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中信重工(601608) - 公司资料

中信重工

(601608)

  

流通市值:356.31亿  总市值:358.58亿
流通股本:45.51亿   总股本:45.80亿

中信重工(601608)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12年06月27日
注册地址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建设路206号
注册资本(万元) 45795534370000
法人代表 武汉琦
董事会秘书 苏伟
公司简介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洛阳矿山机器厂,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中信集团旗下的境内A股上市公司。历经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信重工已成长为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重型装备骨干企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矿山重型装备和水泥成套装备供应商和服务商,全国领先的特种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多次荣获中国工业大奖、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被誉为“中国工业的脊梁,重大装备的摇篮”。中信重工拥有两个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拥有我国矿山重型装备领域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矿用新装备材料安全性分析验证中心。中信重工构建了以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组为核心的制造工艺体系,形成了国内领先、全球稀缺的高端重型机械加工制造能力。中信重工全面贯彻和实施国际标准与国际规范,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8个海外公司或办事处,7个备件服务基地,实现了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等全流程的国际化布局,市场已覆盖“一带一路”沿线近50个国家和地区。中信重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守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定位,以践行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使命,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发展”双轮驱动,倾力打造重型装备、工程成套、新能源装备、新兴业务四大产业板块,持续强化国之重器地位,持续强化硬科技实力,持续深化对外合作,努力实现党建和经济两个高质量发展,致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先进装备制造企业。重型装备产业板块,定位于为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提供大型化、重型化、智能化装备,为矿业、建材、冶金、煤炭、石化、水利、电力等行业提供主机产品及关键基础件,为公司践行国家战略、解决“卡脖子”项目提供重要支撑,实现企业效益与国家使命相统一。工程成套产业板块,依托品牌优势、产品技术研发能力和先进的加工制造能力,具有从科研、工艺设计、工程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施工、安装调试、达标达产的工程总承包实施能力,开展EP、EPC总承包工程的独特优势。成套业务覆盖水泥、余热发电、干熄焦、煤化工、活性石灰、球团、矿渣微粉、矿山破碎及选矿、垃圾处理等多个领域。新能源装备产业板块,定位于助力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开展海上风电业务,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同时拓展高转速高效汽轮机发电机组,以及高倍率、宽温域、高安全性的储能电池、动力电池等新能源装备。新兴业务产业板块,依托上市搭建的资本运作平台,聚焦核心技术,提高细分市场占有率和质量效益,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利润贡献的生力军,打造公司新产业发展的可复制、可借鉴的投资和管控模式、孵化平台。使命呼唤担当,初心引领未来。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中信重工将站位“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积极践行国家战略,担当国之重器重任,倾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中信重工力量!。
所属行业 专用设备
所属地域 河南
所属板块 节能环保-机构重仓-风能-融资融券-海洋经济-智能机器-央国企改革-中证500-超级电容-沪股通-一带一路-工业4.0-昨日涨停-华为概念-昨日涨停_含一字-机器人概念-央企改革-人形机器人-雅下水电概念
办公地址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建设路206号
联系电话 0379-64088999
公司网站 www.citichmc.com
电子邮箱 citic_hic@citic.com
暂无数据

    中信重工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0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9-09 中原证券 刘智增持中信重工(6016...
中信重工(601608) 投资要点: 中信重工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中信重工实现营业收入39.81亿元,同比增长2.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3亿元,同比增长6.39%;扣非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17.37%。 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新能源装备大幅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81亿元,同比增长2.35%;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6.39%;扣非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17.37%,业绩稳健增长。 分业务看: 1)矿山及重型装备营业收入22.36亿,占公司营业收入56.17%,同比下滑21.75%;公司国际市场订单量质齐升,市场结构显著优化。 2)特种材料营业收入7.26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18.23%,同比增长13.41%; 3)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营业收入2.07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5.21%,同比下滑30.4%; 4)新能源装备营业收入8.12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20.39%,同比大幅增长765.39%。 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以现有技术产品的迭代升级和市场推广为当期重点,研发投入向应用型倾斜,费用阶段性下降。2025年中报公司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14亿,同时资产减值计提较去年同期增加7100万。 公司费用管理良好,净利率小幅提升 2025年中报公司毛利率19.45%,同比下降1.52个百分点,净利率5.04%,同比提升0.16个百分点,扣非净利率4.81%,同比提升0.62个百分点。其中,矿山及重型装备板块毛利率25.15%,同比提升近4个百分点,特种材料毛利率15.15%,同比下降2.33个百分点,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板块毛利率29.08%,同比下降2.17个百分点,新能源装备毛利率5.1%,同比下降0.55个百分点。 公司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净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费用管控良好,财务费用大幅减少近50%。 打造矿山全流程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出海竞争力 公司是我国矿山机械龙头企业,在破碎机、磨机等领域有很强的综合竞争力。公司扎实执行“强化海外市场开拓”既定策略,市场拓展至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中亚、东南亚等区域,实现了公司批量化、大规格破磨装备在国外超大型矿山应用的全覆盖产品和服务,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矿山装备供应商和服务商。公司遵循“内生筑基+外延拓疆”的实施路径,以核心主机驱动、标准提升引领,延伸矿物加工产业链,形成矿山全流程绿色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公司积极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延伸到矿山全流程解决方案供应商,极大拓展公司产品的价值量,增强综合竞争力。2025年公司国际市场订单量质齐升,市场结构显著优化,主机设备销往全球五大洲,出口近百台。 把握国家机器人产业政策,机器人业务持续深练内功 公司在做强煤矿智能装备及石化、应急救援领域特种机器人业务,大力拓展非煤矿山、国际市场特种机器人业务的同时,把握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机遇,加速布局“4+6+N”机器人产业体系(4个核心零部件技术,分别为中信微机器人操作系统、中信智机器人控制器、中信能机器人电池和机器人核心算法;6大机器人通用平台,分别为人形机器人平台、四足机器狗平台、轮式机器人平台、履带式机器人平台、低空飞行装备平台和重载机械臂平台;N个场景,分别为智慧矿山、核电作业、智慧农业、反恐防暴、安全应急、工业机械臂等)。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公司陆续展出消防灭火机器人、防爆轮式巡检机器人、轨道巡检等传统产品以及四足仿生机器人、移动重载智能高空作业机器人、智能喷浆机器人及监护机器人等新产品。公司机器人产业不断拓深上下游产业链,增加各种特种应用场景,深练内功,迎接未来行业发展机遇。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到公司矿山装备和机器人板块不及预期,下调公司2025年-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87.3亿、97.96亿、110.656亿,下调公司2025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4.84亿、5.78亿、6.95亿,对应的PE分别为50.73X、42.46X、35.3X。继续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景气度不及预期;2: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3: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出口需求不及预期;4: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2025-04-27 国金证券 满在朋,...买入中信重工(6016...
中信重工(601608) 业绩简评 公司25年4月25日发布25年一季报,1Q25实现营业收入21.93亿元,同比增长0.72%;实现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增长10.97%。 经营分析 1Q25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对业绩造成一定影响。根据公司公告信息,1Q25公司计提各类资产减值准备共7806.01万元,主要是信用减值损失7803.98万元,对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25年继续看好公司矿山机械出海成长前景。24年公司实现海外收入18.38亿元,同比下降13.91%,但海外收入毛利率较高,24年海外毛利率为29.19%,高于国内毛利率8.43pcts。根据公司公告信息,24年实现海外生效订货同比增长超80%,海外市场生效订货总量和占比均创历史新高。25年中美有望均进入降息周期,带动矿山机械行业景气度提升,同时公司正积极强化国际战略布局,25年继续看好公司出海成长前景。 公司特种机器人未来看点较多。公司始终聚焦矿山重型装备及特种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目前的技术储备和业务布局主要围绕矿山智能化、无人化平台建设展开,致力于通过高端装备研发提升矿山作业效率与安全性。根据洛阳日报信息,4月公司领衔攻关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移动重载智能高空作业机器人系统”项目启动,旨在针对干散货码头卸船作业开展一系列创新研究,以提升作业效率,改善工作安全性,公司特种机器人应用面不断拓宽,未来看点较多。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5至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01/5.96/7.21亿元,对应当前PE41X/34X/28X,考虑公司矿山机械出海成长前景,特种机器人前景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铜、金价格波动风险;中资矿商海外扩张不及预期;能源转型进展不及预期;海上风电招标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
2025-04-02 中原证券 刘智增持中信重工(6016...
中信重工(601608) 投资要点: 中信重工(601608)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0.34亿元,同比下降15.93%;归母净利润3.75亿元,同比下降2.36%;扣非净利润3.98亿元,同比增长34.4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6亿元,同比下降32.02%;报告期内,中信重工基本每股收益为0.08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43%。公司2024年度分配预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0.286元(含税)。 业绩扣非高增长,矿山机械收入稳健,新能源装备收入下滑近八成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0.34亿元,同比下降15.93%;归母净利润3.75亿元,同比下降2.36%;扣非净利润3.98亿元,同比增长34.41%。其中四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21.57亿,同比增长下滑16.11%,归母净利润0.9亿,同比下滑22.97%,扣非归母净利润1.7亿,同比增长33.21%。 分业务看: 1)矿山及重型装备营业收入55.82亿,占公司收入的69.48%,同比下滑8.51%; 2)特种材料营业收入13.38亿,占公司收入的16.66%,同比下滑4.45%;3)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营业收入9.04亿,占公司收入的11.26%,同比下滑15.45%; 4)新能源装备营业收入2.09亿,同比下滑78.74%。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下滑主要原因是风电装备、煤炭装备等市场竞争更趋激烈,部分在执行项目受客户所在行业景气影响进度不及预期。公司新能源装备营业收入下滑78.74%,同时其他板块营业收入增速放缓。 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35.32%,主要原因是公司纵深推进精益管理,提高运营管理效率,采购设计等多维度降本增效,综合毛利率净利率有所上升,同时2024年公司有多笔诉讼败诉等因素带来的预计负债及诉讼损失计提1.12亿非经常性支出。 业务结构变动,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提升明显 2024年报公司毛利率22.68%,同比提升2.95个百分点,净利率4.42%,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扣非净利率4.95%,同比提升1.85个百分点。其中,矿山及重型装备板块毛利率23.89%,同比提升1.29个百分点,特种材料毛利率19.75%,同比提升9.56个百分点,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板块毛利率25.01%,同比下降4.45个百分点,新能源装备毛利率-0.82%,同比下降5.37个百分点。 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矿山重型装备和特种材料板块在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提升,毛利率有小幅提高,低毛利率的新能源装备板块收入大幅下降,业务结构变动带动毛利率、净利率上升。 海外订货增长超80%,矿山机械出海持续拓展空间 公司是我国矿山机械龙头企业,在破碎机、磨机等领域有很强的综合竞争力。公司扎实执行“强化海外市场开拓”既定策略,市场拓展至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中亚、东南亚等区域,实现了公司批量化、大规格破磨装备在国外超大型矿山应用的全覆盖产品和服务,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矿山装备供应商和服务商。 公司积极推动“强化海外市场开拓”既定策略,聚焦澳洲、非洲、南美等区域市场,成功中标柬埔寨某熟料水泥EPC项目,签订中钢设备球团项目等一批重大工程成套和装备项目,海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2024年实现海外生效订货同比增长超80%,海外市场生效订货总量和占比均创历史新高。全球矿山机械的重要市场在国外,公司扎根国内市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通过市场开拓、产品拓展不断向全球矿山机械龙头进军。 特种机器人龙头,积极培育安全应急及矿山等行业应用,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中信重工是我国特种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的技术积累,已形成特种机器人领域的显著优势,产品已经批量应用于矿山、消防、电力巡检等领域。 公司聚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核心技术产品研制,策划培育人形机器人、防爆四足机器人、低空装备、履带式底盘、轮式底盘等机器人通用平台,积极在安全应急、矿山、工业服务等行业推广应用,持续巩固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测公司2025年-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6.02亿、105.81亿、114.26亿,归母净利润分别,5.41亿、6.23亿、7.27亿,对应的PE分别为39.86X、34.64X、29.66X。继续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景气度不及预期;2: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3: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出口需求不及预期;4: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2025-03-16 国金证券 满在朋,...买入中信重工(6016...
中信重工(601608) 公司2025年3月14日发布24年年报,24年实现营业收入80.34亿元,同比下降15.93%;实现归母净利润3.75亿元,同比下降2.36%。其中4Q24实现营业收入21.57亿元,同比下降16.11%,环比增长8.56%;实现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下降22.97%,环比下降3.23%。 经营分析 24年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回暖。24年公司实现毛利率22.68%,同比提升2.95pcts;实现净利率4.42%,同比提升0.3pcts;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率4.95%,同比提升1.86pcts。随着公司多维度降本增效,整体毛利率显著提升,带动盈利能力回暖。 25年继续看好公司矿山机械出海成长前景。24年公司实现海外收入18.38亿元,同比下降13.91%,但海外收入毛利率较高,24年海外毛利率为29.19%,高于国内毛利率8.43pcts。根据公司公告信息,24年实现海外生效订货同比增长超80%,海外市场生效订货总量和占比均创历史新高。展望25年中美有望均进入降息周期,带动矿山机械行业景气度提升,同时公司正积极强化国际战略布局,25年继续看好公司出海成长前景。 公司特种机器人处行业第一梯队,未来看点较多。24年公司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业务收入9.04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11.26%。公司特种机器人在智慧矿山、消防、磨机衬板更换、电力、工业巡检等多个细分领域均实现了订单突破,公司积极融入AI、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大力推进执行类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创新,未来看点较多。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5至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01/5.96/7.21亿元,对应当前PE42X/35X/29X,考虑公司矿山机械出海成长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铜、金价格波动风险;中资矿商海外扩张不及预期;能源转型进展不及预期;海上风电招标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武汉琦董事长,法定代... 323.07 0 点击浏览
武汉琦先生,1971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工学学士,正高级工程师。武汉琦先生曾任中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压铸车间技术副主任、主任、党支部书记,中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铸造部经理,中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事。2022年8月至今,担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志勇总经理,董事 293.24 0 点击浏览
张志勇先生,1970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工学学士,正高级工程师。张志勇先生曾任中信重工矿研院总工艺师兼工艺院院长,中信重工重型装备厂厂长、党委书记,中信重工总经理助理、质量保证部主任兼党总支书记,中信重工副总经理。2019年5月至今,担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2019年6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
崔郎郎副总经理 -- -- 点击浏览
崔郎郎先生,1982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学学历,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崔郎郎先生历任中信重工矿研院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矿研院院长助理、海工装备研究所所长、节能装备联合党支部书记,中信重工矿研院副院长、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销售总公司副总经理,中信重工重型装备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销售总公司总经理,中信重工副总工程师,营销管理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部总经理、党支部书记。
陈辉胜董事 -- 0 点击浏览
陈辉胜先生,自2022年9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自2024年1月起任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一级资深主管。曾任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财务部经理,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税务处高级主管、税务管理处处长。
杨书平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杨书平先生:1966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正高级工程师。杨书平先生曾任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中信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中信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现任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
杨文欣董事 -- -- 点击浏览
杨文欣女士:1981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杨文欣女士曾任中信集团战略发展部高级项目经理、董监事处处长、业务二处处长、业务三处处长。现任中信集团战略与投资管理部先进智造业务处处长。
杨长亮职工董事 -- -- 点击浏览
杨长亮先生,1985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学位。杨长亮先生曾任中信重工人力资源部副主任、中信重工大学副校长、公司办公室副主任。现任中信重工党委组织部部长、人力资源部主任。
苏伟董事会秘书 84.63 0 点击浏览
苏伟先生,198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曾任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助理、证券事务代表、公司办公室副主任。2021年9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战略发展部(董事会办公室)主任。
林钢独立董事 8 0 点击浏览
林钢先生,1953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已退休。林钢先生曾任北京自动化仪表三厂主管会计,中国人民大学财务处处长,中国人民大学产业管理处处长兼人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总经理,荣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保定乐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0年11月至今,担任公司独立董事。
刘宝扬监事会主席,非... -- 0 点击浏览
刘宝扬先生:1967年11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学历,自2017年8月至今担任公司监事会主席。现任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工会常务副主席。曾任人事部人事司人事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中信出版社人事部主任、办公室主任、纪委书记、党委委员、工会主席。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3-12-05洛阳中重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3800.00实施中
2023-05-27重工戴卡(洛阳)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暂定名)3000.00实施中
2023-05-27重工戴卡(洛阳)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暂定名)3000.00实施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