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918.08亿 | 总市值:1182.03亿 | ||
流通股本:59.19亿 | 总股本:76.21亿 |
广发证券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0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4-12-09 | 北京韬联科技 | beyond | 变革与机遇:踏并购重组浪潮,广发证券构建新质生产力的资本桥梁 | 查看详情 | ||
广发证券(000776) 2024 年 11 月 29 日,广东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联盟成立大会暨新质并购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广州市隆重举行 此次大会旨在响应国家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号召,通过构建一个开放、合作、共赢的平台,推动区域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升企业并购重组的质量和效率。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企业并购重组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拥有众多优质企业和丰富的资本市场资源 为了进一步促进广东省内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在中共广东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指导下,相关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广东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该联盟由广东上市公司协会、广发证券(000776.SZ)、广东恒健控股公司等单位共同发起,旨在构建一个促进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平台,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支持广东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委金融办副主任倪全宏、广东证监局二级巡视员刘杰、恒健控股公司董事长唐军,以及广发证券董事长林传辉分别在会上致辞。 作为联盟的发起方之一,广发证券表示将通过举办各类并购重组、市值管理主题的培训和交流活动,帮助企业和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政策和市场工具,促进并购重组项目的顺利实施。 林传辉表示:“广东上市公司应该抓住政策机遇期,通过‘上市公司+关键产业’模式,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工具,培育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企业,打造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关键产业集群。” “联盟要充分发挥对接政府、企业和专业机构的桥梁作用,做实政策宣贯、资源整合和交易促进三大功能,帮助有效解决并购重组的共性难题。作为扎根岭南沃土的券商,广发证券将通过全业务链、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积极助力省内企业开展并购重组。” | ||||||
2024-11-01 | 东吴证券 | 胡翔,武欣姝,葛玉翔,罗宇康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三季报点评:自营业务表现较强,投行债承表现亮眼 | 查看详情 |
广发证券(000776)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6%至19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16%至68亿元,归母净资产同比+6%至1,457亿元。投资要点 重资产业务表现分化,自营较强,利息净收入下滑:1)自营业务表现较强势:权益市场波动较大,债券市场相对稳健。截止2024年9月,万得全A/中债综合指数分别+8.25%/+4.70%(2023年同期万得全A/中债综合指数分别-1.41%/+3.24%)。公司24Q1-3/24Q3自营业务收入分别同比+113%/+853%至59/23亿元(占比营业总收入31%/31%,注:自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联营合营企业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表现较强,我们预计公司自营持仓权益资产较多。2)资本中介业务收入下滑:截至2024年9月末,市场两融余额较去年同期下滑9%至14,401亿元,公司24Q1-3/24Q3利息净收入分别同比-45%/-36%至14/5亿元(占比营业总收入7%/7%),本期公司两融及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减少。 泛财富管理业务表现相对稳健,投行债承表现亮眼:1)受市场波动影响,经纪收入小幅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A股日均交易额同比-10%至7,955亿元,公司24Q1-3/24Q3公司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分别同比-11%/-15%至40/12亿元(占比营业总收入21%/17%),收入降幅与市场相当,经纪业务表现稳健。2)资管及基金管理收入下滑:截至2024/09,市场公募权益基金保有量同比+2.44%至62,013亿元。公司分别持有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23%/55%的股权;截至2024Q3末,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权益基金规模分别达7,430/3,498亿元(分别较24Q2末+36%/+19%),分别位于基金公司第1/第5位。24Q1-3/24Q3公司资管及基金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分别同比-16%/-8%至51/17亿元(占比营业总收入27%/23%)。3)投行业务逆势增长:据Wind,截至2024年9月末,市场IPO/再融资/债承规模分别同比-85%/-69%/+15%至479/1,825/98,700亿元。公司的IPO/再融资/债承规模同比-60%/-51%/+46%至8/75/2,603亿元(市占率分别为1.68%/4.09%/2.64%),表现优于同行业,公司24Q1-3/24Q3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分别同比+33%/+89%至5/2亿元(占比营业总收入3%/3%)。 进入首批互换便利名单+海外业务持续加强:①近年来,券商积极谋求申请各项业务资格,截至目前北交所已有18家获得做市商业务资格券商,目前广发证券已获得证监会反馈意见,积极推进有关工作。2024年10月19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复函,对公司参与互换便利(SFISF)无异议,广发证券表示将迅速落实通知要求,积极参与首批互换便利业务操作。目前获准参与互换便利操作的证券、基金公司有20家,首批申请额度已超2000亿元。公司业务不断拓展,为公司稳健未来发展提供动力。②2024年7月27日广发证券发布《关于广发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实缴资本增加至82亿港元的公告》,持续推进海外业务发展,提升公司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资本市场改革持续优化,宏观经济逐渐复苏,带动市场投资热情回升;长期来看,证券行业未来发展的政策环境良好,公司抓住机遇有望进一步突破。我们上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98/118亿元(前值为68/81/9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4-2026年PB为0.83/0.79/0.7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监管趋严抑制行业创新,行业竞争加剧,经营管理风险。 | ||||||
2024-09-27 | 中原证券 | 张洋 | 增持 | 维持 | 2024年中报点评:自营实现明显增长,公募收入贡献略有下降 | 查看详情 |
广发证券(000776) 2024年中报概况:广发证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7.78亿元,同比-11.02%;实现归母净利润43.62亿元,同比-3.88%;基本每股收益0.52元,同比-7.1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39%,同比-0.45个百分点。2024年半年度拟10派1.00元(含税)。 点评:1.2024H公司投行业务净收入、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占比出现提高,经纪、资管、利息、其他收入占比出现下降。2.代理股票交易量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合并口径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8.60%。3.股权融资规模小幅下滑,债权融资规模持续高增,合并口径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13.51%。4.券商资管规模企稳回升,公募基金业务收入贡献略有下降,合并口径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19.22%。5.权益自营及固收自营均取得较好的投资业绩,合并口径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同比+28.59%。6.两融规模下滑但市场份额持稳,股票质押规模小幅下降,合并口径利息净收入同比-14.68%。 投资建议:报告期内公司合并口径经纪业务净收入虽然随市小幅下滑,但代理股票交易量市场份额仍有增长;权益及固收自营均取得较好投资业绩,合并口径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同比实现明显增长有效对冲了其他业务的下滑;公募基金收入贡献略有下降,但公司大资管业务具备较为显著的品牌优势及投研优势,有望受益于大力发展权益基金、加大中长期资金引入力度等资本市场改革系列政策红利,并驱动公司整体经营业绩重回上升通道。预计公司2024、2025年EPS分别为0.77元、0.84元,BVPS分别为15.50元、16.40元,按9月26日收盘价13.92元计算,对应P/B分别为0.90倍、0.85倍,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权益及固收市场环境转弱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2.市场波动风险;3.资本市场改革的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 ||||||
2024-09-12 | 北京韬联科技 | beyond | 服务新质生产力,广发证券:争当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 | 查看详情 | ||
广发证券(000776) 2024年9月11日,由广发证券(000776.SZ)独家保荐及承销的慧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慧翰股份,股票代码:301600.SZ)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为广发证券服务汽车电子领域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又一成功案例。慧翰股份是2024年以来福建省融资规模最大、市值最高的汽车产业链IPO企业,同时也是2024年福州市首家成功IPO上市的企业。 广发证券凭借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敏锐洞察和前瞻布局,长期深耕产业赛道,自2014年起即开始服务慧翰股份,积极为公司资本运作、产业布局提供专业的方案及建议,先后助力企业完成新三板挂牌、创业板IPO,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互相信任的紧密合作关系。 智能网联汽车是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驱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载体,本项目是广发证券助力车载智能终端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优做强、提质增效的标杆案例,充分彰显了广发证券持续为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支持,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行动力。 这并非广发证券为培育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持的少有案例,事实上在不久前的8月29日,由广发证券独家保荐及承销的成都成电光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920008.BJ)成功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广发证券服务军工领域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又一成功案例。 | ||||||
2024-09-01 | 东吴证券 | 胡翔,武欣姝,葛玉翔,罗宇康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半年报点评:泛财富管理业务波动,自营及投行业务表现亮眼 | 查看详情 |
广发证券(000776)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11%至11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3.9%至44亿元,归母净资产同比+5.5%至1407亿元。投资要点 自营业务收入逆市增长,:1)自营业务收入逆市增长。2024上半年,权益市场呈震荡态势,债市表现相对稳定;截至2024/06,万得全A/中债综合指数分别为-8.01%/+3.77%(2023年同期分别为+3.06%/+2.55%),但公司投资收益实现逆市上涨,公司自营业务收入同比+43.15%至36.55亿元(占比总营收31%),主要系公司本期利用多策略投资工具降低权益投资收益波动,且较好地控制了债券投资组合的久期、杠杆和投资规模,有效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2)利息收入减少且支出增加。截至2024年6月末,市场两融余额1.48万亿元,较年初-10.3%,公司利息净收入同比-48%至9亿元(占比总营收8%),主要系公司本期融出资金利息收入及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减少且卖出回购利息支出增加。 市场波动影响公司泛财富管理业务收入整体下行,投行业务表现亮眼:1)市场交易活跃度下降,经纪业务收入小幅下滑。据Wind,2024上半年市场日均A股交易额同比-9.48%至8,533亿元,公司经纪业务净收入同比-9%至28亿元(占比总营收23%),与市场平均交易额下行幅度一致。2)资管及基金管理业务收入下滑。据Wind,2024H1市场全部公募/权益基金保有量分别同比+12%/-11%至31/6万亿元;截至2024/06,公司分别持有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54.53%/22.65%的股权;本报告期易方达/广发基金保有量分别同比+10%/+8%至18,454/13,916亿元,公司资管及基金管理业务收入同比-19%至34亿元(占比总营收29%),主要系市场权益基金规模收缩及管理费下降影响。3)投行业务稳步前进。据Wind,2024上半年市场IPO/再融资/债承规模分别同比-85%/-69%/-1.35%至325/1,405/61,197亿元,公司IPO/再融资/债承规模同比+1.65%/-95%/+85%至20/3/1,717亿元(IPO及债承增速优于行业);截至2024/06,公司作为主办券商持续督导挂牌公司43家(“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达77%),境外股权融资完成港股IPO项目2单,作为保荐代表人IPO项目1单,发行规模10亿港币(市场排名第3);完成再融资项目2单(承销金额49亿港元),公司投行业务收入同比+13%至3.36亿元(占比总营收3%)。 香港子公司再获增资,海外业务或将增强:2024年7月26日,公司宣布已向其全资子公司广发中国香港公司增资11亿港元。增资后,广发中国香港公司的实缴资本增加至82亿港元。海外全资子公司的增资与公司业务转型发展密切相关。广发证券此前在2018年8月29日召开的第九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公司向广发控股(中国香港)有限公司增资方式的议案》,同意向广发香港公司一次性或分批增资52.37亿港元,此次11亿港元的增资是公司履行之前决议的一部分,旨在加快推进国际化战略部署,提升在全球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中期角度来看,市场交易情绪及投行业务受制于周期调节因素的影响,但市场长期向好的方向不变,政策利好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广发证券有望抓住机遇突破发展,以更优质的泛财富管理业务持续吸引客户规模扩大,我们小幅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68/81/97亿元(前值为70/90/10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4-2026年PB为0.62/0.59/0.5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监管趋严抑制行业创新,行业竞争加剧,经营管理风险。 | ||||||
2024-08-01 | 北京韬联科技 | beyond | 新“国九条”定调高质量发展,证券行业迎来做优做强契机,头部券商广发证券:以“企业家办公室”业务破局 | 查看详情 | ||
广发证券(000776) 2024 年 3 月 15 日,证监会在《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中提出:力争通过 5 年左右的时间,推动形成 10 家左右优质头部机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 证券公司作为服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生态的重要抓手,自然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几家大型头部券商将会受益 与此同时,证券行业的提质增效也在推进中,今年以来,包括国泰君安(601211.SH)、广发证券(000776.SZ)、申万宏源(000166.SZ)等多家券商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或“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 从利润率来看,尽管 2022 年以来证券业面临较大挑战,但上市券商板块整体的净利率却稳中有升,2024Q1 券商板块整体的净利率由 2023 年的 25.9%提升至27.7% 外有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政策面推动行业回归本源、做优做强,内有上市券商整体降本增效,利润率回升,同时板块估值降至历史低分位,综合来看,证券行业尤其是头部券商的发展动态,值得我们持续关注以及进一步探究。 一、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是大势所趋,也是时代机遇 当前全球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颠覆性、战略性技术创新带动新一轮产业变革不断前行,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掌握主动权,才能在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 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资本市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在引导资源合理流动、激发企业家精神、鼓励创新创业等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微观基础,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支持优质企业做大做强,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是证券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时代赋予的行业机遇。 在产业结构升级、培育科技产业的当下,通过股权债权、投资融资、并购重组等市场化方式,将各类资金更为高效地转化为资本,满足不同行业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发展需求,成为证券公司的重要服务内容。 与此同时,在国内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企业发展面临着创新研发投入加大、成本上升、生产方式升级等压力。此外,上市公司代际传承的挑战也迫在眉睫。 据麦肯锡统计,中国百强家族企业创始人的平均年龄已接近 60 岁,而二代成员对家族企业的参与度普遍不高,且“创一代”尚未制定完备的传承规划。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产业升级换代不断加快,管理复杂度与日俱增,这些因素使得企业竞争愈益激烈,生存风险显著提升。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超高净值家族数量增长迅速。但麦肯锡统计,仅有 21%的家族企业制定了继任计划,在代际传承上,多数中国家族企业创始人及后代明显准备不足。 面对经营挑战和转型需求,家族企业亟需系统性构建传承架构,以确保持续发展。中国百强家族企业中,来自内部的接班人的选任比例仅为 30%左右,不足美国百强家族企业的一半 | ||||||
2024-05-01 | 东吴证券 | 胡翔 | 买入 | 维持 | 2024一季报点评:整体业绩下滑,泛财富管理业务表现相对韧性 | 查看详情 |
广发证券(000776)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49亿元,同比-23.59%;归母净利润15.38亿元,同比-28.67%;归母净资产1399.62亿元,同比+13.93%。 投资要点 重资本业务收入整体下降:1)权益市场波动,公司自营业务收入下滑。2024Q1,权益市场动荡,债市表现相对稳健,截至2024/03,万得全A/中债综合指数分别-2.85%/+1.98%;公司自营业务收入同比-23.0%至11.30亿元(占比总营收22.8%),主要系公司本期处置交易性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减少。2)利息支出增加,公司利息净收入下降。截至2024年3月末,市场两融余额1.54万亿元,较年初-6.8%,公司利息净收入同比-53.2%至4.38亿元(占比总营收8.9%),主要系公司本期卖出回购利息支出增加及融资融券利息收入减少。 泛财富管理业务收入整体下滑,投行业务增长亮眼:1)市场交易活跃度回升,经纪业务收入小幅下滑。据Wind,2024年一季度A股日均成交额同比+1.89%至8,954亿元,公司经纪业务净收入同比-6.19%至13.58亿元(占比总营收27.4%)。2)资管及基金管理业务收入下滑。2024年一季度,市场公募基金/权益基金保有量分别同比+9.38%/-11.87%至28.81/6.30万亿元,易方达/广发基金保有量分别同比+8.41%/+1.72%至17,932/1,2827亿元,权益基金保有量分别同比+8.88%/-20.16%至6,358/3,009亿元,公司资管及基金管理业务收入同比-23.0%至16.07亿元(占比总营收32.5%),预计主要系权益基金管理费下调及权益基金规模收缩影响。3)投行业务增长亮眼。据Wind,2024年第一季度市场IPO/再融资/债承规模分别同比-77%/-76%/-3%至224/362/61,959亿元;公司投行业务收入同比+47.25%至1.48亿元(占比总营收3.0%),预计主要系公司债券承销规模增长,及公司投行业务整体基数较低导致。 董事会将迎换届,优势业务或将增强:2024年4月15日,公司宣布董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董事会成员做出了调整。董事会等重要部门的人员调整与公司业务转型发展密切相关。广发证券董事会执行董事候选人的组成,有利于公司发展战略的稳定和延续,同时突出了公司的战略重点。本次四位执行董事候选人具有丰富的泛财富管理、投资、投行等经验,有利于进一步统筹旗下资产管理机构的优势资源,强化“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业务优势,持续提升财富管理能力,更好服务居民理财;同时,进一步深化“研究+投资+投行”联动模式,锤炼全业务链、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中期角度来看,市场交易情绪及投行业务受制于周期调节因素的影响,但市场长期向好的方向不变,政策利好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广发证券有望抓住机遇突破发展,以更优质的泛财富管理业务持续吸引客户规模扩大,我们小幅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为70/90/107亿元(前值为76/92/10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4-2026年PB为0.69/0.66/0.6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监管趋严抑制行业创新,行业竞争加剧,经营管理风险。 | ||||||
2024-04-18 | 中航证券 | 薄晓旭,师梦泽 | 持有 | 维持 | 2023年报点评:自营业务表现亮眼,财富管理稳步推进 | 查看详情 |
广发证券(000776) 公司披露2023年年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33.00亿元(-7.29%),实现归母净利润69.78亿元(-12.0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5.08亿元(-8.93%),基本每股收益0.83元(-18.63%)。公司2023年ROE为5.66%,较上年同期减少1.57pct 传统经纪业务小幅下滑,财富管理稳步推进 2023年,公司实现经纪业务净收入58.10亿元(-9.03%),公司股基交易量达18.57万亿元(-6.71%)。公司实现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收入7.90亿元(+1.54%),金融产品销售规模6442.60亿元(+9.61%),此外,公司权益类和非货币类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分别为855亿元(+4.14%)、1094亿元(+15.40%),其中,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位居券商行业第三,财富管理业务稳步增长。 债承销规模快速增长 2023年,公司实现投行业务净收入5.66亿元(-7.21%)。股权主承销规模163.67亿元(-11.08%),IPO(20.33亿元)和再融资(143.33亿元)规模分别同比下滑30.92%和7.31%。债券主承销规模2,444.42亿元(+72.05%),发行数量416期(+121.28%),项目规模和储备大幅增加其中公司债规模快速上涨(1,462.04亿元,+168.01%),在债承规模中占比59.81%。 资管规模缩减 2023年,公司实现资管业务净收入77.28亿元(-13.55%)。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下滑(2.046.62亿元,-24.53%),其中集合资管规模大幅回落(1,186.55亿元,-46.38%),而单一资管规模快速上升(801.24亿元、+48.57%),公司主动管理转型成效显著,集合资管规模占比达到57.98%。公募基金整体盈利能力下滑,截至2023年末、公司公募子公司广发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公募管理规模分别为12,209.82亿元(-2.30%)和16,773.40亿元(+6.65%)。对公司营收责献分别达到41.68亿元(-8.93%)、28.31亿元(-10.16%),净利润贡献分别为10.63亿元(-8.62%)、7.66亿元(-11.86%)。 权益类投资为主,自营业务表现亮限 2023年,公司实现自营业务净收入35.67亿元(+181.98%)。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快速增长36.93%,其中银行理财投资规模大幅增长257.84%,规模较大的股票和债券投资规模同样快速增长48.40%、54.80%。公司以权益类投资为主,公募基金+股票投资规模占比达到48.10%,债券类投资占比达到31.91%。另一方面,公司衍生品业务快速扩张,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柜台市场累计发行产品数量103,184只(+124.02%),累计发行产品规模约24,456.3亿元(+60.46%),期末产品市值约1.895.24亿元(+10.24%)。 投资建议 公司在财富管理业务领域仍具备较大优势,此外,公司投研实力较强,自营业绩快速提升,登加近期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改革以及证监会多次强调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公司估值有望跟随市场回暖和政策改革实现估值拾升。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96元、1.06元、1.18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5.18元、15.99元、16.90元,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风险,市场活跃度不及预期,基金销售市场竞争加剧 | ||||||
2024-04-09 | 中原证券 | 张洋 | 增持 | 维持 | 2023年年报点评:大资管业务短期承压,投资低基数下显著改善 | 查看详情 |
广发证券(000776) 2023年年报概况:广发证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33.00亿元,同比-7.29%;实现归母净利润69.78亿元,同比-12.00%;基本每股收益0.83元,同比-18.6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66%,同比-1.57个百分点。2023年拟10派3.00元(含税)。 点评:1.2023年公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占比出现提高,经纪、投行、资管、利息、其他收入占比出现下降。2.代理股基交易量随市小幅下滑、份额保持稳定,代销规模及保有规模均保持增长,合并口径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9.03%。3.股权主承销金额小幅下滑,各类债券主承销金额达到近年来最高,合并口径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7.21%。4.券商资管业务短期承压较重,公募基金业务收入贡献小幅回落,合并口径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13.55%。5.固收以及股权衍生品自营投资均取得较好的投资业绩,合并口径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同比+95.00%。6.两融规模小幅增长、市占率持平,质押规模出现一定幅度回升,合并口径利息净收入同比-23.53%。 投资建议:报告期内公司合并口径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下滑的幅度优于可比券商,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低基数下实现显著改善。虽然公司券商资管业务短期承压、公募基金业务收入贡献有所下滑,但公司大资管业务具备较为显著的品牌优势及投研优势,有望受益于大力发展权益基金、加大中长期资金引入力度等投资端改革系列政策红利,并驱动公司业绩重回上升通道。预计公司2024、2025年EPS分别为0.79元、0.89元,BVPS分别为15.50元、16.41元,按4月3日收盘价13.21元计算,对应P/B分别为0.85倍、0.80倍,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权益及固收市场环境转弱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2.市场波动风险;3.投资端改革的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 ||||||
2024-03-29 | 东吴证券 | 胡翔,葛玉翔,罗宇康 | 买入 | 维持 | 2023年报点评:自营业务相对稳健,鸿蒙生态激发活力 | 查看详情 |
广发证券(000776)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下降7%;归母净利润70亿元,同比下降12%;归母净资产1,357亿元,较年初增长13%。 重资本业务相对稳健,自营业务表现良好:1)债市表现稳健,投资交易收入同比提升。截至2023年年末,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沪深300涨跌幅分别为-3.7%/-19.4%/-11.4%,中债综合指数+2%,权益市场波动趋缓,债券市场收益稳健。公司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均增加,2023年投资交易收入由去年同期13亿增长至36亿(营收占比15%)。2)资本中介业务收入下降。截至2023年年末,市场两融余额同比+7.66%至1.5万亿元;公司融出资金同比+10%至911亿元,公司2023年利息净收入同比-23.5%至31.36亿元(营收占比13.5%),主要系公司同期利息净支出同比+19%至104亿元。 受市场交投情绪影响,泛财富管理业务收入下滑:1)市场交易活跃度下降,经纪业务收入略有收缩。2023年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同比-2.1%至9921亿元,公司经纪业务净收入同比-9.3%至58亿元(营收占比25%)。2)资管规模及收入下滑。2023年,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2047亿元,同比-24.5%,公司资管及基金管理业务收入同比-13.55%至77亿元(营收占比33%),主要系公司资管业务规模下降、业绩报酬降低。3)投行业务短期承压,债承规模大幅增加。据Wind,2023年市场IPO/再融资/债承规模分别同比-39%/-29%/+29.41%至3,565/7,778/135,070亿元。公司的IPO/再融资/债承规模同比-33%/-7%/+72%至20/143/2,442亿元,市占率分别为0.6%/2.4%/1.8%。公司投行业务收入同比-7.22%至5.7亿元(营收占比2.4%)。 公司携手鸿蒙生态,打造优质投资平台:2024年1月25日,公司宣布易淘金鸿蒙原生应用Beta版本完成开发。自2023年9月华为宣布HarmonyOS NEXT蓄势待发,公司第一时间投入业务及研发力量,完成了易淘金App鸿蒙原生应用Beta版本的策划、开发和交付。未来,公司将继续携手鸿蒙生态,为用户打造提供极致体验的投资平台,凭借领先投研服务能力及数字化平台支撑,在手机、车机、智能穿戴等设备间实现信息共享与无缝流转,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专业、更智能、更便捷的综合金融服务。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资本市场持续回暖,公司整体业绩较2022年有所改善;政策利好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广发证券打造更具证券领域专业特色的鸿蒙原生应用,以更优质的投资平台持续吸引用户加入;但当前经济环境仍在恢复,交投不活跃可能影响公司资管及证券业务,因此我们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为76/92/107亿元(2024-2025年前值为100/11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4-2026年PB为0.70/0.67/0.6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监管趋严抑制行业创新,行业竞争加剧,经营管理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