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79.21亿 | 总市值:79.38亿 | ||
流通股本:2.59亿 | 总股本:2.60亿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2-10-26 | 东吴证券 | 杨件,王钦扬 | 买入 | 首次 | 高成长的川矿锂资源新星 | 查看详情 |
融捷股份(002192) 投资要点 全产业链覆盖的锂业小巨人:公司位于广州,自1998年以沥青业务起家,2009年布局锂矿采选,现已形成锂资源开发、锂电池材料和锂电池装备业务的完整产业链。2022H1公司锂矿开采业务毛利占比高达45%。 锂行业:深度拥抱新能车+储能,中短期供给偏紧持续。锂矿需求主要增长点新能源车以及储能领域景气高增;而锂资源开发周期较长,中短期内供给瓶颈仍存,供给偏紧格局持续。我国锂辉石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品位较高,综合开发成本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但目前开发程度较低,因此大力开发川矿为我国锂资源安全的关键一招。 锂资源:高成长川矿新星:1)优质甲基卡锂辉石矿,开采成本优势明显。公司矿山保有矿石资源储量2,899.50万吨,平均品位超过1.42%,甲基卡锂辉石矿氧化锂含量高,开采条件优越,部分矿体呈正地形裸露地表,适宜于采用露天开采,生产成本低。目前矿山采矿规模105万吨/年,选矿规模45万吨/年,年产7-8万吨锂精矿。2)鸳鸯坝项目落地在即,资源高增可期。公司250万吨/年锂精矿选矿项目正在推进,目前已经进入公示阶段。预计年内开工建设,建成后或具备47万吨锂精矿选矿能力,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锂精矿本土生产商。 锂盐业务:有序扩张,资源配套。公司锂盐冶炼环节实施主体为成都融捷(公司持股40%,母公司融捷集团持股40%;原材料为锂精矿)和长和华锂(公司持股80%,原材料为粗制碳酸锂或工业级碳酸锂)。成都融捷目前产能为一期2万吨/年锂盐,2022年7月进入正式生产;二期2万吨项目预计配合采选扩张节奏;此外公司表示,与母公司同业竞争问题将在五年内解决。长和华锂目现有电池级碳酸锂产能3000吨,氢氧化锂产能1800吨。 锂电设备业务:依托比亚迪,稳步发展。锂电设备客户主要为锂电池行业头部企业,主要有其战略股东比亚迪等。东莞德瑞拥有近百人的研发团队和数项行业领先的技术设备,研发和生产实力雄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5/55/70亿元,同比增速280%/57%/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6/5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08%/63%/52%。对应PE分别为14/8/6x。此处我们选取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为可比公司,得出2023-2024年PE均值为10/7x;公司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均值;考虑公司锂资源禀赋优厚且选矿量高速增长,估值较低,故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环保成本上升。 | ||||||
2022-10-26 | 东方财富证券 | 周旭辉 | 增持 | 维持 | 2022年三季报点评:Q3锂盐业绩高增,鸳鸯坝项目加速推进 | 查看详情 |
融捷股份(002192) 【投资要点】 10月23日,公司发布了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6.82亿元,同比+208.7%;归母净利润12.55亿元,同比+4533.03%;扣非归母净利润12.57亿元,同比+5122.92%。公司Q3营业收入6.95亿元,同比+231.35%,环比+36.61%;归母净利润6.79亿元,同比+4611.39%,环+110.74%;扣非归母净利润6.84亿元,同比+5131.78%,环比+113.22%。 锂盐量价齐升,Q3业绩高于预期:根据公司公告,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归母净利润6.79亿元,同比+4611.39%,环比+36.61%。业绩同环比实现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在第三季度锂产品量价齐升。1)量:根据公司半年报数据,二季度末公司参股企业成都融捷锂业有限公司锂盐库存量2579吨,约占2022H1锂盐生产量的37.17%。推断报告期内,公司出售了大部分锂盐库存。2)价:根据同花顺数据,电池级碳酸锂Q3均价为48.23万元/吨,环比上涨2.35%。可见第三季度的利润增长主要来自出货量的提升。尽管随着未来锂矿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电池级碳酸锂的市价维持在高位,公司锂盐产品利润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鸳鸯坝250万吨/年项目稳步推进,锂矿产能值得期待:根据公司公告,鸳鸯坝250万吨/年锂矿精选项目已完成建设前部分要件的办理。报告期内,公司组织完成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审查,并取得取水申请批复;组织完成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组织开展道路安全评估等工作。在上位规划《四川省甘孜州康-泸产业集中区总体规划(2021-2035)》环评方面,甘孜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已于今年9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报批前公示,目前处于等待批复的环节。另外,配套项目锂工程技术研究院及观光、相关附属设施项目在报告期内继续推进。正式投产后,年供应锂精矿约有望达到47万吨(折LCE约6万吨)。此举既能有效保障了成都融捷锂业锂盐生产所需的原料,又能发挥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为公司锂盐业务的扩张保驾护航。 携手锂电龙头比亚迪,锂电业务放量可期:根据公司公告,2022年6月,公司参股企业成都融捷锂业有限公司基于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与比亚迪签订了《碳酸锂供货合作协议》,合同标的为锂盐产品,合同金额以实际交付量、交付时间及市场定价方式决定。截至报告期末,成都融捷锂业已向比亚迪供货金额3.92亿元。另据公告,在锂电设备业务方面,公司携手比亚迪刀片电池产线,在满足其他客户的需求同时,主要保障战略客户比亚迪的交货需求,上半年公司对比亚迪实现销售收入共计约3.67亿元。刀片电池是比亚迪的核心产品,对上游的定制设备厂商具有一定粘性,预计公司将与比亚迪保持长远的合作关系。此举将为公司带来锂电设备业务的大订单,贡献利润增长,同时也彰显了公司在行业内高端产品制造的技术优势。 【投资建议】 公司积极布局上游锂矿资源不断扩张产业,促进产能释放,积极构建较为完整的锂电材料产业链,发挥协同发展潜力。根据现有规划,公司250万吨锂精矿项目加速稳步推进,锂资源自给的优势逐渐显现。基于锂盐产能处于爬坡阶段,目前产能仍然受限,以及受疫情所致成本端的上升,我们下调了主营业收入,上调了主营业务成本,下调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4.55亿元、45.14亿元、59.38亿元,下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31亿元、24.03亿元、32.4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7.05、9.257元、12.49元,对应PE分别为16.28倍、12.41倍、9.19倍。鉴于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竞争力突出,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政干预锂价 地缘政治风险 项目建设投产不及预期 | ||||||
2022-10-24 | 华西证券 | 晏溶,周志璐,温佳贝,黄舒婷 | 买入 | 维持 | Q3净利润环比大增,看好公司自主可控的锂辉石战略资源地位 | 查看详情 |
融捷股份(002192) 事件概述: 2022年10月24日,公司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2亿元,同比增长208.65%;归母净利润12.55亿元,同比增长4533.03%;基本每股收益4.83元。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5亿元,同比增长230.95%;归母净利润6.79亿元,同比增长4611.39%。 分析判断: Q3净利润环比大增111%,主要系锂盐销量大增 2022Q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79亿元,同比增长4611.39%,环比增长11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84亿元,同比增长5131.78%,环比增长113.2%。根据SMM数据,电池级碳酸锂Q2含税均价为47.12万元/吨,Q3含税均价为48.22万元/吨,环比上涨2.35%,在锂盐价格环比并未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增幅超过110%,我们判断主要系公司在2022Q3加大了锂盐销售量,出售了上半年的库存锂盐。根据半年报披露数据,2022H1,成都融捷锂业生产锂盐6669吨,销售4190吨,二季度末成都融捷锂盐库存量为2479吨,预计公司在2022Q3销售了大部分库存,使得Q3净利润环比大幅增长。展望2022Q4,截至10月21日,百川盈孚电池级碳酸锂报价已经达到55.3万元/吨,Q4预计锂盐价格环比Q3将大幅提升,而公司参股的成都融捷锂业于2022年7月1日正式投产,Q3产量预计受四川8月限电影响,未能实现满产,进入Q4产能率用率有望继续提升,Q4产量预计较Q3将环比增长。锂盐库存销售影响预计将在Q4减弱,但预计Q4产量将实现环比增长,另Q4销售价格环比Q3将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在此背景下,我们仍可期待公司Q4亮眼的盈利表现。 《四川省甘孜州康-泸产业集中区总体规划(2021-2035)》环评已批前公示,鸳鸯坝250万吨/年锂精矿精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根据公司三季度报告披露,甘孜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已于今年9月9日进行了《四川省甘孜州康-泸产业集中区总体规划(2021-2035)》环境影响评价报批前公示。2021年,公司鸳鸯坝项目已完成环评两次社会公众参与公示及环评报告的修订,一旦上位环评得到批复,公司鸳鸯坝250万吨/年锂精矿精选项目即可开展进一步的环评批复工作。2022年,公司组织完成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审查,并取得取水申请批复;组织完成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组织开展道路安全评估等工作。配套项目锂工程技术研究院及观光、相关附属设施项目在三季度报告期内继续推进规划的多栋建筑的建设施工。项目建成后,公司年产锂精矿有望达到20万吨,未来随着上游原矿供应问题解决后公司,锂精矿年产能可进一步扩大至47万吨/年。公司参股的成都融捷锂业总规划4万吨/年,鸳鸯坝250/万吨将有效保障了成都融捷锂业锂盐生产的原料来源,确保锂盐实现高利润。 锂三角欲打造“锂业欧佩克”,若阿根廷发生政策转向将进一步拉长锂高价周期 根据阿根廷总统府高层消息,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外长正在进行谈判起草一份文件,三国外长希望就价格达成一致并协调生产流程,此外还希望为可持续工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良好做法制定指导方针。目前谈判进展顺利,三国将于10月24日至26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第39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ECLAC)期间举行进一步会谈。三个国家当前在锂资源开发中的政策完全不同,玻利维亚和智利未来基本遵从国家主导的开发策略,而阿根廷目前完全处于外国资本主导、国家仅扮演次要角色的情况,但不排除阿根廷未来出现倒向智利和玻利维亚政策主张的局面。在智利阿塔卡马盐沼经营的两家公司中,仅SQM公司就在2022年上半年向智利政府支付了21.98亿美元的款项。而根据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的估计,2020年阿根廷国库从在运盐湖中仅筹集了1.21亿美元收入,采矿的财富溢出效应并未在阿根廷发生。正因为如此,阿根廷总统阿尔贝托·费尔南德斯表示希望将锂宣布为“战略矿产”。阿根廷目前有两个项目正在运营,有20个处于后期开发阶段,都在外国公司手中,此外还有无数个尚未勘探的项目等待交易,该地区被视为未来全球锂资源增长量的重要贡献地,作为南美锂资源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是拉美资源民族主义抬头迹象尚不明显的国家。根据阿根廷矿业秘书处的数据,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拥有全球约65%的锂矿资源,2020年锂盐产量占全球产量的29.5%。如果阿根廷发生政策转向,加入玻利维亚和智利阵营,那么未来全球锂资源供给释放的速度将进一步放缓,锂盐维持高位的时间将进一步后延。 新时代的能源独立,国内自主可控的锂辉石资源地位不言而喻 锂被誉为新时代的白色石油,是实现未来能源独立和安全的必备战略资源。我国作为全球电动汽车和新能源发电大国,在中游材料和下游电池制造方面占据绝对优势,但在上游关键材料,尤其是锂方面处于相对劣势。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与此同时许多国家纷纷将锂升级为战略资源由国家主导开发利用,加大了我们通过海外并购获得锂资源的难度。另外多数海外锂资源矿企都竞相向下游加工转换产业链延伸,以获得更大的价值。此外根据我们统计,近2-3年内海外有投产预期的新增锂资源项目,在承购上面与日韩欧美合作更频繁。在此背景下,我们国内自主可控的锂资源开发将极具优势,尤其是相对紧缺的优质锂辉石资源。 投资建议 2022前三季度,锂精矿价格快速上涨,截至10月21日Fastmarkets锂精矿评估价为7350美元/吨,未来仍存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公司是国内少有拥有自有矿山的企业,并且矿山质地优秀,储量大,适合露天开采,综合开采成本低。公司目前锂辉石精矿年产能约7万吨,随着鸳鸯坝250万吨选矿厂扩建完成,公司年产锂精矿有望达到20万吨,未来随着上游原矿供应问题解决后公司,锂精矿年产能可进一步扩大至47万吨/年。此外,公司参股投资的硬岩矿锂盐加工厂成都融捷已经于7月正式投产,目前产能爬坡顺利。基于目前锂盐价格和锂精矿价格快速上涨及公司250万吨精矿项目进展情况,我们下调公司2022和2023年营业收入,上调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从38.74亿元、49.93亿元、55.50亿元,调整至26.66亿元、38.17亿元、57.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9.6%、43.2%、50.9%;我们上调公司2022年和2024年归母净利润,下调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从17.20亿元、26.93亿元、31.34亿元,调整至19.21亿元、21.39亿元、37.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712.3%、11.4%、73.6%,对应EPS分别为7.40元、8.24元、14.30元,对应2022年10月21日收盘价114.6元,PE为15/14/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锂盐业务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2.锂矿出矿量不及预期; 3.锂资源价格下滑明显。 | ||||||
2022-10-17 | 华安证券 | 陈晓 | 买入 | 维持 | 锂业量价齐升业绩,上位环评公示选矿项目加速 | 查看详情 |
融捷股份(002192) 主要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13亿元,同比增长4330.99%-4700.24%;其中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6.27-7.27亿元,中值6.77亿元,环比增长110%。 锂价持续上涨,公司锂精矿、锂盐及锂电设备等业务盈利大幅增长 疫情控制消费逐步恢复,新能源行业景气度持续提高,而由供需支撑上游锂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公司矿石与冶炼产销稳步推进,锂精矿、锂盐、锂电设备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大幅增加。 电池碳酸锂价格已突破前高53万元/吨,参股公司成都融捷实现量价齐升 9月以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52.5万元/吨,环比+2.94%创历史新高。澳洲CoreLithium以951美元/吨成交价完成首次锂辉石原矿拍卖,显示出锂资源的稀缺性,且有力支撑了锂价持续高位。无论是海外国内还是精矿锂盐,短期几乎没有快速释放的增量,同时下游需求保持强劲韧性,拥有优质锂资源、自供率高及一体化锂企业绩大幅增长且低估值。碳酸锂价格维持高位且仍保持持续上行态势,公司盈利释放可期。 上位规划康-泸产业集中区环评批前公告已发,落地后将启建鸳鸯坝项目 公司现有年105万吨采矿+45万吨选矿产能,精矿产能约7-8万吨;鸳鸯坝250万吨选矿项目积极推进中,上位规划康-泸产业集中区环评批前公示已出,公司鸳鸯坝项目有望近期加速推进,随后受理及批复流程进而建设。项目落地后,公司将有对应锂精矿产能将扩至19万吨/年;考虑到未来政府协调原矿或公司有望申请采矿产能扩张从而采选产能匹配,250万吨采选产能对应锂精矿产能或将达到47万吨,折LCE6万吨以上,精矿产能大幅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锂资源禀赋优越,一体化锂矿采选锂盐冶炼产能有序扩张,鸳鸯坝250万吨精选项目上位环评批前公告已出项目有望加速建设,锂产品供需紧张锂价高位业绩释放,维持22/23/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37/31.01/42.91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为14/9/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治政策风险;产能扩张、产品开发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相关技术出现颠覆性突破;产品价格下降超出预期。 | ||||||
2022-09-14 | 东方财富证券 | 周旭辉 | 增持 | 首次 | 2022年中报点评:矿山产能逐步释放,锂盐业绩仍有上升空间 | 查看详情 |
融捷股份(002192) 【投资要点】 8 月 23 日,公司发布了半年报,公司报告期内实现收入 9.87 亿元,同比+194.44%;归母净利润 5.76 亿元,同比+4443.99%;扣非归母净利润 5.73 亿元,同比+5110.90%。公司 Q2 营业收入 5.09 亿元,同比+124.72%,环比+6.51%,Q2 归母净利润 3.22 亿元,同比+2861.02%,环比+26.81%;扣非归母净利润 3.21 亿元,同比+2310.96%,环比+26.92%。 锂矿价格上涨,矿石采选业务业绩良好:根据公司公告,报告期内,公司锂矿采选业务累计完成采剥总量 42.14 万吨,其中剥岩量 29.11万吨,采出原矿量 13.03 万吨;选厂累计处理原矿 12.94 万吨,生产锂精矿 2.37 万吨,销售锂精矿 2.30 万吨(折 6%品位 1.89 万吨),完成销售额 2.90 亿元,抵销与联营企业的未实现内部交易利润后,列报锂精矿营业收入 1.74 亿元; 公司锂矿采选业务子公司融达锂业实现净利润 1.93 亿元,同比增加 2,893.19%。在新能源政策驱动以及市场蓬勃发展的局面下,锂矿资源需求强劲,供不应求,其中锂辉石价格在报告期内经历强势上涨,根据公司公告,截至 2022 年 6 月末其报价约 4,970 美元,创下历史新高。2022H1 锂精矿平均价为 3451 美元/吨,同比上升 525%。随着采选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未来锂精矿利润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甲基卡开工时间提前,锂矿有望满产: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锂精矿 2.37万吨,其中 2022Q2 生产 1.95 万吨,环比增加 470.40 %。锂精矿产量增加主要是因为甲基卡 134 号矿山于今年 3 月 8 日就开始恢复生产,今年是公司锂矿结束冬歇期最早的一年,预计有效生产时间将较去年显著增加,有望实现满产目标。据公司公告,目前子公司融达锂业已形成 105 万吨/年的露天开采产能及 45 万吨/年矿石处理的选矿生产能力,为国内在产产能最大锂矿企业,是公司锂盐扩产的重要支持。 鸳鸯坝持续投产, 47 万吨锂精矿产能未来可期: 子公司康定融捷锂业名下鸳鸯坝绿色锂产业园主体项目 (250 万吨/年锂矿精选项目) 正持续建设投产,据项目可研报告,正式投产后,将取代原矿山区域 45万吨/年精选厂,届时年供应锂精矿约可达到 47 万吨(折 LCE 约 6 万吨)。据半年报披露,待项目取得环评等材料批复受理,主体工程将动工建设,建设周期大约 1 年。 锂盐业务仍占据收入较高比重,2022H1 营业收入同比+258.60%:报告期内,按产品分, 锂盐业务占主营营业收入比重的 62.95%,同比增加 21.78%,为公司重要收入来源。2022H1 公司锂盐业务生产及加工电池级锂盐约 1,515 吨,销售 2,006 吨(其中:贸易类 250 吨),实现营业收入 6.21 亿元,同比增加 258.60%;子公司长和华锂实现净利润 0.92 亿元,同比增加 1,230.30%; 公司参股锂盐企业成都融捷锂业实现净利润 9.08 亿元。下游需求扩容有望持续拉动“电池-材料-锂盐-锂矿”整个链条的放量,维持对锂盐及锂矿产品的需求增长。公司锂盐加工及冶炼业务平台技术的研发和知识产权主要来源于长和华锂,报告期内总计获得授权 9 项专利。以技术为发展的先决保证,将促进公司适应市场需求,为未来锂盐产能规模提升后参与市场竞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成都融捷锂业试生产表现良好,助力未来产能扩张:据公司公告,公司参与持股 40%的成都融捷锂业锂盐一期项目已于 2022 年 1 月 1 日进入试生产阶段,项目总规划 4 万吨/年,其一期项目计划 2 万吨/年。在试生产阶段,生产电池级锂盐 6,669 吨,销售 4,190 吨,实现营业收入 14.20 亿元,净利润 9.08 亿元,其中销量比产量少约 2000 余吨主要是由二季度锂价有所回调,公司进行锂盐销售策略调整所致。整个试生产过程进展顺利,设备运转良好,主要产品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质量稳定,于 2022 年 7 月 1 日进入正式生产阶段。长和华锂产能规模较小,客户比较单一,而成都融捷锂业锂盐项目的正式开展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锂盐环节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对于 2 期扩展计划,公司将同时考虑 250 吨/年精选厂建设,综合上游采矿选矿产能规划,充分发挥产业链的协同效应,追求公司盈利水平最大化。 助力比亚迪刀片电池产线,彰显公司锂电设备技术优势:报告期内,公司锂电设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88 亿元,同比增加 56.11%,其中,公司锂电设备业务子公司东莞德瑞实现净利润 0.27 亿元,同比增加144.66%。公司锂电设备业务满负荷生产,在满足其他客户的需求同时,主要保障战略客户比亚迪的交货需求,上半年公司对比亚迪实现销售收入共计约 3.67 亿元。东莞德瑞销售给比亚迪的锂电设备主要用于其刀片电池生产线。刀片电池是比亚迪的核心产品,属于高端产品领域,对设备要求很高,并且由于设备的定制化特征,锂电池设备厂商具有很高的客户粘性,与下游电池厂商配套客户具有一定的合作持续性。 2022 年 6 月, 成都融捷锂业与比亚迪签订了《碳酸锂供货合作协议》,截至报告期末,成都融捷锂业已向比亚迪供货金额 9,844.25万元。与锂电池龙头较为紧密的合作将有助于公司拥有更长远性、具有更前瞻性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彰显了公司锂电设备业务的技术优势。 【投资建议】 公司积极布局上游锂矿资源且不断扩张产业,促进产能释放;积极构建较为完整的锂电材料产业链,发挥协同发展潜力;深耕锂电设备生产装备业务平台和锂盐加工及冶炼业务平台技术,具有多重业内领先优势。因此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49.80 亿元、 59.76 亿元、 72.5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46 亿元、29.78 亿元、36.18 亿元,对应 EPS分别为 8.64、11.47 元、13.93 元,对应 PE 分别为 15.23 倍、11.48 倍、9.45 倍。鉴于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竞争力突出,我们给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政干预锂价 地缘政治风险 项目建设投产不及预期 | ||||||
2022-09-12 | 华鑫证券 | 傅鸿浩,杜飞 | 买入 | 首次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锂盐锂矿齐发力,远期产能值得期待 | 查看详情 |
融捷股份(002192) 事件 融捷股份发布公告: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87亿元,同比增长194.44%;归母净利润5.76亿元,同比增长4443.9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为5.73亿元,同比增长5112.4%。 投资要点 新能源行业景气,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公司Q1营收4.78亿元,同比+339%,环比+27.24%;Q2营收5.09亿元,同比+125%,环比+6.51%。Q1归母净利润为2.54亿元,同比+13996.3%,环比+516.49%;Q2归母净利润3.22亿元,同比+2861.1%,环比+26.77%。净利润大幅增长,主因报告期内,锂矿和锂盐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参股40%的锂盐企业成都融捷锂业一期2万吨/年锂盐项目试生产放量。 公司的锂矿业务子公司融达锂业实现锂精矿销量2.3万吨(折6%品位为1.89万吨),销售均价为1.26万元/吨,较2021年全年均价高出0.69万元/吨。锂盐业务子公司长和华锂实现锂盐销量2006吨,均价为30.97万元/吨,比2021年全年销售均价高出了20.98万元/吨。成都融捷锂业一期2万吨/年锂盐项目于2022年1月1日开始试生产,上半年实现锂盐销量4190吨,实现营收14.2亿元,净利润9.08亿元。 锂矿锂盐业务齐发力,把握锂电材料市场机遇 锂矿方面,积极推进250万吨选矿项目。子公司融达锂业业拥有甲基卡锂辉石矿134号脉采矿权证,矿山储量2,899.50万吨,平均品位超过1.42%,锂资源储量约为101.3万吨LCE。融达锂业目前具备105万吨/年原矿开采产能和45万吨/年原矿选矿产能,折合约7万吨精矿。除在产锂精矿产能外,公司正在推进康定250万吨/年锂精矿精选项目,投产后可供应约47万吨锂精矿。 锂盐方面,成都融捷锂业产销有望持续增长。公司控股80%的长和华锂位于都江堰,具备碳酸锂产能3000吨,氢氧化锂产能1800吨。上半年长和华锂产出1515吨锂盐,销售2006吨,实现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1230.30%。公司参股锂盐企业成都融捷锂业规划产能为4万吨/年,报告期内,成都融捷锂业一期2万吨/年锂盐项目于2022年6月通过所有验收,并已于7月进入正式生产阶段。成都融捷锂业上半年销售锂盐4190吨,实现营收14.2亿元,净利润为9.08亿元。随着一期项目正式投产,以及远期二期项目将会落地,成都融捷锂业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长。 锂电设备业务保持快速增长,与比亚迪深入合作 公司持股55%的东莞德瑞为锂电设备制造企业,主要保障德瑞战略股东比亚迪的交货需求。东莞德瑞主要为比亚迪供应刀片电池的生产设备,属于高端领域,设备要求高。上半年公司锂电设备实现营收1.88亿元,同比增长56.11%。此外,今年6月成都融捷锂业与比亚迪签订了《碳酸锂供货合作协议》,与比亚迪合作进一步深化。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91、26.95、40.05亿元,EPS分别为6.90、10.38、15.4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2、12.1、8.1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3)疫情影响开工等。 | ||||||
2022-08-29 | 中邮证券 | 李帅华 | 买入 | 首次 | 甲基卡有望满产,囤货锂盐下半年释放 | 查看详情 |
融捷股份(002192) 事件: 公司公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H1公司实现营收9.87亿元,同比增长194.44%,归母净利润为5.76亿元,同比增长4444%;22Q2实现营收5.09亿元,同比增长124.79%,环比增长6.51%,归母净利润为3.22亿元,同比增长2861%,环比增长26.77%。 点评: 锂矿生产顺利,全年有望实现满产。2022H1公司锂精矿产量为2.37万吨,销量为2.3万吨,折算6%品位1.89万吨,其中Q2产量为1.95万吨,销量为2万吨。2022H1公司锂精矿销售额为2.9亿元,抵销与联营企业的未实现内部交易利润后,列报锂精矿营业收入1.74亿元,净利润为1.93亿元,尚有1.16亿元的收入和对应利润没有确认,这部分会在下半年随着锂精矿的耗用情况和锂盐销售情况来逐步确认。随着Q1冬歇期的结束,公司锂精矿产能接近满产,预计全年锂精矿产量在7万吨。 成都融捷锂盐库存增多,下半年有望利润释放。2022H1公司锂盐业务实现营收6.21亿元,公司合计销售锂盐2006吨,其中长和华锂生产1515吨。公司参股的成都融捷一期2万吨锂盐项目7月正式投产,上半年试生产阶段共生产6670吨电池级锂盐,销售4190吨,。上半年公司库存增加2480吨,主要原因是Q2锂价有所下跌,公司判断Q3锂盐价格会回升,因此调整了销售节奏导致库存增加。根据SMM8月26日统计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48.6万元/吨,较6月30日价格46.9万元/吨,上涨1.7万元/吨,锂盐价格开始重新上涨,预计公司下半年迎来一波利润释放,业绩有望超预期。 鸳鸯坝47万吨锂精矿,公司合计锂精矿可满足15万吨碳酸锂。公司正在筹划鸳鸯坝250万吨/年锂矿精选项目,可年供应锂精矿约47万吨,将成为目前国内产能最大的锂辉石矿精选项目。项目建设前的部分要件已完成,但因《四川省甘孜州康-泸产业集中区总体规划(2021-2035)》环评尚未取得批复,上半年项目环评尚不具备申报受理条件。根据可研报告的设计,该项目的建设周期为一年,建成后融捷锂精矿选矿总产能可达到92万吨,对应约15.3万吨碳酸锂。 锂电装备+锂盐,公司和比亚迪合作更加深入。2022H1公司锂电设备实现营收1.88亿元,同比增加56.11%,公司锂电设备业务主要是保障战略客户比亚迪的交货需求,上半年对比亚迪的销售为1.83亿元,占比97%。此外2022年6月公司参股的成都融捷和比亚迪签订了碳酸锂的供货合作协议,2022H1公司在锂盐业务上对比亚迪实现1.85亿元的销售收入,公司和比亚迪的合作更加深入。 盈利预测 预计2022/2023/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8.23/29.16/40.50亿元,对应EPS为7.02/11.23/15.60元,对应PE为18.20/11.37/8.19倍,考虑同行水平给予公司2023年12倍估值,对应目标价为134.8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锂价大幅下跌等风险。 | ||||||
2022-08-24 | 华安证券 | 陈晓 | 买入 | 维持 | 产能逐步释放,锂盐存在惜售下半年业绩弹性足 | 查看详情 |
融捷股份(002192)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9.87亿元,同比+194%,归母净利润5.76亿元,同比+4444%;其中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9亿元,环比+6.5%,归母净利润3.22亿元,环比+26.8%。 甲基卡矿山产能顺利释放,22H1实现锂精矿产销2.37/2.30万吨 公司甲基卡矿区于3月8日结束冬休恢复生产,为历史结束冬休最早一年,全年矿山有效生产天数将较去年增加,22H1公司实现锂精矿产销2.37/2.30万吨(折6%品位1.95/1.89万吨),其中Q2实现锂精矿产销1.95/2万吨,产量环比+369%,显示出甲基卡矿山产能爬坡顺利,基于全年有效生产天数增加,矿山全年生产目标有望顺利实现。 Q2存在锂盐行为惜售,Q3锂盐价格已上涨,下半年利润将集中释放 成都融捷一期2万吨/年锂盐项目于6月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于7月进入正式生产阶段。22H1成都融捷实现锂盐产销0.67/0.42万吨,其中Q2实现锂盐产销0.36/0.18万吨,产量环比+15%,考虑到5月锂价短期下行,公司存在惜售行为。6月疫情扰动消退后新能源车销量数据迅速恢复,且下半年为传统销售旺季,8月产业链各环节排产环比均向上增加,需求端持续高景气,而供给端锂资源短期几乎没有快速释放的超预期增量,供需决定锂价高位持续性超预期,三季度锂盐价格已重启上涨之势,下半年或进一步上行,成都融捷22H2将迎来量价齐升的良好局面,业绩将集中释放。 鸳鸯坝250万吨精选项目推进中,远期锂精矿产能或达47万吨/年 现有年105万吨采矿+45万吨选矿产能,精矿产能约7-8万吨;鸳鸯坝250万吨选矿项目积极推进中,待上位规划康-泸产业集中区环评落地,可申报进入流程,项目有望于23Q2投产,对应锂精矿产能将扩至19万吨/年;考虑到未来政府协调原矿或公司有望申请采矿产能扩张从而采选产能匹配,250万吨采选产能对应锂精矿产能或将达到47万吨,折LCE6万吨以上。 投资建议:公司锂资源禀赋优越,一体化锂矿采选锂盐冶炼产能有序扩张,供需紧张锂价高位业绩释放,维持22/23/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37/31.01/42.91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为16/1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治政策风险;产能扩张、产品开发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相关技术出现颠覆性突破;产品价格下降超出预期。 | ||||||
2022-08-23 | 华西证券 | 晏溶 | 买入 | 维持 | 矿山利润逐步兑现,二季度锂盐惜售有望在下半年集中释放利润 | 查看详情 |
融捷股份(002192) 事件概述: 2022年8月23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9.87亿元,同比增长194.44%,归母净利润5.76亿元,同比增长4443.99%,基本每股收益为2.22元。 分析判断: 甲基卡矿山二季度爬产效率显著,正逐步兑现利润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矿山于2022年3月8日正式恢复生产,是矿山历史上冬休期后复产最早的一年,预计今年矿山有效生产时间较去年将显著增加。2022H1,公司生产锂精矿2.37万吨,销售锂精矿2.3万吨(折6%为1.89万吨),其中2022Q1产销量分别为0.42万吨和0.3万吨,2022Q2为1.95万吨和2万吨,说明矿山在2022Q2产能爬坡效果显著,基本达到设计产能利用率,在全年生产天数大幅增加的背景下,有望实现全年目标。2022H1,锂精矿完成销售额2.90亿元,抵销与联营企业的未实现内部交易利润后,列报锂精矿营业收入1.74亿元;公司锂矿采选业务子公司融达锂业实现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加2,893.19%。2022H1锂精矿价格大幅上涨,截至2022年6月底,锂辉石精矿(6%,CIF中国)价格高达4,97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较年初上涨了131.2%。公司甲基卡锂辉石矿是目前国内唯一已进入供应渠道的在产锂辉石大型矿山,精矿利润已经开始逐步兑现,截至目前,百川盈孚锂精矿现货报价已经达到6400美元/吨,在下半年锂精矿价格持续高涨的背景下,精矿利润将进一步释放。 成都融捷锂业正式投产,下半年将持续释放利润 根据公司半年报披露,成都融捷锂业一期2万吨/年锂盐项目于2022年6月通过所有验收,并已于7月进入正式生产阶段。2022H1,成都融捷锂业生产锂盐6669吨,销售4190吨;分季度来看,Q1产销量分别为3100吨和2400吨,Q2产销量分别为3569吨和1790吨。从产量上看,Q2环比Q1上涨15%,产能爬坡进展顺利,销售方面,在Q2成都融捷锂盐销量仅1790吨,环比Q1减少25%,出现惜售情况。粗略计算,公司二季度末锂盐库存2479吨。2022H1,成都融捷锂业实现营业收入14.20亿元,净利润9.08亿元,考虑到公司有近2500吨库存,近期在供需紧张背下,锂盐价格重启上涨之势,同时不排除在2022Q4/2023Q1旺季备货季出现锂盐价格再创新高的情况,成都融捷锂业下半年锂业利润有望进一步释放。 鸳鸯坝250万吨/年锂精矿精选项目有序推进,有望形成47万吨/年精矿产能 根据公司半年报披露,公司鸳鸯坝250万吨/年锂矿精选项目建设前的部分要件已完成,其中2021年完成了项目备案立项手续、取得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取得项目建设用地不动产权证,组织设计单位完成了项目初步设计的编制,完成了部分设备的选型和供应渠道的梳理和确定等,组织开展项目水资源论证,组织完成项目规划方案设计等工作。报告期内,公司组织完成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审查,并取得取水申请批复;组织完成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组织开展道路安全评估等工作。目前公司在积极推进项目环评工作的同时,配套项目锂工程技术研究院及观光、相关附属设施项目也在同步进行。根据公司半年报披露,截至半年报期末,规划的七栋建筑全部开工建设,两栋建筑已完成主体结构,其中1号宿舍楼已完成内外装修工程即将投入使用,其他五栋建筑已完成桩基建设,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项目建成后,公司年产锂精矿有望达到20万吨,未来随着上游原矿供应问题解决后公司,锂精矿年产能可进一步扩大至47万吨/年。公司参股的成都融捷锂业总规划4万吨/年,鸳鸯坝250/万吨将有效保障了成都融捷锂业锂盐生产的原料来源,确保锂盐实现高利润。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少有拥有自有矿山的企业,并且矿山质地优秀,储量大,适合露天开采,综合开采成本低。公司目前锂辉石精矿年产能约7万吨,随着鸳鸯坝250万吨选矿厂扩建完成,公司年产锂精矿有望达到20万吨,未来随着上游原矿供应问题解决后公司,锂精矿年产能可进一步扩大至47万吨/年。2022H1,锂精矿价格快速上涨,公司锂精矿业务逐步开始释放利润。此外,公司参股投资的硬岩矿锂盐加工厂成都融捷已经于7月正式投产,目前产能爬坡顺利,截至上半年末仍有约2500吨库存,在下半年锂盐价格维持上涨的背景下,公司锂盐业务将持续释放利润。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74亿元、49.93亿元、55.5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0.8%、28.9%、1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0亿元、26.93亿元、31.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18.7%、56.6%、16.4%,对应EPS分别为6.62元、10.37元、12.07元,对应2022年8月22日收盘价130.56元,PE为20/13/1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锂盐业务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2.锂矿出矿量不及预期; 3.锂资源价格下滑明显。 | ||||||
2022-07-14 | 华安证券 | 陈晓 | 买入 | 维持 | 精矿锂盐有效产出业绩释放,选矿项目有序推进 | 查看详情 |
融捷股份(002192)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3-6.3亿元,同比增长4080.57%-4869.36%;其中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8-3.8亿元,中值3.3亿元,环比增长28%。 精矿锂盐有效产出,受疫情及前期锂价波动影响Q2惜售,下半年业绩释放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公司锂精矿、锂盐及锂电设备三项主营业务营收、利润均大幅提高。公司甲基卡矿区于3月8日结束冬休恢复生产,成都融捷一期锂盐2万吨产能正式投产产能逐步释放,形成有效精矿与锂盐产出。但在疫情影响下二季度下游市场需求波动,且考虑到5月锂价短期下行,公司或存在惜售行为。而新能源车销售恢复迅速,电池及中游材料排产不断攀升,上游锂盐短期几乎没有快速释放的超预期增量,供需决定锂价高位持续性超预期,下半年锂价或将进一步上行。公司精矿锂盐销售下半年释放,则业绩随产出及价格或将有明显表现。 成都融捷2万吨/年锂盐项目于7月正式生产,产能释放,业绩增长可期成都融捷一期2万吨/年锂盐项目自1月起进入试生产阶段,设备运转良好,产品质量稳定;6月7日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于7月进入正式生产阶段。二期2万吨项目预计配合采选扩张节奏。随产能释放,业绩增长可期。 鸳鸯坝250万吨精选项目推进中,远期锂精矿产能或达47万吨/年现有年105万吨采矿+45万吨选矿产能,精矿产能约7-8万吨;鸳鸯坝250万吨选矿项目积极推进中,待上位规划康-泸产业集中区环评落地,可申报进入流程,项目有望于23Q2投产,对应锂精矿产能将扩至19万吨/年;考虑到未来政府协调原矿或公司有望申请采矿产能扩张从而采选产能匹配,250万吨采选产能对应锂精矿产能或将达到47万吨,折LCE6万吨以上。 投资建议:公司锂资源禀赋优越,一体化锂矿采选锂盐冶炼产能有序扩张,供需紧张锂价高位业绩释放,维持22/23/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37/31.01/42.91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为19/13/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治政策风险;产能扩张、产品开发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相关技术出现颠覆性突破;产品价格下降超出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