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64.90亿 | 总市值:64.93亿 | ||
流通股本:2.34亿 | 总股本:2.34亿 |
华特达因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1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1-23 | 华福证券 | 陈铁林,张俊,刘佳琦 | 买入 | 首次 | 聚焦儿药主业,行业领军企业前景广阔 | 查看详情 |
华特达因(000915) 投资要点: 明晰发展战略聚焦医药主业,非主业剥离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2021年公司对主业重新定位,聚焦儿童用药和健康领域,持续推进非主业剥离:2021年转让子公司华特环保51%股权给华特集团;2023年起子公司卧龙学校停止办学;子公司华特信息、知新材料已开启清算工作。聚焦儿药主业后,公司营收及利润端持续增长,2020-2023年营收CAGR11%,归母净利润CAGR达26%。 分红持续走高,24H1首次实行中期派息。公司坚持长期主义,以现金分红的方式回馈投资者,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已由2016年的13.6%提升至2023年的80.1%。2024年进一步提高分红频率,首次实现实行中期派息(每10股派5.00元人民币现金)。 聚焦儿药实现破局,适应人群拓展+渗透率提升助力打破成长空间。 达因药业系公司医药板块主要贡献来源,从一家多元化药企转型为专注儿童药物研发生产的企业,整体营收从2006年的1.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4.3亿元,已打造核心产品品牌价值超30亿元。 公司核心产品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自1996年上市,多年来居同类产品市占率第一。2022年伊可新全年收入约17.6亿元(占达因药业收入86%);2023年收入实现10%以上增长(占达因药业收入80%以上)。适应人群拓展+渗透率提升助力公司打破成长空间。1)2022年起公司开始推广伊可新3-6岁使用,由原本的0-3岁使用拓展至0-6岁使用;2)《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提出维A预防性补剂适用人群拓展至18岁,维D预防性补剂适用人群提及至18岁;公司拓展伊可新推广年龄至18岁。 重点产品伊D新与华润三九达成战略合作,布局延伸贡献增长新动能。 重点产品伊D新(维生素D滴剂)自2020年获批上市,2021年伊D新年销售额超1亿元,2022年销售额约2亿元;2024年9月子公司达因药业与华润三九与达成战略合作,加深维生素D领域的深度合作,有望打破星鲨与双鲸的市场垄断,未来伊D新市场占有率有望逐步提升。 维矿类产品布局已完成,二线品类增长动能十足。24H1公司重点推广的达因铁(右旋糖酐铁颗粒)、达因钙(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小儿布洛芬栓等产品取得显著的业绩增长;未来公司致力于每年推出1-2个新的儿童药品种,持续丰富业绩增长动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6年收入CAGR为3.5%,归母净利润CAGR为4.5%,当前股价对应PE12/11/10倍。基于核心产品伊可新适应人群拓展+渗透率提升,二线产品持续贡献增长动能,同华润三九合作下渠道加速布局;非主业剥离下,我们认为公司儿药业务有望实现持续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药品集采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
2024-03-18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 | 买入 | 维持 | 四季度业绩增速亮眼,主力产品渗透率提升 | 查看详情 |
华特达因(00091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24.8亿元(+6.1%);实现归母净利润5.9亿元(+11.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7亿元(+7.9%)。其中达因药业2023年实现收入24.3亿元(+18.9%),净利润实现11.8亿元(+21.6%)。 23Q4业绩增速亮眼。2023年单四季度公司实现收入7.7亿元(+46.5%);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93.1%);扣非归母净利润1.3亿元(+73.1%)。主要系核心产品伊可新的持续增长,二线梯队达因铁、达因钙以及小儿布洛芬栓高速放量。此外,得益于公司2023年年中销售策略调整影响,收入增长体现在了2023Q4。 主力产品伊可新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在新生儿出生率下降的情况下,伊可新仍保持上涨趋势,主要系在大童市场(3岁以上)继续发力。2023年伊可新全年收入实现10%以上的增长,伊可新在达因药业收入占比为80%以上。其中,2023年伊可新绿色装、粉色装收入比例约为1:1.23,2023年粉色装收入增速超过10%,绿色装收入基本持平。达因药业的渠道库存正常在1个月左右,伊可新的付款方式以预收款为主,2023年整体零售药店行业的动销活力偏弱,终端消费动力不足。未来公司有望在大童市场持续发力,克服因人口出生率下降所致绿色装使用人群减少的不利因素,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制定2024年经营目标:力争2024年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23年增长不低于10%。深化二线产品销售推广,中长期激励方案彰显发展信心。2023年公司深化二线产品推广,伊D新、达因铁及达因钙等产品较去年同期销量有较大增长。达因药业儿童药品已形成以伊可新为龙头,包括维生素D滴剂、右旋糖铁颗粒、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甘草锌颗粒、口服补液盐散、利福昔明干混悬剂、小儿布洛芬栓及地氯雷他定口服液等儿童药品。2023年7月山东省国资委原则同意达因药业的中长期激励方案备案。达因药业中长期激励方案激励周期为2023-2025年共3年考核期,同时设置2026-2027年共2年兑现期。激励对象范围为对企业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重要影响的管理、技术及业务等核心骨干人才。 持续聚焦医药主业。因政策变化,卧龙学校自2023年起不再合作办学,公司积极就投资退出事宜与沂南政府进行协商;华特信息向法院破产清算的申请被受理并指定了管理人;知新材料已停止生产,并为解散清算做了充分的准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亿元、7.5亿元、8.8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12.1%/15%/16.8%,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或不及预期;集采风险;新生儿出生率或不及预期;非主营业务剥离波动风险。 | ||||||
2023-10-23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 | 买入 | 维持 | 2023年三季报点评:达因药业稳健增长,持续聚焦医药主业 | 查看详情 |
华特达因(00091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度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7.2亿元(-5.5%);实现归母净利润4.6亿元(-0.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4亿元(-3.3%)。单三季度实现收入5.7亿元(-4.7%);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11.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亿元(-13.9%)。 受非主业影响,公司业绩增速放缓。公司收入下降主要是卧龙学校从今年起已经停止合作办学不再产生收入;净利润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一方面得益于达因药业净利润的增长,另一方面是受非主业亏损的影响。公司2023Q1-Q3营收分别为5.6/5.9/5.7亿元,同比-7.3%/-4.5%/-4.7%;归母净利润1.6/1.6/1.4亿元,同比+4.9%/+6.4%/-11.9%。2023Q3公司毛利率为86%,净利率为51.9%。2023Q3期间费率小幅波动,其中销售费率为19.8%(+3.5pp);管理费率为7.5%(-0.7pp);财务费率为-1.6%(-1.1pp);研发费率为3.9%(+1.2pp)。 持续聚焦医药主业,华特信息申请破产清算。10月20日公司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华特信息因经营不善持续亏损、资不抵债,拟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待法院裁定华特信息进入破产程序后,公司将不再对其有控制权,华特信息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华特信息收入及利润占公司的比例很小,其破产清算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公司逐步落实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未来公司将持续聚焦医药主业,2023年1-9月,核心子公司达因药业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5%);净利润9亿元(+8.6%)。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亿元、7.3亿元、8.4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14.7%/21.3%/15.3%,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或不及预期;集采风险;在研产品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023-08-24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 | 买入 | 维持 | 持续聚焦医药主业,主力产品渗透率提升 | 查看详情 |
华特达因(00091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半年报。2023H1公司实现收入11.5亿元(-5.9%);归母净利润3.2亿元(+5.7%);扣非归母净利润3亿元(+2.2%)。其中,2023H1达因药业实现收入11.3亿元(+4.8%);净利润6.3亿元(+14.7%)。2023Q2公司实现收入5.9亿元(-4.5%);归母净利润1.6亿元(+6.4%);扣非归母净利润1.5亿元(+5.8%)。 主力产品伊可新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2023年上半年,伊可新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获得“2022年度中国非处方药产品综合统计排名(化学药·儿科类)第一名”和“2022年度中国非处方药黄金大单品”、“中国药店店员推荐率最高品牌”等奖项。在新生儿出生率下降的情况下,伊可新仍保持上涨趋势,但整体的增长与上年增幅相比有所下降。上半年终端用量粉葫芦增长将近10%,绿葫芦增长约5%。目前粉绿比大致是1.22:1,粉色装增长更明显。下半年公司会在大童市场(3岁以上)继续发力,克服因人口出生率下降所致绿色装使用人群减少的不利因素,实现公司整体业绩的增长。 加大二线产品销售推广,完善儿科用药布局。2023H1公司深化二线产品推广,伊D新、达因铁及达因钙等产品较去年同期销量有较大增长。达因药业儿童药品已形成以伊可新为龙头,包括维生素D滴剂、右旋糖铁颗粒、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甘草锌颗粒、口服补液盐散、利福昔明干混悬剂、小儿布洛芬栓及地氯雷他定口服液等儿童药品。2023H1公司通过技术服务为合作单位获得生产批件2项(他克莫司软膏),自主研发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1项,获得申报临床受理通知书1项。 2023年7月山东省国资委原则同意达因药业的中长期激励方案备案。达因药业中长期激励方案激励周期为2023-2025年共3年考核期,同时设置2026-2027年共2年兑现期。激励对象范围为对企业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重要影响的管理、技术及业务等核心骨干人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亿元、8.3亿元、9.9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23.8%/27.6%/18.6%,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或不及预期;集采风险;在研产品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023-08-23 | 国元证券 | 马云涛 | 买入 | 维持 | 2023年半年报点评:医药主业持续攀升,核心产品继续渗透 | 查看详情 |
华特达因(000915)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3亿元/3.22亿元/3.0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8%/5.65%/2.19%,EPS为1.37元。 聚焦医药主业,期待非主业加速剥离 公司聚焦儿童用药与健康领域,23H1医药产业达因药业营业收入/净利润为11.31/6.29亿元,同比增长4.81%/14.72%,其中达因药业营收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98.09%,较上年同期+10.03pct,医药主业地位进一步夯实。23H1达因药业净利润率55.61%,较上年同期+4.83pct,盈利能力继续提升。分季度来看,达因药业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1亿元,环比增长5.64%;二季度净利润达到3.14亿元,环比增长-0.32%。23H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0.45%/3.96%/2.11%/-1.80%,较上年同期分别+3.61pct/-2.14pct/-0.50pct/-1.31pct,其中管理费用率降低源于达因药业及卧龙学校管理费用减少,财务费用率增加源于利息收入增加所致。2023年上半年,因停止合作办学,卧龙学校未产生收入,资产折旧、摊销等导致亏损542.33万元,期待公司进一步进行沟通与协商,教育部分进行剥离。 伊可新渗透率继续提升,达因药业制定中长期激励方案 公司主要产品“伊可新”多年一直位居同类产品市占率第一,2023年上半年,伊可新获得“2022年度中国非处方药产品综合统计排名(化学药?儿科类)第一名”“2022年度中国非处方药黄金大单品”“西湖奖最受药店欢迎的明星单品”“中国药店店员推荐率最高品牌”“2023中国医药?品牌榜”等奖项。 2023年7月,山东省国资委原则同意达因药业制定的2023-2025年共3年中长期激励方案备案,激励对象是对公司经营与发展有直接重要影响的管理、技术及业务等核心骨干人才,期待激励方案的进一步落实在中长期对公司经营有积极促进作用。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主业比重继续提升,期待非主业剥离,预计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7.36、34.37和42.8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0、8.63和10.9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90、3.68和4.65元/股,对应PE分别为10.95、8.64和6.8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人口出生率不及预期,药品集采风险,产品竞争加剧风险。 | ||||||
2023-04-04 | 华通证券国际 | 医药生物行业组 | 增持 | 首次 |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儿药春天来临,行业领跑打开未来业绩空间 | 查看详情 |
华特达因(000915) 政策大力支持,儿药行业迎来春天 为鼓励药企加强儿科用药的研发和生产,自2011年开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要求创新药“提质增效”,杜绝同质化仿制。创新药审批速度加快,创新药品种“以价换量”,通过医保谈判纳入医保目录,商业化快速提升。鼓励儿童药企不断加强研发创新,提高药品质量,丰富药品品种。我国儿童药品已进入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期。 疫情下的高增长,奠定疫情退去后更猛烈增长 在我国近三年疫情大背景下,公司营收、净利润仍保持高速增长,子公司达因药业三年间营收、净利润几乎翻了一番,营收从2020年的11.22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0.28亿元,CAGR为34.78%,2022年占上市公司营收的87.18%,成为上市公司主要业绩贡献公司,我们相信疫情退去,公司业绩将迎来更猛烈增长。 消费群体扩大,渗透率+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伊可新连续十多年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在儿科专用药领域具有良好口碑和知名度。自2022年初,公司将伊可新适用年龄从0-3岁调整为0-6岁,目前,伊可新在0-6岁的用药群体中渗透率在7%左右,适用年龄段扩大及三孩政策背景下,新增消费群体为伊可新带来增量空间。除伊可新外,右旋糖酐铁和盖笛欣也是高增长产品。2023年,两项产品收入有望破亿。 强大研发能力造就儿童药产品系列持续丰富 2022年,盐酸托莫西汀口服溶液获得注册批件,注射用盐酸石蒜碱硫酯、水合氯醛栓、盐酸可乐定缓释片等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未来,公司预计每年上市一至两个产品。目前,公司在15个治疗领域都有布局,产品布局数量最多的是儿童精神类药物,该类药是市场上稀缺产品。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04.67/3,528.53/4,212.01百万元,YOY分别为24.07%/21.48%/19.37%;EPS分别为2.88/3.60/4.34元/股,YOY分别为28.06%/25.20%/20.42%。根据合理估值测算,结合股价催化剂因素,给予公司六个月内目标价为39元/股,给予公司“推荐(首次)”投资评级。 投资风险提示 儿童数量下降风险,集采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等。 | ||||||
2023-03-14 | 山西证券 | 买入 | 维持 | 聚焦医药主业,持续扩充儿药产品线 | 查看详情 | |
华特达因(000915)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41、5.27、5.29亿元,同比增长15.49%、38.55%、48.51%。经营性净现金流11.96亿元,同比增长58.29%,实现EPS2.25元。拟每10股派现8元。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2亿元、1.33亿元、0.64亿元,同比增长14.73%、17.89%、4.67%。 公司业务主体达因药业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6亿元、净利润1.41亿元,全年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0.41、9.72亿元,同比增长38.58%、46.55%。 事件点评 伊可新量价齐升带动医药业务高增长,非主业和费用影响四季度业绩。2022年医药业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87.18%%,利润占归母净利润的96.19%。达因药业业绩增长是伊可新销量持续增加,同时伊可新30粒装(所有规格中占比最大的规格)在去年7月进行了全国范围的提价,幅度6.4%,此前其他规格亦有不同程度提价。另外,公司近两年新推广的右旋糖酐铁颗粒剂、维生素D滴剂、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等产品较去年同期销量也有比较大的增长。公司四季度净利润下降明显,主要与非主业的亏损和计提费用有关。第四季度,非主业亏损,另外第四季度销售费用1.93亿元,同比环比均有大幅上升。 伊可新之外今年过亿品种有望增至4个,治疗类新品将增加医院端开发力度。公司治疗类的药物,包括盐酸托莫西汀口服溶液和地氯雷他定口服液等品种,今年在医院端会有比较大的开发力度,新产品费用配比有望增加。伊可新之外,维生素D销售规模已达2亿,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成人药物依帕司他片已经过亿,右旋糖酐铁和复方碳酸钙制剂今年有望过亿。达因药业实施以形成完整儿科用药体系为目标的品类延伸策略略,在研儿童专用剂型和专用规格品种有40余个,覆盖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和罕见病等领域,其中伊可新已经形成品牌效应。通过扩展“伊可新”的品牌延伸策略,搭建起完整的儿童健康食品、用品健康产品链。 非主业剥离有望持续。2022年10月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了退出卧龙学校的议案,今年有望正式剥离。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2.89、3.58、4.43元,对应公司3月13日收盘价40.05元,PE分别为13.84、11.19、9.03倍,我们认为,公司是儿童药龙头企业,伊可新单品在扩大适用人群和提价后,将保持快速增长。同时凭借品牌和渠道优势,其他单品及治疗品类也将快速增长。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 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疫情反复影响终端销售的风险,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降价的风险等。 | ||||||
2023-03-13 | 国元证券 | 马云涛 | 买入 | 维持 | 2022年年报点评报告:聚焦医药主业,儿童用药快速发展 | 查看详情 |
华特达因(000915) 事件: 公司3月10日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4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49%、38.55%,EPS为2.25元/股。 点评: 聚焦医药主业,公司全年营收快速增长 受益于公司坚持医药主业的发展战略,2022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49%。分行业来看,医药产品/环保设备及工程/电子信息产品/科技园区管理/教育/晶体材料营业收入分别为20.41/0.00/0.27/0.32/2.32/0.0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8.58%/-100.00%/-19.48%/11.93%/4.42%/56.76%,其中医药产品营收的增长与环保设备及工程营收下降,源于公司聚焦主业,加强主业营销与推广,同时转让非主要业务。按营收贡献来看,核心子公司达因药业营业收入实现20.41亿元,净利润9.72亿元,分别比2021年同比增长38.58%、46.55%,其营业收入占公司营收87.18%,对公司整体业绩增长贡献突出。 达因药业贡献突出,维生素AD滴剂量价齐升 核心子公司达因药业作为公司主要收入与利润来源,贡献了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6.19%,其产品是以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为首的,包括维生素D滴剂等在内的儿童药品、保健食品等。达因药业的成长源于:1)核心产品价量齐升。2022年伊可新分别实现销售群体扩大(产品使用年龄由0-3岁拓宽至0-6岁)与产品提价(30粒品规价格上调6.4%),综合推动实现量价齐升;2)新推广产品销量增加。除核心产品维生素AD滴剂实现增长之外,2022年维生素D销售近2亿元,右旋糖酐铁颗粒剂、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等新推产品销量同样有所增长,持续渗透市场;3)营销推广加强。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4.89亿元,同比增长31.37%,公司在专家推荐、拓展渠道和专业品类教育中持续投入。 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关注新产品研发 为进一步聚焦医药主业,做好发展式退出非医药业务,2023年公司争取完成在卧龙学校的投资退出。在提升在售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同时,2022年公司共有10个研发项目旨在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2022年9月,盐酸托莫西汀口服溶液获得药品注册证书,该药品用于治疗6岁及以上儿童和青少年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新产品上市后有望进一步增强公司竞争力,推动未来业绩成长。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业绩增长快速,2023年继续聚焦医药主业,发展儿童药领域,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7.39亿元、34.42亿元和42.9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3亿元、8.74亿元和11.0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91元/股、3.73元/股和4.73元/股,对应PE分别为13.71倍、10.71倍和8.4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降价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风险。 | ||||||
2023-03-13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 | 买入 | 维持 | 持续聚焦医药主业,2022年业绩稳健增长 | 查看详情 |
华特达因(00091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实现收入23.4亿元(+15.5%);实现归母净利润5.3亿元(+38.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3亿元(+48.5%)。 持续聚焦医药主业,业绩稳健增长。单季度拆分来看,2022年Q1/Q2/Q3/Q4分别实现收入6.1/6.2/5.9/5.2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23.7%/18.7%/5.8%/14.9%;2022年Q1/Q2/Q3/Q4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6/1.5/1.6/0.6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43.2%/23.6%/76.4%/4.7%。公司逐步落实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公司已剥离化工业务和环保业务,未来公司将持续聚焦医药主业。2022年医药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87.2%,来自核心子公司达因药业的利润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96.2%。达因药业收入、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主打产品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的销量增加,同时近两年新推广的右旋糖酥铁颗粒剂、维生素D滴剂、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等产品较去年同期销量也有比较大的增长。 主力产品伊可新驱动业绩高增,市场渗透率提升明显。1)适用人群扩大:根据循证医学证据,适应儿童健康消费需求,从2022年1月1日起,伊可新使用年龄从0-3岁扩展到0-6岁,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2)提价:30粒包装是伊可新主要的、销售量占比最大的品规,从2022年7月15日起上调6.4%的价格。经销商订货、终端拿货等市场接受情况符合预期。3)强化渠道布局:丰富、完善产品供应渠道,线上线下协同发力,为消费者购买提供方便。4)消费者教育:坚持专业权威的学术推广,持续提升品牌力,通过拍摄科普视频、举办公益活动等致力于传播科学的儿童健康、养育知识,树立儿童健康专家的专业形象。 二线品种持续丰富,完善儿科用药布局。达因药业儿童药品已形成以伊可新为龙头,包括维生素D滴剂、右旋糖铁颗粒、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甘草锌颗粒、口服补液盐散、利福昔明干混悬剂、小儿布洛芬栓及地氯雷他定口服液等儿童药品。截至2022年末,达因药业在研儿童专用规格和专用剂型药品已达40余个,覆盖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罕见病等领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亿元、8.6亿元、10.7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31.5%/24.6%/23.8%,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不及预期;集采风险;在研产品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023-01-27 | 浙商证券 | 孙建,毛雅婷 | 增持 | 首次 | 华特达因深度报告:经营拐点的品牌儿科药企 | 查看详情 |
华特达因(000915) 我们认为华特达因是处于经营拐点的品牌儿童用药领先企业,在激励机制理顺、经营聚焦的背景下,公司的核心产品(伊可新等)和重点产品有望持续受益于疫后OTC销售恢复、电商等新推广渠道放量,综合考虑到儿童预防&治疗用产品仍有较大的渗透率提升空间及公司越来越丰富的儿科用药产品矩阵,我们认为公司的医药板块收入和利润增长或超预期。 边际变化:突出医药主业,产品矩阵 2020年以来,即使在疫情的扰动下,公司收入增速、净利率、ROE持续提升,我们认为来自于:①逐渐聚焦高盈利能力的医药主业,剥离其他业务;②2020年初上市公司实控人变更为山东国投、管理层激励计划持续推进,达因药业借助电商、连锁药店、九州通等多渠道快速推进核心产品(伊可新)和重点产品(伊D新、伊佳新、盖笛欣)的渗透率+市占率提升。我们认为,激励机制理顺、疫情后OTC销售修复等有望加速公司主要品种市场推广,我们预计2021-2024年公司药品收入CAGR在33.1%,带动公司整体收入CAGR在22.9%。 核心产品:预计伊可新有2倍+增长空间 行业需求:理论提升空间230%+,增长来自于补充剂服用比例提升。①必要性:整体维生素A和维生素D缺乏率较高(中国3-5岁儿童维生素D不足率为43%,维生素A缺乏率为1.5%、边缘缺乏率为27.8%)、服用补充剂的比例有提升空间(0-5岁人群中在过去一周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比例平均约28.6%、维生素A补充剂比例平均约28.4%)。②理论空间:我们给予不同的年龄人群不同的渗透率水平估算理论市场空间,估算伊可新理论市场空间约50-60亿元;我们估计2022年伊可新销售额约15-17亿元,相对估算的理论市场有230%+提升空间。 营销端:多渠道、多品种,线上推广新增量。①独特优势:借助医院端品牌优势,加速OTC推广。根据Wind医药库等数据,伊可新在医院端市占率最高,我们认为,公司基于在医院端建立的品牌优势,有助于在线上&线下零售渠道市场拓展。②渠道丰富:线上推广新增量。根据公司投资者交流记录表,公司销售渠道“医院15%、院外85%左右,其中线上渗透率约15-20%”,我们认为线上渠道加速是公司2021年以来市场推广上的重要变化:根据米内网数据,预计2022年维生素AD滴剂实体药店终端销售额在10亿+、同比增长12.1%,网络销售渠道看,2021年达因药业的维生素AD滴剂销售额占总体网上零售的0.75%(估算约2.4-2.5亿元)、同比增速108.4%。在渠道拓展方式上,与京东、阿里健康等平台战略合作推动线上销售、与九州通等大型经销商合作渠道下沉、与专科医院等合作更精准撬动目标市场,我们看好伊可新更灵活的渠道推广策略增强品牌影响力。③产品矩阵:以伊可新为核心,多品种推广。根据公司年报,公司在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外,进一步开拓了乳铁蛋白调制乳粉、藻油DHA凝胶糖果、铁颗粒、锌颗粒、维生素C颗粒等,围绕相似的应用人群推广多品种矩阵,有助于降低综合销售费用率、进一步强化伊可新品牌形象。 重点产品:看好伊D新&伊佳新渗透率&市占率提升 维生素D滴剂:2022年全行业33+亿市场空间,看好伊D新渗透率提升。①市场空间:根据米内网统计,2022年实体药店维生素D滴剂销售额预计在27亿+(同比下降6.8%),2021年网上销售看,国药星鲨维生素D滴剂销售额约5.8亿元(同比增长77.7%)、占全国网上药店销售额的1.8%。②渗透率:我们结合主要品牌在医院端平均售价和网上药店的平均售价等,以维生素D缺乏人群为基数估算,2022年渗透率低于1%;假如以维生素D严重缺乏人口为基数,对应渗透率在13-20%,均有提升空间。③产品力:伊D新采用帝斯曼的维生素原料+罗赛洛的明胶+符合欧洲药典EP10.0标准的植物油+囊壁工艺&遮光工艺保障维生素D的稳定性,我们认为公司的产品品质是市场拓展的保障。 口服铁剂:潜力产品,看好伊佳新市占率提升。①市场空间:根据米内网数据,“2021年在三大终端6大市场抗贫血制剂的铁制剂合计销售规模在40亿元水平”,其中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销售额约7亿元、琥珀酸亚铁销售约6.9亿元。②渗透率:我们结合米内网的销售额数据和几个主要品牌在京东等商城的销售价格平均,以三个月用量、儿童预防型剂量为主估算2021年0-3岁儿童预防型口服补铁剂渗透率在11-12%,考虑到销售额中有成人用量和儿童用预防型用量的销售,我们认为整体儿童用口服铁剂渗透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③产品力:我们认为第三代铁剂有肠胃刺激小、吸收度高等优势,且公司通过辅料/掩味等方式优化了口服铁剂的口味,有助于增加儿童服药的依从性,且宣传中强化了与伊可新同时补充联用维生素A有助于促成运铁蛋白、红细胞等的合成。综合看,我们看好伊佳新市场渗透提升。 其他品种:看好多品种策略、多终端儿科用药布局的增长潜力 根据公司投资者交流记录表,公司“十四五期间每年会有1-2个药物上市,目前在研品种主要分布15个疾病领域,大概有40个品种。涉及的领域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罕见病,数量最多的是在神经精神领域的布局”。我们认为,考虑到治疗用儿科用药多在医院端销售,与公司已布局的主要OTC渠道有所差异,我们预计随着公司治疗型品种获批增多、销售管理团队进一步完善,院内制剂收入占比有望明显提升,公司逐渐成为特色儿科用药综合布局的领先药企。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2.35、2.97和3.69元/股,2023年1月13日收盘价对应公司2023年PE为15倍。我们认为,公司主力产品伊可新应用年龄扩围、渗透率持续提升,重点产品如伊D新、伊佳新等在预防、治疗等领域有较大的渗透率提升空间,综合考虑激励计划持续推进、非医药资产陆续剥离,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受益于电商渠道开拓和消费升级,增长持续性有望超预期,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新生儿数量下降的风险、竞争导致价格下降的风险、重要品种集采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