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46.61亿 | 总市值:62.02亿 | ||
流通股本:5.34亿 | 总股本:7.11亿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3-11-01 | 华安证券 | 陈晓 | 买入 | 维持 | 淡季需求走弱主业承压,普鲁士蓝钠电订单落地静待业绩兑现 | 查看详情 |
美联新材(300586) 主要观点: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6亿元,同比下降21.48%,实现归母净利1.01亿元,同比下降59.7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0.95亿元,同比下降60.76%;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下降18.68%,实现归母净利0.11亿元,同比下降81.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0.09亿元,同比下降83.34%。 下游需求不振叠加季节波动,前三季度主营产品业绩承压 受累于宏观经济不振和消费信心不足,塑料制品行业维持弱势局面。叠加Q3为化工品业传统销售淡季,三聚氯氰等精细化工业务量价双双走弱,公司前三季度主营产品业绩同比下滑明显。Q4旺季拟上调三聚氯氰销售价格,有望缓解业绩压力。 湿法隔膜产能爬坡顺利,前瞻布局下游客户,未来增量空间可期 目前公司湿法隔膜产能爬坡顺利,订单需求旺盛。2022年内四条锂电湿法隔膜产线先后投产,合计产能3亿㎡/年,23年或将新增4亿㎡产能,远期共规划13亿㎡产能。公司前瞻布局下游与电池厂商达成合作,已批量供应动力储能等锂电隔膜。随客户隔膜认证陆续完成,产能爬坡顺利有望实现订单交付,持续贡献增量。 普鲁士蓝钠电产能释放订单落地,关注后续业绩兑现 1)行业规范标准来临,推进钠电产业发展。10月7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宣布全网征求关于《钠离子电池通用规范》的意见。该规范标准出台将为钠离子产品验证提供可靠标准,助力钠电产业健康发展。 2)普鲁士蓝正极产能稳步释放,或成为公司全新增长极。10月26日,基于实际发展规划对美彩新材“年产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产业化项目”进行方案调整,一期拟建设5,000吨普鲁士蓝钠电池正极材料技术改造项目,预计2023年底建成投产,二、三期分别拟建设年产能5.5/12万吨,预计2025年6月底/2027年6月底建成投产。该项目产能将逐步发挥释放,或将成为公司新的营业收入增长点。 3)普鲁士蓝钠电订单落地,关注后续业绩逐步兑现。9月14日辉虹科技与立方新能源签订合同金额(含税)1千万元的采购订单,约定辉虹科技向立方新能源销售200吨普鲁士蓝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公司钠电正极材料订单落地,贡献业绩增量。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普鲁士蓝钠电正极材料产能、订单需求释放节奏有所放缓,故调整公司23/24/25归母净利润1.51/2.54/4.5亿元(前值2.52/3.95/6.01),对应P/E为43x/26x/1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发展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产品开发不及预期;材料价格波动等。 | ||||||
2023-08-30 | 华安证券 | 陈晓 | 买入 | 维持 | 色母粒三聚氯氰好转向上,钠电普鲁士材料加速推进 | 查看详情 |
美联新材(300586) 主要观点: 公司发布 2023 上半年报告 23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68 亿元,同比下降 22.65%,实现归母净利 0.90 亿元,同比下降 53.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0.86 亿元,同比下降 54.26%。 色母粒业务出货量总体持稳, 毛利率提升 上半年公司色母粒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 3.06 亿元,同比下降 12.30%,营业成本约为2.59 亿元,同比下降 15.65%,毛利率达 15.27%,同比上升 3.36 pct。 受整体行业需求影响, 色母粒销量基本持平,单位售价有所下降但单位成本下降幅度更大。 受下游需求减弱影响,精细化工业务有所承压,库存低位预计 Q4 好转向上上半年子公司营征三创实现营收约 6.12 亿元,同比下降 29.96%, 其中三聚氯氰业务实现营收约 4.54 万元,同比下降 38.09%。受下游需求减弱,精细化工业务特别是三聚氯氰产品承压,单位售价有所下降,但供应链逐步去库存,预计 Q4 好转向上。 隔膜业务顺利开启产能爬坡,前瞻布局下游客户有望持续贡献增量上半年子公司安徽美芯实现营收约 0.22 亿元。 2022 年内四条锂电湿法隔膜产线先后投产,合计产能 3 亿㎡/年, 23 年或将新增 4 亿㎡产能,远期共规划 13 亿㎡产能。公司前瞻布局下游与安驰、 保力新、深圳膜登等电池厂商达成合作, 已批量供应动力储能等锂电隔膜,随客户隔膜认证陆续完成,产能爬坡顺利有望持续贡献增量。 普鲁士钠电储能首获示范应用,多维布局打造普鲁士钠电产业龙头 1) 普鲁士蓝钠电储能项目首次应用: 7 月控股子公司辽宁美彩同星空钠电、湖南立方新能源、辽宁国网联合打造首个普鲁士蓝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正式落地,证明普鲁士路线可行性; 预计年底将继续完成其他示范项目,项目的储能容量也将逐步增加。 2) 多维布局打造钠电产业龙头: 6 月公司以 4000 万元增资湖南立方新能源, 持有其 2.0196%股权; 普鲁士路线钠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结构稳定及低成本的优势, 美联美彩与湖南立方、星空钠电全产业链合作, 材料厂商与下游电池厂及应用方联手共同开拓市场, 有力证明普鲁士钠电储能的应用可行性与经济性,推动产业化发展。 3)普鲁士蓝正极产能稳步释放,或将成为公司全新增长极: 辉虹科技“年产 5,500吨普鲁士蓝正极材料技术改造项目”已完成 1,000 吨/年的产能工程改造,并已开始试生产,剩余工程预计将于年底前完成改造。产能将逐步释放, 或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3/24/25 归母净利润 2.54/4.00/6.08(前值 3.48/5.49/7.65)亿元,对应 P/E 为 30x/19x/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发展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产品开发不及预期;材料价格波动等 | ||||||
2023-07-03 | 华安证券 | 陈晓 | 买入 | 维持 | 普鲁士钠电储能首获示范应用,产业化加速储能市场前景广阔 | 查看详情 |
美联新材(300586) 事件:普鲁士钠电储能首获示范应用,战略合作多方共建布局钠电储能体系 1)首个普鲁士蓝钠电储能示范项目投入使用:2023年7月1日,美联控股子公司辽宁美彩与星空钠电、湖南立方新能源联合打造的首个普鲁士蓝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管培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预计年底将继续完成其他示范项目,项目的储能容量也将逐步增加; 2)美彩、星空钠电、国网辽宁综合能源战略合作共建钠电储能体系:7月1日同时子公司辽宁美彩、星空钠电、国网辽宁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钠离子储能电池推广、销售和应用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3)增资参股湖南立方新能源,合作电池电芯优势互补:6月28日公司与关联方董事长黄伟汕等1.42亿元增资湖南立方新能源,后公司将持有湖南立方2.0196%股权。 钠电装车、钠电车项目投产、标准发布及钠电评测等预示产业化加速发展 6月15日工信部核准钠离子电池装车,披露奇瑞冰激凌和江铃羿驰两款车型,分别由宁德时代和孚能科技搭载钠电池,证明钠电池已符合各项性能指标装车应用;6月18日陕西淮海车业100万辆钠电新能源车辆项目投产,说明了规模产业化的开始;7月13-14日第二届钠电池标准发展论坛将发布权威钠电池测评结果,届时能够展现出不同路线的产商钠电池技术进度及其产业化的进展。各种产业变化均预示着钠电池已经获得性能技术指标的认可,产业链得到快速发展且能够支持产业化加速。 首次应用标志普鲁士路线钠电材料及电池得以验证及产业化突破,未来市场可期 在钠电池技术路线层面,普鲁士正极路线一直被市场认为性能优成本低但工艺有难度,此次美联美彩、湖南立方、星空钠电联合打造的储能示范项目正式投入使用,证明了普鲁士路线的可行性及首次应用;公司全力建设普鲁士正极产能,规划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项目,同时与电池端系统端应用端客户端上下游战略合作,打造普鲁士钠电龙头,预计将会陆续完成其他储能项目,落地交付应用,预示着客户的认可,普鲁士路线钠电在储能应用领域的性能成本优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3/24/25归母净利润至3.48/5.49/7.65亿元,对应P/E为26.35x/16.70x/11.9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发展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产品开发不及预期;材料价格波动等。 | ||||||
2023-05-05 | 华安证券 | 陈晓 | 买入 | 维持 | 传统业务业绩承压,钠电+隔膜业务放量在即 | 查看详情 |
美联新材(300586) 事件:公司公布2023一季度报告 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4亿元,同比下降14.10%;归母净利0.54亿元,同比下降40.66%;扣非净利0.51亿元,同比下降42.70%,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减少,综合毛利率下降拖累业绩。 色母粒业务承压,三聚氯氰仍贡献主要业绩 1)色母粒:预计23Q1公司色母粒业务承压,毛利有所下滑,系下游塑料制品、薄膜需求不振。公司有4条功能母粒及1条生物基可降解母粒生产线在建,达产后可释放3.63万吨功能母粒及生物基可降解母粒产能。2)三聚氯氰:Q4为三聚氯氰销售旺季,23Q1三聚氯氰业务表现环比或有下滑,考虑到公司较为领先的行业地位及供给壁垒,预计三聚氯氰业务仍贡献主要业绩。 隔膜业务不断拓展客户,产能布局稳步落地,贡献业绩在即 受隔膜认证周期较长影响公司产能22Q4开始逐步释放,23Q1锂电产业链景气下行,公司隔膜业务或有承压。当前公司正不断拓展客户,已与保力新、深圳膜登等电池厂商达成合作,随客户拓展且验证完成后隔膜业务将贡献业绩。公司现有3亿㎡湿法隔膜产能建成投产,23年或将新增4亿㎡产能,共规划13亿㎡产能。 多方合作闭环布局钠电产业链,打造普鲁士体系龙头 上游原材料端子公司营创三征30万吨氰化钠产能提供原料支持,一体化利于保供同时降低成本。正负极材料端与七彩化学成立合资公司美彩新材建设年产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项目;与星空钠电绑定合作吸收其技术专利,成功攻破了普鲁士蓝电池结晶水难题;公司计划以1.26亿元收购辉虹科技100%股权,并推进现有车间技术改造,技改完成后将实现5600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产能,截至已拥有约600吨产能,预计二季度实现产业化。下游电池端与湖南立方新能源战略合作推进普鲁士钠电产业化,战略合作开拓下游应用验证钠电池普鲁士路线可行性与经济性。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3/24/25归母净利润至3.48/5.47/7.62亿元(前值4.11/5.84/8.5亿元),对应P/E为22x/14x/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发展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产品开发不及预期;材料价格波动等。 | ||||||
2023-03-29 | 华安证券 | 陈晓 | 买入 | 维持 | 业绩高增,隔膜放量在即,闭环布局打造钠电龙头 | 查看详情 |
美联新材(300586) 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实现营收23.99亿元,同增27.53%,归母净利3.17亿元,同增401%,扣非净利3.05亿元,同增406%,拟每10股转增3股。 营收稳步向上,业绩大增,盈利水平大幅提升,期间费用有所改善 归母净利润大幅提升得益于精细化工业务占比提升,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3.66%和20.87%,同比分别提升16.16和15.28pct。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期间费用率为5.49%,同比下降0.45pct。 积极拓展色母粒一体化布局,三聚氯氰助力业绩大增 1)色母粒:受消费下滑影响实现营收6.87亿元,同比小降2.69%,凭借其技术及优质客户,未出现较大的下滑,且市场占有率估计仍有小幅提升;公司积极向上拓展色母粒钛白粉一体化布局,充分利用达州市天然气及矿产资源、地方政府强力支撑及配套齐全的园区,保障原料供给并提升市场话语权与盈利水平。 2)精细化工:受下游需求旺盛等因素驱动,销售收入和毛利率大幅度增长,实现营收16.39亿元,同增48%。其中三聚氯氰实现营收13.68亿元,同增52%,贡献主要利润,其准入门槛高许可证稀缺具有较高壁垒。 隔膜业务不断拓展客户,产能逐步释放且持续扩产,贡献业绩在即 目前4条隔膜产线全部建成投产,22年Q2Q3主要工作是打样送检,同时受动力电池隔膜认证周期较长、电池企业认证及验厂环节多影响,Q4产能才逐步发挥,22年实现湿法隔膜收入0.19亿元,已建合计3亿平产能待23年释放。公司不断拓展客户并坚定推进产能建设,23年或将新增4亿平产能,规划产能为13亿平。 积极布局钠电普鲁士体系产业链形成闭环,多维优势打造普鲁士体系钠电龙头 上游原材料端子公司营创三征30万吨氰化钠产能提供原料支持,一体化利于保供同时降低成本。正负极材料端与七彩化学成立合资公司美彩新材建设年产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项目;与星空钠电绑定合作吸收其技术专利,成功攻破了普鲁士蓝电池结晶水难题;全资收购辉虹科技获得专业技术团队及产线,可通过对原产线技改快速实现电池级普鲁士蓝正极材料量产。下游电池端与湖南立方新能源战略合作推进普鲁士钠电产业化,战略合作开拓下游应用验证钠电池普鲁士路线可行性与经济性。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3/24/25归母净利润至4.11/5.84/8.50亿元(前值23/24年5.09/7.45亿元),对应P/E为20x/14x/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发展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产品开发不及预期;材料价格波动等。 | ||||||
2023-03-06 | 华安证券 | 陈晓 | 买入 | 维持 | 参股星空增资美彩,专利产销协同创钠电普鲁士龙头 | 查看详情 |
美联新材(300586) 主要观点: 事件1:与七彩化学增资共1.25亿元参股星空钠电,各持有其7.5%股权公司及其关联方七彩化学与辽宁星空钠电电池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约定公司与七彩化学以投资款总额1.25亿元对星空钠电进行增资,双方均为拟出资6,250万元认缴星空钠电新增注册资本882.5万元。本次关联交易完成后,公司及七彩化学将各自持有星空钠电7.5%的股权,星空钠电将成为公司的参股公司。 事件2:与七彩化学对子公司美彩新材增资7.5亿元,维持51%股权公司拟与七彩化学按持股比例向其控股子公司辽宁美彩新材料有限公司追加资本金7.5亿元。追加投资后,公司对美彩新材的总投资额为63,750万元,占标的公司注册资本51%;七彩化学对美彩新材的总投资额为61,250万元,占注册资本49%。 事件3:星空钠电1.25亿元收购美彩新材10%股权,转让技术专利,产销协同星空钠电拟在投资协议生效并取得美联新材及七彩化学支付的投资款1.25亿元后,以投资总额1.25亿元向七彩化学收购其名下持有的美彩新材10%股权,并无偿转让其拥有的关于钠离子普鲁士蓝正极、硬碳负极材料相关技术及专利权合计17项给美彩新材,从而实现交易各方的深度战略合作,各方承诺美彩新材为合作研发、生产和销售钠离子普鲁士蓝正极、硬碳负极材料项目的唯一平台,各方不得单独或与其他第三方合作从事相关工作。 星空钠电正负极材料研发与电池生产一体,院士江雷、中科院百人计划崔光磊领衔星空钠电成立于2018年1月24日,是一家以钠离子电池正负级材料研发与电池生产制造为一体的高科技公司,核心技术产品有:普鲁士蓝正极材料,秸秆椰壳等生物质碳,钠离子电池等。其以钠离子储能为核心带动力,组建了由多位国内外材料领域顶尖院士级专家和博士精英团队构成的电力储能研究院及钠离子电池实验室。江雷: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无机化学及纳米材料专家崔光磊:中科院百人计划、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星空钠电生产研发技术业内领先,攻破结晶水难题,增加电池容量和循环寿命 1.星空钠电于2018年8月在鞍山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钠离子电池中试生产线,10月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块产业化应用钠离子电池,该产线首创利用无毒无污染的普鲁士蓝为正极材料以及具有优异钠离子存储性能的硬碳为负极材料构建起软包电池系统。经过多年研发,星空钠电已具备独立实现钠离子电池规模化量产,并达到商业化应用水平的能力。 2.星空钠电研发团队在江雷院士和崔光磊研究员的带领下,通过采用添加剂对普鲁士蓝内部结构进行工艺处理,成功攻破了普鲁士蓝软包电池结晶水难处理导致软包电池易鼓包胀气、稳定性差等的难题。研发团队还通过调整匀浆极片制作工艺及正负极材料搭配,增加了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保证了电池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了电池性能,为普鲁士蓝钠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提供了保障。 3.目前,星空钠电已取得以钠离子电池及材料为核心的发明专利9项,另有8项发明专利正在审查中,研发能力居于行业领先水平。 钠离子电池前景广阔,公司多方合作集多维优势打造普鲁士体系钠电龙头 在锂离子电池需求较大但锂资源供应有限的背景下,钠离子电池是对锂离子电池的补充和延拓,具有高低温性能好、安全性强、倍率性能好及成本低等优势,产业化前景广阔。公司持续布局钠电池领域,多方合作显示多维优势: 1.技术工艺保障产品性能:公司前次与七彩化学成立合资公司美彩新材建设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项目,七彩化学拥有普鲁士蓝(白)产业化技术、成本以及环保处理优势。 2.一体化保供降本:氰化钠为普鲁士类正极的核心原材料,子公司营创三征30万吨产能为正极材料扩张提供有力支撑,一体化布局有利于降低成本拓展市场。另一方面,公司前次与四川达州签署招商引资协议,充分利用当地充沛的天然气及矿产资源优势,计划建设塑料色母粒与硫酸亚铁项目,其中副产品硫酸亚铁是生产磷酸铁、普鲁士蓝的中间原料,有力保障原材料供应与成本优势。 3.准入壁垒高:氰化物属于危险化学品,其生产制备需要极为严苛的特殊资质,准入及扩产门槛高,行业参与者极少。公司持有稀缺的生产许可以及三十余年生产经验,且产能领先全球,具备明显先发优势。 4.战略合作开拓下游应用验证钠电池普鲁士路线可行性与经济性:虽然普鲁士路线钠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结构稳定及低成本的优势,但市场仍对于其结晶水及极端条件下毒性问题有所担忧,材料厂商与下游电池厂联手合作,共同开拓下游应用,能够有力证明普鲁士路线钠电的应用可行性与经济性,从而推动产业化发展。公司此次与星空钠电合作,获得其技术专利且产销协同,以及与深度战略合作伙伴湖南立方新能源,持续开展上下游协同合作,共同对普鲁士蓝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硬碳负极材料技术路线进行合作研发,充分发挥各方技术团队在各自钠离子电池级材料领域的优势,协同推进普鲁士蓝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普鲁士蓝路线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力争打造普鲁士体系钠电龙头。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2/23/24归母净利润至3.31/5.09/7.45亿元,对应P/E为29x/19x/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发展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产品开发不及预期;材料价格波动等。 | ||||||
2023-01-18 | 华安证券 | 陈晓 | 买入 | 维持 | 主业业绩高增,隔膜加速放量,打造钠电普鲁士龙头 | 查看详情 |
美联新材(300586) 主要观点: 公司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85-3.6亿元,同增350-469%,扣非净利润2.765-3.515亿元,同增359%-483%。 三聚氯氰量价齐升贡献利润,色母粒向上延伸钛白粉一体化布局提升盈利水平得益于江苏响水事件影响消除实现正常供货,下游农业生产领域需求稳定且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不断延伸提供新的增长曲线,三聚氯氰量价齐升从而带动利润大幅增长。而色母粒方面因宏观经济不振利润上移叠加疫情冲击塑料制品需求,色母粒业绩承压;但公司积极向上拓展原材料钛白粉一体化布局,充分利用四川省达州市充沛的天然气及矿产资源优势、地方政府强力支撑及配套齐全的园区,加快项目建设进而巩固现有业务优势,提升市场话语权及盈利水平。 隔膜产能加速释放有望逐步贡献业绩 公司目前4条隔膜产线全部建成投产,合计3亿平产能;在不断拓展客户过程中坚定推进产能建设,已与芝浦机械签订设备采购合同,2023年或将新增4亿平产能,远期规划或将超15亿平,从新进入者进一步抢占份额;产能建设形成有效供给,业绩有望快速释放。同时进一步研发半固态电池与钠电池隔膜,立志成为锂电池、钠电池、半固态电池等产业优秀的湿法隔膜供应商。 高效执行力与技术原料优势打造钠电普鲁士体系龙头,上下游合作推进应用落地公司布局钠电池领域,不断建立合作,与深圳华钠新材合作并持有其7%股权,与七彩化学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建设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项目,与七彩化学、湖南立方新能源战略合作钠电池正负极材料普鲁士蓝白,推进应用落地,有望打造钠电普鲁士体系龙头。公司在技术方面有自身化学品与氰化物的技术工艺积累以及合作方七彩化学对于鲁士蓝(白)产业化技术、成本以及环保处理优势;持有稀缺氰化物生产许可及三十余年生产经验,30万吨氰化钠产能领先全球,有力支撑正极材料扩张,一体化生产有利于降本;而与下游电池厂合作开拓应用,能够有力证明普鲁士路线钠电的应用可行性与经济性,从而推动产业化发展。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2/23/24归母净利润至3.3/5.1/7.45亿元(前值3.72/5.52/8亿元),对应P/E为29x/19x/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发展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产品开发不及预期;材料价格波动等。 | ||||||
2023-01-18 | 海通国际 | 刘威,庄怀超 | 2022年全年盈利同比增长350%至469%,签订战略合伙协议 | 查看详情 | ||
美联新材(300586) 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全年盈利2.85亿元至3.6亿元,同比上年增350%至469%。本次业绩变动的原因为:1.公司按照年度经营计划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科学组织产品生产,进一步加强市场销售及推广工作,营业收入和毛利均有较大幅度提升,经营业绩实现了良好的增长态势;2.公司持续实施降本增效措施,加强成本费用管控、优化组织结构、强化供应链整合,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3.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750万元–950万元。 公司签订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战略合作协议。2023年1月6日,公司与立方新能源、七彩化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提升技术指标以推进鲁士蓝(白)材料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进程,首期合作期限为10年。2023年1月4日,公司和七彩化学共同投资成立美彩新材,美联新材持有该公司51%的股权,七彩化学持有其49%的股权。2022年9月,公司与七彩化学就共同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项目”事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目前普鲁士蓝(白)项目已有50吨中试生产线投产。后续将按原计划分三期建设项目,公司预计2023年底完成项目一期建设。 安徽美芯获1200万元锂电池隔膜订单。2022年12月控股子公司安徽美芯于与南木纳米签订《销售合同》,约定安徽美芯向南木纳米销售1,000万m2锂电池隔膜,合同金额(含税)为人民币1200万元。公司预计2022年隔膜出货量约3000万m2。当前已投产隔膜年产能为3亿㎡,公司预计项目第5、6条生产线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投产,届时将形成年产能7亿㎡。2023年度公司预计力争产销量达到4亿m2。 拟投资百亿元投建新产线提升色母粒及锂电隔膜产能。2022年11月公司拟向全资子公司四川美联增资4.5亿元,并以其为实施主体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230万吨新能源及高分子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该项目分三期建设,建设期限预计60个月,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后预计年产值160亿元,年创税10亿元。一期投产后将有30万吨高端塑料色母粒的产能,目前项目已在筹备当中,公司预计力争在2024年底到2025年初项目一期建成投产。本次建设项目的前两期项目均有建设硫酸装置和钛白粉装置,可以生产钛白粉和副产品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是生产新能源材料磷酸铁锂、普鲁士蓝的中间原料),并将钛白粉作为原料直接用于生产白色母粒。 成立合资公司美南新材,推动电池隔膜业务发展壮大。公司公告,2022年8月23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美芯与美悦科技签署《投资协议》,约定共同出资设立美南新材,注册资本1500万元,其中安徽美芯出资1320万元,占标的公司注册资本88%。合资公司将围绕钠离子电池用新型隔膜材料、锂离子电池用半固态隔膜材料、锂离子电池隔膜涂覆材料、导电炭黑在锂/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展开重点研究。根据公司公告,合资公司的设立将有利于增强安徽美芯可持续发展能力及电池隔膜项目运营能力,进一步推动公司电池隔膜业务发展壮大,加快公司规模化发展,推动公司转型升级,提升公司综合实力。 投资建议:考虑到新项目不确定性,暂不讨论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及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宏观经济下行。 | ||||||
2023-01-08 | 华安证券 | 陈晓 | 买入 | 维持 | 打造钠电普鲁士龙头,上下游合作证明可行性经济性 | 查看详情 |
美联新材(300586) 事件:与湖南立方新能源、七彩化学战略合作推进普鲁士体系钠电池产业化 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美彩新材与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七彩化学于2023年1月6日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就钠电池正负极材料普鲁士蓝白的相关性能、规格参数及生产工艺等内容展开合作研发、实验,首期合作期限为10年,产业化后美彩新材与立方新能源按市场价95%比例优先供应与采购对方产品。 材料与电池合作、技术与市场合作、上下游共同推进钠电池普鲁士体系应用落地 此次战略合作发挥美彩新材在钠电池正负极材料—普鲁士蓝(白)的技术、产能、成本优势,同时依托湖南立方新能源在钠电池设计、开发、生产等技术优势,共同推进钠电池普鲁士体系应用落地,以证明其路线可行性与经济性。公司加码普鲁士体系钠电材料具备明显竞争优势,有望打造钠电普鲁士体系龙头: 1)技术工艺保障产品性能:公司前次与七彩化学成立合资公司美彩新材建设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项目,七彩化学拥有普鲁士蓝(白)产业化技术、成本以及环保处理优势,50吨中试生产线已投产,相关产品已通过部分电池厂商的检测。 2)一体化保供降本:氰化钠为普鲁士类正极的核心原材料,子公司营创三征30万吨产能为正极材料扩张提供有力支撑,一体化布局有利于降低成本拓展市场。另一方面,公司前次与四川达州签署招商引资协议,充分利用当地充沛的天然气及矿产资源优势,计划建设塑料色母粒与硫酸亚铁项目,其中副产品硫酸亚铁是生产磷酸铁、普鲁士蓝的中间原料,有力保障原材料供应与成本优势。 3)准入壁垒高:氰化物属于危险化学品,其生产制备需要极为严苛的特殊资质,准入及扩产门槛高,行业参与者极少。公司持有稀缺的生产许可以及三十余年生产经验,且产能领先全球,具备明显先发优势。 4)战略合作开拓下游应用验证钠电池普鲁士路线可行性与经济性:虽然普鲁士路线钠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结构稳定及低成本的优势,但市场仍对于其结晶水及极端条件下毒性问题有所担忧,材料厂商与下游电池厂联手合作,共同开拓下游应用,能够有力证明普鲁士路线钠电的应用可行性与经济性,从而推动产业化发展。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2/23/24归母净利润至3.72/5.52/8亿元,对应P/E为28x/20x/1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发展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产品开发不及预期;材料价格波动等。 | ||||||
2022-11-22 | 华安证券 | 陈晓 | 买入 | 维持 | 洞察趋势强化产业链布局,向上延伸提升盈利 | 查看详情 |
美联新材(300586) 事件:公司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人民政府签署《招商引资协议》,约定公司向全资子公司美联新材料(四川)有限公司增资4.5亿元,并以其为实施主体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230万吨新能源及高分子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 向上延伸钛白粉一体化提升产品盈利水平,横纵布局加强产业链竞争优势 项目建设共分三期:一期90万吨硫酸装置、20万吨钛白粉装置用于建设30万吨高端塑料色母粒、60万吨硫酸亚铁,预计投资30亿元且于2025年6月底前试生产;二期120万吨硫酸装置、30万吨钛白粉装置用于建设50万吨高端塑料色母粒、90万吨硫酸亚铁,预计投资45亿元且于2026年6月底前试生产;三期15亿平动力锂电池隔膜预计投资25亿元且于2027年底前试生产。以上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后,预计年产值160亿元,极大增强公司创收及盈利水平。 公司充分利用四川省达州市充沛的天然气及矿产资源优势、地方政府强力支撑及配套齐全的园区,加快项目建设进而巩固现有业务优势,提升市场话语权及盈利水平: 1)色母粒:钛白粉是白色母粒的重要原材料,一体化布局既可保障原料供给,更有助于降低成本从而改善色母粒盈利水平。 2)正极及前驱体:副产品硫酸亚铁是生产磷酸铁、普鲁士蓝的中间原料。储能及低续航乘用车需求井喷驱动磷酸铁锂及上游磷酸铁快速增长,普鲁士蓝类正极有望凭借较高的比容量及低成本优势在这一领域同样迎来广阔发展空间,共同消化硫酸亚铁产能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公司与产业多方强化合作,出资1400万获得深圳华钠新材7%股权,后者准备进行1000吨级别产品中试;与七彩化学成立合资公司建设18万吨普鲁士蓝类正极,后者50吨中试生产线已投产,相关产品已通过部分电池厂商的检测,深厚的技术积淀有助于此次项目顺利推进。 3)隔膜:采用硫磺制酸的过程会产生大量蒸汽,可用于生产电池湿法隔膜,加快扩张的产能可就近服务西南区域客户。公司目前已有三条隔膜生产线建成投产,另有一条生产线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从而建成合计3亿平产能。公司坚定推进产能建设,远期规划或将超过15亿平。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2/23/24归母净利润至3.72/5.52/8亿元,对应P/E为32x/23x/1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发展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产品开发不及预期;材料价格波动等。 |