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联影医疗(688271) - 公司资料

联影医疗

(688271)

  

流通市值:818.93亿  总市值:1137.59亿
流通股本:5.93亿   总股本:8.24亿

联影医疗(688271)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22年08月10日
注册地址 上海市嘉定区城北路2258号
注册资本(万元) 8241579880000
法人代表 张强
董事会秘书 TAO CAI
公司简介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全线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设备、生命科学仪器,以及覆盖「基础研究-临床科研-医学转化」全链条的创新解决方案。通过与全球高校、医院、研究机构及产业合作伙伴深度协同,不断突破科技创新边界,加速推进精准诊疗与前瞻科研探索,持续提升全球高端医疗设备及服务可及性。
所属行业 医疗器械
所属地域 上海
所属板块 融资融券-医疗器械概念-沪股通-MSCI中国-百元股
办公地址 上海市嘉定区城北路2258号
联系电话 021-67076658
公司网站 www.united-imaging.com
电子邮箱 IR@united-imaging.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医疗器械行业988406.0895.96500087.5994.35
其他(补充)41604.364.0429928.585.65

    联影医疗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5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9篇,增持评级为4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5-13 北京韬联科... 观韬联影医疗(6882...
联影医疗(688271) 一、医疗影像行业年鉴:波动与机遇并存,拐点已现 用机遇与波动并存来形容2024年的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再恰当不过。 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要工作任务,医药、医疗设备作为永远的朝阳行业,以研发、创新、创造为主要内生驱动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之一。 3月份,国务院明确发文,鼓励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等医疗设备更新改造,5月底,发改委联合多部委发布《推动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动设备更新落地实施。 12月,国家财政部起草发布《关于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政府采购活动中既有本国产品又有非本国产品参与竞争的,对本国产品的报价给予20%的价格扣除,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 2025年3月底,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布《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重点强调完善审评审批机制,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全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利好政策从年头贯穿年尾并且仍在持续,而医学影像设备行业作为医疗器械行业中技术壁垒最高的细分市场,更是被反复强调,寄予厚望。 另一方面,医疗反腐、设备更新节奏落地较慢一定程度延缓了需求释放,多家医疗影像设备公司均在年报中表示2024年行业规模有较大收缩。公开数据也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0日,我国医学影像设备公开招中标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1.5%。
2025-05-12 太平洋 谭紫媚,...买入联影医疗(6882...
联影医疗(688271)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3.00亿元,同比下降9.73%,主要受设备更新政策落地节奏影响;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同比下降36.09%;扣非归母净利润10.10亿元,同比下降39.32%。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33.46亿元,同比下降15.90%;归母净利润5.91亿元,同比下降35.09%;扣非归母净利润5.46亿元,同比下降34.67%。 同日,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78亿元,同比增长5.42%,招投标逐步回暖;归母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1.87%;扣非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增长26.09%。 国内市占率持续提升,海外高速增长 2024年公司在国内实现收入80.34亿元,由于国内医疗设备行业整顿与设备更新政策节奏所带来的市场需求释放阶段性错配,导致中国市场收入承压。公司国内市占率进一步提升,整体业务新增份额同比增长超3个百分点,其中高端产品贡献近5个百分点的结构性增长。核心产品线呈现梯度突破态势——超高端CT(256排及以上)跨越20%市占率分水岭,3.0T、5.0T磁共振维持市场优势,放疗装备市占率提升近8个百分点。 公司通过纵深推进“高举高打,一核多翼”的全球化战略,2024年海外市场实现收入22.66亿元,同比增长35.07%,创下占总体营业收入22.00%的历史新高,取得高端市场突破与新兴区域渗透的双重战略成果。凭借极具竞争力的技术与解决方案,公司在海外各区域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影像(不含超声、DSA)市占率第一,设备销售与服务创收协同增长按2024年国内新增市场金额口径,公司影像产品(不含超声和DSA)市占率第一。(1)CT市占率第一:40排及以下、64-80排CT第一,128-256排CT第二,256排以上的CT第三。(2)MR市占率第二:1.5T及以下超导MR第一,3.0T MR第三,3.0T以上MR第一。(3)MI市占率第一,PET/CT连续九年蝉联第一。(4)诊断XR产品(含固定DR、移动DR、乳腺DR)市占率第一,其中固定DR第一,乳腺DR及移动DR第二。(5)介入XR产品(含DSA和移动C型臂)市占率第四,其中DSA第五,移动C型臂第四。(6)RT产品市占率第三,同比提升近8个百分点。 2024年公司服务收入实现13.56亿元,同比增长26.80%,占比达到13.16%,同比提升了3.79个百分点,形成设备销售与服务创收的协同增长格局。 毛利率维稳,销售费用受海外市场扩展支出增加的影响 2024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增长0.06pct至48.54%。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70%、5.40%、17.10%、-1.09%,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2.19pct、+0.49pct、+1.95pct、+0.21pct,销售费用增加主要因海外市场扩展支出增加。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下降5.27pct至12.06%。 2024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46.74%、13.09%、4.31%、13.27%、-1.54%、17.44%,分别变动-1.40pct、+0.11pct、-0.23pct、+4.25pct、-1.19pct、-5.49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3.96亿/146.68亿/174.3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18%/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08亿/23.89亿/28.95亿元;分别增长43%/32%/21%;EPS分别为2.19/2.90/3.51,按照2025年5月9日收盘价对应2025年62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贸易战下海外客户订单波动的风险,影像设备竞争环境恶化的风险,新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2025-05-07 国信证券 陈曦炳,...增持联影医疗(6882...
联影医疗(688271) 核心观点 2024年受医疗设备招投标延缓影响业绩承压,25Q1随市场回暖业绩同比复苏。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03.00亿元(-9.73%),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36.08%),扣非归母净利润10.10亿元(-39.32%),其中24Q4单季营收33.46亿元(-15.90%),归母净利润5.91亿元(-35.09%),扣非归母净利润5.46亿元(-34.67%),2024年业绩有所承压,主要系医疗设备行业整顿与设备更新政策节奏影响,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市场招投标活动,市场需求出现暂时性积压。2025年一季度营收24.78亿元(+5.42%),归母净利润3.70亿元(+1.87%),扣非归母净利润3.79亿元(+26.09%),随着招投标市场回暖,业绩实现同比复苏。 分产品线看,2024年设备销售收入84.45亿元(-14.9%),其中CT/MR/MI/XR/RT产品线收入分别同比-25%/-3%/-16%/-23%/+18%,RT业务实现逆势增长;维修服务业务快速增长,实现收入13.56亿元(+26.8%),主要得益于终端装机量的持续提升。 国内市场承压,海外市场增速亮眼。分地区看,公司2024年国内市场实现收入76.6亿元(-21.3%),主要系受行业整顿和设备更新政策落地时间较长的影响有所承压;海外市场收入22.2亿元(+32.3%),增速亮眼,收入占比持续提升至21.6%(+6.9pp),主要系技术创新和产品多样化增强了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了订单达成率和转化率。毛利率稳定,费用率有所提升。2024年公司毛利率48.54%(+0.06pp),基本维持稳定。销售费用率17.70%(+2.19pp),管理费用率5.40%(+0.48pp),研发费用率17.10%(+1.95pp),财务费用率-1.09%(+0.21pp),四费率39.11%(+4.84pp),销售、研发费用率提升较多,主要系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及海外业务拓展。 投资建议:国内招投标回暖带动业绩复苏,全球化战略成效显著。考虑行业整顿以及设备更新政策落地节奏导致招投标延缓的影响,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收120.4/137.7/155.3亿元(原2025、2026年为131.6/157.3亿元),同比增速16.9%/14.4%/12.8%,归母净利润17.0/20.8/23.3亿元(原2025、2026年为23.0/28.1亿元),同比增速34.9%/22.0%/12.0%,当前股价对应PE=64/53/47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招投标进度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2025-05-03 华安证券 谭国超,...买入联影医疗(6882...
联影医疗(688271)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00亿元(yoy-9.73%),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yoy-36.09%),扣非归母净利润10.10亿元(yoy-39.32%)。 2024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46亿元(yoy-15.90%),归母净利润5.91亿元(yoy-35.09%),扣非归母净利润5.46亿元(yoy-34.67%)。2025Q1单季度实现收入24.78亿元(yoy+5.42%),归母净利润3.70亿元(yoy+1.87%),扣非归母净利润3.79亿元 (yoy+26.09%)。 点评 国内市场业绩承压,海外市场积极拓展,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受国内设备更新政策落地节奏的影响,行业整体规模同比有较大收缩,RT业务线逆势增长。按照产品线拆分,2024年公司CT业务线设备销售收入30.48亿元(yoy-25.03%),MR业务线设备销售收入31.92亿元(yoy-2.66%),MI业务线设备销售收入12.99亿元(yoy-16.31%),XR业务线设备销售收入5.87亿元(yoy-22.80%),RT业务线设备销售收入3.19亿元(yoy-14.93%)。 公司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新兴市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在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建立销售网络,公司产品已成功进驻美国、日本、韩国等85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公司实现境内市场收入76.64亿元,同比减少19.43%,毛利率50.10%,同比提升1.37pct;境外市场收入22.20亿元,同比增长33.81%,毛利率47.01%,同比提升6.21pct。 影像技术破界,诊疗全域革新,持续夯实自主创新核心驱动力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22.61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达21.95%,研发人员超3200名,研发人员占比40.02%,累计专利申请量突破9,300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超过80%,累计专利授权超4,600项,覆盖“核心部件-整机系统-智能平台”的全技术链,现已形成“研发-转化-商业化”的闭环创新体系。 在各业务领域,公司自主技术成果不断涌现:MR领域,已实现超导磁体/梯度、射频/谱仪、射频/梯度功率放大器、序列/重建/临床应用、系统集成的全面自主可控,所有核心部件实现100%自主研发,整体技术水平国际领跑;CT领域,全面掌握球管、高压发生器、探测器、高速旋转机架、图像重建算法、高速重建平台等技术,其中高压发生器已实现从42KW到100kW高中低配置的全部自主研发;2-5MHu球管已实现全部自主研发及量产;8MHu以上球管研发样管已完成,正持续优化工艺提升良品率;MI领域,PET探测器、电子控制部件、高压发生器、高速旋转机架、图像重建算法、高速重建平台完全自研,并全面掌握探测器芯片与PET专用晶体技术,全球领先;RT领域,从放疗核心部件(如加速管、多叶光栅、全固态高压调制器等),到放疗软件系统(TPS放射治疗计划系统、PWS放射治疗轮廓勾画系统、OIS放疗信息化系统、QA放射治疗质控系统),已形成贯穿“核心部件到软硬一体”全链条自主可控创新解决方案;DXR领域,公司基于全链条自主研发的高压发生器等核心部件,结合行业领先的图像重建算法,构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XR技术体系;IXR领域,依托自主研发的高压发生器、多自由度机架、高精度复杂机电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深度融合图像重建算法,打造系统化DSA解决方案,大幅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也构建起具有强抗风险能力的韧性供应链。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增加公司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21.64/144.88/176.12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18.1%、19.1%、21.6%,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8.02/24.08/32.59亿元,增速分别为42.8%、33.6%、35.3%,2025-2027年EPS预计分别为2.19/2.92/3.95元,对应2025-2027年的PE分别为61x/45x/34x,鉴于公司为国产医疗影像设备领军企业,产品竞争力强,研发壁垒高,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集中采购政策风险;经销模式下的业务合作风险;国际化经营及业务拓展风险;贸易摩擦及地缘政治风险。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张强董事长,法定代... 265.21 -- 点击浏览
张强,1969年出生,中国国籍,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1985年至1989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至1992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96年至2000年,就读于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Unisys Corporation(美国优利系统公司)上海办事处、Siemens Medical Solution USA,Inc.(美国西门子医疗系统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11年至2020年,历任联影有限总经理、董事;2020年至2022年,任联影医疗董事长、总经理、首席执行官,2022年至今,任联影医疗董事长、联席首席执行官。
JUN BAO总裁,非独立董... 225.51 -- 点击浏览
JUN BAO,1965年出生,美国国籍。1982年至1986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86年至1989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90年至1993年,就读于Vanderbilt University(范德堡大学)Electrical Computer Engineering(电气及计算机工程)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Inc.(美国西门子医疗系统公司);2013年至2020年,历任联影有限MI事业部CEO、诊断治疗事业群联席CEO及CT&MI事业部CEO;2020年至2022年,任联影医疗高级副总裁;2022年至今,任联影医疗董事及总裁。
GUOSHENG TAN总经理,非独立... 218.75 -- 点击浏览
GUOSHENG TAN,1963年出生,美国国籍。1981年至1986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0年至1992年,就读于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电气工程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86年至1992年,就读于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佐治亚理工学院)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威斯康辛医学院)、General Electric Company(通用电气公司);2013年至2020年,历任联影有限医疗软件事业部CEO、诊断治疗事业群联席CEO、MR事业部CEO;2020年至2022年,任联影医疗董事、总裁,2022年至今,任联影医疗董事、总经理及联席首席执行官。
吕云磊副总裁 175.34 -- 点击浏览
吕云磊,1978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96年至2000年,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厦门瑞丰密封件有限公司、中日电热(厦门)有限公司、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原名称“西门子迈迪特(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卡尔蔡司光学科技(广州)有限公司;2019年至2020年,任联影有限供应链管理副总裁;2020年至今,任联影医疗副总裁。
汪淑梅副总裁 143.79 -- 点击浏览
汪淑梅,1977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95年至1997年,就读于南昌航空大学工商会计专业;2016年至2019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曾先后任职于南通金轮针布有限公司、广州天羽鞋业有限公司、宁波颖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东莞光平电子厂、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原名称“西门子迈迪特(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2011年至2020年,历任联影有限质量管理部总监、质量管理部副总裁;2020年至今,任联影医疗副总裁。
HONGDI LI高级副总裁,首... 219.37 -- 点击浏览
HONGDI LI,1967年出生,美国国籍。1985年至1990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电子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0年至1993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电子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93年至1996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物理核电子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香港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MDAnderson Cancer Center(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2013年至今,任美国联影CEO;2020年至今,任联影医疗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
夏风华高级副总裁 165.5 -- 点击浏览
夏风华,1970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88年至1992年,就读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已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红外技术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就读于南京理工大学工业外贸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2年至2003年,就读于City University Cass Business School(英国伦敦卡斯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称“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Marconi Medical Systems,Inc.(马可尼医疗系统公司)、Philips Medical Systems(飞利浦医疗系统公司)、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017年至2020年,历任联影有限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联席总裁;2020年至今,任联影医疗高级副总裁。
俞晔珩高级副总裁 174.18 -- 点击浏览
俞晔珩,1979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98年至2002年,就读于华北电力大学会计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3年至2006年,就读于University Dortmund(多特蒙德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Ingram Micro(英迈国际);2011年至2020年,历任联影有限产品经理、设计创新中心总监、设计创新中心&品牌战略与传播中心总监、副总裁、市场与品牌战略中心&设计创新中心CEO;2020年至今,任联影医疗高级副总裁。
缪宏高级副总裁 165.69 -- 点击浏览
缪宏,197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89年至1993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通信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就读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曾先后任职于西门子(中国)医疗系统部、飞利浦(中国)医疗保健部、法国梅里埃(中国);2016年至2020年,历任联影有限全球业务发展CEO,中国业务副总裁;2020年至2022年,任联影医疗中国业务副总裁;2022年至今,任联影医疗高级副总裁。
沈思宇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沈思宇,198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6年至2012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分子生物与生物化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至2021年,历任上海联和分析员、分析师、投资副经理、高级投资经理、投资三部副总经理;现任上海联和投资三部总经理,2020年至今,任联影医疗董事。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4-12-21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2848.72签署协议
2024-12-21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00000.00签署协议
2025-03-19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9848.72签署协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