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218.33亿 | 总市值:225.87亿 | ||
流通股本:23.76亿 | 总股本:24.58亿 |
深天马A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1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上期评级 | |||||
2021-08-26 | 太平洋 | 王凌涛,沈钱 | 买入 | 买入 | 深天马A:突破上半年行业重压,扎实成长落地有声 | 查看详情 |
事件:深天马 A 于 8月 25日晚间发布 2021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59.94亿,同比增长 13.78%;实现营业利润 12.75亿元,同比增长 52.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96亿,同比增长 60.64%。 在近年来最差安卓系手机出货的上半年里,交出不同于他者的优异成长答卷。与过去六七年相比,今年上半年安卓系手机在出货款型数,以及出货量等方面都创下历史新低,而且下降幅度较大。这一方面源于华为被实体名单无芯片供给,另一方面 MOV 等公司也受到上游缺芯缺料,下游疫情阻碍消费等影响。这次中报季有相当多的手机供应链企业出现利润大幅下滑。天马能在这个背景环境下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双重增长,着实难能可贵。 天马深耕中小尺寸显示领域三十八年,一直聚焦移动智能终端显示和专业显示市场,因此其产品大部分都是客户定制化的非标产品,这与京东方、TCL 在大尺寸面板方向的生产、运营、以及大宗类的定价模式完全不同,更加偏向消费电子的供应链属性。逆势成长是公司过去多年积累的综合结果,体现了行业头部企业在行业低谷期的订单汇聚优势,同时也体现了天马在非移动端,诸如车载、医疗、工控等领域多渠道推进的全面布局成效。 快速且顺利地完成华为无芯时代的订单转移,是公司龙头标签最好的印证。从客户渠道维度来看,今年上半年很多供应链公司无法快速有效消化华为被实体名单扼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这一点在天马的半年报的数据上基本感受不到。 天马在一季度投资者交流会中曾经指出会较好地完成向其他安卓系客户的切换,但如此快速且有效完成,并且对二季度业绩基本没有造成影响,整个团队从研发到与客户对接、切换的完成度如此之高,令人惊讶。因为华为过去一直都是天马手机端最大的下游客户之一,这种比例份额的订单的快速切换并不容易。据我们从行业调研了解的情况: 上半年屏幕驱动芯片缺芯的状况非常严重,但天马至始至终一直都能够保障自身的芯片供给,并且下游 LTPS 屏幕的销售也是一直供不应求。盛世难辨鄙陋,乱世方现短长,在行业整体需求大幅下滑和上游驱动芯片严重缺货的双重畸形挤压下,能够顺利实现订单转移并保持下游销售的景气荣景,是下游所有客户对天马企业信任度的最佳体现,也是天马龙头标签的最好印证。 各种产品领域的技术创新不断推进并巩固天马的行业领先优势。报告期内,折叠机应用上,天马发布了集成业界最先进 CFOT 技术的低功耗折叠屏,可实现极致弯曲半径;笔记本领域,天马推出了频率高达360HZ、响应时间达 3ms 的 15.6英寸高清 LTPS 显示屏;智能终端领域,天马推出了刷新频率在 180HZ, 显示屏和分辨率高达 1080*2400的6.67英寸手机用屏幕。各个应用维度的新产品技术指标都在中小尺寸面板领域保持领先,是天马今年上半年智能终端销售额持续成长,笔记本相关销售额实现数倍成长的坚实依托。天马自两年前开始将 LTPS屏幕投入笔记本市场与车载类应用,当下已经取得非常有效的进展,上半年整体销售额占比已经突破 10%,是多元化应用推广的极佳写照。 车载业务继续保持全球领先,份额不断扩大。车载一直都是天马值得骄傲的细分领域,过去几年保持行业领先。下游覆盖上,公司全球国际客户(Top24Tier1)覆盖率达 92%,中国自主品牌(Top10)覆盖率 100%,依据 Omdia 的数据,2020年,连续两个季度天马实现车载TFT 出货量全球第一,前三季度累计总量全球第一,市占 16.8%,环比增长 47.8%,同比增长 4.9%。未来天马将继续深化与下游重磅客户的合作,力争在行业日系、台系厂商逐渐出清的背景下,以高技术、高稳定性且快速响应、规模争先的解决方案优势,不断扩大在传统汽车电子与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的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在6月下旬的董事会变更中, 80后副总彭旭辉被提名为公司的新董事长,公司管理层的年轻化无疑为接下来天马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我们看好天马在移动终端、车载、工控、医疗等显示领域的持续领先与成长动能,预计公司2021-2023年分别实现净利润 19.54亿、24.51亿、28.86亿元,当下市值对应 2021-2023年估值分别为 18.59、14.82、12.5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5G 智能手机成本下行进度不及预期; (2)下游终端品牌客户因不可抗行业因素减单; (3)大尺寸面板价格出现不理性异状波动,继而影响中小尺寸面板市场预期; (4)全球疫情反复导致智能手机、汽车等需求再度疲软。 | ||||||
2021-04-08 | 国元证券 | 贺茂飞 | 增持 | 增持 | 深天马A:淡季不淡,中小尺寸面板龙头业绩高增长 | 查看详情 |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告称,公司一季度将实现归母净利润50,000万元-5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93%-82.52%,预计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2034元/股-0.2238元/股。 点评:公司一季度业绩超预期,业务改善全年高增长公司一季度业绩大幅提高,全年营收有望高增长。一季度作为行业传统淡季,2021年Q1受益于多项业务板块经营改善,公司业绩同比、环比均有大幅提高。在LTPS业务板块,随着疫情缓解、5G手机换机潮的加速,公司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实现主流品牌客户的顺利覆盖。此外公司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在高分辨率、超高刷新率以及快速响应速率等方面具备优势,加大了在高端平板、笔记本电脑等应用领域的出货量。公司LTPS智能手机产品出货量已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一,2021将在此基础上叠加中尺寸业务,不断精进,实现快速突破,业绩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 OLED新增产能投放,盈利能力逐渐显现在OLED业务板块,公司拥有深厚的技术以及人才积累。2020年公司AMOLED柔性手机业务获得多款大客户项目机会,实现行业主流品牌客户批量交付,包括小米、OPPO、联想、传音以及荣耀等,公司全年AMOLED产品出货量同比翻番。而随着公司目前更多项目的导入,2021年新产能释放下出货量将进一步增长。我们认为AMOLED业务相较LCD与下游客户关系更为紧密,产品定制化属性更强,公司作为中小尺寸显示龙头厂商,拥有优秀的客户资源,护城河高,随着新产能的投放盈利能力将逐渐显现。 车载业务客户进展顺利,新趋势下公司有望优先受益车载业务板块,公司一直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开展复杂模组业务,提升产品附加值并积极推广车载In-ce和LTPS技术应用。2020年公司车载TFT出货量跃居全球第一,实现销售收入逆势增长,行业头部竞争优势明显。未来车载显示将会迎来产品结构、产品技术多元性以及产品复杂性等多方面的趋势变化,公司提前布局卡位,在此领域客户结构完善,国内客户占比达四成,国外客户六成,我们认为随着行业整体趋势向上公司将发挥龙头优势优先受益。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营收365.31、456.53、570.53亿元,归母净利润17.02、19.89、24.58亿元,对应PE分别为21、18、14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发展不及预期;2)技术研发不及预期;3)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 ||||||
2021-04-06 | 华西证券 | 孙远峰,王臣复 | 买入 | 买入 | 深天马A: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一季度业绩同比高增 | 查看详情 |
公司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00万元-5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93%-82.52%,预计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2034元/股-0.2238元/股。 分析判断::行业高景气度持续,一季度业绩同比高增根据公司公告显示,预计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00万元-5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93%-82.52%。一季度属于传统的行业淡季,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不但实现了同比较大幅度的增长,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甚至超过了2020年第三季度,我们判断主要有几个原因:(1)手机行业高景气度下,带动了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根据DigitimesResearch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4亿部,与2019年相比下降8.8%,整体来看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处于近几年最低点,展望2021年,一方面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伴随着疫苗接种的推广,全球经济有望复苏,另一方面得益于5G手机的推动,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同比实现快速增长。根据DIGITIMESResearch的最新报告,到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可能同比增长近50%,达到3.4亿部。DigitimesResearch还将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年增长率上调至10-13%,总量超过14亿部。 2020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公司整体营收同比略有下滑,2021年一季度伴随着行业持续向上的高景气度,预计公司营收也将实现同比正增长,成为推动公司一季度业绩同比大幅度增长的一个动力。(2)内在竞争力导致份额持续向公司集中并带来业绩的增长。公司作为中小显示龙头,在技术上持续进行领先布局,2020年公司持续整合研发资源,优化技术创新体系,全新发布MicroLED、折叠OLED、屏下摄像头、屏内指纹识别、Acrus等五大技术。公司AMOLED产品技术和工艺水平快速提升,实现主流品牌客户项目垂直起量,智能穿戴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公司LTPS全面屏技术持续行业领先,手机主流产品开发从单孔全面屏到双盲孔全面屏,高刷新频率从90Hz到120Hz和144Hz,高附加值项目全面铺开,覆盖行业主流品牌客户。多方面多维度的布局为公司树立了巨大的竞争优势,公司第三代全面屏量产持续领先,迭代产品孔类、高频、窄边框稳定量产,LTPS智能机手机出货量连续几年保持全球第一,公司2020年公司车载TFT出货量跃居全球第一。(3)管理提升,提质增效成果显著持续发挥作用。公司进一步梳理关键业务流程和决策机制,支持供需匹配的快速决策,提升运营效率及信息化程度。通过资源的全景图管理和材料降本专项管理,顺利保证新项目快速进入量产,推动原材料成本快速下降;通过与核心供应商联合开发,实现材料多元化,多个材料打破垄断并实现国产化零的突破;逐步完善分层分类的人才激励体系,健全多层次、多类别的激励方案,让激励理念深入人心;通过“成本改善金点子”征集活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降本增效。 AADMOLED产能进入释放新周期,业绩增长步入新平台产业布局方面,公司拥有或正在建设从第2代至第6代TFT-LCD(含a-Si、LTPS)产线、第5.5代AMOLED产线、第6代LTPSAMOLED产线以及TN、STN产线。2020年,公司武汉天马第6代AMOLED产能已规模释放,并已向手机品牌大客户实现稳定批量交付;创新中心完成首台核心设备搬入,建设顺利;天马显示科技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总投资480亿元,是目前国内体量最大的柔性AMOLED单体工厂,已于2020年5月18日全面开工,预计2021年上半年封顶,下半年开始设备搬入,目前进展非常顺利,该项目建成后,将助力公司柔性AMOLED产能规模跻身全球前三。我们判断,公司目前AMOLED产能已经正式步入释放期,公司作为中小显示行业龙头,下游客户丰富,伴随着新项目的开拓落地,公司营收也将进入新的增长期。 投资建议维持前次预测,我们预测2021-2023年公司营收为390.62亿元、458.70亿元、550.44亿元,预测归母净利润为19.73亿元、27.80亿元、37.79亿元,对应PE为17.72倍、12.57倍、9.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系统性风险;智能手机出货量大幅度低于预期;新技术量产进度慢于预期。 | ||||||
2021-03-15 | 太平洋 | 王凌涛,沈钱 | 买入 | 买入 | 深天马A:消费端成长全面稳健,车载屏加速度后劲十足 | 查看详情 |
事件:深天马A于2021年3月12日晚间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92.33亿,同比下滑3.46%;实现营业利润16.15亿元,同比增长60.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5亿,同比增长77.79%。 上半年疫情影响已安然度过,各项业务成长稳健。公司全年营收基本与去年持平,但与上半年或前三季度相比,利润成长比率明显提升,这有其内在的本质原因。首先,各条产线的稳健运营与持续成长仍是最核心保障,2020年,公司除了AMOLED产线因为产能调配切换(武汉)和新增产能建设(厦门)仍在紧锣密鼓建设之外,其余消费电子、车载、工控、医疗等产线均保持着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其次,笔记本、平板电脑和医疗显示屏等产品受益于疫情需求成长迅速,并且至今仍维持着非常繁盛的市场需求。第三,车载与智能手机虽然上半年受到疫情的轻微影响,但下半年,尤其是三季末后,供应链整体物料供给紧张,对屏幕的价格拉升也非常明确,为盈利的整体增长带来正向促进。第四,公司过去几年,因为金立坏账、财务累积费用计提等历史因素的影响,Q4单季往往出现负增长,这些遗留问题在2019年前后已经得到妥善处理,因而未来公司的财务表现将会更加正面且稳健。 AMOLED出货量逐年翻番,深耕稳打亦能结出丰硕果实。从2019-2021这三年的公司AMOLED屏出货成长与预期来看,公司出货量呈现出逐年翻番的态势,而且其中柔屏占比亦在不断提升。与国内竞争对手直接柔屏一步到位的模式不同,天马选择的是先把硬屏做好,再进阶柔屏的稳扎稳打进阶模式,而且在2019年后开始加速在柔性AMOLED领域扩张产能建设。公司在厦门投入480亿建设的柔性产线,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柔性AMOLED单体工厂,预计将在2021年上半完成建设封顶,下半年开始设备搬入,2022年一季度有望点亮,届时公司将晋升AMOLED柔屏全球前三。这一节奏与这些年智能手机的AMOLED柔屏渗透率节奏相仿,既维持了公司在柔性屏领域的持续领先优势,又避免了早期投入过大所导致的空置损耗,节奏把控和技术跟进都非常精准。 车载业务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市场份额持续上升。车载一直都是天马值得骄傲的细分领域,过去几年一直保持行业领先。在传统车领域,一直都是保时捷、宝马、奔驰等高端车型的主要供应厂商,在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快速成长的当下,天马依托本土供应优势,2020年接下多款客户订单,目前国内已上市的多款主力新能源车型中,天马均是一线屏幕主供方。依据Omdia的数据,2020年,连续两个季度天马实现车载TFT出货量全球第一,前三季度累计总量全球第一,市占16.8%,环比增长47.8%,同比增长4.9%。未来天马将继续深化与下游重磅客户的合作,力争在行业日系、台系厂商逐渐出清的背景下,以高技术、高稳定性且快速响应、规模争先的解决方案优势,进一步扩大自身在车载、尤其是新能源车方向上的领先优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前几篇公司深度与点评报告中,我们已经多次指出5G的快速渗透,以及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性,将延续LTPSLCD在经济类机型中的应用与竞争优势,而2021年至2022年,天马在AMOLED柔屏、以及车载、医疗、工控等领域的增量或优势扩大,则为公司的进阶成长打开了新的通途。考虑到公司产能与技术的领先布局,以及与全球智能终端、汽车等一线品牌厂商的深入合作与渠道优势,公司接下来有望进入一轮全新的增长期,预计公司2020-2022年将分别实现净利润19.54亿、24.51亿和28.86亿元,当下市值对应2020-2022年估值分别为18.00、14.35、12.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5G智能手机成本下行进度不及预期;(2)下游终端品牌客户因不可抗行业因素减单;(3)大尺寸面板价格出现不理性异状波动,继而影响中小尺寸面板市场预期;(4)全球疫情反复导致智能手机、汽车等需求再度疲软。 | ||||||
2021-03-15 | 华金证券 | 胡慧 | 买入 | 买入 | 深天马A:盈利能力持续提升,AMOLED进入产能释放期 | 查看详情 |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92.3亿元,同比减少3.5%,毛利率19.4%,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4.7亿元,同比增长77.8%,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为8.8亿元,同比增长258.9%。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65.5亿元,同比下降4.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1亿元,同比大幅扭亏。2019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全年收入小幅下降,产品结构调整提升毛利率: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冲击智能终端、车载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公司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两手抓”,实现各产线的稳产满产,尽管全年收入小幅下滑3.5%,但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高附加值产品出货比提升,实现了毛利率水平的同比提升。公司LTPS业务保持在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先地位,基本实现了行业主流品牌客户LTPS手机全覆盖,且已连续三年保持LTPS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一,LCD智能手机打孔屏出货量全球第一。同时,车载显示出货市占率逐年提升,2020年连续2个季度登顶全球第一;在高端医疗、航海、HMI等多个细分领域也保持了全球市场份额领先。 经营提效扣非净利大幅改观,研发投入增加保持竞争力:2020年收入端稳定的情况下盈利水平大幅提升,扣非后的归母净利同比增长258.9%,其中Q4大幅扭亏盈利4.1亿元,主要得益于公司在降本增效上的努力,通过极致成本管理,提质增效成果显著。期间费用方面,销售费用中的运输费用调整至营业成本因此同比减少32.8%,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5和0.2个百分点为1.1%和3.4%。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0.5个百分点,绝对金额同比增长9.0%,公司在技术提升方面的投入不断加码,前瞻性技术和产品技术均取得新进展,2020年全新发布了Micro LED、折叠OLED、屏下摄像头、屏内指纹识别、Acrus等五大技术,LTPS高附加值项目全面铺开,中尺寸产品从FHD 60Hz到超高频360Hz/WQHD 120Hz升级迭代。 AMOLED进入产能释放期,业绩增长贡献动力:公司AMOLED产品出货呈逐年翻倍态势,目前武汉天马G6产线整体柔性产能已经释放并向手机品牌客户实现稳定批量交付,未来将有更多柔性产品导入,2021年预计出货量2,000万片,上海天马有机发光2021年有望出货可穿戴产品2,000万片,全年出货显著放量,厦门天马G6产线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搬入设备,2022年春节前有望点亮,AMOLED将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另一方面,2021年智能手机市场逐步复苏,高通及联发科预测全年5G手机出货量将达到5亿台,目前公司LTPS产线满产满销,车载业务伴随汽车“新四化”需求空间扩容,我们乐观看待公司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1年至20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1、0.94和1.12元,维持买入-B建议。 风险提示:智能手机等产品市场出货量不及预期;产能建设及良率爬坡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导致供需关系失衡,影响产品价格;新冠疫情反复增加供需不确定性。 | ||||||
2021-03-15 | 开源证券 | 刘翔,傅盛盛 | 买入 | 买入 | 深天马A:业绩符合预期,柔性AMOLED开启发展新篇章 | 查看详情 |
产品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近日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292.33亿元,同比下滑3.5%,实现归母净利润14.75亿元,同比增长77.8%,业绩符合预期。我们看好公司产品结构改善对盈利能力的提升作用,维持之前盈利预测(新增2023年),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6.22/19.25/23.94亿元,EPS为0.66/0.78/0.9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1.4、18.0、14.5倍,维持“买入”评级。 产品结构改善提升盈利能力。 公司在收入小幅下滑情况下实现利润逆势增长主要在于盈利能力的提升,2020年毛利率19.43%,同比2019年增长了2.58pcts。a-si受益疫情,医疗显示业务同比大幅提升,车载显示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全年实现逆势增长;LTPS盲孔产品占比进一步提升,高附加值项目全面铺开,产品结构的改善使子公司厦门天马微电子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营业利润率从2019年的6.6%提升为2020年的11.3%,净利润则从10.47亿元增长到了17.12亿元;AMOLED柔性手机业务获得多款大客户项目机会,实现行业主流品牌客户批量交付,穿戴业务实现重大突破,出货量大幅增长,公司全年AMOLED产品出货量同比翻番。 在建工程创历史新高,性柔性AMOLED开启发展新篇章。 面板行业是重资产行业,固定资产是公司成长的基础。2020年公司在建工程达到了275.7亿元,创历史新高,在建工程主要是武汉天马G6产线。目前,武汉天马G6(TM17)产能已规模释放,并已向手机品牌大客户实现稳定批量交付,更多品牌客户柔性产品项目相继导入中,2021年公司柔性产能预计会大量释放。随着量产的推进,公司在建工程也将陆续转固,并将构成公司未来几年成长的基石。 风险提示:手机面板价格下跌风险、中美贸易冲突加大、疫情再次爆发风险。 | ||||||
2021-03-14 | 华西证券 | 孙远峰,王臣复 | 买入 | 买入 | 深天马A:业绩符合预期,AMOLED产能进入释放期 | 查看详情 |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0年度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33亿元,同比下降3.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5亿元,同比增长77.79%。 分析判断:业绩增长符合预期,下游需求持续旺盛2020年上半年,受突发新冠疫情影响,全球显示产业链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以全球领先为目标,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营管理,在不确定性中把握住了机会,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了盈利大幅增长,各项业务均取得重要进展。根据公司公布的年报显示,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33亿元,同比下降3.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5亿元,同比增长77.79%。2020年,公司第三代全面屏量产持续领先:迭代产品孔类、高频、窄边框稳定量产,LTPS智能机手机出货量持续三年保持全球第一,LTPS盲孔产品占比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同比大幅提升;中尺寸业务聚焦高阶笔电和平板,产品技术能力不断精进,实现快速突破。在车载显示领域,公司不断加大对车载显示市场的投入力度,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展复杂模组业务,提升产品附加值,并积极推广车载In-cell和LTPS技术应用,在今年汽车行业大洗牌的背景下,公司车载TFT出货量跃居全球第一,行业头部竞争优势明显。根据DigitimesResearch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4亿部,与2019年相比下降8.8%,整体来看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处于近几年最低点,展望2021年,一方面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伴随着疫苗接种的推广,全球经济有望复苏,另一方面得益于5G手机的推动,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同比实现快速增长。根据DIGITIMESResearch的最新报告,到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可能同比增长近50%,达到3.4亿部。DigitimesResearch还将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年增长率上调至10-13%,总量超过14亿部。我们判断在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的背景下,公司业绩增长有望持续。 AADMOLED产能进入释放新周期,业绩增长可期产业布局方面,公司拥有或正在建设从第2代至第6代TFT-LCD(含a-Si、LTPS)产线、第5.5代AMOLED产线、第6代LTPSAMOLED产线以及TN、STN产线。报告期内,武汉天马第6代AMOLED产能已规模释放,并已向手机品牌大客户实现稳定批量交付;创新中心完成首台核心设备搬入,建设顺利;天马显示科技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总投资480亿元,是目前国内体量最大的柔性AMOLED单体工厂,已于2020年5月18日全面开工,预计2021年上半年封顶,下半年开始设备搬入,目前进展非常顺利,该项目建成后,将助力公司柔性AMOLED产能规模跻身全球前三。我们判断,公司目前AMOLED产能已经正式步入释放期,公司作为中小显示行业龙头,下游客户丰富,伴随着新项目的开拓落地,公司营收也将进入新的增长期。 投资建议维持前次预测,我们预测2021-2022年公司营收为390.62亿元、458.70亿元,预测归母净利润为19.73亿元、27.80亿元,对应PE为17.83倍、12.6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全球扩散导致宏观经济下行,系统性风险;智能手机出货量大幅度低于预期;屏幕指纹等新技术量产进度慢于预期。 | ||||||
2021-01-27 | 开源证券 | 刘翔,傅盛盛 | 买入 | 买入 | 深天马A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产品结构优化,柔性AMOLED产能大规模释放在即 | 查看详情 |
产品结构优化,柔性AMOLED产能大规模释放在即,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近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产品结构持续改善,LTPS对中尺寸平板和笔电、车载产品的渗透力度不断加大;2021年AMOLE的出货目标较2020年大幅增长。我们看好公司产品结构改善对盈利能力的提升作用,我们维持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4.94/16.22/19.25亿元,EPS为0.61/0.66/0.78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7.0、24.9、21.0倍,维持“买入”评级。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盈利水平稳步提升。 移动智能终端产品方面,打孔屏等高附加产品出货持续增加,Omdia数据显示截止2020Q3,公司LCD打孔出货量全球第一,市占42.29%。公司将持续加大LTPS对中尺寸平板和笔电、车载产品的渗透力度,目前已向行业主流品牌客户量产出货中尺寸平板和笔电,2021年公司在这块领域目标较2020年将明显增长。在专显领域,公司车载产品稳定向上,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车载显示累计出货量登顶全球第一,市占15.82%(Omdia),第三季度单季市占16.8%,环比增长47.8%,同比增长4.9%。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的提升优化了公司的产品结构,并带动了公司盈利水平的上升。 柔性AMOLED产能大规模释放在即。 公司现有3条AMOLED产线,天马有机发光(TM15)、武汉天马G6(TM17)、厦门天马G6(TM18)。TM18已于2020年5月18日全面开工,预计2021年上半年封顶,下半年开始设备搬入,目前整体进展顺利。TM15已量产,主要生产应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差异化产品等新兴领域产品为主,2021年公司预计AMOLED穿戴类产品目标出货2000万片;TM17柔性产能已陆续释放,并已向手机品牌大客户实现稳定批量交付,更多品牌客户柔性产品项目相继导入中,预计2021年公司柔性产能会大量释放,公司由此将正式步入新一轮AMOLED驱动的发展期。 风险提示:手机面板价格下跌风险、中美贸易冲突加大、疫情再次爆发风险。 | ||||||
2021-01-26 | 华金证券 | 胡慧 | 买入 | 买入 | 深天马A:重申深天马A推荐逻辑:需求持续饱满,车载、AMOLED放量增长 | 查看详情 |
2020年度业绩超预期,调整创新显成效: 中小尺寸面板龙头深天马 A 近日发布 2020年度业绩预告,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4.5~16.5亿元, 同比增长 74.83%~98.95%。第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 2.2~4.2亿元,同比大幅扭亏。 2020年业绩增长动力来自于: 1)技术创新加速产品升级,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提 高高附加值产品出货占比; 2)加强成本改善力度,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水平。 LTPS 智能手机出货量全球第一,多领域市占率保持领先: 2020年,公司基本实 现了行业主流品牌客户 LTPS 手机全覆盖,截止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 LTPS 智 能手机出货量全球第一,市占率 23.38%,而 LCD 打孔屏出货量市占率高达 42.29%。公司厦门 2条 LTPS 产线保持满载,目前订单需求持续强劲,预计 2021上半年出货量仍将保持高位,另一方面受益面板行业景气度回升,产品价格稳定,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显示业务保持较好的业绩预期。同时, 公司还将 依靠在 LTPS 领域积累的经验,加大对中尺寸平板和笔电、车载产品的渗透力度。 在中尺寸平板和笔电领域,公司已向行业主流品牌客户量产出货,并聚焦客户高规 格产品需求持续优化解决方案(如全球领先的 360Hz 高刷新率、 In-cell 等产品), 2021年公司在这块领域目标较 2020年将大幅增长。 另外, 2020年, 公司车载显 示出货量已连续 2个季度全球第一,前三季度累计出货量市占率为 15.82%,同时 在高端医疗、航海、 HMI 等多个细分领域保持了全球市场份额领先。 受益汽车行业回暖,车载显示头部优势明显: 公司 2020年车载业务保持稳定向 上,根据 Omdia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单季度市占率达 16.8%, 环比增长 47.8%, 同比增长 4.9%,充分受益 2020年下半年汽车行业需求回暖。目前公司一季度车载 订单供不应求,二季度需求持续旺盛,随着汽车产业向着“电动化、网联化、智能 化、共享化”方向发展,对于车载屏幕的需求也在提出新的要求, 车载业务成为未 来转型、增长的关键, 公司也为蔚来、小鹏、比亚迪、广汽新能源、荣威等新能源 品牌客户主力量产车型提供显示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全球 Top24的 Tier1供应商 覆盖率达 92%,国内自主品牌 Top 10覆盖率达 100%,充分显示出了头部竞争优 势,未来有望领先受益车载业务的成长空间。 武汉 G6产能规模释放, AMOLED 贡献业绩新动力: 公司 AMOLED 产品出货呈 逐年翻倍态势,目前武汉天马 G6产线整体柔性产能已经释放并向手机品牌客户实 现稳定批量交付,未来将有更多柔性产品导入, 2021年预计柔性出货量 2,000万 片,上海天马有机发光 2021年有望出货可穿戴产品 2,000万片,全年出货显著放 量,为业绩贡献新的增长动力。未来 AMOLED 产能新增主要为厦门天马显示 G6产线,预计 2021下半年实现设备搬入,该产线布局了屏下摄像头、 HTD、 CFOT 等高价值量技术,建成后有望增强在 AMOLED 产能规模及技术实力上的竞争力。 投资建议: 我们重申公司推荐逻辑,短期需求确定性高,上半年业绩增长动力强劲, 预测公司 2020年至 202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67、 0.78和 0.92元,维持买入-B 建议。 | ||||||
2021-01-14 | 华西证券 | 孙远峰,王臣复 | 买入 | 买入 | 深天马A:业绩同比大幅增长,柔性产能开始释放 | 查看详情 |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0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000万元-16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83%-98.95%,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6637元/股-0.7553元/股。 分析判断: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下游需求持续旺盛2020年上半年,受突发新冠疫情影响,全球显示产业链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全球疫情防控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2020年这个艰难的背景下,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000万元-16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83%-98.95%,业绩同比大幅增长,我们认为主要是几个原因:(1)公司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优化组织结构,着力推进智能制造,提升产线的智能化水平,并开展降本提质专项工作,经营管理效果持续显现;(2)公司很好地把握住了在全面屏技术方案设计、量产出货上的优势,坚持产品差异化,并积极在产品方案上提高附加值等做加法,通过垂直起量的柔性交付体系,快速优化与推升产品结构并不断优化成本提升产品价格,单一产品线价格呈上扬状态;(3)下半年终端需求开始逐步回暖,目前智能手机、车载等应用领域需求旺盛;(4)因疫情影响带来的部分应用如医疗类产品需求大幅增长,居家办公和远程教育促使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产品的需求增加,此类需求的增加同时也导致产能紧张,整体价格呈上升趋势。公司是中小尺寸显示龙头,在智能机市场,从2017年第四季度起,公司LTPS智能机面板出货量持续保持全球第一;车载显示领域也是公司重点突破的方向,公司车载产品应用于车载领域已有二十几年的历史,在2020年汽车行业大洗牌的背景下,凭借在车载显示领域的长期耕耘以及与客户持续稳定合作累积的雄厚基础,公司已经成为诸多已上市新能源车公司的主供,也是部分市高端车型主供,根据权威调研机构Omdia最新的车载显示市场季度调研数据显示,天马继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持续保持车载显示出货量全球第一,2020年第三季度单季公司车载TFT出货量市占高达16.8%,2020年前三季度累计出货量全球第一,累计出货量市占高达15.82%。在智能手机领域,2020年由于受到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根据DigitimesResearch最新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4亿部,与2019年相比下降8.8%。展望2021年,疫苗的推出有望降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球经济有望回暖,同时在5G手机的带动下,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实现正增长,从而带动产业链的增长。另外,根据公司接受调研时表示,从公司2020年Q4的排单情况及M+3订单预测看,智能手机、车载等应用领域需求旺盛,公司除AMOLED产线尚在爬坡外,其他产线会持续保持满产的状态。我们预计除AMOLED产线尚在爬坡外,其他产线保持满产的状态有望至少持续到2021年Q2。 积极推动柔性项目,开始步入产能释放新周期公司积极推动柔性项目的发展,公司武汉天马G6AMOLED产线(TM17)分一期和二期项目进行投入,一期于2020年进行刚转柔,二期项目为柔性屏产能。目前武汉柔性产能已经开始释放,并已向手机品牌客户稳定批量交付,更多品牌客户柔性产品项目也在陆续导入中。根据2020年12月28日搜狐网的新闻报道,公司计划在2021年出货4000万片AMOLED面板,其中2000万块是柔性OLED面板,较2020年出货量大幅度增长。此外,天马显示科技G6AMOLED柔性产线(TM18)已于2020年5月18日全面开工,按进度积极推进中,未受疫情影响,预计2022年开始释放产能,项目建成后,将助力公司柔性AMOLED产能规模跻身全球前三。公司柔性产能的释放将有望带动公司业绩进入成长新周期。 投资建议维持前次预测,我们预测2020-2022年公司营收为321.28亿元、390.62亿元、458.70亿元,预测归母净利润为16.58亿元、19.73亿元、27.80亿元,对应PE为24.27倍、20.41倍、14.4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全球扩散导致宏观经济下行,系统性风险;智能手机出货量大幅度低于预期;屏幕指纹等新技术量产进度慢于预期。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上期评级 | |||||
2022-05-20 | 华金证券 | 刘荆 | 不评级 | 不评级 | 油田服务:供需继续紧张,油价维持高位,推荐中海油服 | 查看详情 |
事件: 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网站上发布的 2023~2025年的俄社会经济发展情景的预测报告,根据基本方案, 2022年俄石油和凝析油产量与 2021年相比将下降 9.3%,为 4.753亿吨,而天然气产量将下降 5.6%,为 7209亿立方米。 供需继续紧张,油价将维持高位; 需求方面, 当前俄乌战争、全球高通胀等多重因素影响下, IEA 等机构下调 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但根据 IEA 最新预测, 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约为 99.4百万桶/天, 较 21年增长 1.9%,即增长 1.88百万桶/天; 供给方面,拥有最大闲置产能的 OPEC,坚持温和供给,并且其产量从 21Q1开始一直不达标,甚至缺口逐渐拉大。 22Q1, OPEC+产量约 44百万桶/天,环比 21Q4仅增长 70万桶/天,远低于其增产目标。而 2022年 4月份, OPEC+减产执行率已达 162%,持续创新高; 库存方面, 日前, 美国原油库存约 1154百万桶,跌破 2015年以来最低水平;经合组织原油库存约 4114百万桶,跌破 2014年以来最低水平; 我们测算, 如俄罗斯原油遭严重制裁,全球原油供需将出现 1.8百万桶/天缺口IEA 此前预测,到 4月份,俄罗斯原油供给减少达 3百万桶/天,之后供给减少量将进一步扩大;高盛预测,因制裁影响,可能导致俄罗斯原油供给减少,达 4百万桶/天;我们假定按俄罗斯原油总供给减少约 3百万桶/天,其中根据俄罗斯官方指引, 2022年俄罗斯原油产量降低约 1百万桶/天;因制裁影响,导致俄罗斯原油供给减少为 2百万桶/天。则 22Q2/Q3/Q4全球原油供需将出现1.4/1.8/1.5百万桶/天的缺口;供给紧张, 2022年原油价格或将保持高位震荡。 投资建议: 2022年油价高位震荡,叠加能源政策,推动油服行业高景气。重点推荐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中海油服。 风险提示: 疫情加重,大幅降低全球石油需求; OPEC+原油主要生产国谈判失败,大幅增加产量,供需失衡;美国页岩油大力开采,供给大幅增加,冲击原油市场;碳中和政策,加速新能源发展,原油需求降低。 | ||||||
2022-05-20 | 渤海证券 | 刘瑀 | 不评级 | 不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月报:疫情影响不改长期趋势,把握年内行业配置机会 | 查看详情 |
高端酒批价小幅回升,大众品成本仍存压力2022年4月数据显示,高端白酒批价有所回升,大众品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 其中,飞天茅台53度(500ML)高端白酒一批价格去年春节之前价格最高点达3300元,节后小幅回落之后高位震荡,去年国庆节前价格持续新高达3880元后持续下行,近期受到取消拆箱销售政策影响,原箱一批价进一步走低,春节过后价格继续小幅回落,目前价格小幅反弹达到2970元。啤酒及葡萄酒价格未有明显波动出现,但是由于疫情影响4月啤酒产量回落明显。成本环境方面,猪肉价格已经接近相对底部,短期在小幅反弹后二次寻底,生鲜乳价环比持平,农产品价近期受到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加速上行,包装材料价格小幅波动,目前来看成本环境仍然面临一定压力有待观察。 l投资建议步入4月,随着板块持续调整,部分细分领域龙头估值已接近十年来低点,投资价值显现,叠加疫情催化下的速冻食品及预制菜需求上升,以及一季报行业整体的不俗表现,使得板块开启短期修复行情。从月度数据看,二季度受疫情影响更为明显,但是随着重点地区逐渐复工复产,消费场景有望持续复苏。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各细分子行业已经具有配置价值,建议持续关注。 板块方面,仍然推荐确定性更强的高端白酒。而大众品方面,建议优选年内成本确定下行的乳制品行业以及目前竞争格局相对更好、压力传导更顺利的啤酒板块。啤酒板块将持续受益于疫情后消费场景的逐渐恢复,叠加提价以及产品高端化的积极影响,高成长性可期。综上,我们暂给予行业“中性”的投资评级,推荐贵州茅台(600519)、安琪酵母(600298)、涪陵榨菜(002507)、重庆啤酒(600132)以及伊利股份(600887)。 l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重大食品安全风险,疫情防控不及预期。 行业研究证券研究报告行业 | ||||||
2022-05-20 | 艾瑞咨询 | 艾瑞咨询研究所 | 未知 | 未知 | 酒精饮料行业用户洞察报告:低度酒,葡萄酒 | 查看详情 |
2022-05-20 | 中原证券 | 刘冉 | 不评级 | 不评级 | 饮料行业分析报告:啤酒消费升级显著,品牌进入获利期 | 查看详情 |
投资要点: 为了弥补进口啤酒的缺口,国内近两年的啤酒产出增量尚可。但是,剔除进口候补因素,我们认为近两年国内啤酒的消费相对疲弱,整体呈收缩态势。 上市公司对于产品结构的规划也影响了销量,即削减中低端产品的产出,加大中高端产品的产出,从而拉升产品结构并赚取利润,成为啤酒上市公司的共识。 2021年,啤酒上市公司的啤酒销量合计达到 2703.32万千升,在全行业产销数量中的占比高达 75.88%。其中,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和重庆啤酒四大全国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分别为 31%、22%、10%和 8%,合计占有份额 71%。 2017年迄今,啤酒上市公司的产品均价享有了较大幅度累计上涨,表现为:价格每年都有一定幅度上涨,且相比 2016年涨价现象更为显著。2017年之后,上市公司的啤酒出厂均价连年上涨是对供应缩量以及产品结构升级的反映。 啤酒“高端化”是近两年提出来的行业发展新方向,由大的品牌供应商引领,通过“高端化”增效强体已经成为品牌啤酒商的共识。 相比 2017至 2020年期间的常规增长,2021年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等大商的中高档产品销售增势更为显著。 2021年,啤酒上市公司的收入增长较好,既有消费复苏的拉动,也有产品结构提升的因素。2021年,上市公司的啤酒销售额增长表现较好,其中既包含量增因素,也有产品结构优化的贡献。 2021年,啤酒上市公司的费用投入普遍地边际减少。上市公司缩减费用投入,或是为应对成本上涨所采用的控费策略;或者,供方市场集中后品牌商的费用投入较竞争环境下趋于减少。 在销售表现良好、控费得力的当前阶段,啤酒板块的股东回报率相比过往较大幅度地上升。上市公司之间的 ROE 指标表现分化,“强者恒强”的定律尤为突出。 啤酒板块自 2021年 7月进入下跌趋势,跌势延续至今。啤酒板块估值较高点已经大幅回落,但是在食饮板块中仍相对较高。啤酒上市公司的当前估值普遍较高,基本上反映了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市场预期。 啤酒行业当前处于较好的发展时期。我们给予行业“同步大市”的投资评级,推荐华润啤酒(0291HK)、重庆啤酒(600132)和青岛啤酒(600600)。 风险提示:消费修复不及预期,市场悲观情绪笼罩。 | ||||||
2022-05-19 | 首创证券 | 陈梦 | 不评级 | 不评级 | 轻工制造及纺织服装行业周报:梳理全球纸浆供应,静待需求复苏盈利回暖 | 查看详情 |
本周专题:梳理全球纸浆供应,静待需求复苏盈利回暖。梳理全球纸浆供应情况,近期受极端天气、地缘政治、运力堵塞、原料短缺、能源危机、计划外的停机检修、短期新增产能较少等多重因素扰动,全球纸浆供应压力显著加剧。我们认为当前由于我国港口木浆库存仍相对充足且需求端缺乏支撑短期纸价或仍将以小幅震荡为主。随着下半年进入行业旺季需求转暖,叠加海运和能源成本的逐步回落,纸企或将迎来盈利拐点。建议关注原料木浆自给率高,规模优势深厚的浆纸龙头太阳纸业,以及竞争格局优异,附加值较高的特种纸龙头仙鹤股份、五洲特纸。2022年度投资策略:“变”中求“进”,细分龙头握先机。家具:重点关注内销市场渠道变革机遇。其中,定制家具板块建议关注欧派家居、索菲亚、志邦家居、金牌厨柜;成品家具板块建议关注顾家家居、曲美家居等。造纸与包装印刷板块:细分赛道格局优化,强者恒强。建议关注太阳纸业、山鹰国际、仙鹤股份、五洲特纸、百亚股份、豪悦护理等。 文娱珠宝板块:消费升级持续,景气度上扬。建议关注晨光文具和周大生等。家居建材零售:专业家居建材卖场仍主导,数字化及高频消费赋能成主流。建议关注数字化转型领先的居然之家、美凯龙。纺织服装:国潮趋势延续,运动鞋服与童装赛道存良机。建议关注安踏体育、华利集团、森马服饰、稳健医疗、及波司登等。本周行情回顾:本周上证综指上涨2.76%,轻工制造行业上涨4.47%,小幅跑赢大盘。本周纺织服装行业上涨2.99%,小幅跑赢大盘。其中,造纸板块上涨5.15%,包装印刷板块上涨3.78%,家居板块上涨4.32%,文娱轻工板块上涨6.82%,其他轻工板块上涨0.65%。本周轻工制造行业涨幅前三为海鸥住工(24.87%)、邦宝益智(16.73%)、宜宾纸业(16.62%);跌幅前三为易尚展示(-22.66%)、爱迪尔(-5.08%)、志邦股份(-4.15%)。纺织服装行业涨幅前三为上海三毛(23.14%)、牧高笛(17.54%)、梦洁股份(14.23%);跌幅前三为希努尔(-10.21%)、三房巷(-4.4%)、巨星农牧(-4.09%)。一周重点数据跟踪:本周价格溶解浆内盘8700元/吨,较上周上涨6%。 本周外盘木浆报价均较上周持平。本周白板纸/铜版纸市场均价较上周-30/-100元/吨,其余成品纸种价格持平。本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套数13086套,较上周下跌34%;本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137万平方米,较上周下跌36%。本周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28为22289元/吨,较上周-213元/吨;Cotlook:A指数:1%关税为25704元/吨,较上周-505元/吨;中外棉花价差为-3415元/吨,较上周+292元/吨;本周郑交所棉花期货收盘价为21320元/吨,较上周-265元/吨;纽交所棉花期货收盘价为145.43美分/磅,较上周-11.21美分/磅。风险提示: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终端需求萎靡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
2022-05-19 | 开源证券 | 张宇光,叶松霖 | 不评级 | 不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点评报告:4月电商数据分析:疫情影响,线上销售下滑 | 查看详情 |
京东食品饮料行业线上销售额下滑,粮油调味增幅较大根据魔镜数据,2022年4月食品饮料行业线上销售额为37.5亿元,同比降8.20%;其中销量同比下降5.38%至0.7亿件,商品均价同比降1.5%至53.8元。销售额下滑主要由销量下降导致。分子行业来看,粮油调味增幅较大,同比增25.4%。 其余子行业:饮料冲调、休闲食品、进口食品、茗茶、节庆食品/礼券、地方特产,同比分别-2.8%、-9.2%、-14.2%、-16.5%、-56.8%、-56.8%。 休休闲食品:线上销售额下滑,巧克力类增速较快根据魔镜数据,2022年4月阿里系休闲食品行业线上销售额达45.9亿元,同比降22.8%。拆分量价来看,销售量同比降25.1%,销售均价同比增3.0%,量减价增。分子行业来看,2022年4月子行业销售额巧克力类增长最快,同比增41%。 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销售额下降由销量和均价共同下滑导致。休闲食品行业CR3环比降2.5pct至10.60%,行业集中度下降。 饮料冲调:行业线上销售额下滑,调味乳品类增速较快2022年4月阿里系乳制品行业线上销售额达9.7亿元,同比降14.0%。其中,销售量同比下降23.4%,销售均价同比增12.3%,行业销售额下滑主要由销量减少导致。分子行业来看,2022年4月调味乳品类增速最快,同比增40.2%。从龙头表现来看,蒙牛乳业、伊利股份、光明乳业销售额分别同比+11.5%、-0.6%、-39.1%,蒙牛乳业、伊利股份与光明乳业均量减价增。从市占率来看,蒙牛乳业、伊利股份、光明乳业的市占率同比分别+5.6、+5.6、-0.8pct至21.3%、24.2%、3.2%。乳制品行业CR3上升0.7pct至48.7%,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 饮料冲调:燕麦行业销售额下滑,行业集中度下降2022年4月阿里系冲饮麦片行业线上销售额达1.8亿元,同比降53.6%。拆分量价来看,销量同比下降45.5%,均价同比下降14.9%,量价齐跌。2022年4月桂格销售额达2161.1万元,同比下降7.8%,其中销量同比降16.6%,均价同比升10.5%;西麦食品销售额达1255.2万元,同比下降18.7%,其中销量同比降9.9%,均价同比降9.8%;王饱饱销售额达1117.7万元,同比下降61.7%,其中销量同比降47.7%,均价同比降26.8%。其中,西麦食品、王饱饱与欧扎克销售额下滑由销量、均价下降共同导致,桂格、五谷磨房销售额下滑由销量下滑导致。燕麦行业CR5环比下降0.2pct至33.2%,行业集中度下降。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消费复苏低于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 | ||||||
2022-05-19 | 东方证券 | 谢宁铃,赵越峰 | 不评级 | 不评级 | 食品行业周报:板块情绪波动,关注业绩拐点明确及受益出行修复的个股 | 查看详情 |
板块表现: 近两周沪深 300下跌 0.69%,创业板指上涨 1.68%,食品饮料(中信)指数下跌 1.59%,较沪深 300的相对收益为-0.90%,在中信 29个子行业中排名第 25位。其中分子板块来看,肉制品板块近两周上涨 2.18%,调味品板块近两周下跌 3.37%,休闲食品板块近两周上涨 4.72%,速冻食品板块近两周上涨 0.45%,其他食品板块近两周上涨 4.34%。 板块估值水平: 本周食品板块的 PE(ttm)估值达到 40.45X,高于 8年平均线(37.64X)与 5年平均线(38.92X)。本周板块估值相对前期有所上涨。其中肉制品/调味品/休闲食品/速冻食品/其他食品的 PE 估值分别为 36.76/53.62/34.62/42.56/27.57倍,分别较 8年平均估值相距 46.32%/2.01%/-12.64%/-53.39%/-41.19%,肉制品、调味品板块估值高于历史水平,休闲食品、速冻食品、其他食品板块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个股涨跌幅来看,近两周股价涨幅最高的 5只个股为来伊份/甘源食品/甘化科工/双塔食品/安记食品;周度平均换手率较高的 5只个股为安记食品/日辰股份/海欣食品/青海春天/味知香;成交量较高的 5只个股为双塔食品/龙大肉食/万洲国际/安记食品/西王食品。 后期重要事项提醒: 股东大会召开: 中炬高新、 立高食品、 千禾味业、 洽洽食品、 绝味食品、 日辰股份、 颐海国际、 味知香、 三只松鼠 近两周板块受市场情绪波动影响、震荡明显,五一节假日当周(4.29-5.6)出行数据低迷、悲观预期持续酝酿,居家受益标的明显上涨;但节后第二周(5.6-5.13)随上海新增病例数新低、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常态化核酸检测点)保障复工,市场情绪回暖、出行预期修复,线下业态相关标的迎来股价拐点。 在疫情反复干扰需求及物流、市场情绪波动的当下,我们建议从短期业绩确定性与长期空间成长性的角度优选标的, 1)推荐 Q2业绩拐点明确的双汇发展(000895,买入),建议关注涪陵榨菜(002507,未评级)。 2)推荐悲观预期较充分、中期成长路径清晰,且有望随出行复工迎来经营边际修复的绝味食品(603517,买入),建议关注估值处于历史地位、安全边际足的价值型标的安琪酵母(600298,买入)。 调味品: 需求侧看,当前行业压力仍较大, 22年 4月社零餐饮收入同比下滑 22.7%,行业消费场景受阻,渠道端亦面临较大库存压力。但趋势上看,伴随上海等地新增感染人数明显下降、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需求端情况有望环比好转。成本端看,行业压力仍然较高,豆粕、大豆、包材等价格仍处高位。短期维度,我们建议关注有望迎业绩拐点的涪陵榨菜(002507,未评级);中长期维度,对于当前估值回落较多的标的,我们建议把握布局机会,如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603288,买入)。 安琪酵母(600298,买入)更新: 短期维度, Q2及 Q3看, Q2存一定小包装行情, Q3存低基数效应,外部环境海运成本、汇率亦呈现好转趋势,基本面有望呈现边际改善,当前公司估值已经接近 19年初低点,市场悲观预期已充分反映,下跌空间有限;中长期维度看,公司酵母同心圆多元化发展思路清晰,成长逻辑清晰,尽管短期内因成本上涨、消费疲软、前期提价幅度过大扰乱正常的增长节奏,业绩有所承压,但伴随内外部因素逐步回归正常,公司营收及利润有望恢复至正常增长中枢,建议把握布局机会。 休闲食品: 当前看,短期维度,我们建议关注经营稳健、第二增长曲线培育有效、成本压力较小且提价有望带来边际改善的洽洽食品(002557,买入)。中长期维度,因行业压力之下各公司持续进行变革,我们建议关注行业的改革动向,把握改革成果逐步显现后带来的投资机会,如大刀阔斧主动进行业务转型的盐津铺子(002847,买入),加速布局线下渠道的三只松鼠(300783,未评级),门店调整步入尾声、拓店速度有望加快的良品铺子(603719,增持)。 速冻食品: 据渠道反馈 4月商超端销售实现快速增长,目前疫情影响仍显著同时物流改善,预计 5-6月 C 端动销仍将旺盛,同时猪价下跌利好已传导至成本端, Q1报表端确认面粉、油脂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相对可控,龙头公司提价亦传导顺利,收入提速的同时行业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改善,叠加低基数效应,板块 Q2业绩有望实现加速。建议关注安井食品(603345,增持)、 千味央厨(001215,未评级)、 三全食品(002216,买入)。 卤制品: 受北京、上海等地疫情反复影响,卤味行业高线城市部分门店暂停营业,将影响二季度收入端增速,目前上海疫情已逐步得到控制,三季度或将迎来收入增速反弹; 目前卤味龙头维持逆势拿店策略,市占率提升确定性强;建议关注绝味食品(603517,买入),建议同时关注特许经营快速拓店、供应链优化进行中的周黑鸭(01458,未评级)。 烘焙及茶饮原料: 目前油脂等原料价格仍然处在高位,但下游旺盛的需求决定了扩张产能抢占市场份额为行业主线,建议关注冷冻烘焙龙头立高食品(300973,未评级),及茶饮植脂末原料供应商佳禾食品(605300,未评级)。 风险提示 原料成本上涨、行业竞争加剧、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等 | ||||||
2022-05-19 | 信达证券 | 陈淑娴 | 未知 | 未知 | 石油化工行业每日原油:美国商业和战略原油库存大幅下降 | 查看详情 |
新闻: 1、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 昨晚发布的周度数据,美国上周战略石油储备(SPR)库存减少501.0万桶至5.38亿桶,降幅0.92%。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减少339.4万桶至4.21亿桶,降幅0.8%。美国上周原油出口增加64.1万桶/日至352.0万桶/日。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上周进口增加29.9万桶/日至656.8万桶/日。上周美国国内原油产量增加10万桶至1190万桶/日。 2、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前主席:制裁放松后,委内瑞拉的石油产量需要18个月才能回升,委内瑞拉石油产量可能增加20万桶/日。 我们认为: 1、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多次释放战略原油缓解油价上涨压力,但目前美国战略原油库存已处2000年以来历史低位,若按100万桶/日速度持续释放6个月,那么美国战略库存将达到1982年美国建库以来历史低点,进一步释放能力有限。因此,美国今年大幅释放战略储备原油后,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短期原油紧缺问题,但是未来将重启补库周期,进一步加剧全球原油长期供应紧缺矛盾。 2、美国国内原油需求较好,商业原油库存也大幅下降,汽柴油零售价格创历史新高,进入6月后美国夏季出行高峰即将到来,汽柴油价格还有进一步上涨压力。与此同时,美国还加大了原油出口,净出口量有所增加,但原油产量增长有限,导致国内原油供需关系更加紧张。 3、受美国制裁、国内政治及经济压力影响,委内瑞拉上游资本开支大幅下降,在过去5年内的产能从300万桶/日急速下滑,委内瑞拉可作为一个在资本开支不足情况之下,产能衰减速度的典型证明。虽然现在美国计划放松对委内瑞拉的制裁,但长期投资不足、生产设施老旧、老油田加速衰减等限制下,我们认为委内瑞拉短期内增产困难,需要大量投资和较长时间才能使得委内瑞拉生产恢复。 4、今年2季度是全年原油需求淡季叠加中国疫情影响原油需求出现下降,而俄罗斯原油出口不降反增,在供需缺口有所缓解的情况下,油价一直在100美元/桶以上。进入6月后,美国夏季出行高峰到来,全球原油需求迎来旺季,叠加中国疫情好转原油需求恢复,俄罗斯产量和出口下降逐步显现后,油价向上通道将再次打开。 产能周期引发能源大通胀,继续看好原油等能源资源的历史性配置机会。我们认为,无论是传统油气资源还是美国页岩油,资本开支是限制原油生产的主要原因。考虑全球原油长期资本开支不足,全球原油供给弹性将下降,而在新旧能源转型中,原油需求仍在增长,全球将持续多年面临原油紧缺问题,2022年国际油价迎来上行拐点,中长期来看油价将长期维持高位,未来3-5年能源资源有望处在景气向上的周期,继续坚定看好本轮能源大通胀,继续坚定看好原油等能源资源在产能周期下的历史性配置机会。 风险因素:全球新冠疫情再次扩散的风险;新能源加大替代传统石油需求的风险;OPEC+联盟修改增产计划的风险;OPEC+产油国由于产能不足、增产速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美国解除对伊朗制裁,伊朗原油快速回归市场的风险;美国对页岩油生产环保、融资等政策调整的风险;全球2050净零排放政策调整的风险。 | ||||||
2022-05-19 | 天风证券 | 张樨樨 | 未知 | 未知 | 石化行业:聚酯产业链数据库 | 查看详情 |
2022-05-19 | 申港证券 | 孔天祎 | 增持 | 增持 | 轻工纺服行业周报:轻纺美妆行业2022Q1基金重仓分析 | 查看详情 |
每周一谈:轻纺美妆行业 2022Q1基金重仓分析轻工制造基金配置微增,资金主要流向索菲亚和太阳纸业。22Q1轻工制造基金重仓配置比例 0.36%,环比+0.015pct。资金主要流向家居龙头索菲亚和造纸龙头太阳纸业,重仓基金家数分别为 43家、41家,环比分别增加 14家、8家。 纺织服饰22Q1整体遭减配,服装家纺配置增加,比音勒芬和迪阿股份获增配明显。22Q1纺织服饰行业重仓占比 0.28%,环比-0.04pct。子行业中服装家纺持仓比例 0.12%,环比+0.06pct。个股来看,比音勒芬和迪阿股份受基金青睐,重仓基金家数分别为 52、31家,环比分别增加 17家、22家。 美容护理22Q1美容护理重仓占比增加,医疗美容获增配,资金主要流向爱美客。 22Q1美容护理行业重仓比例 0.19%,环比+0.05pct。子行业中医疗美容持仓比例 0.13%,环比+0.05pct。个股来看,22Q1爱美客获 134家基金重仓,环比增加 44家,持股总量 1688万股,持股占流通比 19.2%,总市值达 801557万。 市场回顾(5月 09日-5月 13日): 在申万一级行业中,轻工制造行业本周上涨 4.47%,在申万 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7,跑赢大盘,子板块中,文娱用品板块表现较好,上涨 5.98%,包装印刷板块表现较差,上涨 3.46%;纺织服装行业本周上涨 2.99%,在申万 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15,跑赢大盘,子板块中,纺织制造板块上涨 3.44%,饰品板块上涨 3.37%,服装家纺板块上涨 2.57%。 行业数据追踪: 家具:本周 TDI 价格较上周有所下跌,MDI 价格较上周有所下跌。 造纸:根据卓创资讯,纸浆方面,5月 13日,针叶浆市场价 7391.96元/吨,较上周五上涨 0.96%;阔叶浆市场价 6480.68元/吨,较上周五上涨 6.16%; 本色浆市场价 6625.0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 2.05%;化机浆市场价 5483.33元/吨,较上周五上涨 0.15%。包装纸方面,5月 13日,瓦楞纸市场价 3784.38元/吨,较上周五上涨 0.16%;白卡纸市场价 6440.00元/吨,较上周五下跌0.16%。文化印刷纸方面,5月 13日,双胶纸市场价 6150.00元/吨,较上周五下跌 0.80% ;生活用纸方面,5月 13日市场价 7400.0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 4.96%。 纺织服装:5月 13日,棉花价格为 22256.15元/吨,较上周下跌 0.92%;纱线的价格有所上涨,涤纶的价格有所上涨。 投资策略: 化妆品及医美板块龙头公司 2021年年报和 2022Q1业绩普遍增速较高,加之即将到来的暑期医美热,我们认为,近期可以关注医美板块龙头【爱美客】、【华熙生物】;化妆品板块建议关注敏感肌龙头【贝泰妮】。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