限可能,用专业与智慧赋能万物智联新时代。
所属行业 电子元件
所属地域 广东
所属板块 融资融券-创业板综-深股通-新能源车-传感器-专精特新-人形机器人
办公地址 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金沙社区聚园路1号安培龙智能传感器产业园1A栋201、1A栋、1B栋、2栋
联系电话 0755-28289825
公司网站 www.ampron.com
电子邮箱 ir@ampron.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93945.4899.9263697.5299.99
其他(补充)70.940.086.280.01

    安培龙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3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1篇,增持评级为2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5-19 华安证券 张帆买入安培龙(301413...
安培龙(301413) 主要观点: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业绩持续表现稳健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业绩,实现营业收入9.40亿元,同比增长25.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63.76万元,同比增长3.44%;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7459.53万元,同比增长2.00%。基本每股收益0.84元,同比下降22.22%。 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61亿元,同比增长42.15%;实现归母净利润2036.96万元,同比增长59.49%;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855.90万元,同比增长63.85%;基本每股收益0.21元,同比增长61.54%。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优秀,长期看好公司发展。 丰富的产品技术储备及行业应用经验,把握传感器行业国产替代机遇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基于敏感陶瓷材料以及MEMS技术的深入研究,公司已开发出高性能的PTC热敏电阻器、NTC热敏电阻器、温度传感器、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MEMS压力传感器、玻璃微溶压力传感器、氧传感器、氮氧传感器、力传感器等丰富产品矩阵,拥有上千种规格型号的产品。 随着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机器人、5G等前沿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医疗健康、消费电子、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等领域加速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带动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应用领域持续拓展,推动传感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传感器市场潜力巨大,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传感器行业的大发展。 积极拥抱人形机器人,有望引领人形机器人力传感器行业发展 公司力传感器包括单向力传感器以及力矩传感器,可用于机器人以及汽车等领域。在机器人用力传感器领域,公司与天机智能合作研发基于MEMS硅基应变片+玻璃微溶工艺的力传感器,其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的关节模组上,能够实时感知各关节扭矩和控制末端力,提高机器人的安全性能和交互性能,以满足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机器人对力测量的精准需求,并可在人形机器人上进行实际应用。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调整盈利预测为: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11.75/14.83/18.91亿元(前值2025-2026年分别为11.93/14.50亿元);2025-20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1.53/1.96亿元(前值2025-2026年分别为1.34/1.78亿元);2025-2027年对应的EPS为1.24/1.56/1.99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71/57/45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技术研发突破不及预期;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3)核心技术人员流失;4)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动影响毛利率;5)市场竞争加剧影响毛利率的风险。
2025-05-06 华金证券 李蕙增持安培龙(301413...
安培龙(301413) 投资要点 事件内容:4月24日晚,公司披露2024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0亿元、同比增长25.93%,实现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3.44%;同时公布2024年利润分配方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4月28日盘后,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报,2025Q1实现营收2.61亿元、同比增长42.15%,实现归母净利润0.20亿元、同比增长59.49%。 得益于压力传感器产品需求较高,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实现稳健增长;然而受折旧摊销、费用加码等影响,利润端暂时承压。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0亿元、同比增长25.93%,实现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3.44%。(1)2024年公司营收增势良好,压力传感器是公司最重要的增长引擎。具体来看,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氧传感器及其他;其中,压力传感器2024年实现收入4.68亿元、同比增长32.17%,占公司总营收的49.78%。(2)对于公司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预计主要原因可能有三点:a)募投项目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于2023年第四季度转固,转固后预计2024年新增492万元房产税计入税金及附加、新增1460万元折旧摊销计入管理费用;b)公司于2023年12月上市,为夯实其行业地位,2024年加码费用投入,对应销售费用同比增加30.06%、研发费用同比增加32.10%;3)出于谨慎性原则,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较2023年加大计提1126万元、同时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较2023年加大计提399.78万元,导致本期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较高。 2025Q1公司业绩表现亮眼;同时,因低基数效应,净利润同比增速较上一季度显著抬升。2025Q1公司实现营收2.61亿元、同比增长42.15%、较2024Q4营收同比增速环比抬升2.35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0.20亿元、同比增长59.49%,较2024Q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环比抬升52.61个百分点。对于2025Q1净利润增速较上一季度抬升明显,主要系2024Q4净利润受费用加码、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较高等影响相对承压。 在汽车领域需求持续景气下,公司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等产品协同发展;截至目前,已斩获多个新项目定点,2025年公司业绩有望延续较快增长。(1)作为国内车规级压力传感器进口替代的领先企业,压力传感器或仍是公司增长的主要贡献。a)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方面,国内知名汽车Tier1厂商的温度压力一体传感器项目、国内领先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混合动力变速箱用压力传感器项目均已于2025Q1开启量产交付,同时温度压力一体传感器还获得全球头部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项目定点。b)MEMS压力传感器方面,公司已向Stellantis批量交付真空度压力传感器,并且正向其开发碳罐脱附压力传感器、曲轴箱通风压力传感器、压差传感器等MEMS压力传感器产品;同时欧洲著名汽车主机厂商的刹车系统真空度传感器及排气系统压差传感器项目、知名合资品牌厂商的差压传感器项目分别将于2025Q4、2026Q1开始批量供货;c)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方面,欧洲著名汽车零部件厂商的GDI轨压压力传感器项目、国内领先新能源汽车企业的EHB制动系统压力传感器项目已先后于2024Q3、2025Q1启动批量交付。(2)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将作为基石业务持续发力。报告期内,公司的水温传感器获得了欧洲著名汽车制造厂商的项目定点、预计于2026Q4开启交付,同时温度传感器也获得了终端为国内知名头部飞行汽车的项目定点。(3)氧传感器新业务蓄势待发。国内头部主机厂前装氧传感器项目已于2024Q4启动量产交付,6—8个月验证周期后将于2025年下半年加速放量,预期进一步对公司营收提供助力。 公司积极开拓机器人用传感器产品,拟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机器人领域,公司主要聚焦于控传感器的研发,具体包括单向力传感器、力矩传感器以及六维力传感器,目前公司与天机智能达成合作;双方合作研发基于MEMS硅基应变片+玻璃微熔工艺的力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的关节模组上,能够实时感知各关节扭矩和控制末端力,以满足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对力测量的精确需求,并可在人形机器人上进行实际应用。2024年,公司单向力传感器以及力矩传感器已完成开发、于2024年下半年开启小批量交付,六维力传感器目前则处于样品研发的阶段。据悉,天机智能的机器人业务由子公司天机机器人负责,而天机机器人为长盈精密与安川电机(中国)的合资公司,拥有Grace7Pro系列7轴协作机器人、Delight系列6轴协作机器人、高速SCARA等机器人产品;截至2023年天机智能机器人累计出货过万台;借助天机智能在机器人领域的产业积累,公司机器人领域业务有望较快实现突破。另据2024年报披露,公司将在上海子公司组建专门的机器人力觉传感器研发团队,并计划筹建一条机器人用力传感器生产线,以具备批量生产机器人用力传感器的能力,利好公司可持续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2024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展望2025年,以旧换新等政策有望助力下游汽车行业景气延续,同时伴随着公司原有项目加速放量、新定点陆续开启交付,预期公司业绩稳定向好。长期来看,公司是国内车规级压力传感器进口替代的领先企业,近年来亦将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等拓展至汽车领域,同时还积极布局机器人等新应用场景,或助推公司业务发展空间进一步打开。我们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1.99亿元、14.83亿元、17.9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6%、23.6%、21.2%;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亿元、1.43亿元、1.8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0%、28.4%、26.8%;对应EPS分别为1.13元、1.46元、1.85元,对应PE分别为85.1x、66.3x、52.3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定点项目实际供货量及实际销售金额的不确定性风险、下游行业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客户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2025-04-28 太平洋 崔文娟增持安培龙(301413...
安培龙(301413)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报,2024年实现收入9.40亿元,同比增长25.93%,实现归母净利润8263.76万元,同比增长3.44%。公司同时发布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压力传感器驱动增长,汽车赛道持续突破。分产品看,2024年公司压力传感器实现收入4.68亿元(+32.17%),收入占比49.8%,上升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公司也已成为国内车规级压力传感器进口替代的领先企业。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实现收入3.69亿元(+2.7%),其中用于汽车领域的收入实现快速增长。氧传感器及其他实现收入1775.83万元,年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汽车前装市场氧传感器定点的传感器公司,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氮氧传感器芯体已实现了小批量交付,未来成长潜力较大。 盈利承压,现金流健康。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32.24%,同比上升0.42pct。管理费率上升1.38pct、研发费率上升0.31pct、资产减值损失1158万元、信用减值损失1521万元,是利润增速低于收入的主要原因。24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9023万元,与利润匹配,显示盈利质量稳健。 技术实力强劲,机器人有望带来新增长点。公司依托敏感陶瓷技术、MEMS技术两大成熟技术平台,同时积极布局集成电路设计与研发技术,逐步形成材料+IC芯片+传感器模组的垂直产业链布局,在技术上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为力传感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公司与天机智能合作研发基于MEMS硅基应变片+玻璃微熔工艺的力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关节模组上,24年公司单向力传感器以及力矩传感器已完成开发,25年公司将持续加大对力传感器(尤其是六维力传感器)的技术开发。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5年-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76亿元、14.39亿元、16.8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亿元、1.52亿元、1.8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6元、1.54元、1.86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应收账款上升风险,募投项目新增产能消化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2025-03-05 东吴证券 周尔双,...增持安培龙(301413...
安培龙(301413) 投资要点 国产传感器龙头,主业聚焦温度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 安培龙是国产传感器龙头企业,主营产品聚焦温度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2019-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从3.51亿元增长至7.47亿元,CAGR=21%;2019-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0.27亿元增长至0.80亿元,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利润率方面,2019-2023年公司毛利率维持在30%上下波动,2023年毛利率为31.83%,盈利能力较为稳定;销售净利率从7.77%增长至10.70%,增长可观,主要系公司经营管理提质增效,期间费用率管控得当。拆分公司业务结构看,公司温度传感器业务收入从2019年2.95亿元增长至2023年3.69亿元,整体呈稳健增长态势;压力传感器业务收入从2020年0.12亿元增长至3.54亿元,增速较快,贡献公司主要业绩增量。2023年公司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业务占收入比重为49.48%/47.43%。 传感器赛道天花板高坡长雪厚,公司深耕传感器赛道竞争优势明显根据赛迪研究院数据,2023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为2036.7亿美元,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489.3亿美元。2023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3324.9亿元,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429.6亿元。传感器行业市场空间大,公司主业未来成长天花板较高。公司在传感器行业深耕积累时间较长,产品已经覆盖了汽车、家电、光伏、储能、充电桩、物联网、工业控制、医疗等重点领域。凭借领先的技术水平及品牌效应,公司于2019年入选了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入选了工信部第一批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传感器赛道市场天花板高,公司有望依托技术优势,未来实现主业稳健增长。 横向切入力矩传感器赛道,机器人业务有望释放业绩增量 力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感知现实世界并完成精密操作的媒介,是人形机器人感知与执行技术走向成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零部件,单台人形机器人需要在手腕和脚腕处搭载4个六维力传感器。依托在温度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的技术积累,公司横向切入力矩传感器的赛道。根据公司2024半年报,公司已与天机智能合作研发基于MEMS硅基应变片+玻璃微熔工艺的力矩传感器,其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的关节模组上,能够实时感知各关节扭矩和控制末端力,提高机器人的安全性能和交互性能,并计划在人形机器人上开展实际应用。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温度/压力传感器业务基本盘稳健,横向拓展机器人用力矩传感器。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1.37/1.7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96/72/57倍,考虑到公司横向切入力矩传感器赛道,未来有望伴随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增厚业绩,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力矩传感器研发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量产进度不及预期,宏观经济风险。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邬若军董事长,总经理... 53.83 3116 点击浏览
邬若军先生:1966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电子材料及元器件专业,高级工程师,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曾任职于武汉高理电子电器联合公司、深圳三宝电子有限公司;1993年5月至1996年10月,任伟林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总工程师;1996年10月至1999年1月,任深圳市鹏进电子实业有限公司经理;1999年6月至2020年2月,任安培龙敏感总经理;2013年5月至今,任深圳市瑞航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2004年11月至今,任安培龙董事长、总经理。
邬若军董事长,总经理... 55.23 3116 点击浏览
邬若军先生:1966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电子材料及元器件专业,高级工程师,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曾任职于武汉高理电子电器联合公司、深圳三宝电子有限公司;1993年5月至1996年10月,任伟林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总工程师;1996年10月至1999年1月,任深圳市鹏进电子实业有限公司经理;1999年6月至2020年2月,任安培龙敏感总经理;2013年5月至今,任深圳市瑞航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2004年11月至今,任安培龙董事长、总经理;2025年2月至今,任安培龙力传感器制造事业部总经理。
时海建副总经理,财务... 61.29 -- 点击浏览
时海建先生:1982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专学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任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RP工程师;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任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咨询顾问;2014年4月至2017年11月,任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本经理;2017年11月至今,任安培龙财务负责人;2018年12月至今,任安培龙副总经理。
何文副总经理 45.6 -- 点击浏览
何文先生:1967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动力系制冷专业。曾任职于中山市汇丰空调工业有限公司、广东乐华空调器有限公司、中山威力集团公司威力空调器厂等;2004年5月至2014年12月,任中山市东紫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2015年8月至2018年12月,任安培龙市场销售部总监;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任安培龙温度传感器事业部总经理;2021年12月至今,任郴州安培龙总经理;2024年3月至今,任安培龙市场销售中心综合市场销售部总经理;2020年3月至今,任安培龙副总经理。
张延洪副总经理,董事... 50.2 -- 点击浏览
张延洪先生:1976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2000年6月至2002年3月,任东莞定远陶齿制品有限公司ISO专员;2002年10月至2004年11月,历任安培龙敏感品质部经理、制造中心经理;2004年11月至2021年12月,历任安培龙制造中心经理、温度传感器事业部研发部研发总监、企业管理中心总监;2011年9月至2018年12月,任安培龙监事;2020年3月至今,任安培龙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张延洪副总经理,非独... 54.15 -- 点击浏览
张延洪先生:1976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2000年6月至2002年3月,任东莞定远陶齿制品有限公司ISO专员;2002年10月至2004年11月,历任安培龙敏感品质部经理、制造中心经理;2004年11月至2021年12月,历任安培龙制造中心经理、温度传感器事业部研发部研发总监、企业管理中心总监;2011年9月至2018年12月,任安培龙监事;2020年3月至今,任安培龙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秦玙副总经理 52.65 -- 点击浏览
秦玙先生:男,1983年8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学历,工商管理专业。2006年7月至2008年1月,于苏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担任生产部主管;2008年2月至2013年12月,于艾菲汽车零部件(武汉)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商务部长、商务总监;2013年12月至2020年11月,任浙江沃德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5年8月至2020年10月,任浙江沃德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21年12月至2024年3月,任安培龙总经理助理;2024年3月至今,任安培龙市场销售中心汽车市场销售部总经理;2024年3月至今,任安培龙副总经理;2025年3月至今,任安培龙压力传感器事业部总经理。
李潇董事 -- -- 点击浏览
李潇先生:1984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学历,管理学专业。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任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分析员;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任厚朴京华(北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投资副经理;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任航天产业投资基金(北京)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任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2015年6月至今,历任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现任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17年11月至今,任中移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2020年12月至今,任安培龙董事。
黎莉非独立董事 10.21 293.9 点击浏览
黎莉女士:1968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专学历,财务会计专业。曾任职于湖南洪源机械厂、味源饮料食品(深圳)有限公司;1996年1月至1999年5月,任深圳市鹏进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文员;1999年6月至2020年2月,任安培龙敏感财务经理;2004年11月至2017年12月,任安培龙财务经理;2004年11月至今,任安培龙董事;2017年12月至今,任安培龙仓储物流中心经理。
张鹏董事 -- -- 点击浏览
张鹏先生:1981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学历,工商管理专业。2003年9月至2010年5月,任职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运营、战略及投资部门;2012年1月至今,历任深圳同创伟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经理、高级投资经理、投资副总监、投资总监、投资副总裁、董事总经理,现任深圳同创伟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2018年7月至今,任安培龙董事。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5-03-14泰国孙公司实施中
2025-03-14香港全资子公司2实施中
2025-03-14香港全资子公司1实施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