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鸿远电子(603267) - 公司资料

鸿远电子

(603267)

  

流通市值:119.03亿  总市值:119.03亿
流通股本:2.31亿   总股本:2.31亿

鸿远电子(603267)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北京元六鸿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19年04月30日
注册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海鹰路1号院5号楼3层3-2...
注册资本(万元) 2310808920000
法人代表 郑红
董事会秘书 邢杰
公司简介 北京元六鸿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电子元器件的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是国内高可靠多层瓷介电容器行业核心生产厂家之一,连续11年荣登中国电子元器件骨干企业榜单,获评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荣膺北京专精特新、高精尖及制造业企业百强,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CNAS认可实验室及多个联合实验室。鸿远电子长期专注并深耕于电子元器件领域,拥有自产和代理两大类业务,自产业务产品主要包括瓷介电容器、滤波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微波模块、微纳系统集成陶瓷管壳等,产品定位“精、专、强”,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信息、兵器、船舶等高可靠领域,以及通讯、汽车电子、医疗电子、轨道交通等民用高端领域。公司坚定发展实业,现已形成以北京、苏州、成都、合肥四大科研生产基地为核心的整体产业格局,聚焦各自产业资源及优势,以陶瓷类电子元器件为基础,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国内具有独特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的电子元器件核心供应商,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所属行业 电子元件
所属地域 北京
所属板块 军工-预亏预减-融资融券-上证380-沪股通-军民融合-富时罗素-MLCC-半导体概念-商业航天-被动元件-专精特新
办公地址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天贵街1号
联系电话 010-89237777,010-52270567
公司网站 www.yldz.com.cn
电子邮箱 603267@yldz.com.cn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电子元器件行业148184.2799.3397949.8199.92
其他(补充)996.650.6778.670.08

    鸿远电子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5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5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5-09 中航证券 张超,梁...买入鸿远电子(6032...
鸿远电子(603267) 报告摘要 事件:公司4月26日公告,202501实现营收(4.66亿元,+8.67%),归母净利润(0.60亿元,-16.89%),毛利率(41.86%,+0.30pcts),净利率(12.91%,-3.97pcts)。3月28日公告,2024年实现营收(14.92亿元,-10.98%),归母净利润(1.54亿元,-43.55%),毛利率(34.29%,-6.23pcts),净利率(10.31%,-5.82pcts) 国内高可靠领域MLCC主要的生产厂家之一。公司深耕瓷介电容器领域,形成了以北京、苏州、成都、合肥四大科研生产基地为核心的整体产业格局。公司业务分为自产业务和代理业务两大板块,其中自产业务在原有的瓷介电容器、滤波器产品基础上,拓展了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微波模块、微纳系统集成陶瓷管壳等高可靠电子元器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信息、兵器、船舶等高可靠领域,以及民用高端领域;代理业务主要代理多个国际国内知名厂商的多系列电子元器件,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电子等民用市场。 需求及价格调整影响业绩2024年,公司营收(14.92亿元,-10.98%)和归母净利润(1.54亿元,-43.55%)均大幅下降,主要受到自产核心产品瓷介电容器下游需求减弱、价格下降共同影响导致收入及盈利能力下滑 2024年,公司毛利率(34.29%,-6.23pcts)有所下降,主要受到瓷介电容器受价格下降导致的毛利率下滑影响,同时,公司毛利率较低的滤波器、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产品以及微波模块等其他电子元器件产品收入占比上升,进一步拉低了整体毛利 2025年一季度收入、毛利率均呈上升态势。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4.66亿元,+8.67%)有所回升,归母净利润(0.60亿元,-16.89%)虽仍有下降,但降幅相较于2024年(-28.70%)已大幅回升,毛利率(41.86%,+0.30pcts)也小幅提高。我们认为主要系行业景气度上升,需求逐步回升。 聚焦技术创新,加强核心技术能力建设。2024年公司三费费率(14.38%,+1.53pcts)有所增长,其中销售费用率(6.96%,+1.26pcts)增长主要系公司新业务拓展导致的费用上升以及核心产品销售人员绩效奖金核算口径调整所致;管理费用率(7.76%,+0.8lpcts)小幅增加,主要系公司行政管理人员费用随业务团队数量增加而增加;财务费用率(-0.34%,0.55pcts)有所下降,主要系公司减少贷款规模,同时融资成本下降带来利息费用减少所致 公司聚焦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能力提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研发项目实施,研发费用率(7.57%,+1.19pcts)保持增长。此外,公司积极拓展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提高技术实力,并且与中国科学院卫星研制总体单位元器件管控机构成立联合实验室,探索新型陶瓷元器件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实行精细化管理,代理业务存货大幅下降。资产负债端来看,公司存货(7.97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1.91%)有所下降,其中代理业务的库存商品同比下降4990.89万元,降幅28.79%,主要系公司根据在手订单和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库存周转率 现金流量端来看,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85亿元,147.95%)下降较多,主要系公司购买银行存款增加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7亿元,-468.71%)大幅增加,主要系公司偿还银行贷款所致。 MLCC作为使用量大、应用广泛的基础电子元件,受益于武器装备规模化列装。电子元器件可分为主动元器件和被动元器件两大类,其中被动元器件主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以及射频元器件等,而电容器是电子线路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电子元件,用于储存电荷、交流滤波或旁路、切断或阻止直流、提供调谐及振荡等作用。根据介质不同,电容器产品可分为陶瓷电容器、钜电解电容器等,其中多层瓷介电容器(MLCC)市场规模占整个陶瓷电容器的90%以上,因其具有容量范围宽、频率特性好、耐高温高压、体积小等特性大量应用于卫星、火箭、雷达、导弹等武器装备中。随着武器装备持续列装和送代,MLCC作为必不可少及大量使用的基础电子元件需求将保持规模化增长 投资建议: 1、公司作为我国高可靠MLCC生产厂商之一,头部厂商较少,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同时,受益于武器装备“补偿式”列装,需求有望迎来修复性增长; 2、公司围绕主营业务产业链上下游积极拓展,布局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和微波模块业务,以及微纳系统集成陶瓷管壳业务,打造新业务增长点。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12亿元、25.19亿元和30.9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1亿元、4.07亿元和5.33亿元,EPS分别为1.22元、1.76元和2.31元,我们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61元,对应2025-2027年预测EPS的50倍、35倍及26倍PE。 风险提示 下游市场需求变动风险,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风险,产品质量控制风险等。
2025-04-10 华鑫证券 高永豪,...买入鸿远电子(6032...
鸿远电子(603267) 事件 鸿远电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4.92亿元,同比减少10.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减少43.55%;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减少43.55%。 投资要点 2024年瓷介电容器需求低迷,价格下滑利润端短期承压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0.98%,主要由于所处的电子元器件行业下游市场复苏进展缓慢,自产业务项下的核心产品高可靠瓷介电容器的客户需求持续低迷,销量及售价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受价格下滑影响,高可靠瓷介电容器毛利率下降,同时滤波器、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产品以及微波模块等其他电子元器件产品毛利水平低,但收入结构占比上升,进一步拉低了自产电子元器件产品整体毛利水平,整体自产电子元器件产品销售毛利率下降8.57个百分点。 2025Q1客户需求回暖,瓷介电容器产能利用率回升 2025年Q1,公司自产业务客户需求有所回暖,客户订单需求以及市场预期较之前有明显提升。公司生产的多层片式瓷介电容器(MLCC)由于具有体积小、频率范围宽、寿命长、稳定性好等特点,是目前用量最大、发展最快的片式元件之一,主要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信息、兵器、船舶等高可靠领域,跻身全球MLCC市场份额TOP10榜单。目前公司高可靠瓷介电容器客户订单充足,相关产线的产能利用率较高,积极组织排产,确保产品交付。 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成都与合肥地区拓展新业务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1,298.83万元,占自产业务收入15.23%,较2024年同期自产业务收入占比提升3.59个百分点。除了维持公司核心产品瓷介电容器、陶瓷材料的研发投入强度,公司还拓展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微波模块、微纳系统集成陶瓷管壳等新业务而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在成都地区,公司主要布局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和微波模块业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546.84万元,同比增长56.11%;在合肥地区主要布局微纳系统集成陶瓷管壳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陶瓷基板、陶瓷一体化封装外壳等,目前整体趋势向好。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1.68、28.21、33.32亿元,EPS分别为1.52、2.08、2.6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8、27、22倍,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高可靠瓷介电容器供应商,有望受益于下游客户需求回暖,产能利用率持续维持高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2025-04-07 中邮证券 鲍学博,...买入鸿远电子(6032...
鸿远电子(603267) 事件 3月27日,鸿远电子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2亿元,同比下降10.98%,实现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下降43.55%。 点评 1、下游市场复苏缓慢业绩承压。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2亿元,同比下降10.98%,其中,自产业务营收7.42亿元,同比下降19.29%,主要系公司所处的下游市场复苏进程缓慢,自产业务项下的核心产品高可靠瓷介电容器的客户需求持续低迷,销量及售价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产品尽管实现了销售收入的持续增长,但相对较小的基数,未能抵消核心产品销售收入的下滑。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下降43.55%,主要是由于营业收入的下滑,叠加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以及相对刚性的运营成本。 2、积极品类拓展,发展新增长点。公司持续加大自产业务研发投入,积极推进研发项目实施,主要围绕瓷介电容器、滤波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微波模块、微纳系统集成陶瓷管壳和陶瓷材料等产品,进行系列拓展,丰富品类。公司以陶瓷类电子元器件为基础,在电子元器件产业链上下游积极拓展,寻找新的增长点,其中大力发展以射频微波电容器为代表的陶瓷电容器,2024年该产品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销售收入取得较快增长,成为公司近年推出新产品中首款收入占比超过自产业务收入10%的产品。 3、看好市场复苏,业绩有望迎来拐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全力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加快发展新质战斗力”,“抓好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收官”等内容。公司作为上游电子元器件核心企业有望在2025年迎来业绩拐点。 3、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2、4.35、5.85亿元,同比增长110%、35%、35%,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0、30、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军品订单不及预期;降价超出市场预期;市场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等。
2025-04-05 国元证券 马捷买入鸿远电子(6032...
鸿远电子(603267) 事件: 2025年3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2亿元,同比下降10.98%;实现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下降43.55%。 点评: 受下游需求影响业绩暂时承压,全年下游需求复苏拐点来临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2亿元,同比减少10.98%。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下降43.55%,业绩变动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方面,下游市场恢复不及预期,终端客户需求持续低迷,已跌至近五年最低水平;另一方面,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度上升,导致公司核心产品瓷介电容器销售价格下滑。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4.29%,同比下降6.2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0.31%,同比下降5.82个百分点。主要系毛利率较高的自产业务下滑更多,在收入结构中的占比下降所致以及低毛利产品收入占比的提升。虽然业绩下滑,但公司仍保持了高强度的研发费用支出,拓展了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微波模块、微纳系统集成陶瓷管壳等新业务。我们认为,今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延误及部分订单已经逐步恢复,下游需求复苏,业绩有望迎来拐点。 MLCC下游需求偏弱,微波模块等新业务实现较快增长 自产业务实现收入7.42亿元,同比减小19.29%,主要系客户对公司核心产品瓷介电容器需求偏弱,导致核心产品销售下滑所致。其中,瓷介电容器收入5.94亿元,同比下降25.78%,占自产业务收入80.07%,公司推出的微波模块、微处理器及微控制器等其他电子元器件收入实现大幅增长,销售额占自产业务收入比例上升至14.73%。代理业务实现收入7.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22%,主要系新能源领域核心客户需求开始企稳回升。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多品类拓展保障未来可持续发展 公司持续强化自主创新,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达1.13亿元,占自产业务收入15.23%,同比提升3.59个百分点。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多项突破:高可靠领域成功研制柔性端电极产品并通过卫星搭载验证,实现低温共烧陶瓷元器件小批量生产;完成3种射频微波电容瓷料定型,微波瓷料达吨级量产;开发百余款定制化滤波器,推出小尺寸贴片/全金属封装新品;微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等数款集成电路定型;60余款微波模块组件研发中部分已供货,巩固频综产品技术优势;突破HTCC与DPC工艺,实现堆叠式SIP封装外壳量产。民用领域拓展车规级多层瓷介电容器、红外探测器管壳等产品线,形成覆盖军用装备、航天工程及5G通信的多维技术布局,显著提升核心产品自主保障能力。 期间费用率提升,经营现金流量基本持平 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1.95%,较去年同期上升2.7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1.04亿元,同比增长8.93%,主要系公司新业务拓展带来的费用上升以及核心产品销售人员绩效奖金核算口径调整所致;管理费用1.16亿元,同比下降0.57%,主要系公司行政管理人员费用随业务团队数量增多较同期有所增加以及其他管理费用由于公司持续的降本措施而有所下降所致;财务费用为-505万元,同比减少243.49%,主要系公司当期减少银行借款及票据贴现规模,再加上实际融资利率下降,导致当期利息费用显著减少所致;研发费用1.13亿元,同比上升5.53%。经营现金流4.59亿,同比下降0.99%。 投资建议及盈利预测 多层瓷介电容器作为目前用量最大、发展最快的电子元器件之一,在高可靠领域和民用领域应用广泛,公司作为高可靠MLCC核心供应商,未来有望充分受益高可靠领域下游订单恢复增长,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54亿元、4.66亿元、5.05亿元,EPS分别为1.53元、2.02元、2.18元,对应PE为36.55倍、27.79倍、25.67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释放不及预期风险,产品毛利率波动风险。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郑红董事长,法定代... 40.36 6655 点击浏览
郑红,高级工程师职称。曾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北京市无线电元件六厂干部,北京元六电子中心董事长、总经理,元六有限董事长、总经理。现任:本公司董事长。
刘辰总经理,非独立... 59.12 1412 点击浏览
刘辰,初级工程师职称。曾任:北京市无线电元件六厂干部,北京元六电子中心副总经理,元六有限副总经理、总经理。现任:本公司董事、总经理。
郑小丹副董事长,非独... 63.06 729 点击浏览
郑小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EMBA,助理经济师职称。曾任:北京中标方圆防伪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元六有限总经理助理、公司营销中心副主任。现任:本公司副董事长、鸿远苏州执行董事,元陆鸿远董事,鸿远成都董事,北京兴意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监事,北京红丹枫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
刘利荣副总经理 55.45 135.9 点击浏览
刘利荣,大专学历。曾任: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项目技术员,北京云峰画院销售员,元六有限市场部销售专员、市场部主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公司董事,创思北京执行董事,创思上海执行董事,创思香港董事,鸿远泽通执行董事。现任:本公司副总经理。
王新副总经理,非独... 78.06 2 点击浏览
王新,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曾任:成都宏明电子科大新材料有限公司副厂长,现任:本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元陆鸿远总经理,鸿鑫特执行董事、鸿远天津董事。
吕鹏副总经理 61.27 6.054 点击浏览
吕鹏,本科学历,曾任:北京通美晶体技术有限公司生产主管、技术工艺经理、技术支持经理、区域销售经理,公司营销部副部长、事业一部部长,鸿远苏州总经理。现任:本公司副总经理,创思北京董事,创思香港董事,鸿远泽通执行董事,鸿安信董事。
邢杰非独立董事,董... 58.88 81.25 点击浏览
邢杰,本科学历,中级工程师职称。曾任:北京市无线电元件六厂助理工程师,北京青云仪器厂工程师,北京东昌行电器商贸公司销售经理,北京科马卫生间设计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部门经理,元六有限副总经理,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现任:本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
李永强非独立董事,财... 76.5 18.82 点击浏览
李永强,硕士学历。曾任: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师与助理经理,易大宗控股有限公司(原永晖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财务经理、财务部总经理、财务总监。现任:本公司董事、财务总监。
古群独立董事 14.29 -- 点击浏览
古群,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64年4月出生,硕士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曾任西南计算机工业公司程序设计员,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主任、副秘书长、秘书长,深圳市麦捷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常州祥明智能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南通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北京智多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监事。现任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国频率控制和选择用压电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2)主任委员,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公司独立董事。
林海权独立董事 14.29 -- 点击浏览
林海权,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80年1月出生,博士学历。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从事金融学研究工作,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北京相成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相成咨询有限公司监事,公司独立董事。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4-06-29北京翠湖原始创新一号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签署协议
2023-12-30成都德鼎宜信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7700.00实施中
2023-12-30成都德鼎宜信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000.00实施完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