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中国汽研(601965) - 公司资料

中国汽研

(601965)

  

流通市值:194.46亿  总市值:196.34亿
流通股本:9.94亿   总股本:10.03亿

中国汽研(601965)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12年05月30日
注册地址 重庆市北部新区金渝大道9号
注册资本(万元) 10032856870000
法人代表 周玉林
董事会秘书 刘安民
公司简介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国汽研,股票代码:601965)始建于1965年3月,原名重庆重型汽车研究所,系国家一类科研院所。2001年,更名为重庆汽车研究所,同时转制为科技型企业。2003年,划归国务院国资委管理。2006年,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重组,成为其全资子企业。2007年,更名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并整体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11月,整体变更设立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6月11日,中国汽研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23年1月,通过央企专业化整合正式重组并入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研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深刻践行央企责任使命,构建起以重庆本部为核心,辐射全国主要汽车产业集群的技术服务布局;拥有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替代燃料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国家智能清洁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重庆)、国家机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重庆)、国家氢能动力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机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等国家级平台,是我国汽车产品开发、试验研究、质量检测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汽车产业技术进步。中国汽研坚持基础研究投入,现已构建起北京院、苏州院、深圳院三大区域基地,检测工程事业部、能源动力事业部、信息智能事业部、装备事业部、后市场事业部(筹)为一体的集群体系,并设有标准认证中心、政研咨询中心、品牌宣传中心、数据信息中心专业化平台。公司聚焦“安全”“绿色”“体验”三大技术领域,提供解决方案、软件数据、装备产业三类产品,为汽车行业高质量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汽车企业品牌与品质提升提供技术服务、为消费者公正合理消费提供顾问支持,致力成为以标准为核心,集成技术服务、数据应用、装备推广的科技平台公司。面向未来,中国汽研始终牢记为汽车工业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力的使命,秉承创新、拼搏、担当、快乐的企业精神,践行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发展理念,努力建成核心竞争优势和特色优势突出,引领行业发展的百亿元级国际化上市公司。
所属行业 汽车服务
所属地域 重庆
所属板块 中字头-西部大开发-融资融券-特斯拉-燃料电池-央国企改革-中证500-上证380-沪股通-无人驾驶-华为概念-胎压监测-新能源车-车联网(车路云)-北交所概念-华为汽车-央企改革
办公地址 重庆市北部新区金渝大道9号
联系电话 023-68824060,023-68851877,023-68825531
公司网站 www.caeri.com.cn
电子邮箱 ir@caeri.com.cn
暂无数据

    中国汽研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1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1-24 民生证券 崔琰,完...买入中国汽研(6019...
中国汽研(601965)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全年预计营收46.98亿元,同比+14.68%;归母净利润9.14亿元,同比+9.33%;扣非归母净利润8.69亿元,同比+15.25%。 业绩符合预期管理效能不断释放。1)收入端:公司预计2024Q4营收16.51亿元,同比+11.10%,环比+57.69%,公司持续开拓业务市场,加强重点客户拓展,收入稳健增长;2)利润端:2024Q4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9.29%,环比-9.29%,扣非2.64亿元,同比+19.46%,环比+15.79%。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坚持高效管理,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我们认为公司2024Q4良好的业绩主要得益于:1)业务范围持续拓展,业务结构持续优化;2)坚持高效管理,推动降本增效,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技术服务稳健增长新产品新业务突破。1)技术服务业务。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技术服务业务收入25.91亿元,同比+18.69%。公司坚持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强重点客户深度合作,聚焦战略优势主业和新兴业务,积极完善技术服务综合能力,产品和业务结构不断优化;2)装备制造业务。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装备制造业务收入4.56亿元,同比+15.02%。公司持续深化区位优势,优化市场开发策略,加强重点客户拓展,新签订单不断增加。 属地布局成效显现国际化业务实现突破。2024H1,公司西南/西北/华东/华南/华中/华北/东北/国外收入同比分别+1.11%/-23.80%/+51.39%/-18.55%/+24.85%/+25.11%/+404.23%。华东地区收入增长迅猛,主要系技术服务战略布局成效显现;国外地区收入增长,主要系技术服务国际化业务有所突破,国外客户收入规模增加。公司深入实施“354”战略布局,持续提升区域属地化服务能力,基本建立涵盖欧洲、东南亚、日韩等重点地区海外路试服务网络。 华东基地将于下半年开始试生产即将贡献新收入增量。公司华东总部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23.82亿元,其中苏州基地拟投资23.49亿元,常熟基地拟投资0.33亿元。常熟基地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苏州基地已于2022年9月开工建设,截至2024年11月,苏州基地已完成基建任务85%,正开展办公区精装修施工和实验室粗装修施工;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所有基建施工任务,下半年进入联调及试生产阶段,年底完成试生产,2026年全面投入生产。 投资建议:汽车检测行业优质稀缺标的,具有资产和资质双重壁垒;公司业绩与行业销量脱钩,汽车新车推出速度加快及产品升级有望驱动公司业绩成长。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为46.98/55.90/65.9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14/11.15/13.27亿元,对应EPS为0.91/1.11/1.32元,对应2025年1月23日16.60元/股的收盘价,PE分别为18/15/1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检测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技术创新不及预期等。
2024-10-29 东吴证券 黄细里,...买入中国汽研(6019...
中国汽研(601965)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业绩略超我们预期。2024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同比+13.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6亿元,同比+22.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3亿元,同比+12.1%。 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同比高增,盈利中枢显著提升。收入端,受益于汽车技术服务业务放量及合并控股股东中国中检部分子公司股权影响,其中汽车技术服务业务收入为9.65亿元,同环比+29%/+3%,装备制造业务受下游需求影响较为疲软收入仅为0.8亿元。毛利端,由于汽车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占比提升(2024Q3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占比95%,同环比提升),汽车技术服务业务毛利率高于公司整体,公司整体毛利率环比高增,2024Q3毛利率为45%,同环比-2.6pct/+4.0pct。费用端,2024Q3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6.1%,同环比-2.2pct/+1.9pct,其中研发费用保持高位运行,研发费用为0.65亿元,同环比+15%/+17%,销售/管理费用率受益于规模效应同比下降,公司精细化管控效果显现。2024Q3公司归母净利率实现25.9%,同环比+1.7pct/+5.1pct,创2022年以来新高。 进入汽车后市场技术服务领域,智能化布局引领行业。2024年9月公司公告出资不超过9亿元设立中检汽车(深圳)测评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凭借汽车强检市场技术及资本优势进入汽车后市场,拓展发展赛道,有望丰富公司业务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智能化业务持续推进,2023年公司持续推进公司华东总部基地项目建设,推动苏州阳澄半岛智能网联试验场合作运营,2023年公司新能源及智能网联业务收入实现5.2亿,同比+34%,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在建工程提高至8.6亿元,主要为公司后续智能化项目做储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公司业绩兑现超预期,我们维持2024-2026年的营收为47.7/59.1/70.7亿元,同比+19%/+24%/+20%;上调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9.8亿元(原为9.5亿元),基本维持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1.7/13.6亿元,同比+19%/+19%/+16%,对应PE19/16/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进入者获公告强检相关认证资质,智能网联业务落地进度不及预期。
2024-10-29 山西证券 刘斌买入中国汽研(6019...
中国汽研(601965) 事件描述 10月25日,中国汽研发布2024年三季度业绩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7亿元,同比+18.12%;归母净利润6.70亿元,同比+18.7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05亿元,同比+13.60%。2024Q3,公司实现营收10.47亿元,同比+14.03%,环比-8.09%;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21.71%,环比+13.22%;扣非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12.13%,环比+1.81%。 事件点评 营收增长符合预期,技术服务与装备业务齐头并进。前三季度,公司汽车技术服务业务实现营收25.91亿元,同比+18.69%,业务占比85.03%,通 过坚持以市场和客户需求出发,不断加强重点客户的合作深度。公司装备制造业务实现收入4.56亿元,同比+15.02%,业务占比14.97%,公司通过持续深化区位优势,加强重点客户拓展和新产品开发,实现装备业务增长。其中,第三季度,技术服务业务收入9.65亿元,同比+28.67%,占比92.17%;装备业务收入0.82亿元,同比-31.67%,占比7.83%。 公司盈利能力稳中有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2.21%/23.50%,同比-1.23pct/+0.13pct。其中,2024Q3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5.29%/27.17%,同比-2.63pct/+1.38pct,环比+3.96pct/+4.60pct。ROE(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03%,同比+0.77pct,经营状况稳中有升。 费用管控良好,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15.29%,较上年同期下降1.63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3.26%/6.77%/5.42%,同比-0.57pct/-1.30pct/-0.52pct。Q3单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18%/6.66%,同比-1.75pct/-1.33pct,环比+0.07pct/+0.31pct。公司重视产品研发,注重新兴产品、业务的研发和改进,2024Q3研发费用0.65亿元,研发费用率为6.18%,同环比-0.26pct/+1.33pct。 公司拟斥9亿元投设全资子公司,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业务布局加速。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及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由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故障带来的安全隐患日渐凸显,已成为当下安全监管和消防救援的重点关注事项。为把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技术服务领域发展机遇,公司拟以不超过9亿元自筹资金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后市场技术服务、新能源特色检测装备产品及行业服务等业务。该子公司将探索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技术服务领域的业务机会,打造覆盖在用车检测、维保、交易、回收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新生态。子公司将涵盖:机动车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智能新能源汽车检测系统及设备研制、生产和销售,软件及数据服务,在用车鉴定评估,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 从新车检测拓展到在用车检测,有望打开未来成长空间。后市场业务子公司的设立将有利于公司开展汽车后市场技术服务、新能源特色检测装备产品及行业服务等业务,通过标准引领、行业资源整合、新技术研发等措施构建核心竞争力,寻求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促进公司业务布局的纵向延伸与完善,进一步丰富公司业务收入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汽车技术服务行业龙头,充分受益于汽车行业产品开发与研发费用投入增长趋势。中短期,随着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逐步发展与成熟,公司在相关领域布局的技术检测与服务业务有望受益。中长期,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在用车检测、后市场等新兴业务,面向汽车保有量的检测业务市 场空间巨大,有望打开公司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9.51/10.98/12.91亿元,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研发投入不及预期;人才团队不及预期;检测基地建设不及预期;在用车检测与后市场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法规出台进度不及预期。
2024-10-28 中邮证券 付秉正买入中国汽研(6019...
中国汽研(60196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0.47亿元,同比+18.1%,归母净利润6.70亿元,同比+18.8%,扣非归母净利润6.05亿元,同比+13.6%。业绩符合预期。 一、24Q3汽车技术服务板块营收保持较快增速。公司24Q3实现营收10.16亿元,同比+13.9%,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22.0%扣非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12.1%。分业务看,核心业务汽车技术服务板块Q3实现营收9.65亿元,由于公司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受让了控股股东中国中检及其子公司旗下部分汽车检测公司股权,财务数据进行了追溯调整,因此我们按调整后的可比口径估算,24Q3汽车技术服务营收同比约+20.8%,业务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装备制造板块Q3实现营收0.82亿元,同比约-31.4%,我们分析主要受三季度商用车景气度下滑以及轨交零部件出货量不及预期拖累。装备制造板块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56亿元,同比+15.0%,依旧保持增长。 二、毛利率环比提升,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净利率保持高位。公司24Q3毛利率为45.3%,环比+4.0pct,同比-2.6pct,预计毛利率季度间波动主要由公司产品结构化占比变动所致。24Q3期间费用率为16.1%,环比+1.9pct,同比-2.2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3.2%/6.7%/6.2%/0.04%,环比+0.1pct/+0.3pct/+1.3pct/+0.2pct,同比-1.8pct/-1.3pct/-0.3pct/+1.2pct。净利率27.2%,环比+4.6%同比+1.4%,处近年来单季度较高水平。 三、公司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业务蓄势待发,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动力形式多样化。公司核心盈利板块汽车技术服务业务的行业需求与车企研发强度、新认证车型数量有较强相关性,而与汽车总销量水平呈现弱相关性。伴随中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强制性标准在2026年1月起实施,国内智能驾驶、网联汽车的第三方测评、检测和认证业务需求将在2025年起逐步进入快速成长期,公司已在重庆本部、华东、华中、华北地区建成相应属地化服务能力,可持续受益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带来的汽车检测赛道扩容。另外,近年来国内车企持续加大插电式混动、增程式等新车型的供给强度,由于具备两套动力系统,其单车型测试项目多于纯燃油和纯电动车型,有力对冲了燃油新车型数量减少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认为在中期时间维度内,新能源汽车动力形式多样化发展对支撑公司传统检测业务稳定增长有积极意义。 投资策略: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44.36/48.85/58.9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7/11.14/13.44亿元,EPS分别为0.95/1.11/1.34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18.9/16.2/13.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检测认证资质准入放宽,行业竞争加剧;新车型数量增量不及预期;智能网联汽车检测需求不及预期。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周玉林董事长,法定代... -- -- 点击浏览
周玉林先生,1972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经济学硕士,高级工程师,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ACCA。历任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处科员、副主任科员,顺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科副科长,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技术处工程师,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业务部高级主管,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资源管理部副经理,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战略与投资部副总经理、战略与投资部总经理等职。2023年4月20日起担任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现任中国汽研董事长、党委书记。
刘安民总经理,非独立... 295.95 67.38 点击浏览
刘安民先生,1969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历任长沙冶金机械厂技术员,株洲火炬火花塞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车间副主任,株洲湘火炬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副总经理,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家港盈德气体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部长兼鼎辉汽车燃气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凯瑞车辆传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现任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担任的主要社会职务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全国产品缺陷与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汽智联投资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王红钢副总经理 371.55 31.66 点击浏览
王红钢先生,1984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大学本科学历,工程硕士,正高级工程师。历任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整车试验部工程师、室主任,检测中心商用车检测部副部长、部长;检测中心副主任,公司总监、检测事业部总经理(兼)。现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担任的主要社会职务有中国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兵工学会理事、重庆市汽车产业商会副会长、重庆市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新材料与新能源专委会委员。
王锐副总经理 -- -- 点击浏览
王锐先生,1980年2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历任中国汽研整车试验研究部三室主任,检测中心业务管理部副部长、部长,检测中心主任助理,广东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检测事业部副总经理,中国汽研总监兼检测工程事业部总经理。2025年4月2日起担任中国汽研副总经理。担任的主要社会职务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标准法规工作委员会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车辆产品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人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奖励工作委员会第八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智能交通协会道路交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李轶涛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李轶涛先生,1973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硕士研究生,研究员。曾在航天总公司基建局、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发展计划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办公厅、资产运营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产业发展部工作。现任航天科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2022年10月17日起担任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金锦萍独立董事 8 -- 点击浏览
金锦萍女士,1972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北京大学民商法学专业,博士学位。1994年参加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2006年9月至今,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东方中科独立董事。2020年1月9日起任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刘江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刘江先生,1969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理学学士,高级工程师。历任电子工业部第五研究所质检中心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副主任,电子工业部第五研究所赛宝安全与电磁兼容检测中心筹建负责人、副主任,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主任等职。现任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2023年4月20日起担任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马健董事 -- -- 点击浏览
马健先生:1983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工商管理硕士。历任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职员,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资源管理部高级主管、技术管理部副经理、运营管理部副经理、投资管理部经理等职。现任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战略与投资部副总经理、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金锦萍(JIN Jinping)独立董事 8 -- 点击浏览
金锦萍女士,1972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北京大学民商法学专业,博士学位。1994年参加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2006年9月至今,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东方中科独立董事。2020年1月9日起任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黄荔独立董事 8 -- 点击浏览
黄荔女士,1969年生,中国国籍,金融学博士学位。历任南方证券投资银行总部项目经理,国信证券投资银行总部综合管理总经理,联合证券投资银行总经理兼公司营运管理总经理、公司证券内核小组组长;现任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深圳同创伟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南海成长系列基金管理合伙人。2020年1月9日起任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4-12-11南方(韶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43787.59董事会预案
2024-12-11南方(韶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74100.00董事会预案
2024-12-27南方(韶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74100.00股东大会通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