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中航高科(600862) - 公司资料

中航高科

(600862)

  

流通市值:361.08亿  总市值:361.08亿
流通股本:13.93亿   总股本:13.93亿

中航高科(600862)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注册地址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永和路1号
注册资本(万元) 13930491070000
法人代表 王健
董事会秘书 朱清海
公司简介 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高科)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市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862),是主要从事航空新材料研发生产、高端智能装备研发制造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企业,公司总部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公司前身源于1956年成立的南通机床厂,1994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5年公司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依托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优势资源,将原有机床业务改造升级为数控机床及航空专用装备业务,加之重组注入的新材料业务,公司已成为新材料及装备制造领域具有相当规模和行业竞争优势的上市公司。目前公司拥有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优材百慕航空器材有限公司、南通航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共3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业务主要涵盖航空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创新创业投资等。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航空复合材料行业的领跑者,在高性能树脂及预浸料技术、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结构、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金属基及陶瓷基(含C/C)复合材料成型技术、材料表征与测试技术、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集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高科技公司,目前正积极推进航空复合材料技术在民用飞机、汽车、轨道交通、石油、电力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和产业化。北京优材百慕航空器材有限公司是从事飞机用刹车装置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在国内率先开展民航进口飞机用刹车装置的国产化研制工作,至今已有五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完成了众多机型进口民航飞机用刹车装置零部件产品的国产化,百余项产品均拥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目前是国内民航飞机用钢制刹车盘主要供应商,正全力发展、推广先进的炭材料刹车装置制造技术,进而更好地满足航空和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南通航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以原有数控机床产品为基础,通过技术合作和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以“精品化”的数控加工中心、数控龙门铣床和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及航空专用装备研发为发展方向,努力成为以中高端数控制造装备和航空专用装备制造为核心业务的制造企业。中航高科秉承“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宗旨,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新材料和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充分发挥上市公司体制机制、公司治理、融资投资等优势,促进航空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发展,持续做强做优,积极回报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新贡献。
所属行业 航天航空
所属地域 江苏
所属板块 军工-中字头-创投-新材料-长江三角-融资融券-参股新三板-通用航空-央国企改革-中证500-上证380-沪股通-2025规划-大飞机-MSCI中国-独角兽-商业航天-工业母机-央企改革-低空经济
办公地址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永和路1号
联系电话 0513-81110558,0513-83580382,0513-81110523
公司网站 www.avicht.cn
电子邮箱 600862@avic.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新材料行业491462.4696.89299786.8796.62
其他主营业务7933.801.563412.091.10
机床行业7823.921.547065.752.28

    中航高科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0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4-21 华源证券 田源,张...增持中航高科(6008...
中航高科(600862) 投资要点: 中航工业集团旗下航空高性能复合材料龙头。公司是目前我国航空领域唯一专业从事复合材料研发工程化的单位,先后承担了我国多型飞机的复材原材料/结构件研制任务,高性能树脂及预浸料等产品代表了我国航空高性能复合材料最高水平,具有显著的核心竞争力和稳固的行业地位。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航工业集团,作为中国军民用航空装备的主要研制企业、实现完全自主保障的重要力量,我们认为控股股东丰富的产业经验与资源有利于为公司经营保驾护航,集团层面的资源调配与互补亦将助力公司快速成长。 经营业绩稳步增长,报表端指标持续向好。2020-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4年CAGR分别为14.88%和27.89%;2024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72亿元,同比+6.12%;实现归母净利润11.53亿元,同比+11.73%,主要系子公司中航工业复材超额完成原材料交付任务所致。 报表端,公司自2020年起销售、管理、财务三项费用占营收比重波动下降,2024全年指标为7.53%,反映公司经营管理效率不断提升、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有助于进一步释放利润;研发费用持续增长,2024全年研发费用率为3.90%,我们认为持续的高研发投入有助于材料企业保持技术先进性,帮助企业通过产品迭代实现单价提升、通过生产流程优化实现成本下降,最终驱动公司业绩快速放量。 军机+民航+航发+低空共同驱动,高端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有望快速提升。复合材料是由多种性质各异的材料组合而成,表现出优势互补且具有全新性能的多相固体新材料,具备密度低、比强度高、防腐耐蚀、抗疲劳、成型方式多样等众多优点,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中制造高空运输、国防安全等飞行器的最佳材料之一。 军用领域,复合材料的应用有助于军用飞机减轻重量、增强隐身能力,从而显著提升其战斗效能。目前我国最先进的第四代战斗机歼-20的航空复材使用比例为27%,较美国同代际战机F-35的36%仍有一定差距。我们认为,长期来看我国军机无论 是数量还是质量均要与美国看齐,在现有型号订单追加+新型号批量列装双需求下军用航空市场或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对航空复材的需求或将持续旺盛。 民用领域,航空复材满足了大型商用飞机对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以及舒适性的高标准需求,是大型商用飞机的首选材料。中国商飞C919飞机结构中的复合材料应用比例约12%,我们认为当前C919已进入产能快速爬坡期,包括航空复材在内的机体构件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同时,国产航空发动机和低空经济正处于加速产业化落地阶段,有望成为航空复材需求的新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1/16.06/18.3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93%/17.18%/14.35%,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3.71/20.23/17.69倍。我们选取光威复材、中简科技、航材股份为可比公司,三家公司按Wind一致预期计算的2025年平均PE为30.47倍。考虑到中航高科作为我国航空 高性能复合材料最高水平的代表、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布局未来可期,给予一定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品质量与安全生产风险、产品定价风险等。
2025-03-24 天风证券 王泽宇买入中航高科(6008...
中航高科(600862) 事件:公司于3月14日发布年度报告,全年营业总收入实现50.72亿元,同比增长6.12%;归母净利润达到11.53亿元,同比增长11.75%,公司业绩表现符合市场预期。公司作为国内航空复合材料的龙头企业,在2024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通过持续研发投入、优化成本结构以及推进产业布局,实现了应收和利润的双增长,且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聚焦航空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双核主业,持续深耕提质增效,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主营航空新材料业务核心基本盘稳固,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业务或迎来新一轮扩张 在2024年,公司航空新材料业务稳步增长,贡献了公司97.97%的收入,整体实现营业收入49.69亿元,同比增长6.37%,主要系期内航空复合材料原材料产品和刹车制品销售增长所致;航空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业务快速成长,实现营业收入0.96亿元,同比增长44.87%,主要是航空零部件及专用装备业务同比增加所致。我们认为,受益于复材的长研发周期与认证壁垒,公司航空新材料业务核心基本盘稳固,在我国航空供应链中日益重要,伴随我国军航民航有望快速成长;公司先进制造技术转型顺利,随制造业升级有望迎来持续增长。 2024年公司毛利率实现38.83%,较2023年增长2.07pct;净利率23.06%,较2023年增长1.35pct,自2021年起实现连续四年实现增长。公司全年费用率为11.43%,较2023年增加0.25pct。具体到各个费用来看,销售费用0.2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63%,主要系期内深化改革、精简优化销售人员费用所致;管理费用3.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59%,主要系期内人工成本及修理费增加所致;研发费用1.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74%,主要系航空新材料研发投入增加所致。我们认为,伴随公司收入规模持续增长,规模效应不断显现,提质增效改革持续进行,公司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 业绩指引明确&合同负债显著增长,订单充裕预示未来业绩可期 公司2025年经营工作目标为实现58亿的营业收入(yoy:+14.35%),利润总额实现13.63亿(yoy:+0.5%)。公司2022年与2023年年报披露的次年收入指引分别为10.21%与4.60%,此次重回双位数的乐观指引,或表明在新型号换挡后有望步入新一轮成长期。2024年末公司合同负债在持续下滑2年后首次提升至1.67亿元(yoy+201.57%),或表明公司新老型号交替完成即将迎来新一轮放量周期,我们认为伴随装备无人化趋势逐步凸显,民用航空快速成长,航空碳纤维产业有望重回高速增长阶段。 低空经济快速发展,公司积极布局抢占行业高地 国内政府将低空经济视作新的增长引擎,产业扩张迅速。根据光明网报道,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实现1.5万亿元,2035有望突破3.5万亿元。而作为低空飞行器载体之一的eVTOL在轻量化要求下,机体结构的复合材料中碳纤维使用占比超过90%,单机用量接近百公斤航空碳纤维。在2024年12月,公司新设成立子公司深圳轻快世界,面向以eVTOL、无人机等为代表的低空经济通用航空装备领域,目标建成低空经济航空装备制造领域的航空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应用基地和产业高地。我们认为,作为国内航空领域专业从事复合材料研发工程化的企业,公司行业先发&卡位优势明显,而伴随未来低空经济的进一步落地,公司面向eVTOL、无人机等应用市场的新材料业务或将成为公司全新、重要增长点,为公司主营航空新材料业务增添活力。 军用&商用航空领域需求扩张,公司持续优化生产体系拓展市场迎接新增长 在军用航空领域,我国空军正加速向有人/无人组网协同作战方向发展,军机无人化或将成为主流趋势。相较传统有人机,无人装备的碳纤维用量占比较四代有人机有望提升30%左右,未来无人作战体系的落地或将进一步拉动航空预浸料的需求增长。2024年,公司不断优化生产管理体系,超额完成原材料交付任务。我们认为,公司的敏捷生产制造能力有望在“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装备升级周期中,率先承接高速迭代机型带来的批量化订单窗口。在商用航空领域,国产大飞机C919订单量超过1000架,2024年交付数量显著超过2023年,并且2025年预计实现50架的产能,C919国产大飞机的放量正在加速。我们认为,伴随国产大飞机C919交付数量增加与C929的未来投产,国产大飞机有望成为国内航空供应商的全新增长动能,开启航空碳纤维军用市场向民用市场切换的新篇章。公司复合材料研发工程化方面的长期从事经验,有望使其在我国军用&商用航空领域双轮驱动的趋势下充分受益,航空复材需求的增长有望打开公司航空碳纤维预浸料的长期增长天花板,未来航空新材料业务营业收入或将迎来全新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营业收入稳中向好,未来增长空间可期。伴随低空经济的迅速落地、军用飞机无人化趋势渐显以及国产大飞机放量持续加速,我们认为公司增长动能正由“十四五”军用装备更新换代向无人化装备渗透率提升&民用航空需求稳步切换,公司成长天花板正持续打开。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为58.72/68.71/82.83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8/16.16/19.58亿元,对应PE分别为25.99/21.84/18.0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外部国际局势变化风险;主观性风险等
2025-03-19 太平洋 马浩然买入中航高科(6008...
中航高科(600862)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50.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75%;基本每股收益0.8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16%。 材料主业保持增长,制造板块大幅减亏。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深耕主业提质增效,航空新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9.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7%。其中,中航工业复材实现营业收入47.65亿元,同比增长5.55%;利润总额13.74亿元,同比增长8.44%。优材百慕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32.77%;利润总额0.36亿元,同比增长170.82%。航空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0.96亿元,同比增长44.87%;利润总额-0.20亿元,同比减亏0.11亿元。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38.83%,较上年同期增加2.08个百分点,整体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加大自主创新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2024年研发投入1.9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74%;申请受理专利37项,获授权专利11项。报告期内,中航工业复材完成某型号预浸料研制,实现碳纤维与树脂界面的匹配,形成预浸料批量稳定制备技术。AG600圆满完成任务交付,C919民机材料研制取得突破进展,民机型号研制任务全面完成,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研制能力显著提升。优材百慕完成了某型号国产碳刹车盘副项目的STC和CAAC-PMA取证工作,以及两个型号国产碳刹车盘副项目的台架验证试验及飞行验证试验等。公司通过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推动航空新材料及高端装备业务研发,进一步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净利润为12.03亿元、13.98亿元、16.05亿元,EPS为0.86元、1.00元、1.15元,对应PE为29倍、25倍、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增长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降。
2025-03-17 东吴证券 苏立赞,...买入中航高科(6008...
中航高科(600862)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0.72亿元,同比去年+6.12%;归母净利润11.53亿元,同比去年+11.75%。 投资要点 营收利润双增长,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显著提高: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72亿元,同比增长6.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3亿元,同比增长11.75%。其中,航空新材料业务作为公司的主要业务,实现了营业收入49.69亿元,同比增长6.37%,主要得益于航空复合材料原材料产品和刹车制品销售的增长。此外,航空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业务也实现了营业收入9,587.49万元,同比增长44.87%,主要源于航空零部件及专用装备业务的增加。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方面也取得了成效,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同比下降12.63%和增长4.59%,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74%,显示出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整体来看,中航高科在2024年保持了良好的盈利能力和业绩增长态势。 持续加大自主创新研发投入,业务和技术上取得显著突破:2024年公司加大了自主创新科技投入,全年研发投入达到1.97亿元,申请受理专利37项,获授权专利11项。中航工业复材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完成了某型号预浸料研制,实现了碳纤维与树脂界面的匹配,形成了预浸料批量稳定制备技术。同时,公司在民机材料研制方面取得突破进展,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研制能力显著提升。优材百慕在民航飞机刹车盘副的国产化替代和高速列车刹车组件的应用推广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完成了多个型号国产碳刹车盘副项目的取证工作。此外,公司在智能装备和专用装备及零部件事业部也进行了业务优化和事业部制改革,进一步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和经营效益。 航空复合材料行业面临诸多积极变化,公司在航空复合材料领域拥有显著的竞争优势:随着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推进,复合材料作为新材料发展的重点,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低空经济的兴起,如eVTOL、无人机等飞行器的发展,对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需求激增。公司在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构建了涵盖复合材料“设计—材料—制造—检测”全流程的科研生产技术和服务体系,众多竞争优势共同构成了公司在航空复材的核心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基于十四五期间军工行业高景气,并考虑公司在碳纤维产业链的核心地位,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因此基本维持先前对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3.71/16.25亿元,前值13.79/16.30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17.61亿元,对应PE分别为26/22/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战略风险;2)宏观经济波动风险;3)行业竞争风险;4)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风险。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姜波董事长,董事 -- -- 点击浏览
姜波,历任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106室副主任,重大项目管理部部长,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军品项目部部长,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北京科泰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现任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姜波董事长,法定代... 0 -- 点击浏览
姜波先生,1977年8月生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员。历任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106室副主任,重大项目管理部部长,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军品项目部部长,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现任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科泰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王健董事长,代理总... 54.72 -- 点击浏览
王健先生,1980年5月生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正高级会计师。历任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财务部部长助理、副部长、党支部书记,国务院国资委纪委副处级监察员(挂职),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财务审计部部长,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计划财务部部长兼核算中心主任、党委委员、总会计师,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王健总经理,法定代... 54.72 -- 点击浏览
王健,历任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财务部部长助理、副部长、党支部书记,国务院国资委纪委副处级监察员(挂职),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财务审计部部长,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计划财务部部长兼核算中心主任、党委委员、总会计师。现任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王健总经理,董事 32.48 -- 点击浏览
王健先生,1980年5月生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正高级会计师。历任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财务部部长助理、副部长、党支部书记,国务院国资委纪委副处级监察员(挂职),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财务审计部部长,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计划财务部部长兼核算中心主任、党委委员、总会计师。现任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刘向兵副总经理 77.49 -- 点击浏览
刘向兵,历任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304研究所工程师,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主任科员,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民品发展部规划处副处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产业发展部高级经理、特级经理,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证券投资部部长。现任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向兵副总经理,董事... 110.74 -- 点击浏览
刘向兵先生,1969年5月生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历任航空工业第304研究所工程师,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主任科员,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民品发展部规划处副处长,中航工业基础院产业发展部高级经理、特级经理,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证券投资部部长。现任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张建董事 -- -- 点击浏览
张建,历任中国民航南通站航行科飞行报告室副主任、主任兼团委副书记,中国民航南通站客货销售代理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南通兴东机场有限公司货运部经理、总经理助理,南通空港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南通兴东机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副处级),南通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现任南通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南通江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毛继润副总经理 78.49 2.2 点击浏览
毛继润,历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628所人力资源处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人力资源部主管业务经理、高级业务经理、特级业务经理,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现任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
肖世宏董事 -- -- 点击浏览
肖世宏,历任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科技发展部副部长、部长,副总工程师兼105室主任,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现任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4-12-16深圳中航航空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17000.00实施完成
2024-10-19深圳中航航空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暂定名)17000.00实施中
2024-12-16深圳中航航空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17000.00实施完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