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中国汽研(601965) - 公司资料

中国汽研

(601965)

  

流通市值:181.11亿  总市值:182.76亿
流通股本:9.94亿   总股本:10.03亿

中国汽研(601965)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12年05月30日
注册地址 重庆市北部新区金渝大道9号
注册资本(万元) 10030548870000
法人代表 周玉林
董事会秘书 黄延君
公司简介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国汽研,股票代码:601965)始建于1965年3月,原名重庆重型汽车研究所,系国家一类科研院所。2001年,更名为重庆汽车研究所,同时转制为科技型企业。2003年,划归国务院国资委管理。2006年,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重组,成为其全资子企业。2007年,更名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并整体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11月,整体变更设立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6月11日,中国汽研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23年1月,通过央企专业化整合正式重组并入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研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深刻践行央企责任使命,构建起以重庆本部为核心,辐射全国主要汽车产业集群的技术服务布局;拥有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替代燃料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国家智能清洁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重庆)、国家机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重庆)、国家氢能动力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机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等国家级平台,是我国汽车产品开发、试验研究、质量检测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汽车产业技术进步。中国汽研坚持基础研究投入,现已构建起北京院、苏州院、深圳院三大区域基地,检测工程事业部、能源动力事业部、信息智能事业部、装备事业部、后市场事业部(筹)为一体的集群体系,并设有标准认证中心、政研咨询中心、品牌宣传中心、数据信息中心专业化平台。公司聚焦“安全”“绿色”“体验”三大技术领域,提供解决方案、软件数据、装备产业三类产品,为汽车行业高质量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汽车企业品牌与品质提升提供技术服务、为消费者公正合理消费提供顾问支持,致力成为以标准为核心,集成技术服务、数据应用、装备推广的科技平台公司。面向未来,中国汽研始终牢记为汽车工业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力的使命,秉承创新、拼搏、担当、快乐的企业精神,践行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发展理念,努力建成核心竞争优势和特色优势突出,引领行业发展的百亿元级国际化上市公司。
所属行业 汽车服务
所属地域 重庆
所属板块 中字头-基金重仓-西部大开发-融资融券-特斯拉-燃料电池-央国企改革-中证500-上证380-沪股通-无人驾驶-华为概念-胎压监测-新能源车-车联网(车路云)-北交所概念-华为汽车-央企改革
办公地址 重庆市北部新区金渝大道9号
联系电话 023-68824060,023-68851877,023-68825531
公司网站 www.caeri.com.cn
电子邮箱 ir@caeri.com.cn
暂无数据

    中国汽研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4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4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8-31 中国银河 石金漫,...买入中国汽研(6019...
中国汽研(601965) 事件:2025H1营收19.11亿元,同比-6.36%,归母净利润4.09亿元,同比+1.7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0亿元,同比+3.31%。25Q2单季营收10.24亿元,同比-10.10%,环比+15.45%;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2.53%;扣非净利润2.24亿元,同比持平。2025H1毛利率45.37%,同比+4.78pct;净利率22.48%,同比+0.9pct。 智能网联强检政策预期、高毛利率技术服务占比提升、精益管理费用优化,带动25H1业绩实现稳健增长。分产品看,2025H1汽车技术服务业务实现收入17.16亿元,同比+2.94%,占比89.8%。汽车技术服务业务中,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和测评业务实现收入3.10亿元,同比+22.85%,主要受益于智能网联强检政策预期,业务量持续提升。2025H1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所提升,主要得益于高毛利率的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阶段性装备制造业务占比下降,叠加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新兴高附加值业务规模效应释放,以及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和精益管理。 国标L2落地在即,智能化检测需求迎来扩容,公司有望凭借全牌照、强技术率先获得更多市场份额。2025年6月4日,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公示《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拟立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司是该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该标准的加速落地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检测行业空间显著扩容,单车型检测认证费用有望提升。目前我国L2级辅助驾驶的渗透率已超过50%,位列全球第一,未来渗透率仍将进一步提升,L2级别智能驾驶检测具备成熟且充分的潜在需求。根据初步测算,智能网联强检政策正式实施后,新车型和改款车型将带来新增市场空间约70-105亿元。公司是国内6家全牌照汽车检测机构中的唯一上市公司,凭借先发产能和技术能力,有望在强检时代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公司产能布局多点开花,华东总部基地、南方试验场等项目推动产能升级,助力业绩兑现。2025年上半年,公司多个基地和试验场取得重大进展。华东总部基地6月正式开园并召开华东能力发布会,总投资超23亿元,聚焦新能源、智能驾驶、通信软件、零部件与材料的研发及测评,在苏州建设了百余个行业先进试验室,预计将于年内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南方试验场公司正式完成交割,首跑仪式于7月30日在韶关市新丰县举行,目前正在有序推进建设期收尾工作,投产后将进一步丰富试验场资源。公司通过新基地的投产进一步部署全国主要汽车产业集群,有助于提升智能化检测带来的增量订单的承接能力,支撑业绩兑现。 投资建议:公司下半年业绩主要受益于:1)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三电系统、智驾系统等测试以及充电设施运维等技术服务需求的增长,带动公司主业汽车检测订单向上;2)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强检标准加速落地,强检项目的增加直接带动检测市场规模扩容;3)公司产能布局多点开花,华东总部基地、南方试验场等项目推动产能升级,助力业绩兑现。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3.90/64.10/75.90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11.39/13.64/16.52亿元,EPS分别为1.14/1.36/1.65元/股,对应PE16.62x/13.88x/11.46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升级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2025-08-27 东吴证券 黄细里,...买入中国汽研(6019...
中国汽研(601965)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公司公布2025年半年报,业绩略低于我们的预期。公司2025年H1实现营收19.11亿元,同比-6.36%;归母净利润4.09亿元,同比+1.77%;扣非归母净利润3.90亿元,同比+3.31%。2025Q2单季实现营收10.2亿元,同环比-10.15%/+15.35%;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环比-2.85%/+29.43%;扣非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环比-0.28%/+34.94%。 技术能力持续提升叠加补足试验场资源,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布局持续深化。公司通过2025年5月收购中认车联网作为公司智能网联检测能力的重要补充。2024年底公告控股南方试验场35.15%股权,并于2025年6月正式并表,填补华南地区大型综合试验场空白,2025上半年贡献营收3159.94万元、贡献净利润272.11万元。2024年收购的天平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贡献净利润1342.92万元,协同效应逐步释放,进一步夯实利润基础。 聚焦高毛利检测业务,收入结构持续优化。2025H1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检测业务收入3.1亿元,同比+23%,增速显著跑赢传统检测业务,成为新的业绩增长极。2025Q2检测业务占比环比提升,公司检测业务收入9.22亿元,同环比-1.28%/+16.12%,占公司总营收比重90.08%,同环比+7.00pct/+0.60pct,公司通过前瞻性技术储备和服务能力提升,在新能源领域持续拓展业务边界,实现订单规模稳步增长。 盈利稳健释放,研发投入强化技术壁垒。公司盈利中枢稳中有升,2025Q2毛利率达45.19%,同环比+3.87%/-0.39%,主要受益于检测业务占比提升。2025Q2公司研发费用0.60亿元,同环比+9.32%/+4.20%,彰显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积极跟进汽车行业技术进步。尽管2025Q2期间费用率16.78%,同环比+2.63pct/+0.24pct,主要受收入规模下降影响,但归母净利率仍达22.5%,同环比+1.69%/+2.45%。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L2国标落地会为公司带来较多业绩增量,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的营收预测为54.7/70.0/83.9亿元,同比增速+17%/+28%/+20%;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1.1/13.9/17.2亿元,同比增速+23%/+25%/+23%,对应PE分别为17/14/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法律法规限制自动驾驶发展,下游车企价格战超预期。
2025-08-26 民生证券 崔琰,完...买入中国汽研(6019...
中国汽研(601965)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H1营收19.11亿元,同比-4.48%;归母净利润4.09亿元,同比+1.84%;扣非归母净利润3.90亿元,同比+3.31%;其中2025Q2营收10.24亿元,同比-10.15%,环比+15.35%;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2.84%,环比+29.43%;扣非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0.28%,环比+34.94%。 专用车业务退出导致收入下滑毛利率同比显著提升。1)收入端:2025Q2 营收10.24亿元,同比-10.15%,环比+15.35%。同比下滑主要系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退出利润率较低的部分专用车相关业务所致;2)利润端:2025Q2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2.84%,环比+29.43%,扣非2.24亿元,同比-0.28%,环比+34.94%。2025Q2毛利率达45.19%,同比+3.87pct,环比-0.39pct,归母净利率达22.52%,同比+1.69pct,环比+2.45pct。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主要系毛利率高的技术服务业务本期收入占比同比提升;3)费用端:2025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0.26/+0.87/+1.05/+0.45pct,环比分别+0.45/+0.13/-0.63/+0.29pct。财务费用率同环比提升,主要系项目投资建设使用资金增加导致利息收入减少所致。 华东总部正式启航打造全链条研发测试体系。华东总部已正式开园,总投资超23亿元,聚焦新能源、智能驾驶、通信软件、零部件与材料的研发及测评,涵盖百余个行业先进试验室,覆盖从纳米到整车的“材料-芯片-零部件-整车”全链条研发测试体系。在智能网联技术方面,基地精准模拟雨雾阳光等环境场景,同步构建100多个国家、300多个运营商的全球通信网络及卫星信号覆盖测试能力;在汽车电子技术方面,基地集成从芯片到总成的全栈服务能力,构建完整电子电气验证链;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方面,基地聚焦三电安全与能效的核心问题,提供电机、电控、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充电系统等产品的全项测评。 L2强检有望落地打开全新增量空间。2025年6月,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示关于征求《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拟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意见的通知,该标准规定了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通用技术要求,主要包括运动控制能力、驾驶员状态监测、驾驶员干预、系统边界及响应、系统探测能力、系统安全性要求、功能安全等,并规定相应的审核要求。 投资建议:汽车检测行业优质稀缺标的,具有资产和资质双重壁垒;公司业绩与行业销量脱钩,汽车新车推出速度加快及产品升级有望驱动公司业绩成长。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为48.54/55.70/63.8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66/12.89/15.40亿元,对应EPS为1.06/1.29/1.54元,对应2025年8月26日19.15元/股的收盘价,PE分别为18/15/12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检测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技术创新不及预期等。
2025-07-22 东吴证券 黄细里,...买入中国汽研(6019...
中国汽研(601965) 投资要点 技术服务为核,智能网联驱动营收增长。中国汽研是国内领先的汽车技术研究与服务平台,是国内六家全牌照汽车检测机构之一,市场份额领先。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97亿元,同比增长14.65%;归母净利润9.08亿元,同比增长8.56%。聚焦主业,2024年汽车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87.82%,其中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和测评业务收入增长42.86%。公司业绩保持稳健,2019-2024年归母净利润年化增速14.15%,毛利率/归母净利率维持30%/16%以上。 政策规范化治理智能网联产品,强制检测催生增量空间。2025年2月,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明确将组合驾驶辅助系统(L2级)及OTA升级纳入强制性管理框架,并建立准入与召回协同机制,标志着行业从技术试验转向规模化商用的关键节点。2025年6月,工信部公示《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目的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约束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功能表现,促进提升产品性能,强化对相关产品的技术引导与监督。据我们测算,保守估计智能网联强检落地有望会驱动乘用车强检市场空间扩容50%,非强检市场亦有显著拉动。 深度布局评价指标构建与试验场资源:智能网联领域中,汽车指数评价业务至关重要,行业初期具备指数评价能力往往具备行业“定价权”。中国汽研2017年构建全球首个面向消费者的智能网联汽车第三方测评体系IVISTA,后持续规范更新,并于2024年发布行业首个L2+城市道路导航智能驾驶测评规程。公司在智能网联领域的产能布局充分,目前投产的试验场包括苏州阳澄半岛试验场、成都中德试验场、大王山试验场(长沙)、南方试验场(韶关)。此外,华东总部基地已投资超23亿元,计划于2025年年底投产。公司通过产能扩容承接政策强制检测带来的增量订单,或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第三方测试认证领域的头部地位,有望在智能网联强检时代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L2国标落地会对公司产生较多业绩增量,我们维持公司2025年营收预测54.7亿元,提高2026~2027年营业收入为70.0/83.9亿元(原为63.2/73.7亿元),同比增速+17%/+28%/+20%,维持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1.1亿元,提高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3.9/17.2亿元(原为12.8/14.4亿元),同比增速+23%/+25%/+23%,对应PE分别为17/14/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增长放缓、投入转换效率低、现金流波动风险、竞争加剧风险。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周玉林董事长,法定代... 83.04 -- 点击浏览
周玉林先生,1972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经济学硕士,高级工程师,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ACCA。历任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处科员、副主任科员,顺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科副科长,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技术处工程师,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业务部高级主管,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资源管理部副经理,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战略与投资部副总经理、战略与投资部总经理等职。2023年4月20日起担任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现任中国汽研董事长、党委书记。担任的主要社会职务有: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常务理事、智能新能源汽车全域安全协会理事长。
刘安民总经理,非独立... 248.63 67.38 点击浏览
刘安民先生,1969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历任长沙冶金机械厂技术员,株洲火炬火花塞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车间副主任,株洲湘火炬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副总经理,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家港盈德气体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部长兼鼎辉汽车燃气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凯瑞车辆传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现任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担任的主要社会职务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组织理事会理事、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副会长。
刘安民总经理,非独立... 248.63 67.38 点击浏览
刘安民先生:1969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历任长沙冶金机械厂技术员,株洲火炬火花塞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车间副主任,株洲湘火炬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副总经理,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家港盈德气体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部长兼鼎辉汽车燃气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凯瑞车辆传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现任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担任的主要社会职务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组织理事会理事、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副会长。曾任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王红钢副总经理 285.02 31.66 点击浏览
王红钢先生,1984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大学本科学历,工程硕士,交通运输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历任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整车试验部工程师、室主任,检测中心商用车检测部副部长、部长;检测中心副主任,公司总监、检测事业部总经理(兼)。现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担任的主要社会职务有:中国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汽车产业商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客座教授。
王锐副总经理 -- 15.85 点击浏览
王锐先生,1980年2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历任中国汽研整车试验研究部三室主任,检测中心业务管理部副部长、部长,检测中心主任助理,广东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检测事业部副总经理,中国汽研总监兼检测工程事业部总经理。现任公司副总经理。担任的主要社会职务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标准法规工作委员会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车辆产品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人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奖励工作委员会第八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智能交通协会道路交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刘江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刘江先生,1969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理学学士,正高级工程师。历任电子工业部第五研究所质检中心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副主任,电子工业部第五研究所赛宝安全与电磁兼容检测中心筹建负责人、副主任,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主任等职。现任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2023年4月20日起担任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王镭董事 -- -- 点击浏览
王镭先生:1969年6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工学学士,正高级工程师。曾任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现任航天科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马健董事 -- -- 点击浏览
马健先生,1983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工商管理硕士。历任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职员,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资源管理部高级主管、技术管理部副经理、运营管理部副经理、投资管理部经理等职。现任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战略与投资部副总经理、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25年4月2日起担任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黄延君董事会秘书,总... 194.95 -- 点击浏览
黄延君先生,1978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研究生学历,高级会计师。历任大唐电信国际技术有限公司财务部副总经理、国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门经理、汇益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资金管理中心(筹)主任。现任公司党委委员、总会计师。2025年8月25日起担任中国汽研董事会秘书。
金锦萍独立董事 8 -- 点击浏览
金锦萍女士,1972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北京大学民商法学专业,博士学位。1994年参加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2006年9月至今,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上大股份独立董事。2020年1月9日起任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4-12-11南方(韶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43787.59董事会预案
2024-12-11南方(韶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74100.00董事会预案
2024-12-27南方(韶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74100.00股东大会通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