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影石创新(688775) - 公司资料

影石创新

(688775)

  

流通市值:50.94亿  总市值:669.67亿
流通股本:3050.16万   总股本:4.01亿

影石创新(688775)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25年05月30日
注册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海旺社区兴业路110...
注册资本(万元) 4010000000000
法人代表 刘靖康
董事会秘书 厉扬
公司简介 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我们创立了Insta360影石,因为我们想要更好地记录和分享生活。我们一直在寻找一款能够让我们与全世界分享精彩瞬间的全景相机——不仅仅是分享画面一角,而是记录那个当下的所有。当我们发现我们难以找到一款这样的相机时,我们决定研发我们自己的全景相机,至今我们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
所属行业 消费电子
所属地域 广东
所属板块 次新股-融资融券-贬值受益-注册制次新股-百元股
办公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海旺社区兴业路1100号金利通金融中心大厦2栋1101,1102,1103
联系电话 0755-23324884,0755-23312934
公司网站 www.insta360.com
电子邮箱 legal@insta360.com
暂无数据

    影石创新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9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3篇,增持评级为4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7-01 信达证券 姜文镪,...增持影石创新(6887...
影石创新(688775) 事件:公司发布联名款新品并公布618销售数据。公司6月30日晚发布最新联名款运动相机AcePro2马克·马奎斯限定版,主要针对摩托骑行群体加大营销力度。此外公司公布618全周期销售表现,取得亮眼表现。 发布马克·马奎斯联名款AcePro2相机,加速骑行群体产品渗透。公司发布与8冠王摩托车手马克·马奎斯联名的运动相机AcePro2,机身镌刻“93”铭文及标志性红色元素,限定礼盒包括收藏级签名照及全套骑行配件。针对摩托骑行者用户额外升级“MM93”数据仪表盘UI、定制关机动画,并突出夜景、防风收音、157°广角镜头等功能。我们认为公司延续深度绑定垂类代言人的营销打法,此次联名款发布能有效实现人群破圈,增强骑行人群中的品牌势能。 618总口径GMV同增160%,维持强劲增长势能。公司618全周期GMV超4亿元,同增160%,其中天猫/京东/抖音分别增长136%/155%/248%,并霸榜运动相机销售榜TOP1。我们认为在公司新一轮推新周期中,创意产品+高效营销均有助于维持公司增长势能,预计以ONEX5为代表的新机型仍将保持优异销售表现。 智能影像稀缺标的,持续享受渗透率提升红利。公司作为智能影像稀缺标的,兼具“科技+消费”属性,以核心技术带动产品创新,技术研发和品牌营销壁垒显著。市场渗透率提升红利持续兑现中,公司作为产品力领先的行业龙头保持较强增长势能,建议持续关注推新节奏及销售表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16.9/24.3亿元,对应PE为60.7X/41.2X/28.6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不及预期、技术路径变化。
2025-06-27 中国银河 何伟,刘...增持影石创新(6887...
影石创新(688775) 摘要: 全景相机市场品牌即品类:影石创新成立于2015年,是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智能影像设备龙头,“Insta360影石”品牌产品畅销全球,特别是全景相机品牌即品类。2024年,公司营收55.7亿元,22-24CAGR65.3%。2024年公司营收接近GoPro(2024年8.0亿美元,折合57.6亿元),2025Q1超过GoPro。除全景相机外,期待公司未来在Vlogger用户市场,中低端运动相机市场、无人机市场提升竞争力。公司优秀的表现,上市即大幅上涨,当前高估值已经充分考虑了公司的发展潜力,给予了溢价。 新消费应用场景的智能影像设备需求多元:1)户外运动(骑行、滑雪、潜水、冲浪等)、Vlogger(生活记录、旅拍、创作者等)对智能影像设备需求快速增长。全景相机/运动相机弥补手机、相机不足,具有防抖性好,视角宽阔,抗震、防水、防尘、耐热、耐摔等性能。2)GoPro创始人是冲浪爱好者,从需求出发,2004年推出运动相机新品,一度是市场垄断者。但GoPro缺乏技术优势,全景相机产品力弱,运动相机缺乏产业链优势。3)全景相机在运动场景有独特优势,运动爱好者需要专注于运动本身,无法分心取景拍摄。全景相机“先拍摄后取景”功能解决这一痛点。4)Vlogger用户需求与户外运动不同。大疆的Pocket系列相机是市场爆款,具有灵敏的云台功能。大疆是公司的重要竞争对手,除Pocket外,大疆在无人机航拍方面具有优势。无人机一般自带摄像头,无人机品牌龙头亦是无人机航拍市场龙头。大疆的DJINeo、DJIFlip系列无人机创新的针对Vlogger用户无人机跟拍需求,产品市场具有创新性。5)智能影像设备还包括可穿戴摄影设备(AI眼镜)、智能摄像头、无人机航拍、宠物移动监测摄像头、视频会议等。2B领域,智能影像模组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如智能汽车、无人机、扫地机、无边框割草机器人、智能大屏、具身智能机器人等。 影石是消费级全景相机垄断者:1)Frost&Sullivan数据,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50.3亿元/196万台,2017~2023CAGR12.3%/14.2%;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78.5亿元/316万台,2023~2027CAGR11.8%/12.7%。2)全景相机技术壁垒高,市场集中度高。2023年“Insta360影石”全景相机全球市场占有率67.2%,排名第一。ONEX系列全景相机是影石主销产品,2024年销量110.4万台,收入占总收入52.3%,销售均价2642元/台。从产品力看,ONEX系列相比GoPro具有质价比,爆款ONEX4无需额外搭配稳定设备即可拍摄平稳的5.7K全景视频,亦可拍摄“子弹时间”、“隐形自拍杆”、“小行星视角”等特殊效果画面。3)网络视听、VR行业发展产生专业全景相机需求,但目前高质量的VR视频采用多镜头Rig+后期拼接的多机组合方案,专业全景相机技术还有待提升。2023年全球专业级全景相机市场仅3.6亿元(Frost&Sullivan),市场规模尚小。 运动相机高端龙头,份额有待提升:1)Frost&Sullivan数据,2023年全球运动相机市场规模314亿元/4461万台,2017~2023CAGR14.5%/21.2%,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514亿元/6907万台,2023~2027CAGR13.0%/11.5%。2)运动相机和消费级全景相机都应用于户外运动视频记录,但要求更低。该市场集中度很低,产品定价区间波动大。公司2023年全球运动相机排名第二 定位高端。2024年公司运动相机销量不超过110万台(按系列累加),全市场销量占比不高,估计不足3%。如需整合这一分散的市场,提升产业链效率,进入价格段更低的市场是必要的,除非放弃中低端市场。3)GO系列穿戴式运动相机、Ace系列运动相机是主销产品,2024年销量42.4、26.6万台,收入分别占总收入16.2%、10.4%,销售均价2124、2169元/台。GO3穿戴式运动相机作为拇指相机突破性地支持4K超清分辨率,支持自然广角FOV,可减少画面边缘畸变,视频观感更真实自然。 公司业务拆分:1)分区域看,中国、美国、欧洲、日韩是四大市场,2024年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23.6%、23.4%、23.4%、7.8%。全球线上、线下渠道覆盖广泛,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中线上、线下占48%、52%。2)产品以消费级为主,2024年消费级、专业级、配件分别占总收入85.9%、0.4%、12.9%。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销量223万台,均价2148元/台。3)从产品系列看,ONEX系列、GO系列、Ace系列是公司畅销产品,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2.3%、16.2%、10.4%。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1.8/16.2/22.8亿元,2024-2027CAGR31.9%;EPS分别为2.94/4.03/5.69元。截至2025年6月20日,AH上市的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为26倍;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59倍,明显高于可比公司。公司过去归母净利润高增长,21-24CAGR55.3%,目前估值接近过去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线性外推1倍PEG。考虑到公司的细分赛道具有稀缺性,IPO刚上市流动性不足也会带来溢价,首次覆盖,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风险;涉美337调查及相关诉讼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2025-06-27 开源证券 吕明,骆...买入影石创新(6887...
影石创新(688775) 全景智能影像设备龙头,产品持续迭代升级未来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为全球智能影像设备龙头,2015年成立于深圳,通过自研全景技术、防抖技术、AI影像处理技术,主要发力于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领域。2018-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CAGR约66.9%、归母净利润CAGR约94.7%,在Insta360ONEX/GO/Ace等系列产品持续迭代更新下,公司规模得以快速扩张。我们认为在小型智能化影像设备应用场景不断延伸趋势下,公司凭借深厚研发技术功底及龙头品牌优势,有望承接行业东风、稳固市场领先地位获得快速发展。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2.01/16.62/23.04亿元,对应EPS为3.00/4.14/5.7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6.4/40.8/29.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智能化影像市场需求旺盛,公司以产品创新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全景相机及运动相机同属于智能化影像市场,分市场看(1)全景相机: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为50.3亿元,2017-2023市场规模CAGR为12.3%,随着全景相机在户外运动、远程医疗、智慧城市等专业领域中不断渗透,未来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2)运动相机:广大全球户外运动爱好者为运动相机市场的坚实基本盘,行业驱动力主要为全球户外运动及社交网络视频普及,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为314.4亿元,2017-2023市场规模CAGR为14.5%。影石创新产品以“全景+运动”融合形成差异化定位,开创“全景运动相机”新品类,并以“先拍摄后取景”的颠覆性体验,解决了传统全景运动相机构图难、后期门槛高的痛点,截至目前公司已连续7年登顶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运动相机市场保持市场率前三地位。同时公司以智能化算法构建技术护城河,形成全景相机与运动相机产品在极限运动、VR会议、亲子互动等多场景持续渗透。 高研发投入构筑专利壁垒,线下+线上营销增强品牌声量 (1)研发端:截至2024年12月,公司研发团队规模达1,367人(占比57.68%),同时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年均研发费用率保持12%+。截至2024年12月,公司已获境内外授权专利900项,覆盖全景图像拼接、AI影像处理、防抖算法等核心技术领域,构筑充足专利壁垒。(2)营销端:公司以开设产品试用区方式,通过线下体验强化用户对全景拍摄技术和公司品牌的认知教育,同时配合线上PGC-UGU内容产出两步走策略,已打造出持续上涨的品牌声量。 风险提示:产品更新迭代不及预期;外贸政策收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
2025-06-23 信达证券 姜文镪,...增持影石创新(6887...
影石创新(688775) 本期内容提要: 全球智能影像龙头,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公司是全球智能影像设备龙头,2015年成立于深圳,在技术背景创始人刘靖康带领下不断创新影像技术,已形成显著品牌和技术优势,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公司先后开发Insta360ONE X/GO/Ace Pro等消费级产品系列,实现业务快速增长。19-24年,公司营业收入CAGR5约56.8%、归母净利润CAGR5约77.6%。 持续渗透目标群体,国产厂商后来居上。1)市场规模:科技赋能智能影像,下游场景不断延伸。智能影像设备融合了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实现更强大的功能,我们预计全球潜在用户约9亿人,测算23年渗透率约10%,尚有巨大扩容空间。2)竞争格局:国产厂商技术突围,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影石、大疆等本土厂商后来居上:①全景相机,23年公司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占率约67.2%位居第一,远超日本理光(12.4%)、GoPro(9.2%);②运动相机,相对分散,23年全球前三为GoPro、影石创新、大疆。 产品技术领先为基,精准圈层营销为翼。我们认为公司对产品&技术创新的坚持是其成功核心,精准的圈层营销是打“Insta360影石”用户口碑的关键,全渠道+全球化布局则是快速放量的基础。1)研发:公司保持“创新基因”,掌握全景图像采集拼接、防抖、AI影像处理等核心技术,20-24年研发费用率均值约12.4%,24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57.7%。2)品牌:公司“Insta360影石”品牌市场口碑良好屡获殊荣,22年提出“Think Bold”口号并开展内涵相契的营销活动,例如公司邀请垂直KOL作为“影石品牌大使”打入科技/摄影/运动等细分群体市场,并推出丰富的配件产品。19-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均值约14.4%,持续投入品牌宣传带动品牌势能提升&业务规模增长正循环。3)渠道:公司销售体系完善,拥有官方商城/第三方电商平台/电商平台入仓/线下经销/大型商城/线下直销六大细分渠道。24年线上收入占比48%,海外收入占比76.4%,覆盖全球主要市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16.9/24.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3%/47.1%/44.0%。公司作为智能影像设备行业稀缺标的,兼具“科技+消费”属性,以核心技术带动产品创新,技术研发和品牌营销壁垒显著,充分享受市场扩容红利,新系列推出亦有望带来进一步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产品及技术研发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技术人才流失风险、境外经营风险、短期内股价波动风险。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刘靖康董事长,法定代... 376.3 -- 点击浏览
刘靖康,男,1991年7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南京大学软件工程学士,住址为广东省深圳市***。2015年7月创立公司,历任执行董事兼经理、董事长并担任法定代表人至今;2016年获得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亚军;登上2017福布斯亚洲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2019年,作为当代创业青年的优秀代表被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予第十届“中国青年创业奖”,并获得“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称号;2020年,获得“深圳市高层次人才”称号;2021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2年,作为发明人所发明的专利获得广东专利优秀奖;2024年,入选“2024福布斯中国·出海领军人物TOP30”榜单。
刘亮总经理,董事 437.64 -- 点击浏览
刘亮,男,1989年3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南京农业大学金融专业学士。2011年联合创立“开吃吧”,2014年担任“点我吧”合伙人、副总裁,并联合创建即时物流行业的独角兽企业“点我达”,先后获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菜鸟物流等企业超过5亿美金投资;2016年至2020年1月,历任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2018年10月,担任公司董事;2020年1月至今,担任公司总经理。
童晨董事 -- -- 点击浏览
童晨,男,1985年12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同济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学士,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媒体信息专业硕士。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在IDG资本投资顾问(北京)有限公司任分析师;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在爱奇创投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任副总裁;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和谐爱奇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任副总裁;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在和谐卓然(珠海)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任董事总经理;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在和谐卓睿(珠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合伙人;2020年7月至2020年10月,在和谐卓然(珠海)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任合伙人;2020年11月至今,在和谐爱奇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任合伙人。
陈永强董事 178.2 -- 点击浏览
陈永强,男,1991年8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学就读于齐齐哈尔铁路学院交通运输系。2015年7月开始,担任公司首席行政官至今;2016年获得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亚军;2017年登上2017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2018年10月开始,担任公司董事;2021年获得首届“深圳青年五四奖章”。
贾顺董事 235.37 -- 点击浏览
贾顺,男,1992年9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南京大学软件工程学士。2015年7月开始,担任公司软件研发总监;2020年3月至今,兼任公司行业应用中心总监;2018年10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
YEH KUANTAI董事 -- -- 点击浏览
YEH KUANTAI,男,1967年8月出生,美国国籍,中国台湾永久居留权,康奈尔大学电机学专业学士及硕士。1990年8月至1997年5月,在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担任芯片研发经理和晶圆厂经理;1998年7月至1999年4月,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世界市场公司担任经理;1999年5月至2000年4月,在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公司担任副总裁;2000年4月至2004年7月在瑞士信贷担任副总裁;2004年8月至2008年8月,在英特尔担任董事总经理;2008年9月至2014年3月,在高原资本担任董事总经理;2014年5月至今,担任启明创投合伙人;2018年9月至今,兼任公司董事。
厉扬董事会秘书 113.48 -- 点击浏览
厉扬,女,1989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中山大学法学学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知识产权与技术法硕士。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任广东敬海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任招商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法务负责人,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任丝路亿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法务负责人;2018年3月至今,担任公司法务总监;2020年1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
李丰(Feng Li)独立董事 9 -- 点击浏览
李丰,男,1973年9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北京大学应用化学学士、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理学硕士。2008年5月至2015年6月,担任IDGCapital VC合伙人;2015年7月至今,担任上海自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20年1月至今,兼任公司独立董事。
李丰独立董事 9 -- 点击浏览
李丰,男,1973年9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北京大学应用化学学士、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理学硕士。2008年5月至2015年6月,担任IDGCapital VC合伙人;2015年7月至今,担任上海自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20年1月至今,兼任公司独立董事。
李丰(LI Feng)独立董事 9 -- 点击浏览
李丰,男,1973年9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北京大学应用化学学士、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理学硕士。2008年5月至2015年6月,担任IDGCapital VC合伙人;2015年7月至今,担任上海自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20年1月至今,兼任公司独立董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